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平面
『壹』 論述"風景園林總平面圖"應該包含哪些設計內容
總平面圖包括建築、道路、廣場、植物種植、景觀設施、地形、水體等各種構專景要素,此外,通常在總平屬面圖中還配有一小段文字說明和相關的設計指標。總平面圖設計內容包括: 有關圖例表,用地周邊的環境,設計紅線,建築,園林小品,道路,廣場,地形,水體,植物種植,山石園路,廣場,鋪地,標注尺寸,還有指北針或其他說明性的文字和標示
『貳』 求杭州以下各風景平面圖,急用,謝謝,分數全給你!
去杭州規劃網去看看
『叄』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說明怎麼寫
一、 設計理念
人的生活離不開建築,建築組成居住小區,居住小區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構成自然的主體,然 而人又是自然的產物。因此,在本規劃設計中主要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中以生態環境優先為原則,充分體現對人的關 懷,堅持以人為本,大處著眼,整體設計。在規劃的同時,輔以景觀設計,最大限度的體現居住區本身的底蘊,設計中盡量保留居住區原有的積極元素,加上合諧親 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樂居其中。
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築規劃理念,並卻盡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娛樂、休閑、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永恆的主題。
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居住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繫世人皆知。在本規劃設計中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在內部環境中強調生活、文化、景觀間的連接,以達到美化環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處理好「自然—住宅—人」的關系,就是小區規劃著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 設計構想
構想一: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為軸線。
⒈總平面布局:
在本規劃設計中採用的是周邊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個組團構成主要圍繞著中心廣場區和中心水景區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對外商業組團。小區四周分散設 置了四個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風景,然後,北向、南向、東北向各有一個次入口。小區內組團之間由循環雙車道相貫通,組 團內側有單車道和盡端道路相連。小區主景觀為中心的水景區和廣場區,優越的位置構成了小區內的主體環境,依山就水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
2功能、結構形式:
結構分析
一軸兩中心——以東南向城市幹道為軸;以城市發展方向為重心
以服務規劃區為中心。將住宅區與城市中心有機的結合體現了發展
服務共存的原則。
一帶一片——西向為南朗河沿河綠化帶;東向為規劃綠地片區。
做為兩個生態區域,它豐富了規劃區范圍內的自然環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態資源,在本規劃設計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體現了當今"人與
自然"和諧的主題。
兩 界——以縱向兩條道路為界。
規劃區南側為公共設施用地,則在南側考慮了對外商業價值,
將住宅與商業相結合,充分利用了該地段的商業價值,也體現了服務小區的規劃設計的宗旨。
3.交通組織:
規劃區內道路分為五類:
主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5m;
次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4m;
小區內道路(雙車道)紅線寬度12m;
小區內道路(單車道)紅線寬度8m; 小區內道路(宅前道)紅線寬度5m.
道路系統猶如人們的血液循環系統,可以將相關的器官、組織有機的聯系起來,然而,道路系統也可以將各個功能、性質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聯系起來。
小區內部以雙車道為主,並形成迴路,是連接各個組團的主要交通;單車道是連接區內各棟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進入各單元的交通。
區內設置兩條相對獨立的機動車道,中間設特殊通道相連,以保證南北片區的機動車交通相對獨立,互不幹擾。機動車道和各地塊之間均有方便的聯系,各地塊設有獨立的機動車出入口。
4.綠化景觀規劃:
在空間上以\"點、線、面\"的設計手法,並與水景、水系相結合
「點」狀綠化——院落綠化、節點綠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們休閑、游戲空間。
「線」狀綠化——道路行道樹綠化,以及道路沿線灌木綠化所行成的帶狀綠化,將點狀綠化串連,形成綠化網路,起了劃分空間的作用,延續空間的作用。
「面」狀綠化——廣場景觀綠化、院落以及道路兩側的綠化帶所形成的片狀綠化,將景觀分成塊狀,並形成聯系三大綠化空間的紐帶,是整個綠化形成系統,中心水景區更豐富景觀系統,達到了多樣化的綠化效果。
綠地系統由中心綠地、綠化走廊、組團綠地和住宅院落綠地組成。
『肆』 園林設計平面圖四面都是路的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設計)與規劃,生態,地理等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設計)主要服務於: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街、辦公環境等)、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劃設計、旅遊度假區與風景區規劃設計等。
景觀設計的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區別,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大多是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常常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面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築角度出發;但無疑這些項目都涉及景觀因素.通常接觸到的,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通常分為硬景觀(hardscape)和軟景觀(softscape)。據我理解硬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等等;軟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如噴泉,水池,抗壓草皮,修剪過的樹木等等。
基本流程
植物景觀配置設計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技術。
相對於其他行業設計,植物景觀配置,無論是從藝術的角度還是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發展上比較滯後的領域:從藝術角度來說,它缺乏完整系統的設計理論指導;從技術角度來說,它缺乏明確的設計標准和結果評判標准。再加上植物景觀配置特有的生態問題和時空變化等特性。它們無疑都將增加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難度,同時也會增加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
植物景觀配置設計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設計流程乃至設計程序,它們可以用來減少植物景觀配置設計工作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增加設計結果的可判定性。同時還可一定程度地增加設計工作的系統性,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統質量保障能力。
植物景觀配置的最終結果是要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1.選什麼樣的植物
2.選多大植物
3.選多少的植物
4.如何搭配並布置到地面上
5.構成什麼樣的植物景觀
1-4涉及到以植物個體為元素來選擇與布局的問題;5則涉及以植物配置後的群體為元素來選擇與布局的問題。
植物景觀配置操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規范地解決上述問題的步驟過程。從結果來說,是按照上面1-5的順序進行;但從設計的實施過程來說,確是倒著來,先解決第5個問題,然後解決1-4個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植物景觀配置在設計階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
2.各植物景觀類型中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
3.系統地檢查審評,即質量保證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三個步驟的順序並非一成不變的,在設計過程中,三個環節會互有穿插,有時還互為前提。
類型選擇與布局
簡單說,植物景觀類型就是植物群體配置在一起顯現出來的外在表象類型。比如說:密林,線狀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樹,灌木叢林,綠籬,地被,草坪,花鏡等等。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設計就是把諸如密林,線狀的行道林,孤立樹,灌木叢林,綠籬,地被,草坪等等植物景觀類型而不是植物個體作為設計元素進行空間配置,設計師需要從整體上考慮什麼地方該布置什麼樣的植物景觀類型。
景觀鋪裝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首先是源於整體景觀結構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說的結構性景觀布局。結構性景觀布局主要確定設計區域的總體景觀框架。它主要基於顧客的總體景觀意向需要和整體美學原則的需要來構築景觀框架。結構性景觀布局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景觀框架區劃。
其次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源於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說的功能性景觀布局。功能的需要,比如說某個地方需要遮蔭,某個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擋外部視線或隔離噪音,林蔭道路,廣場遮蔭等等,是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的基本考究。
再次源於景觀美化設計上的需要,比如說整體上布局安排景觀線,景觀點,某個視角需要軟化,某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層次的變化等等。有時也會源於其他特殊的或景觀布局過渡需要。
作為設計元素,植物景觀類型同樣具有諸如顏色、大小、質地、形狀、空間尺度等要素特徵,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工作即是基於植物景觀類型的這些要素特徵而不是構成植物景觀類型的植物個體的要素特徵,並遵循植物配置理論所述的設計原則與創作手法來設計創作的。植物景觀類型是由多種植物組成的,他們的要素特徵雖與個體的要素特徵高度相關,但絕不等同於某個個體植物的要素特徵或多個個體植物要素特徵的簡單疊加。有時會表現出與個體植物的要素特徵完全不同的要素特徵。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觀類型的要素特徵不僅與植物景觀類型內部的植物構成有關,而且與內部植物個體的結構排列方式有很大關系。另外,同一植物景觀類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結構組合。
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是總體景觀方案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地帶有美學創作的因素,相對來說,是一項習慣性,發揮性多於程序性的工作。該流程工作完成後一般會產生如下資料:
1.植物景觀類型規劃布局圖(包括一些節點立面圖)
2.植物景觀類型統計表
3.植物景觀類型構成分析表
植物配置好比文章寫作,植物景觀類型的選擇與布局問題類似文章寫作中的文章構思和文章綱要草擬階段。文章寫作的時候,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寫什麼樣的內容,什麼風格,段落結構如何編排布局,中心主題如何展開表達等等問題,而不是首先考慮用什麼字、詞或語句等問題。同樣在植物景觀配置設計中,首先考慮的植物景觀類型選擇與布局,而不是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
個體選擇與布局
整體植物景觀類型布局選擇完成後,就要開始進行各個植物景觀類型的構成設計,即解決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主要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植物品種的選擇,
2.植物大小的確定,
3.植物數量的確定,
4、植物個體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等。
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性問題,除了在結構中的位置定位過程中需要較多關注美學設計知識外,其它更多的是趨向解決生態技術問題。因而解決植物個體的選擇與布局問題往往是一種程序化地工作。
1.植物品種選擇
植物品種選擇的一般程序如下:
(1)根據植物景觀類型布局圖、植物景觀類型統計表和植物景觀類型構成分析表等資料,綜合分析各景觀類型的結構,確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制定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
(2)分析確定配置場地的氣候耐寒區,和主要環境限制因子。
(3)根據場地的氣候耐寒區、主要環境限制因子、和植物類型及要求工作表來與植物庫數據配對搜尋,確定粗選的植物品種。
(4)據景觀功能和美學的要求,進一步篩選植物品種。
(5)確定各植物類型的主要品種
主要品種是用於保持統一性的品種,是一種植物景觀類型的主體構架品種。一般來說,主要品種品種數量要少(比如說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數量多(比如說80%)。主要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一定要比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高一個級別,同時能夠對場地主要限制因子有足夠的耐性。
主要品種分各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和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設計區域的主要品種是指設計區域內佔主導地位(面積或空間)景觀類型的主要品種。
(6)確定各植物類型的次要品種
次要品種是用於增加變化性的品種,品種數量要多(80%),但植株數量要少(20%)。如特別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種的耐寒級別可以不高於場地的氣候耐寒區級別。有條件或成本不高的情況小,可以選擇一些對場地主要限制因子耐性不足的植物。
主次要品種的比率按各景觀類型分別計算分配。
(7)確定植物品種的數量
原則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則,但並非植物品種越多越好,杜絕拼湊。
一般的小區來說,15-20個喬木品種,15-20灌木品種,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種已足夠滿足生態方面的要求。當然,國家有特別規定的,按相關規定辦理。
2.植物初植大小的確定
在中國,對種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規格沒有具體的標准規定。更多地是根據客戶喜好和設計者的習慣來確定。
有經驗的設計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學的生態的手法來綜合確定。
以喬木為例,國外比較通行的喬木層尺寸一般也就在徑階6-8公分的完整植株。考慮到國內的習慣,建議喬木層尺寸徑階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較為適宜,一般不要超過14-15公分。為了滿足及時效果的需要,可以採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增加大灌木的數量(高度100厘米-250厘米),增加覆蓋對比等等。在樹體比例尺度的處理方面,盡量縮短最大規格和最小規格植物的大小差距。
3.植物數量的確定
准確地說植物數量確定問題是一個跟栽植間距高度相關的問題。一般說來,植物種植間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確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植物生長速度的快慢適當調整,但決不能隨意加大栽植密度。
4.在植物景觀類型結構中的位置定位
根據各景觀類型的構成和各構成植物本身的特性將他們布置到適宜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會較多涉及到基於植物個體的美學設計問題。
從個體到構建植物景觀類型的群體組合,其實是一項十分繁雜的工作,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借用一些景觀類型構成模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模塊可以通過模擬自然、調查分析以前的設計或設計建模等方法獲得。模塊在入庫使用前必須是經過美學或生態檢驗論證過的。模塊如同工業品中經過系統檢驗有質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
『伍』 在3DSMAX試述任何給一個長方形平面貼一張風景圖片
1.創建一個長方形平面對象。
2.創建一個標准材質,將一張風景圖片定義為「漫反射」貼圖。
3.將上一步中定義的標准材質賦予平面對象。
『陸』 要風景畫,還要是平面的,我該怎麼畫才能漂亮啊
1:構圖美觀(是平面的話.建議選擇1點透視,那樣更美觀,畫面更加的真實)
2:處理手法要細心(大色上的大膽,修剪要細心)
3:顏色搭配要豐富(顏色多樣話,但不能太花或太飄了.你學過畫畫的話,應該能理解吧)
不懂的話M我.
『柒』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站在高處看風景,卻忽略了平面上風景
站的高望的遠。
有時候太仔細了,反而會把自己傷得很深。
偶爾忽略一些過錯,也許可以幸福很久。
『捌』 急求華山景區游覽圖!
華山景區游覽圖可以在各大網站上搜索,如果是在華山遊玩的話,可以直接去遊客服務中心領取。
『玖』 現在國際上流行的景觀平面圖/效果圖的製作方法
設計這一個行業是靠時間積累的,它並不像別的行業,你做兩年以上你基本上弄的差不多的,設計這是不同的,特別是室內設計,建築設計,因為它時刻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