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公園景觀
A. 中式園林景觀有什麼特點
1、無水不活。因此,園林一定要鑿池引水。古代園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種。掩就是以建築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築堤橫斷於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
2、植物繁多。花木有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了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准也很嚴格。一講姿美,樹冠的形態,樹枝的疏密曲直,樹皮的質感,都追求自然美。
二講色美,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斑駁的狼榆,白色的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園中自然之色,不衰不減;三講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過濃,有嬌柔之嫌;也不可過淡,有意猶難盡之妨。四講境界,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的襯托作用,往往和園主的精神境界有關。
3、各種建築的運用。如漏窗的運用,讓空間既不是一望無垠,又不妨礙視覺流暢。在漏窗里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透過漏窗,青竹迷離搖曳,亭台樓閣時隱時現,遠空白雲飛游,造成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
園林建築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樓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階,都顯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築,其形與神都與天空大地等自然環境吻合,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並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
(1)園林公園景觀擴展閱讀:
我國的園林藝術,如果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佔有極重要的位置,並具有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園林是人們為了游覽娛樂的方便,用自己的雙手創造風景的一種藝術。
由於各民族、各地區人們對風景的不同理解和偏愛,也就出現了不同風格的園林。歸結起來,世界上的園林可分為三個系統——歐洲園林、西亞園林和中國園林。
我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原則,那熔傳統建築、文學、書畫、雕刻和工藝等藝術於一爐的綜合特性,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享有很高的地位。
B. 園林景觀建築
園林建築屬於園林中以人工美取勝的硬質景觀,是景觀功能和實用功能的結合體;植物體是有生命的活體,有其生長發育規律,具有大自然的美,是園林構景中的主體。園林建築和植物的配置如果處理得好,可互為因借、相得益彰。
園林建築和植物配置的關系
園林建築對植物配置的作用
園林建築為植物提供基址、改善局部小氣候。建築的外環境、天井、屋頂為植物種植提供基址,同時,通過建築的遮、擋、圍的作用,能夠為各種植物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園林建築對植物造景起到背景、框景、夾景的作用,江南古典私家園林以牆為紙、以植物為繪,加「海棠春塢」一景,一叢翠竹、數塊湖石、以沿階草鑲邊,以白粉牆為背景,使這一粉壁小景充滿詩情畫意;各種門、窗、洞對植物起到框景、夾景的作用,形成「尺幅窗」和「無心畫」,和植物一起組成優美的構圖。園林建築、匾額、題詠、碑刻和植物共同組成園林景觀,突出園林的主題和意境.匾額、題詠、碑刻等文學藝術是園林建築空間藝術的組成部分,在它們和植物共同組成的景觀中,蘊含著園林主題和意境。
植物配置對園林建築所起的作用
植物配置使園林建築的主題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據建築的主題、意境、特色進行植物配置,使植物配置對園林建築主題起到突出和強調的作用。植物配置軟化建築的硬質線條,打破建築的生硬感覺,豐富建築物構圖,建築物的線條往往較「單調、平直、呆板「植物的枝幹則娜娜多姿,用「柔軟、曲折」的線條打破建築的「平直、機械」的線條,可使建築物景色豐富多變。植物協調建築物使其和環境相宜,建築周圍植物配置往往要把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綜合考慮。
不同風格、類型、功能的建築及其建築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園林建築類型多樣,形式靈活,建築旁的植物配置應和建築的風格協調統一,不同類型、功能建築,建築的不同部位要求選擇不同的植物,採取不同的配置方式,以襯托建築、協調和豐富建築物構圖,賦予建築以時間季候感。同時,亦應考慮植物的生態習性、含義,以及植物和建築及整個環境條件的協調性。
不同風格建築的植物配置
中國古典史家建築的植物配置中國古典皇家園林(如頤和園、圓明園、天壇、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為了反映帝王的至高無上、威嚴無比的權利,宮殿建築群具有體量宏大、雕粱畫棟、色彩濃重、金璧輝煌、布局嚴整、等級分明的特點,常選擇姿態蒼勁、意境深遠的中國傳統樹種,如白皮鬆、油松、圓柏、青檀、七葉樹、海棠、玉蘭、銀杏、國槐、牡丹、芍葯等作基調樹種,且一般多行規則式種植。
江南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植物配置江南古典私家園林小巧玲現、精雕細琢,以「咫尺之地」進「城市山林」,建築以粉牆、灰瓦、栗柱為特色,用於顯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植物配置重視主題和意境,多於牆基、角隅處植松、竹、梅等象徵古代君子的植物,體現文人具有象竹子一樣的高風亮節,象梅一樣孤傲不懼,和「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思想境界。
寺院、陵園建築植物配主要體現其庄嚴肅穆的場景,多用白皮鬆、油松、圓柏、國槐、七葉樹、銀杏,且多列植和對植於建築前。
現代建築的植物配置現代建築造型較靈活,形式多樣。因此,樹種選擇范圍較寬,應根據具體環境條件、功能和景觀要求選擇適當樹種,如白皮鬆、油松、圓柏、雲杉、雪松、龍柏、合歡、海棠、玉蘭、銀杏、國槐、牡丹、芍葯、迎春、連翹、榆葉梅等都可選擇.栽植形式亦多樣。
歐洲風格建築的植物配置一般多行耐修剪、整形樹種,如圓柏、側柏、冬青、枸骨等,修剪造型時應和整個建築的造型相協調。
不同建築單體的植物配置
公園的入口和大門的植物配置,入口和大門是園林的第一通道,多按排一些服務性設施,如售票處、小賣部、等侯亭廊等。入口和大門的形式多樣,因此.其植物配置應隨著不同性質、形式的入口和大門而異,要求和入口、大門的功能氛圍相協調。常見的入門和大門的形式有門亭、牌坊、園門和隱壁等。植物配置起著軟化入口和大門的幾何線條、增加景深、擴大視野、延伸空間的作用。
亭的植物配置園林中亭的類型多樣,植物配置應和其造型和功效取得協調和統一。從亭的結構、造型、主題上考慮,植物選擇應和其取得一致,如亭的攢尖較尖、挺拔、俊秀,應選擇圓錐形、圓柱形植物,如楓香、毛竹、圓柏、側柏等豎線條村為主,如「竹棲雲徑」三株老楓香和碑亭,形成高低錯落的對比,從亭的主題上考慮.應選擇能充分體現其主曲的植物。從功效上考慮,碑亭、路亭,是遊人多且較集中的地方,植物配置除考慮其碑文的含義外,主要考慮遮蔭和藝術構圖的問題。花亭多選擇和其題名相符的花木。
茶室周圍植物配置應選擇色彩較濃艷的花灌木,如南方茶室前多植桂花,九月桂花飄香、香氣宜人。
水榭前植物配置多選擇水生、耐水濕植物,水生植物如荷、睡蓮,耐水濕植物如水杉、池杉、水松、旱柳、垂柳、白臘、檉柳、絲棉木、花葉蘆竹等。
公園管理、廁所等建築的植物配置公園管理、廁所等觀賞價值不大的建築.不宜選擇香花植物,而選擇竹、珊瑚樹、藤木等較合適。且觀賞價值不大的服務性建築應具有一定的指示物,如廁所的通氣窗、路邊的指示牌等。
建築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建築背陰面的植物配置建築的背陰面離建築的距離和太陽的入射角度有關系。
如北京地區,陰影長L,建築高H,(中午時測定)夏至時,L=10.4H,春秋分門.L=0.9H),冬至時L=2.3H83.2H。應選擇耐蔭植物並根據植物耐蔭力的大小決定距離建築的遠近,耐蔭植物有:羅漢松、花柏、雲杉、冷杉、建柏、紅豆衫、紫杉、山茶、桅子花、南天竹、珍珠梅、海桐、珊瑚樹、大葉黃楊、蚊母樹、迎春、十大功勞、常春藤、玉簪、八仙花、早熱木、沿階草等。
建築前植物配置
應考慮樹形、樹高和建築相協調,應和建築有一定的距離,並應和窗間錯種植,以免影響通風採光,並應考慮遊人的集散,不能塞得太滿,應根據種植設計的意圖和效果來考慮種植。
建築的基礎種植應考慮建築的採光問題,不能離得太近,不能太多地遮擋建築的立面,同時還應考慮建築基礎不能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
建築牆的植物種植(北方)一般對於建築的西牆多用中華常春藤、地錦等攀援植物、觀花、觀果小灌木甚至極少數喬木行垂直綠化,減少太陽的日曬,據測定,夏季可以減低室內溫度3—4度。利用建築南牆良好的小氣候。引種不耐寒但觀賞價值較高的植物,形成牆園。常用的種類有:紫藤、木香、地錦、蔓性月季、五葉地錦、享式爬山虎、深山日天蓼、獼猴桃、葡萄、山蕎麥、鐵線蓮、美國凌霄、凌霄、金銀花、盤葉忍冬、華中五味子、綠蘿、迎春、銀杏、廣玉蘭等。
建築門的植物配置
門是建築的入口和通道,並且和牆一起分割空間,門應和路、石、植物等一起組景形成優美的構圖,植物能起到豐富建築構圖、增加生機和生命活力,軟化門的幾何線條、增加景深、擴大視野、延伸空間的作用。
角隅的植物配置建築的角隅多線條生硬,用植物配置進行軟化和打破很有效果。一般宜選擇觀果、觀花、觀干種類成叢種植,宜和假山石搭配共同組景。
天井等室內空間綠化在建築的空間留有種值池形成天井,應選擇對土壤、水分、空氣濕度要求不太嚴格的觀賞價值較大的觀葉植物為主,加芭煎、魚後葵、棕行、一葉蘭、巴西木、綠蘿、紅寶石等進行種植。
C. 園林景觀設計內容包括哪些
景觀設計,是指風景與園林的規劃設計,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
與規劃,生態,地理等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
景觀設計主要服務於: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街、辦公環境等)、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劃設計、旅遊度假區與風景區規劃設計等
。
D. 中國園林景觀設計有哪些特點
特點: 一。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主要受政治影響。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其服務對象多是以極少數人為主,而園中生活的其他人,則是園主的服務者,園主的喜好決定了園林的設計特點和主題。園林為園主而建, 無須過多地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而現在建造的中式園林, 主要受經濟影響,因服務對象不同, 而設計不同。城市廣場、公園、居住區內的園林景觀等, 都是公共場所, 服務對象都是大眾人群。而私家庭院、會所等, 服務對象又是小眾,甚至個人。因此, 在現代中式園林景觀設計上, 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保留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同時, 保證園內所有人的舒適性, 以人感受的共性出發, 來布置景觀和各類設施。如公園、居住區的景觀空間, 就應當適當減少如「 齋」 、「 室」 等封閉性的景觀建築, 在不影響整體風格的基礎上以實用性為主, 建築多以亭廊等形式出現, 堂或樓等較大的建築也以公共目的為主, 保證開敞通透。而私人場所或小型活動場所, 為保證私密性可適當多考慮小型的封閉性建築。 二.傳統的中國古典園林,為了體現崇尚自然的特點,多將建築與自然山石相臨而建,甚至嵌入其中,或是臨水而建;而其他的景觀如植物等,也不加改造,通過充分體現樹木原貌來展現自然之美。而現在的仿中式園林設計,能在保留原有傳統元素特徵的同時,利用比過去優越得多的條件下來感知和認識自然,同時也能利用聲、光、電等更多的科技手段來展現自然之美。此外,也可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和新的更為環保的材料去擴展和延伸觀賞者的感知能力,使傳統元素和現代元素結合,共同體現中國古典園林的美。 三。摒棄過於奢華鋪張的裝飾。中國園林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但與西方園林相比,缺乏對自然的征服。因此,在順應自然的同時,用建築上或景觀小品中的大量裝飾來體現園林中想要表達的豐富文化內涵。其中一些創作思想和手法更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甚至政治思想,象徵權貴和不同的等級,如皇家園林中,利用窗框雕刻的不同花紋來代表皇帝、妃繽和其他王公貴族。而現代的中式園林,不需要再通過不同的裝飾來體現身份地位的高低或園主的信仰。現代建造的中式園林景觀,其中各處的裝飾在於體現情趣和意境,在注重藝術性的同時也體現現實性與實用性。 四古典園林與民居文化藝術元素結合 。從中國古代至近代森嚴的等級制度來看,園林屬於王公權貴或官宦富商們富足奢靡生活的附屬品,與廣大百姓的生活幾乎毫無聯系。而時至今日,官宦人家的園林也好,普通百姓的小院也罷,都體現出豐富的中國古典文化內涵。現在的園林,在展現中式民居建築之美的同時,也可在其景觀環境中配以精美的園林小品或用草木的搭配,展示古典園藝藝術之美
E. 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究竟是做什麼的
我就是園林景觀設計方向的學生。 首先,園林是一個設計類專業,應該說更接近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園藝跟這個專業相關,但不相似,設計的東西一般是比較大的方面,比如公園,廣場,庭院,也有一些小建築的設計。通俗的來說,園林設計的人只是設計在一個地方該栽什麼植物,大概怎麼修剪,設么地方該是道路,設么地方該是亭子,而不去管植物怎麼嫁接,怎麼育種這類的問題。學校里學的課程,主要是入學的美術基礎,設計初步,之後是手繪表現,同時也在學植物學,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等植物方面的課程。大三以後以設計類課程為主,主要是園林建築設計,公園,廣場設計,居民區,單位綠化設計等。當然還有所有專業都要學的公共課,英語和政治類課程。 這個專業前途還是明朗的,如果學的很好,可以成為收入很高的設計師;退一步做園林施工也不錯;考研可以考景觀設計方向,也能有好的發展。當然,如果學不好,就業也是很成問題的,設計,施工,總要會一個方面才能在這個專業就業。畢業後的崗位主要一下幾種,1.考公務員進入園林局,穩定的方向,但我不太推薦,浪費人的才華;2.進入設計公司,從事設計,一般只有頂尖的學生才能走的路,很有前途,也很有錢途;3.進行園林施工,施工也不是要你去栽樹,而是讓你做現場的監理,指揮,做好了也能發財;4.考研,然後留校做教師,學術方面的,但同時也可以再社會上接設計的活,不錯的選擇。 園林景觀設計要學畫圖、認識植物、懂設計原理。 景觀設計圖分手繪和機繪。現在做設計機繪肯定是必要的,手繪也很重要,標準的一套設計圖里要有一定量的手繪圖的,要是手繪好多用手繪當然也可以,很多大師做的設計圖都是手繪圖。景觀設計繪圖跟美術不一樣,園林手繪有自己的一些表現方法,但需要一定的美術基礎,如果你了解一些美術基礎的話可以買一些景觀手繪的書來看,一般熟點里建築類的書籍下面會有。計算機繪圖的話AUTOCAD、Photoshop是一定要學的,然後是建模軟體有3Dmax、SketchUp,但是3Dmax自學的是比較困難的,SketchUp要相對好學的多,如果你已經會CAD,SketchUp自學也很容易的,園林專業用SketchUp也就夠了。畫施工圖就要懂園林工程制圖方面的理論。 植物在景觀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要認植物光看書完全是不行的,你會發現看了書上描寫的一種植物特徵,就算有圖片有照片等你見到那種植物你還是找不到,而且生活中看到的很多植物你不知道叫什麼但是有書也不知道到怎麼查。認識植物一定要從實物來認,這就需要一個人來教你,很多植物你看到過認識過但下次見到可能就不記得了,或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樹形有變化的就不認識了。認識了實物再看書比較好。園林教學中用的植物方面的書有:植物學,園林樹木學,花卉學,園林草坪與地被植物的應用等。園林樹木學最好用很厚的那本,比較權威。 畫圖和植物是基礎課,設計方面要學:風景園林概論,設計初步,園林設計,園林建築設計這些。園林和建築是分不開的。在學習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還要了解中國的古典園林史和西方園林史。
F.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說明怎麼寫
一、 設計理念
人的生活離不開建築,建築組成居住小區,居住小區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構成自然的主體,然 而人又是自然的產物。因此,在本規劃設計中主要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中以生態環境優先為原則,充分體現對人的關 懷,堅持以人為本,大處著眼,整體設計。在規劃的同時,輔以景觀設計,最大限度的體現居住區本身的底蘊,設計中盡量保留居住區原有的積極元素,加上合諧親 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樂居其中。
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築規劃理念,並卻盡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娛樂、休閑、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永恆的主題。
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居住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繫世人皆知。在本規劃設計中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在內部環境中強調生活、文化、景觀間的連接,以達到美化環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處理好「自然—住宅—人」的關系,就是小區規劃著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 設計構想
構想一: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為軸線。
⒈總平面布局:
在本規劃設計中採用的是周邊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個組團構成主要圍繞著中心廣場區和中心水景區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對外商業組團。小區四周分散設 置了四個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風景,然後,北向、南向、東北向各有一個次入口。小區內組團之間由循環雙車道相貫通,組 團內側有單車道和盡端道路相連。小區主景觀為中心的水景區和廣場區,優越的位置構成了小區內的主體環境,依山就水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
2功能、結構形式:
結構分析
一軸兩中心——以東南向城市幹道為軸;以城市發展方向為重心
以服務規劃區為中心。將住宅區與城市中心有機的結合體現了發展
服務共存的原則。
一帶一片——西向為南朗河沿河綠化帶;東向為規劃綠地片區。
做為兩個生態區域,它豐富了規劃區范圍內的自然環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態資源,在本規劃設計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體現了當今"人與
自然"和諧的主題。
兩 界——以縱向兩條道路為界。
規劃區南側為公共設施用地,則在南側考慮了對外商業價值,
將住宅與商業相結合,充分利用了該地段的商業價值,也體現了服務小區的規劃設計的宗旨。
3.交通組織:
規劃區內道路分為五類:
主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5m;
次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4m;
小區內道路(雙車道)紅線寬度12m;
小區內道路(單車道)紅線寬度8m; 小區內道路(宅前道)紅線寬度5m.
道路系統猶如人們的血液循環系統,可以將相關的器官、組織有機的聯系起來,然而,道路系統也可以將各個功能、性質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聯系起來。
小區內部以雙車道為主,並形成迴路,是連接各個組團的主要交通;單車道是連接區內各棟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進入各單元的交通。
區內設置兩條相對獨立的機動車道,中間設特殊通道相連,以保證南北片區的機動車交通相對獨立,互不幹擾。機動車道和各地塊之間均有方便的聯系,各地塊設有獨立的機動車出入口。
4.綠化景觀規劃:
在空間上以\"點、線、面\"的設計手法,並與水景、水系相結合
「點」狀綠化——院落綠化、節點綠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們休閑、游戲空間。
「線」狀綠化——道路行道樹綠化,以及道路沿線灌木綠化所行成的帶狀綠化,將點狀綠化串連,形成綠化網路,起了劃分空間的作用,延續空間的作用。
「面」狀綠化——廣場景觀綠化、院落以及道路兩側的綠化帶所形成的片狀綠化,將景觀分成塊狀,並形成聯系三大綠化空間的紐帶,是整個綠化形成系統,中心水景區更豐富景觀系統,達到了多樣化的綠化效果。
綠地系統由中心綠地、綠化走廊、組團綠地和住宅院落綠地組成。
G. 園林設計、風景園林設計、景觀設計有什麼區別
園林設計和景觀設計就其實質來說是相同的,但從名稱上來講,園林是中國古典叫法,而景觀是新興詞彙,園林從而分為兩個學派,一為以孟兆禎為中心的古典學派,二是以俞孔堅為主的現代學派。古典學派更尊重中國古典園林,現代派更傾向創新,發展。其研究方式都是相同的,從古至今的園林手法、意境的體察與研究。所以選擇園林設計或景觀設計只是選擇一種文化的基韻,選擇一種學派的勢力。對於個人發展這只是不重要的名稱罷了,普通人們只是把園林叫做綠化,任你怎樣抬高自己,崇高自己的職業,普遍只是綠化或園藝。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是那麼專業,觀念目前就是這樣的。
H. 園林景觀節點是什麼意思
園林景觀節點就是一個視線匯聚的地方。景觀設計是風景與園林的規劃設計,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與規劃,生態,地理等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
景觀設計主要服務於: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街、辦公環境等)、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劃設計、旅遊度假區與風景區規劃設計等。
節點作為整個景觀軸線上比較突出的景觀點。比如大型廣場的中心雕塑就是景觀節點,其作用就是能吸引周邊的視線,從而突出該點的景觀效果。景觀節點往往在整個景觀設計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大型的項目都會有多個節點,突出各個部分的特色同時也把全局串聯在一起,更好的體現出設計者的意圖。
(8)園林公園景觀擴展閱讀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設計)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其中自然景觀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風景,如大小山丘、古樹名木、石頭、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觀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園林綠化、藝術小品、商貿集市、建構築物、廣場等。
這些景觀要素為創造高質量的城市空間環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必須對各種景觀要素進行系統組織,並且結合風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諧的景觀體系,有序的空間形態。
I. 如何提高公園園林景觀品質
為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需要,切實滿足人民群眾休閑、娛樂、健身等生活需要,切實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現就進一步加強公園建設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正確認識公園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公園是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產品,是供民眾公平享受的綠色福利,是公眾游覽、休憩、娛樂、健身、交友、學習以及舉辦相關文化教育活動的公共場所,是城市綠地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承載著改善生態、美化環境、休閑遊憩、健身娛樂、傳承文化、保護資源、科普教育、防災避險等重要功能。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公園事業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群眾對公園的數量、內涵、品質、功能、開放時間與服務質量等方面需求不斷提高;二是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市民群眾休閑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園的免費開放,公園遊客量急速增長,節假日更是人流劇增,公園的安全、服務、維護等方面壓力不斷加大;三是城鄉統籌發展對公園類型、布局、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城市道路拓寬、地鐵修建、房地產開發以及「以園養園」等變相經營對公園的用地范圍、公益屬性及健康發展都造成威脅。
各地要站在建設生態文明、精神文明和安定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新時期公園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生態、低碳、人文、和諧的理念,始終堅持公園的公益性發展方向,切實抓好公園建設管理工作。
二、強化公園體系規劃的編制實施
各地要在編制或修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時,本著「生態、便民、求實、發展」的原則,編制城市公園建設與保護專項規劃,構建數量達標、分布均衡、功能完備、品質優良的公園體系。一是適應城市防災避險、歷史人文和自然保護以及市民群眾多樣化需求,合理規劃建設植物園、濕地公園、雕塑公園、體育公園等不同主題的公園,並確保設區城市至少有一個綜合性公園。二是與城市道路、交通、排水、照明、管線等基礎設施相協調,統籌城市防災避險及地下空間合理利用等發展需求。嚴格控制公園周邊的開發建設,合理設置自行車停放場地、預留公交車停靠站點,限制公交車之外的機動車通行,並保障公園內交通微循環與城市綠道綠廊等慢行交通系統有效銜接。三是在保護、改造提升原有公園的基礎上,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見公園綠地的要求,結合城鄉環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城鄉統籌建設、棄置地生態修復等,加大社區公園、街頭游園、郊野公園、綠道綠廊等規劃建設力度,確保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60%。四是將公園保護發展規劃納入城市綠線和藍線管理,確保公園用地性質及其完整性。
三、加強公園設計的科學引導
各地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順應自然、低碳環保的公園設計理念,從設計環節上引導公園建設走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發展道路。一是嚴把設計方案審查關,防止過度設計。公園設計要嚴格遵照相關法規標准,嚴格控制公園內建築物、構築物等配套設施設備建設,保證綠地面積不得少於公園陸地總面積的65%;嚴格控制游樂設施的設置,防止將公園變成游樂場;嚴格控制大廣場、大草坪、大水面等,杜絕盲目建造雕塑、小品、燈具造景、過度硬化等高價設計和不切實際的「洋」設計。二是以人為本,不斷完善綜合功能。新建公園要切實保障其文化娛樂、科普教育、健身交友、調蓄防澇、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並在公園改造、擴建時不斷完善。三是突出人文內涵和地域風貌。要有機融合歷史、文化、藝術、時代特徵、民族特色、傳統工藝等,突出公園文化藝術內涵和地域特色,避免「千園一面」。四是生態優先、保護優先。要著力保護自然山體、水體、地形、地貌以及濕地、生物物種等資源和風貌,嚴禁建造偏離資源保護、雨洪調蓄等宗旨的人工濕地,嚴禁盲目挖湖堆山、裁彎取直、築壩截流、硬質駁岸等。五是以植物造景為主,以鄉土植物、適生植物為主,合理配植喬灌草(地被),做到物種多樣、季相豐富、景觀優美。
J. 公園里園林景觀怎麼樣
興仁公園里的園林景觀為中式立體園林景觀,開發商花重金2000萬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