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風景區
① 宜興市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
善卷風景區
善卷洞與比利時之漢人洞、法蘭西之里昂洞稱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
景區位於太湖西岸的宜興市。宜興盛產竹,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稱。
龍背山森林公園
龍背山森林公園位於宜興城區南側,佔地550公頃。
宜園
宜園是一個以小橋流水為基調、古典形式的現代江南園林,是團氿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籌建於2003年初,建成於2004年10月。
玉女潭
玉女潭坐落在宜興市西南23公里湖滏鎮的蓮子山上,景區面積16公頃,遊程約2000米長。
陶瓷博物館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專業性陶瓷博物館,前身是江蘇省宜興陶瓷公司陳列室和宜興陶瓷陳列館,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館區20000多平方米,展館3000多平方米。
周培源故居
周培源祖居位於宜興芳橋鎮後村,原有兩處。一處在後村河南,為周培源祖父所建,是周培源的誕生地,80被大火焚毀。現存的一處為周培源父親周文伯於民國初所建。
東坡書院
東坡書院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宜興丁山買田講學之地。書院歷經滄桑,多次被毀,多次重建,現今留下的建築是明代重建的。
徐悲鴻故居
徐悲鴻故居位於屺亭橋塘河西側,為磚木結構3開間閣樓房屋,佔地518平方米,建築面積115平方米。故居包括徐悲鴻原生活起居間、弟妹生活間、徐父授書房及一個天井。2000年經重新修建後已正式開放。
太平天國王府
太平天國王府位於宜城通貞觀路,始建於清代,原為史姓宅第,1860年(清咸豐十年)太平軍攻克宜興後,成為輔王楊輔清的府第,後又曾作為忠王李秀成的行轅,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池山風景區
位於宜興城西南三十五公里的龍池山。1982年被列為省級森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一千八百多畝。
張公洞風景區
張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一。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東北的無錫市60多公里。
隸屬於宜興市陽羨生態旅遊區管理委員會,1919年,宜興紳士儲南強修整張公洞,1934年11月11日對外開放。
景區面積0.36平方公里,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名勝區的陽羨風景區主要景點之一,古代荊溪十景之一,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靈谷風景區
有「靈谷天府」之稱的靈谷風景區位於市區西南25公里的湖滏鎮境內,風景區面積0.13平方公里,相傳象徵五穀豐登的田道仙姑靈姑娘在此隱居,故稱之為「靈谷洞」。
西晉周王廟
周王廟,又稱「英烈廟」、「周孝侯廟」,位於宜城鎮東廟巷內,始建於晉元康九年(229),是為祭祀晉平將軍周處而建的專祠,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② 宜興有哪些景點
宜興旅遊
宜興陶瓷博物館、 宜興竹海、 善卷洞、 張公洞、 靈谷洞、 慕蠡洞、 西施洞、 玉女山莊
國山碑 (三國·宜興)
駱駝墩遺址(新石器時代·宜興)
宜興窯址 (晉至清·宜興)
宜興竹海風景區 4A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4A
宜興團氿風景區 4A
宜興百合
宜興百合與蘭州百合、龍牙百合一起,為我國現時三種食用型百合,然而能入《本草綱目》者當數宜興百合。宜興百合含有多種生物鹼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具有滋補強壯、潤肺止咳、清熱利尿、理脾健胃、寧心安神等功效,能起到人參的部分作用。鮮百合、百合粉、糖水百合罐頭、百合羹等都很暢銷。
宜興紫砂陶
宜興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別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古樸的色澤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紫砂陶有壺、杯、瓶、盆等上千個品種,其中紫砂茶壺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等獨特優點。1984年,竹簡紫砂茶具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贏得金獎。除紫砂陶外,還有被譽為「東方的綠寶石」的宜興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藝美術陶。
4A級景區有:
宜興善卷洞風景區 4A
宜興竹海風景區4A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4A
宜興團氿風景區 4A
宜興市陶祖聖境景區 4A
宜興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我知道的宜興竹海就非常不錯,是中國四大竹海之一。
③ 宜興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宜興有以下好玩的景點: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位於宜興湖滏鎮境內,近1.5萬公頃竹海隨山勢而起伏,竹隨山勢起伏,好似波濤翻滾,綿流不絕。
景區內山清水秀,一日之內,四季之間,奇趣天成。這里是天然活氧吧。您可以乘坐纜車登山頂,途中可空中飽覽竹海全景,如遇風,可欣賞竹海的氣勢磅礴和驚濤駭浪。善卷洞
善卷洞位於宜興市西南,它是石灰岩溶洞。
這里是宜興「三奇」之首,全洞由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其中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進入善卷洞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在這里您可見到玲瓏剔透的石鍾乳,也可看到宏偉的天然巨石。此外,洞中還有地下暗河流淌。龍池山自行車公園
公園位於宜興市張渚鎮陽羨茶產業園內,這里包括「一線、二區和十八個景點」。
這里是一個以低碳出行、慢節奏生活、公益性健身活動與休閑觀光相結合的景區。
公園風景真的很美,道路兩旁全是茶園,騎行一圈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龍背山森林公園
公園位於宜興城區。整個龍背山森林公園,湖光山色輝映,亭台樓閣交互,天然植被茂密,生態環境優良,一年四季溢彩流香。
這里的潭池遍布公園各處,終年泉水淙淙,散布山間谷底。
④ 求宜興旅遊景點排名榜,哪些比較值得去
宜興旅遊景點排名:善卷洞風景區、宜興陶瓷博物館、宜興竹海風景區、龍背山。比較值得去的是:善卷洞風景區、宜興陶瓷博物館、宜興竹海風景區。
善卷洞風景區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首。善卷洞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全洞分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遊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樂事。進入洞中,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
⑤ 宜興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宜興旅遊資源豐富,宜興旅遊景點共包括有5個4A級風景區,分別是:宜興善卷洞風景區、宜興竹海風景區、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宜興團氿風景區、宜興市陶祖聖境景區。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於當今。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於一體,成為獨步世界的藝術品。 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生長著被茶聖陸羽稱為「芳香冠世產,可以上供朝廷」的陽羨茶。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最佳季節:4月-10月。宜興山川林泉美,人文風物萃,民俗民風豐,地方物產茂,並因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平均氣溫為13℃-16℃。春、夏、秋、冬各季都有獨到之處,這些美景,四季可游。
建議遊玩:1-2天
⑥ 宜興哪裡風景區
著名景點
善卷洞、龍背山森林公園、竹海、東坡書院、張公洞、玉女潭等
⑦ 宜興旅遊景點
宜興旅遊景點主要有:
張公洞景區,位於宜興城西南18千米的盂峰山,隸屬於宜興市陽羨生態旅遊區管理委員會。景區面積0.36平方千米,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名勝區的陽羨風景區主要景點之一,古代荊溪十景之一,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素有「洞天福地、海內奇觀」之美譽。
團氿風景區,位於宜興市區西部,是太湖風景區、陽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用地面積4.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佔60%。記者看到,全園分東、中、西三大區,建有各式古典亭、台、樓、榭和古橋。
竹海風景區,位於宜興市區西南31千米的湖滏鎮境內,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無錫旅遊十八景及宜興十佳景點之一。
善卷洞風景區,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景區內,林木蔥蘢,風光旖旎,洞景巧奪天工,素有「萬古靈跡」、「欲界仙都」之美譽,與比利時的漢人洞、法蘭西的里昂洞並稱為「世界三大奇洞」。
⑧ 宜興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宜興旅遊景點如下:
善卷風景區
善卷洞與比利時之漢人洞、法蘭西之里昂洞稱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宜興竹海
景區位於太湖西岸的宜興市。宜興盛產竹,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稱。
龍背山森林公園
龍背山森林公園位於宜興城區南側,佔地550公頃。
宜園
宜園是一個以小橋流水為基調、古典形式的現代江南園林,是團氿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籌建於2003年初,建成於2004年10月。
玉女潭
玉女潭坐落在宜興市西南23公里湖滏鎮的蓮子山上,景區面積16公頃,遊程約2000米長。
⑨ 宜興的景點有哪些
宜興——中國陶都,「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版城市","中國優秀旅遊權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梁山伯祝英台之鄉"中國教授之鄉""環保之鄉""書畫之鄉"「中國電纜城」以「陶的古都」「竹的海洋」「茶的綠洲」「洞的世界」著稱。
"陽羨(宜興)山水甲江南」宜興擁有全國縣級市中最多的AAAA級風景區有5個
宜興善卷洞風景區 4A 2001 (即將申請5A)
宜興竹海風景區 4A 2006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4A 2006
宜興團氿(宜園)風景區 4A 2006
宜興市陶祖聖境景區 4A 2008
此外還有 宜興陶瓷博物館、中國陶都陶瓷城, 張公洞、 靈谷洞、 慕蠡洞、 西施洞、 玉女山莊,東坡書院,龍池山景區等。以及正在建設的雲湖景區(大覺寺)和蜀山景區。
總之宜興是個山水相依,景色宜人的好去處,市區同樣優美,高樓大廈越來越多,東氿新城已在建設中,不出多久又一座現代化的集旅遊觀光,休閑購物,人居生活的現代化新城將展示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