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景觀
㈠ 北方種什麼風景樹
一,三角槭
又名三角楓,落葉喬木,高5-10米,稀達20米。樹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小枝細瘦;當年生枝紫色或紫綠色,近於無毛;多年生枝淡灰色或灰褐色,稀被蠟粉。冬芽小,褐色,長卵圓形,鱗片內側被長柔毛。
㈡ 盤點:中國北方園林都有哪些,都有什麼特點
北方園林的規劃布局,中軸線、對景線的運用較多,更賦予園林以凝重、嚴謹的格調。主要分布於北京、河北一帶,相對於南方而言,此區雨量較少,華北湖泊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廣袤平原,又有縱橫水道,於是,在平原地區高聳的泰山和燕山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象徵。
北方園林
北方園林的構築物與自然關系密切,主要反映在溫度和風向與建築的關繫上。北方寒冷,防寒是建築最主要的功能,所有建築的六個面都顯出抗寒耐雪特徵。如四面圍牆都用厚牆,小窗,是為了減少室內熱量流失。不論是圍牆還是屋牆,窗子極少,窗扇用玻璃,很多用盲窗。牆與柱的關系,柱子不如牆寬而被包在牆體之內。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園林世界,形成了北風園林獨特的風格。
㈢ 中國園林南方北方區別特點
中國園林南方北方區別如下:
1、從發展時間上
從時間上說,中原、北方園林比南方園林發展得早。但南方後來居上,當然,南方園林是
在北方文化南漸之後發展起來的。其後,北方園林又取材於南方園林。
2、從顏色和視覺沖擊上
北方園林較富麗,江南園林較淡雅。
南方園林白粉牆在園林中雖很突出,但本身卻很高潔,可以借對比而破除沉悶感。
北方園林多為紅牆黃瓦,色彩鮮明。
3、空間處理上的差異
江南園林比較開敝、通透,內、外空間有較多的連通、滲透,層次變化也比較豐富;北方園林則比較封閉,內、外空間的界線比較分明。
4、植被造景的意境
南方園林花木種類多,疊石理水、水石相映。南方園林清雅平淡,多書卷氣,但不免寒酸簡陋。北方園林雄偉高大、金碧輝煌,主體突出,強調中心。所有的宮廷園林都佔地較廣,平面布局嚴謹,壯闊粗曠,厚重沉穩。
5、建造經費和規模不一樣
北方園林又稱皇家園林,以帝王宮苑為代表,它依據自然山水而建,在雄渾的山川之中點綴宮殿、軒、榭、寺廟,別具風格。南方園林又稱私家園林,以江南宅園為代表。 是私人住宅和花園的結合,面積較小,但布局靈活緊湊,以達到"小中見大"的效果。
中國園林的發展歷史,現根據歷史文獻和現存古代園林遺址的考察,循其明顯的規跡,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時期先秦秦漢、唐宋時期、明清時期。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指以江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皇家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園林形式。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古典園林是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建築。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
其造園手法已被西方國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中國園林熱」。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
被稱為「城市生態—生活細胞」的園林藝術,不但曾經點睛般地靈化了整個中國古建築體系,而且正在不斷深刻影響著現代建築、規劃工作尋求完美和生態意境的方式、方法。
然而持久引以為榮的古典園林過分孤芳自賞,從宅到城,一個多層次的天人合一系統卻被埋沒。在詩畫意境里沉醉久了,迷失了精髓、方向,喪失了活力,甚至鮮花變成了鴉片,池水形成了腐溝。
㈣ 北方園林景觀中常見的花卉有哪些
北方園林景觀中常見的花卉有哪些?
答:北方園林景觀中常見的花卉有八寶景天,大花萱草,玉蘭,玉簪,福祿考等等。
㈤ 北方園林和南方園林的區別,北方園林和南方園林的區別
中國在南北方面劃分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指由秦嶺——淮河劃分的,並大致是由西向東奔流態勢的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區。南北區分先秦即已存在,魏晉南北朝時得以進一步加深。園林是在固定的地點和空間中,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人文特徵,為人們提供一個觀賞、休閑、居住和遊玩的地方。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高峰時期產生的一種結合藝術與生活的形體設計,是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條件下把中國民族精神與自然結合的綜合環境設計。縱觀歷史,園林由最早滿足封建帝王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范圍開始,至唐宋時達造園鼎盛高潮,明清時又產生造園理論及專業造園家。在這一發展演進歷程中,園林同時受到儒、道、佛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與其他門類藝術密切結合,構成獨樹一幟的園林藝術而聞名於世。它所表達的是再現自然,超凡脫俗,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審美思想追求,強調的是內函深遠的意境。
而一般來說,由於建築風格與特點的不同,我國的園林根據地域,一般可以分為北方園林和南方園林。造成南北園林差異的原因有地理位置的差異、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歷史的遺跡、以及氣候的影響等等的原因。北方園林以北京為代表,一般以帝王宮苑為典型,也可被稱作皇家園林,而南方園林以江南宅園為代表,又稱私家園林。
一、南北園林風格比較
中國古典園林可分四大類,即帝王宮苑、第宅園林、寺廟園林和風景名勝地。從分布的地理位置看,南宋後的園林主要集中於北方的北京、承德,長江下游的南京、楊州、蘇杭一帶及珠江三角洲一帶。因各自風格不同,習慣上又稱為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和嶺南園林。第宅園林即江南園林,可謂中國園林之精華,其造詣是運用中國繪畫理論於造園藝術。意即把兩度空間的山水畫立體化,把自然山水濃縮於較小的空間內,與建築景觀融為一體。
北方園林,大多是服務於封建統治階段的皇家苑囿,其營建布局與宮殿規制密不可分,大體量、大規模格局充分體現皇權統治的象徵。盡管園林也有垣牆圍護,因為園林范圍太大,使得垣牆的空間限定感消失。雖然園內局部也有封閉內收型的園林空間,這大多是園林中的園中園和園中院。
南北方園林手法上大致遵循相同的造園原則,但因各自的服務對象不同,加之地域環境和文化習俗的差異,從而呈現南北不同的藝術風格。如果說北方皇家園林是一望無際的山山水水,感覺是沒有特定的環境空間限定,而江南園林是築有自己的天地,以「隱」的思想為主導,那麼嶺南庭園則反映了園主人既想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又想向外擴展,了解外部世界的思想情感。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其異同點。
1.平面格局:江南園林多建於市井內,空間狹小,常以內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間中來構置景觀,使之隨形就勢、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與園中的疊山池水、花木橋廊巧妙結合,小中見大,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北方園林環境寬廣開闊,園中景觀景點取外向分散布局或內外結合的布局,景點本身既有良好的觀賞視域,彼此又可廣為借景。雖然有些園林布局也取法江南,終究擺脫不了軸線對稱與四合院型制的影響。
2.建築形體:江南園林建築從外觀造型、立面形式到細部裝飾處理,遠比北方的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其建築空間既滿足生活居住需要,又作為感情生發和延續場所。北方園林卻把建築作為「景」的構成主體,追求建築形式美的意念,同時也作為顯示皇家氣派的重要手段。「故南北園林建築形象差異十分明顯,北方較平緩、厚重、庄嚴、粗壯、樸拙;南方則蹺曲、輕巧、活潑、纖細、靈巧。
3.空間尺度:江南園林空間開敞通透,內外相互穿插滲透,景中套景,層次變化十分豐富。北方園林則較封閉,內外空間分界明確。在尺度方面,南北園林極為懸殊。若與宮殿建築比較,北方園林已屬較小的一種,而和江南園林相比,其尺度仍大得多,可見「江南園林建築其尺度之小巧,實到了無以復減的程度。」其他同類的建築、空間或水面景觀也都如此。
4.建築色彩:北方園林建築色彩富麗堂煌,鮮艷奪目,即便有不少建築也用了青瓦屋頂,其牆柱、門窗的色彩仍很濃重。江南園林淡雅樸素,幾乎所有建築色彩都以白粉牆、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綠色的木構裝修組成,與北方形成鮮明對比。這與地方氣候密切相關。另外,在構成園林基本要素的山石、水體、花木配植、路徑橋廊設置方面,南北方也各有特色。如江南園林的石,講求漏、透、瘦、皺,靈空虛幻;樹木自由布置;北方則效實遒勁,園渾厚重;樹木排列規則。
總之,江南園林呈現的是「樹無行次,石無位置,山有賓主朝揖之勢,水有迂迴瑩帶之情,是一派峰迴路轉、水流花開的自然風光。」北方園林則充分利用自然美開拓環境美,給人以雄渾磅礴、自然天成、層次清晰之感,用園林藝術喚起審美聯想,使美的形式體現環宇一統。「移天縮地於君懷」來表現天人感應和皇權至尊的觀念,是伴隨著一定的政治目的而構成北方皇家園林的。
二、文化特徵
受儒家思想影響,北方皇家宮苑體現著嚴整與規則,講究對稱秩序,表現出一種強烈崇閎嚴肅美的藝術效果,其造園風格受宮殿建築風格影響以及精神需要所制約。園林宮苑建築除了物質的實用功能性以外,還有其精神性的作用。道、釋諸家思想也對皇家園林有所影響。皇家園林隨處可見佛寺廟宇或梵意命名之建築。
江南士大夫文人園林體現了老莊佛禪混為一體哲學內涵。在這樣的園林境界中,文人士大夫所獲得的不單是身心之樂,而且能夠寄他們的精神理想。嶺南園林既受儒、道思想影響,也有世俗思想的體現。儒學與老莊美學思想反映在嶺南園林上,是一種對立的統一,儒學美學思想體現在園林的造園手法,後者表現在園林的環境選址。與江南園林相比,嶺南園林其特點在於是在自然環境中的人工藝術。嶺南園林世俗功用的審美觀念表現強烈,造園不拘於傳統的形制和模式,以適用出發,注重園林的經濟實用,布局的便捷曠朗,裝飾的平和通俗,園景的自然實在,以達到情趣雅俗共賞。
三、南北文化心理結構比較
不同的自然人文環境建構出不同的文化心理結構,反之,文化心理結構對自然人文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的反作用。如地處塞外的靈州(今寧夏靈武縣),「本無羌戎之俗,後周宣政二年,破陳將吳明徹,遷其人於靈州。其江左之人尚禮好學,習俗相化,因謂之塞北江南。
文化心理結構常色含民族性格,價值標准、情感形態和思維方式等幾個主要方面。
在文化三坐標中(即歷史、種族和社會),種族是最穩定持久並永遠銘刻在文化中的印記。北人堅毅的個性,直率開闊的胸襟,使北方園林呈現出剛正端莊、宏偉壯闊的景象。南人溫和宛曲、柔弱細致的心地,使南方園林追求纖巧蜿蜒的格局。人們常把水之北稱作「陽」,水之南稱作「陰」,認為北方多陽剛之氣,南方多陰柔之氣,其中就多少有點南弱北強的意思。
從價值標准看,北方傾向於入世,南方則傾向出世。其原因是北人常處中國政治斗爭的中心,王朝的興衰幾乎同個人命運相關.加上民族個性及在宗法制度下培養的群體意識,其理想多根植於現實,懷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念,而南方人雖不反對入世,但文弱的個性,大多難於一如既往,常半途而廢,轉入消極避世,「同物我」,「乘物以游心」,在怡情自然中求取心靈的安慰。
以上分析不難得出,南北園林風格的不同,與各自地域的自然人文環境和文化心理結構密切相關,反映出南北文化的差異。每個社會,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必然在藝術形態或其他方面反射出統一的風格。因為「風格是文化電碼的直拉載體,……在所有場合下,風格成為文化的藝術符號。」風格也即人,「江左宮商發越,貴於清綺;河朔詞義貞剛,重乎氣質。」『「可謂之南北風格的概括。盡管乾隆也曾「攜圖而歸」,廣為引進江南造園手法,甚至仿建江南各園,如頤和園的諧趣園,即是無錫寄暢園的摹本。避署山莊湖區主景金山亭、西苑瓊島北岸的漪瀾堂,均是再玩鎮江「寺色山」格局的金山與北固山的「江天一覽」勝概。但他是運用北方剛健之筆抒繪江南絲竹之情,僅「略師其意,就其自然之勢,不舍己之所長。」仍舊保持北方人特有的氣質和性格。可見「在最初的祖先身上顯露的心情與精神本質,在後來子孫身上照樣出現。」
總而言之,南方與北方的園林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各有特色,互有補益。從時間上說,中原、北方園林比南方園林發展得早。但南方後來居上,當然,南方園林是在北方文化南漸之後發展起來的。其後,北方園林又取材於南方園林。中國園林之美主要反映在"詩情畫意"上,它在構思、取材、建築布局等方面深受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形成寓情於景的特點,將人的理想、趣味和精神追求通過景物展現出來,達到"無處不可畫,無景不入詩"的意境。園林的命名和對建築、山水景色的題名及楹聯、匾額等更是抒情寓意,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蘊。我們說南北方古典園林的差異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園林的設計和建設者不同的社會思想和人文理念。毫不誇張的講「園林藝術」是人的社會文化要素一個很顯著的體現和指向。人對建築是有感情的,因為建築的感情表達比其他藝術更直接。從建築的文化層次上說,人對建築的感情就是對生活本身的感情。而我們在談及園林文化和園林藝術的時候絕不能與社會和歷史條件的大背景完全割裂開來,孤立的去看待這種藝術。在新的城市園林的建設當中對於南北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借鑒和繼承絕不可能是毫無保留的和不加分析的。
㈥ 中國以北方園林和南方園林的異同
中國園林一般分為北方園林和南方園林。兩者有不同的藝術特點:
北方園林又稱皇家園林,以帝王宮苑為代表,它依據自然山水而建,在雄渾的山川之中點綴宮殿、軒、榭、寺廟,別具風格。
南方園林又稱私家園林,以江南宅園為代表。 是私人住宅和花園的結合,面積較小,但布局靈活緊湊,以達到"小中見大"的效果。
兩者異同如下:
北方園林有以下特點:
其一,北方園林以宮廷園林為代表。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園林,那麼,在人力、物力、財 力、智力諸方面都是傾國而為之。並且,宮廷園林必然講究帝王氣派,雄偉高大、金碧輝煌,主體突出,強調中心。所有的宮廷園林都佔地較廣,平面布局嚴謹,壯闊粗曠,厚重沉穩。
其二,北方園林受南方影響。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南巡,喜好南方園林,把南方工匠招 到京城造園。北方人也自覺地學習南方園林。京城的園林實際上是全國園林的集錦,集全國名園之大成。如:?圓明園仿照了杭州的「斷橋殘雪」、「柳浪聞鴛」、「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 三潭印月」、「麴院風荷」;圓明園還仿照了蘇州的「獅子林」。其文源閣仿照了寧波的天一閣,四宜書房仿照了海寧安闌園。熙和園仿照了杭州西湖,二者的堤、橋、島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承德避暑山莊的煙雨樓仿照了嘉興南湖,小金山仿照了鎮江的金山,芝經雲堤仿照了杭州蘇堤。
其三,北方園林有四合院基調。四合院是北方普遍的民居形式,貴族的四合院都是帶 花園的。北京的御花園,實際上是四合院花園的放大。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園是研究北 方私家花園的活教材。
江南園林
1.平面格局:江南園林多建於市井內,空間狹小,常以內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間中構置景觀,使之隨影隨勢,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與園中的疊山池水,花木橋廊巧妙結合,小中見大,達到「雖有人作,宛若天開」的境界。
2.建築形體:江南園林建築從外觀造型,立面形式到細部裝飾處理,遠比北方的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其建築空間既滿足生活居住需求,又作為感情生發和延續場所,布置按「風水風骨,量體裁衣,烘雲托日」去提高自然山水的藝術感染。諸如虛心高節的修竹,疏影橫斜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植物,均為烘托主題和寄託情感而設。
3.尺度空間:江南園林空間開闊通透,內外相互穿插滲透,景中套景,層次變化十分豐富。
4.建築色彩:江南園林淡雅樸素,幾乎所有建築色彩都以白粉牆、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綠的木構裝修組成,與北方形成鮮明對比。這與地方氣候密切相關,灰瓦白牆配以周圍的山水綠化,給人以清新幽雅,涼爽寧靜的感覺,在心理上減弱了酷熱導致的不適。
㈦ 北方常用的景觀樹種
新疆楊、垂柳、油松、樟子松、檜柏、丁香、榆葉梅、金銀木、玫瑰、連翹、紅瑞木、紅葉小檗、珍珠梅、黃刺玫、山桃、火炬
㈧ 北方好玩的景點
我推薦你去石花洞風景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鄉南車營村。因洞內自然形成的各類精巧的石花而得名。規模之大,景物之奇,在我國北方實屬罕見,堪稱華北岩溶之最。溶洞共六層,全長3千多米,自然景觀花姿多彩,有滴水、流水,流水和停滯水沉積形成了各種石筍、石柱、石鍾乳、石瀑布、石梯田。滲透水、飛濺水沉積形成眾多石花、石毛、石珍珠、石葡萄等。觀後一定會讓您流連忘返。
㈨ 常見北方園林景觀樹有哪些
1 銀杏:
耐寒而喜光,深根性,萌櫱性強,喜生於氣候濕潤、土層深厚肥沃、排內水良好的沙質壤容土,鹽鹼土、粘重土及低窪地不宜種植,抗旱性較命長
2 女貞:木犀科常綠喬木,枝條開展,呈倒卵形樹冠,葉革質、對生,圓錐花序,喜溫暖氣候,稍耐陰,適應性強,在濕潤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生長快速,根系發達,萌櫱、萌芽力強,耐修剪整形。
3、廣玉蘭
4、雪松
5、白皮鬆
6、華山松
7、油松
8、毛白楊
㈩ 北方園林的代表是什麼
有圓明園、頤和園、絳守居園池、鐵山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1、圓明園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
2、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
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後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
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
3、絳守居園池
新絳絳守居園池始建於公元五九六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古老的園林之一,其布局設計、建造藝術在園林史上佔有獨特的位置,屬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隋代園林。2009年12月9日,絳守居園池入選「國家重點公園」。
現存園池大體基本面貌是清代李壽芝重建,後經民國初年修建的風貌。 園池東西長,南北窄,一條子午梁(甬道)橫貫園池南北,高高隆起,將園池分為東西兩部分。
整個園林根據植物花卉的不同,劃分成春、夏、秋、冬四個景區,咫尺園林將遊客帶到寫意的山水圖畫中。
甬道西「洄蓮亭」屹立於芙蓉池南岸,夏日紅蓮翠蓋飄送著藕香,在「洄蓮亭」中飲酒、弈棋、撫琴,在藕鄉里覺得石骨都寒,此為園地「夏景」。
繞過「洄蓮亭」,園池西牆中部有一依牆而築的重檐半亭,半亭周圍廣植修竹花木,冬季雪壓綠竹在風中搖曳卻是另一番的意境,此為園池「冬景」。
4、鐵山園
鐵山園是古典園林建築,位於山東曲阜孔府,是孔府的後花園,面積50多畝。它建於明朝弘治16年(1503年),由當時的七十三代衍聖公孔慶鎔擴建而成,其間經過三次大修。
建園之時,有人送來古魯城內煉鐵的鐵渣石,類似隕石,園主十分高興,認為這是天降神石,象徵孔府從此時來運轉,興旺發達,而且與他的名字意義相合,於是把它們布置在園中,並命名為鐵山園,自己也自號鐵山園主。
園林處原孔府軸線的最北部,也用軸線布局,正是北方特點,其布局仿紫禁城御花園格局,這布局也只有孔府敢當。
5、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是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絳守居園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鐵山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承德避暑山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頤和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