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景觀配景

景觀配景

發布時間: 2020-11-23 21:21:04

『壹』 什麼叫園林景觀層次

園林景觀之層次分明 園林景觀的極致與否,主要與設計師創造密切相連,設計師通過與園林主人溝通,更好的融入園林主人的思緒然後經過縝密的設計,把園林設計出來,完美造景。園林造景是園林設計的主要內容,所謂造景主要是指在滿足工程技術要求和遵循園林藝術法則的前提下,運用各種造景手法,合理組織各種造園要素,使之成為若干具有審美價值的景觀和空間環境,同時又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創作行為。
主景與配景:主景或主景區是風景園林的構圖中心,處理好主配景關系,就取得了提綱摯領的效 果。突出主景的方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如「主峰最宣高聳,客山須是奔趨」,或四面環山,中心平凹。
2.軸線對稱法 包括絕對與相對的對稱手法。
3.「百鳥朝鳳」或「托雲拱月」法,也叫動勢向心法 即把主景置於周圍景觀的動勢集中部位。
4.構圖重心法 把主景置於園林空間的幾何中心或相對重心部位,使全局規劃穩定適中。
5.園中之園法 不少大面積風景區或園林在關鍵部位設置園中園,以其局部之精徽而取勝。
有了這主次對比,有了這層次規劃,園林景觀就逐步走向了正軌。沒有層次就沒有景深。中國園林,無論是建築圍牆,還是樹木花草、山石水景、景區空間等,都喜歡用豐富的層次變化來增加景觀深度。景深一般分為前(景)、中(景)、後(背景)三個大層次,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當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時,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從而使景觀顯得豐富。尤其是園林植物的配植,常利用片狀混交、立體栽植、群落組合、季相搭配等方法,取得較好的景深效果。有時為了突出主景簡潔、壯觀的效果,也可以不要前後層次。

『貳』 學習景觀設計和植物配景看什麼書好

如果想要學習園林植物配景的書的話,可以上網查詢,www.abbs.建築論壇里的植物配置板塊有很多精華帖可以參考!或者上圖書館找一些關於,美的植物景觀設計一書來學習!

『叄』 描寫園林景觀或者綠化的文章、詞句、段落

園林景觀的概念及內涵
摘要: 對於園林,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有過一系列論述,如1958年3月他曾發表文章「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談園林學」。初步統計,到1999年末錢老已發表各類論述園林、城市學的書稿及書信百餘封,表現出老一輩科學家對中國城市、建築、園林的關注,並指明了方向。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園林」來做「市標」的國家,而且是第一個建造園林城市的國家。總的來說,園林景觀具有豐富的內涵及社會價值。 關鍵詞:園林與生態、景觀、景觀與人類生活
1.園林
許多人認為園林只是指以植物相關的景觀營造,在現在,這個認識並不能完全概括園林包含的內容,現代園林所包括的范圍是如此廣泛,除了亭台樓閣,花草樹木,雕塑小品,還有各種新型材料,廢品利用等等。園林在造景上必須是美的,要在視覺、聽覺上有形象美。綠地就不一定必須有形象美。所以園林可以成為美的景觀,而綠地就不一定能成為美的景觀。園林還必須是一種藝術品,什麼是藝術品?藝術品是一種儲存「愛」的信息的載體,「園林」是一種代表城市精神文明、儲存愛的信息,以植物造景為主的重要藝術品,她也可成為代表城市精神面貌的重要「市標」之一。
1.1.園林的分類
從布置方式上說,園林可分為兩大類:規則式 ,代表是西方園林 代表國家 義大利宮殿、法國台地和中國的皇家園林;自然式,代表是中國的私家園林蘇州園林、嶺南園林;混合式 ,現代的建築是規則式和自然式的搭配
從開發方式上說,園林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原有自然風致,去蕪理亂,修整開發,開辟路徑,布置園林建築,不費人事之工就可形成的自然園林。如唐代王維的輞川別業是將私家別墅營建在具山林湖水之勝的天然山谷區,可稱為山林別墅;如湖南大庸縣的張家界、四川松潘縣的九寨溝,具有優美風景的大范圍自然區域,略加建設、開發,即可利用,稱為自然風景區;如泰山、黃山、武夷山等,開發歷史悠久,有文物古跡、神話傳說、宗教藝術等內容的,稱為風景名勝區。另一類是人工園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為改善生態、美化環境、滿足遊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創造的環境,如小游園花園、公園等。
中國古典園林在世界上有很高的聲譽,代表作是蘇州園林,較著名的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藕園、獅子林等。
1.2 .園林是最佳的人居環境
自有人類便有人居環境。經歷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階段,直到目前人類仍然在探索合宜的人居環境。現代的趨勢不僅在於居住建築本身,更著眼於環境的利用與塑造。從居住小區到別墅豪宅無不追求山水地形的變化,形成現代建築與山水融為一體之勢。20世紀末國際建築師協會在北京宣告的《北京宣言》中指出,新世紀「要把城市和建築建設在綠色中」,足見城市綠化和園林在人居環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性。未來發展的方向,則不僅在人居室內環境,更側重於人居室外環境
人居環境廣義可至太空,中義為城市及農村,狹義可至居住小區乃至住宅,無不與環境發生密切的關系。中國人居環境的理念是文化的總綱「天人合一」之一脈,強調人與天調,天人共榮。其中也包含「人傑地靈」、「景物因人成勝概」等人對於自然的主觀能動性。即使創造藝術美,也是「人與天調,然後天下之美生」(《管子·五行》)。因此中國古代有「天下為廬」之說。其中主要是體現用地之地宜,兼具順從與局部改造的雙重內容。生產是手段,經濟利益不可片面追求,我們的目的是持續發展的天人共榮、興世利民。
園林卻不是自有人類就有的。人類初始,居於自然之中而並未脫離自然。隨社會進步,
人因興建城鎮與建築而脫離了自然,卻又需求自然的時候就逐漸產生了園林。古寫的「藝」字是人跪地舉苗植樹的象形反映。人不滿足於自然恩賜的樹木,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樹,這是恩格斯所謂「第二自然」的雛形和劃時代的標志。在園圃等形式的基礎上發展出囿、苑和園,在西晉就出現了「園林」的專用名詞。現代的中國園林概念是要滿足人類對自然環境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綜合要求,將生態、景觀、休閑游覽和文化內涵融為一體,為人民長遠的、根本的利益謀福利。園林學從城市園林擴展到園林城市、風景名勝區和大地園林景觀,園林是最佳的人居環境。園林不僅要為人居環境創造自然的條件和氣氛,於中也滲透以人文;人們不僅從自然環境中得到物質享受,也從寓教於景的環境中陶冶精神,獲得身心健康。
1.3.園林的性質及功能
我們不要把園林的思維形式局限在某個方面,比如,相同樹木在一個地方種植,非要三棵或五棵,兩條道路交叉的地方一定不能是銳角等,如果老認為只有這樣才是美,那麼我們思維將局限在很小的范圍,而做出的作品就將難有創意,園林亦將是一個非常苦悶的事。做園林就好象畫畫一樣,有喜悅的,休閑的,古典的,同樣需要緊張的,悲傷的,現代的,抽象的,甚至零亂也是一種美,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就是為了表達出某一種氣氛,心情,感受,這就是美,我們用銳角表現一種比較刺激的氣氛,用規則的幾何造型表達一種嚴謹的思想,用黑色表現一種悲涼的心情,用紅色表達一種熱烈的心情,而至於用什麼材料,那是次要的。
我們幾乎可以將世界上所有的材料用到園林上(只要我們能想像出來的)除了鋼,石,水,木,布料,植物常見的材料,還可以用玻璃,塑料,彩色水泥等新穎材料,我們也可以將元素材料相互調換,如:樹用不銹鋼,石頭改為玻璃,我們更可以改變各種元素材料的大小,形狀,顏色,質感等。如:柱子做成上大下小,或彎曲,或傾斜,石頭做成方的,顏色是紅色。這樣一來,我們設計的思維就變的非常廣闊。
園林也不是靜止的,,為什麼一些公園去了一兩次就不想去,原因就是再去看也是那幾樣東西,而且還要給錢。它更應該表現在動態方面,因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運動才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怎樣才能使園林變成動的, 1、就是我們做園林的時候,應考慮到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比如小樹可以長大成參天大樹,2、將園林同人融合在一起,比如:建造親人雕塑,健康鋪道,親水廣場,游樂設施,供人們遊玩,也可以將園林做成一個農庄,人們可以種菜,種花,賞果,3、舉行一些活動,如:定期舉行花展,園林小品比賽,游園活動,植樹活動,拔草比賽,從而使園林成為一種運動,變化的東西。即可以增加遊客的返回次數,又增加經濟效益。
按照現代人的理解,園林不只是作為遊憩之用,而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凈化空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塵埃,減輕污染;可以調節空氣的溫度、濕度,改善小氣候;還有減弱雜訊和防風、防火等防護作用。尤為重要的是園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遊憩在景色優美和安靜的園林中,有助於消除長時間工作帶來的緊張和疲乏,使腦力、體力得到恢復。園林中的文化、游樂、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更可以豐富知識和充實精神生活。
2.景觀
景觀(Landscape),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地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呈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草原景觀、森林景觀等;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於風景建築師則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系統;旅遊學家把景觀當作資源而更常見的是景觀被城市美化運動者和開發商等同於
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燈,房地產中的園林綠化和小品、噴泉疊水。而一個更文學和廣泛的定義則是「能用一個畫面來展示,能在某一視點上可以全覽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對不同的人也會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說「同一景象的十個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4]:景觀是人所嚮往的自然,景觀是人類的棲居地,景觀是人造的工藝晶,景觀是需要科學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質系統,景觀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景觀是可以帶來財富的資源,景觀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景觀是歷史,景觀是美。
2.1 景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描寫園林景觀或者綠化的文章、詞句、段落
每一景觀都是人類居住的家,或者說是潛在的"家"。中國古代山水畫把可居性作為畫境和意境的最高標准。無論是作畫或賞畫,實質上都是一種卜居的過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也是場所概念(Place)的深層的含義。這便又回到哲學家海德歌爾的棲居(Dwelling)概念(Heidegger, 1971)。棲居的過程實際上是與自然的力量與過程相互作用,以取得和諧的過程,大地上的景觀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生活而對自然的適應、改造和創造的結果。同時,棲居的過程也是建立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過程。因此,作為棲居地的景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2.2景觀的發展
景觀的發展是與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的。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對景觀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回顧歷史,正是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進步,使園林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促使了現代景觀的產生。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文化意識的進步,促進了景觀事業的發展和設計領域的不斷擴展。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對於無所節制的生產、生活方式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人們對自身的生存環境危機感日益加重,於是環境保護成為普遍的意識。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變遷,使得完全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公園的工業之後的景觀不斷出現„„社會的發展改變著今天景觀設計的面貌,社會因素是景觀發展的最深層的原因。
2.3景觀的意義
景觀的社會意義在於,景觀應該、也必須要滿足社會與人的需要。今天的景觀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現代景觀是為了人的使用,這是它的功能主義目標。雖然為各種各樣的目的而設計,但景觀設計最終關繫到為了人類的使用而創造室外場所。為普通人提供實用、舒適、精良的設計應該是景觀設計師追求的境界。這一點,北歐國家及德國的設計師已在全球樹立了榜樣,在那裡,景觀的社會性是第一位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景觀設計的重要出發點,設計師總是把對舒適和適用的追求放在首位,設計不追求表面的形式,不追求前衛、精英化與視覺沖擊效果,而是著眼於追求內在的價值和使用功能。這種功能化的、樸素的景觀設計風格應該贏得人們的尊敬。
望採納~

『肆』 什麼是景觀設計

景觀(landscape),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地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呈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草原景觀、森林景觀等;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於風景園林師則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系統;旅遊學家把景觀當作資源;而更常見的是景觀被城市美化運動者和開發商等同於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燈,房地產中的園林綠化和小品、噴泉疊水。而一個更文學和廣泛的定義則是「能用一個畫面來展示,能在某一視點上可以全覽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對不同的人也會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說「同一景象的十個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觀是人所嚮往的自然,景觀是人類的棲居地,景觀是人造的工藝品,景觀是需要科學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質系統,景觀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景觀是可以帶來財富的資源,景觀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景觀是歷史,景觀是美。

『伍』 庭院景觀創意中有哪些風水講究

風水是漢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門文化,也稱為烏青、青囊,較為科學性的說法為堪輿。風即元氣和場能,水即流動和變化。庭院設計中花木能凈化周邊空氣,愉悅人。山能旺丁,水能聚財,山水搭配方能相得益彰。

『陸』 景觀水景配筋圖參照哪個圖集

景觀水景配景沒有相關的圖集一般配直徑8-12厘的鋼筋雙層雙向@200就夠,看具體水生和地質情況。

『柒』 介紹景觀的導游詞

景觀指某地區抄或某種類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創造的景色森林景觀。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現代園林發展的一種形式。特定區域概念:專指自然地理區劃中起始的或基本的區域單位,是發生上相對一致和形態結構同一的區域,即自然地理區。
類型概念:類型單位的通稱,指相對隔離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徵的相似性,歸為同一型單位,如荒漠景觀、草原景觀、景觀學中指特定的區域概念。
在歐洲,景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希伯來文的《聖經》舊約全書中,景觀的含義[2] 同漢語的「風景」、「景緻」、「景色」相一致,等同於英語的「scenery」,都是視覺美學意義上的概念。
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地表景象,綜合自然地理區,或是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森林景觀等。
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於風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旅遊學家把景觀當做資源;建築師把景觀作為建築物的配景或背景。

『捌』 作為一名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師,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作為一名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師
應該具備以下條件
園林藝術創造的關鍵在構思。構思是其設計創作的靈魂,而思維是設計創造的源泉與基礎。所以作為設計人才,就需要學習和掌握設計的多種思維方法,以增加自己設計的悟性和啟迪自己的設計思路。

作為設計人才,在設計構思確立下來後,就要尋求能充分體現設計意圖的形式來進行設計表現。而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則需要平時學習過程中的反復磨練和積存,在大學幾年的學習中,就需要熟練掌握徒手畫、工具畫、渲染圖、以及CAD制圖,並能較好的掌握設計藝術的形式美學規律, 以便准確表達出設計師心中最完美的設計藝術形象。
作為設計人才,還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和努力,鍛煉出審美鑒賞的能力。因為一個設計師,首先自己就要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甚至高於大眾審美觀的藝術形象。如果自己的品位和審美觀比一般人還低,就根本無法滿足大眾對藝術美感的要求。這是衡量設計人才藝術水準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評價一個設計人才合格與否的重要依據。
作為設計人才,還要加強園林方面法制、法規等文件的學習。要使圖紙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目的明確、責任到人,確保設計圖紙的嚴謹性和可操作性。因為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也許圖紙上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數額巨大的經濟損失。而這些也就要求設計人才在設計過程中,認真負責地審核圖紙上的各項內容,避免問題的發生。
除此之外,一個合格的設計人才還要具備同甲方、審批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同各級領導交往的能力,以便使對方了解自己的設計意圖,並獲得各個方面的支持,最終實現自己的設計意圖

『玖』 景觀建築設計文章

景觀建築文化的延續與創新
武星寬 陳婷
【摘要】:通過對雞公山黑龍潭休閑山莊建築及其景觀設計的總結, 闡述了一個既能反映當地文化脈搏 ,又能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建築設計理念 。在建築的功能 、建築空間、 景觀規劃與建築文化脈絡上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以期達到建築設計與風景區的環境相協調 ,對文脈有所延續與創新的設計目的。
【關鍵詞】:建築設計 文脈延續 景觀設計

雞公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我國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 ,屬於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具有珍稀性及生物多樣性等特徵。 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為開展生態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近年來, 大力開發旅遊業、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增加新景區 增強對遊人的吸引力成為雞公山開發的迫切需要。雞公山自然保護區開發的景區之一。黑龍潭生態旅遊景區是在維護自然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可持續性基礎上, 滿足人們觀 認識自然生態系統需求的經營性、休閑性旅遊服務項目。 而休閑山莊的整體規劃設計是其生態旅遊景區設計項目之一。休閑山莊建設在雞公山黑龍潭景區, 是遊客休息 、就餐和度假的良好生態休憩區 。小型別致的別墅落於林間空地, 而風味餐廳則依山水, 設置於潭邊林間 。其風味餐廳一次性進餐可容納 100餘人。 小型別墅一次性接待遊客 50人左右。
1.風味餐廳群體建築設計
1.1整體規劃
黑龍潭餐廳的設計理念主要遵循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 、建築體量適宜 、造型風格獨特 、地域文化濃厚, 與景觀藝術效果融為一體。 風餐廳建築群由別墅 、餐廳和觀景寶塔 3部分組成。部分建築群體之間又以觀景迴廊相連接 ,主體建築與觀景迴廊虛實結合。 觀景寶塔為最佳觀景點及眺望點, 別墅建築和餐廳迴廊, 錯落有致。 在黑龍潭餐廳前開辟一定的空地 ,其鋪裝材質與地形的肌理相吻合。 並將建築、 配景及其種植統一在一定的秩序之中 ,形成統一整體的視覺形象。
1.2平面功能劃分
餐廳內部分為小型團體遊客就餐區、 外國遊客西餐區、 廚房、 吧台、 接待區和包房 ,可容納100 人左右。 包房主要接待大型團體遊客,海外友人及高層次賓客, 可容納1000 人左右。 外牆毛石貼面 ,外環境設置靈活性的休閑長廊與座椅 。當遊人的人流量過大時, 還可隨時增加戶外雨蓬餐桌椅,這樣既節約了內部空間 ,也充分利用外部空間 ,增加了功能的靈活性。
1.3立面外觀造型
在餐廳的外觀造型上 ,屋頂採用重檐的形式。 屋面為坡頂 ,上面鋪以傳統的青瓦或孔雀蘭陶瓦; 在屋脊 、檐口及屋頂轉角部分收口的方式打破了傳統以瓦片收口的形式 ,面上漆以不同的色彩 ;上檐屋頂主要為通風採光作用, 下檐屋頂為遮陽擋雨的作用 。整體形態上將其拉伸 、誇張, 從而更能體現建築的張力與氣魄感 。屋身部分採用白牆灰磚, 大面積的玻璃窗及其玻璃推拉門上飾以木格花紋。 窗與窗之間用木柱分割 ,柱身漆以紅黑兩種。
1.4色彩搭配
牆群及基座 、踏步部分採用灰色毛石為主料 ,與廣場鋪地色彩相協調 ,起到過渡的效果。
1.5建築文脈
雞公山避暑勝地是由外國傳教士發現和開辟的, 所以山上叢林中點綴著不同國度 、不同風格的洋房別墅。 為了使豫楚融合而形成的信陽文化和廣水文化傳統在山上恢復 發揚當地特有的地域文化建築風格 ,探尋其文脈淵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謂的建築文脈就像人的性格一樣 是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元素 ,它取決於一個地方所特有的環境特 、文化基因及價值取向 。雞公山地處江淮之間、豫鄂兩省交界處, 南距武漢340KM,北距鄭州180KM,距信陽34KM .可謂是連接河南 ,湖北的橋梁.從地理位置上分析可知其文化淵源主要以楚文化為主體 .而楚文化在藝術上有比較鮮明的特徵 ,如喜愛艷麗的色彩 ,紅色、 棕色等;粗獷的構架 、崇拜圖騰等等。
根據楚文化的一些傳統特徵, 在設計過程中將其巧妙的融入到建築設計中去 。在色彩上 ,棕色 、紅 。水池中軸線為中心依次向外展開, 其次為石凳與石色與黑色穿插搭配。 楚文化的特徵一目瞭然, 如在餐燈組成的綠化休閑道。 再次是與觀景迴廊相連接的廳樓體的屋頂脊柱。 柱式上及其餐廳正門上都有所花架長廊。 花架長廊是廣場區域與別墅區域的分界。體現在造型上, 從楚文化的青銅器的紋飾上得到啟發。 將其平面圖案進行簡化、 演變 、重疊、 拉伸 ,再加入現代的時尚元素, 產生符合現代人審美觀念的特建築元素 ,如在餐廳正門招牌的托架處, 屋頂的脊 ,背處及迴廊的欄桿處。而在建築的柱式上,路燈的柱
身上都採用了同樣的設計方式,利用了圖騰、斗拱等傳統元素,將其演變融入到現代的風俗時尚中,使得整體建築既有傳統特色,又反映時代心聲,還突出了楚文化的絲絲古韻。
2.別墅設計
別墅圍繞著風味餐廳這個主體"在其四周的林間空地上點綴以小型別墅。其整體風格及其用才上基本與餐廳建築群保持一致。
其次,在外部空間設計上,盡量減少佔地面積。設計以縱向發展為主,共有 3層。 在外立面設計上,底層正立面採用了日本式的大扇推拉門形式。當推開推拉門時,室內與室外的空間就形成了一個整體。沒有明確的界限"讓賓客可以充分接觸雞公山上的自然景觀。並且,將整個建築的地基抬高一級,以防止山上潮濕的氣候。底層的背立面也將落地窗向外推了一部分,加大採光與通風的面積,讓賓客就餐時能充分與大自然對話。門窗均用木格花紋裝飾,與餐廳門窗的裝飾風格保持一致。在 2,3樓部位,分別設有大面積的玻璃窗作為觀景露台。露台木欄桿的裝飾,窗戶的木紋裝飾同樣延續了楚文化的文脈,注入新的現代設計技法加以新的詮釋。
3.景觀及廣場設計
整個休閑山莊的景觀綠化由黑龍潭餐廳前的主體廣場和別墅休閑區兩部分組成。景觀規劃上以中軸線的噴水池為中心。以餐廳向外延伸出的觀景迴廊以及花架長廊為貫穿體,使整個山莊景觀規劃簡潔明快,層次分明而又有機的連接。在景觀的配景造型設計及其廣場鋪地上,採用傳統的楚文化與現代簡潔時尚風格相結合的手法,使之與整體風格相協調。
主體廣場上主要以中軸對稱的布局形式。以噴水池中軸線為中心依次向外展開(其次為石凳與石燈組成的綠化休閑道。再次是與觀景迴廊相連接的花架長廊!花架長廊是廣場區域與別墅區域的分界線及其過渡段。從一個完全開放的迎賓就餐空間進入一個半開放型。帶有私密性的居住休憩空間。
進入別墅區域後,其景觀布局採用更多的自然靈活的曲線形體。立體的曲線形以階梯型的流水池為代表。平面看上去形成『凸』字形體,立面上看隨著級數的增加,流水池的面積也在擴大。而平面的曲線形則以碎石佈道及花池旁的羊腸小道反映出來。
由於雞公山上氣候宜人,適宜各種植物的生長,所以加入了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及其流水、山石等園林景觀的自然元素。整體上達到了源於自然而又在自然中改造升華的效果。讓游覽的賓客能充分感受到一份推窗即景的野趣。
在廣場的道路鋪磚設計上,主要採用以灰調為主的青磚。並且點綴以縱橫的深灰或淺灰線條,在處於中心點的主體餐廳前採用了具有古典韻味的回字形與土字形圖案進行鋪設。兩種字形圖案與色彩交叉融會,既構成了獨特的平面構成圖案,又與主體廣場鋪地相呼應。

4.結 語
總體而言,整個雞公山黑龍潭的休閑山莊的設計手法是古今結合,昔今交融。充分體現了對楚文化這種民族地域傳統特色的建築語言和形式的繼承與升華,讓遊客們通過景點建築的風貌去尋索歷史的痕跡,追溯雞公山特有的文化傳統淵源,從而成為山上萬國博物館建築群的主流之一。

參考文獻
[1]彭慧鋒,古典與現代的交融-傳統與時尚的結合.華中建築.000/
[2]柳風,信陽雞公山生態旅遊側記.河南科技.2003
[3]林箐 王向榮,雞公山風景名勝區入口區設計,中國園林.2003
[1]孫建國,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探討.河北林業科技.2003

(陳婷: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本科環藝0402班學生)

『拾』 如何欣賞人文景觀

要欣賞景觀,特別是人文景觀,只有抓住其特點,才能體會建造者的匠心和景觀的意境。以園林景觀為例:
我國的園林主要分為: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和嶺南園林。
北方園林以紅黃為主色調,配以蒼松翠柏,形成富貴尊榮、庄嚴雄渾的特色。
江南園林以黑白為主調,藉助光影藝術,呈現素靜、淡雅、溫和之美。
嶺南園林既不似北方厚重,又不似江南秀巧,而是簡潔、輕盈,形成暢朗、玲瓏、典雅的獨特風格。
因此,西方藝術家認為我國是世界園林之母。
如何才能抓住園林的特點呢?
要抓住園林的特點,就要了解園林的構景手法,這是園林欣賞的基礎,否則入園林中則如墜雲煙,理不清頭緒,豈談欣賞?
園林的構景手法主要有:
1、主配:主景與配景的搭配關系。
主景是全園景觀之精華所在,一定要鮮明突出;配景則起烘雲托月的作用。
園林設計就是通過主景與配景的有機組合,用游覽線路的合理串連,表現出序幕、發展、高潮、結束。
所以主景鮮明突出是園林景觀整體效果成敗的關鍵,主景是組織園林游覽路線層式里的高潮。
北京故宮,以位於中軸線上的大殿為主景,兩邊建築為配景,並以中軸線對稱,充分顯示了以皇權為中心的特點。
2、層次:是景與景之間的空間關系。此手法是以有限空間,造無限風景。
園林構景貴在層次,常用障景和隔景兩法來豐富景觀的層次。
(1)、障景法:多出現在園林或獨立園境的入口處,常用假山、屏風、竹林等阻障在另一些景物之前,採用欲露先藏、欲揚先抑的藝術手法,以達山重水復、曲徑通幽的意境。
(2)、隔景法則是利用明牆、廓、樹籬、殿堂等將景物分隔,以增加曲折、層次,豐富旅遊者的想像,造成隱約顯現但難窺全貌、近在咫尺但不可及的意境。
3、框景:用門框、窗框、洞框作為取景框,將景象框限在從框中所看到的范圍之內。(圖4-15)框景中框的造型更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樣。
框景是園林中的局部特寫,有如精緻小品,是對審美對象有意識有目的地優化組合,使景觀美更純正、更精煉。
4、借景:借園外的景色來襯托本園的景色,以擴大園景,讓想像的翅膀遠飛。
如:杭州西湖,就妙在借「三面雲山一面城」,湖光山色和諧統一。
「紅杏出牆」不正說明園內景色秀美誘人嗎?
借景的關鍵是使所借之景與園中之景和諧統一,才能使園境大開。
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對園林空間的擠壓和對園林意境的擾亂,使園中景趣大減。
如:北京天壇,南面成片的高樓使人對祭天的圜丘失去「九天之上」的感覺。
西安小雁塔旁的13層現代化旅館則使古塔彷彿成為被鎖在抽屜中的文物。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