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山水風景審美

山水風景審美

發布時間: 2021-03-08 06:02:15

A. 風景美學在美學中的地位

討論風景美學的地位是為它在美學領域爭得一席之地,故需對美學有所了解。為此,將張法著《美學導論》中關於西方美學歷史中的一段話錄於此:「從現在回頭去看,西方美學史就像一部美學各部分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歷史。古代以美的本質為核心的美學,美的本質統帥一切。近代,審美心理學和藝術哲學取得了相對的獨立性……現代,美的本質被否定,審美心理學和藝術哲學獲得了最大的自由。在這兩種美學之外的其他美學也紛紛崛起,如20世紀20年代興起後聲勢一直很大的技術美學……到後現代,審美心理學和藝術哲學本身的整體性也遭到解構的命運……一方面可以說美學的研究范圍越來越小,美學家並不需要研究以前龐大美學帝國的所有對象;另一方面可以說美學的研究范圍越來越大,任何一個具體對象,不僅在美學的視閾被單線研究,而且被置於一個跨學科主體透視之中……西方美學因有美的本質而誕生……又因失去美的本質而解構和轉向。」「在後現代思維中,美學呈現為不能還原為 『整體』 的東一塊西一塊的碎片,或者不能被一個整體邏輯所統攝的多樣性片斷」。風景美學正是在這一形勢下孕育和誕生的。

傳統美學認為社會物和自然物不是審美對象,即它們不是為審美而存在,它們作為審美對象是偶然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全面。美無所不在,任何事物,只要達到美的程度,具備了美的功能,人們便能從它獲得美的享受,自然也就成為審美對象。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時時與人接觸,它們給人的美,無論在時間上、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遠遠超過了專門的美產品。因為人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工作或從事家務勞動,不可能一天到晚看戲、看電影。事實上無論什麼生產行業,為了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力,都會在產品的美觀性、藝術性上下工夫。正是這一原因,才使得技術美學迅速發展。關於這方面,中華文化在古代就已經有所實踐。例如張衡的渾天儀、地動儀,無不是精美的藝術品。賈誼的《過秦論》,氣勢恢宏,音韻鏗鏘,讀來朗朗上口;諸葛亮的《出師表》,情詞懇切,讀之令人淚下;蘇東坡的《石鍾山記》,對景物的描寫惟妙惟肖。這些文章都不是作為審美對象而存在,但卻都是美的典範。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專門的美產品——旅遊業迅速興起,人們已將風景區作為獲取美的場所。風景區作為審美對象而存在,自然也就進入美學領域。因此,擴大美學范圍會使許多事物的功利性、認識性、使用性、審美性統一起來。從現實需要出發,回顧整個西方美學,大體可分為3類:①從美的本質到自然、社會、藝術、科學、制度……所有美的現象,即以現象—本質為基本結構的美學;②從美的本質到美感的本質,即以主客觀為基本結構的美學;③以美——藝術為基本結構的美學。我們認為,完整的美學應以①、②兩種內容為主,即在范圍上是概括所有事物的美,而將③作為這個完整美學的一部分;但在主客觀的關繫上,認為事物的美是脫離主觀美感而獨立存在的,美感只是客觀的美在人的主觀感覺上的反映,這樣符合於美無所不在的事實。以前沒有找到一個能概括一切事物、橫跨一切領域的美的定義或本質,少數美學家更是企圖把美學局限在藝術這樣一個小范圍內。然而事物總是要按照自身的規律發展的,美無所不在的特點,使得各種美學紛紛崛起,各自向其應有的方向發展。如此,則可以把美學分成兩大部分:美的哲學、審美心理學屬於美學的總論;對各個不同領域美的研究則是美學的各論。因此美學的問題是,以什麼為依據來組織這些內容,以便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把美學統一起來?也就是如何才能使現今呈分裂碎片的美學還原為一個整體?方法就是回到起點,用美的本質、美的定義來統一這個分裂的局面。認識發展的規律,本來就是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去進一步深化,當各種美學發展起來以後,一個更加豐富、深刻、統一的美學定義必將誕生。

美並非實體,而是抽象的概念,是某些事物所表現的一種功能,故美學的各論必然要以該類實體事物為載體,因而「各論」可以按載體的性質來劃分。首先分為「物質的」與「非物質的」。「物質的」再分細為:未經人為加工之自然物,稱為自然美學,雖經加工,但未改變自然物的基本性質和位置者(如石窟藝術、廟宇、樓閣、棧道)亦歸自然美學;製造有使用價值的用品、儀表、設備等器物可稱為技術美學;無實際使用價值,完全供人欣賞的工藝品、飾品、玩具可稱為工藝美學。「非物質的」如文學、詩歌、戲劇、音樂、繪畫、雜技……可稱為藝術美學。過去西方的美學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質領域。自然美學又可再分:山水之美可稱為風景美學,人體之美可稱為人體美學。

這里有兩點需要說明:

1)雕刻、書法、繪畫等,如創造於自然山體之上,則無法從當地移走,與自然之間無法分離,如敦煌的壁畫、塑像,龍門、雲崗、大足石窟或崖壁上雕刻的佛像,鎮江焦山岩壁上的書法(尤以《瘞鶴銘》為文人們所重視),陰山崖壁上原始人的岩畫,都江堰、靈渠等水利工程。一些塑像雖可移開,但早已融入風景之中,成為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丹麥湖邊根據安徒生童話雕塑的美人魚,我們將其視為對自然風景的加工,是自然美的深化和提高,因而置於風景之中,當然這不會影響人們研究和欣賞雕塑之美。

2)建築向來被列於藝術之列,但是如從使用價值來看,其應屬技術美學的器物之美的范疇,城市鄉村的住宅及辦公、商業活動、文化活動等場所屬之,但風景區內的廟宇、亭榭等建築則屬於風景范疇。風景美學在整個美學中的位置見表2-1。

表2-1 風景美學在美學中之位置

在表2-1所示5類美學研究對象中,技術美學研究有使用價值的器物之美,生產它們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類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它們帶給人類的美,只是一種副產品,讓人們在使用時多幾分快樂和美的享受;風景美學、工藝美學、藝術美學以及人體美學研究都沒有實用價值的對象,這4類美學的研究,純粹是為了美,是純粹的美的產品,其中風景美學和藝術美學的性質更為接近。

風景美學不僅與藝術美學在性質上最接近,而且風景是藝術的重要源泉。繪畫和攝影相當部分是以風景為直接研究對象,故繪畫是向大自然學習的結果,即使是高水平的畫家也必須對自然有深刻的認識,才能有靈感,畫出好的作品。所以鄭板橋說:「古之善畫者,大都以造化為師,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畫」;又說:「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即使以人物或事件為中心的繪畫與攝影,亦需用景物作背景,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以增強所需要的氣氛。

文學作品也離不開風景,且不說那些專門的寫景文章,如王維的《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東坡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姚鼐的《登泰山記》。即使寄寓某種感情或志向,也要通過風景的描寫來表達,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作者嚮往一個公平和諧的理想社會,卻是通過對風景的描寫來表達。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為了表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志向,全篇幾乎都是對風景的描寫,最後才畫龍點睛地寫出這兩句話。許多科學文章也成為寫景文的範例,如酈道元的《水經注》,雖是地理著作,卻是華美的寫景文,「三峽」一段膾炙人口,堪稱寫景文的巔峰。

董其昌說:「詩以山川為境」,詩詞等雖以傳達抒懷某種感情或意志為目的,但篇中幾乎全是對風景的描寫,是將情感、意志、哲理寓於風景之中,不對風景有深刻的了解,絕對寫不出好的詩詞。因為只有人人都熟悉的景物才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勾起讀者自己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感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些盡人皆知的名句,哪一句不是通過風景的描寫來表述情感?李白的《蜀道難》應是其浪漫主義達到巔峰的代表作,蜀道難是對秦巴地區險阻的如實描繪,李白如果沒有對這一地區的深刻了解和觀察,絕對寫不出這篇不朽的著作。不但古人如此,現代人亦不例外。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文學家、畫家、攝影家……不去風景區向自然學習、獲得靈感實難達到較高境界。所以蘇轍說:「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

董其昌還說:「以蹊徑之怪奇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前面一句的意思是,某一山水風景之所以成為藝術的源泉,是因為人們從中可以獲得感悟,而攝影、繪畫、詩歌、文章……無論多麼精煉、多麼出神入化,無論怎樣達到了「韻外之趣」,怎樣掌握了「力的式樣」、「表現性」,無論怎麼抓住了「肉、骨、神」,也只能是表現出這一風景的一個側面,不可能表現出其全部精華。蘇東坡寫西湖:「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可以說把西湖寫絕了;楊萬里寫西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又是另一番情趣。同寫廬山,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是幅美妙的圖畫,「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是恢宏的氣勢;蘇東坡的「橫看成嶺側成峰」則寓意著深深的哲理。大自然是一個風景藝術無窮的龐大寶庫,只要你善於觀察,信手拈來,便是佳作。後面一句話的意思是,源自自然的藝術品,它的美可以高過自然,因為作者將自然的美、自己的心得、自己的靈感全部融入了作品之中,並能激發出閱讀觀賞者潛在的審美感應。鄭板橋畫的竹,寥寥數筆,能引起人無限的深思、無窮的遐想,使人愛不釋手。大自然的風景受具體地貌、空間的限制,不同的美有時難於匯聚一處,但是《長江萬里圖》卻能把雄偉、險峻、巍娥的大山和江南平原柔媚、明麗的景色展現在同一幅圖內。牡丹的華貴,菊花的淡雅,桃杏的繁茂,梅花的高潔,各有其時,百花爭艷圖卻能把它們組合成奼紫嫣紅的春色。園林、盆景是向自然學習的一種形式,一塊石頭,一棵小樹,能顯示出丘壑山林的韻味。蘇州的滄浪亭,牆外水面是開闊明快敞亮的景色,牆內卻是寧靜幽深的另一番情趣,相距不遠的廳廊內卻又是高雅的家居陳設。藝術家能打破自然條件的阻礙,按照人的主觀願望,把自然難於或不可能共生的美組合在一起,顯出高於自然的妙思,來源於自然風景,卻又超越自然。

風景和藝術都給人以美感,如果藝術是人類創造的藝術品,那麼風景就是大自然創造的藝術品,是質朴、本源、宏大的藝術。因為繪畫、攝影、文學、詩歌、園林、盆景等都是對風景的仿造、復制,它們都是由風景派生出來的次生藝術,因此,風景是原生的藝術,是藝術的本源,是美的本源。

風景還可以凈化人們的心靈。例如青城山上快到山頂之處有一個景點,稱作洗心池,什麼叫「洗心」?就是洗去人們企圖佔有一切的慾望,洗去心靈丑惡的一面,變得更加善良、純潔。常建的詩說:「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此處「空」是一個動詞,表明丑惡的心靈已被洗得空空如也。所以中國的佛教、道教都主張在優美的風景中修持,這使得景區的美得以進一步提高和深化。

B. 桂林山水的審美特徵

桂林山水風景誘人,山清水秀,以奇山,奇水聞名世界,使中國四大美景之一

C. 結合旅遊美學的知識談談對桂林山水的審美特徵

桂林山水風景誘人,山清水秀,以奇山,奇水聞名世界,使中國四大美景之一

D. 三峽中對山水景色特點的概括有哪些

1、一是奇特。可以說,三峽山水無處不奇,真是山奇、水奇、雲奇、岩奇、洞奇。山的形狀奇特,有的如黃牛,有的似仙女,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金盔銀甲,有的如兵書寶劍,有的如巨大屏障,有的像碩大的風箱,有的像牛肝馬肺,有的如柱頂天,有的似飛龍,有的如舞鳳,有的如群仙聚會,有的如蒼鷹,有的如香爐……無奇不有。

江水亦奇,三峽之水,或遇巨崖夾峙而如萬馬奔騰,或遇險灘礁石而急湍奔流,或與眾溪匯合更為浩浩盪盪,或遇寬谷而靜靜流淌。雲之奇,奇得天下聞名,或從崖畔如卷而出,或如直柱裊裊而上,或色彩斑斕如少女的羅裙,或亮麗如乾爽的絲絹,詩人元稹為此寫出了「除卻巫山不是雲」絕句。

岩之奇,或獨立山巔,或偃卧江邊,或如條條游龍依附於山體,或如書頁層層疊堆,或立或卧,或斜或直,或凸出或凹陷,或堆集如眾人聚會,或孤立如望夫歸來。溶洞之奇,奇如地下迷宮,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特色各有,風姿各異,或藏於深山之中,或與江水相連,或曲折下行,或沿山體上升,組成了一個奇特的地下世界。

2、二是變幻。三峽山水的美,具有四季之變,昏曉之變,朝暉夕陽,氣象萬千的特徵。春日的峽江,佳木繁蔭,萬紫千紅,盛開的桃花向你微笑,滿山的杜鵑花向你獻媚;夏日樹林鬱郁蔥蔥,陽光充足,青山赤水相映襯,煞是壯觀;秋日明凈艷麗,峽江柑桔、臍橙帶著金黃色的面龐向你點頭,山崖青黃相間,楓葉泛紅,好似水彩畫卷;

冬日彤雲密布,烏雲常聚山間,有時飄來陣雨,有時飛濺冷霰,有時雪花飄飄,遠山白頭,近山敷粉,煞是好看。其昏曉之變也十分明顯,清晨山重重,霧蒙蒙,江水浩淼奔流,金色的太陽從群山的山脊間露出,有時隱入淡灰色的雲層,在雲層邊緣上鍍上亮晶晶的光芒,給人變幻多姿的美感;夕陽欲墜之時,江面愈來愈暗,山影愈來愈重,景色雄壯而陰沉。

3、三是壯美。三峽山水是壯美的典範,群山氣勢磅礴,壯闊雄渾;巫山十二峰巍峨挺拔,朦朧深遠;大溪小溪回漩激盪,或奔涌,或潺潺,或與群山撞擊;長江主流更是氣勢澎湃,或驚濤拍岸,或狂濤卷雪,或舒緩平和,或翻滾沸騰,一派雄偉景象。

作家劉白羽在《長江三日》日描寫三峽的壯美十分傳神:「天空江上雲霧迷濛,電光閃閃,風聲水聲,不但使人深深體會到『高江急峽雷霆斗』的赫赫聲勢,而且你覺得你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樣貼近,就象整個宇宙,都羅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風霧,渾然融為一體,好象不是一隻船,而是你自己在和江流搏擊而前。」「透過閃閃電炬,從驚濤駭浪中尋到一條破浪前進的途經,這是多麼豪邁的生活啊!」

三峽山水的這些美的特徵,給旅遊者帶來了無限的審美感受,更熏染、陶冶、影響著三峽人,成為三峽人寄託情感的底色,創造文化的載體。水的瑰偉奇麗

(4)山水風景審美擴展閱讀

《三峽》是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麗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記述了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描繪出三峽各具特色的四季風光,展現出了長江萬里圖中一幀挺拔雋秀的水墨山水畫。全文結構嚴謹,布局巧妙,渾然一體,其用語言簡意賅,描寫則情景交融,生動傳神。

酈道元生於官宦世家,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創作《水經注》四十卷。

它名義上是以《水經》為藍本作的注釋,實際上是在《水經》基礎上的再創作。全書記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條,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內容比《水經》原著要豐富得多。

E. 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應掌握怎樣的方法

中國園林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康舒適、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這是園林的物質生活基礎。在植被、水體、建築位置等方面注重對園林的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目的是為營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結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山石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風景式景觀類型,是中國傳統園林典型風格特點。建造園林所用材料的精工細作,園林景觀重在意境表現,是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園林強調的「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就是將自然中存在的山、水、石、花草等元素以及它們所具有的特殊美感加以提煉和微縮收納至有限的園林空間中,其目的是為強調人對自然的認識與感受。這些對現代園林的營造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 中國古典園林的整體風格
中國古典園林是山水風景式園林的典型代表,是人們在一定空間內,經過精心設計,運用各種造園手法將山、水、植物、建築等加以構配而組合成源於自然卻高於自然的有機整體。在中國園林的緩慢發展過程中,由於所處的獨特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背景和審美情趣的影響,中國園林形成了自身的風格特點。具體說來,中國園林特點主要為以下四點。:
1.1 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
中國園林屬於寫情的自然山水型,設計者寓情於景,同時園林中的景色也體現著人文情懷。它以自然界的山水為藍本,由曲折的水體、錯落的山體、迂迴的園路、參差的山石、幽奇之岩洞構成一個被精煉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是將自然界的景物集中薈萃在一處。
1.2 建築美與自然美有機融合
中國園林的設計講究將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結合,從而在園林總體上達到一種人工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這種「師法自然」的造園藝術,體現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1.3 濃郁的詩情畫意
園林設計中從總體到局部都包含著濃厚的藝術情趣,而有些園林的設計者就是由畫家直接擔當的,在對園林的空間布局、植被設置、山石堆疊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傳統繪畫當中的審美特徵。此外,園林中楹聯、匾額中的書法作品也是與這種審美情趣相一致的。石談及楹聯、匾額及對景色園區的命名等等也都體現著深厚文學底蘊,同時也對園景起到了點睛作用。這些綜合的表現形式流露出的是濃郁的詩情畫意,它使人足不出戶而能領略多種風情,於潛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藝術的熏染。
1.4 深邃高雅的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不僅通過人工的方法營造了一個適宜居住的環境,還在園林設計中將中華民族的性格和文化內涵通過視覺與文學等形式表現了出來,如端莊、含蓄、幽靜、雅緻等。讓身處其中的欣賞者不僅滿足了視覺感官上美的享受,還在欣賞過後在心靈與精神上受到激發,產生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的深層境界。
中國古典園林的上述特徵正是通過設計者將設計思想經由園林構造中所有涉及的這些視覺要素,在局部細節到整體的安排中遵循一定的審美思想和人文背景下體現出來的。
2 中國古典園林的構園要素
中國古典園林中每個單獨的園林作為一個整體包括很多組成要素,而且每個園林根據園主個人的審美水平和興趣愛好在園林設置組成要素中都會有所側重。但總的來說,中國古典園林的構建中,普遍包括建築、山石、水體、動植物。在構園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要素採用的手段也不盡相同。而我們研究中國古典園林中的這些構園要素是為了在現代環境景觀的設計中更好的借鑒、利用。
2.1 因地制宜
中國古典園林的因地制宜,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講的是建築與園景的整體配合關系。另―方面,說的是植物與山石等作為點綴的細節要注意與建築內外部位置的經營一致。在中國園林中,建築的特點是散點式分布。建築本身並不作為整個園林中的主體物和構圖中心。建築除滿足休息、居住、娛樂的基本功能外,要與園林的整體相互穿插、交融,使建築在風景園林中不顯得突兀。這就要在園景的布置中服從整體需要,使建築與園林中的山石水體互相映襯。此外,中國園林的設計中很多採用借景的手法,無論是象嶽麓書院中近借窗前的幾桿翠竹還是如同拙政園遠借北塔寺景色,這些都是應當在園林的設計中考慮的因素,只有因地制宜、借的巧妙才能體現出設計者的妙思。
2.2 庭園理水
中國園林講究「無水不成園」,正是有水的存在才使得園林得水而活。而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也使得無論北方皇家園林還是江南私家園林都對水這種自然元素備加喜愛。「一池三山」、「水狹必間其隔」等等都是有關水景的重要理論。而對現代的環境景觀設計而言,學習水體布局是為了要學習傳統園林中水面開合有序、大小曲折變化的特點。水中增加小島,同時結合植物與地形布局,能夠豐富園林的空間層次。另外,在水體景觀的形態上要講究動靜變化,古典園林在水池中或池塘沿岸栽種荷花、蘆葦等水生植物,在水中放養魚類,都是為了增加整個園區內各個元素間的相互關系,做到動靜

F. 描寫山水景色的詩句

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黃河回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答復回.(李白《將進酒》)
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酈道元《三峽》)
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7、「日映青丘島,塵起邯鄲陸.江移林岸微,岩深煙岫復」(《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遠重疊,竹樹近蒙籠.開襟濯寒水,解帶臨清風」(《游沈道士館》)
9、「長枝萌紫葉,清源泛綠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泛永康江》)
10、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G. 中國園林和西方園林在審美特徵上有哪些區別

可以從文來化上聯系考慮,中國文化講源究「天人合一」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所以中國園林以自然變化、曲折為特點,本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將人工美與自然美有機結合,從而達到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境界,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風景園林的獨特風格,它強調天然美勝過人工美,體現博大的文化和復雜的精神。
西方文化強調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駕馭自然。相對應,西方園林藝術強調人工美或幾何美,強調秩序,認為人工的美高於自然的美。它以科學、技能為主,在明確軸線的引導下作前後左右對稱布置,甚至連花草樹木都修剪成各種規則的幾何形狀。形式上整齊一律,均衡對稱。大面積平整的草坪、修剪的形態規則的林木和花卉構成了西方園林的主體。西方園林藝術體現精確和對稱,整體簡潔而清晰,一切都表現為一種人工的創造。

H. 我為什麼很喜歡山水風景

我也很喜歡,看到大自然,就覺得有一種無窮無盡的力量,這不是天內生的感覺,而是大自然容就能賦予人的一種力量,如海上日出的壯觀,雪山的偉岸,還有黃河的氣勢 ,大草原的廣闊……風景本身就會給人一種很好的視覺效果,當你置身於大自然中的時候,就有說不出的喜悅,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讓人心曠神怡。

I. 古典園林的審美要素和造園手法分別有哪些

中國園林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康舒適、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這是園林的物質生活基礎。在植被、水體、建築位置等方面注重對園林的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目的是為營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結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山石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風景式景觀類型,是中國傳統園林典型風格特點。建造園林所用材料的精工細作,園林景觀重在意境表現,是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園林強調的「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就是將自然中存在的山、水、石、花草等元素以及它們所具有的特殊美感加以提煉和微縮收納至有限的園林空間中,其目的是為強調人對自然的認識與感受。這些對現代園林的營造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 中國古典園林的整體風格
中國古典園林是山水風景式園林的典型代表,是人們在一定空間內,經過精心設計,運用各種造園手法將山、水、植物、建築等加以構配而組合成源於自然卻高於自然的有機整體。在中國園林的緩慢發展過程中,由於所處的獨特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背景和審美情趣的影響,中國園林形成了自身的風格特點。具體說來,中國園林特點主要為以下四點。:
1.1 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
中國園林屬於寫情的自然山水型,設計者寓情於景,同時園林中的景色也體現著人文情懷。它以自然界的山水為藍本,由曲折的水體、錯落的山體、迂迴的園路、參差的山石、幽奇之岩洞構成一個被精煉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是將自然界的景物集中薈萃在一處。
1.2 建築美與自然美有機融合
中國園林的設計講究將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結合,從而在園林總體上達到一種人工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這種「師法自然」的造園藝術,體現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1.3 濃郁的詩情畫意
園林設計中從總體到局部都包含著濃厚的藝術情趣,而有些園林的設計者就是由畫家直接擔當的,在對園林的空間布局、植被設置、山石堆疊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傳統繪畫當中的審美特徵。此外,園林中楹聯、匾額中的書法作品也是與這種審美情趣相一致的。石談及楹聯、匾額及對景色園區的命名等等也都體現著深厚文學底蘊,同時也對園景起到了點睛作用。這些綜合的表現形式流露出的是濃郁的詩情畫意,它使人足不出戶而能領略多種風情,於潛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藝術的熏染。
1.4 深邃高雅的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不僅通過人工的方法營造了一個適宜居住的環境,還在園林設計中將中華民族的性格和文化內涵通過視覺與文學等形式表現了出來,如端莊、含蓄、幽靜、雅緻等。讓身處其中的欣賞者不僅滿足了視覺感官上美的享受,還在欣賞過後在心靈與精神上受到激發,產生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的深層境界。
中國古典園林的上述特徵正是通過設計者將設計思想經由園林構造中所有涉及的這些視覺要素,在局部細節到整體的安排中遵循一定的審美思想和人文背景下體現出來的。
2 中國古典園林的構園要素
中國古典園林中每個單獨的園林作為一個整體包括很多組成要素,而且每個園林根據園主個人的審美水平和興趣愛好在園林設置組成要素中都會有所側重。但總的來說,中國古典園林的構建中,普遍包括建築、山石、水體、動植物。在構園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要素採用的手段也不盡相同。而我們研究中國古典園林中的這些構園要素是為了在現代環境景觀的設計中更好的借鑒、利用。
2.1 因地制宜
中國古典園林的因地制宜,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講的是建築與園景的整體配合關系。另―方面,說的是植物與山石等作為點綴的細節要注意與建築內外部位置的經營一致。在中國園林中,建築的特點是散點式分布。建築本身並不作為整個園林中的主體物和構圖中心。建築除滿足休息、居住、娛樂的基本功能外,要與園林的整體相互穿插、交融,使建築在風景園林中不顯得突兀。這就要在園景的布置中服從整體需要,使建築與園林中的山石水體互相映襯。此外,中國園林的設計中很多採用借景的手法,無論是象嶽麓書院中近借窗前的幾桿翠竹還是如同拙政園遠借北塔寺景色,這些都是應當在園林的設計中考慮的因素,只有因地制宜、借的巧妙才能體現出設計者的妙思。
2.2 庭園理水
中國園林講究「無水不成園」,正是有水的存在才使得園林得水而活。而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也使得無論北方皇家園林還是江南私家園林都對水這種自然元素備加喜愛。「一池三山」、「水狹必間其隔」等等都是有關水景的重要理論。而對現代的環境景觀設計而言,學習水體布局是為了要學習傳統園林中水面開合有序、大小曲折變化的特點。水中增加小島,同時結合植物與地形布局,能夠豐富園林的空間層次。另外,在水體景觀的形態上要講究動靜變化,古典園林在水池中或池塘沿岸栽種荷花、蘆葦等水生植物,在水中放養魚類,都是為了增加整個園區內各個元素間的相互關系,做到動靜結合,處處成景。現代的景觀設計中多是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態凝固起來,展示在人們面前。比如一些噴泉、湧泉、溪流的設計應用,就能給現代的環境景觀設計增加不少靈氣。
2.3 步移景異
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布局上講究步移景異。這是由於園林本身佔地面積有限,若要在其中構建如同自然的山水景色,比較困難。而且,平直的空間分割容易造成景色盡收眼底的弊端,降低了中國傳統美學中追求的「曲徑通幽」的視覺效果。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要在園林的地理環境設計中找到突破點,即通過人工改造地勢的高低起伏,加上對山石、植被的精心布置。而相對現代的環境景觀設計,對於一些在空間上比較有局限性的景觀如何做到以小見大,向人們更好地展示景觀,是設計上首要考慮的問題。可供參考的一種解決方法是為在設計過程中突出步移景異的設計理念,將景觀中的焦點性景點作為道路變化的對景,道路線性的曲折變化緊密結合這些能夠吸引人們視線的對景景觀展開。這樣的處理手法―方面可以豐富環境景觀的空間的層次變化,另一面很好地保證了園區內的各個景觀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組成部分所形成的完整性。
2.4 植物配置
中國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的精巧性在於常將遵循畫理詩情目的與景觀中建築物的布置融合在一起考慮。植物還常常被人賦花木以人性,這也是中國園林的重要特點之一。許多植物的品格被賦予了人的性格並寄託了人類美好的願望。例如牡丹的雍容富貴、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梅花的堅強高潔、竹子的虛心有節等等。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在傳統中具有美好寓意的植物,比如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同。所以,現代的景觀設計中針對植物的配置要在滿足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多賦草木以情趣。同時熟悉身邊唾手可得的植被特性,將生活中常見的野草、具有鄉土特徵的樹木、植被重新賦予新的特徵,這樣才能使人們更樂於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熱愛自然;也能讓我們的作品更有人情味道。
園林是人與自然的結晶。對現代人來講,由於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一個能夠滿足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的環境就顯得彌足珍貴,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現代人心靈的渴望。園林作品應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韻,才能與人們心中的美很好地交流,產生共鳴,陶冶情操。中華民族有落葉歸根,尊重祖先的習慣,注重文化上的繼承和文脈上的延續。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是一種方法也更易取得成功。中國古典園林的博大精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習研究明了的,她是現代環境景觀設計者學習的寶藏。
3 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的現代意義
中國園林是自然風景類園林,從建園的設計思想角度分析,師法自然一直是中國古典園林創作的思維方式,而且對於園林設計的水平高低也是以是否「宛若天成」作為一個衡量的標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園以自然環境中存在的山水為創作的摹本,造園者在感受其自然之美之後,將山石、水體和植物的美濃縮、提煉自然美之精華於園林中,造就了無數美景名園。因此,深入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熟悉大自然是園林創作設計的基本源泉。與古典園林設計者相比我們現在能在比過去優越得多的條件下去感知和認識自然,也能利用現代聲、光、電等更多的科技手段來展現自然之美。古典園林注重四時得節,也就是將大幹世界的萬千景象,例如日月光影、山形水貌、綠植樹木、春花冬雪等視作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元素加以充分利用,結合建築形成蘊含一定意境的園林景觀。所以,設計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自己的審美水平就應當廣游天下美景,多接觸真正的自然大山水,多搜集積累景觀素材,進而總結提煉這些素材中的美的本質,並將他們獨特的美感運用到設計作品中。
師法自然的過程就是設計者將自己對自然美的親身體驗加以濃縮概括、提煉抽象後再利用自然元素表達出來分享給受眾的過程。師法自然的具體方法不同,從設計思路上看主要有兩點:第一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去誇大突出自然中的景觀特點以增強其視覺效果,比如景觀中常見的噴泉的設計。它們在自然界比較少見,但卻能體會到它們源於自然的神韻。第二點就是在現代新科技、新材料的支撐下去擴展和延伸觀賞者的感知能力,使人類更能感到自然的神秘與美麗。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是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者把「自然」作為園林景象創作的原則和藝術標准。中國園林崇尚「自然」源於中國的古代文人往往將自我情感通過對山水的描摹、吟詠抒發出來。以表現自然美為主旨的山水詩、山水畫和山水園林的出現、發展,不僅是文人墨客以景抒懷的載體,也貫穿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哲學觀念。這個觀念深刻影響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創作,強調「法天貴真」、「天趣自然」,反對成法和違背自然的人工雕鑿。我們學習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的風格特點、構園要素,是為了把從中吸取的有用的觀點、知識和技術應用於現代的景觀設計之中。但是我們在借鑒的過程中也不能盲目地把中國古典園林直接搬到現代的景觀設計中。這是由於中國的園林發展有著自身的特點,同樣也有著歷史條件的限制。而我們提倡的針對中國本土的景觀設計也不是只針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而言。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兩點:
1
雖然中國園林在世界園林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但也應了解其弊端。中國傳統園林的主要局限性之一在於習慣閉門造車,與外界的聯系較弱,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中國園林受其他園林風格影響較小因而能夠形成獨特的園林特點,自成一派的原因。面對在封閉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園林文化特色,在當今西方思潮的沖擊下,現代園林設計師要開闊思路,思考變通之法,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應用意義,把中國傳統園林的建造手法、空間布局形式、造園要素以及蘊含的文化等等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使中國園林的精髓得到延續和發揚光大。
2
從造園的風格來看,現代景觀設計中既可以遵從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鑒西方的表現形式,兩者都不排斥。從設計的發展角度講,古今結合、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必然的趨勢。這就要求設計師首先對古今中外的園林史、造園手法以及它們包含的美學思想、歷史文化等進行探討,批判的繼承傳統,吸取精華。同時,取西方之長,補中國園林之短,融中國文化思想的內涵與西方現代的生態景觀觀念於一體,來創造中國特色的現代環境景觀。當然在設計過程中也要沿襲本民族文化的文脈,以嚴謹的、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設計。純粹的模仿和復制往往是設計思想不成熟的體現。對西方及古典園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襲拼湊或者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態度,融會貫通,才能運用自如,創造出更精彩、層次更高的新園林,以適應現代生活對環境景觀設計的要求。

J. 形容「山水景色優美」的詩句有哪些

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內》

譯文:竹林外容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譯文: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三、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譯文: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


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譯文: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五、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宋·楊萬里《小池》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