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美景
㈠ 龍門古鎮的主要景點
富春古墨墨庄是比較傳統的制墨,富陽古墨畫出的畫和寫出的字和普通墨不一樣,富陽古墨作的作品怎麼用水沖或洗都洗不了,聽老闆介紹說,還防蟲防燭百年不腐。傳承了中國文化。
古鎮溯源
東漢初年,名士嚴子陵游歷龍門,
驚訝於此處美景,不禁嘆曰:「此地山清水秀,勝似呂梁龍門。」贊嘆間,賦予了這塊靈秀之地一個響亮的名字——龍門。追溯古鎮千年歷史,三國吳大帝孫權後裔們以勤奮、智慧,秉承著先祖開拓進取、勵精圖治的精神,把龍門打造成為了孫氏家族的「世外桃源」。有了龍門山水的庇護,孫氏家族終發展成今天兩千多戶,七千多人的江南一大望族,現擁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為江南最大的古村落。
景點提示:躍龍橋、孝友堂、思源堂、遊客中心、龍門驛。 繁囂、熱鬧是老街的主題。這條長近三里,寬三米許的街市歷來繁華,尤其是明嘉靖至清康乾盛世間,龍門孫氏「半列儒林,咸饒富有」,更使老街成為商賈雲集、店鋪林立之地。其間店鋪大多為前店後坊、前店後居,商業活動的忙礙與勞作之餘的閑適相得益彰,凸現山鄉古鎮明清街市的獨特韻味。龍門歷來以農耕為本,作為唯一的商品交換場所,老街給靜謐、內斂的古鎮增添了別樣的風采。
景點提示:舊廳、承恩堂(工部)、關帝廟、石扶梯、龍門墨庄。 穿村而過龍門溪濡養著千年古鎮。村民傍溪而築,濱溪而居,民風質朴淳厚,鄰里和睦可親,世襲耕讀傳家遺風。古色民居沿溪堤次第臚列,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區別於其他古鎮,這里溪道兩岸自古沒有店鋪,謝絕了市 儈習氣和商業的煩雜。生活在此處,清淡、安逸而單純,與嘈雜渙離,與紛亂無緣。彳亍其間,體悟山鄉古鎮的特有韻味,淳樸和親情構建的和諧氛圍讓人流連。
景點提示:慶錫橋、孫曉梅故居、萬安橋、耕讀世家、粉署留香牌樓。 以腳步來丈量廳堂的長度,百步;用時間來丈量廳堂的長度,百年。百年的歷史讓廳堂中的腳步,走得蹣跚。百步廳長廊獨特的建築構造依在,恢弘大氣的建築面貌依存。但滄海桑田,歷史展示了它無情的一面,咸正堂的斷垣殘瓦,述說著古鎮呵護的不易,文化遺存在現實破壞和自然侵蝕中,顯得很脆弱。這給了世人一個嚴峻而急迫的課題,如何讓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更為久長的留存?留住歷史,就是留住我們自己的根。
景點提示:百步廳、咸正堂、百花廳、子孫廳。 青山環抱,溪流淺唱,村中酒香濃郁、風情宜人,村外稻花飄香、鳥語傳情。區別於水鄉風光,不同於園林景緻,龍門自有一番別樣的鄉野風情,農人、農具、農田,譜寫出一首渾厚、悠揚的田園牧歌。辛勤的耕耘、勞作,換來的是五穀豐登、豐衣足食,使生活無虞。院落內是精緻、恬靜的廳堂,院落外是寬闊、粗獷的鄉野,田園生活和鄉野情趣兩相交映,互為補益,龍門人因此細膩而不矯情,豪放而不蠻直。
景點提示:百獅廳、龍頭石。 龍門之美濃縮在青山綠水間。古鎮背靠龍門山,山勢巍峨雄渾,樹木蔥郁茂盛。發源於龍門山瀑布的龍門溪,穿村而過,淙淙汩汩,匯入剡溪,潺流廿里進富春江。慈祥、蒼老的太婆橋與那百年古樟見證了滄桑歷程,千百年不變的是一個旋律,潺沄聲伴奏著靈動的田園生活,「小橋、流水、人家」繪就的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諧畫卷。受龍門山嘉樹庇蔭,得龍門溪麗水滋養,觀雄山之佳色,聞秀溪之清音,龍門盡染靈氣。
景點提示:太婆橋、古樟、百花廣場、龍門溪。 義門牌樓上漫漶的圖案,斑駁的雕飾,演繹出一個鮮活的「義」字,死板的封建族訓得以貼近生活的展示,生發出流傳至今的動人故事。明朝嘉靖二十三年,龍門的那場大天災中,義士孫潮傾其家產,救濟災民,他感人肺腑的義舉,讓朝廷、官府感佩。義門不光是一座有形的建築,更是一座無形的豐碑,它使「樂善好施」、「積善行樂」成為鐫刻在龍門人心底的操守,使「積善人家慶有餘」成為孫氏家族千百年矢志不渝信奉的持家之道。
景點提示:義門牌樓、積善堂、世德堂、厚祉堂。 一泓清水,輕風拂動,泛起層層漣漪,水草、鳥禽點綴其間,更富靈性。月上枝頭,倒映出的依然是那輪千年前的明月,空靈、清幽。宛若一方大硯台的池水,昭示著讀書乃是家族的最大希冀所在,沒有比高中狀元,考取功名更能光耀門楣的了。借自然之物寓示家族信條,這是何等的刻骨銘心。掬起一捧清泉,映出的是一代代讀書人,背負著家庭、個人的前程,寒窗瀝血,宵夜旰食。看,硯池邊,明月下,青衿書生還在踱步。
景點提示:明哲堂、山樂堂、硯池。 孫氏一門自古多豪傑,吳大帝孫權馳騁疆場、平定江南、經略台灣,成就一代霸業。上溯春秋時,寫就《孫子兵法》的兵聖孫武,至近代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都與龍門孫氏有著割不斷的血脈親情。厚重的家族史,凝聚成龍門濃厚的宗族文化氛圍,鏗鏘的祭文聲中跪拜的是每一個晚輩,屹立的是諸如「十八評事」孫祁,工部主事孫坤,長葛縣令孫濡、「七縣首富」孫潮,「山西第一廉吏」孫銜,巾幗英烈孫曉梅……這般動天地,泣鬼神的錚錚志士,他們構成是龍門有血有肉的歷史。
古鎮建築以兩座孫氏宗祠為中心,共建有孫氏廳堂40多座,磚砌牌樓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廟。鎮內屋舍房廊相連,長街曲巷連貫相通,鎮外的人進入鎮里,如入迷宮。
景點提示:孫氏宗祠、明前園戲台及廣場。 深長的弄巷,幽靜的庭院,構成了龍門的基本單元。數百幢明清古建築密匝匝地樹立於古鎮,由一條條鵝卵石鋪就的巷道串聯著,宛若迷宮。這或許就是孫氏家族有意而為的深不可測的意境,也把防禦意識融到了尋常的生活中。一個宏大的防禦設施,孫氏骨子中留存著東吳尚武的基因。而在深巷的那端,幽居之所,卻是別有洞天,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在五彩繽紛地上演,柴米油鹽,酸甜苦辣,讓生活有滋有味。
景點提示:慶錫堂、春及堂、余蔭堂。
㈡ 洛陽八大景的龍門山色
龍門,古稱伊闕,隋唐以後始稱「龍門」。這里兩山夾峙,形若門闕,伊水流經其中,宛如一條長龍穿門而過。伊闕兩岸分別是龍門山和香山。龍門山上便是著名的龍門石窟,香山上是白園──白居易葬於此地。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因而「龍門山色」很早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
洛陽南郊東西兩山對峙,伊水中流,形若門闕,故名「伊闕」。隋唐時遙對皇宮南門,又稱龍門。這里山清水秀,以瑰麗的石窟藝術蜚聲海內外。西山又稱龍門山,為石窟精華所在,還有珍珠泉、禹王池等名勝。東山又名香山,因出產香葛而得名。其北為琵琶峰,因平面形似琵琶而得名,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墓園所在地。峰南為香山寺。雄偉的石拱橋猶如長虹卧波,橫跨龍門口上,憑欄四顧,只見如畫青山矗立兩岸,清澈的河水潺潺北流,山上林木蔥蘢,鳥鳴婉轉,碧泉飛濺,滾珠落玉。人間仙境般的美景吸引著海內外遊客趨之若鶩。
龍門西山絕壁上,石罅橫裂,斜漏天光,懸瀑飛灑,狀若珠簾。水氣蒸發而為雲霧,朦朦朧朧,遠視之,疑為仙境。但這些奇趣,只有在雨後方能遇到。伊流清淺,波凈沙明,水濺聲鳴於石間,隨波劃舟,可為泛遊。同時,在山麓浸流中,無危岩盤絕之險,可以登高望遠。真是絕妙的風景區。唐代詩人韋應物寫《龍門香山泉詩》詠之:山水本自佳,遊人已忘慮。碧泉更幽絕,賞愛未能去。
詩人的游興是多麼濃厚。龍門山水的佳勝,人們多在白天領略,殊不知夜間更妙。李白在《秋夜宿龍門香山寺》詩中說: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極九霄迥,賞幽萬壑通。煙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風。玉斗橫網戶,銀河耿花宮。
㈢ 龍門風景優美的龍珠廣場的作文
我的家鄉在xx,xxx是個好地方,我熱愛我的家鄉。它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三國演義的故事回里的劉備借荊州,答指的就是這里呢,所以在這座城市裡有很多的名勝古跡。有歷史悠久的古城牆;有八嶺山的遼王墓;有香火旺盛的玄妙觀和章華寺;有流傳著一個剛烈的故事的鐵女寺等等,現在八嶺山的遼王墓和古城牆還申請了世界文化遺產,荊州做為一個古城將被全世界的人知道。
今天這座古城已煥發出新的光彩,它有優美的城市建築、寬闊整潔的街道。
在市中心有一個寬廣的沙隆達廣場,是全省的十大著名廣場之一,它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每到傍晚,三三兩兩的人紛紛來到這里,有的在跳健身舞;有的在散步;有的坐在休閑椅上談天說地,享受浪漫的好時光。
從廣場穿過北京路,就可以看到中山公園,它是孩子們的樂園,那裡好玩的東西一年比一年多,,孩子們的快樂也一年比一年多。
荊州還有很多著名的土特產,比如荊沙魚糕、九黃餅、荊江牌水瓶、鴛鴦牌床單,活力二八洗衣粉等等,你一定聽說過吧?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我的家鄉嗎?歡迎你們來荊州玩,我會做你們的小導游,相信你們一定也會愛上我的家鄉,愛上這個古老而精彩的城市
㈣ 龍門石窟風景介紹
據說,龍門石抄窟開鑿於公元1781年至1853年,歷時72年,由吳來清、楊汝蘭、楊際泰三人分三階段組織眾多石匠開鑿,是整個龍門石窟之精粹所在。在入口處有一圓柱石坊,上書「龍門」二字,並刻有「元寶」,據說能保佑人發財發達,吉祥如意,所以遊人都喜歡用手摸一下。
龍門石窟可謂西山著名的風景名勝。它位於西山風景區終端,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雲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龍門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凡到昆明的遊客都會來此游覽。故有「不耍西山等於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
㈤ 龍門有哪些旅遊景點
陽朔龍門水岩 陽朔龍門水岩位於陽朔(縣城)東南部十多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型地下河水回晶溶洞(國內外答書冊、地圖都有標注)。從陽朔縣城出發,經大榕樹、月亮山,然後到達龍門村——水岩。溶洞入口有約300平方米的湖泊,洞長約八公里,貫穿八座大山,有四條通道,洞高100多米,有5層洞天,洞中疊洞。聽取廣大中外遊客的建議,不對岩洞進行任何的燈光裝飾,保持純天然的原始風貌。 The l... http://www.3608.com/Sight/S_3320.html
㈥ 龍門山色的龍門山色之美
如果留意,你會發現,住在龍門附近的農家,過年時貼的春聯中常見「龍門不墨千秋畫,伊水無弦萬古琴」之類的句子。簡簡單單的十幾個字,就把龍門這塊風水寶地描繪了一番。可見一個地方的景緻,會讓那裡的居住者感到自豪和愉悅,連過年的時候都念念不忘,這種現象耐人尋味。
是的,龍門確實很美,早在唐代就已經成為旅遊景點了,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既有佛龕造像,又有溫泉增輝。去年8月,我到龍門采訪,正值雨水充沛的時節,龍門東山和西山的樹木鬱郁蔥蔥,那綠色就像被油浸染過了似的,濃郁而清新。可是說句實話,此等山色之美,往往被石窟之美遮掩了、沖淡了,因為凡是去龍門遊玩的遊客,注意力都集中在龍門石窟和十萬造像上,照相機也都對著盧舍那大佛猛拍,還有多少人顧得上欣賞龍門山色呢?
只見那石窟跟前,人頭攢動;甬道之上,遊客絡繹。東山的香山寺,晨鍾暮鼓,遊人徜徉;而龍門西山山頂,松柏萬千,卻難見一人。龍門山色無人欣賞,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事情。由於到西山觀景的人不多,所以到了秋天,這里竟然有人盜挖古墓,有的地方的地面被挖得像蜂窩煤一樣。
而古人卻早就懂得領略這里的山色之美了,而且總結了在龍門觀景的最佳角度。唐代的柳宗元,曾把洛陽美景概括為龍門山色、馬寺鍾聲、金谷春晴、洛浦秋風、天津曉月、銅駝暮雨、邙山晚眺、平泉朝游。他認為觀賞龍門山色應該站在高處,俯瞰伊闕,才能看到全景。而白居易卻不這樣看,老先生晚年就住在龍門的東山上,據說他從來不向西山的石窟望上一眼,說是開鑿這些石窟,雕造這些佛像,花費的全是民脂民膏。但他卻不拒絕欣賞龍門山色,他熱愛香山(龍門東山),自號香山居士。他欣賞龍門山色時不是遠眺,也不是俯瞰,而是多角度、近距離地端詳。白居易早年曾在江南做官,杭州西湖風景絕佳,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潯陽江頭的景色也不錯,但是白居易還是最愛龍門和香山。會昌二年(公元842年),白居易已經71歲,還與香山寺僧如滿結成香火社,白衣鳩杖,徜徉龍門,吟詩作賦。唐代詩人韋應物、劉長卿也都贊賞龍門山色,痴迷伊河碧波,在這里留下了很多佳話和詩篇。更有那一代女皇武則天,帶領群臣來到香山,面對龍門山色,舉行詩歌競賽,讓群臣當場吟詩,當場交卷,當場決出勝負,並排列名次,第一名可以得到一件御賜錦袍。
古人欣賞龍門山色,似乎都帶著任務而來,不是單純地看,還要寫作,還要動腦筋,還要搞文藝沙龍和詩歌競賽,而今天的人們,在欣賞龍門山色時,帶的「任務」不過是一架照相機而已。
㈦ 龍門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南崑山生態旅遊區,
石河奇觀
仙霞瀑布
三寨谷森林公園
介 紹 南昆三寨谷森林公園佔地面積1200多畝,是集生態旅遊、住宿、餐飲、娛樂、會議於一體的綜合性休閑旅遊渡假勝地,是當地政府保護性開發的重點項目之一。 南昆三寨谷青山環繞,綠水橫波,是森林覆蓋率達98.6%的綠色…….[詳細]
南崑山一線天
從南崑山佛坳頂往東邊的山上攀登,穿過密林中的崎嶇小道,半山腰一塊平滑如鏡的大石迎面而立。沿著石壁,是一條幽深的峽谷,長三十多米,寬僅二米,兩邊石壁彷彿緊緊擠壓過來。抬頭望,一線天光,是南崑山有名的風景點「一線天」。關於「一線天」,有一段山神救民的傳說:很久之前,閩籍人士嚴春霖立志要讓南崑山種遍翠竹,特地回到福建老家…….[詳細]
川龍峽森林峽谷漂流
川龍峽森林峽谷漂流,是目前河道保持最天然、景區森林覆蓋率最高、最具有原始刺激漂流味道、周圍原始生態保持最好的漂流。景區位於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風景優美迷人,置身大峽谷中,顯得安靜平和,山、石、水、樹,結合在一起,那滿目的青山,那悠悠的綠水,那來自大地深處的涼涼的清新的氣息,令人感動!乘氣艇順溪而下,時而清風拂面,…….[詳細]
九重遠眺
南崑山的西面有一開闊處,這里有一座兩層的涼亭,涼亭中有一個簡單的石台、突亢地生在雲霧里,頗讓人生出盡吸天地靈氣之感。所謂「九重遠眺」就在這里了。據說這是專供遊人登高遠望飽覽南昆群山之美景而建的。站在亭上,如是陰雨天氣,可以看到三面山巒層疊,山頭濃霧風起雲涌;如是風和日麗天氣,放眼遠眺,近山遠山,山外有山,翠竹綠樹,…….[詳細]
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
介 紹 南崑山位於龍門縣境內,面積124平方公里,主峰天堂頂海拔1228米。南崑山冬暖夏涼,即使酷暑,進入南崑山也覺涼風習習,是天然的避暑勝地。 南崑山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洲」之稱。這里生長著2500多種亞熱帶和溫帶植物,其中有著…….[詳細]
川龍瀑布
在南崑山的竹樹林深處,有一個峽谷。峽谷盡頭,峭壁矗立,壁上刻有著名書法家秦萼生寫的「川龍峽三字」。注山泉從一個形似龍頭的石洞中穿出,飛流直下深潭,蔚為壯觀。站在峽旁的亭上觀瀑,盛暑仍覺涼風颯颯。川龍峽,原名石峽山。傳說,從前石峽山一帶遇上大旱,猛烈的太陽,把山上的石頭曬得直冒火,竹,木也快枯黃。山民個個心急如煎,…….[詳細]
觀音潭
在南崑山鎮西邊四公里處,有一名勝叫觀音賞水。它在一條山溪之中,有三級瀑布相接。最下邊的瀑布,水紗之後有一尊白石,似觀音端坐,靜心觀賞碧綠潭中的水。遊人透過水紗,可以隱約看見這尊石觀音。關於這名勝,有一段神話傳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觀音娘娘慕名來到頁崑山,要「閱盡南山色」。一天,來到名叫油簍洞這個地方,看見溪水一跌再…….[詳細]
龍門水簾洞峽谷漂流
龍門水簾洞峽谷漂流位於南崑山腳下的龍潭鎮石蓮村,水簾洞漂流可用「險、幽、秀、趣」形容,被業界人士評定為最具吸引力、最安全、最刺激、生態保持最好的峽谷漂流。勘稱「中國峽谷第一漂」。其險:水道全程4580米,有大小落差三十多處,單個最大落差達8米,全程落差近 138米,沖下險灘、飛越激浪,在激流的撞擊下,橡皮艇如離弦之…….[詳細]
龍門溫泉(鐵泉)
介 紹 龍門鐵泉座落於美麗的龍門天堂山西麓,佔地面積58萬平方米,其中露天溫泉泡浴區佔地面積150多畝,建有目前亞洲最大的溫泉康樂中心,被稱為「亞洲第一泉」。惠州龍門鐵泉最大的特色是四季溫泉,擁有95個大小不一,功能各異的溫泉池,分動感區、休閑區、養生…….[詳細]
何仙姑廟
何仙姑廟寬12米,進深30米,建築高度3米左右。廟內共3進3間,中有天井,後進每間供佛像,分別是觀音、洪聖大王、何仙姑。現為一名武當道士主持,廟祝共19人,每年度有武術比賽,3月3和9月9有0會(全真教武當派)。旱河何仙姑廟始建於道光元年,後幾次修毀,1984年經港澳同胞和各地人士捐資重修。據傳是增城何仙姑在旱河卧…….[詳細]
太監村
太監村即沙逕鎮到灘村湖口圍自然村,明、清建築。其中,太監居為磚木碉樓構築,四層,硬山屋頂,檐下置菱角磚疊澀挑出。傳說人們為了紀念太監黎寄奴,把他小時候居住過的碉樓稱為「太監居」。村口有古榕樹,其中一棵形態非常奇特,樹莖嵌入碉樓牆內,板根縛在牆上,樹冠蔭蔚整個碉樓。碉樓長17.5米,寬10.3米,高10米,四層四周均…….[詳細]
梅江橋
梅江橋是梅州橋梁中名氣最大的,最早修建的,橫跨梅江,修建成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春的。它歷經抗日和解放戰爭-,幾經修繕擴建仍屹立於梅江U形的頂端,成了當年溝通南北兩岸的咽喉要道。梅江橋造型美觀實用,拱形的護欄,是早年梅城的標志性建築。梅江橋原橋長278.5米,寬闊6.65米,分十三孔,為連拱弧形鋼筋水泥大橋。…….[詳細]
桂峰山
桂峰山風景區位於龍門縣西北部桂峰山東麓,海拔1085米,為廣州地區五座最高峰之一,有2120多種植物和120多種動物。山、水、奇石、瀑布、植物構成了地派桂峰山的美麗風光。這里谷嶺相間,林林茂密,空氣清新,山水林泉瀑整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幅壯麗而雙幽深的天然山水畫,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度假勝地。…….[詳細]
塔山公園
塔山公園位於龍門縣城東南部,與相連的幾座小山峰形成一條小山脈,山地面積約2000畝。塔山公園內現建有水西塔、觀景和休息亭七座,1.2公里西林河至分塔山公路,2公里登山梯級步道,蓄水池等基礎設施設備初具規模,周圍有河溪圍繞,潺潺流水,山林倒映,形成一處風景優美、環境清幽、松濤陣陣、空氣清新的森林旅遊之地,有較高的生態…….[詳細]
三寨谷度假村
南昆三寨谷度假村位於惠州龍門縣南崑山路口。境內三面環山、流泉飛瀑,有著一個完善生態的天然氧吧。其空氣負離子含量高,森林覆蓋率達至98.6%。在此,遊客盡可呼吸純凈的空氣,感受大自然的氣息,在欣賞秀麗的自然風光的同時,游覽姻緣橋、仙人掌、龍樹、瀑布等眾多景點。三寨谷的一大特色景觀是這的河石群。河石經過年長月久的沖刷,…….[詳細]
龍岩
在龍門縣城東南十五公里的平陵墟北面,有座奇特峻峭的石山,山上有五個岩洞:半山岩、白面岩、廟前岩、馬嘶岩和老岩。傳說遠古時候是群龍隱卧之處,後人便稱為龍岩。龍岩五洞,各具奇觀。半山岩因石景繽紛見秀;白面岩因二層直上稱奇;廟前岩有流泉為趣;馬嘶岩因淵深見險;老岩因狹長見幽。其中以半山岩最誘人。它座落在半山腰上,初始是個…….[詳細]
香溪堡
香溪堡因其歷史悠久、建築獨特,被譽為華南第一古堡。景區位於惠州市龍門縣沙逕鎮,總面積5平方公里。旅遊區以「神秘的古堡風情和秀麗的田園風光」為主題,以溪河竹筏漂流、古堡探幽、 竹林樂園等項目為特色,是融自然風光和文化古韻於一體,集知識性、娛樂性、趣味…….[詳細]
㈧ 龍門縣的風景名勝
截至2012年,龍門縣共有上規模的旅遊景區15處、景點個,其中,國家4A 級旅遊景區有4家,3A級旅遊景區有1家,並擁有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全球50家頂級度假村」 的高端精品———十字水。
西林河(增江)
龍門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為龍城街道,西林河(即增江)自西向東從城區中心流過。建於1604年的水西塔位於東南粉塔山上,登上此塔可俯瞰縣城全貌。
西林公園(塔山森林公園)
西林公園位於龍門縣城東南部,與相連的幾座小山峰形成一條小山脈,山地面積約2000畝,被譽為「龍門縣城之肺」。
香溪堡旅遊區
香溪堡旅遊區位於增江河上游—龍門縣龍華鎮沙逕。厚重、濃郁的古堡風情,獨具嶺南文化建築藝術遺風的「古碼頭」、「五宅古圍」、「正街」、「廖氏宗祠」等古建築群。
天堂湖
天堂湖位於龍門縣城西北部,距離縣城12公里。天堂山水庫面積達10多平方公里,水質潔凈。白鶴潭、古榕、白馬瀑布和天堂湖都是天堂山上獨有的景緻。
南崑山
南崑山位於惠州市龍門縣西南部,總面積12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1993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崑山生態旅遊區)。
桂峰山
桂峰山位於龍門縣西北部桂峰山東麓,海拔1085米,有2120多種植物和120多種動物。山、水、奇石、瀑布、植物構成了地派桂峰山風光。
龍門藍田瑤鄉
藍田瑤族鄉是惠州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位於龍門縣城以北15公里,總面積為169平方公里,人口近萬人,其中瑤族約佔88%。「舞火狗」源自當地瑤族傳統的民間習俗。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五瑤胞的團圓節上舉行「舞火狗」活動。
龍門功武村古建築群
功武村古建築群位於惠州市龍門縣轄下的龍華鎮,毗鄰增城,建村於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龍門廖氏來自江西,乃廣東廖氏之始。這一貫廖氏世代為官,其中四世祖廖金鳳於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195年)考上進士,初為增城縣令,後從戎,官至太尉。因廖氏曾連續三代功在於武,故起村名為「功武」。 功武村地勢周邊高,中部低,據說此屬「五水歸源」之格局,先人相信該格局含聚財之意。周圍三山似筆架,龍關蜿蜒不斷,增江、香溪河繞村而過,呈魚躍龍門之勢。村落布局點線相接,次序營建。2002年7月17日,功武村古建築群被列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功武村古建築群包括五宅第、古碼頭、正街、廖氏宗祠等。2002年7月17日,功武村古建築群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龍門龍華水坑文筆塔
水坑文筆塔,又稱文明閣,文昌閣,位於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龍華鎮水坑村委會水坑村民小組。根據《龍門縣文物志》記載,文筆塔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嘉慶年間村民集資重修。塔坐西北向東南,高18.5米,平面呈六角形,每邊邊長為2.3米,佔地面積約14平方米。首層塔門上陰刻「文明閣」纂體字的紅砂岩匾額。窗口鎮鏤空幾何圖案的綠陶件,各層檐口鋪飾綠琉璃瓦當,滴水,檐下塑飾0.4米高的紅底白色的卷雲,博古圖案。瓦面之上塔頂置寶瓶狀塔剎。塔內設木樓梯、木扶手,可上頂層 。
1986年6月23日,水坑文筆塔被列入第一批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
㈨ 描寫龍門石窟的優美句子
1,《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岩村有懷》唐代 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鳥啼官路靜版,花發毀垣空。權
洛陽龍門石窟的一夕雨近晚漸漸歇止了,春天的節氣來臨,使汝穴不斷生風。官路上只聞得數聲鳥啼,令四周更顯靜肅,在塌毀的牆垣縫隙中,幾朵野花盛放,妝點著此處的空寂。
2,《游龍門奉先寺》唐代 杜甫
天闕象緯逼,雲卧衣裳冷 ,欲覺聞晨鍾,令人發深省。
譯文:那高聳的龍門石窟好象靠近了天上的星辰, 夜宿奉先寺,如卧雲中,只覺得寒氣透衣。將要醒來之時,聽到佛寺晨鍾敲響, 那鍾聲扣人心弦,令人生發深刻地警悟。
3,《公無渡河》唐代 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波滔天,堯咨嗟。
黃河之水從西而來,它決開昆侖,咆哮萬里,沖擊著龍門石窟。堯帝曾經為這滔天的洪水,發出過慨嘆。
4,《滿庭芳 游洛陽龍門石窟》近代 朱帆
伊洛長流,晉唐遠逝,但留石窟遺蹤。當年良匠,鑿石奪天工。
譯文:伊水和洛河源遠流長,晉唐兩朝早已滅亡,但是卻留下了龍門石窟這個遺跡。當年修築這個石窟的工匠,真是巧奪天工。
5,《龍門石窟》當代 李映斌
長橋雄闕峙如關,伊水浮雲游屐閑。
譯文:長橋上的石雕對峙聳立著,白雲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我們乘船游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