千聯景觀
1. 千古對聯大全
舉例如下:
1、
佛腳清泉飄,飄飄飄,飄下兩條玉帶。
源專頭活水冒屬,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2、
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3、
月圓月缺,月缺月圓,年年歲歲,暮暮朝朝,黑夜盡頭方見日。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夏夏秋秋,暑暑涼涼,嚴冬過後始逢春。
4、
一盞清茶 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絕詩 施施施施主之才
5、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2. 千佛山的景觀
萬佛洞位於千佛山北麓,是千佛山的一大勝景,興建於1992年。集敦煌、龍門、麥積山、雲岡全國四大石窟的精華於一身。經過藝術家精選、濃縮、重構,用仿造的手法,塑造佛祖、菩薩、弟子、天王近3萬尊,最大卧佛長28米,洞前矗立的大佛高15米,洞內壁畫萬余平方米,各以精美瑰麗、渾朴雄壯、含蓄秀麗、宏偉粗獷等不同風采交相輝映,再現了中國石窟雕像的藝術魅力,為後人探尋過去的文明敞開了歷史的大門。萬佛洞由四部分構成,分別為:莫高集錦、龍門精華、麥積奇觀、雲岡薈萃。洞長500米,記載了中國佛教發展歷史的變遷,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
佛教藝術自東漢傳到中國。經勞動人民長期揣摩汲其精華,已形成具有中華民族精神的特殊風格。這些特點,在這里充分體現。於此可一瞻北魏、唐、宋各時期的造像風采。可謂「由萬千彩塑與壁畫構成一座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石窟藝術博物館」。原全國人大委員長萬里、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等領導人先後來此參觀。 在興國禪寺院內南側,是濟南市較早的造像群,對研究我國隋代佛教,頗有價值。
崖上,有隋開皇七年(587年)至開皇十五年(595年)所鐫刻的佛像,共9窟,計130多尊。極樂洞是造像群中的主窟,中間阿彌陀佛盤膝禪坐, 高3米,身後飾佛光。右側大勢至菩薩 ,左側觀世音菩薩侍立,高近3米,開皇十一年(591年)鑿成。其他各窟皆散落在洞外石壁上。 在極樂洞東。深數米,三折之後呈長方形,為人工開鑿,類似房間,面積20平方米,高兩米,正中原有坐像。
洞中上端,有石刻一方,大字是黔婁洞。小字記載黔婁子的身世,其意思是:黔婁子,周代齊國人,修身清節,不事王侯,隱居在這里,鑿一石洞,終 身不下山,曾著書4篇,名《黔婁子》,皆言道家的事情,魯共公聽說他有才能,就派使節聘請他做宰相,被他拒絕。齊威王每遇兵敗,就來請教,黔婁子授給他秘 語,遂轉敗為勝 。
洞內迎門石壁上,也嵌一碑,記載著黔婁子的故事:黔當先生卒,覆以布被。覆頭則足見,覆足則頭見。有人(曾皙)日:'斜其被則殮也。黔婁妻日: '斜之有餘,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先生之意也'。此語至今傳為佳話。 在千佛山山腰,佔地3000平方米,是山東著名香火勝地。據明成化七年(1471年)石志記載,該寺曾,遭兵火破壞,成化四年(1468 年)8月3日,德王府內官蘇賢游覽千佛山,看到當時情景,不勝慨嘆,於是捐資建佛殿、僧房、廚房、糧倉等。殿內塑釋迦牟尼、大悲觀音、地藏王菩薩、十八羅 漢、四大天王。寺門朝西,上額刻有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書法家趙朴初題寫:興國禪寺四字。楹聯石刻:暮鼓晨鍾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 人,為濟南清未秀才楊兆慶書寫。門內兩側,有鍾鼓二樓。進寺門南側,千佛崖石壁上鐫刻佛像多尊。山崖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洞天福地石坊、對華 亭。
院內有彌勒殿、觀音殿、達摩殿、玉佛殿及禪堂。東側大雄寶殿供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和多尊羅漢。 1996年增添十八羅漢和卧佛一尊,分置於盤路兩側和廣場中。
羅漢,是佛主釋迦牟尼的弟子,受佛的囑咐,不滅度,常住人間受人供養,為佛護法,賧眾生造福田。他們本領很大,有的降龍,有的伏虎,有的縛獅,有 的捉妖,深受人們敬仰。五代時,對羅漢尊崇之風就很盛行。
羅漢是梵語阿羅漢的略稱,梵音譯(Arhat),其形象,從唐代玄奘譯《法注記》始,歷代藝術家,根據佛教經典即進行著藝術的創造,不足尺度,任意寫出作。相貌或老 或少,或善或惡,或美或丑,想像甚是豐富,給人一種藝術的享受。
這些羅漢依次為:(1)賓度羅跋羅闍(2)迦諾迦伐跟蹉、(3)迦諾跋厘墮闍、(4)蘇頻陀、(5)諾矩羅、(6)跋陀羅、(7)迦哩迦、(8) 伐諾羅弗多羅、(9)戌博迦、(10)半托迦、(11)羅怙羅、(12)那伽犀那、(13)因揭陀、(14)伐那婆斯、(15)阿氏多、(16)注荼半托 迦、(17)嘎沙鴉巴、(18)納答密答喇。
卧佛,1996年12月落戶千佛山,位於主上盤山路和去萬佛洞路的交界處。這尊卧佛,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側身卧像,花崗岩質,長10米,重50噸, 東西橫卧,頭朝東,面向北,右手托於頭下,身穿通戶大衣,面頰豐滿,兩戶寬闊,頭上有肉髻螺發,雙耳垂戶,眉目修長,雙眼微睜,胸飾寓意祥瑞的卐(音 萬)字,給人以慈祥的感覺。 位於興國禪寺西門內南側高聳的石壁下。山風吹來,呼嘯作響,如龍吼,故名。清朝詩人劉大紳曾作《詠龍泉洞》詩說:千尺高岩萬樹林,時時洞口老龍吟。不知幾夜清秋雨,並作寒泉一水深。
洞口上方篆書石刻龍泉洞,是濟南當代書法家任曉麓先生題寫,洞內東側與極樂洞相通。南側石壁鐫有佛像,合掌瞑目,結跏趺坐。下邊有一小門,門 內有一垂直深潭,深及2米,水清見底,四季不涸。昔日僧人,汲此水烹茶,以饗遊客。 園內東西兩側屬對稱的仿清式建築,高低錯落,虛實結合,和諧統一,為彌勒勝苑增添了悠悠古韻,彌勒勝苑的環境綠化,做到了以形定景,因地制宜,強 調軸線,烘托主景,配植櫻花、梧桐、五角楓、白皮鬆等樹種,使整個園區綠蔭垂地,芳草青青,松柏儲潤,從而營造出一個古樸、典雅、寬闊的景區,令遊人流連 忘返。
彌勒佛身後的浮雕依附於環形山崖上,長36米,高35米,面積126平方米。它從彌勒佛的傳說、生平業績考慮,以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藝術相結合,正統佛傳故事與中國民間傳說結合而設計畫面。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幅在佛教寺院彌勒殿堂門前經常見到的對聯,可謂婦孺皆知,膾炙人口。它既是對彌勒佛寬宏大 量、樂觀豁達形象的一種描述,也表達了中國人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真誠地希望,您在彌勒勝苑裡,仰望大佛,除了一份虔誠的祈禱,更能尋求到一種快樂,一種 灑脫,一種釋然,彌勒勝苑會給您留下最美好、最難忘的回憶。
彌勒勝苑,位於風景秀麗的千佛山東麓,1999年6月開工,2000年9月竣工。佔地面積三萬平方米,由雕塑歡喜彌勒佛、櫻花園和附屬建築物等組成,它融匯了中國和日本園林建築的精華。
彌勒勝苑正門的牌坊為四柱三門沖天式,高9.9米,寬12.5米,整體造型莊重博大,氣勢不凡。主體造像是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大肚彌勒佛,佛像 通體高20米,採用3mm銅板焊接而成,花崗石質的蓮花寶座高約9米,直徑30米,號稱江北第一大佛,佛像周圍輔以白色大理石欄桿,後邊則是記載彌勒 佛傳說、生平業績的浮雕。
3. 描寫自然景觀對聯
這多了: 筍迸苔錢嫩綠;花偎雪塢濃香。
雲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回處玉鉤沉。
平岡細草鳴答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
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
水如碧玉山如黛,雲想衣裳花想容。
楓葉荻花秋瑟瑟,閑雲潭影日悠悠。
4. 耦園的園內景觀
從東園停車場,走倉街,抵達耦園門廳狹窄的礫石路。兩手臂寬,一溜青瓦白牆的民居等身高,幾條平直的運河幾千年來就這樣靜靜地淌著,在一個一個的水碼頭前傳送著歡樂的、傷悲的、外面的世界裡的消息。從城市到民居,從街坊到園林,從園林到心裡,耦園,保留著蘇州古城特有的車船並行的交通、「枕河人家」的水鄉建築特徵和濃厚的士大夫私宅特點。
耦園處於平江古城保護區的腹地,蘇州人用二千五百年創造出的特有的城市面貌、城市韻律、城市文化,反過來,無時無地不關照著生於斯長於斯的蘇州人。一句俗話,蘇州是有味道的,蘇州人是有味道的,耦園是有味道的。不追求形式上的奇巧,更多的精心於心靈安適,從這個意義上說,耦園是奇葩!
耦園坐北朝南,三面環水。南沿小新橋巷,大門面水,有河埠駁岸碼頭,一條沿河小路筆直地伸展出去,連著西面的人家;北臨小柳枝巷,後門設有私家碼頭,東接內護城河,如今依然櫓聲裊裊。再東面已經是城垣的殘跡,野樹遮擋了外面的駁船和市井的嘈雜。在這不顯山漏水的市井之間、簡陋的民居周圍,耦園如幽蘭般沉浸在自我芬芳的簡潔文雅里,像它的主人一樣孤芳自賞,自我滿足於個人生活的甜蜜和安謐中,像蘇州古城一樣永遠的遺世獨立,保留著最鮮明的個性和最豐富的內涵,就像貝聿銘先生所說「有明遺構」。
三百年來,耦園安靜而泰然地迎送著它的主人。清初這里原是仕人陸錦歸還故里後建造的涉園,名取自淵明的《歸辭》, 「園日涉以成趣」;到了同治年間(公元1874年)安徽巡撫沈秉成抱病下野,偕愛妻退隱,請了當時有名的畫家顧紜在涉園的基礎上拓展開辟,這樣就形成了今天的耦園。偏於一隅,「枕波雙隱」,「耦園住佳耦,城曲築詩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連理,又道出了整個園宅的特徵,布局上中軸對稱、東西對應。耦園,摒棄了世間的紛擾,匯聚了自然的精華,流連於「詩酒聯歡」、吟風誦月的風流歲月里,靜默在潛心修道、書生意氣的自在中,還幸福在鴛夢溫暖、兩兩相隨的神仙日子裡。如今雖然佳偶不再,但詩城已然。我們剛才看到門外跨街的石坊上,有磚刻門額「耦園」兩字,一面為隸書,一面為篆書,是園主沈秉成孫子的好友、近代書法家周退密先生所書,古樸、典雅、沉靜,正符合了耦園的基調。大家再注意看耦園的大門,簡單而堅固的石門框內竟然不是木製的門板,而是用上等的竹片拼制髹漆而成。細密的交織中把沉澀剔除了,鮮動活潑的生活情趣躍然而出,男耕女織、夫妻和諧的生活氣息越發濃厚了。
穿過「平泉小隱」天井,來到轎廳中央平面圖前大家看這幅耦園全景圖,園子不大,佔地面積80公頃,中央部分有明顯的南北中軸線,從水碼頭開始,依次為門廳、轎廳、大廳和樓廳,整個住宅區帶有明顯的仕宦第宅的傳統特點。在布局上,「以樓環園,以水環樓」;同時暗合「偶」宇,東西花園相互對應。東花園以中心的黃石假山為主景,高拔峻挺,是涉園的遺存,也是蘇州古典園林里最著名的黃石假山;西花園則以湖石構景,綿延舒展。同時,在個體建築上也有樨廊、筠廊之間,雙照樓、聽櫓樓之間,吾愛亭、望月亭之間等等兩兩呼應,或東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不一而足。由於歷史上耦園多次被毀,文革期間淪為工人宿舍,八十年代重新整修,基本保留了原來的建築框架,但就整個園林來說,住宅部分藝術性略顯薄弱。就像我們看到天井的門樓上,已沒有太多的裝飾,西邊的風穿牡丹,東邊的孔雀開屏,除了多了一層富貴氣之外,好像和「平泉小隱」也不甚和諧。「平泉」原指唐朝高官李鄴侯的別墅,後通指隱居場聽;「小隱」則隱於野,說出了園主遠離廟堂、浪逐江湖的心願。寄情山林,從晉開始――直以來是文人在戰爭頻召仍、黨權爭霸、政治主張難以實施的情況下採取的一種以退為守的內斂的生活方式。桃花源的創造,烏托邦的具像構造,以一種出世的心情去過人世的生活。在城市重文明發達的時代,人力物力疊山理水在家中,坐擁山林的自然美景,同時享受詩文酬唱的風雅。
進入園主在坊里隙地為我們准備的「城市山林」。北行進入大廳載酒堂, 高大爽潔,大廳巍然,面對門樓上「厚德載福」的溫良教訓。這里原是主人會客、宴聚、議事、儀禮的主要場所。匾額是東花園落成後,沈秉成邀眾友慶賀,李鴻裔欣然題寫的:東園藻成,同仁燕集斯堂,遂以載酒顏之,蓋取唐人東園載酒西園醉濤意也。而在1993年重建之後,王西野先生順著這層意思,借陸游先生詞句「載酒園林,尋常巷陌」,附會成一對聯懸掛中堂:東園載酒西園醉,南陌尋花北陌歸。抱柱聯上「左壁觀園右壁觀史,西澗種柳東澗種松」和堂前東西兩側小門的門額「載酒」「問字」相呼應,我想這可能是園主規劃住宅功能的總體理念吧:東園以宴樂賞景雅聚為主,西園以靜修著述藏書為主,承繼了蘇州古典造園以輝映自然和人文精神的一貫傳統。
「觀之不足」一直是園林審美過程中最大的妙處和難處,尋字外之意,景外之致,才能幫助我們正確領略園林的東方魅力。所以大家不妨細想,主人載酒肯定不會為了買醉,實寫酒事,虛指酒外之興。正如歐陽修先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載酒」原來為了流連山水間,難怪東花園主要觀景點取名「山水間」、實至名歸,把載酒的謎底揭了。從這一點又再次證明了耦園在設計過程中文人山水的特點,耦園充分體現了園林布局上的因果對應、前後連貫和融會貫通。
樓廳院中——最後一進一般為家眷居住的地方。小院安靜而綠意盎然,植有桂花和玉蘭等樹,扣「金玉滿堂」之意。而門樓是清代舊物,可惜在文革中遭毀,依稀可辨的磚刻細膩精雅,場景一派清新自然,「詩酒聯歡」的主題表現很具體,完全不像一般的深宅大院到處是詩書禮儀的規范教訓,顯示了主人對現實生活的熱情,和夫妻相隨、遠離塵俗,幸福的家庭生活。特別一提的是整個樓廳的建築為二層,呈凹型。兩邊分別和東西側樓相通,往東可達東花園的補讀舊書樓以及最東端的雙照樓,這一部分也呈凹型;西行沿樓倒量便是西花園的藏書樓,曲折凹型。整體連貫一氣,俗稱「走馬樓」。磚刻門樓、風火牆、走馬樓都是徽派建築特有的。主人原為安徽巡撫,自然受其影響,同時徽商自明中葉勢力遍及全國各地,徽派文化成為一時的風尚。而這里的走馬樓依據住宅東西分配的特點,不像經常所見的四方型圍廊,而是在北牆處曲折有序、錯落有致、蜿蜒伸展,跨度長達四十米,把東西花園的景色盡收眼底,形成了耦園一大特色。
東循廊前往東花園,小天井內——這里是中廳與東花園之間的過渡空間,我們可以注意到由中軸線到東花園的審美視角在漸次敞開,身後的院牆壁立,而向東的樨廊,且割且聯,山體若隱若現社會生活在牆之後,個體生命體悟就在眼前;空間由實而虛,漸入佳境。而這里又有一小體量的「無俗韻軒」分割空間為二,南面在廢墟上現辟為盆景園,北部幾座太湖峰石清白兀立,掩映在濃郁墨綠的桂花叢中,盡顯嫵媚之姿;中有一布滿纖細的浮雕的鼓 墩石,原為主人放置蘭花的花座;旁有一拙樸的石條矮矮地橫在兩石之上古松之下,想必是主人興之所至操琴的地方。四時不同,蘭桂馨香飄然人室,催發主人雅興,細聽松子落地,和以《高山流水》,不亦樂乎!無俗韻軒內南望,三扇冰裂紋的窗戶在黯淡的室內織起了一張思想的網,宜靜定,宜小聚,宜清樂,宜雅談,而作壁上觀,推窗即成三幅綠意盎然的詩畫作品,特別是月正中天,光輝落在樹梢時,此情此景,饒有禪機。匾額清麗秀雅,是中國最後一位秀才――蘇局仙老人手題的。
在東側外牆鑲嵌了一扇半透明的花窗,四角有雙魚、蝙蝠圖案,四方的窗內中置梅花圖形,鋪滿萬字裝飾變體,中放四扇方形明窗,吉祥的圖形象徵相濡以沫、高潔、幸福的愛情生活。當時的女主人湖州才女嚴永華親書「耦園住佳耦,城曲築詩城」,橫批:枕波雙隱。典出《世說新語》孫子荊歸隱山林,欲枕石漱流,作狂狷態。這里一語雙關,既形象地描繪了江南流水人家的家園特徵,又暗示夫妻雙隱,可謂才情雙絕。軒南北一空園一實牆,虛實對比。前面的門廊連接中部和東部,既便利雨日烈陽下的行走,又可稍作停頓,同時又成為游園的序曲,城曲詩情的發軔。 由樨廊北行,經藤花舫、儲香館,到城曲草堂游廊曲折環合,連接著各個主要觀景點。西面秋陰丹桂芬芳,故稱樨廊;樨,木樨,桂花的別稱,因為樹干斷面的年輪如犀角圖紋。
東面相應的叫筠廊,早春新生之竹謂之「筠」。利用城曲草堂的門廊和南部聽櫓樓、魁星閣之間的走道,引導我們從不同方位、不同季節去欣賞位於中央位置的山水主景。這一部分曾經是清初涉園的位置,黃石假山、受月池、宛虹杠小橋是當時的遺存;耦園主人購得該園後,在原有的建築廢墟上精心設計,根據山水特徵重新安排了亭台樓閣,退居四周,盡量控制體量,與原有風格渾然一體,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所以大家注意看,西側樨廊拐角處巧妙地安排了藤花舫,山陰廊側,小巧玲瓏,不失為初春紫藤入畫、盛夏藤陰下午後小憩的絕妙場所,同時主人引莊子「不系之舟」的遐想,「無所求,飽食而遨遊」,閑散自在之情油然而生;
沿著北牆的就是走馬,樓的東面延伸部分,曲尺形,各有名頭。樓下先是儲香館。因為是小孩瀆書的地方,為勉勵他們勤奮苦讀獲取露功名,「蟾宮折桂」,光宗耀祖,故借每年金秋桂雨飄香舉行鄉試的來由,命名為「儲香」待放,殷切希望自己的孩露子脫穎而出。城曲草堂、安樂國、還硯齋,樓上的補讀舊書樓、雙照樓作為宴客、休憩、讀書、詩畫的主要場所。草堂名取唐朝詩人李賀的詩:女牛渡天河,柳煙滿城曲,訴說園主夫婦如牛郎織女得三生緣相聚人間,園門前河埠頭上的依依楊柳柔情似水,柳絮綺麗如夢常在,園主對生活的知足略見一斑了,於是更毅然決然放棄名利場,鑽進溫柔鄉、「安樂國」,天上人間只在今朝矣。在盡頭的還硯齋清凈澹泊,「閑中覓伴書為上,身外無求睡最安」,乾嘉時期書法四大家之一的劉墉的題聯真是恰到好處。
雙照樓的茶社引入了城根的搖船和外護城河的汽笛,市民的行色和遠方朋友的音信,撇去道家王僧襦的思辯:道之所貴,空有兼志,行之所貴,真假雙照,在日月雙照的樓里,園內外、心內外的感觸也融在一杯清茶里了。整個建築基調一致,正如草堂里的一副對聯所寫:卧石聽濤滿松色,開門看雨一片蕉聲,有聲有色的極致享受好像只有在自然的天籟里精神的空靈里才能得到。 也許大家會覺得疑惑的是,為什麼安樂國的地板和補讀舊書樓的樓板都是素麵朝天沒上油漆?其實,原因在於木板都為杉木所制,有吸潮濕的作用,上漆後吸濕作用就被破壞了,所以保留原樣,反而古意盎然。第二,我們在這里可以見到不少瓷畫座屏和掛屏,色澤清晰艷麗,不同於常見的大理石掛屏,也因為江南氣候潮濕,保存紙質軸畫不易,其實人物山水為題材的制瓷業十分發達和流行,鑲上紅木或者銀杏木的 鏡框,成為新的室內牆面裝修的材料。第三,留心書畫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這里保存了很多乾嘉書畫名家的真跡。翁方綱、劉塘,粱同書、王文治書法四大家與園主家淵源很深,交情不淺,再望前走,筠廊的東側牆壁上還有一塊王文治的《掄元圖》石碑,主題以「立身固不必以科舉名重」與園林立意並行。
從城曲草堂沿筠廊南行,過望月亭、吾愛亭,到山水間。 剛才所走的路線完全以中央的黃石假山為視線轉移,遠近迂迴的過程把一座假山能呈現出的各種山 體姿態一一呈現出來丁。從草堂月台前南望,黃石以橫向對壘,形成水平方向的曲線延展,山勢東高西低,西部形成一山谷,桃嶼成為主山的的余脈,平緩漸止於藤花舫,在蹬道委蛇向上處,小塊黃石豎向漸次排列,愈上愈險,而間雜的樹木也都在低處修剪成向下搖曳的形態,直至峰頂全然傲視一切奮力刺向天空;轉到受月池端望月亭里,「受月」池中月到波心顯其幽深,山峰因溪更顯其高聳,這時對岸的假山一副桀桀峻挺的樣子,縱向節理發達異常臨深淵的懸崖峭壁,高遠莫測;如果順著池水由東北望西南,藤蘿野枝婆娑水面,卻生發幽情;在從山水間水閣北望,中國山水畫的斧劈皴法清晰可辨,沿坡上蹬道,把絕壁、懸崖、峽谷、峰洞、山頂平台等山脈的自然形態刻畫逼真。該山是涉園的遺物,傳為造園名家張南陽所作,代表了黃石假山的最高水平,與蘇州環秀山莊的湖石假山並稱蘇州假山之冠。 園中唯一的一座橋宛虹杠就在眼前,使人聯想起紅欄曲水的歡快,仁者仰止的故事。區別於平常所見的纖橋似的平梁飛虹,這是座高架橋;區別於其他的平靜委婉,這座橋多了一點臨淵嘯唱的志氣。 我們所在的這座水閣,凌水歇山建築,外牆塑有松鶴延年、柏鹿富貴的浮雕,內置有大型杞梓木「歲寒三友」落地罩,圓雕、透雕,刀法渾厚、筆力倉健,與醉翁之豪情、寄山水之逸趣融為一體,成為耦園的鎮園之寶。遙想當年沈秉成夫婦臨流照影,崑曲清唱,情動山水,恰似神仙美眷。 除了在布局上的陰陽對應,雙照樓與山水間高低錯落、聽櫓樓與魁星閣成雙成對、吾愛亭與望月亭前突後退之外,在建築安排上,還顯示出園主對道教的濃厚興趣。這里的「便靜宦」明顯地帶有道教色彩。宦,本指東北角,後通指角落,便靜直指虛境;而「魁星閣」本來就是祭祀文曲星的地方。 從這里向西看,一帶樨廊錯落開有漏明花窗。它們的特別之處是建園的時代特徵造就的幾扇富有歐式風情的漏窗。一種是富有流動感的月過浮雲,中間一輪滿月,四周瑞雲奔涌,裝飾感很強;另外是出現了幾扇圓形的花窗,幾乎類似於哥特式建築門廊上的火焰式、玫瑰式的裝飾圖案,這種特徵肯定和歐風東漸關系密切,在這里直接反映出來了。
沿樨廊折向中部,在向西花園,織簾老屋前,西花園以藏書樓、書房為特徵,突出書齋與庭院的有機結合。把整體環境以織簾老屋為中心,與東花園的山水游賞體驗相區別,利用湖石的纖巧柔媚、古木的深沉濃蔭,創造出安寧、圓熟的胸壑山水,「風篁類長笛,流水為鳴琴」。在東花園載酒勝賞之後,西花園醉在精神的豐滿,也許間雜著露台花街上瓶(平)升三戟(級)的仕途幻想,飄過東面「鶴壽」亭羽化登仙的酣夢。建築屬鴛鴦廳形式,根據季節、光線、溫度不同,夏秋在北廳,冬春在南廳。其北就是貫穿全園的走馬樓的西部,是園主的藏書樓,有一口古井,似與受月池相呼應。所以,綜觀全園,耦園的兩大主題――隱與愛相得益彰,總體對稱和細部處理結合完美。而且,園內的精緻並非完全的封閉。大家如果注意的話,可以看到在東;花園樨廊盡頭有耦園的私家碼頭,歷史上,拙政園、耦園的主人經常乘船來往,兩家風光一家賞。同時,在耦引的幾個角落都建有樓閣,牆外的風光與院內的風景相互連接,使耦園隱而知天下事,保持著江南人家的平常心在某種意義上講,耦園儼然是蘇州現存最具地域特色的古典園林了。
5. 寫描寫景觀的對聯
描寫風景名勝的對聯 關於風景名勝的對聯
1、福州洪塘金山寺
日夜長浮,不用千篙爭上水
乾坤屹立,獨能一柱砥中流
2、廈門浪嶼日光岩 浪擊龍宮鼓 風敲梵剎鍾
3、武夷山小桃源 喜無樵子復觀奕 怕有漁郎來問津
4、漳州南山寺 石骨金身何處來,無始無終自在 慈雲法雨從空下,亘天亘地悠然
5、浙江杭州西湖岳墳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鐵無辜鑄佞臣 毀譽於今判偽真
6、杭州西湖靈隱山 龍澗風迥,萬壑松濤連海氣 鷲峰雲斂,千年桂月印湖光
7、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來去 繞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無古今 拂城揚柳一千株
8、杭州西湖秋月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9、浙江普陀山 蘭若即清,竹林亦靜 諸天不老,大地皆春
10、江西南昌滕王閣 興廢總關情,看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幸此地湖山無恙 古今才一瞬,問江上才人,閣中帝子,比當年風景何如
6. 全球岩溶峰林景觀對比
岩溶峰林地貌景觀是濕潤熱帶、亞熱帶的典型岩溶地貌景觀。它一般包括有峰叢窪地、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三部分。但在全球很少發現有這樣典型的岩溶峰林景觀。
斯洛維尼亞的狄納爾岩溶區那裡有一些石灰岩山峰造型奇特,並有眾多的窪地和落水洞,山中發育有大量的洞穴,地下河和岩溶泉、喀斯特這一岩溶術語,即出於此。那裡的石灰岩石峰即為岩溶峰林。
狄納爾喀斯特岩溶區成為世界岩溶研究的經典地區,有其自然條件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歷史的原因。在自然條件方面,一是該地區有厚達5千米的連片分布的碳酸鹽岩;二是有復雜的地質構造和強烈的新構造運動,將碳酸鹽岩抬升到海拔1000~2000m的高度;三是有豐富的降雨,一般年降水量為1500mm,多是集中在蒸發量小的冬季,從而使其有較多的地表水流,這幾個因素都有利於岩溶發育。
越南下龍灣,位於河內東150km的北部灣西部,在海面上由三疊系灰岩組成的峰林小島,星羅棋布,姿態萬千,小島上還有許多洞穴。這種峰林和我國廣西一帶喀斯特景觀相似,不同的是它不與準平原或大谷地相連,而是被海水所淹沒,似乎是林立的溶峰漂浮在海濤之中。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在發育了峰林—準平原喀斯特景觀後,由於地殼沉降、海水上升,使相對平坦的平原沉入海水下。當然,後期的雨水淋濾,對海水面上的溶峰仍然繼續產生溶蝕作用。海水對海水面上的峰林山體產生溶蝕與沖蝕作用的結果,就發育了有海蝕的喀斯特現象與洞穴(圖3-59)。
圖3-59 越南下龍灣岩溶峰林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下龍灣海上岩溶峰林地貌景觀授予「世界自然遺產」稱號(表3-8)。
表3-8 桂林與下龍灣岩溶峰林特徵對比
岩溶峰林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並有大厚度,多時代的碳酸鹽岩大面積出露地區。以廣西桂林地區最為發育和典型。桂林山水,北起興安,南到陽朔100多千米,以峰秀、洞奇、石美、河清,引人入勝。由石灰岩組成的不同形態岩溶地貌景觀,有孤峰平原、峰林谷地、峰叢窪地、小片石林、眾多洞穴、地下暗河等。灕江由桂林到陽朔,兩岸峭拔的石灰岩翠山與迂迴的綠水相結合,形成長達百里的山水畫軸,被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狄納爾岩溶區一直被譽為「經典岩溶區」但隨著我國岩溶科學研究的深入,以桂林岩溶峰林地貌為代表的中國南方濕潤熱帶岩溶峰林地貌愈來愈受到世界岩溶界的重視,英國牛津大學岩溶地貌學家斯維婷從1976年開始,十多次到桂林等地進行考察和科學研究,早在1976年第一次訪問桂林後就指出:「中國南方岩溶可以成為世界岩溶發育研究的最好模式」在廣西、貴州等省(區)廣泛分布的峰叢、峰林岩溶形態已被國際岩溶學界廣為接受,成為全世界濕潤熱帶、亞熱帶岩溶類型的典型形態,fengcong(峰叢),fenglin(峰林)已成為專業術語被國際岩溶界所應用。部分國外岩溶學家譽桂林為「世界喀斯特的首都」。
7. 風景對聯及賞析
名聯賞析
(一)
莽乾坤能得幾人閑?早安排鐵板銅琶,唱大江東去;
好風月不用一錢買,休辜負青山紅樹,送爽氣西來。
——王珊森撰安慶大觀亭聯
【賞析】這副對聯既是一副名勝風景聯,又是一副抒情聯。它既贊美了大觀亭這個名勝景觀,緬懷了千古風流的歷史人物,又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深厚感情和對歷史上「風流人物」的崇敬心情。
這副對聯,寓意深刻,用典得當。對仗工整,文詞講究,令人讀來,心胸開朗,豪情滿懷。
(二)
松風送抱,正盪胸懷,近看鏡海波光,蓮峰嵐影;
山雨欲來,且留腳步,遙聽青洲漁唱,嫣閣鍾聲。
——佚名撰澳門松山寺聯
【賞析】澳門地處廣東珠江口西側,面對浩瀚大海,奇絕出峰,是一個雄偉壯觀、氣象萬千,具有沿海特色、風景優美的好地方,而座落在這里的松山寺更是個山青水綠、松柏連綿、環境幽雅的勝地。對聯作者在這里用飽含激情的筆墨,通過對水平如鏡的大海、美如芙蓉的山峰、雕刻華麗的松山寺樓閣的生動描繪,對漁歌互答、鍾聲和鳴樂境的贊美,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壯麗河山的深厚感情。
(三)
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齣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
——成都武侯祠聯
【賞析】本聯僅用52字,簡明扼要地評價了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光輝顯赫的一生。上聯第一句,以「謹慎」二字首先點出了諸葛亮的主要性格特徵。第二、三句,作者以兩個短小對仗的排比句,概括了諸葛亮的兩大重要業績。接著用「何期」二字,將筆鋒一轉,道出了諸葛亮病逝沙場的憾事。這一句充滿了感情色彩,似哭、似吼,惋惜、意外、悲愴、崇敬之情躍然紙上,令人深受感染,讀來催人淚下。最後一句,指出諸葛亮雖已去世,但其精神永垂不朽,其未競事業,後繼有人。下聯從劉備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寫起,進一步歌頌了諸葛亮的才能。第二句寫諸葛亮長於巧思,智慧過人。最後,作者以謳歌諸葛亮善結統一戰線,從而三分天下的豐功偉績結束全聯。全聯從大處落筆,一氣呵成,把諸葛亮的歷史功勛及其深遠影響寫得恰如其分,真實感人。 古今對聯廣告薈粹
對聯廣告即用對聯的形式宣傳產品的廣告,從古至今,這種廣告形式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和歡迎。
戲園的廣告是「凡事莫當前,看戲何如聽戲好,為人須顧後,上台終有下台時」;古玩店的對聯是「玩物豈能真喪志,居原只為樂陶情」,這兩則對聯廣告妙就妙在不僅僅是一則普通的廣告,更是人生箴言。眼鏡店的廣告是「好句不妨燈下草,高年能辨霧中花」,真乃恰到好處,令人回味無窮。酒類廣告也很有特色,山西杏花村汾酒的廣告是「酒氣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落地,游魚得味成龍」,這則廣告雖有些誇張,但卻耐人尋味。酒館也不甘示弱,以「釀成春夏秋冬酒,醉倒東西南北人」吸引南來北往客;葯店的對聯廣告更絕,「只願世間人無病,不惜架上葯生塵」,給人一種親切感。一理發店的對聯廣告一語雙關,「操天下頭等大事,做人間頂上功夫」,還有如「不教白發催人老,更喜春風滿面生」、「進店來烏雲秀士,出店去白面書生」等等。肉店的廣告是「聽憑揀瘦挑肥做到無爭無悔,決不短斤缺兩保證又正又公」。衡器廣告也有特色,如「秤雖小掌管人間煙火,店不大有關國計民生」、「輕重得宜大權在手,偏頗不倚雙紐在心」。婚姻介紹所的對聯是:「尋尋覓覓韶華轉眼飛逝,猶猶豫豫知音再度難逢」、「白玉猶有瑕,求人十全十美,哪時遇,青春豈無限,擇偶千挑百揀幾時休」,此對聯廣告還別具一格地配了橫批:「看剩下誰」,既要人在選擇時慎重,又告誡不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美貌。還有諸如電話廣告:「消息瞬通九萬里外,往來不過是須臾間」;燈飾廣告「室外偏能留影,夜中自足生光」和帽子廣告「不論男女老幼,冠分春夏秋冬」等。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對聯廣告堪稱絕無僅有的「國粹」,但從總體上講,對聯廣告的發展還較滯後,甚至被廣告人所忽視,比如從徵集廣告語來看,很少有對聯廣告,即便有也不很工整。因此,在此文結束之時,筆者建議多作些對聯廣告,使我國古老的「對聯廣告」發揚光大,這是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楹聯專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對 聯 欣 賞(一)
銜遠山吞長江
銜遠山吞長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送夕陽迎素月當春夏之交草木際天
這是伊秉綬所作揚州平山堂集句聯。上聯集范仲淹《岳陽樓記》和歐陽修《醉翁亭記》中句,下聯集王禹偁《黃岡竹樓記》中句,天然渾成(《古今聯話》第128頁)。讀一副好的名勝集句聯,不僅臥遊勝地,而且重溫名著,一舉兩得,其樂無窮。
龍潭倒映十三峰潛龍在天飛龍在地
玉水縱橫半里許墨玉為體蒼玉為神
這是郭沫若題麗江得月樓聯(王存信王仁清《中國名勝古跡對聯選注》第471頁)。此聯寫得月樓的山水環境,令人神往。聯家需要有詩人的想像力才能化優美為神奇。
滄海日赤城霞
滄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廣陵潮匡廬瀑布合宇宙奇觀
繪我齋壁
青蓮詩摩詰畫右軍書左氏傳南華經馬遷史薛濤箋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吾山莊
這是明李東陽題書齋聯(《名聯談趣》589條)。此聯與眾不同的是大量使用三言句式,以最簡練的文字,網羅宇宙奇觀,古今絕藝,繪我齋壁,置吾山莊
。這確是聯壇奇觀,聯家絕藝。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氣爽岳州城東道岩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岳陽樓聯
蘇164
這是清何紹基題岳陽樓聯(《名勝鑒賞詞典》第109頁)。杜少陵五言絕唱是指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范希文兩字關情是指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中的"憂","樂"兩字。滕子京百廢俱興是指王勃《滕王閣序》"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呂純陽即呂洞賓,曾三過岳陽樓。上聯寫岳陽樓人文,下聯寫洞庭湖水勢。悠悠歷史,浩浩江水,不勝感慨。
五百里滇池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世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雲鬢更萍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睡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祗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這是孫髯題昆明大觀樓長聯(《楹聯叢話》卷七)。此聯已傳誦海內,成為不朽之作。其結構特點是反復運用四言模式
名聯賞析
1、此江若變作春酒 問余何事棲碧山
此聯為1930年3月,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來採石游覽,參觀廣濟寺時所題。系集李白詩句而成。上聯出自李白《襄陽歌》:「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發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台!」下聯出自李白《山中問答》:「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一生愛好詩酒,足跡踏遍大江南北,各地名山勝水,無不流連。廣濟寺位於太白樓之西,始創建於三國吳赤烏二年,舊名石磯院,又名資福院,香火極盛。此聯題於此處,無論從李白詩意,還是結合當地景緻,都十分貼切。
2、揚波噴雲雷,筆落搖五嶽;
舉杯邀明月,垂輝映千古。
此聯為當塗縣青山李白墓園中太白祠楹聯,為趙朴初先生手書。四句均為李白詩句,惟最後一句因平仄要求改動一字。「揚波噴雲雷」出自李白《古風•其三》:「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筆落搖五嶽」出自《江上吟》,原句為「興酣筆落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此處為字數統一,刪去前面修飾性的兩個字。「舉杯邀明月」則出自著名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垂輝映千古」出自《古風•其一》,原句為「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此聯集李白四句詩,生動地表現了李白詩歌「驚天地、泣鬼神」的雄渾氣勢和強大的藝術感染力,以及其輝映千秋的巨大影響,可謂生動貼切,匠心獨運。
3、侍金鑾,謫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窮通?但隨遇而安,說什麼仙,說什麼狂,說什麼文章身價?上下數千年,只有楚屈原、漢曼卿、晉陶淵明,能彷彿一人胸次;
踞危磯,俯長江,這眼前更覺天地空闊。試憑欄遠眺,不可無詩,不可無酒,不可無奇談快論。流連四五日,豈惟牛渚月、白薴雲、青山煙雨,都收來百尺樓頭。
這副長聯共118字,是太白樓楹聯中最長的一副,為黃琴士所撰。黃氏為涇縣人,曾主講翠螺書院。
此聯上聯說李白生平既曾有侍奉玄宗於金鑾殿的顯赫,又有被遠謫夜郎的酸辛,但他生性磊落豁達,何嘗對個人得失耿耿於懷?什麼「仙」呀、「狂」呀、「文章身價」呀,都難以概括真實的他。數千年間,只有他能集戰國時屈原的忠憤、漢代東方朔的狂傲、晉代陶淵明的曠達於一身。下聯則由回憶李白轉入自己在太白樓所見的景緻與感懷。登臨絕壁臨江、千古一秀的採石磯,俯視腳下浩盪東流的長江水,頓時覺得江天浩渺,天地空闊。在此處憑欄遠眺,怎麼能無詩,怎麼能無酒,又怎麼能無李太白那樣的高談闊論,一抒胸中懷抱?在此高樓上就該盤桓個四五日,不僅僅要飽覽牛渚明月、白薴浮雲、青山煙雨,更要緬懷李太白之絕世才情與坎坷身世。
全聯之妙就在於有歷史,有現實;有景物,有情感。情景交融,胸襟開闊;詩情畫意,快人快語,通過排比誇張,將眼前景與胸中情結合起來,一氣呵成,感人至深。
4、有句思謫仙,爭看爐火照天地;
此山騰傲氣,豈憚鼻息吹虹霓。
此聯為太白樓二層「李白紀念堂」橫匾兩側楹聯,系趙朴初先生自撰自書。上下聯中各嵌進李白詩一句。上聯中「爐火照天地」出自《秋浦歌十七首》其八:「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下聯中「鼻息吹虹霓」出自《古風其二十四》,原詩為諷刺斗雞之徒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斗雞者趾高氣揚,吹出的氣息都能沖上天,使路邊的行人膽戰心驚,可見其小人得志之態。這里趙朴老說,在此登臨,心中不由想起李白描寫冶煉工人勞動場面的詩句,彷彿看到被爐火映紅的冶煉工人的臉龐,爭看鋼花飛濺的壯觀;而翠螺山因為有太白樓在,也沾染了李白的傲氣傲骨,又怎怕那些得意小人的不可一世。全聯巧妙地嵌入李白詩句,表達自己對一代詩仙的崇敬、懷念與嚮往,堪稱佳作。
5、擊楫幾登臨,看白紵環來生成畫稿;
推窗一憑眺,問青蓮在否同放詩杯。
此聯為清代彭玉麟所撰。彭氏字雪琴,湖南衡陽人。早年追隨曾國藩創辦湘軍水師,官至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卒謚剛直。光緒三年(1877年),彭玉麟時任兵部右侍郎,捐俸重建太白樓。他十分喜愛採石山水,每年巡閱,必來此游覽。
上聯是楹聯通常寫法,即由景入手,說自己幾度浮舟過此登臨,只見白紵山等眾山環繞長江矗立,遠近高低各不相同,宛然一幅天生的水墨山水畫卷;下聯轉景入情,寫自己在此登樓推窗,憑欄遠眺,不由問蒼天:「李太白尚在否」?如能與他一起對酒當歌,暢抒懷抱,該是何等賞心樂事啊。只可惜斯樓依舊,江流亦千古,而斯人已難覓仙蹤,想起他往日詩酒風流,怎不令人感懷惆悵。
6、勝跡畫圖中,莫辜負此日登臨,倚山枕渚;
奇才詩酒老,憶記取當年犯放,動地驚天。
此聯為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游覽採石磯時所題。上聯說自己置身於背倚翠螺山、頭枕牛渚磯的太白樓上,見到山青水秀,勝跡如畫,千萬不要辜負了這大好河山;下聯轉入評論李白,說他一生奇才出眾,又獨好詩酒,曾寫過多少驚天動地的詩歌文章,卻生性狷狂,不諳政治斗爭的殘酷性,不幸晚年慘遭長流夜郎,這教訓可值得記取啊。蔣氏是政治人物,深諳權謀之道,他除了以「奇才詩酒老」稱譽李白外,更看到了李白在政治上的不成熟。這一點,也是和歷來其他文人所見不同的。但太白樓既是東南名勝,李白又是這樣一位飄然若仙的天才,觸景生情,又怎不令人扼腕嘆息呢。任何人想起白居易寫李白墓的詩句:「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都難免要為李白的絕世才情,多舛遭遇而同聲一嘆,蔣氏又何能例外?
7、公昔去長沙,笛吹黃鶴樓中,梅花默然;
我今望秋月,帆掛翠螺上下,楓葉紛紛。
此聯上下聯均化用李白詩句,但意思十分貼切。上聯出自《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原詩為:「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寫的是李白在黃鶴樓中聽笛時所觸發的愁思。這里作者在聯首用了一個「公」字,表示那是發生在李白身上的往事。下聯出自《夜泊牛渚懷古》:「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本來詩意是李白秋夜在牛渚江面上泊舟,想起東晉袁宏在此吟誦自己所作的詠史詩,恰巧被謝尚聽到,十分賞識,從此聲名日著的故事,不禁觸景生情,感懷自己空有滿腹才情,可惜卻無人欣賞,致使平生抱負不能實現而生發的惆悵。這里作者加了一個「我」字,表示自己追尋詩仙足跡,浮舟翠螺山下,來到太白樓,登舟望秋月,重新見到了李白當年見到的楓葉紛紛景緻。風景既然如故,想來情懷亦如太白當年。「梅花默然」與「楓葉紛紛」都無語,但它們所觸發的人的情感卻如絲如縷,勝過千言萬語。上下聯雖均出自李白詩意,但意境上一古一今,一詩仙一自己,既有對李白風採的懷想,又有自己和李白的心靈相通,用在太白樓,可謂意味深長。
8、萬里大江來倚翠嶂高樓,月朗風清依舊;
六朝陳跡盡瞻錦袍遺像,天長地久猶新。
此聯上聯寫出了太白樓「風月江天貯一樓」的氣勢與風光。江水迴旋,波濤洶涌,拍打著岸邊的石頭;倚靠在太白樓上的欄桿處,依舊能見到皎潔的明月,沐浴到輕柔的微風。下聯說,採石磯作為六朝京畿天然屏障,目睹了多少六朝的成敗興衰。瞻仰著太白樓中陳列的李白的錦袍遺像,彷彿又看到了風神瀟灑的李太白在世。這種風采,歷久彌新,可與日月爭輝,能使山河增色。「翠嶂高樓」上的「月朗風清」,連接著的是李白的「錦袍遺像」所帶來的「天長地久」。江山代謝,人世浮沉,庶民塵土,帝王亦塵土,惟有李白這樣的詩仙才能不朽。此聯之妙,全在於從李太白、太白樓,聯想到了歷史的滄桑興替,令人讀後不勝感慨。
9、莫上層巒,睹江水狂瀾,灑不盡英雄涕淚;
聊傾蟻酒,聽秋林落葉,感從來才子飄零。
上聯說千萬不要登上高山,因為登高望遠,看到滾滾東逝的長江水,淘盡了多少千古風流人物,讓英雄人物也禁不住要灑下涕淚。下聯說,在太白樓上,百無聊賴,傾滿蟻酒,聽著秋風中飄落的樹葉,不由感慨自古才子亦如這秋葉般飄零。英雄涕淚,才子飄零,從來都讓人心動。更何況自古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又有多少英雄才子,懷才不遇,鬱郁終生。在那種個人命運完全掌握在帝王等權貴人物手中的年代裡,帝王的賞識,就是士子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唯一渠道。得則高歌,失即萬事皆休。宇宙無窮,人生有限,個人是多麼渺小。在太白樓上登高望遠,有多少人借李白的酒杯,澆自己胸中的塊壘。千古英雄千古淚,由來才子自飄零,明月樓高,江湖日遠,對酒憑欄,同聲一嘆。身世如浮萍,飄忽不定,這就是那個年代有傲骨的讀書人的命運。所以,無論是英雄,還是才子,需要的都是知己的賞識。而那種知遇之恩,卻可遇而不可求,又豈是個人所能決定的?「零落成泥碾作塵」,也就難免。
10、去日苦難留,須臾六十四年,覺浮生仕真若夢,游真若夢;
高風洵寡偶,上下三千餘載,問何人詩可稱仙,酒可稱仙?
此聯上聯說時光飛逝,轉眼間六十四年就過去了。回首往事,只覺得仕途真的如夢,交遊亦如夢。總之是浮生若夢,恍如隔世。下聯說李白高風亮節,難有匹敵。三千多年間,又有何人能象他那樣,被人稱為詩仙、酒仙?上聯是慨嘆,縱使多才如李白,亦只不過是漫漫歷史長河中的閃光的一個石子,終究難以挽留住逝去的時光。所以才會有「仕真若夢,游真若夢」之感慨。但偉人終究是偉人,他的生命雖然難以再現,但詩仙、酒仙的風采卻會長流人間,不會因為他肉體的消失而消失。所以,下聯轉而又說,從這一點講,「詩可稱仙,酒可稱仙」的李白便可以沒有什麼遺憾。畢竟,古往今來,有幾個人能象他那樣千載留名呢?李白生前就已被人稱為「天上謫仙人」,非尋常凡夫俗子可比。身後更是推崇者無數,能夠集「詩仙」、「酒仙」稱呼於一身,的確是幾千年間難得一見的奇才。此聯之妙,在於將李白短短一生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雖不免有「生命如花,轉眼凋零」的遺憾,但更有一份看破人生浮沉得失之後的曠達。
11、酒家何處?楊柳依垂,每當月白風清,勝地也應招子美;
潭水依然,桃花無恙,到此心曠神怡,前身或許是汪倫。
此聯上聯先以問句起頭,因為李白生平最愛美酒,所以作者上來就問:「何處有酒家?」每當月白風清的夜晚,楊柳依依垂拂的時候,對著如此良辰美景,總不由想到,應當招來李白的好友杜甫,讓詩仙、詩聖一起品酒、賞月、吟詩、暢談,才不失為一樁賞心樂事。下聯寫道,桃花潭的潭水依舊象李白游覽時那樣清澈,桃花也依舊嫵媚動人,自己到此只覺得心曠神怡,彷彿神遊數百年,穿越了時空隧道,與李白在一起。或許自己的前身就是那個在桃花潭畔踏歌為李白送行的涇縣汪倫吧。此聯把美酒、良辰、風物、勝景,與人物聯系在一起。無論是曾與李白「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杜甫,還是李白筆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汪倫,都是李白的好友,都曾與李白一起留下一段讓後人神往的佳話。這里,作者也禁不住神思遐想,自己也是李白的異代知音,或許前身還就是李白的同時代人,也曾追隨李白左右,也曾與李白把酒暢話,醉歌抒懷呢。
12、讒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樓風景一樓詩。
此聯上聯說李白遭讒,起因是《清平調三章》中「借問漢宮何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句中以趙飛燕比楊玉環。本來李白此詩是贊美楊妃美貌如花,嬌俏動人,只有漢宮中的趙飛燕可比。傳說高力士卻故意在楊玉環面前挑撥說:「以飛燕比妃子,是賤之甚矣。」楊妃於是十分生氣,遂在唐玄宗面前說李白的壞話。玄宗想以官職授李白,也為宮中所悍而止。後來李白在朝廷就呆不下去,玄宗終於「賜金放還」,李白就結束了不到兩年的待詔翰林生活,他的第一次從政也就此宣告失敗。所以上聯說,李白懷有千古之才,但也正是因為他有才,讒言遂因之而起,致使李白這位「千古才人」懷抱著「千古遺恨」。下聯轉說自己登上百尺高的太白樓,眼前所見是一樓風景,一樓詩詞。如果除去上下聯前面四個字,「千古才人千古恨,一樓風景一樓詩」同樣是一幅妙對。
13、把酒問青天,放眼已無高力士;
登舟望秋月,曠懷猶憶謝將軍。
此聯上聯「把酒問青天」出自宋蘇軾詞《西江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意為把酒問蒼天,世間已無覓高力士這樣的讒毀小人的蹤影,而人們對李太白的懷念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可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是非自有公道。下聯「登舟望秋月」出自李白《夜泊牛渚懷古》:「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意為象謝尚那樣能夠識別人才的高風亮節,長期以來一直為人們所贊賞。大家每當讀到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一詩,都要想起這位謝將軍的曠懷。正象一位詩人寫的那樣:「有的人死了,可是他卻活著;有的人活著,可是他卻死了。」象謝尚那樣的人,縱然肉體已化作塵土,人們卻依然時時記著他;而象高力士這樣的人,死後又有誰會追念他呢?「愛屋及烏」,人們因為喜愛李白,所以連帶著對他所推崇的謝尚也加以懷念,而對以讒言中傷他的高力士卻十分厭惡。這一正一反的強烈對比,反映了人們對李白的熱愛之情與追思之深,可謂道出許多人的心聲。
14、大江淘盡英雄,山經百戰樓仍在;
詩卷長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此聯上聯上來就說,千百年來,被這滾滾東去的長江水帶去的英雄有多少啊,正應了羅貫中所說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採石之險甲江南」,作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翠螺山見證了多少險惡的戰爭,至今依然矗立在江畔;太白樓飽覽了多少朝代興衰的往事,依舊在蒙蒙的江南煙雨中勾起人們那份綿綿不盡的懷思。下聯說,斯樓雖在,斯人已往,而他的詩卷卻長留天地間。千載後重來,樓中依舊可見後人拜祭時奉上的美酒。因為大家知道,李白一生就愛好詩酒,所以來拜祭他,別的可以沒有,卻不可無詩,不可無酒。表面上是說酒不空,實際上是說,人民對李白的懷念經歷了千秋萬載,也不會消除磨滅。此聯只有短短的26字,卻以「山」對「人」,以「酒」對「樓」,以「英雄」對「天地」,處處可見對仗之工。江山千古,江流千古,樓亦千古,詩亦千古,人亦千古。
8. 四海同歌盛世情,千聯齊頌豐收景哪一句是上聯
上聯:千聯齊頌豐收景
下聯:四海同歌盛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