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的特點
Ⅰ 城市景觀的基本特徵
復合性
城市中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工景觀,既有靜態的硬體設施又有動態的軟體活動,城市景觀表現為各要素的交織與並演。城市景觀藝術是一門時空的藝術,它隨觀察者在空間中的移動而呈現出一幅幅連續的畫面。城市整體景觀由各個局部景觀疊合而成。
歷時性
城市是歷史的積淀,每個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產生、發展過程,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設與改造,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產生風貌。城市景觀只是一個過程,沒有最終結果。城市景觀隨著城市的發展而變化。
地方性
每個城市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特有的建築形式與風格,加上當地居民的素質及所從事的各項活動構成了一個城市特有的景觀。
Ⅱ 水神山的景觀特點
亦稱梳洗樓,位於烈女祠內,在主殿西南山腰處,相傳為柴花公主對鏡理妝之處,亦為柴花公主自縊之處。樓前石縫中有凸起的棗樹根。樓下有泉,水探尺余,故稱抱泉樓。舊時無子嗣者常在泉中撈取石塊,求聖母顯靈賜子。每逢農歷四月初四廟會,人山人海,頗為壯觀。
Ⅲ 文化景觀有幾個特點
功能性
文化景觀(不管是殘破的還是完好的)對人類社會都具有功能意義. 例
文化景觀
如:城市雕塑具有美學享受功能;烽火台可以傳遞信息;寺廟是宗教活動的場所. 許多文化景觀具有多種功能,如城市既是人們居住的聚落,也是人們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場所.中國故宮既反映了當時封建等級,皇權,也反映了當時的建築,藝術,科學文化水平等.
空間性
具體表現在如下二個方面: (一)任何文化景觀都占據一定的空間. 1,不同文化景觀占據的空間大小不一,甚至相差很大.如城市與烽火台 2,同類文化景觀,彼此也可能相差很大.如同是雕塑景觀,美國拉什莫爾山的雕塑高約百米,是上海市雕塑之一"金鑰匙"的許多倍. (二)每個文化景觀所處的空間位置是相對固定的. 由於文化景觀具有這樣的特點,人們可以看出不同地區相對穩定的文化差異和自然環境差異.如"北方旱作與南方水田景觀" 。
時代性
每個文化景觀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必然帶有創造或生產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文化景觀就如同社會文化史的"化石" . 文化景觀的功能可能一直沒有變化,也可能發生了某些變化.文化景觀功能的變化,反映了所在地區文化的變遷. 例一: 唐詩《楓橋夜泊》中提到的蘇州城外寒山寺,該寺是宗教文化景觀.佛教文化在當地一直在延續. 如今寒山寺的功能更為豐富(佛教聖地,歷史文化旅遊資源) 例二: 北京的居庸關歷史上是長城沿線的重要關隘,即為軍事功能的文化景觀;是作為旅 游觀賞的對象.即軍事功能消失,而具有新的功能(旅遊景觀)。
物質性
物質文化景觀(物質性)是在大自然提供的物質基礎上,創造出來的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凝聚物,與人類的生
文化景觀
產、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如農田、道路、城市、鄉村、建築、園林等,其主要的特徵是可視性。它是是物質文化的外在表現,主要是指人造的實物景觀,跟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相關。一個地區人群的特徵可從其居民的衣著特點上判斷出來。中國西藏地區的居民穿的藏袍就與當地的氣候有很大的關系,這個已經成為西藏的一個標志。在受法國影響的達喀爾的建築中,從沃拉弗人修長、優雅、飄逸的長袍中可以確定這里是西非,而不是地中海地區。印度男子喜好穿短衣,而婦女喜歡長披肩(莎麗),穆斯林男女都穿一種能遮住褲子的白色長衫;西方人所穿的半正式服裝、褲子、裙子和上衣基本相同,領帶已變成西方文化的一種標志。服裝是物質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雖然它不是文化景觀的「固定」特徵,它卻是文化景觀的形成要素。建築方面的成就可以與文化中其它方面最輝煌的成就相媲美。在雲南西雙版納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築形式是當地典型的竹樓,竹樓的材料和結構既反映了當地的自然環境,也記錄了建築技術水平。古代埃及人建造巨大的金字塔來紀念死去的法老,時至今日,這些建築學上的奇跡仍是埃及文化的標志。以鋼材和玻璃為建築材料的摩天大樓,大型圓頂式的體育館都顯示了現代文化的技術力量。因此,建築是文化的特性與價值的反映,體現著文化的重點和追求,也是技術與經濟的反映。在美術家對文化景觀的影響中,雕塑是最強烈的。埃及的紀念性建築和雕塑一直是尼羅河兩岸的主要景緻。
非物質性
精神文化景觀(非物質性)是在客觀物質環境的作用下,人的文化行為所創造的那些雖看不見、卻可以感知
漢莫拉比法典—精神文化景觀
的文化創造物,如語言、法律、道德、宗教、價值觀、某些藝術如音樂等,它所形成的獨特的文化氛圍,如同文化區的個性一樣,是一種通過聯想實現的抽象而真切的感覺。其為幫助人們認識世界的語言、科學思想、哲學、教育等,約束人們社會行為的道德、法律、信仰等內容,體現人們美學感受的文學、美術、音樂、戲劇等,反映社會組織形式的制度、機構、風俗習慣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是連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開。如法律制度屬精神文化,它的物質形式表現為法律文本、律師事務所和法院等。不能錯誤地認為精神文化是抽象的、沒有物質形態的。實際上,精神文化不一定沒有物質形態,如街頭雕塑。
Ⅳ 城市景觀設計的特點有哪些
1.重視地域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結合
城市景觀設計來看城市生活、文化,可以從中深刻的感受到這種文化氛圍在生活中的自然流霹。無論是山村小鎮還是大都市,景觀設計都離不開它的地域文化根基。進入這樣氛圍的環境中無法不讓人感受到地域文化內涵。自然與人的共存是城市景觀設計理念。
2.利用有限的空間再創造
人們深知景觀設計師創造的作品最終都是為了服務於使用者,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空間,景觀應該與地域文化特點相結合,這樣才是景觀設計師的創造程序,在創造中使用者和地域文化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我拍攝到的城市景理實景圖片中可以體會到這一點,「使用者,地域文化,再創空間」這就是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3.人與自然共生
城市景觀設計,可以說體現了「人與自然共存」的主題思想,這樣的作品隨處可見。「人與自然共存」這樣的概念並不僅僅只局限於對視覺形象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包括用身體去感受自然界中的一切。城市景觀設計的表現手法涵蓋了視覺、觸覺、嗅覺等等。
4.城市花園中,鄉村桃園中
人們常用「花園」和「桃花園」比喻美景和盛景,象徵著對美好生恬、理想化生活環境的嚮往。這樣的城市景觀意境在今天也是衡量規劃設計的最高境界,只有這樣才能把人們設想到的「理想」變成真正的「現實」。
Ⅳ 現代景觀設計特色有哪些
現代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應該是簡約,簡約手法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設計方法的簡約,要求對場地的認真研究,以最小的改變取得最大的成效;
表現手法的簡約,要求簡明和概括,以最少的景物表現最主要的景觀特徵;
設計目標的簡約,要求充分了解並順應場地的文脈、肌理、特性,盡量減少對原有景觀的人為干擾。
所謂最優秀的景觀設計作品就像沒有經過設計一樣。綠動園林設計師們越來越傾向於用簡約的方法去整治空間,正如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不為。實際上並沒有一無是處的空間,它同樣在演變,同樣擁有某種吸引力。
綠動園林總結的元素及現代景觀設計特點:
一般元素:以簡單的點、線、面為基本構圖元素,以抽象雕塑品、藝術花盆、石塊、鵝卵石、木板、竹子、不銹鋼為一般的造景元素,取材上更趨於不拘一格。通過現代的手法組織景觀元素,運用硬質景觀(如鋪裝、構築物、雕塑小品等)結合故事情景,營造視覺焦點,運用自然的草坡、綠化,結合豐富的空間組織,凸顯現代園林與自然生態的完美結合。
現代自然風格特徵:現代主義的硬景塑造形式與景觀的自然化處理相結合,線條流暢,注重微地形空間和成型軟景配合,材料上多運用自然石材,木頭等,適用於無大面積地庫頂板地形條件的項目。
Ⅵ 主要的景觀特徵是什麼
.....問題怎麼沒頭沒尾的~~~~~~~~對稱,平衡,韻律~~~~~ 這是美學三原則.....不知道能對上你的問題不~~~
Ⅶ 景觀設計的特點
中國古典文化元素和理念:
和
如何闡釋和,他既指整體建築對稱,均衡,協調。
包括對樓台,水榭,風亭,小橋,曲水,假山,月門,奇石,怪樹,荷池,按照陰陽五行,生克調和的原則布局。
這一點你參考一下中國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園林和江南私家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園林形式。北方園林以建築為主,南方園林以造景為主。
中國四大園林: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
江蘇:留園
北京:頤和園
江蘇:拙政園
另外,溪石、景牆、翠竹、石器、迴廊、重檐起翹、勾心鬥角、白牆灰瓦也是重要特徵。
在景觀主體風格上除了對稱,更重要的是呼應。講究深庭重院,曲通幽徑,移步換景。
Ⅷ 旅遊景觀設計的特點有哪些
旅遊景觀設計的特點主要有 景觀主題化:旅遊項目的景觀設計,必須服務於旅遊項目的「主題」定位,在主題整合下,形成項目的獨特吸引力,凸顯「獨特性賣點」,形成主題品牌。
景觀情境化:景觀情境化,就是讓景觀變成為製造情境的手段,讓景觀成為體驗過程中的道具和工具。迪斯尼的童話世界,就是依靠情境化景觀打造出來的。
景觀生態化:以生態和諧為特點的景觀,形成綠色生態,環保節能效應,是旅遊景觀的基本要求,這就是景觀設計的「生態化趨勢」。
景觀游樂化:是將風景區中的功能型消費建築景觀,融入游樂化的趣味,使得功能型建築具備更強的吸引力。【景觀設計:建國慧景】
Ⅸ 什麼是園林景觀及園林景觀的特點
園林景觀就是用
樹木、花草、園林小品、水系、山石、硬鋪裝
所搭配組合出來的景觀,具有一定的使用和觀賞價值。
例如:
皇家園林(大型園林景觀)
私家園林(中型園林景觀)
街心花園(小型園林景觀)
室內植物裝飾(微縮園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