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水體
⑴ 水體景觀設計的六個原則
水體景觀的設計原則
水體景觀是相對獨立的景觀系統,是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水體的.供給和灌溉、氣候的調節、防洪以及動植物生長與環境美化等多方面需求,表現為地理學、植物學、景觀生態學、環境經濟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的融合。水體景設計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生態性原則
生態問題是當代人類面臨的最為嚴重的環境問題,生態性原則毋庸置疑地成為水體景設計的首要原則。具體表達方式有:
1.節約用水,維持水體的自然循環規律。
2.利用生物生態修復技術對水體質進行生態處理,使其具有自動恢復功能。
3. 養殖不同的動植物,形成多層次的生物鏈等等。如採用「可滲透性」人工駁岸的方法對河道進行整治,利用「雨水體循環利用系統」打造雨水體景觀,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
(二)實用性原則
任何設計都具有目的性,實用就是目的之一。水體景設計的實用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利用水具有的實用特性充分地使用水體,使水體景設計不僅具有觀賞性,還能服務於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使其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可行性原則
水體景觀設計中,不同類型的水體所需要的能量和運營成本都不一樣,應從各方面綜合考慮系統運行的可行性:
1.地域條件的可行性。結合所在地域的條件來設計水景的類型與規模,充分考慮實際建成的效果和可持續使用情況。
2.經濟的可行性。大型的音樂噴泉的設計,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使用和維護,因此欠發達地區不宜建設此類型的噴泉。
3.技術的可行性。現代水景設計無論是自然水景中的借水為景,還是人工水景中的以水造景,均離不開現代技術的綜合協調。
(四)整體性原則
水景是景觀規劃設計中的一部分,具有整體性效果。一般而言,人不僅對水有親近的願望,對線狀的水體往往也具有溯源心理,設計中往往與牆、柱等建築元素組合起來運用,達到連續而生動的整體效果。
(五)美觀性原則
水景本身的設計要美觀,符合形式美規律(如統一與變化、對比與協調、均衡與穩定、比例與尺度、視覺與視差等),才能激發人們參與的興趣。在水景設計中,設計師通常運用相應的構圖經驗和形式美規律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和藝術構思,不斷發散自己的設計思維,打破常規,就有可能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水景
(六)創新性原則
水體景設計的本質及作品的生命力在於自身的創新。當今,數字技術的發展正帶來一場新的設計革命。水體景設計越來越偏向於從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項目特色和設計師風格等多方面表現自身的特點。水體景設計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水體的類型、組台方式、設計觀念、方法、技術等多方面的創新
(七)文化性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體文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徵。水體景設計應體現各地區特有的文化性,這是水體景設計的最高目標。意境的表現不在於水體景有多大的規模和多豪華的裝飾,而取決於設計者的文化修養及其對設計要素的駕馭能力。如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就是對中國傳統山水文化的現代性演繹。
(八)親水性原則
親水性是人們觀賞、接近和觸摸水的一種自然行為。因此,在水景設計中要相應地體現這種行為,減少人與水之間的障礙,縮短兩者間的距離,盡可能增加人的參與性。須注意的是,水景的親水性越好,參與活動的人會越多,對環境的影響也越大。
⑵ 景觀水體治理比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別墅水系一般是人工修建的池塘(人工湖)或溪流,大多屬於完全封閉性的非自然水體,本身自凈能力極端低下,很容易水質惡化。由於是露天水體污染因素眾多,別墅水系的水處理難度也很大,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另一方面由於部分物業人員缺乏環保知識,無意識地對水質造成破壞,又進一步加重了別墅水系的污染。
⑶ 景觀水處理的常用方法與比較
建議選用氨蛋酶,見效快12小時,操作過程簡單,噴灑。對污水徹底處理,才能長久,或定期添加適當量。我買了幾代,拼多多上的
⑷ 景觀水系怎麼保養
別墅水系一般是人工修建的池塘(人工湖)或溪流,大多屬於完全封閉性的非自然水體,本身自凈能力極端低下,很容易水質惡化。由於是露天水體污染因素眾多,別墅水系的水處理難度也很大,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另一方面由於部分物業人員缺乏環保知識,無意識地對水質造成破壞,又進一步加重了別墅水系的污染。要做好水系的維護,需要從維護和治理兩個階段著手,同時相關人員進一步學習和強化環保知識也至關重要。
一、維護階段
1)嚴格禁止向水中投撒飼料,以防造成人為的水質惡化。魚兒從來不會餓死的,應該讓魚吃魚蟲、鵝鴨吃小魚形成天然生物鏈。因為過量的飼料以及魚、鵝、鴨的糞便在水裡會腐敗成高濃度污染物,大大增多了污染負荷,使總氮、總磷、COD等污染指標急劇上升。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用一個魚缸養魚,且每天定期的向其中投放魚飼料喂養,可以發現,不到一周的時間魚缸中的水就會變臭,變渾濁。
根據國家公布的中國污染調查公報顯示,我國的水污染源主要來源於農業,而在農業污染中,畜禽養殖污染最大,畜禽養殖的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分別占水體的42%、21.74%和37.74%。
據報道:在武漢東湖,由於一度提倡養魚,大量放養食草性魚類,導致整個水生態系統失衡,水質污染極為嚴重,耗資20億重新進行水體治污。湖北的清水河,同樣因為大批量網箱養魚,引發了一系列水體污染問題,連以河水做水源的自來水都帶腥臭味,後來在地方居民的強烈抗議下才取締了網箱養魚。
正是由於畜禽養殖對水體污染非常嚴重,所以禁止在水源地、重點保護水域內養殖已經上升到法律的地步。2008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條明確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從事網箱養殖、旅遊、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體的活動」。可見,這種向水中大量投放飼料的行為也是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的。
2)補充水源水盡量避免使用中水,因為中水的水質標准與景觀水的國家標准要求相差甚遠,主要是氨氮、總氮、總磷嚴重超標,更加重了水的污染。
3)魚類繁殖速度極快,沒有天敵,每年物業應及時捕撈,控制魚數量不要超標;
4)嚴禁將割來的草投放到水中喂魚,以免這些草在水中腐敗從而使有機物含量升高,造成水體的嚴重污染。
5)岸邊綠地的草坪、樹木的種植過程盡量少使用農葯、化肥,避免其隨雨水沖刷流入湖中,造成湖水的污染。
6)小區中水要直接用來澆灌綠地,而不要將中水注入湖中,再從湖中抽水澆地。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中水裡的高濃度氮、磷肥料已擴散到湖水中,造成了湖水的富營養化和藍藻爆發,有百害無一利。
7)做好定期的水面固體廢棄物(垃圾、樹葉)的打撈工作。
二、治理階段
在水系維護的整個過程中前期治理工藝的選擇至關重要。前期的治理工作做不好,後續的維護再下功夫都是徒勞。從大的方面來講景觀水處理方法大致可以分為間接凈化法(氣浮技術、過濾技術)和直接凈化法(動植物生態處理技術、HDP直接凈化法)。
1)間接凈化法所採用的共同模式主要是將水體從湖中抽出,在外部的水處理機房凈化處理後再注入湖裡。常見的過濾法、氣浮法都屬於間接凈化法。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是循環周期瓶頸限制,由於建造成本限制和湖邊土地限制,水處理機房不可能面積很大,當水量達到幾千立方乃至幾萬立方時,水處理的循環周期就會很漫長,幾天才循環一次。夏季湖水污染快,還沒等處理一遍湖水又變臟了,即使處理機房的出水水質再好,與大湖中的水混合以後整個湖水還是較臟。另一方面,將水從湖中抽出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處理機房的建設也需要較多費用。
2)直接凈化法就是直接在水體內部處理水,主要包括傳統的種水草、養魚、投葯以及最新一代技術HDP直接凈化法。種水草、養魚對治水作用微弱,投葯屬於短期應急行為,都不是長久之計。HDP直接凈化法借鑒污水處理廠的生物凈化原理,在水體內部構造強大的生物凈化系統,通過提供載體的方式在水中大量培養土著微生物,大量微生物在充足的溶解氧和動水的環境下對水中有機污染物進行好氧分解,實現了污水凈化。從而使湖水具有極高的自凈能力,能對外來有機污染物及時分解消化,使水體常年保持潔凈狀態。
此外,HDP直接凈化法中使用的「超大流量造流曝氣機」,通過能量轉換原理可以將水泵流量放大20倍,營造出龐大的富氧循環水流,使水體充分流動,實現了「流水不腐」的自然凈化最高境界。每天可以讓湖水循環10-20次,跟間接凈化法幾天才循環一次的速度相比,循環速度提高了幾十倍,完全消除了間接凈化法的循環周期瓶頸。
HDP直接凈化法不用再將水從湖中抽出,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大量能耗。且這種在原水中直接修復的技術不需要佔用額外的土地,節約了土地資源和土建投資。
與間接凈化法相比,HDP直接凈化法在循環周期、治理效果、節省投資、節約佔地、節省運行費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比較優勢,稱得上是景觀水處理行業的最新一代技術。
三、總結
要想長期維持清澈干凈的別墅水系,需要雙管齊下:一是要選對正確的水處理方法,二是要在日後管理維護中學習環保科學常識,避免做出污染水環境的舉動。二者缺一不可。基本上可以這么說:一個成功的別墅水系,七分在治(治理方法的先進合理性),三分在養(水系養護的非破壞性)。
⑸ 景觀水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在景觀園林設計效果圖中,水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設計師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將水元素融入到景觀園林設計效果圖中,不但可以觀賞到水的流動性,還可以體會和領悟到水元素帶給人的一種心情上的愉悅和心靈上的安靜寧和,從而體現出藝術作品的純凈氣質,實現立體化的美感享受。水景設計具有獨特的整體藝術效應,可以活躍空間氣氛,增加空間的連貫性、趣味性,那麼水景在景觀園林設計效果圖中具體有哪些藝術營造,來改變和柔化園林的空間氛圍呢?
因此,景觀園林設計效果圖的水景設計是一個系統的、全方位的技術綜合應用,只有將以上因素融合搭配,才能營造出既滿足人們心理和身體上享受的美感,又能提升城市發展品位的景觀園林設計效果圖。
⑹ 小區景觀水體算入綠化率么
集中綠地里的人造湖,河等一般算綠化率...
⑺ 景觀水體污染預防的方法有哪些
1、加大政府投入,建好城市污水設施。充分利用現在國家環保的新形勢,多方面籌集資金,規劃建設好城市污水處理廠和雨污分離管道,使景觀周圍的污水經過處理達到景觀水質量標准後再排入。對前10分鍾的降水也要納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這樣能有效的遏制地面沉積物對景觀水的污染。
2、加強執法。管好周圍污染源。保證水體四周區域內小區、飯店等污染源產生的生活污水必須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統,進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不能直排入景觀水體。在有些水體四周下水道系統還不完善,與現有市政下水道系統沒有連接的情況下,周邊污染源必須設立獨立污水處理站對其污水進行處理,要求改道外排。也應嚴禁在湖周圍附近堆放生活或建築垃圾。以免垃圾飄浮物經風吹到湖體水面或垃圾滲濾液直接流入湖體,對湖體水質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3、做好調度,保證地表徑流水質質量。地表徑流雨水含有較多有機物和無機塵土,尤其降雨前十分鍾地表徑流水中污染物含量更高,應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排除。不能直接排入景觀水體,若直接排入景觀水體會造成淤積或水體不同程度的污染。
4、加強管理,設專人管理水面環境。必須設專人對水面漂浮物及時清除。諸如雜草樹葉等腐植物不及時清除,長期浮於水面不但影響水體的自然復氧功能,而且沉於湖底腐爛變質後會引起水質變臭。同時管理垂釣人員,制止過多投放魚餌。
5、湖體邊坡應做毛石或預制混凝土塊護砌。防止邊坡土被水浪沖刷,影響水體感官指標。
⑻ 園林景觀設計知識:水體旅遊景觀有哪
城市生態水景觀存在問題的分析,是針對性構建生態景觀水網的基礎依據,水體惡化、生態污染和水資源枯竭等現實的問題縱橫交錯,成為目前城市生態水景觀發展的絆腳石:
(1)河道生態功能逐漸喪失,水資源污染問題突出,與人類對水資源的基本需求形成強烈的矛盾,某些原本水資源豐富的南方城市,也逐漸淪落為污染嚴重的缺水城市。目前,大多數城市的內城河水質呈現繼續惡化的趨勢,生活污水、生產廢水、工業廢水和船舶廢油等不斷排入河道,而水體本身的納污和自凈能力有限,將制約著河道生態功能的正常發揮。
(2)城市人口的增長、交通網路的擴展和商業項目的啟動,大部分河道在城市建設的進程中被填埋,或者被改為暗溝,使得水系被分割,無法滿足景觀的水資源暢通要求。
(3)為了滿足防洪、泄洪和排污的需求,河道往往被人工化和渠道化改造,雖然有利於航運、發電和灌溉等實際需求,但水系將和土地等生態環境分離,對河岸植物和水生生物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破壞河流周邊的生態環境,阻礙了地下水系循環、地表水系循環和河道的自凈等功能的實現,使得水資源污染的程度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