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的景觀
❶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重點是什麼
城市生態公園是保護及改善城市系統的生態基礎和生態結構,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生存環境,保護自然景觀以及物種的多樣性。城市生態公園的本質還是公園,可以供遊人休息,散步,鍛煉身體,享受清新空氣。人有親近自然的天性和權利,城市當中的生態公園,不應該以隔離人的活動為代價,而因適當引導和規范人的活動,使之遵循生態原理,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所。
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的指導思想
生態公園是以森林植物與生態環境等自然景觀為主體的郊野型公園, 其規劃設計應突出自然景觀, 而以人文景觀為輔。生態公園在整體上應該是點、線、片、面相結合形成的生態植物群體, 並且通過植物、水體、地形、道路、建築等要素創造森林公園環境和園林景觀。在植物配置上, 採用喬灌草相結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夠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環境因子, 構成和諧有序、穩定的群落; 在景觀上應該體現豐富多彩城市風貌, 體現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城市生態公園的特徵
城市生態公園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點。
所謂「真」,就是生態公園的建設要體現自然,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跡,給人們建設真正的自然生態環境。「健」,首先是生態健康,就是生態公園的建設要注重生態效益,要科學的配置,做到防風固沙、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等方面有顯著作用;其次是能為人們提供一個旅遊、休閑、散步、鍛煉、娛樂等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美」,就是景觀美學功能, 生態公園是通過綠色植物與建築、雕塑與繪畫的相結合, 營造出自然與意境美。使人們置身其中愉悅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藝術修養。3、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格局原則
3.1生態優先原則
城市生態公園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態系統為主導的城市區域內,它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為目標。因此,其景觀規劃應服從於生態優先的原則,即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格局規劃應首先滿足「有利於生態保護的設計目標」,其餘的使用功能和美學功能應該盡可能地服從和協調於生態設計的要求。
3.2空間異質性和多樣性原則
異質性是景觀的重要特徵之一,景觀空間的異質性的維持與發展是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重要原則。景觀多樣性是描述景觀中嵌塊體復雜性的指標,包括斑塊多樣性、類型多樣性和格局多樣性。多樣性對於景觀的生存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是景觀規劃設計的准則。
空間異質性依賴於空間尺度,景觀中不同斑塊的類型與尺度都有不同的變異性和復雜性。空間異質性可以根據其斑塊類型的數目和比例、空間排列、斑塊形狀、相鄰板塊之間對比度、相同類型板塊之間的連接度來形成。
多樣性原則不僅講求的是空間的多樣性,也應充分體現在植物品種的豐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樣性特徵上,營造豐富多樣的植物景觀首先依賴於豐富多樣的環境空間的塑造,同時也是為各種植物群落營造更加適宜的生境。
3.3生態可協調性原則
生態可協調性原則是指景觀格局構成並不是被動的,完全依據現有自然狀況、過程以及現有資源條件來營造景觀生態的過程,而是可以主動結合生態、經濟、社會等諸多因素來反復協調以最終達到一個滿意方案的過程。
4、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設計原則
4.1 以生態發展為依據, 發揮「綠」的效益
「綠」主要是體現在植物上,「綠」的效益包括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綠色效益。
4.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學性、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
城市中的人們嚮往綠色,渴望回歸大自然環境。因此,在景觀設計時,植物造景應綜合考慮立地條件中的土壤、氣候、降雨量等自然條件,以人為本,充滿生活氣息,用科學的、藝術的手法將各種矛盾融合統一在規劃中, 形成最理想的景觀環境, 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4.3 因地制宜, 適地適樹與合理引進相結合根據當地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合理選擇樹種, 植物種類豐富多樣, 樹種地區差異較大, 適地適樹,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原則。同時, 科學合理地引進外來適生、無害、觀賞價值高的樹種, 增加本地區園林植物種類。
以上內容來自遠 景 設 計 研 究 院
❷ 簡述我國現代景觀主題公園的特徵
簡述我國現代景觀主題公園的特徵,我國現代景觀主題公園的特徵就是很有現代風景,然後還有內涵文化底蘊。這就是現代景觀主題公園的特徵
❸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隨著不同城市公園的差異化經營,公園經濟效益進入了兩極化階段,綠維創景因此提出:休閑化是城市公園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即城市公園在不失去公益性的同時,又要在規范條件下進行適當的經營開發,實現公園的造血功能。 城市公園的基本功能包括:生態功能、審美功能、休閑娛樂功能、保護教育功能、防災避險功能等,城市公園建設應在囊括基本功能基礎上實現新的突破。在此基礎上,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1、 構成公園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氣候、時間、空間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而演變的。公園規劃和設計必須考慮這些影響,因地、因時制宜,創造不同的地方特點和風格。
2、 公園要鋪透水性的地磚
3、 康體設施:應以中小型項目為主,不應設置佔地面積大的體育項目;兒童活動區應合理設置機動游樂項目、參與性游戲項目和科普項目。
4、 遊憩功能區(包括游覽觀賞區、安靜休憩區、文化娛樂區等)應占公園陸地的70%以上;康體活動區
5、 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5%以下;兒童活動區宜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0%以下。
6、 監控系統:公園內宜設置廣播系統。設有管理處(室)的公園應設置安全管理視頻監控系統。
7、 防雷設施:公園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廣場和遊人集中活動的場地以及經常舉辦展覽活動的區域應設置獨立性的防雷設施覆蓋。
8、 有毒植物:集散、賞景、休憩、活動鋪裝場地內及周邊綠地種植設計,嚴禁選用危及遊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在兒童游戲活動區范圍內,不得選用枝葉有硬刺或枝葉呈硬劍、刺狀的植物,不應選用揮發物或花粉能引起明顯過敏反應的植物。
❹ 小游園景觀設計和公園景觀設計的共同點與不同點有哪些
小游園景觀設計和公園景觀設計的共同點與不同點,這個就很多了,小游園的景觀設計可以小一點了,公園的公園的地,地盤大一些,就應該設計的東西多一些
❺ 如何提高公園園林景觀品質
為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需要,切實滿足人民群眾休閑、娛樂、健身等生活需要,切實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現就進一步加強公園建設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正確認識公園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公園是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產品,是供民眾公平享受的綠色福利,是公眾游覽、休憩、娛樂、健身、交友、學習以及舉辦相關文化教育活動的公共場所,是城市綠地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承載著改善生態、美化環境、休閑遊憩、健身娛樂、傳承文化、保護資源、科普教育、防災避險等重要功能。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公園事業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群眾對公園的數量、內涵、品質、功能、開放時間與服務質量等方面需求不斷提高;二是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市民群眾休閑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園的免費開放,公園遊客量急速增長,節假日更是人流劇增,公園的安全、服務、維護等方面壓力不斷加大;三是城鄉統籌發展對公園類型、布局、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城市道路拓寬、地鐵修建、房地產開發以及「以園養園」等變相經營對公園的用地范圍、公益屬性及健康發展都造成威脅。
各地要站在建設生態文明、精神文明和安定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新時期公園建設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生態、低碳、人文、和諧的理念,始終堅持公園的公益性發展方向,切實抓好公園建設管理工作。
二、強化公園體系規劃的編制實施
各地要在編制或修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時,本著「生態、便民、求實、發展」的原則,編制城市公園建設與保護專項規劃,構建數量達標、分布均衡、功能完備、品質優良的公園體系。一是適應城市防災避險、歷史人文和自然保護以及市民群眾多樣化需求,合理規劃建設植物園、濕地公園、雕塑公園、體育公園等不同主題的公園,並確保設區城市至少有一個綜合性公園。二是與城市道路、交通、排水、照明、管線等基礎設施相協調,統籌城市防災避險及地下空間合理利用等發展需求。嚴格控制公園周邊的開發建設,合理設置自行車停放場地、預留公交車停靠站點,限制公交車之外的機動車通行,並保障公園內交通微循環與城市綠道綠廊等慢行交通系統有效銜接。三是在保護、改造提升原有公園的基礎上,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見公園綠地的要求,結合城鄉環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城鄉統籌建設、棄置地生態修復等,加大社區公園、街頭游園、郊野公園、綠道綠廊等規劃建設力度,確保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60%。四是將公園保護發展規劃納入城市綠線和藍線管理,確保公園用地性質及其完整性。
三、加強公園設計的科學引導
各地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順應自然、低碳環保的公園設計理念,從設計環節上引導公園建設走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發展道路。一是嚴把設計方案審查關,防止過度設計。公園設計要嚴格遵照相關法規標准,嚴格控制公園內建築物、構築物等配套設施設備建設,保證綠地面積不得少於公園陸地總面積的65%;嚴格控制游樂設施的設置,防止將公園變成游樂場;嚴格控制大廣場、大草坪、大水面等,杜絕盲目建造雕塑、小品、燈具造景、過度硬化等高價設計和不切實際的「洋」設計。二是以人為本,不斷完善綜合功能。新建公園要切實保障其文化娛樂、科普教育、健身交友、調蓄防澇、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並在公園改造、擴建時不斷完善。三是突出人文內涵和地域風貌。要有機融合歷史、文化、藝術、時代特徵、民族特色、傳統工藝等,突出公園文化藝術內涵和地域特色,避免「千園一面」。四是生態優先、保護優先。要著力保護自然山體、水體、地形、地貌以及濕地、生物物種等資源和風貌,嚴禁建造偏離資源保護、雨洪調蓄等宗旨的人工濕地,嚴禁盲目挖湖堆山、裁彎取直、築壩截流、硬質駁岸等。五是以植物造景為主,以鄉土植物、適生植物為主,合理配植喬灌草(地被),做到物種多樣、季相豐富、景觀優美。
❻ 公園設計重點是什麼
公園設計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遊憩境域的過程。下面以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為例,向大家介紹公園設計重點是什麼。
城市生態公園是保護及改善城市系統的生態基礎和生態結構,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生存環境,保護自然景觀以及物種的多樣性。城市生態公園的本質還是公園,可以供遊人休息,散步,鍛煉身體,享受清新空氣。人有親近自然的天性和權利,城市當中的生態公園,不應該以隔離人的活動為代價,而因適當引導和規范人的活動,使之遵循生態原理,創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所。
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的指導思想
生態公園是以森林植物與生態環境等自然景觀為主體的郊野型公園,其規劃設計應突出自然景觀,而以人文景觀為輔。生態公園在整體上應該是點、線、片、面相結合形成的生態植物群體,並且通過植物、水體、地形、道路、建築等要素創造森林公園環境和園林景觀。在植物配置上,採用喬灌草相結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夠各得其所,充分利用環境因子,構成和諧有序、穩定的群落;在景觀上應該體現豐富多彩城市風貌,體現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城市生態公園的特徵
城市生態公園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點。
所謂「真」,就是生態公園的建設要體現自然,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跡,給人們建設真正的自然生態環境。「健」,首先是生態健康,就是生態公園的建設要注重生態效益,要科學的配置,做到防風固沙、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等方面有顯著作用;其次是能為人們提供一個旅遊、休閑、散步、鍛煉、娛樂等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美」,就是景觀美學功能,生態公園是通過綠色植物與建築、雕塑與繪畫的相結合,營造出自然與意境美。使人們置身其中愉悅心情,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
1、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格局原則
1.1生態優先原則
城市生態公園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態系統為主導的城市區域內,它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為目標。因此,其景觀規劃應服從於生態優先的原則,即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格局規劃應首先滿足「有利於生態保護的設計目標」,其餘的使用功能和美學功能應該盡可能地服從和協調於生態設計的要求。
1.2空間異質性和多樣性原則
異質性是景觀的重要特徵之一,景觀空間的異質性的維持與發展是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重要原則。景觀多樣性是描述景觀中嵌塊體復雜性的指標,包括斑塊多樣性、類型多樣性和格局多樣性。多樣性對於景觀的生存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是景觀規劃設計的准則。
空間異質性依賴於空間尺度,景觀中不同斑塊的類型與尺度都有不同的變異性和復雜性。空間異質性可以根據其斑塊類型的數目和比例、空間排列、斑塊形狀、相鄰板塊之間對比度、相同類型板塊之間的連接度來形成。
多樣性原則不僅講求的是空間的多樣性,也應充分體現在植物品種的豐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樣性特徵上,營造豐富多樣的植物景觀首先依賴於豐富多樣的環境空間的塑造,同時也是為各種植物群落營造更加適宜的生境。
1.3生態可協調性原則
生態可協調性原則是指景觀格局構成並不是被動的,完全依據現有自然狀況、過程以及現有資源條件來營造景觀生態的過程,而是可以主動結合生態、經濟、社會等諸多因素來反復協調以最終達到一個滿意方案的過程。
2、城市生態公園的景觀設計原則
2.1以生態發展為依據,發揮「綠」的效益
「綠」主要是體現在植物上,「綠」的效益包括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綠色效益。
2.2自然性、生活性、科學性、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
城市中的人們嚮往綠色,渴望回歸大自然環境。因此,在景觀設計時,植物造景應綜合考慮立地條件中的土壤、氣候、降雨量等自然條件,以人為本,充滿生活氣息,用科學的、藝術的手法將各種矛盾融合統一在規劃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觀環境,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2.3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與合理引進相結合根據當地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合理選擇樹種,植物種類豐富多樣,樹種地區差異較大,適地適樹,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原則。同時,科學合理地引進外來適生、無害、觀賞價值高的樹種,增加本地區園林植物種類。
以上就是關於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的全部介紹,公園是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開展科學文化及鍛煉身體等活動,有較完善的設施和良好的綠化環境的公共綠地。」具有著改善城市生態、防火、避難等作用。公園一般可分為城市公園、森林公園、主題公園、專類園等。公園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創造出景色如畫、環境舒適、健康文明的遊憩境域。
❼ 城市公園的景觀設計要點是哪些
1、 構成公園的主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氣候、時間、空間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而回演變的。公園規劃和設計必答須考慮這些影響,因地、因時制宜,創造不同的地方特點和風格。
2、 公園要鋪透水性的地磚
3、 康體設施:應以中小型項目為主,不應設置佔地面積大的體育項目;兒童活動區應合理設置機動游樂項目、參與性游戲項目和科普項目。
4、 遊憩功能區(包括游覽觀賞區、安靜休憩區、文化娛樂區等)應占公園陸地的70%以上;康體活動區
5、 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5%以下;兒童活動區宜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0%以下。
6、 監控系統:公園內宜設置廣播系統。設有管理處(室)的公園應設置安全管理視頻監控系統。
7、 防雷設施:公園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廣場和遊人集中活動的場地以及經常舉辦展覽活動的區域應設置獨立性的防雷設施覆蓋。
8、 有毒植物:集散、賞景、休憩、活動鋪裝場地內及周邊綠地種植設計,嚴禁選用危及遊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在兒童游戲活動區范圍內,不得選用枝葉有硬刺或枝葉呈硬劍、刺狀的植物,不應選用揮發物或花粉能引起明顯過敏反應的植物。
❽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基本要素包括:
❾ 城市公園概念性規劃是什麼,以及公園景觀設計有何特色
概念性規劃,一般是指主題規劃。就是說:這樣一個公園主要面向什麼樣的群回體?或者說答:這樣一個公園主要是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比如說:是附近民眾健身型的運動主題公園?是以美化城市為主題的綠色植物公園?是宣傳城市風貌為主題的宣傳長廊公園?或者其他等等。這樣的概念性規劃,一般不會涉及園區的區域選址、動線設計、客流容量、等等實質性設計內容。
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特色來自於以下幾方面:
1、符合當地氣候特徵,包括防曬、防凍、防風,具有鮮明的洗浴特點;
2、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靠山依山,靠水理水,靠近城市突出現代氣息等;
3、鮮明體現的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傳統。天成園林景觀設計研究院是專業做城市公園規劃的希望可以幫助您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