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開發
㈠ 如何看待風景區的開發
景區開發,有分為良性開發還是惡性開發。有好也有壞,但我個人的觀點,是趨於贊同的。
第一,景區的開發會帶到區域經濟的發展。
中國13億人口,是世界第一的發展中國家。旅遊業的發展不僅僅是政府的政績要求,更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國大好山河和歷史文化的渴望。景區的開發,帶來一系列文化產業的發展,比如說酒店啊,景區講解員啊,旅遊從業者啊,餐館業啊。如果不是麗江景區的開發,現在的麗江GDP可能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吧。
第二,開發可以更好的保護。
有些地方,有良好的自然環境,或者是厚重的歷史底蘊,但是因為財政撥款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我所熟知的廣東的很多景區就因為沒有開發而擱置修理,這是十分不正常的。開發可以帶來的經濟效果,也可以帶來輿論壓力,促使政府更好的去保護這些留下的文化遺產。我們的東西,重要的不是申遺,而是保護和開發。
第三,可以讓遊客更好的了解。
不開放,處在深山之中,普羅大眾是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翻閱一座座山去到底遠方的。良好的交通環境,舒適的旅遊環境,這些外在的條件,給旅遊者一個很好的理由,你去看看,這個地方,曾經發生了什麼,這里或許可以尋找到你的根。不要養在深閨人未識,要讓這些文化揭開神秘的面紗,讓我們更了解。
景區的開發有好有壞,只要是合理的規劃,我相信,國家推動的旅遊業發展是可以健康發展的。
㈡ 旅遊景區開發運營中需要注意什麼
1、體制問題
體制問題是旅遊景區在開發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它已經成為束縛我國旅遊景區發展的最大障礙,而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又是旅遊景區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問題。有些地方由於受制於體制問題,旅遊景區的進一步發展受到了限制,許多對旅遊景區有開發興趣和投資意向的投資商也因此而扼腕嘆息。比如,旅遊景區經營權外包曾一度成為被許多地方效仿的上佳模式,有些地方也因此而推進了景區的發展。可是由於我國的旅遊景區隸屬於多個部門,比如建設、國土資源、林業、文物等部門,旅遊景區的經營權外包後,相關部門就會表示反對,使得旅遊景區經營權外包成為敏感問題。因而急需建立一種協調機制來解決這些問題,以便促進我國旅遊景區的開發,進而推動我國旅遊業的發展。
2、資金問題
在旅遊景區的開發過程中,前期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而旅遊景區的開發資金來源主要為政府,政府對景區開發的投入又有限,資金一度是我國旅遊景區開發所面臨的瓶頸。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體制的改革,社會上積累了大量的閑散資金,這些資金的持有者到處在尋找資金的投向,而旅遊業迅猛的發展態勢給了他們把資金投向旅遊景區開發的信心,這給我國許多旅遊景區的開發和發展帶來了希望,但是相關制度又使實際操作變得困難重重。因此從根本上說,資金雖是旅遊景區開發的瓶頸,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體制。
3、保護是焦點
旅遊景區的生態環境較為薄弱,旅遊景區開發會對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如果開發不當的話,則會對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重大破壞。特別是對於人文類的旅遊景區來說,還會對文物等具有科研、考古價值的資源造成破壞。在我國旅遊景區開發過程中,有些地區確實存在如匆忙上馬、盲目開發、近距離重復建設等問題,個別地方還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管理,致使出現旺季遊客數量失控、白色污染、文物古跡屢遭破壞等問題。對於這些問題,通過正確的引導和相應的控制應該可以解決,但不能把生態環境和文物的破壞完全歸結於旅遊的開發。旅遊景區的開發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存在密切的聯系,開發不是放棄保護,保護也不能放棄開發。旅遊景區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如果不對其進行開發的話,資源的價值就體現不出來,關鍵是看如何處理好旅遊景區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因此,用科學的發展觀開發建設景區,是解決爭議的主要方法。
旅遊風景區地產的開發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產權式酒店模式
產權酒店是酒店與地產相結合的產權式地產,是旅遊度假地產中最典型的一種模式。產權式酒店的客房多按套進行出售,價格不完全取決於面積,對其價格的影響因素主要是酒店的星級和財務杠桿。依託於濱海度假的旅遊開發以集中在海南和山東半島為核心。
(2)企業會所模式
即以企業所購買的與酒店相結合的以企業會所方式所進行銷售的地產,一般的體量在500平米到2000平米之間,多作為企業的接待設施、會議場所等。稱之為商務休閑、商務度假地產。
(3)住宅度假地產模式。
利用旅遊開發區、旅遊景區、休閑度假區的優越自然條件、地理位置開發的具有投資回報、居住和多種功能的住宅。如:景區住宅、海景住宅、風景名勝度假村(風格別墅)、民俗度假村等。這類住宅多建在旅遊資源突出的大中型城市市內或市郊。通過依靠旅遊資源(自然的、人文的或二者兼有的)條件,如優美的自然風光、主題突出的人文內涵、多種休閑娛樂設施,直接提升住宅的環境品質,增加休閑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
1.旅遊投資的進入成本低,旅遊景區開發的綜合效益很高,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有很多優惠,30年、40年、50年的土地經營權,相對地產、能源等行業,代價非常之低;
2.旅遊開發是「滾動開發」,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很多也是由地方政府完成),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很多,可以降低投資商的資金風險,投資商可以根據經營情況來衡量開發的時序;
3.很多人原本從事的生態農業、養殖業、種植業、花卉苗圃業,與旅遊有很強的關聯性,形成了自發的熱潮,甚至旅遊效益還超過了主業,老闆們有意延伸產業鏈條,大舉開發。
4.土地稀缺,資源就是價值,30——50年不等的經營許可權,本身就相當於投資儲備,就算是暫時不能贏利,將來也意味著多種可能性,或者轉手,或者引資。
近年來,我接觸到不少初次涉足旅遊開發的投資商,說明現在的開發商重視旅遊規劃的作用。因為現在的旅遊市場競爭比較激烈,景區在不斷增加,大家都意識到「個性競爭力」打造對景區投資的意義。跟這些投資商的聊天中,我發現了很多共性的問題,現在總結一下,希望能對剛涉足旅遊開發的投資商朋友們有所裨益。
一、經驗主義濃郁
現在有旅遊投資經驗的商家很少,有經營過成熟景區的商家就更少。但大部分人都不缺乏旅遊經驗,很多老闆甚至做過專項的考察。所以,很多老闆都把自己的旅遊經驗套用到旅遊景區的經營方面來,憑經驗來判斷經營的思路。這就出現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海邊的項目要放到山裡,東部的項目要放到西部,都市型的項目要整到鄉村來。最不可思議的是,幾乎所有的投資商都會提到高爾夫項目,而且認為高爾夫項目很好操作。這種情況下,我幾乎都毫不客氣地給他頂回去了。別說你沒那麼大的資金實力,很多項目根本不具備建設高爾夫球場的條件,不是是塊地都能建球場的,而且現在對高爾夫球場的政策卡得多緊啦。我曾經碰過一個開發森林公園的開發商,說要在山頂的平地上搞高爾夫球場,而且很執拗,事實上山上根本就沒有水,我說你知道高爾夫球場需要大量的水源進行維護么?你這里沒水,怎麼整?還有個小老闆看中了一個河道,想搞漂流,項目都是按照漂流來進行立項報批的,不知道那個高人建言要搞高爾夫,老闆就問我能不能搞?我說,你知道高爾夫的概念是什麼嗎?你聽過高爾夫球場為漂流做配套的嗎?
二、市場意識薄弱
投資旅遊景區的,一直以來,跟風現象非常地嚴重,也說明目前的旅遊項目投資者在市場運作上的一種投資短見。許多的投資者進行此項目的投資,不是理性地進行市場環境的分析,而是一種近於盲目的市場進入姿態。也有些人看到什麼熱就投資什麼,也有些人抱著撈一把就走的心態。如果單純以這種目的來投資,註定這個企業的生命周期是短暫的。目前,在旅遊景區分化的今天,進行市場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進行市場定位,鎖定目標消費群體,根據市場定位來確定景區的主題定位,才能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市場定位是建立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旅遊景區的調查,應收集當地人群的旅遊消費習性、地域環境、交通情況,以及早期進入這市場的先行者,也就是競爭對手的情況。只有對這些資料進行調查分析,才能制定有效地經營策略與市場定位。通過市場定位,找到空白市場,這樣,中小旅遊景區的發展空間才大,才能獲得較寬松的發展環境。
三、貪多求快
大部分的投資者有貪多求快的情節,總覺得項目越多越好,也不管項目之間有沒有內在的聯系,殊不知「商業模式越單一就越容易賺錢」。老闆們新近這個行業,抱有很大的憧憬,理想主義濃郁,從假設出發,認為所有的機會都是自己的機會,所有的市場都是自己的市場,只要有項目,就會有人來,所有的錢都是自己賺得到的。所以,他們總是關心有什麼項目,有多少項目?而很少能夠考慮到項目的關聯性和項目的階段性。
四、沒有資金使用的科學概念
很多中小企業主跟我們接觸,生怕我們覺得他的錢不夠多似得,總是喜歡把自己的投資量往大里說,動輒就說要搞幾個億的投資下來。其實就他拿得那個景區而言,根本就用不了這么多的資金。景區也不能像他自己想得那樣蓋那麼多的房子,建那麼多的設施。其實咱們投資搞旅遊也是為了賺錢,在別的地方辛苦賺得一點家當,不能白白地扔在自己構想的那個藍圖上。
在旅遊業中賺錢還是穩打穩扎比較好,對資金的使用要有個計劃。因為目前進入旅遊景區投資的,大部分都是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資源,這些資源都無法依靠觀光占據市場,迅速啟動。而往往都是需要精耕細掘,做長線的休閑度假產品,對休閑度假旅遊產品,必須充分認識到目前國內休閑度假旅遊區的效益較差、投資回報率普遍較低。主要原因是由於這類旅遊區普遍遠離城鎮,配套設施所佔比重大;其次與城市賓館不同,旅遊區淡旺季規律明顯,客房空置率較高,呈現旺季吃不下、淡季吃不飽的特點,而且客房價格彈性不大。「生意火爆、效益不佳」 是國內休閑度假村的特有現象。為了保證投資回報率,應該要適度控制規模,投資規模宜小不宜大,太小則體現不了規模經濟,太大,則往往飽少餓多。要樹立「寧可撐死、絕不餓死」、「把飢餓留給市場」的觀念,讓市場保持飢餓狀態,既保證較高的客房率,同時「物以稀為貴」,能保證較高的價格,而且也能提高市場美譽度。
㈢ 旅遊景區發展,可以有哪些項目開發
針對當地旅遊資源選擇合適的旅遊項目開發,切不可盲目開發,比如鄉村可以干展鄉村一日游,很受城市人歡迎,關鍵是要把自己鄉村搞成有特色的景區。
㈣ 一個景區應該如何合理開發
首先確認景區有什麼可利用的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確認景區的年均人流量是多少,然後因地制宜,在不影響景區的綜合環境的基礎上做第三產業鏈,怎麼做,不好說,說不得。
㈤ 旅遊景區開發策劃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旅遊景區開發策劃有哪些目的
旅遊景區開發策劃的主要目的:
1、保護景區的生態安全生態化規劃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應用系統科學、環境科學等多學科手段辨識、模擬和設計生態系統內部各種生態關系,確定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生態適宜性,探討改善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生態對策,促進人與環境系統協調、持續發展的規劃方法。景區生態化規劃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是促進和保持旅遊景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保護人類健康,提供人類生活居住的良好環境;景區內的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等進行合理利用,提高其經濟價值;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完整性。
2、形成生態旅遊環境,打造旅遊吸引力生態環境景觀是旅遊景區的重要旅遊資源,好的生態環境,景觀賞心悅目,使人有回歸大自然的感受。既使是人文景觀也是人類對自然景觀的適應的結果。江南古鎮以水為靈魂,閬中古城因山水而成為風水寶地。基於良好的生態環境,旅遊景區才會有吸引力。一旦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必然影響到景區的景觀品質,旅遊吸引力也會降低。浙江雁盪山風景區以溪景著名,但是因過度抽取地下水,導致多數溪流乾涸,潺潺小溪流水的美麗景觀不復存在。旅遊吸引力減弱,影響了旅遊活動。
3、避免盲目建設,減少景區經營成本有些地方在核心景區和近核心景區大量建造賓館或增加床位,還有的地方放任占景建房,這種行為破壞景區的生態環境,等到意識到時又要拆除建築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如我國著名佛教聖地山西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多年形成的亂拉亂建和商鋪林立的現象,讓景區應該有的最原始、最珍貴的東西逐漸喪失,成為申遺路上的一塊絆腳石。為申遺,五台山斥資5億清理違章建築。旅遊景區生態化規劃將通過生態適宜性分析,對旅遊活動進行科學布局,避免在生態敏感地帶進行盲目建設。例如運用生態學中「集聚間有離析」的方法可以形成較優的景區生態格局,即將土地分類集聚,並在開發區和建成區內保留小的自然斑塊,同時沿主要的自然邊界分布一些人類活動的「飛地」。
㈥ 如何合理開發旅遊景區
如何合理開發旅遊景區
旅遊資源開發主要問題:有限資源面臨市場迅速擴張的壓力。而重復建設和盲目粗放式開發加重資源供需失衡;資源開發從人文景觀資源轉向自然生態資源,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就成為一對難解的矛盾;城市建設與旅遊事業的發展也因「兩張皮」而導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態資源的浪費;旅遊經濟高速增長與僵化陳舊體制並存,開發機制有待轉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試就這些問題,並以珠海市為例來探討旅遊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的正確途徑。
一、旅遊資源開發原則與景點布局
珠海作為全國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國家級的風景旅遊區正在進行旅遊資源的大開發,也就是旅遊環境容量的大擴容。對此,我們應如何確定擴容的方向、內容、層次、深度,以達到既有內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擴展?在擴容的過程中又要注意哪些問題?本人認為,主要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特色性原則。特色即差異性。鮮明的特色是旅遊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會有注意力。旅遊經濟本身就是注意力經濟,要注意旅遊景點之間的差別性,體現人無我有的特色。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實質就是要尋找、發掘和利用旅遊資源的特色。經過開發的旅遊資源,不僅應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時,還應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鮮明和有所創新和發展,絕對要避免在開發後的旅遊資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壞。
(二)共生性原則。就是這一旅遊項目與另一旅遊項目之間是共生的。旅遊項目是外部性很強的項目,有正向和負向外部性之分。所謂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容的、互補的、協調的,看了這一景點之後,有一種再去游覽另一景點的渴望。所謂負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剋的、類同的,而不是呈現合作形態。旅遊資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之間、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共生性現象,而且不同的旅遊項目,其共生現象是不同的。如展覽館與賓館、商場、交通設施、自然景點、人造景點相互之間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種旅遊景點在某一小區域內的協調。
(三)網路化原則。旅遊業是一個擴大化了的網路,是自然網路。在珠海旅遊業的發展問題上,我們經常強調要有大珠三角的觀念,要發揮珠三角各市的旅遊資源優勢。實際上,如果某地有獨特性的旅遊亮點,即使人為阻止也是不行的,遊客還是會千里迢迢去游覽,會千方百計解決道路不暢、住宿飲食不便等問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的旅遊景點有沒有形成亮點,有沒有形成網路,各地的旅遊景點在大區域范圍內有沒有產生互補效應。從珠海的旅遊實際情況看,存在著以下三個網路。
首先是小網路,即中心城區旅遊景點的大擴容。我們要考慮景點之間的共生性,要強調內涵的挖掘,包括實施市區西部和東部的旅遊大開發,重點開發建設唐家灣古村鎮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原唐家舊鎮、共樂園、淇澳白石街、金鼎會同村等,珠海國際賽車、珍珠樂園等旅遊資源也有待於整合)、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大學園區、南方軟體園、科技創新海岸等)和南灣旅遊新區(包括南屏科技工業園工業游、北山楊氏大宗祠、灣仔花卉公園、海鮮干貨市場購物游等)、橫琴特色旅遊區。
其次是中網路。也就是「兩區一島」,即斗門區、金灣區和東區海島的旅遊開發。斗門區的白藤湖旅遊區已經配套成熟;御溫泉也已名揚海內外;黃楊山-金台寺旅遊區正在完善之中;生態農業游有待於進一步開發挖掘。金灣區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旅遊開發也呈現良好勢頭。亞馬遜熱帶風情園起步看好;平沙溫泉由於香港中旅注資改造氣勢恢弘;飛沙灘也漸漸遊人如過江之鯽;長達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聯起一個個新的工業園區,也將串聯起一個個新的旅遊區……但目前整個大西區的旅遊線路安排還是單向的,沒有形成環線。我們應將珠港大道、湖心路、黃楊大道構成的「U」字形結構變為「O」字形結構,使之相互之間形成一個小的閉環,將湖光山色、寺廟溫泉、港口海灘等山水景觀和文化景觀、城市景觀串聯起來,而後向外輻射。東區海島開發還需加大力度。從目前已開發的東奧島、桂山島、萬山島和外伶仃島看,基礎設施不足、水電供應、交通、污染等問題有待解決,旅遊項目的開發尚待挖掘,動植物資源保護有待加強。特別是要乘港珠澳大橋的契機,加強與香港、澳門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遊環線。
第三是大網路,就是整個大珠三角旅遊資源的連線成網。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別人的資源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資源與外地資源進行整合,取長補短。廣深珠和粵港澳的旅遊資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廣深珠萬人美食游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以上觀之,要實現旅遊景點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網路化,自身的核心景點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們許多旅遊景點存在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這關鍵在於景點擴容的思路、設計理念和開發主體上存在著問題。從設計理念上講,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僅要求有獨特性,同時還要強調資源開發上的文化內涵。俗話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對景區也是這樣,景不在大,有文化內涵則榮,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會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點開發如果沒有文化,就會失去內涵,就不會令人流連忘返。有些旅遊景點建設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現在這一方面。就文化景觀而言,主題公園是最容易重復的。為什麼會是開發水平太低,而且互補性不強呢?關鍵是許多主題公園的文化原型沒有對路。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樂園)之間都存在互補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轉換,有些是對比,相互之間的關系如沒有處理好,景點規劃就難以落到實處。
二、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模式
珠海旅遊景點另一擴容方向,應該是由城市走向鄉村,這是符合人類回歸自然大趨勢的。在這一過程中,就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要處理好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關系的處理上,存在著四種模式;而發展生態旅遊則應注意三大問題。
(一)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模式選擇
1、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消極的,已是被實踐所否認的。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文物部門的職責,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別不是旅遊業的目的。
2、為開發而開發。這是盲目的,是小農意識。就像農民在水鄉養豬、河裡養點魚一樣,養大了賣出去,取得個人利益,而對水體造成的污染則全都不管。還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觀地帶搞成墓地,能賣出去收點錢就行,根本不考慮環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實際上是毀了聚寶盆去討飯。
3、為保護而開發。如果這個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須是通過保護來開發的。白藤湖地帶,既有沼澤地,又不完全是濕地,帶有天然與人工池塘相結合在一起的特徵。在珠海城區存在這樣的一塊地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這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完全可以統一,這在整個中國城市中也是難以找出第二個來的。白藤湖水鄉這樣的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壞了,是無法恢復的。對於這樣的旅遊資源,不能由一家企業進行壟斷開發,必須是政府進行壟斷,在高起點的規劃指導下,以企業為主體分片分期進行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的主體可分成三類:一是完全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二是政府與企業進行壟斷性開發。像威尼斯一樣,將白藤湖水鄉內的道路、橋梁由企業為主體興建。小遊船的經營權則由政府壟斷,拍賣給企業經營。三是完全由政府為主體開發。如城區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體的保護等。重要的旅遊資源應取後兩種開發模式。
4、為開發而保護。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欄島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到保護。可以選擇在政府嚴格規劃的前提下,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有些項目規劃好以後,可以將項目30年的經營權公開拍賣,國有資產就可以實現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東區海島等項目的開發經營權,如進行公開拍賣,就可賣到很高的價錢,而後由業主們自行招商,精心策劃開發。這就是政府對項目的所有權壟斷,經營權放開。
項目經營權進行公開拍賣時,要設立誰最具有開發能力,誰設計的開發方案最好這兩個標的。第一個標的由拍賣評定,第二個標的由專家組投票評定。把這兩個標的統一起來,最後確定開發單位。
如為開發而保護,就要停止「石頭經濟」、「泥沙經濟」、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發展,把鬱郁蔥蔥的山頭搞成癩痢頭,那是對自然資源的極大破壞。這些低層次的開發、破壞性的開發,必須停止,要進行結構性調整。
㈦ 開發一個景區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景區開發一般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資源調研、產品策劃和計劃開發階段;二是規劃設計、建設裝修、項目導入階段;三是運營實施、管理運作和品牌化開發階段,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條件,開發階段需要向主管單位立項審批,因此需要規劃、策劃和項目建議書、可行性方案等,開發還需要去相關單位辦理土地手續等;運營管理階段,景區作為一個服務型的企業或事業單位要具備國家工商稅務執照,以上是一些共性的內容,除此之外,景區因為類別的不同還需要很多其他條件,比如水利景區、文物景區、森林景區、園林景區等,需要滿足國家專門的行業管理機關的相關條件。
㈧ 如何確定旅遊景區的開發類型
3 、 總結
旅遊景區規劃設計應充分利用當地各類資源,充分融入當地經濟發展。共生商業模式正是以此為指導思想。該模式的共生體現在生物與文化多樣性的共生、開發與保護的共生,模式實施的關鍵在於融合生物與文化資源來形成產業化發展,模式實施的保障在於通過保護來實現生物與文化資源的永續利用。生物資源或文化資源的富集程度與可開發程度是選擇生物主導型開發和文化主導型開發的主要因素,成立組織和運營項目是商業模式運行的重要載體。
㈨ 怎麼申請開發旅遊景區
要和當地旅遊主管部門溝通,也就是旅遊局。
我們可以編制A級景區申報資料和回創建檔案
先向答上級旅遊主管部門請示,然後編制申報文本,整理檔案,專家會來評審 然後召開反饋會,你們按照反饋內容逐條整改,整改完成後可以要求在次評審。你們的申報文本遞交上去以後 上級部門會通知你們什麼時候評審和驗收。基礎設施建設很重要 3A比較簡單,4A一般,5A最難,要求最高
㈩ 大量開發旅遊景區,但旅遊景區到底如何盈利
景區數量雖多,但真正具有競爭力的確是極少數。在對手林立的旅遊市場,版IP對於景區的發展能權起到指引的作用,縱觀國內外經營的比較成功的旅遊景區,其實都不是以門票為主要收入方式的。舉個例子,長隆集團有長隆野生動物園、長隆歡樂世界等多個版塊,每年接待的遊客量相當龐大,光是門票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但是以「旅遊+」發展模式衍生出來的度假酒店、休閑餐廳等慢慢形成了長隆特色的IP,這才是主要盈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