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的風景
㈠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風景到底有多美
因人而異。一直以來,墨爾本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適合人主住的城市之一。這內座城市很安靜,適合學習、養容老。不過,有時安靜的也會令你發慌。比較無聊,這是我不太喜歡的地方。它沒有悉尼的繁華和喧囂。
當然,如果作為旅遊目的地,墨爾本也是不錯的選擇。就自然風景而言,它靠海,有數不盡的海灘、綠地、國家公園,還有著名的大洋路。人文風景,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曾經的首都,歷史文化濃郁。即使是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淘金熱,依舊給墨爾本留下了印記。
前不久,美國《時代周刊》旗下的時尚雜志《Wallpaper*》的創刊人Tyler Brule,通過環境、建築、住房、教育、公共交通,以及政府的行政效率、是否能夠比較容易的經營一些小生意等多方面的因素,評估出「最國際化的城市」排行榜;墨爾本位列第9位。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哥本哈根、慕尼黑和東京。巴黎排在第10位;而澳大利亞的另一城市悉尼,則排在第11位。
㈡ 澳大利亞墨爾本著名景點有哪些
作者:徐勇 來源:泰格旅遊網 時間:2012-9-21 17:31:02 點擊量:16568 作為澳洲僅次於悉尼的城市,墨爾本無論是城市經濟建設上,還是文化旅遊都有著長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一件見識到墨爾本的魅力,紛紛來此旅行,現就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的出行會有幫助: 大洋路:這里是欣賞海岸風光最好的地方了,寧靜的海水、浪漫的沙灘、神秘的雨林,這里什麼都不缺少,更有知名的景點 「十二使徒岩」 雖然隨著時間的侵蝕已經有一處出現損壞,但是絕對不影響這里的重要意義。大洋路 菲利普島:這里之所以聞名是因為此處是小精靈企鵝的保護地,這是世上最小的企鵝,每到日落便會成群結隊的歸巢,因樣貌可愛,而深受遊客喜歡,人們紛紛來此觀看它們。如果遊客有攜帶望遠鏡,或許還能看到海豹哦。這里的石頭也非常有名,奇形怪狀也是遊客必然觀賞的一景。菲利普島 聖基爾達:這是一個海濱城,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墨爾本的海濱游覽勝地,隨著歷史的發展如今和墨爾本一同成為一座現代都市,眾多的海外遊客蜂擁而至,在這里你可以盡情的欣賞當地豐富的文化生活。聖基爾達 皇冠逍遙之都:許多人將墨爾本譽為澳洲的娛樂之都,那麼我想「皇冠」為逍遙之都應該也是毋庸置疑的了,作為全澳洲最大的復合式財場,斥資 17億澳元,打造出這座綜合了高級集購物、美食、娛樂與一體的 「逍遙之都」。皇冠逍遙之都 知道了這么多的墨爾本旅遊去處,你還擔心來此之後不知道去哪玩了嗎?放心大膽的前往吧,你一定會收獲頗豐的。
㈢ 墨爾本的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1、聯邦廣場Federation Square
這里是探索墨爾本最好的起點,廣場上一座超現實主義的建築物,完全打破了遊客對墨爾本古典風情的最初印象。
聯邦廣場是維多利亞州最精密、最龐大的建設項目之一,結合了先進前衛建築設計。聯邦廣場覆蓋了整個內城市區,將中央商業地區與墨爾本中心的河流連接起來,融合藝 術、活動、消閑、觀光和露天場地各種功能。Ian Potter Centre也在聯邦廣場這里,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的所在地點,全球第一家以澳大利亞藝術為主題的公共博物館。
大家對聯邦廣場的喜愛歸功於其周邊既抽象又奇特的建築物,包括遊客服務中心,維多利亞國家藝術館新館(NGV),室內表演廳(BMW edge內),SBS媒體大樓,Transport Hotel, 藝廊,餐廳商店等。尤其是Atrium這棟建築,其外觀十分引人注目,由幾何圖形的鋼鐵和透明玻璃組成。它連接了弗林德斯街和亞拉河的通道,中間還被一棟以餐廳和咖啡廳為主的建築Crossbar切割。挑高的天花板與透明的玻璃,不僅讓外面的光源得以完全照射進來,還與鄰近的古典建築融合在一起,成功地詮釋出「傳統與現代」,「古老與創意」的對比概念。
2、聖保羅教堂
這是一座英國聖公會大教堂,位於佛林德斯街和斯旺斯頓街的交叉路口。該教堂與政府辦公街上的聖帕特里克大教堂,以及位於南亞拉的聖約翰聖公會教堂並成為墨爾本的三大哥特式建築。 聖保羅大教堂建於1866年,取代了原址上個與其名字相同但小得多的教堂。
修建教堂的過程遭受了種種困難的阻撓,英國建築師威廉巴特菲和教堂修建委員會之間產生了很大爭議,巴特菲對委員會想使教堂面朝貴族橋和石頭選材的設計構想非常不屑。教堂於1880年開始興建,但是巴特菲於1884年正式提出辭職。最後的工程由建築師約瑟夫里德監督完成。 教堂內部有很多獨有的特徵,包括在義大利定做的聖壇的遮門,鑲嵌著玻璃的大理石和條紋大理岩,由倫敦的路易斯及其合作者製作的管風琴。教堂內還有一組由13個小鍾組成的編鍾,是不列顛群島外的稀有珍品。
聖保羅教堂是免費開放的,教堂的大門非常有厚重感。走進聖保羅教堂,內部燈光比較昏暗,有種威嚴的陰冷感,教堂在空間上顯得比較空曠,屋頂很高大,美麗的彩畫玻璃帶有明顯的西方風味,給人的感覺就是時光倒轉到了古代歐洲,庄嚴而宏大。
維多利3、亞藝術中心Victoria Arts Centre
如果在聯邦廣場向亞拉河的另一邊眺望,日光立刻就會被一座芭蕾舞裙造型的尖塔所吸引,那就是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的所在地,是墨爾本著名的地標性建築。
已經開放20多年的藝術中心,由建築師羅伊格朗茲(Roygrounds)設計,一直為墨爾本市民提供著豐富的藝術大餐。這里經常上演大型音樂會、戲劇和舞蹈。藝術中心一共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高162米的尖塔下的劇院;一是墨爾本音樂廳;另一部分是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尖塔下的劇院就建在聖科達路上,6層樓的建築有5層在地下,3座表演廳也都在地下,其中最大的國家劇院(State Theatre)可容納2067人,主要作為歌劇、芭蕾及音樂劇的演出場地;表演屋(Play House)可容納800人,主要為戲劇表演而設計,休息室中還有原住民藝術展覽;最小的一座實驗劇場(George Fairfax Studio)可容納350-450人,是一個多功能表演室。
想要全面欣賞劇院內的豪華設計,可以通過工作人員的解說進一步地了解達到「好劇院」標准應有的設施,就算不能入內觀看演出,也可以藉此機會大開眼界。此外,藝術中心還特別開放了一間後台化妝間供遊客參觀,遊客可在此穿著各種戲裝拍照留念,過過明星癮。 這座多功能表演藝術中心於1973年開始建造,1984年建成首演。藝術中心不但吸引了世界級的藝術家、劇團、歌劇及芭蕾舞者來此獻藝,同時也是墨爾本市社交、文化活動的重要聚集點。
對於一個觀光客來說,藝術中心是最能領略墨爾本藝術氣質的地方,美術館是一棟頗具東方色彩的建築,泉水沿著大門整片玻璃牆流下,守護美術館大門的是一座被稱為「天使」的巨大雕像。「天使」並無羽翼,確切地說有些像三足二頭的小獸。斑斕的色彩,圖騰式的圖案,或許這是藝術家們幻想中的天使。劇院大樓的高塔是芭蕾舞裙造型,夜晚的舞裙飛揚出亞拉河畔最璀璨的燈火。劇場全部在地下,小巧別致。小劇場的底板是土銀色,椅子是桃色的;中劇場地毯是深紫色,椅子是古銅色;而大劇場的座位全是鮮紅色,這是英國歌劇院所使用的傳統色。大劇場的天花板由7500塊反光鏡片砌成,燈一開,反射的光影猶如天上銀河傾瀉。墨爾本音樂廳的音效在全澳首屈一指。舞台位於最底層,與亞拉河畔的河床一樣深。2677個座椅套全部由吸音的純羊毛製成。牆壁全是水牛皮。每一方塊用一隻水牛的皮製成。一共用了1000多隻水牛。舞台附近的羊毛吸音地毯與30個音響效果圓盤。根據演奏樂曲的不同,改變懸掛的高低。音樂廳的天花板與底板是經過山水畫家精心勾勒描繪的沙色、珊瑚藍、灰色和淺紫色,這四個色系代表了澳大利亞大地的顏色。聽眾置身音樂廳中,彷彿是在山洞入口處的斜坡土堆上,在這樣「自然」的環境中欣賞交響樂,是墨爾本人的創意,而這種自然與人文氣息完美融合正是墨爾本的魅力所在。
每年大約有120萬人由世界各地來此欣賞各類演出。藝術中心內的餐廳也提供各式美味餐飲。沿著亞拉河畔還有許多露天咖啡座及商店,可以在此品嘗香醇的咖啡和享受逛街的樂趣。到了晚上,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燈火輝煌,照耀著墨爾本的夜空,彷彿鑲嵌在市區燈火夜景中的一串珍珠。
4、皇家植物園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建於1845年,約40公頃,設計採用了十九世紀的園林風格,至今留著上個世紀的一些建築和風貌,園中種植的花木多是罕見的外來珍品及澳大利亞當地植物,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12000餘類、30000多種植物和花卉,除了澳洲所有原產植物和花卉種類,還培育出20000餘種外來植 物。
自1845年開園以來,即不斷收集世界各地的植物,逐漸擴展,才能擁有今日所見的規模。是全世界設計最好的植物園之一。 植物園的一大特色是,有許多著名澳大利亞和外國歷史名人親手種下的紀念樹:如英國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維多利亞州總督官拉特羅布,英女王維多利亞的丈夫艾伯特親王,澳大利亞著名女歌劇演員內利-梅爾巴,波蘭鋼琴家帕岱萊夫斯基,英國海軍將領傑利科,英國前首相麥克米倫,加拿大前總理迪芬貝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愛丁堡公爵,泰國國王普密蓬等等。
植物園內,一棵在維多利亞的歷史上名為"分離紀念樹"值得一提。1851年對維多利亞人來是一 個令人鼓舞的年份,這一年在維多利亞發現了黃金,同時這個原屬於新南威爾士殖民區一部分的不列顛領地獲得英國批准單獨成立殖民區。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事件,維多利亞殖民區的總督在墨爾本皇家植物園里種下了這棵桉樹,這株紅色的桉樹(尤加利樹)保存至今,它目睹了這個城市發展的歷史。
5、麗愛圖塔(Rialto Tower)
麗愛圖塔是墨爾本最有標志性的建築和南半球最高的辦公建築,這座樓高253公尺的商業大廈,是全球第21座高樓。55 層觀景台上的景觀美麗醉人,來墨爾本游覽時,一定要來欣賞這座美麗城市距離地平線60公里的地方360度鳥瞰全景。這里是觀察墨爾本這個「世界上最有活力 的城市」的另一面的理想地點。從這里向外望,不但能見到墨爾本城市中心的高樓大廈,還能看到遠處的印度洋,以及位於城市西邊的新開發區。
興建於1986年,有澳大利亞土地開發商布魯諾哥里羅建造。1994年,設在55層的觀望台對外開放,現在每天能吸引1500名遊客來此觀賞城市全景。觀望台每半小時放一次20分鍾長的影片,向遊客介紹墨爾本市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