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張家港風景

張家港風景

發布時間: 2020-11-22 20:07:31

❶ 張家港有什麼風光

留下,再不想離開
——記宜居小城張家港

■記 者 楊根富 見習記者 張怡煒

張家港,一座港口工業城市,2008年卻捧回「聯合國人居獎」。在工業全面轉型升級的同時,張家港人在城市建設上也投入了轉型的魄力和升級的干勁,無論在城市生態建設、人居環境改善還是城鄉一體發展上,「聯合國人居獎」這頂桂冠戴在張家港市頭頂上顯得那樣恰到好處。

汽車緩緩駛入張家港,首先進入視線的是滿目的綠樹和花草。路面整潔、開闊,完全不見佔道經營的現象,這是記者對張家港的第一印象。據當地人介紹,張家港的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5%。

小城河改造:

改變的不僅僅是一條河

在張家港市最繁華的步行街南面,記者見到了正在改造中的小城河。據附近居民說,穿城而過的小城河主要承擔著該市中心城區的排水和排澇泄洪等功能。隨著城市的發展,小城河兩邊建起了樓房,河面上也建起了居民樓,小城河實際上成為一條地下「暗河」。由於排水不暢,小城河的水質越來越差,發展到最後泛黑發臭,不僅影響了排澇,與城市整體發展也極不協調。記者看到,小城河上的居民房已經拆除,整個河面大約有6米寬,站在河道邊還是依稀能聞到臭味。

「為了城市的長遠發展,我們下定決心改造小城河。去年2月,我們預算投入15億元,用3年時間對小城河進行改造。屆時,將從長江取水貫通小城河,繞著市區再回到長江,把小城河變成一條美麗的生態清水走廊。」張家港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小城河改造一期工程已於去年全部完工,共完成了548戶沿河居民的拆遷任務,並對小城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進行截流和清淤。如今記者看到的是小城河改造二期工程,主要完成剩餘的拆遷任務和景觀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屆時將配套建設地面交通、停車場等設施,將這里打造成市中心的商業圈。」說到這里,該建設局負責人的眼中滿是憧憬。

暨陽湖生態園:

集中取土挖出的城市景觀

2000年,張家港市政府決定,利用修建沿江高速公路集中取土的機會,開挖一個人工湖,取名暨陽湖。如今,10年過去了,這個順勢開挖的人工湖搖身一變成為佔地4.41平方公里的暨陽湖生態園,不僅改善了全市的生態環境,也成了張家港著名的風景區。

晚上7時多,記者一行驅車來到暨陽湖生態園。一路上,只見道路兩旁路燈林立,路旁的建築物上霓虹燈閃爍,把張家港的夜色映照得格外美麗。在暨陽湖生態園的停車場,記者意外地發現,與其說在停車場設置了綠化帶,不如說在一片綠化林中穿插著停車位,每個停車位都被綠化叢包圍著。

進入暨陽湖生態園,沿著湖畔的環形道路一直走,記者發現了很多在鍛煉身體的市民。正在跑步的朱增偉是土生土長的張家港人,雖然在常州工作,但10多年來沒有在常州買房子,而是把家安在了張家港,每天開車來回。「張家港空氣好,環境也好,我每天晚上都會堅持來這里跑步。說到生活品質,哪裡也比不上張家港。這里特別適合養老,等我退休了,我肯定要回張家港。」朱增偉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神透著一股自豪。

永聯小鎮:

勝似城市的農村社區

「永聯小鎮」說是農村,可記者看到的簡直就是一個城市裡的高檔小區。這里除了普通的6層商品房,還和城裡一樣建起了小高層,甚至還有在建的高層老年房。「這些高層有21層的,也有18層的,都設有電梯,方便老年人上下樓。等建成後,村裡60周歲以上的男性和50周歲以上的女性在交了押金後就可免費入住。當然,一旦他們不住了,押金還是還給他們的。」永聯村相關負責人黃煒說。

記者了解到,永聯村農民集中居住區開建於2006年,總投資15億元,佔地600多畝,2007年開始陸續有村民入住,目前已有3500戶住戶,全部建成後可容納近4000戶居民。奇怪的是,明明是一個農村小區,為什麼要叫做「永聯小鎮」?黃煒告訴記者,在這里,超市、幼兒園、小學、醫院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還有一條正在建設中的商業街,猶如一個小城鎮。

環小區一周,記者走了將近一個小時,不時看到正在建造中的樓房和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乘涼、聊天、鍛煉身體的居民。在該小區永頤園11幢樓下,記者遇到了正在練柔力球的錢玉琴。錢阿姨告訴記者,她家就住在這幢樓的10層。「在這里,我彷彿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不用幹活,每個月還能拿到村裡給的500元養老補助金。」說起這些,錢阿姨樂得合不攏嘴。

在采訪中,小區住戶陸衛紅與記者攀談了起來。「以前鄉下蚊子多,環境又差,我和父母一起住的2層樓老房子是上世紀80年代造的,一到下雨天就漏水。現在完全不一樣了,這里配套設施齊全,生病了走10分鍾就能到醫院,還能報銷70%的醫療費,就跟生活在城裡一樣。」陸衛紅告訴記者,他們家的老房子沒花一分錢就在「永聯小鎮」置換了兩套100多平方米的小高層住房,去年他們全家就入住了。「我女兒就在對面的永聯小學上學,我從來沒有考慮過要送她去市區的學校讀書,因為這里無論是校舍還是師資都跟城裡沒差別。」陸衛紅說。

張家港,這個年輕的城市在1962年時還叫做沙洲縣,由於鄉鎮企業做得好,1986年9月,沙洲縣撤縣建市,搖身成為張家港市。「當時沒人要的小縣城,開車去蘇州要3個小時。」直到今天,很多張家港人對張家港剛剛建市的情形還記憶猶新。如今,這個昔日蘇南的「邊角料」已經獲得第一批「國家衛生城市」、「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生態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9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為所有張家港人描繪了一幅自然和諧的宜居樂居藍圖。

❷ 張家港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民風民俗

北濱長江,南近太湖,零星山區散布其中,縱橫的河流,點綴著這個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豐富典故的名勝古跡更為張家港憑添了幾分魅力。
楊舍老街位於張家港市的楊舍老街,算是一塊商業休閑區域,更類似步行街的性質,於2011年底剛建成,晚上夜拍感覺其自有一種清靈脫俗的逸致和風韻,走進老街,好像走進了千年的歷史,在這春節前夕更有過大年的味道。

❸ 張家港風景作文

張家港香山風景區
張家港香山風景區

1、 項目名稱:張家港市香山風景區。

1、 項目承辦單位:張家港市旅遊事業管理局、金港鎮

2、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規劃所在地——張家港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屬蘇州市行政管轄,總面積999平方公里,人口85.09萬。距上海98km,蘇州58km,無錫40km,常州70km,揚州125km,南京200km,至張家港市區16 km。香山風景區東西長2.3公里,南北長1.9公里,佔地4.37平方公里。

規劃以香山生態環境優美的郊野公園為背景,運用古今並敘、雅俗共賞、特色鮮明、不落俗套的表現手法,通過多種藝術手法的運用和對自然的獨特理解,設計有個性、有風格的景觀,達到娛樂健身、求知學習、參與體悟的目的。

規劃以景觀特徵、功能要求、用地要求、分期建設、游覽和管理方便作為分區原則,將香山風景區劃分為:民樂尋香區、康樂生香區、文化采香區、植物飄香區四大功能區。

4、 項目總投資及預計經濟效益:

⑴、項目總投資:近期為人民幣1974.5,中遠期約2330萬元人民幣,合計約4304萬元人民幣(約500萬美元)

⑵、預計建設年限:視投資情況而定

⑶、預計回報率:年均營業收入約2000萬元人民幣,年均利稅約400萬元人民幣。

⑷、預期投資回收年限:大約7年(含一年建設期)。

5、 初步合作建議及項目進展:

獨資、合資。

目前已完成《香山風景區總體規劃》, 「梅花堂」景點正在建設過程中,2005年將完成聆風塔、名人文化廣場一期工程、采香徑、聖過潭等景點建設,並把《香山風景區》創建為國家AAA級景區。

❹ 張家港的風光有哪些

張家港香山風景區
張家港香山風景區

1、 項目名稱:張家港市香山風景區。

1、 項目承辦單位:張家港市旅遊事業管理局、金港鎮

2、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規劃所在地——張家港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屬蘇州市行政管轄,總面積999平方公里,人口85.09萬。距上海98km,蘇州58km,無錫40km,常州70km,揚州125km,南京200km,至張家港市區16 km。香山風景區東西長2.3公里,南北長1.9公里,佔地4.37平方公里。

規劃以香山生態環境優美的郊野公園為背景,運用古今並敘、雅俗共賞、特色鮮明、不落俗套的表現手法,通過多種藝術手法的運用和對自然的獨特理解,設計有個性、有風格的景觀,達到娛樂健身、求知學習、參與體悟的目的。

規劃以景觀特徵、功能要求、用地要求、分期建設、游覽和管理方便作為分區原則,將香山風景區劃分為:民樂尋香區、康樂生香區、文化采香區、植物飄香區四大功能區。

4、 項目總投資及預計經濟效益:

⑴、項目總投資:近期為人民幣1974.5,中遠期約2330萬元人民幣,合計約4304萬元人民幣(約500萬美元)

⑵、預計建設年限:視投資情況而定

⑶、預計回報率:年均營業收入約2000萬元人民幣,年均利稅約400萬元人民幣。

⑷、預期投資回收年限:大約7年(含一年建設期)。

5、 初步合作建議及項目進展:

獨資、合資。

目前已完成《香山風景區總體規劃》, 「梅花堂」景點正在建設過程中,2005年將完成聆風塔、名人文化廣場一期工程、采香徑、聖過潭等景點建設,並把《香山風景區》創建為國家AAA級景區。

❺ 張家港的風景和特產

沙洲優黃

❻ 張家港有什麼景點

雙山島風景區
雙山島位於張家港市西北郊,地處張家港市作業航道與長江航道之間,四周水域與無錫、蘇州、泰州和南通四市的長江水域連接。島上以農業為主,無工業,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原始生態環境保持最完好的「處女島」之一。雙山島四面環水,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清靜幽雅,是一個無污染的自然生態平衡的小島,全島面積約16平方公里,環島岸線16.8公里,為張家港港的天然屏障,與張家港保稅區隔水相望。原島無名,據說島上居民每天只要一抬頭,便能看到南岸的長山和巫山,於是就用了「雙山」之美名。島上河道成網,阡陌縱橫,氣候溫潤,資源豐富,完整地保存了恬靜古樸的自然風貌、江南水鄉風情和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

無錫是個旅遊城市,景點眾多,但以下三個景點最為著名
黿頭渚: 風景優美 主要是看太湖 但是現在水質不好 藍藻很多 味道重 4A級旅遊景區 票價105 可以乘船去三山仙島 可以乘K1, 87路
三國城,水滸城,唐城:中國第一家影視基地,規模大,場景多,有精彩演出,也可以乘船游太湖, 無錫市唯一一個5A級旅遊景區 三國:55元,水滸:50元,唐城:40元,三+水+唐:120元,三+水:90元 可以乘坐K82路
靈山大佛:佛大山靈 88米高的大佛 九龍灌浴演出 佛教文化 4A級旅遊景區 票價:98元 乘坐K88 89等多路公交車都可到達

❼ 張家港有什麼風景名勝

(1)五蓋山國際狩獵場 五蓋山位於郴州市東南面,距市中心45公里。狩獵場總面積8000公頃,海拔400—1619米,森林覆蓋率78%,其中原始次森林1466公頃,年平均氣溫17.8℃,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據專家考證,場內有野生動物130餘種,其中有狩獵價值的36種,如水鹿、小鹿、野豬、獾、果子狸、山雞、野兔等。場內夾山尾、大壟里、天鵝塘、鐵甲坪、麻石坳等處動物密度大。當地瑤族和漢族群眾經常去狩獵,是天然的理想狩獵場所。 獵狩場歷經9年建設,總投資已達2000萬元,已完成通路、通水、通電、通訊四大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80公頃的大型封閉式圍獵場 ,風林人工湖水上游樂場游泳池、軍事體育射擊場、修復文化古跡「風林寺」,建設風林山莊賓館等配套設施,形成了以狩獵為龍頭,集度假、避暑、休閑、森林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 (2)蘇仙嶺 蘇仙嶺位於郴州市城東1.5公里處,屬騎田嶺山系余脈,海拔526米,自古以來就是一處古雅秀美的風景名勝之地。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對蘇仙嶺有「山作劍攢江瀉鏡」的贊美詩句,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稱。當年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曾幽禁於此。從1976年起,政府撥款先後興建、修繕了十多個風景點,其中以桃花居、白鹿洞、三絕碑、蘇仙嶺等最為著名,並修通了從山麓到山頂的盤山公路和架空索道,使蘇仙嶺的面貌為之一新。 (3)天下第十八泉 泉水從石壁圓孔中流出,在地面匯成一個圓形水潭,故此泉又名圓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那時的圓泉水「一邊暖一邊冷。冷處極清綠……暖處白且濁。」一池之水,迥然不同,確屬罕見。古人雅稱之為「圓泉香雪」,列為郴州八景之一。 圓泉是優質礦泉水,水色晶瑩,水質清醇,水味甘冽。用圓泉水沏茶,芬芳馥郁,妙不可言。據《萬曆郴州志》記載,唐代有個叫張又新的寫了一篇《煎茶記》,說他在僧室得到一本書,裡面寫著唐代「茶神」陸羽同李季卿評論水品時,把天下煎茶之分為二十等,郴州圓泉排列第十八。公元1218年,南宋郴州知軍萬俟侶在泉水左上方的石壁上豎鐫「天下第十八泉」六字,從此,圓泉便以「天下第十八泉」而馳名了。 (4)萬華岩 萬華岩離郴州17公里,從市中心有游覽專車直達。洞長2110米,最寬處40多米,洞頂最高處20多米,總面積27000平方米水面9300平方米,現保存宋碑一塊,立於洞口,刻有南宋郴州郡趙不退《勸農記》南宋著名理學家張南軒題刻在岩頂的「萬華岩」三個大字還隱約可見。萬華岩是我國少見的正在發育的地下河溶洞,具有洞大、景奇、恆溫三大特點,兼有旅遊、探險、科研價值,被美國探險隊譽為「世界洞穴奇觀」。而新近開發的「國寶」水底鈣鏌晶錐,全世界只有二處可見。近期萬華岩還在洞口修築了湖,修建了園林式的游道,整個面貌煥然一新。 (5)仰天湖草原 郴州市仰天湖高山草原,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仰天湖海拔1350米,約20為畝,系第四紀冰川孓遺的一個死火山口,它匯集周邊數股礦泉,象一塊晶瑩的碧玉靜躺在草原上,乘游車上山,可見成片竹海,梯田重重,飛瀑直沖而下,響聲如雷,最高梯級落差近400米。原始生態,雲海奇觀,林立的怪石,千姿百態,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當春夏之交,仰天湖方圓數十公里映山紅環繞山崗,燦若雲霞,7-8月牛羊滿坡,若騎馬持鞭狂奔原野彷彿置身於草原之中。目前,仰天湖已建成東門當風、葦盪大橋、魔鬼沼澤、南國長城、竹樓餐廳、南風山莊、古保殘月等30餘處景點,有接待床位100餘個。 (6)仰天巨佛 新近在仰天湖草原不遠處發現了世所罕見的仰天巨佛,整個山體象一仰卧的巨佛,僅頭部就有300多米,遠超過四川樂山大佛,實為世之罕見。仰天巨佛在離郴州市城區西南方向7.8公里遠的群山之中,巨佛耳朵下方堆積著小山丘般的堅銳石塊。石壁上有硝煙痕跡、放射狀裂紋、弧形石門。同時,仰天湖的「湖」字與「佛」字,在郴州方言中諧音。因此仰天巨佛可能是古代先民的粗加工藝術作品。 (7)飛天山 飛天山郴州市飛天山風景區,距市中心32公里,該風景區屬典型的丹霞地貌,面積約40平方公里。郴江在此匯入東江,兩岸丹峰聳立,形態怪異顯示出大自然的神奇。整個風景區有9寨48巷道,形成了以「寨堡」形態為中心的「丹崖綠水」景觀。此處人文景觀也很豐富,相傳這里曾是黃巢起義軍作戰的地方,太平天國軍隊也在此抗擊清兵,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許多古代練兵習武遺址

❽ 張家港旅遊景點介紹

香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張家港市西陲南沙鎮境內,西接錫澄高速公路、江陰長江大橋和江陰市區,北靠國際貿易商港張家港港和全國唯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張家港保稅區的張楊路,與長江邊的長山、巫山相對,南傍東橫河,與稷山相望。東距張家港市區15公里,交通便捷,全山佔地面積4.3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為1 36.6米。山體呈菱形狀,由大、小香山組成,為全市之冠。北坡險峻,南坡平緩,頂部開闊,素有江南名山之譽。清康熙《江陰縣志》中贊:「香山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於他山。」山上長有成片的馬尾松、水杉、毛竹,山坡栽有桃、梨果園,品種多樣的野生葯材遍及全山。樹木覆蓋率達87%,山草覆蓋率為100%。 香山,因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自然風光秀麗,人文資源豐富,加上朴朔迷離的傳奇故事,歷來吸引文人墨客來此觀光賞游,宋代詩人蘇東坡游香山時曾為梅花堂題匾額;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多次登上香山,為這里的山、水風光留下了詩詞、賦文,他在《游小香山梅花堂序》中贊嘆曰:「千年跡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夢亦香,可謂不負此山矣!」香山有廣為人知的「十八景」:釣魚台、采香徑、梅花堂、洗硯池、石虎門、聖過潭、觀音殿、荷花茶廳、圓寂塔、聽松吟、桃花澗、聖清池、毗陵井、巫山夜雨、天台石、歸雲洞、烽火墩、藏軍洞。然歲月流逝,滄桑巨變,傳說中的大部分景點已盪然無存。1993年開始經市鎮兩級政府的努力,已有一大批景點建成並對外開放,其中有傲立孤峰,縱覽長江、碼頭、保稅區的望江亭;有怪石叢生、山勢險峻的老虎嘴;有繁花似錦、香草滿坡、相傳吳王夫差偕美人步行上山的采香徑;有徐霞客稱為「九天風雨、三峽波濤、觀斯盡矣」的桃花澗,還有聖過潭、滴血岩、仙牛背、聽松吟等一批天然景區。著名書法家沈鵬、沙曼等20多人為景點題名或書寫詩文。1995年,投資6000萬元、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的大型寺廟——香山寺建成。該寺坐落在香山主峰,由古樸、典雅、富有氣派的廟宇群組成。寺內塑一尊高1.5米、凈重1.5噸的玉佛及由台北佛佗教育基金會會長徐業鴻贈送的《大藏經》一部計1718卷。1999年10月,香山寺素齋館落成開業,成為全市首家素齋館。自古以來,香山就是有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香山十八景」 名聞遐邇,有大禹王、姜尚;吳王夫差、西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元代張士誠、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皇帝乾隆等一批極具價值的人文資源,有藏軍洞、烽火台等軍事文化遺址,有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活動場所。它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蘇南眾山中獨領風騷。尤其登高遠眺,長江美景和張家港全景盡攬眼底,極目天舒,令人進入一番別有風味的意境。南沙還擁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具有八千年歷史的東山村古遺址,是著名的文學、音樂、教育家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的誕生地。近年來,隨著不斷加大對香山旅遊風景區基礎建設的投入,交通衛生、通訊、電力等設施配套齊全,逐步形成了以香山旅遊風景區為品牌,商貿、旅遊、服務、房地產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隨著全市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加快旅遊景點建設開發已成為全市三產經濟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香山旅遊風景區開發已列入全市旅遊整體規劃重點項目之一。

桃花澗
位於香山北麓。清乾隆《江陰縣志》載:「香山左崗有澗數十丈,夾澗緋桃四植,名桃花澗。」澗從上至下,縱貫青龍崗,全長約800多米。澗水源頭出自山頂泉眼,常年不涸,現為中峰之巔的天然湖泊鹿女湖。從峰巔俯視桃花澗全景,整條山澗蜿蜒曲折,影影綽綽,掩映在濃綠覆蓋之中;澗左右兩側的幾道龍崗逶迤磅礴,向下匯聚到桃花澗山口交匯之處,山隨溪轉,宛如一朵盛開的桃花。當年徐霞客曾三次游覽桃花澗,兩次月下,一次雨中。春雨中的桃花澗,氣勢磅礴,猶如三峽波濤。從桃花澗山口東行數十步,有一山洞,名桃花澗。此洞原是人防工事,現已對遊人開放,洞高約2米,深200餘米,沿壁光滑濕潤,縫隙處有泉珠滴落,鏗然有聲。同桃花澗一崗之隔的香山南麓,也有一條長長的山澗,名叫南桃花澗。此澗緊靠聽松吟,與小香山梅花堂遙遙相對。此澗雖比不上北澗怪石林立、激流飛瀑的壯觀景象,但終年碧泉流淌,潔寒甘美,夾澗草深林密,鳥語松吟,景緻極為幽雅。
采香徑
位於香山東南麓,清乾隆《江陰縣志》載:「由麓而上,曲蹬盤行,攀蘿捫石,足底雲生,相傳吳王嘗遣美人采香其上(山有馬蹄香,杜衡是也),曰采香徑。」全徑沿山由東南向西北曲折蜿蜒長約五華里,幾乎橫貫了整個香山。徑寬一般為三尺左右,兩旁青松挺立,修篁夾道,奇花競艷麗,異草飄香,景色秀麗迷人,令人目不暇接。步行在采香徑上,小石林、聽松吟、香山寺、聖過潭等景點一一欣賞於目,難怪當年西施來到這里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以至流連忘返。采香徑自然就吸引了眾多遊客,並由此留下許多吟詠采香徑的詩文。諸如:「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香徑寒花落,飛泉曲澗分」等。
聽松吟
位於香山南山坡上,放眼望去,百畝山地上滿坡松林,千株萬株,蔚然成海,氣勢極為壯觀。風來時,一枝動百枝搖,莽莽林海松濤涌動,巨浪翻卷,競搖成一個巨大的音樂場。民國年間,中國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回故鄉省親,也專門游覽聽松吟,而後激發了創作靈感,其二胡獨奏曲《空山鳥語》情愫一脈,不知傾倒了多少聽眾,成為百世絕唱。聽松吟曾遭受歷史浩劫,解放後,人民政府倡導植樹造林,經過數十年努力,香山重披綠裝,聽松吟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聖過潭
又名舜過潭,傳說古時大禹治水東南途經香山少憩,取泉水解渴,覺泉水清澈味醇,遂解佩劍拓成潭,故名舜過潭。位於香山頂峰中部。潭大體呈圓形,直徑約2米,四周皆由山石圍成,看上去就彷彿是一口大井一般。此潭下有泉眼,所以水甚清澈,常年不涸。潭中長有無屁股螺螄,成為香山一奇。
藏軍洞
位於香山主峰老虎背之巔的東側,有一石板蓋頂的洞口,約80厘米見方,這就是香山著名古跡——藏軍洞。據史料記載,香山藏軍洞最早大約建於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吳王闔閭稱霸於諸候,攻越伐楚,大動干戈,出於攻防戰術需要,即在長江之濱的香山、長山一帶挖建了許多藏軍洞。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香山西北坡的藏軍洞發現大量具有春秋戰國時代特徵的幾何紋陶器和紅陶器,證實了這一歷史記載。據考證,藏軍洞為坑道式A字型結構,上窄下寬,兩壁皆用塊石壘徹而成,內高5—10米,底部南北之間寬4—5米,東西之向呈隧道形,進深25米。香山藏軍洞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一是每3座藏軍洞編成一組,成品字形排列,較為規則,共有9組,且每組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這是其它地方藏軍洞所沒有的;二是洞內隧道走向與山勢走向平行,士兵從左右進出,不從前後進出,而其它地方洞內隧道則大都與山勢走向呈垂直狀態;三是別的山上的藏軍洞一般都構築在半山腰,唯有香山藏軍洞高居山峰之巔,成居高臨下之勢;四是香山藏軍洞在「江南長城」中距離長江最近,這可能與香山歷來被視作江海門戶的重要戰略位置有關。香山藏軍洞經適當加工整理後,現已恢復當初建造時的模樣與擺設,並對外開放。
梅花堂
原坐落在小香山竹林深處,初建於宋代。相傳蘇東坡晚年仕途失意,因江陰友人葛氏邀請,曾數度來梅花堂怡情養生,並題書梅花堂匾額。堂後洗硯池,因東坡洗硯而得名。由於緊靠大小香山間的石虎門古戰場,梅花堂一度遭到戰火破壞。明朝末年,愛山成癖的徐應霞(徐霞客之兄)重建梅花堂,並在山上廣植梅竹。清風明月之夜,徐霞客兄弟觴詠為樂,共賞良辰美景。徐霞客沒有忘情於這段有意義的生活經歷,特寫下5首詩歌並1篇長序,以作紀念。隨著時光流逝,到五十年代後期,梅花堂和洗硯池均已湮沒,四周梅花亦漸漸稀少。近年來,市鎮兩級政府採取措施開發香山旅遊資源,梅花堂和洗硯池列入旅遊發展規劃中。新的梅花堂是5間仿古建築,正堂題額集東坡手筆,堂內展有坡翁和徐霞客的書畫詩文,讓旅遊人們從觀光中受到華夏文明的熏陶。
南沙十八景
臨近張家港港口的南沙鄉,由於山多景勝,早在明代前就有「香山八景」之說。清聖祖康熙、高宗乾隆以後,又相繼增補十景,稱「南沙十八景」。這里原有梅花堂一座。從香山灣翻山而上,便是「采香徑」。采香徑從香山西北坡起至東南麓止,長約5里,相傳是春秋吳王夫差偕西施及嬪妃玩樂的地方,建育「采香禪院」作行宮。目前,采香徑下段已被開山採石所截斷,上段路還在。山上雜樹叢生,烏鳴林蔭,峰迴路轉,景色宜人。香山,有大香山與小香山之分。在兩山銜接處,陡似峭壁,形成石門。因遠看似一猛虎張口守隘,故有「石虎門」之稱。這里四面環山,原來兩山接崗不分,後因軍事需要,官府命百姓鑿山開路長達50餘米,形成石門。這里形勢險要,呈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現經人工修築,已可通行汽車。在香山附近,有長山, 鳳凰山、鎮山等山,如眾星拱月,煞是中看,而且山山都育藏軍洞(又名將軍洞)。在這些山上,要數長山頂上藏軍洞最多。最大的藏軍洞可容兵千餘,洞內有灶間、會議室、貯藏室、兵器庫等,向來有「江甫長城」之稱!出江陰東門,可遠遠望見築在鳳凰山最高峰的烽火合。台周圍十丈見方,高百米,烽火台又名烽火墩,最初建於春秋期間。大香山原名桃花山。相傳春秋時期,山上桃樹漫山遍野,如雲霞燦爛。崗西有一大澗,澗頂有一泉口,終年噴水不斷。每當桃花盛開的季節,花瓣飄落溪中,隨水飄流,大有"落英繽紛」的詩情畫意。藏軍洞、烽火台、桃花澗等古跡尚存,被列為張家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2月以後,甫沙眾多小山坡上,陸續發現4座古墓葬,其中漢墓一座,宋墓三匹。墓葬位於長山東麓,距地面約15米左右。出土漢墓中有神獸銅鏡、陶罐等文物。3座漢辜中有磁州窖彩釉陶壺,兩對雙耳環的越容瓷瓶獸足瓷香爐、瓷碗、雙紐帶柄銅鏡、小方銅鏡、八花形銘文銅鏡等文物。據記載:磁州窖出自河北,越窖出自浙江,銘文銅鏡出自廣東。以上文物的出士充分表明,在`2000多年前,南沙鄉長山一帶,北臨長江,交通方便,居民聚集,商品流通,是南北交通線上的重鎮!這些閃爍著古文化光彩的文物,被埋沒了千年,幾乎被人遺忘,近年來,因張家港對世界開放,南沙十八景又重放光彩,為新興的海港圍上了一串古色古香的「珍珠古項鏈」。
香山寺
坐落於香山東南之巔,約建於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江南七十二大寺之一,歷史上有「佛門聖地」之稱。歷史的滄桑,原寺早已湮沒。1993年3月,經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址重建。1995年9月正式登記,並開放佛教活動場所。第一期工程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於1994年底建成,江南一流名剎已初具規模。山門建在香山老虎背中腰海拔125米的山坡上。山門上方的「香山寺」匾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趙仆初手書。從山門向上攀登,跨過45級花崗岩台階,就進入飛檐斗角、威嚴肅穆的天王殿。再向上拾級登攀,就是規模宏偉、氣勢非凡的大雄寶殿。這是一座雙層樓閣式的大型建築。殿東西長21米,南北寬13.8米,背高15.5米,建築面積282平方米。黃牆、紅窗、雕梁畫棟,造型格式依照蘇州市靈岩寺的大雄寶殿。大殿規模在江南一帶可稱首屈一指。香山寺總體規劃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總投資6000萬元。第一期工程完成後,至2002年繼續建造七級寶塔1座及達摩殿、觀音殿、藏經殿、僧房等配殿。寺內設東、西兩花園,園內建有放生池、假山帶、功德亭等。為方便信徒、遊人和觀光者,還建有佛光山莊、素齋館、宿舍樓等。寺內干凈整潔,綠樹成蔭。天王殿、大雄寶殿前後左右種有各種樹木、草坪,四季鮮花怒放,環境宜人。各殿堂層層疊疊,從各方向看均煞是雄偉。該寺佔地約10畝,小巧玲瓏,燒香拜佛者及旅遊者逐年增加。現有出家僧人7名,負責人是法禪。香山寺以名山名剎之名屹立於祖國江南的寺廟之林,成為鑲嵌在香山之巔的一顆永放光華的明珠。
香山陵
坐落在香山東麓,佔地2.6公頃,1992年清明節前竣工落成。陵園面向正方,三面環山,翠竹抱碑。陵園的正面,豎立著高8.7米、寬15.4米的石碑坊,坊頂刻有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題寫的「香山陵」匾額。中有1座長20米、寬8米的拱形三孔橋,氣貫長虹,名「貫虹橋」,橋的兩側矗立著兩座群雕,一座是「沙洲農民暴動紀念標志」,一座是烈士群雕。在烈士群雕兩側建有26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內陳列著革命烈士名錄、事跡介紹、照片和部分實物。園陵正中是一座高19.28米,寬1.8米,頂呈矩形的烈士紀念碑,碑身正面刻有原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鎦金大字。碑前有900平方米的弔唁台,由4000多塊金山石鋪築而成。碑後建有烈士墓和忠骨存放室。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