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山路景色
❶ 怎麼描寫公園山的景色
1、大山裡,水是清澈的,風是質朴的,蜿蜒的山路,因為有了蟲兒花兒草兒等,也變得更加鮮活起來。朋友,常到大山裡走走,讓山裡的風去掉濁氣,讓山裡的水滌盪疲憊的心,到山路上去,讓快樂繚繞到你的周圍,那心靈就似山一樣堅韌,似水一般純凈了。
2、丹霞山位於韶關仁化縣,是廣東省四大名山之一。那裡風景優美,是個可愛的地方。丹霞山有許多美麗的雕像,但大多數都是人物的雕像。有的雕像坐著,身上穿著美麗的衣服;有的雕像站著,手裡捧著仙杯;還有的雕像盤著腿坐著,閉著眼睛,認真地打坐起來。丹霞山的雕像比我想像的多得多。
3、再往上走,只能步行爬山,山勢陡峭,一條長白瀑布劈面飛來,濤聲陣陣,煙水悠悠...
❷ 有時間唐代詩人杜牧寫走在彎彎的山路上他看到了什麼什麼什麼等深秋的美景不由
您好。
作者在山路山看到了深秋的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葉、霜葉,這六種深秋美景版。
《山行》唐代:權杜牧
原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生處 一作:深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雲的地方居然還有幾戶人家。
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詩人沒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諸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❸ 描寫山上景色的句子
1、山路蜿蜒,不寬的路徑,兩邊青草,野花,樹木,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那青蔥的草兒,或齊膝,或只跟腳面高度一樣。草叢里,有蟋蟀和蛐蛐的奏樂,他們變換著節奏,時長時短。
2、山間的黃昏,來得那樣迅速,那樣了無聲息,恍惚行走間,漫山雨霧緊隨身後,一路追籠上來,不知不覺,松也肅穆,石也黯淡,影也婆娑。置身山頂開闊處,不辨星光,雨霧氤氳,挾裹了遠山近嶺,風輕輕拂過松林,如隱隱的濤聲。
3、山依偎著水,水映照著山,靜靜的和諧,淡淡的孤寂。閑散的心境一如人生,慢慢的把歲月懷念,靜靜如水,淡淡如山。
4、金路,小螞蟻騎著楓葉在大山上游覽風景,顯得很瀟灑。秋姑娘給我們郵來了清涼和爽快。
5、循級而上,半山處停駐,見索道橫跨山巒,懸空承載人往復來去,好一個穿雲越谷的雲谷索道!想像著,半空凌駕,在千米高空眺望山嶺,不曾登臨,心已慌跳。
6、我們剛到大門口,就被四周連綿起伏的山包圍住了。我站在遠處看山,很像一副風景畫。再加上蒙蒙的霧,群山若隱若現,更是給山增添了一層神秘感。
7、站在山腳下仰望,我頭腦中所有形容山高大巍峨的詞一股腦兒全涌了出來,但最終我無法准確地用上一個,只能在心裡發出深深的慨嘆。看泰山之巔,似乎是大雨欲來之勢,墨黛色的濃雲纏繞山間,且不說置身其間,就是看著都有涼意襲來的感覺。
8、坐在一隅,緊貼玻璃窗,膽怯下望,那樣快速的運行,瞬間掠過急緩的山坡,深邃的峽谷,多彩的秋色,蒼翠的松林淡淡的霧靄,縹緲的浮在山巔,恍如期許的夢幻,曾經真切的嚮往,而今就在眼前。
9、山腰盤旋的那曲折險峻的實木棧道,如縷縷飄帶纏繞在綠水青山之中,成為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幽深的峽谷之中,升騰著神鬼莫測的氤氳山氣,如一副神奇的輕紗帷幔,精緻而婉約地繪成了一副山水畫卷;粗曠的山巒,敦厚的棧道,別樣的情趣,萬般風情,不知是人在景中走,還是景隨人流動。
10、極目遠眺,我發現泰山的雲霧一點也不比廬山的遜色,遠處,流雲瀉動,近處也是霧氣繚繞,對面的山峰隱隱約約,天街上的行人若隱若現。任霧氣把我輕輕的纏繞,鑽進我的發間,鑽進我的眉宇,供我暢快自由地呼吸。
11、山頂上四角的邊沿是陡峭的懸崖,懸崖上怪松搭棚,古藤蟠纏。峭壁下面有茂密的松、杉、柯、樟、桉等樹木,林中有野豬、黃猄、山羊、果子狸、穿山甲、貓頭鷹等異獸珍禽。物種豐富,令人流連忘返。
12、走出鳥語林我們一路攀登來到了山頂。啊!真令人心曠神怡,美麗的長沙盡收眼底:平坦筆直的五一大道,飛龍般的湘江大橋,玉帶般的湘江多麼壯麗的景色,流連忘返,我們大家趕緊合影,留下這美麗的景色,留下美真叫人好的回憶。
13、桃花谷中,紅艷艷的桃花,在一片嫩綠中綻放。一陣風吹過,吹落了花瓣鋪成地毯,吹紅了桃花更加嬌艷。潔白的梔子花,飄出沁人心脾的馨香。環繞著山巒的小溪,與小山纏纏綿綿,沒有什麼能讓它們分開,因為它們是同甘共苦的朋友。
14、我終於站到了山頂,白雲在清新的空氣里飄游;群山在我身邊展開一幅磅礴的畫卷;遠處的景色若隱若現,美倫美奐。
15、群山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樣,雄偉壯觀。
❹ 美麗的泰山,短文是/怎樣描寫山路的,用線畫出相應的句孑.沿途還依次寫了一的
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上,海拔1545米,被稱為五嶽之首。古人盛贊泰山「萬古此山先得日,諸峰無雨亦生雲」,生動描寫了泰山的壯麗景色。
站在山頂,四處一望,一切盡在眼底。山下的水庫像一面鏡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樹木像小草,人群像甲蟲,房屋像鳥籠,就連寬闊的馬路也像條銀白色的帶子。在山頂上,風雲升至足下,看山裡,山風呼嘯,濃霧彌漫,好似墜入混沌世界,像處於仙境一般,能看到雲海奇景。晴天時,還能看到黃河金帶,晚霞夕照。當然要看到這四大奇觀必須在泰山上多住幾日或勤來泰山游覽。
盤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雲梯展現在面前,特別是十八盤直下,幾乎是90度。上面的人像站在頭上,下面的人踩在腳下,路旁有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築一個接一個,隨時進入你的眼簾。從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紅日、萬仙樓,再向上是中天門、玉皇頂等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愛好書法的文人看到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戀不舍。
泰山腳下有無數座名橋,如泰山西路、黑龍潭上面的瀑布之顛,峭壁峽谷之間有一座橋叫長壽橋,長60多米,寬10米左右。山間淙淙溪水從大橋洞流過。每當雨訊到來,山洪暴發的時候,水傾瀉而下,從懸崖跌入潭內,形成瀑布,遠遠望去真是青山結碧水,白銀連彩虹。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勢,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瀑布濺起的水花如煙、如霧、如塵。真像李白詩中描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泰山腳下勤勞朴實的人民正在充分挖掘泰山的潛力,以山為題,借題發揮。每年一度的國際登山節,吸引著國內外朋友前來觀光旅遊。山美、水美、人更美,泰山家鄉的人民為此感到驕傲,伸開友誼的雙手,歡迎國內外朋友去泰山做客。
❺ 描寫山中景色短文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爬山。
我們來到山腳下一起向上爬,我們走在石子鋪的小路上,腳底下高低不平,好像是在踩鵝卵石似的。
山裡的空氣非常新鮮,大概是因為這山上的樹很多的原因吧!
沒有一會,我和爸爸媽媽就來到了第一座山峰。
我們站在第一座山峰上向電視塔望去,哇!它就像一隻長矛矗立在山的最高峰。如果晚上去看電視塔,你會覺得電視塔是在空中飄著的——因為晚上山都是黑的,只有電視塔發著耀眼的光,美麗極了!
這山上的石頭也非常的有趣,有的像一把小巧的椅子、有得像一條身體靈活小蛇、有得像一頭威武兇猛的獅子,最好玩的是我和爸爸在路上發現了一塊像張著大嘴的鯊魚一樣的石頭,我愛不釋手,真想把它拿回家,可是它太重了,我抱不動。
我們再往上爬了一點,站在高處的地方看淮北市,呀!可真美麗,高樓大廈一座接著一座,一座比一座美麗。道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遠處一大片一大片的湖水在我眼前出現了,媽媽說那裡都是採煤後的塌陷區,現在人們都把它變成了大大的魚塘。
淮北市相山的景色還有很多,都給我留下美麗的印象。
❻ 山行描寫的是什麼時的景色
《山行》描繪的是秋日山行所見的景色,展現出了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表現了作者的高懷逸興和豪盪思致。
作者以情馭景,敏捷、准確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並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於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精神發越。
(6)寫山路景色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827—835)年間登進士第,授宏文館校書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
❼ 寫山上的景色作文
大奇山又稱「寨基山」,史稱「江南第一名山」,是一處以森林資源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是國家森林公園。
我們來時,下著毛毛細雨,山上蒙蒙朧朧,我們攀棧道、渡索橋,一路登山涉水,其樂無窮。自有一番「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怡然情趣。
我們一邊欣賞著美景,一邊登山,因為在下雨,山上迷濛一片,如仙境一般,給大奇山又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一路上山,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與花鳥做伴,聽著淙淙的泉聲,真是一種美的享受。越往上爬,泉聲就越大,眼前一座索橋,索橋是木製的,搖搖晃晃。橋下幾只活潑可愛的小青蛙游過,別有一番情趣,生活中的美作文《山上的美景作文》。過了索橋,哇!好壯觀的奇山飛瀑!因為昨晚下了雨,水急而大,風一吹過,泉水如輕紗般灑向空中,好美!再往上走,原來上面有一個天池,泉水從山頂流下來,流到天池裡,再順著天池流下去,形成瀑布。天池的水藍里透著綠,清澈見底,裡面還有幾條小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泉水們你追我趕,在連接處拍打卵石,濺起無數水滴。
山路既陡又窄,鵝卵石鋪的山路,走上去十分舒適。一路上除了能聽見淙淙的泉聲之外,還是泉聲。有時,幾股清泉從山上流下,遮斷路面,我們踩在水上,濺出一朵朵小水花。
這一切,瞬間變成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這幅畫沒有那位畫家可以臨摹出,也沒有哪位畫家可以用他的畫筆來把它畫下。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
❽ 山的景色描寫
描寫山上景色的句子
1、巍峨的雲峰上,霎時峭壁生輝;轉眼間,腳下山林雲消霧散,滿山蒼翠回,掩映著雕檐答玲瓏的古代建築群。
2、在陽光下,遠山就像洗過一樣,歷歷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離眼前近了許多,也陡峭了許多。
3、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勢,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齊魯大地上,古人盛贊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諸峰無雨亦生雲」。
4、大小冰山千姿百態,潔凈的冰面像龜背一樣裂成美麗的紋理,卻並不破裂,冰面像鏡面一樣光滑透明,可照人影。
5、南極的冰山,頂部平展展的,四面陡立,像刀劈似的整齊,顏色是藍幽幽的。
6、遠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像調皮的孩子和你捉著迷藏。
❾ 古詩山行描寫什麼景色
山 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深秋時節,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雲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船靠岸,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
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第二句:「白雲深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裡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深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里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像的餘地: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緻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❿ 山行描寫的是什麼的景色
《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在這首詩中,杜牧以情馭景,敏捷、准確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並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
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深山裡有人家,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傍晚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詩人特地停車觀賞。
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感嘆楓葉遠不是春花所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10)寫山路景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記述了一次遠山旅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滿詩意的發現,於是創作此詩以記之。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色彩絢爛、風格明麗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地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的,起鋪墊和烘托作用。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這樣寫,從題意來說,寫出了「行」的特點,而從構圖來說,卻借勾畫山路逶迤綿遠之特點山勢幽深平緩的形體特點,同時自然地把人們的視線沿著山路引向白雲生處的人家。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里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石徑」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這樣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
白雲彷彿從山嶺中生出,漂浮繚繞,既可見山之高,又表現雲之淡白與山之蒼翠相映襯,點染出明快色調。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像的空間: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一定會有另一種景色。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
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