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書卷景觀

書卷景觀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52:48

Ⅰ 西湖的所有景觀介紹

西湖十景介紹 --
http://finance.eastday.com/auto/node4/node1382/node2943/node3047/userobject1ai20501.html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1、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錢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長堤延伸,六橋起伏,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又相鄰,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交通情況:乘507、504、K4、游2路蘇堤站下。

2、曲苑風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麴院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交通情況:乘507、538、15路麴院風荷站下。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交通情況:27路、7路岳墳站下。

4、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交通情況:K7斷橋殘雪站下。

5、柳浪聞鶯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載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交通情況: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6、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交通情況:乘K4、538、K599路蘇堤站下。

7、雷峰夕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8、雙峰插雲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 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交通情況:乘507、游2路洪春橋站下。

9、南屏晚鍾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幕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
--------------------------------------------------
新西湖十景介紹
http://www.lylxs.cn/beautiful031.htm

新西湖十景,更准確地說應該是西湖新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依次是: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1、雲棲竹徑 位於五雲山南麓的雲棲塢里,為林木茂盛的山塢景觀,翠竹成蔭,溪流叮咚,清涼無比。長一公里的雲棲竹徑,兩旁翠竹成蔭,小徑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徑而下,嬌婉動聽的鳥聲自林中傳出,整個環境幽靜清涼,與鬧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適輕松,爽心悅目。交通情況:乘27路、508路龍井村站下。

2、滿隴掛雨 西湖秋遊,日賞桂,夜賞月。賞桂以南山滿覺隴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詩篇中每每以桂入詩,都是西湖北山靈隱、天竺一帶寺廟所植。而滿覺隴秋賞桂花,是明以後才形成規模氣候的。滿覺隴亦稱滿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條山谷。吳越時,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圓興院,後改滿覺院,地以寺為名,花大約也是寺僧所植並漸成大觀。
桂花學名「木樨」,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性喜濕潤,滿覺隴兩山夾峙,林木蔥蘢,地下水源豐富,環境宜於桂花生長。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為主要經濟來源,一代傳一代,終於造就了這一片「金粟世界」。如今更是家家戶戶皆植桂,屋前後,村內外,滿山坡,路兩旁,一叢叢,一片片,一層層,舉目皆是。每年中秋前後,幾番金風涼雨,秋陽復出之時,滿樹的桂花競相開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誠如清人張雲敖七言絕句《品桂》所雲:「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墮萬山秋。」 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細小而量大盛開時,如逢露水重,往往隨風灑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樹叢中,沐「雨」披香,別有一番意趣。滿隴桂雨入圍新西湖十景後,滿覺隴村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年年九、十月間舉辦西湖金秋桂花節,南山一帶,車水人流,道為之阻,西湖秋遊又添一大韻事。交通情況:乘K4路動物園站下。

3、虎跑夢泉 西湖勝景,湖山相依相連,這相依相連的「使者」,便是三南雲山間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澗。位於大慈山下的虎跑泉,則是西湖從多名泉中的翹楚。虎跑泉的得名,始於佛教神話傳說,實際上這是歷史上西湖名泉的開發、保護、利用乃至留存與佛、道信徒及寺觀興衰休戚相關的一種世俗的折射。
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經岩石的節理和間隙匯成的裂隙泉。它從連一般酸類都不能溶解的石英砂岩中滲透、出露,水質純凈,總礦化度低,放射性稀有元素氡的含量高,是一種適於飲用,具有相當醫療保健功用的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故與龍井茶葉並稱「西湖雙絕」。交通情況:乘K4、538、K599路虎跑站下。

4、龍井問茶 龍井,一句龍泓,龍湫,位於西湖西南的風篁嶺山。五代此地建有龍井寺,北宋時龍井已成為旅遊勝地。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贊美。相傳龍井與海相通,因海中有龍,故名。且龍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攪動時,水面會出現一條分水線,彷彿游絲擺動,然後慢慢消失。龍井泉水清澈甘洌,與虎跑、玉泉合稱西湖三大名泉。龍井茶更負盛名。清乾隆皇帝曾到此採茶種茶,老龍井還留有「十八棵御茶」遺跡。乾隆還題「湖山第一佳「五個大字,並將過溪亭、滌心池、一片雲、風篁嶺、方圓庵、龍泓澗、神運石、翠峰閣定為」龍井八景」。新西湖十景將這里評為「龍井問茶」新景點。交通情況:乘27路、508路龍井村站下。

5、九溪煙樹 九溪,俗稱「九溪十八澗」。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壠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源發翁家山楊梅嶺下,途匯清灣、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雲棲、清頭和方家九溪,曲折隱忽,流入錢江。
十八澗系指細流之多,流泉淙淙。九溪與十八澗在八覺山下的溪中溪餐館前匯合。一路重巒疊嶂,茶園散處,峰迴路轉,流水淳淳,山鳥嚶嚶。晴天秀色可餐,陰天煙雲飄渺。明詩人張立贊道:「春山飄渺白雲低,萬壑爭流下九溪」。清代學者俞樾游後賦詩說:「重重疊疊山、曲曲彎彎路,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均道出了「九溪煙樹」的無限風光。有林海亭、望江亭、溪中溪、人工瀑布等新景點。交通情況:K4、27、308、504、游5路、假日5線可達。

6、吳山天風 吳山是西湖南山延伸進入杭州城區的尾部,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南界由紫陽、雲居、金地、清平、寶蓮、七寶、石佛、寶月、駱駝、峨眉等十幾個山頭形成西南-東北走向的弧形丘岡,總稱吳山。吳山不高,但由於插入市區其東、北、西北多俯臨街市巷陌,南面可遠眺錢塘江及兩岸平疇,上吳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吳山為山不高,主位獨好,林茂泉豐,山上山四通八達,南宋以不,祠廟寺觀越建越多,至明清,商業店肆紛紛擠入,步步樓台,處處寺廟,香客遊人摩肩接踵,一片熱鬧景象。 城隍廟是吳山上最大的神廟,仿宮殿式建築,基址可尋。 廟內空庭中古木參天,氣象森嚴,大時樟樹至今鬱郁蔥蔥。在人們心目中,當年的城隍廟不可等閑視之,以至連山名也因此廟而順口叫做城隍山了。 交通情況:乘35、38、40路到吳山廣場站下。

7、阮墩環碧 西湖有三座人工島嶼:小瀛洲(三潭印月),湖心亭(北塔基),阮公墩。阮公墩是清嘉慶五年(一八00)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後,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島的,故後人稱之為阮公墩。又因其泥軟地低,常為湖水浸漫,俗呼其為阮灘。阮公墩成島後,雜木蔥蘢,蔓草萋萋,天真未鑿。
一九八一年,島上建環碧山莊。這是一座仿江南私家另墅格局建造的庄園式園林,芳名《環碧》,告訴人們她借景湖光山色的獨特優勢。庄內揭出大 於林杪之上,隨風招搖,頗存古風。 島上矮籬圍出庄園,園內茅屋竹閣,有環碧小築、雲水居等,輕盈靈巧。庭前屋後,植有香樟、楓楊、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寧,又講究朴質。島邊近水處,別設憶芸亭,取追想阮芸台(阮元號芸台)治湖堆島、留績西湖之意。
環碧庄建築內部陳設古樸淡雅。日間, 乘船來訪者可在此品茗、小酌;晚上,有莊主《員外》率一幫《家僕》、《侍女》著古典戲裝與來客共行仿古 游樂文娛活動。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

8、黃龍吐翠 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茂林修竹深處,隱藏著頗具道教洞天福地氣象的黃龍洞古跡南宋以來這里作為湖上五大祀龍點之一而享有盛名清杭州二十四景中有《黃山積翠》一景即指此一九八五年,集宗教文化內涵與寺觀園林景象於一體面的黃龍洞闢建為仿古游樂園,入選新西湖十景。
黃龍洞山門到二門之間,有一段長而曲折的游步道,若從空中俯看,猶如一條游龍沿路古木修篁, 花草清池, 矮牆漏窗,頗多可賞景物。它在寺觀園林構成上稱為《導引》,就像一支前奏曲,對遊人起著由俗入清、調整心、漸入佳景的作用。
黃龍洞的假山,以渾重的黃砂石塊依照山勢、地形的起伏抑揚而砌築,或孤峰獨立或聚石造型,或堆疊成峰。遠望,石峰如林,重巒疊翠;入內,迷離曲折,剔透空靈,雄渾格與秀逸兼而有之。這與蘇州園林假山以精緻典型見長的風格迥然有別,顯示了山林寺觀造園藝術貼近自然、融合自然,深具匠心而又不著痕跡的長處與魅力。
黃龍洞竹景歷史悠久,竹徑通幽又是一絕。剛勁挺秀的大毛竹高達十多米,匯林成海;小巧的菲白竹卻又矮至二三十厘米,茸茸可愛;竿細色深的紫竹,據說早先引種自普陀山;羅漢竹、筆桿竹、黃金嵌碧玉竹等點綴在假山、庭園等處,風韻蕭爽。最值得一看的是方竹的竹,《體方有如削成,而勁挺堪為柱杖,亦異品也》。竹多,筍也多。每年清明前後,小雨初霽,暖風拂面,這里的牆邊、路旁、山腳、庭後,隨處有春筍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塊, 勢不可擋; 有的兩三叢生,競爭激烈。寧靜的黃龍洞園里園處,洋溢著勃勃生機。交通情況:乘16、21、23、28、K599路在黃龍洞站下。

9、玉皇飛雲 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每當風起雲涌之時,佇立山巔登雲閣上,耳畔但聞習習之聲,時有雲霧撲面而來,飛渡而去。湖山空闊,江天 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為『玉皇飛雲』:以其壯闊、崇高而入選新西湖十景。玉皇山介於西湖與錢塘江之間,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襯以藍天白雲,更顯得山姿雄峻巍峨。交通情況:游3玉皇站下。

10、寶石流霞 西湖三面雲中,葛嶺、寶石山自成一體,景色奇特。它們的山體均由侏羅系凝灰岩構成,其中最多見的是熔結凝灰岩。這里的山岩呈赭紅色,岩體中有許多閃閃發亮的紅色小石子,每當陽光映照,滿山流韋紛披,尤其是朝陽或落日紅 光灑沐之時,分外耀目, 彷彿數不清的寶石在斷斷生輝。寶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寶石山東巔,保淑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聳的外形,與好的『美人』別稱十分相合。這位『美人』誕生於北宋初年,原為九級磚木結構,直到明代重建時,依然保持這種與六和塔、雷峰塔並無太大差異的結構。現在的磚砌實心式樣,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時仿自清代原樣,雖不能登臨了,卻以其漂亮的『容顏』和所處的顯要位置而成為引人矚目的西湖勝景標志物。交通情況:乘K7、游2、27路在葛嶺站下。

Ⅱ 查閱西湖十景的資料,選擇一處景觀名字,分析其含義和妙處

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任回杭州知州時,疏答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姍姍來遲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魄。

Ⅲ 杭州新十大景觀是什麼

不知道你問的是不是西湖十景:
西湖舊十景
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回斷橋殘雪、柳浪聞答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
西湖新十景
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
靈隱禪宗、六合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Ⅳ 關於圓明園一些風景的描述

我國擁有超過5000年的燦爛文化源遠流長,而在這超過5000年的歷史之中,也涌現出了很多的文化瑰寶,但是到了現在,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已經損毀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上文提到的圓明園40景圖詠所記載的只是圓明園之中最為出色,乾隆最喜歡的40處景色,實際上圓明園鼎盛的時候,園中有100多處景觀。

僅僅是園中懸掛匾額的建築就達到了600座。一定要建築夠資格懸掛變額呢,那就是單獨的小的原因,也就是說圓明園鼎盛的時候,其中包含了600座園林。

Ⅳ 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寫意的山水藝術思想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特別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範。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後者則以蘇州為代表。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布局、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面有明顯差別,皇家園林以宏大、嚴整、堂皇、濃麗稱勝,而蘇州園林則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見長。由於後者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境、創作思想、建築技巧、人文內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園的「寫意」手法。

完美的居住條件與生活環境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藉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渲染,使人於棲息游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的。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築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蘇州園林甲天下,代表著中國園林的南方風格.
蘇州,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素以眾多精雅的園林而名聞天下。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濕潤,交通便利,舊時官宦名紳退休後多到蘇州擇地造園、頤養天年。明清時期,蘇州封建經濟文化發展達到鼎盛階段,造園藝術也趨於成熟,出現了一批園林藝術家,使造園活動達到高潮。最盛時期,蘇州的私家園林和庭院達到280餘處,至今保存完好並開放的有,始建於宋代的滄浪亭、網師園,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藝圃,清代的留園、耦園、怡園、曲園、聽楓園等。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因其精美卓絕的造園藝術和個性鮮明的藝術特點於1997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批准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盪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田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蘇州園林雖小,但古代造園家通過各種藝術手法,獨具匠心地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景緻,在園中行游,或見"庭院深深深幾許",或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見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或見曲徑通幽、峰迴路轉,或是步移景易、變幻無窮。

至於那些形式各異、圖案精緻的花窗,那些如錦緞般的在腳下延伸不盡的鋪路,那些似不經意散落在各個牆角的小品....更使人觀之不盡,回味無窮。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代為大宏寺。民正德年間御使王獻臣辭職回鄉,買下寺廟,改建此園。1860-1864為太平天國忠王府建築的范圍。主要有以下景觀:水上游廊、浮翠閣、香洲艙、梧竹幽居、送風亭等。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清嘉慶五年在明徐時泰東園的舊址上築碧寒山莊,因園主姓劉,又稱留園。主要的景觀有:可亭、明瑟樓、鴛鴦廳、冠雲峰、大理石立屏、五峰仙館等。網師園:在蘇州十全街,原為南宋正志萬卷堂故址,稱漁隱,後荒廢。清乾隆時由宋宗元重建,借"漁隱"原意,自比漁人,故稱網師園。園內景觀主要有:萬卷堂、磚細門樓等。獅子林:在蘇州園林路。元至正二年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後易名獅林寺,清乾隆十二年改名畫禪寺。獅子林即寺後花園。主要有以下景觀:立血堂,燕譽堂,獅子林廳。

Ⅵ 西湖十景以及其主要的景觀特色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
1、蘇堤春曉
(Spring Dawn at Su Causeway)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錢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長堤延伸,六橋起伏,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又相鄰,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2、曲苑風荷
(Lotus in the Breeze at Crooked Courtyard)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曲苑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苑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苑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

3、平湖秋月
(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

4、斷橋殘雪
(Melting Snow at Broken Bridge)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5、柳浪聞鶯
(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

6、花港觀魚
(Viewing Fish at flower harbor)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7、雷峰夕照
(Sunset glow at Leifeng pagoda)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

8、雙峰插雲
(Twin peaks piercing Clouds)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

9、南屏晚鍾
(Evening bell at Nanping hill)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像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暮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

10、三潭印月
(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
1985年版新西湖十景
新西湖十景,為1984年《杭州日報》社、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浙江電視台、杭州市旅遊總公司、《園林與名勝》雜志5單位聯合發起舉辦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得到杭州煉油廠、啤酒廠、中葯二廠、橡膠廠、電視機廠、牙膏廠、電風扇總廠、洗衣機總廠、利民制葯廠等9家企業贊助,並邀請夏衍、吳冷西、王朝聞、劉開渠、常書鴻為景名評選委員會顧問。全國各地有10萬餘人參加,共提供7400餘條西湖景點,最後評選出10處景點,並由陳雲題書「雲棲竹徑」,陳叔亮題書「九溪煙樹」,趙朴初題書「虎跑夢泉」,李長路題書「黃龍吐翠」,劉海粟題書「滿隴桂雨」,王蘧常題書「玉皇飛雲」,王個簃題書「龍井問茶」,蕭嫻題書「寶石流霞」,費新我題書「吳山天風」,沙孟海題書「阮墩環碧」。1985年9月起由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先後在10處景點豎立景碑或鐫刻景名。
2007年版西湖十景
10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在27日晚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歷時8個月之久的三評「西湖十景」活動結果業已揭曉,榜上有名的最新西湖十大景點分別是: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

Ⅶ 9.寫出我國著名風景名勝杭州西湖的五個主要景點名稱及其景觀特色。 10. 宋代園林的發展

1、蘇堤春曉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姍姍來遲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長堤延伸,六橋起伏,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又相鄰,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 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2、曲苑風荷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曲苑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苑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苑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3、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4.斷橋殘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屬於西湖十景之一 斷橋位於杭州市西湖白堤的東端,背靠寶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斷橋勢較高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的最佳去處。 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亘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辯的石橋身似隱似現,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麵灰褐形成反差,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 最早記載「斷橋殘雪」的是唐朝的張祜,他的《題杭州孤山寺》雲: 樓台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鍾聲在北林。 詩中的一句「斷橋荒蘚澀」,從中可知斷橋原是一座苔蘚斑駁的古老平板石橋。大雪初霽,原來苔蘚斑駁的古石橋上,雪殘未消,似有些殘山剩水的荒澀感覺,這也就潛埋下了斷橋殘雪這西湖上獨特景觀的伏筆。5、 柳浪聞鶯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 柳浪聞鶯現已歸西湖老年公園。6、花港觀魚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宋朝文人園林的特徵
文人園林是中國古代士人文化藝術的綜合結晶。對於其它種類的園林甚至更廣泛的藝術門類都有深刻的影響。宋代的文人園林與皇家園林不同, 是以自然為其基本藝術宗旨的。這首先體現在園林的空間布局上: 文人園林一般沒有明確嚴整的軸線, 它總是盡量選擇或者創造出迂曲委婉的地形地貌, 然後根據其開闔變化的空間, 大致劃分出山景、水景、建築居住等不同功能的景區, 並精心規劃道路、游廊、山谷、溪澗等, 將不同的景區和景點聯絡貫通為一個結構統一又充滿景色和空間變化的完整作品。追求自然氣息的山體和水體構成園林空間和園林景觀的主幹, 是文人園林的基本造景方法。在建築風格上, 宋代文人園林與皇家園林、寺院園林中隨處可見的那種富麗堂皇的風格迥然不同, 文人園林中的建築總是呈現出親切自然、富於生活情趣的韻味。根據這些材料,我們不妨將宋代文人園林的風格特點大致概括為簡遠、疏朗、雅緻、天然四個方面。
1.簡遠 簡遠即景象簡約而意境深遠。對大自然的風致的提煉與概括是宋代藝術的普遍風格,也是創作方法趨於寫意的表徵。簡約並不意味著簡單、單調,而是以多勝少,以一當十。造園諸要素如山行、水體、花木、建築不追求品類之繁復,不濫用設計之技巧,也不過多地劃分景域或景區。司馬光的獨樂園因其在「洛中諸圓最簡素」而名重一時。李成《山水訣》論山水畫:「上下雲煙起秀不可太多,多則散漫無神;左右林麓鋪陳不可太繁,繁則堆塞不舒」《宣和畫譜》則直接提出要「精而造疏,簡而意足」的主張。山水畫的這種畫風與山水園林的簡約格調是一致的。意境的深化在宋代文人園林中收到特別的重視,除了以視覺景象的簡約而留有餘韻之外,還藉助景物題署的「詩化」來誘導欣賞者的聯想,其創造意境比唐代更為深遠和耐人尋味。
2.疏朗 園內的景物數量不求其多,因而整體性強而不流與碎瑣,園林的築山往往主山連綿而客山拱伏成一體,山勢多平緩,不做大的起伏。水體多以大面積來形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植物配置亦以大面積的叢植或群植成林為主,林間留余空地,虛實相對,於幽奧中見曠朗。建築密度低、數量少,且個體多於群體,不見有游廊連接的描寫,更沒有以建築群圍和或劃分景域的情況。因此,就園林總體而言,虛處大於實處。正是由於造園諸要素特別是建築布局之著眼於疏,園林景觀乃益見其開朗。
3.雅緻 文人官僚不同於流俗的清高、文雅,園林的經營就成為其人格物化的體現,故園林的景緻多呈現雅緻的文人化風格。「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竹是宋代文人畫的主要題材,也是文人吟詠的主要對象,象徵人品的高尚、節操。園中種竹也就成了文人追求雅緻情趣的手段。除此,還種有梅菊等展現高標意象的植物。石以琴棋書畫並稱,也是文人園林中必不可少之修飾。曲水流觴向來被視為高雅之事,故所有園中多設流杯亭,除此,建築物多用草,詩化景題的命名,多抒發了文人士大夫脫俗而孤芳自賞的情趣,表示不同流俗。因此,園林用石盛行單塊的「特置」,以「漏、透、瘦、皺」作為太湖石的選擇和品評的標准亦始於宋代。它們的抽象造型不僅具有觀賞價值,也表現了文人愛石的高雅情趣。此外,建築多用於草堂、草廬、草亭等,亦示其不同流俗。園中有流杯亭的建置,象徵一向為文人視為高雅韻事的「曲水流觴」。景題的命名,主要為了激發人們的聯想而創造意境。這種由「詩化」的景題而引起的聯想又多半引發為操守、哲人、君子、清高等的寓意,抒發文人士大夫的脫俗和孤芳自賞的情趣,也是園林雅緻特點的一個主要方面。
4.天然 力求園林本身同外部自然環境的契合,內部成景往往以植物為主要內容。是宋代園林天然之趣的追求和表現。文人廣泛的參與造園活動,加之政治、經濟、社會等種種因素,是宋代園林升華的重要條件,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佛教禪宗的興盛,隱逸思想的轉變,也是促進文人園林風格異軍突起的重要契機。宋代禪宗興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廣。與禪僧來往,參悟禪理的,主要還是文人士大夫階層。因此,禪的思想與哲理也是由於文人士大夫的傳媒而影響到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當然也通過文人士大夫審美情趣而滲透到了文人園林的創造中。完全中國化了禪宗與大自然山水風景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禪僧對於山水風景之美具有高而獨特的鑒賞品位,常以山水花木等大自然景物和景象來比擬禪境,啟發禪悟。在禪僧看來,自然之境與禪境並無二致,所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翠竹黃花皆佛性,白雲流水是禪心。」參悟禪機即「禪悅」在文人士大夫之中極為盛行,園林則是其寄託理想,乃至自我放逐的場所。而文人的園林創作也勢必收到禪悅的潛移默化而有了更多的意境追求,使得作品能夠達到情、景與哲理交融合一的境界——完整求完美的意境創造境界。文人園林的四個風格形成都與禪宗有著直接的關系。 上述四個特點是文人的藝術趣味在園林中的集中表現,也是中國古典園林體系的四個基本特點的外延。文人園林在宋代的興盛促成了中國園林藝術繼兩晉南北朝時候的又一次重大升華。宋代文化發展之登峰造極、文人廣泛參造園活動,以及政治、經濟、社會的種種特殊因素,固然為此次升華創造了條件,而當時佛教禪宗的興盛、隱逸思想的轉變,以及藝壇出現的某些情況,也是促成文人園林風格異軍突起的契機。

Ⅷ 描寫圓明園的景觀的一段話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乾隆統治時期不僅國力強盛,而且萬國來朝,很多西洋文化流傳到我國,在圓明園的建造之中,乾隆更是大量任用了西洋人士來對圓明園進行設計擴建改造。

乾隆時期,圓明園之中僅有匾額的建築就多達600座,其中著名景觀多達100多處,而乾隆對於其中的四十處分外喜歡,令皇家畫師,著有圓明園,四十景詠。

名動天下的大水法就是乾隆時期修建,據說大水法全力開放的時候,聲音猶如洪水來襲,在十里之外,都能夠聽到聲音。

Ⅸ 中國四大園林的特點以及表現手法

中國古典園林的四大特點
中國古典園林 中國園林 意境美 核心提示:運用喬灌木、藤木、花卉及草皮和地被植物等材料,通過設計、選材、配置,發揮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樣景觀,是我國古典園林的重要表現手法。 「有名園而無佳卉,猶金屋之鮮麗人。」(《花鏡》)康熙和乾隆對承德避暑山莊72 景的命名中,以樹木花卉為風景主題的,就有萬 古人造園植木,善寓意造景,選用花木常與比擬,寓意聯系在一起,如松的蒼勁、竹的瀟灑、海棠的嬌艷、楊柳的多姿、蠟梅的傲雪、芍葯的尊貴、牡丹的富華、蓮荷的如意、蘭草的典雅等。特善於利用植物的形態和季相變化,表達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表示堅貞不渝;「留得殘荷聽雨聲」、「夜雨芭蕉」,表示寧靜的氣氛。海棠,為棠棣之華,象徵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則產生「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石榴花則「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宜多。」樹木的選用也有其規律:「庭園中無松,是無意畫龍而不點睛也。」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後,「門前杉徑深,屋後杉色奇」。利用樹木本身特色「槐蔭當庭」;「院廣梧桐」,梧桐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妍雅華凈,賞心悅目。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園林綠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豐富園林景觀,必須講求園林的意境美,再這點上,古典園林的意境美是需要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中國造園的構成要素 來源:商都bbs 中國造園的構成要素 中國園林 一、築山 為表現自然,築山是造園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島,象徵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 東漢梁冀模仿伊洛二峽,在園中累土構石為山,從而開拓了從對神仙世界嚮往,轉向對自然山水的模仿,標志著造園藝術以現實生活作為 一、築山 為表現自然,築山是造園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島,象徵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 東漢梁冀模仿伊洛二峽,在園中累土構石為山,從而開拓了從對神仙世界嚮往,轉向對自然山水的模仿,標志著造園藝術以現實生活作為創作起點。魏晉南北朝的文人雅士們,採用概括、提煉手法,所造山的真實尺度大大縮小,力求體現自然山巒的形態和神韻。這種寫意式的疊山,比自然主義模仿大大前進一步。唐宋以後,由於山水詩、山水畫的發展,玩賞藝術的發展,對疊山藝術更為講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愛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築的良岳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巧、以石為主的假山。明代造山藝術,更為成熟和普及。明人計成在《園冶》的「掇山」一節中,列舉了園山、廳山、樓山、閣山、書房山、池山、內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魚缸、峰、巒、岩、洞、澗、曲水、瀑布等17種形式,總結了明代的造山技術。清代造山技術更為發展和普及。清代造園家,創造了穹形洞壑的疊砌方法,用大小石鉤帶砌成拱形,頂壁一氣,酷似天然峭壑,乃至於可估喀斯特溶洞,疊山倒垂的鍾乳石,比明代以條石封合收頂的疊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現存的蘇州拙政園、常熟的燕園、上海的豫園,都是明清時代園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為表現自然,理池也是造園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論哪一種類型的園林,水是最富有生氣的因素,無水不活。自然式園林以表現靜態的水景為主,以表現水面平靜如鏡或煙波浩淼的寂靜深遠的境界取勝。人們或觀賞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觀賞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魚,或觀賞水中芙蕖睡蓮,或觀賞水中皎潔的明月????自然式園林也表現水的動態美,但不是噴泉和規則式的台階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頭、礬口,以表現經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為如此,園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園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種: (一)掩。以建築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臨水建築,除主要廳堂前的平台,為突出建築的地位,不論亭、廊、閣、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猶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邊的視線局限;或臨水布蒲葦岸、雜木迷離,造成池水無邊的視角印象。 (二)隔。或築堤

橫斷於水面,或隔水凈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正如計成在《園冶》中所說,「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如此則可增加景深和空間層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時,如曲溪絕澗、清泉小池,可用亂石為岸,怪石縱橫、犬牙交錯,並植配以細竹野藤、朱魚翠藻,那麼雖是一窪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風致的審美感覺。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猶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准,一講姿美,樹冠的形態、樹枝的疏密曲直、樹皮的質感、樹葉的形狀,都追求自然優美;二講色美,樹葉、樹干、花都要求有各種自然的色彩美,如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白皮鬆,斑駁的糧榆,白色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三講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綠,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臘梅最為淡雅、蘭花最為清幽。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起襯托作用,又往往和園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關。如竹子象徵人品清逸和氣節高尚,松柏象徵堅強和長壽,蓮花象徵潔凈無暇,蘭花象徵幽居隱士,玉蘭、牡丹、桂花象徵榮華富貴,石榴象徵多子多孫,紫薇象徵高官厚祿等。 古樹名木對創造園林氣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樸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築物與古樹名木矛盾時,寧可挪動建築以保住大樹。計成在《園冶》中說:「多年樹木,礙箭檐垣,讓一步可以立根,研數椏不妨封頂。」構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樹艱難。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於嚮往中的自然。 四、建築 古典園林都採用古典式建築。古典建築斗拱梭柱,飛檐起翹,具有庄嚴雄偉、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形體美為遊人所欣賞,還與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園林風格。 園林建築物常作景點處理,既是景觀,又可以用來觀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還有美學方面的要求。樓台亭閣,軒館齋榭,經過建築師巧妙的構思,運用設計手法和技術處理,把功能、結構、藝術統一於一體,成為古樸典雅的建築藝術品。它的魅力,來自體量、外型、色彩、質感等因素,加之室內布置陳設的古色古香,外部環境的和諧統一,更加強了建築美的藝術效果,美的建築,美的陳設,美的環境,彼此依託而構成佳景。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說: 「要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亭台具曠士之懷,齋閣有幽人之致,又當種佳木怪籜,陳金石圖書,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游之者忘倦。」 園林建築不像宮殿廟宇那般庄嚴肅穆,而是採用小體量分散布景。特別是私家庭園里的建築,更是形式活潑,裝飾性強,因地而置,因景而成。在總體布局上,皇家園林為了體現封建帝王的威嚴,和美學上的對稱、勻衡藝術效果,都是採用中軸線布局,主次分明,高低錯落,疏朗有致。私家園林往往是突破嚴格的中軸線格局,比較靈活,富有變化。通過對、呼應、映襯、虛實等一系列藝術手法,造成充滿節奏和韻律的園林空間,居中可觀景,觀之能入畫。當然,所謂自由布局,並非不講章法,只是與嚴謹的中軸線格局比較而言。主廳常是園主人宴聚賓客的地方,是全園的活動中心,也是全園的主要建築,都是建在地位突出,景色秀麗,足以能影響全園的緊要處所。廳前鑿池,隔池堆山作為對觀景,左右曲廊回環,大小院落穿插滲透,構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空間。蘇州拙政園中園部分,就是這樣一個格局,以「遠香堂」 為主體建築,布置了一個明媚、幽雅的江南水鄉景色。 古典園林里通常都是一個主體建築,附以一個或幾個副體建築,中間用廊連接,形成一個建築組合體。這種手法,能夠突出主體建築,強化主建築的藝術感染力,還有助於造成景觀,其使用功能和欣賞價值兼而有之。 常見的建築物有殿、閣、樓、廳、堂、館、軒、齋,它們都可以作為主體建築布置。宮殿建在皇家園林里,供帝王園居時使用。它氣勢巍峨,金碧輝煌,在古典建築中最具有代表性。為了適應園苑的寧靜、幽雅氣氛,園苑裡的建築結構要比皇城宮廷簡潔,平面布置也比較靈活。但是,仍不失其豪華氣勢。 五、書畫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是在幽靜典雅當中顯出物華文茂。「無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書畫墨跡在造園中有潤飾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園中必須有書畫墨跡並對書畫墨跡作出恰到好處的運用,才能「寸山多致,片石生情」,從而把以山水、建築、樹木花草構成的景物形象,升華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墨跡在園中的主要表現形式有題景、匾額、楹聯、題刻、碑記、字畫。匾額是指懸
置於門振之上的題字牌,楹聯是指門兩側柱上的豎牌,刻石指山石上的題詩刻字。園林中的匾額、楹聯及刻石的內容,多數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現成詩句,或略作變通。如蘇州拙政園的浮翠閣引自蘇東坡詩中的「三峰已過天浮翠」。還有一些是即興創作的。另外還有一些園景題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論是匾額楹聯還是刻石,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抒發胸臆,也能夠起到點景的作用,為園中景點增加詩意,拓寬意境。 書畫,主要是用在廳館布置。廳堂里張掛幾張書畫,自有一股清逸高雅、書郁墨香的氣氛。而且筆情墨趣與園中景色渾然交融,使造園藝術更加典雅完美。 中國詩文與中國園林藝術 核心提示:中國園林,名之為「文人園」。它是饒有書卷氣的園林藝術。北京香山飯店,是貝聿銘先生的匠心。 因為建築與園林結合得好,人們稱之為有「書卷氣的高雅建築」,我則首先譽之為「雅潔明凈,得清新之致」,兩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證歷代談中國園林總離不了中國詩文。而畫 中國園林,名之為「文人園」。它是饒有書卷氣的園林藝術。北京香山飯店,是貝聿銘先生的匠心。 因為建築與園林結合得好,人們稱之為有「書卷氣的高雅建築」,我則首先譽之為「雅潔明凈,得清新之致」,兩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證歷代談中國園林總離不了中國詩文。而畫呢?也是以南宗的文人畫為藍本。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歸根到底脫不開詩文一事。這就是中國造園的主導思想。 南北朝以後,士大夫寄情山水,嘯傲煙霞,避囂煩,寄情賞,既見之於行動,又出之以詩文。園林之築,應時而生。續以隋唐、兩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脈相承。白居易之築堂廬山,名文傳誦。李格非之記洛陽名園,華藻吐納。故園之築出於文思。園之存,賴文以傳。相輔相成,互為促進,園實文,文實園,兩者無二致也。 造園看主人。即園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園主之文化水平。自來文人畫家頗多名園,因立意構思出於詩文。除了園主本身之外,造園必有清客。所謂清客,其類不一,有文人、畫家、笛師、曲師、山師等等。他們相互討論,相機獻謀,為主人共商造園。不但如此,在建成以後,文酒之會,暢聚名流,賦詩品園,還有所拆改。明末張南垣,為王時敏造「樂郊園」,改作者再四。於此可得名園之成,非成於一次也。尤其在晚明更為突出。我曾經說過那時的詩文、書畫、戲曲,同是一種思想感情,用不同形式表現而已。思想感情指的主導是什麼?一般是指士大夫思想,而士大夫可說皆為文人,敏詩善文,擅畫能歌,其所造園無不出之同一意識,以雅為其主要表現手法了。園寓詩文,復再藻飾,有額有聯,配以園記題詠,園與詩文合二為一。所以每當人進入中國園林,便有詩情畫意之感。如果游者文化修養高,必然能吟出幾句好詩來,畫家也能畫上幾筆明清逸之筆的園景來。這些我想是每一個游者所必然產生的情景,而其產生之由就是這個道理。 湯顯祖所為《牡丹亭》而「游園」、「拾畫」諸折,不僅是戲曲,而且是園林文學,又是教人怎樣領會中國園林的精神實質。「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靡外煙絲醉軟」,「朝日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其興游移情之處真曲盡其妙。是情鍾於園,而園必寫情也, 文以情生,園固相同也。 清代錢泳在《覆園叢話》中說:「造園如作詩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後呼應。最忌堆砌,最忌錯雜,方稱佳構。」一言道破,造園與作詩文無異,從詩文中可悟造園法,而園林又能興游以成詩文。詩文與造園同樣要通過構思,所以我說造園一名構園。這其中還是要能表達意境。中國美學,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藝術手法出之。詩有詩境,詞有詞境,曲有曲境,畫有畫境,音樂有音樂境,而造園之高明者,運文學繪畫音樂諸境。能以山水花木,池館亭台組合出之。人臨其境,有詩有畫,各臻其妙。故「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中國園林,能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者,實以詩文造園也。 詩文言空靈,造園忌堆砌。故「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風荷舉」。言園景虛勝實,論文學亦極盡空靈。中國園林能於有形之景興無限之情,反過來又生不盡之景,恍籌交錯,迷離難分,情景交融的中國造園手法。《文心雕龍》所謂「為情而造文」,我說為情而造景。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 詩文興情以造園。園成則必有書齋、吟館,名為園林,實作讀書吟賞揮毫之所。故蘇州網師園有看松讀畫軒,留園有汲古得綆處,紹興有青藤書屋等。此有名可徵者。還有額雖未名,但實際功能與有額者相同。所以園林雅集文酒之會,成為中國游園的一種特殊方
式。歷史上的清代北京怡園與南京隨園的雅集盛況後人傳為佳話,留下了不少名篇。至於游者漫興之作,那真太多了,隨園以投贈之詩,張貼而成詩廊。 讀晚明文學小品,宛如游園。而且有許多文字真不啻造園法也。這些文人往往家有名園,或參予園事,所以從明中葉後直到清初,在這段時間中,文人園可說是最發達,水平也高,名家輩出。計成《園冶》,總結反映了這時期的造園思想與造園法,而文則以典雅駢驪出之。我懷疑其書必經文人潤色過,所以非僅僅匠家之書。繼起者李漁《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亦典雅行文。李本文學戲曲家也。文震亨《長物志》更不用說了,文家是以書畫詩文傳世的,且家有名園,蘇州藝圃至今猶存。至於園林記必出文人之手,抒景繪情,增色泉石。而園中匾額起點景作用,幾盡人皆知的了。 中國園林必置顧曲之處,臨水池館則為其地。蘇州拙政園卅六鴛鴦館、網師園濯纓水閣盡人皆知者。當時俞振飛先生與其尊人粟廬老人客張氏補園,(補園為今拙政園西部),與吳中曲友顧曲於此,小演於此,曲與園境合而情契,故俞先生之戲具書卷氣,其功力實得之文學與園林深也。其尊人墨跡屬題於我,知我解意也。 造園言「得體」,此二字得假借於文學。文貴有體,園亦如是。「得體」二字,行文與構園消息相通。因此我曾以宋詞喻蘇州諸園:網師園如晏小山詞,清新不落套;留園如吳夢窗詞,七層樓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園中部,空靈處如閑雲野鶴去來無蹤,則姜白石之流了;滄浪亭有若宋詩;恰園彷彿清詞,皆能從其境界中揣摩得之。設造園者無詩文基礎,則人之靈感又自何來。文體不能混雜,詩詞歌賦各據不同情感而成之,決不能以小令引慢為 長歌。何種感情,何種內容,成何種文體,皆有其獨立 性。故郊園、市園、平地園、小麓園,各有其體。亭台樓閣,安排布局,皆須恰如其份。能做到這一點,起碼如做文章一樣,不譏為 「不成體統」了。 總之,中國園林與中國
文學,盤根錯節,難分難離。我認為研究中國園林,應先從中國詩文入手。則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後有許多問題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園論園,則所解不深。姑提這樣膚淺的看法,希望海內外專家將有所指正與教我也。 中國古典園林的四大特點 中國古典園林作為一個園林體系,若與世界上的其他園林體系想比較,它所具有的個性是鮮明的。而它的各個類型之間,又有著許多相同的共性。這些個性和共性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本與自然;二、建築美與自然美的融糅;三、詩畫的情趣;四、意境的蘊涵。或者說,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四大主要特點,或者說,四個主要的風格特徵。 其具體主要體現在:築山、理池、植物、建築、書畫等;而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體現在造園藝術,師法自然、分隔空間,融於自然、園林建築,順應自然、樹木花卉,表現自然等。 一、築山 為表現自然,築山是造園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島,象徵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 現存的蘇州拙政園、常熟的燕園、上海的豫園,都是明清時代園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為表現自然,理池也是造園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論哪一種類型的園林,水是最富有生氣的因素,無水不活。自然式園林以表現靜態的水景為主,以表現水面平靜如鏡或煙波浩淼的寂靜深遠的境界取勝。人們或觀賞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觀賞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魚,或觀賞水中芙蕖睡蓮,或觀賞水中皎潔的明月????自然式園林也表現水的動態美,但不是噴泉和規則式的台階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頭、礬口,以表現經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為如此,園林一定要省池引水。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猶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起襯托作用,又往往和園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關。如竹子象徵人品清逸和氣節高尚,松柏象徵堅強和長壽,蓮花象徵潔凈無暇,蘭花象徵幽居隱士,玉蘭、牡丹、桂花象徵榮華富貴,石榴象徵多子多孫,紫薇象徵高官厚祿等。 古樹名木對創造園林氣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樸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築物與古樹名木矛盾時,寧可挪動建築以保住大樹。計成在《園冶》中說:「多年樹木,礙箭檐垣,讓一步可以立根,研數椏不妨封頂。」構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樹艱難。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於嚮往中的自然。 四、建築 古典園林都採用古典式建築。古典建築斗拱梭柱,飛檐起翹,
具有庄嚴雄偉、舒展大方的特色。它不只以形體美為遊人所欣賞,還與山水林木相配合,共同形成古典園林風格。 園林建築物常作景點處理,既是景觀,又可以用來觀景。因此,除去使用功能,還有美學方面的要求。樓台亭閣,軒館齋榭,經過建築師巧妙的構思,運用設計手法和技術處理,把功能、結構、藝術統一於一體,成為古樸典雅的建築藝術品。它的魅力,來自體量、外型、色彩、質感等因素,加之室內布置陳設的古色古香,外部環境的和諧統一,更加強了建築美的藝術效果,美的建築,美的陳設,美的環境,彼此依託而構成佳景。正如明人文震亨所說: 「要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亭台具曠士之懷,齋閣有幽人之致,又當種佳木怪籜,陳金石圖書,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游之者忘倦。」。 五、書畫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是在幽靜典雅當中顯出物華文茂。「無文景不意,有景景不情」,書畫墨跡在造園中有潤飾景色,揭示意境的作用。園中必須有書畫墨跡並對書畫墨跡作出恰到好處的運用,才能「寸山多致,片石生情」,從而把以山水、建築、樹木花草構成的景物形象,升華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