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設計規范
㈠ 園林景觀尺寸規范
園林景觀尺寸規范
一、 圖紙排列順序
為了使設計師能夠較好回地向甲方表達其設計意圖,又使施工答者有較完整的施工依據,減少施工中的變更、拆改項目,提高有效工作時間,因此要求設計師必須圖紙齊全,排列有序(按以下順序排列)。
1.封面 (按設計院統一製作的模板列印)
2.目錄 (按設計院統一製作的模板列印)
3.工程概況
4.設計說明
5.裝飾工程項目表 (按設計院統一製作的模板列印)
6.施工圖紙(總平面圖、總天花平面圖、平面、天花、立面、大樣詳圖等)
二、 圖紙內容要求
利用正投影原理所繪制的平面、立面、剖面圖是設計師的設計意圖與其現場施工交流的語言。
設計師要將自己的設計意圖充分的表達給客戶及施工人員,設計師就必須掌握設計的圖紙規范;正投影制圖要求使用專業的繪圖軟體工具,在圖紙上作的線條必須粗細均勻、光滑整潔、交接清楚。
因為這類圖紙是以明確的線條,描繪建築內部或者外部裝飾空間的形體輪廓線來表達設計意圖的,所以嚴格的線條繪制和嚴格的制圖規范是它的主要特徵
㈡ 園林景觀地形地貌設計的要求有哪些
一、園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一)園林地形地貌的概念
園林綠地設計中習慣稱為「地形」是指測量學中地形的一部分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也包括河流、湖泊。
(二)園林地形地貌的作用
地形地貌的處理是園林綠地建設的基本工作之一。它們在園林中有如下作用:
1、滿足園林功能要求: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設計出不同功能的場所、景觀。
2、改善種植和建築物條件:利用和改造地形,創造有利於植物生長和建築的條件。
3、解決排水問題。
二、園林地形設計的原則和步驟
(一)園林地形和改造應全面貫徹「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美觀」的城市建設的總原則。園林地形的特殊性,還應貫徹:
1、利用為主,改造為輔;2、因地制宜,順其自然;3、節約;4、符合自然規律與藝術要求。
(二)園林地形設計的步驟
1、准備工作:1)園林用地及附近的地形圖;
2)收集市政建設部門的道路、排水、地上地下管線及與附近主要建築的關系資料;
3)收集園林用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質、土壤、氣象等現況和歷史有關資料;
4)了解當地施工力量;
5)現場踏勘。
2、設計階段:1)施工地區等高線設計圖(或用標高點進行設計),圖紙平面比例採用1:200或1:500,設計等高差為0.25米至1米,圖紙上要求表明各項工程平面位置的詳細標高。並要表示出該地區的排水方向;
2)土方工程施工圖;
3)園路、廣場、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項目的施工斷面圖;
4)土方量估算表;
5)工程預算表;
6)說明書。
㈢ 有關於景觀園林設計規范的國家標准嗎
GB 50180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GB50420 城市綠地設計規范
CJJ 48 公園設計規范
㈣ 園林設計規范
作為一個建設項目的業主(俗稱"甲方")會邀請一家或幾家設計單位進行方案設計 作為設計方(俗稱"乙方")在與業主初步接觸時,要了解整個項目的概況,包括建設規模、投資規模、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特別要了解業主對這個項目的總體框架方向和基本實施內容。總體框架方向確定了這個項目是一個什麼性質的綠地,基本實施內容確定了綠地的服務對象。這兩點把握住了,規劃總原則就可以正確制定了。
另外,業主會選派熟悉基地情況的人員,陪同總體規劃師至基地現場踏勘,收集規劃設計前必須掌握的原始資料。
這些資料包括①所處地區的氣候條件,氣溫、光照、季風風向、水文、地質土壤(酸鹼性、地下水位).②周圍環境,主要道路,車流人流方向.③基地內環境,湖泊、河流、水渠分布狀況,各處地形標高、走向等。
總體規劃師結合業主提供的基地現狀圖(又稱"紅線圖"),對基地進行總體了解,對較大的影響因素做到心中有底,今後作總體構思時,有利因素充分地合理利用.此外,還要在總體和一些特殊的基地地塊內進行攝影,將實地現狀的情況帶回去,以便加深對基地的感性認識。
2、 初步的總體構思及修改
基地現場收集資料後,就必須立即進行整理,歸納,以防遺忘那些較細小的卻有較大影響因素的環節。
在著手進行總體規劃構思之前,必須認真閱讀業主提供的"設計任務書"(或"設計招標書")。在設計任務書中詳細列出了業主對建設項目的各方面要求:總體定位性質、內容、投資規模、,技術經濟相符控制及設計周期等。
在進行總體規劃構思時,要將業主提出的項目總體定位作一個構想,並與抽象的文化內涵以及深層的警世寓意相結合,同時必須考慮將設計任務書中的規劃內容融合到有形的規劃構圖中去。
構思草圖只是一個初步的規劃輪廓,接下去要將草圖結合收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補充,修改。逐步明確總圖中的入口、廣場、道路、湖面、綠地、建築小品、管理用房等各元素的具體位置。經過這次修改,會使整個規劃在功能上趨於合理,在構圖形式上符合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美觀、舒適(視覺上)。
3、 方案的第二次修改 文本的製作包裝
經過了初次修改後的規劃構思,還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方案。不但要向老設計師們請教方案的修改意見,而且還要虛心向中青年設計師們討教,往往多請教討教別人的設計經驗,並與之交流、溝通,更能提高整個方案的新意與活力。
由於大多數規劃方案,甲方在時間要求上往往比較緊迫,因此設計人員特別要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只顧進度,一味求快,最後導致設計內容簡單枯燥、無新意
第二,過多地更改設計方案構思,花過多時間、精力去追求圖面的精美包裝,而忽視對規劃方案本身質量的重視。這里所說的方案質量是指:規劃原則是否正確,立意是否具有新意,構圖是否合理、簡潔、美觀,是否具可操作性等。
整個方案全都定下來後,圖文的包裝必不可少。現在,它正越來越受到業主與設計單位的重視。
最後,將規劃方案的說明、投資框(估)算、水電設計的一些主要節點,匯編成文字部分;將規劃平面圖、功能分區圖、綠化種植圖、小品設計圖,全景透視圖、局部景點透視圖,匯編成圖紙部分。文字部分與圖紙部分的結合,就形成一套完整的規劃方案文本。
4、 業主的信息反饋
業主拿到方案文本後,一般會在較短時間內給予一個答復。答復中會提出一些調整意見:包括修改、添刪項目內容,投資規模的增減,用地范圍的變動等。針對這些反饋信息,設計人員要在短時間內對方案進行調整、修改和補充。
現在各設計單位電腦出圖率已相當普及,因此局部的平面調整還是能較順利按時完成的。而對於一些較大的變動,或者總體規劃方向的大調整,則要化費較長一段時間進行方案調整,甚至推倒重做。
對於業主的信息反饋,設計人員如能認真聽取反饋意見,積極主動地完成調整方案。
一般調整方案的工作量沒有前面的工作量大,大致需要一張調整後的規劃總圖和一些必要的方案調整說明、框(估)算調整說明等,但它的作用卻橫重要,以後的方案評審會,以及施工圖設計等,都是以調整方案為基礎進行的。
5、 方案設計評審會
由有關部門組織的專家評審組,會集中一天或幾天時間,進行一個專家評審(論證)會。出席會議的人員,除了各方面專家外,還有建設方領導,市、區有關部門的領導,以及項目設計負責人和主要設計人員。
作為設計方,項目負責人一定要結合項目的總體設計情況,在有限的一段時間內,將項目概況、總體設計定位、設計原則、設計內容、技術經濟指標、總投資估算等諸多方面內容,向領導和專家們作一個全方位匯報。匯報人必須清楚,自己心裡了解的項目情況,專家們不一定都了解,因而,在某些環節上,要盡量介紹得透徹一點、直觀化一點,並且一定要具有針對性。在方案評審會上,宜先將設計指導思想和設計原則闡述清楚,然後再介紹設計布局和內容。設計內容的介紹,必須緊密結合先前闡述的設計原則,將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作為設計布局和內容的理論基礎,而後者又是前者的具象化體現。
方案評審會結束後幾天,設計方會收到列印成文的專家組評審意見。設計負責人必須認真閱讀,對每條意見,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答復。</b></p>
㈤ 園林景觀設計主要技術標準是什麼
與園林景觀設計相關的規范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1989年);
2、《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設部2006年4月1日發布實施);
3、《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 (建設部建設規范(1995)333號文發布);
4、《城市綠化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00號;
5、《苗木采購規范》;
6、《種植規范》;
7、《養護規范》;
8、《城鎮規劃綠化計劃及環境衛生規范》;
9、《城市規劃法》;
10、國家和行業現行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和相關法規、規范、標准。
㈥ 景觀道路設計規范有哪些
景觀道路設計規范包括以下內容:
1、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2、公園設計規范
3、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
5、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
6、城市道路設計規范
7、建築結構荷載規范
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9、鋼結構設計規范
10、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11、木結構設計規范
12、凍土地區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㈦ 住宅景觀設計規范有哪些
一、總則
(一)園林景觀工程設計專項資質設甲、乙兩個級別。
(二)本標准所稱園林景觀設計是指:風景資源的評價、保護和風景區的設計;城市綠地系統、園林綠地、景園景點、城市景觀環境、景觀照明的設計;園林植物、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園林種植的設計。
二、標准
(一)景觀設計資質甲級
1、資歷和信譽
(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企業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並有相應的經濟實力,注冊資本金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
(3)近二年內完成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5項,或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3項。
2、技術條件
(1)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設計師、總工程師應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不少於8年從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經歷,並主持過Ⅰ級及以上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3項,其中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2)主要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和數量,應符合「配備表」中的規定。其中,非注冊人員應當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Ⅰ級及以上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其中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1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3、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術裝備和固定的工作場所;
(2)企業管理組織,標准體系,質量體系健全,宜通過ISO900-1標准質量體系認證。
(二)景觀設計資質乙級
1、資歷和信譽
(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企業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並有相應的經濟實力,注冊資本金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
2、技術條件
(1)企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設計師、總工程師應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不少於6年從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經歷,並主持過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2)主要專業的技術人員的數量,應符合「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的規定。其中,非注冊人員應當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3、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術裝備及固定的工作場所;
(2)有較完善的質量體系和技術、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三、承擔業務范圍
(一)景觀設計資質甲級
可承擔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其設計范圍和規模不受限制。
(二)景觀設計資質乙級
可承擔Ⅰ級或投資額在2000萬元以下的Ⅱ級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的設計。
㈧ 與園林景觀設計相關的規范有哪些
本人是景觀設計師,做這行也有7年了,我覺得這些規范做景觀的人看懂了這兩個就可以了
1.居住區景觀設計導則
2.全國民用建築工程設計技術措施-規劃。建築。景觀,這個是中國建築標准設計研究院出版的
㈨ 園林景觀的設計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一、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
(1)構園有法,法無定式;
(2)功能明確,組景有方;
(3)因地制宜,景以境出(①頤和園主景突出式②圓明園集景式③避暑山莊風景式);
(4)掇山理水,理及精微(山有三遠,深遠、平遠、幽遠。水之三遠,曠遠、幽遠、迷遠);(
(5)建築經營,時景為精;
(6)道路系統,順勢通暢;
(7)植物造景,四時爛漫。
二、設計要點
1、園林景觀設計要的是什麼效果?
實用、經濟、美觀。
三、八項要求
園林點景中有八項注意,或叫八項要求:
一、襯托、烘托要相稱。如(紅樓夢)中「大觀園稻香村」一景,除有杏花村詩意的主景,菜畦、油菜花、土井、轆轤等配景外,賈珍又提出「只養些鴨、鵝、 雞之類才相稱」。這「相稱」二字便是點景妙諦。
二、是平衡畫面要相宜。即點景要使原景在色調風格上、主賓關繫上、景觀質量上更顯輕重得宜,濃淡有致。
三、是對比照應要有目的。有時發覺主賓、濃淡、輕重等關系不夠明顯時,可通過對比照應的手法,在原景物的旁邊再增加一組在比例上、體量上和色度上有較大反差變化的景物,達到以此顯彼的目的。
四、是聯絡要有節奏變化,若斷若續。園林景區景點之間或景觀景物之間距離過大,有分散感時,可於其間點綴一些景物作「過渡」,達到聯絡有致。
五、是鎮定畫面要有力園林景觀設計遵循原則園林設計。有的景境裡布置的景物比較繁雜,顯得熱鬧躁動時,應使用另一種比較有分量的景物點景,達到統攝鎮定的目的
六、是強調加深要適度。如發現原有景觀的色彩、態勢、質惑等的分量氣氛不夠時,可應用加重、加密、加深、加高、加長等點景手法予以強調。
七、是逗引引導要藏露結合。當景點被山林遮蔽時,可點以高塔、危亭等露於林梢,或在景境外點以路亭、牌坊等,藉以引導遊人尋幽訪勝。
八、是暗示隱喻要高雅。若景觀意境過於含蓄,景意用典形式來點景,達到為遊人解惑的目的。
㈩ 園林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的標准和規范又哪些
園林設計:
1、強調設計與服務意識之間的互動關系,我們所希盼的掌聲來自使用者的信任與滿意。
2、設計的職責是創造特性,正如每個人都以其相貌、筆跡或說話方式上表現其各自獨特個性一樣,園林景觀也是如此。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徵,並作為景觀形式或語言及內容創新的源泉。
4、環境和人的舒適感依賴於多樣性和統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帶來景觀的多元化和空間個性化的差異,但它們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設計時盡可能地融入景觀的總體次序,整合為一體。
5、要充分考慮氣候因素,盡量節約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
城市規劃設計:
(1)要正確處理好城市局部建設和整體發展的辯證關系。要從全局出發,使城市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空間布局上做到職能明確,主次分明,互相銜接,科學考慮城市各類建設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區、工業區、商業區、文教區等,形成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
(2)既要保持近期建設的文化完整,又要科學的預測城市遠景發展的需要,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要為遠期發展留有餘地。
(3)要處理好城市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的辯證關系。注意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和市容環境衛生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城市發展為代價,避免重復「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同步進行。人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保持人與自然相互協調,既是當代人類的共同責任,也是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