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生態
森林景觀規劃必須考慮到其生態穩定性和經濟合理性,在提高景觀生態系統生產力、資源的再生速率的基礎上,還要提高森林景觀資源的利用強度。森林景觀資源不僅包括木材,而且包括所有的其他森林產品、服務和價值,森林景觀的可持續利用要建立在生態系統整體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對於本地生態穩定、經濟效益好的森林類型,要盡可能的擴大,以充分發揮區域森林景觀的生態經濟效益( 高洪文,1994; 姜萍等,2003; 蔡曉明,2000; 愈孔堅等,1997) 。
依據區劃原則和標准,結合本區實際,將全區劃分為兩類三大區五小區,具體如圖 6-7。
1. 重點生態保護區
重點生態保護區應包含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生態地位極端重要地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圖 6-7 景觀生態規劃圖
①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集中分布的原生地「長白赤松保護區」,②國防林,③轄區內主要江河匯水區,本局北部二道松花江兩岸、兩江口、富餘河、頭道、二道、五道白河幹流兩岸應劃為護岸林、水源涵養林河段及上次二類調查已區劃的水源涵養林、護岸林的林班,④水庫、湖泊、水電站周圍的林地,⑤城鎮飲用水源區兩側的水源涵養林。
第二,生態極端脆弱地區的森林、林地、林木:
①山體坡度在 25°以上,②岩石裸露、跳石塘、土壤侵蝕嚴重及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地類,凡符合上述條件標準的面積占林班 20%以上( 含 20%) 的林班。
2. 商品林經營區
商品林經營區的區劃,必須符合下列標准:
①立地等級三級以上或林分蓄積生長量大於6m3/ 公頃,②山體坡度小於 15°,③土層厚度在中、厚標準的,④適宜培育速生豐產林、工業原料林面積或適宜培育速生豐產林、工業原料林面積加現有速生豐產林、經濟林面積之和大於或等於林班面積 60% 以上的林班,⑤離飲用水源一層山脊或平坦地區 500m 以外,⑥大江河發源地原則上不區劃商品林經營區,⑦距河流兩岸及庫湖周圍一層山脊或平坦地區 250m 以外。
3. 一般生態保護區
除上述兩種區域以外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均劃為一般生態保護區,包括特用林中需撫育經營和防護林中需要更新措施的林種,如母樹林、實驗林、護路林等。具體規劃面積如表6-14。
2. 什麼是景觀生態
景觀生態:是以天空為頂,地表為底,在一定范圍內之戶外空間及其所包含之有機無機,有形無
形因子及其之間的互動關系所產生之自然效應組合.(據王小璘(1991))
3. 景觀生態學的起源與發展
地理學中的景觀學產生於德國,19世紀末葉,由近代地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德國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將景觀的概念引入地理學中,他認為景觀的地理學含義是「一個地理區域的總體特徵」。作為一門研究景觀形成、演變和特徵學科的景觀學產生於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德國地理學家Seigfried
Passarge 於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觀學基礎》之後,又於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較景觀學》。在這兩部著作中,他認為景觀是相關要素的復合體,並系統地提出了全球范圍內景觀分類、分級的原理;並認為劃分景觀的最好標志是植被,同時,他還提出了城市景觀的概念。作為景觀學說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國人文地理學家Otto Schluter 於本世紀初發表了《人類地理學的目的》一書,在該書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觀形態學和景觀研究是地理學的主題的觀點。在1952-1958年間先後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歐聚落區域》一書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區別,並最早把人類創造景觀的活動提到了方法論原理上來。其實有關人文景觀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國人文地理學家Carl Sauer的《景觀的形態》一書中得到了反映,在該書中,Sauer 提出應重視不同文化對景觀的影響,認為解釋文化景觀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核心(中國大網路全書地理卷,1990)。自本世紀30年代以後,又出現了一個景觀學研究的中心,這就是前蘇聯的景觀學研究。其代表人物為貝爾格。他於1913年即提出,景觀是地形形態的一定的、有規律地重復的綜合體或群體這一概念。1931年,貝爾格的巨著《蘇聯景觀地理地帶》一書出版,該書是蘇聯系統闡述景觀學原理的第一次嘗試。在該書中他進一步明確和補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觀定義,提出了景觀的例子,研究了景觀與其組成成份之間的相互作用,談到了景觀的發展與起源問題。由於貝爾格等最初的景觀研究者們,沒有賦於景觀任何分級的意義,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單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綜合體」的同義詞,因此,在以後的研究當中,出現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東西,為此,許多後繼的研究者們,針對這些缺陷做了許多研究工作,以致於形成了蘇聯景觀研究的兩大學派:
類型學派和區域學派。類型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別爾烏辛等,而區域學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基、C.D.卡列斯尼克、H.A.宋采夫、伊薩欽科等,而尤以區域學派的影響為甚。H.A.宋采夫1947年在全蘇第二次地理學代表大會上關於景觀問題的報告,被認為是繼拉孟斯基、卡列斯尼克、蘇卡喬夫等人之後,對景觀學說的第一個巨大貢獻。在這一報告及其以後的著作中他給了景觀一個新的、更為確切的定義:景觀是具有同類地質基礎和相同的一般氣候的、發生上一致的地域,這是由幾個或許多部分―限區―組成,後者在景觀范圍內形成有規律的結合。之後,又有許多地理學家在相當多的著作中對景觀學說進行闡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波雷諾夫和彼列爾曼的工作。他們奠定了景觀地球化學的基礎,他們主要研究景觀中化學元素的遷移,形成了蘇聯又一個景觀學研究方向―景觀地球化學研究方向(伊薩欽科等,1962;貝爾格等,1964)。
現代景觀學研究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方向是強調分析研究和綜合研究相結合,分析研究通過對景觀各個組成成分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去解釋景觀的特徵,綜合研究則強調研究景觀的整體特徵,這一方向的景觀學相當於綜合自然地理;另一個方向是研究景觀內部的土地結構,探討如何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景觀。這一研究在蘇聯發展為景觀形態學,在中國則稱為土地類型學(中國大網路全書-地理卷,1990)。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和區域分異的科學,作為其分支的景觀學當然也不例外。它們主要側重於地理綜合體空間水平方向的規律與綜合研究。現代科學的發展要求從功能上去研究結構,只有如此,才能深入認識事物內部的規律,而這正是地理學所面臨的困難之所在。 生態學一詞是由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Erst Haeckel)於1866年在《有機體普通形態學》一書中首次提出來的,約從1900年開始,生態學才被公認為生物學中的一個獨立領域(奧德姆,1981)。從一開始起,它就把生物與環境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作為最主要的研究內容而一直延續至今。按其發展歷程,可把生態學的發展概括為三個階段:萌芽期、成長期和現代生態學的發展期。生態學的萌芽期大約由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這一時期以古代思想家、農學家對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描述為主,以樸素的整體觀為其特點,如亞里士多德對動物棲息地的描述與按主要棲息地對動物類群的劃分;Empedocles 對植物營養與環境關系的關注等等。從公元15世紀到20世紀40年代,可以說是生態學的成長期,在這一階段奠定了生態學許多基本概念、理論和研究方法。例如Boyle(1627-1691) 的低壓對動物效應的研究,Bufon(1707-1788)對積溫與昆蟲發育的研究;Humboldt(1769-1859) 結合氣候與地理因素的影響,而對物種分布規律的描述;Malthus於1798年發表的《人口原理》,Liebig營養最小定律(1840)、Clements的頂極群落概念、Tansley的生態系統理論、Gause的競爭排斥假說以及J.Grinell、C.Elton、G.E.Hutchinson的生態位理論,Lindeman(1942年)的十分之一定律等等。這一時期可以說是生態學建立、理論形成、生物種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態學實驗方法發展的輝煌時期。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可稱之為現代生態學的發展期。在這一階段,生態學不斷地吸收相關學科,如物理、數學、化學、工程等的研究成果,逐漸向精確方向前進,並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這一階段生態學發展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整體觀的發展,二是研究對象的多層次性更加明顯,三是生態學研究的國際性,四是生態學在理論、應用和研究方法各個方面獲得了全面的發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1997)。目前,生態學的發展正朝著綜合化、交叉化方向發展;其研究對象亦從自然生態向人工生態轉變;研究尺度從中尺度向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擴展。
需要說明的是,景觀學與生態學是各自獨立地平行發展的。生態學的研究尺度主要集中於生態系統及其以下的群落、種群等水平,側重於系統功能上的探討。但在處理生態系統以上尺度的問題時,又顯得乏力,因而迫切需要從其它學科中吸收營養。正是現代景觀學與現代生態學各自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發展需求的互補性,才促使了這二門學科的結合,正是這一結合才誕生了今日的景觀生態學。 景觀生態學一詞是德國著名的地植物學家C.特羅爾(C.Troll)於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東非土地利用問題時提出來的。從一開始,Troll就認為:「景觀生態學的概念是由兩種科學思想結合而產生出來的,一種是地理學的(景觀),另一種是生物學的(生態學)。景觀生態學表示支配一個區域不同地域單元的自然-生物綜合體的相互關系的分析」(Troll,1983)。後來,Troll對前述概念又作了進一步的解釋,即景觀生態學表示景觀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與環境間主要的、綜合的、因果關系的研究,這些研究可以從明確的分布組合(景觀鑲嵌,景觀組合)和各種大小不同等級的自然區劃表示出來(C.Troll,1984)。在提出概念的同時,特羅爾亦認為,景觀生態學不是一門新的科學或是科學的新分支,而是綜合研究的特殊觀點(Troll,1983)。隨後,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景觀生態學研究處於停頓狀態。二戰以後,由於全球性的人口、糧食、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也正是由於這些問題的產生,才使得生態學一詞開始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詞彙,也大大促進了生態學的普及工作。同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許多國家都開展了土地資源的調查、研究和開發與利用,從而出現了以土地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景觀生態學研究熱潮。在這一時期至80年代初這段時間內,中歐成為了景觀生態學研究的主要地區,而德國、荷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又是景觀生態學研究的中心。德國在這時建立了多個以景觀生態學為任務或是採用景觀生態學觀點、方法進行各項研究的機構。1968年又舉行了德國的「第一次景觀生態學國際學術討論會」。同時,在德國的一些主要大學設立了景觀生態學及有關領域的專門講座。這些工作對景觀生態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一時期,景觀生態學在荷蘭亦發展很快。I.
S.Zonneveld利用航片、衛片解譯方法,從事景觀生態學研究,C.G.Leeuwen等人發展了自然保護區和景觀生態學管理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准則。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觀生態研究亦很有自己的特點。該國較早地成立了自己的景觀生態協會,在捷克科學院內,亦設立有景觀生態學研究所,而且Ruzicka倡導的「景觀生態規劃」(LANDEP)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方法體系,在區域經濟規劃和國土規劃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陳昌篤等,1991)。
進入80年代以後,景觀生態學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球性的研究熱潮。影響這一熱潮的主要事件有二個,一個是1981年在荷蘭舉行的「第一屆國際景觀生態學大會」及1982年「國際景觀生態學協會」的成立;另一個是美國景觀生態學派的崛起。「國際景觀生態學協會」的成立,使廣大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人員從此有了一個組織,使得其國際性交流成為可能。1984年,Z.Naveh和Lieberman出版了他們的景觀生態學專著《景觀生態學:理論與應用》,該書是世界范圍內該領域的第一本專著。而美國景觀生態學派的崛起,大大擴展了景觀生態學研究的領域,特別是R.T.T.forman和M.Godron於1986年出版了作為教科書的《景觀生態學》一書,該書的出版對於景觀生態學理論研究與景觀生態學知識的普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1987出版了國際性雜志《景觀生態學》,使得景觀生態學研究人員從此有了獨立發表自己研究成果、進行學術思想交流的園地。進入90年代以後,景觀生態學研究更是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一方面研究的全球普及化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該領域的學術專著數量空前。據肖篤寧的統計,從1990年到1996年的短短7年內,景觀生態學外文專著即達12本之多(國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通訊,1996,1)。其中影響較大的有M. G. Turner和R.H.Gardner 主編的《景觀生態學的定量方法》一書(1990)和R.T.T.forman的《土地鑲嵌-景觀與區域的生態學》(1995)以及I.S.Zonneveld的《土地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的定量方法》一書對景觀生態學的研究的進一步定量化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而在《土地鑲嵌―景觀與區域的生態學》一書中,一方面更系統、全面、詳盡地總結了景觀生態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另一方面還就土地規劃與管理的景觀生態應用研究進行了闡述,更重要的是,作者結合持續發展的觀點,從景觀尺度討論了創造可持續環境等具有前沿性的問題。就以上所述的北美學派和歐洲學派而言,盡管他們都是在從事景觀生態學研究工作,但二者之間所存在的差別還是相當大的。這主要體現於兩個方面,首先,景觀生態學在歐洲學派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與規劃、管理和政府有著密切的和明確的關系;北美學派雖也有應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興趣在於景觀格局和功能等基本問題上,並不是都結合到任何具體的應用方面。其次,歐洲學派主要側重於人類占優勢的景觀;而北美學派同時對研究原始狀態的景觀也有著濃厚的興趣(陳昌篤,1991)。
現在,隨著遙感、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技術的發展與日益普及,以及現代學科交叉、融合的發展態勢,景觀生態學正在各行各業的宏觀研究領域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接受和普及。 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論,主要強調生物進化;海克爾提出生態學概念,強調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開始有了生物與環境協調進化的思想萌芽。應該說,真正的生物與環境共同進化思想屬於克里門茨。他的五段演替理論是大時空尺度的生物群落與生態環境共同進化的生態演替進化論,突出了整體、綜合、協調、穩定、保護的大生態學觀點。坦斯里提出生態系統學說以後,生態學研究重點轉向對現實系統形態、結構和功能和系統分析,對於系統的起源和未來研究則重視不夠。但就在此時,特羅爾卻接受和發展了克里門茨的頂極學說而明確提出景觀演替概念。他認為植被的演替,同時也是土壤、土壤水、土壤氣候和小氣候的演替,這就意味著各種地理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連續順序,換句話說,也就是景觀演替。毫無疑問,特羅爾的景觀演替思想和克里門茨演替理論不但一致,而且綜合單頂極和多頂極理論成果發展了生態演替進化理論。
生態演替進化是景觀生態學的一個主導性基礎理論,現代景觀生態學的許多理論原則如景觀可變性、景觀穩定性與動態平衡性等,其基礎思想都起源於生態演替進化理論,如何深化發展這個理論,是景觀生態學基礎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空間分異性是一個經典地理學理論,有人稱之為地理學第一定律,而生態學也把區域分異作為其三個基本原則之一。生物多樣性理論不但是生物進化論概念,而且也是一個生物分布多樣化的生物地理學概念。二者不但是相關的,而且有綜合發展為一條景觀生態學理論原則的趨勢。
地理空間分異實質是一個表述分異運動的概念。首先是圈層分異;其次是海陸分異;再次是大陸與大洋的地域分異等。地理學通常把地理分異分為地帶性、地區性、區域性、地方性、局部性、微域性等若干級別。生物多樣性是適應環境分異性的結果,因此,空間分異性生物多樣化是同一運動的不同理論表述。
景觀具有空間分異性和生物多樣性效應,由此派生出具體的景觀生態系統原理,如景觀結構功能的相關性,能流、物流和物種流的多樣性等。 島嶼生物地理理論是研究島嶼物種組成、數量及其他變化過程中形成的。達爾文考察海島生物時,就指出海島物種稀少,成分特殊,變異很大,特化和進化突出。以後的研究進一步注意島嶼面積與物種組成和種群數量的關系,提出了島嶼面積是決定物種數量的最主要因子的論點。1962年,Preston最早提出島嶼理論的數學模型。後來又有不少學者修改和完善了這個模型,並和最小面積概念(空間最小面積、抗性最小面積、繁殖最小面積)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更有方法論意義的理論方法。
所謂景觀空間結構,實質上就是鑲嵌結構。生態系統學也承認系統結構的鑲嵌性,但因強調系統統一性而忽視了鑲嵌結構的異質性。景觀生態學是在強調異質性的基礎上表述、解釋和應用鑲嵌性的。事實上,景觀鑲嵌結構概念主要來自孤立島農業區位論和島嶼生物地理研究。但對景觀鑲嵌結構表述更實在、更直觀、更有啟發意義的還是島嶼生物地理學研究。 現代化學分支學科中與景觀生態學研究關系密切的有環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景觀地球化學和化學生態學等。
B.E.維爾納茨基創始的生物地球化學主要研究化學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平衡、變異以及生物地球化學效應等宏觀系統整體化學運動規律。以後派生出水文地球化學、土壤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等。波雷諾夫進而提出景觀地球化學、科瓦爾斯基更進一步提出地球化學生態學,這就為景觀生態化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景觀生態化學理應是景觀生態學的重要基礎學科,在以上相關理論的基礎上,綜合景觀生態學研究實踐,景觀生態化學日益發揮出自己的影響。 景觀生態建設具有更明確的含義,它是指通過對原有景觀要素的優化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調整或構造新的景觀格局,以增加景觀的異質性和穩定性,從而創造出優於原有景觀生態系統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形成新的高效、和諧的人工-自然景觀。
生態區位論和區位生態學是生態規劃的重要理論基礎。區位本來是一個競爭優勢空間或最佳位置的概念,因此區位論乃是一種富有方法論意義的空間競爭選擇理論,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是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地理學主流理論。現代區位論還在向宏觀和微觀兩個方向發展,生態區位論和區位生態學就是特殊區位論發展的兩個重要微觀方向。生態區位論是一種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而更好地將生態學、地理學、經濟學、系統學方法統一起來重點研究生態規劃問題的新型區位論,而區位生態學則是具體研究最佳生態區位、最佳生態方法、最佳生態行為、最佳生態效益的經濟地理生態學和生態經濟規劃學。
從生態規劃角度看,所謂生態區位,就是景觀組分、生態單元、經濟要素和生活要求的最佳生態利用配置;生態規劃就是要按生態規律和人類利益統一的要求,貫徹因地制宜、適地適用、適地適產、適地適生、合理布局的原則,通過對環境、資源、交通、產業、技術、人口、管理、資金、市場、效益等生態經濟要素的嚴格生態經濟區位分析與綜合,來合理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生產力配置、環境整治和生活安排。因此,生態規劃無疑應該遵守區域原則、生態原則、發展原則、建設原則、優化原則、持續原則、經濟原則等7項基本原則。現在景觀生態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深化景觀生態系統空間結構分析與設計而發展生態區位論和區位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而有效地規劃、組織和管理區域生態建設。
4. 景觀生態學中本底的概念
你所說的本底(matrix)也叫基底,一般是指景觀中面積最大、連通性最好的景觀要素類型。
判斷哪種景觀類型是景觀中的本底或基底,主要有3個標准:
一是相對面積,一般認為相對面積最大的景觀類型就是基底,比如在內蒙古草原區,草地生態系統就可以看做是本底,它面積最大,對景觀的過程以及功能都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其它的如道路、河流就是廊道,村鎮、湖泊就是斑塊。
二是看連通性,如果景觀中的一些組分其面積雖然是不是最大,但是它在景觀中的連通程度很高,對於景觀的物流、能流以及物種的傳輸都有很重要的影響,那麼這種景觀類型也可以稱為基底或本底。
三是看對景觀動態的控製作用的大小,一般來說基底或本底對景觀生態系統有主導性的結構、功能以及過程的控製作用。
上述三個標准一般情況下是不沖突的,但有時會比較難於判斷。前二個標准比較容易量化、比較,第三個標准難以量化,而且需要對景觀生態系統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碰到這種情況可以咨詢該區域對景觀生態系統比較了解的專家意見。
5. 景觀生態學研究內容
景觀生態學是研究景觀與生態學相互作用,以及景觀單元的構成、空間布局等的綜合性學科,它既包含「水平關系」,又包含「垂直關系」,也就是空間各單元相互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說景觀生態學研究內容包括:景觀的功能、結構、層次和變化,景觀的規劃、建設、監管和預警等。
(一)景觀結構、功能和景觀變化
景觀結構(Landscape Structure)指景觀組成單元的種類、多樣性、數量構成、空間與層次關系及其影響因素,包括斑塊、廊道、基質,以及要素的類型、數量構成、空間配置形式,多樣性、破碎化、連通性、優勢度等特徵。景觀功能(Landscape Function)指景觀通過其生態學過程對自身內部及其他相關生命系統生存和發展所能提供的支撐作用。景觀變化(Landscape Change)也稱景觀動態(Landscape Dynamic),是研究隨時間推移,景觀在不同驅動因素作用下,其結構和功能發生的變化過程、特徵與規律,包括景觀變化標准、穩定性及其測度、變化的驅動力以及空間模式。
(二)景觀生態規劃
景觀生態規劃是通過分析景觀特性以及對其判別和評價,提出景觀最優利用方案。其目標是使景觀生態特徵及內部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協調,達到景觀的合理利用,既保護環境,又發展生產,合理處理生產與生態、資源開發與保護、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開發速度、規模、容量與環境承載力等的辯證關系。
災毀土地復墾後雖然改善了土地利用結構,提高了土地利用價值,但不能忽視土地景觀生態的規劃。自然災害損毀的區域景觀往往破碎化嚴重,土地景觀生態規劃是運用景觀生態原理,結合災毀地區的景觀生態系統,從而規劃更為貼近當地自然環境的景觀結構。在土地利用的景觀生態規劃中,有一些比較典型的規劃模式:
(1)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模式。它是美國景觀生態學家Forman(1986)根據生態空間理論提出的景觀生態規劃格局,是進行土地利用空間格局優化的主要理論依據,被認為是生態學上最好的景觀格局。這種模式強調集中利用土地,使大型自然植被斑塊保持完整性,讓它的生態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在自然斑塊的設計和引導過程中,其進入人類活動控制的農業耕作或建築地帶是以小型斑塊或廊道的形式分散滲入;同時在人類活動的范圍,將一些人為的小型斑塊沿著廊道和自然植被斑塊周圍設計,如居民區、工業和農業小斑塊等。
(2)生態網路模式。主要源於Mac Arthur 和Wilson(1967)的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及其在陸地上的使用。自然災害的發生,加劇了自然生境的破碎化,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程度各異的自然生境斑塊,隨著自然生境斑塊相互間的隔離程度與破碎化程度的不斷加大,致使某些動植物種群的絕跡。生態網路模式就是將各種彼此分離的生態系統通過生態網路聯系起來,以解決自然生境的破碎化和隔離問題。生態網路模式由自然開發區、連通區和核心區三部分構成,自然開發區是為保護自然景觀和自然資源服務的,連通區是維護和促使各核心區之間及核心區內部的物種遷徙,而核心區則是處於被保護的高生態價值區。
(3)「千層餅」模式。它是Mc Harg I.L.(1967)根據適宜性分析提出的,「千層餅」規劃模式的主要路線,是在研究影響因子和確定其主要作用的基礎上,通過現場踏勘、查閱和分析文獻資料,根據影響因子(如地形地貌、水文、氣候、動植物狀況、居住情況、交通狀況等)的自身特徵現狀進行分析和評價,確定質量評價指標和權重值,然後將單因子依次制圖並疊加,利用地學信息系統對比分析,最後制定與當地農業景觀相適應的規劃方案。其基本規劃框架如圖2-2。
圖2-2「千層餅」模式規劃框架圖(據俞孔堅等,2005)
(4)區域生態系統模式。英國著名生態學家A.G.Tansley在1935年較完整地提出了「生態系統」的概念,根據這個理論,Om(1969)提出了區域生態系統規劃模式。生態系統以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為主要表現形式,包含了:①在一定區域內的生物數量、種類及其空間分布情況;②光照、溫度、濕度、土壤等對生物生長發育的影響;③水、空氣和礦物質等非生命物質的含量及分布;④物質、能量等在生態系統中循環和流動的方式;⑤環境對生物的調節。土壤營養物質調節、區域物種改良與優化配置以及生物種群的空間分布,是區域生態系統模式規劃的重點。在不破壞當地文化特色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通過適當改變區域內種植方式和種植習慣來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使被破壞的生態系統得到恢復,區域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景觀生態保護與管理
景觀生態學不僅要研究景觀生態系統發生、發展和演替的規律特徵,而且要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探求合理利用、保護和管理景觀的途徑與措施。通過科學實驗與數學模型的建立,研究景觀生態系統最優的組合、管理措施和約束條件,採用多級利用生態工程,有效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最大程度地利用初級異養生物,使不同營養級生物產品利用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建立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保護區,保護和管理資源與環境,保護生態過程與生命支撐系統,保護遺傳基因的多樣性,保護現有生物物種,同時不斷增強景觀生態系統的功能。
(四)景觀生態監測和預警
景觀生態監測和預警是在景觀生態分類與評價的基礎上,對人類活動干預和影響下生態環境變化的監測,以及對景觀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進行預測。景觀生態監測的任務,主要是對自然、生物圈和人工生態系統等組成部分的狀況進行連續的監測,確定這些組成部分的改變情況,並查清人類活動對這些改變所起的作用。景觀生態監測工作是在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景觀生態系統中建立監測站,收集資料和數據,建立和完善生態資料庫,動態的監測生態系統和物種的變化趨勢,為決策部門制定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的政策措施提供有利的科學依據。
6. 生態景觀設計和景觀生態設計的區別
區別: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是生存的藝術!是關於景觀的分析、規劃布局、設計、改造、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科學和藝術。景觀設計學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與藝術學科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尤其強調土地的設計,即:通過對有關土地及一切人類戶外空間的問題進行科學理性的分析,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和解決途徑,並監理設計的實現。而景觀生態學是研究景觀單元的類型組成、空間配置及其與生態學過程相互作用的綜合性學科。強調空間格局、生態學過程與尺度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景觀生態學研究的核心所在。
景觀設計學
根據解決問題的性質、內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觀設計學包含兩個專業方向,即:景觀規劃(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觀的設計(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較大尺度范圍內,基於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具體說是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當的土地利用;而對這個特定地方的設計就是景觀設計。
景觀生態學
景觀生態學 (landscape ecology)是在1939 年由德國地理學家C. 特洛爾提出的。它是以整個景觀為對象,通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與價值流在地球表層的傳輸和交換,通過生物與非生物以及與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運用生態系統原理和系統方法研究景觀結構和功能、景觀動態變化以及相互作用機理、研究景觀的美化格局、優化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的學科。是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之間交叉學科,主體是生態學和地理學。
如今,景觀生態學的研究焦點是在較大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上生態系統的空間格局和生態過程。Risser等(1984)認為景觀生態學研究具體包括:景觀空間異質性的發展和動態;異質性景觀的相互作用和變化;空間異質性對生物和非生物過程的影響;空間異質性的管理。景觀生態學的理論發展突出體現其對異質景觀格局和過程的關系,以及它們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理論研究還包括探討生態過程是否存在控制景觀動態及干擾的臨界值;不同景觀指數與不同時空尺度對生態過程的影間擴散響;景觀格局和生態過程的可預測性;以及等級結構和跨尺度外推。盡管這些都僅是理論雛形,但它們確實給生態學提供了一個新的範式(Paradigm)。按照Kuhn(1970)的科學哲學思想,科學的發展總是不斷地以新的範式替代舊的範式。新範式提出新的理論、新的概念、新的構架、新的思維、新的方法。景觀理論是生態系統理論的新發展。它的新穎之處主要在於景觀理論強調系統的等級結構、空間異質性、時間和空間尺度效應、干擾作用、人類對景觀的影響以及景觀管理。景觀生態學的生命力也在於它直接涉足於城市景觀、農業景觀等人類景觀課題。Naveh和Lieberman(1984)指出:景觀生態學是生物生態學和人類生態學的橋梁。此外,跨尺度上推(Scaling Up)景觀生態學是環球生態學(Global Ecology)的重要一環。
7. 什麼叫景觀生態學其基本特點怎樣
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個較大的區域內,由許多不同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即景觀)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協調功能及動態變化的一門生態學新分支。因此,景觀不僅僅包含多個生態系統, 還包括環境空間。
特點:
第一是從景觀的直觀景象來認識。這是景觀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應用於景觀建築學,這里寓有美學因素。盡管現代景觀建築學對景觀的理解不限於此,但它依然是景觀建築學的主要目標。
第二是從個體的屬性結構上理解景觀。在地質學、地貌學、土壤學和植被科學中,景觀原理用以說明個體各屬性在地表的結構格局,這個屬性是這些學科的研究對象,如岩石、地表形態(地形)、土壤個體、植物群落等。地質景觀、地貌景觀、土壤景觀和植被景觀常被用來描述格局。
第三種觀點是景觀為一復合生態系統,這是最為綜合的概念,包括了上述兩種觀點。
8. 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所謂生態設計就是在景觀設計時,使其對環境的破壞盡量達到最小的限度。這種協調意味著設計要尊重物種的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水循環,維持植物生活環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於改善人居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健康。評價一個景觀設計是否符合生態景觀設計的原則可以看它是否遵循了一下幾點。
1、生態美學
生態美學是從生態哲學的視野、生態科學的原理、生態倫理學的情懷和自然美學的方法研究人與自然、社會、藝術的審美關系,強調生克互濟、形神和諧的整體美,對環境開拓適應、協同進化的共生美,物質循環、信息反饋的動態美的一門學科。生態美學是生態學與美學的有機結合,實際上是從生態學的方向研究美學問題,將生態學的重要觀點吸收到美學之中,從而形成一種嶄新的美學理論形態。生態美學從廣義上來說包括人與自然、社會及人自身的生態審美關系,是一種符合生態規律的當代存在論美學。
2、自然資源的節約和保護
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分可再生資源,如水、森林、動物等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煤等),要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必須對不可再生資源加以保護和節約使用。即使對可再生資源也要盡可能地節約使用。
3、整體設計
景觀生態設計是對人類整體生態系統進行全面的設計,而不是孤立地對某一景觀元素進行設計。廣場景觀設計公司認為,景觀是一個綜合的整體,景觀設計的目標是整體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它是在一定的經濟條件下實現的,必須滿足社會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規律,遵循生態原則,同時還屬於藝術的范疇,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設計就存在缺陷。景觀生態設計是對人類生態系統整體進行全面設計,而不是孤立地對某一景觀元素進行設計,是一種多目標設計,為人類需要,也為動植物需要,為高產值需要,也為審美需要。景觀設計的最終目標是整體優化,就是要解決人與人,結構與功能,格局與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使自然環境與周圍環境充分結合,創造出和諧豐富的外部空間環境。
9. 景觀生態學可以做什麼
【摘要】 工業革命後,隨著新和諧工業村(社會主義運動先驅歐文提出)夢想的逐步實現,我國正步 入城市化高速發展的時期。在城市社會中,隨著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的同時,城市規模也在顯著增大。承然,這種城市化過程對於地區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城市化妝運動」卻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環境污染、水土資源破壞、城市熱島效應、殘缺的人文氛圍……這一切都在企圖奮力地喚起人們對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的尊重和保護。景觀生態學,正是立足於自然與原有的人文情懷,以塑造城市形象和創造更美化、優化、凈化的高質量生活環境為目的,運用一系列生態理念來解決環境、資源和社會發展的問題。本文將結合曾獲2002年全美景觀設計年度榮譽獎和第10屆中國美展金獎的中山岐江公園為例,嘗試闡述景觀生態學指導下的城市綠地設計所帶來的生態影響和社會效益。
【 關鍵 詞 】 景觀生態學 城市綠地設計 中山岐江公園
工業革命的爆發,推動世界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在改革開放浪潮下日益提高,人們對生活的居住條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表徵現代化的來臨,一系列城市現代化運動在世界各大小城市進行得轟轟烈烈。但從上世紀60-70年代開始,西方一些學家就提出「寂靜的春天」把人們從工業時代的富足夢想中喚醒,「公有資源的悲劇」則揭示了資料枯竭來源於人類的本性和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而「地球資源極限」的提出,更警示了人類生存環境存在的危機。這一切,都逐漸把人們從對美與形式的陶醉中引向對自然的關注,對文化的關注。設計師開始明白運用植物比人工大壩更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學品更能持久地維持水體干凈,自然風比空調更健康。這些都是人們對自然和文化的一種全新的認識。在此背景之下,「設計尊重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理念受到推崇,產生了更廣泛意義上的景觀生態設計。
19世紀末,由英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設想,以及由我過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建設「山水城市」的構想,都在力求使自然融入城市,使城市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這些想法把自然和文化、設計的環境與生命的環境,美的形式與生態功能真正地全面融合。它使公園不再是孤立在城市中的特殊用地,而是讓其消融進市民生活,它讓自然參與設計,讓自然的變化過程伴隨人們的生活,讓人們重新感知、體驗和關懷自然過程和自然的設計。
1景觀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1.1景觀生態學
景觀生態學是以地理學和生態學為基礎,以整個景觀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結構(空間格局)、功能(生態過程)和演化(空間動態)對生物活動、人類活動的影響。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研究城市綠地系統的規劃,使城市景觀符合生態學意義,同時有助於解決城市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問題。
1.2斑塊 ─ 廊道 ─ 基質
1.2.1斑塊(Patch)
斑塊是一個在外觀上與周圍環境明顯不同的非線性的地表區域。斑塊的大小、數量、形狀和格局都有特定的生態學意義。在城市綠地的研究中,在不同的解析度下,我們可以將城市綠地看作一個斑塊。中山岐江公園作為城區中的一塊綠地,其佔地面積達11公頃,綠地平面呈橢圓形,地域完整。景觀生態學中,捲曲斑塊在強化斑塊與基質之間的聯繫上具有最高效率。而且公園佔地面積廣,
能支持的物種數量大,物種的多樣性和生產力水平也隨面積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1.2.2廊道(Corridor)
廊道是與本底有所區別的一條帶狀土地,可以看作是一個線狀或帶狀的斑塊,有著雙重性質:一方面將景觀不同部分隔開,對被隔開的景觀是一個障礙物;另一方面又將景觀中不同部分連接起來,是一個通道。城市廊道中一般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藍道,即河流廊道,它不僅指河流的水面部分,也包括沿河流分布的不同於周圍基質的植被帶。河流廊道是景觀中最重要的廊道類型,特別是在礦物養分的輸送和某些生物種類遷移方面具有其他廊道類型所無法替代的作用;第二種是綠道,即種植廊道,他是城市中以植物綠化為主的線性要素,如林蔭步道、防風林帶等;第三種是灰道,即那些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岐江公園原有環境質量較差,因此在設計廊道時在兼顧遊憩觀光基本功能的同時,將生態環保放在首位。公園內盡量減少灰道,增加綠道。因為綠道不僅對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重要的,而且它能讓人們重新發現騎自行車和步行的悠閑和愉快。
1.2.3基質(Matrix)
基質是范圍廣、連接度最高,並且在景觀功能上其實優勢作用的景觀要素類型。作為景觀中的背景地域,它控制影響著生境斑塊之間的物質、能量交換,強化和緩沖生境斑塊的「島嶼化」效應;同時控制整個景觀的連接度,從而影響斑塊之間物種的遷移。如果我們把城市中的綠地看做斑塊,則廣泛的城區就是其基質 ── 這種關系有點像格塔式心理學的「圖底關系」 ── 城中綠地是圖,城區是底。
1.3景觀異質性和景觀多樣性(Landscape diversity)
1.3.1景觀異質性是指在一個景觀區域中,景觀元素類型、組合及屬性在空間或時間上的變異性。異質性是景觀的重要屬性。據景觀生態學有關研究表示,景觀異質性越大,景觀的類型也越多,防止外來干擾的能力也越強,生態系統因而更加穩定。岐江公園內有多種景觀類型,包括水文、土壤、植物以及原造船廠遺留下來的水塔、鐵軌、煙囪和龍門吊等人文景觀。豐富的景觀類型使公園更具魅力,更吸引人們的使用。
1.3.2景觀多樣性是指生物圈內棲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性化,又稱生態系統多樣性(Ecosystem diversity)。它包括斑塊多樣性、景觀類型多樣性和景觀格局多樣性,反映了景觀的復雜程度。有關研究表明,多樣性產生穩定性。
2生態設計
2.1生態設計的概念
「設計」是有意識地塑造物質、能量和過程,來滿足預想的需要或慾望,設計是通過物質能流及土地使用來聯系自然與文化的紐帶。根據生態設計先驅西姆 · 范 · 德 · 萊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圖亞特 · 考恩(Stuart Cown)對生態設計的定義: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設計,這種協調意味著設計尊重生物多樣性,最少地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以有助於改善人類及生態系統的健康。
生態設計是一種與自然相協調的方式,其范圍非常之廣,包括建築師對其設計及材料選擇的考慮;水利工程師對洪水控制途徑的重新認識;工業產品設計師對有害物質的節制使用;工業流程設計師對節能和減少廢棄物的考慮。生態設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框架,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對景觀、城市、建築的設計,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式和行為。簡單地說,生態設計是針對自然過程的有效適應和結合,它需要對設計途徑給環境帶來的沖擊進行全面的衡量。
2.2生態設計原理
以上述生態設計原理為框架,並結合約翰 · 萊爾(John Lyle)等提出的人類生態系統設計和再生設計原理,羅伯特 · 薩爾(Robert 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續景觀和視覺生態原理,以及生態城市原理,結合中山岐江公園的設計,嘗試闡述景觀及城市生態設計的基本原理。
2.2.1地方性
我們常常會驚嘆於桃花源般中國鄉村布局之美,而實際上它們多半是在居民和場所長期體驗中,在對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礎上與自然過程相和諧的當地人創造性的設計。也就是說,設計應植根於所在的場所。對於任何一個設計,設計師首先要考慮的是,我們在什麼地方做設計?自然允許我們做什麼設計?自然能幫助我們什麼?
設計尊重場所文化,即要尊重傳統文化和鄉知識。當地人的經驗,他們依賴於其生活的環境獲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護、能源、葯物以及精神寄託。其生活空間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賦予精神的。它們關於環境的知識和理解是場所經驗的有機衍生和積淀。所以,一個適宜於場所的生態設計,必須首先考慮當地人的或者傳統文化給予設計的啟示,是做個關於人地關系的設計。良好的景觀不是職業設計師的憑空創造,它們經歷時間而發展,創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環境的上策是保留過去的遺留。例如中山岐江公園,原址是粵中造船廠,從1953年到1999年,走過了由發展壯大到消忙的簡短卻可歌可泣的歷程。過去留下的東西很多,從自然元素來看,場地上有水體,有許多古榕樹和發育良好的地帶性植物群落,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生境和土壤條件。從人文元素來看,場地上有多個不同時代的船塢、廠房、水塔、煙囪、龍門吊、鐵軌、變壓器以及各種機器,甚至水邊的護岸,廠房牆壁上「抓革命,促生產」的語錄。正是這些東西渲染了場所的氛圍。
2.2.2保護與節約自然資本
要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必須對不可再生資源加以保護和節約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對它們的使用也需要採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應該是殺雞取卵的方式。因此,對於自然生態系統的物流和能流,生態設計強調要保護資源,減少能源使用,對原有資源進行改造再利用。
利用廢棄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磚石等服務於新的功能,可以大大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在中山岐江公園的設計中,設計師不是把舊船廠徹底拆掉和推平用於開發,而是利用原有的古榕樹,廠房和機器,設計成一個開放的市民休閑場所。但原有場地的「設計」必竟只反映過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當時的審美和價值取向,從藝術性來講,還需加以提煉,與現代人的慾望和功能需求拉近距離。所以,有必要對原有形式和場地進行改變或修飾。通過增與減的設計,在原有「設計」基礎上產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藝術化地再現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戲劇話地講述場地的故事,及更詩化地揭示場所的精神。同時,更充分地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和慾望。岐江公園中幾個典型的加法和減法設計包括:舊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煙囪與龍門吊的再利用,船塢的再利用,機器肢體的再利用。原場地內的材料,包括鋼材、鄉土物種等的加工和再利用,而體現一種新的景觀、滿足新的功能。廢棄的鋼材用作鋪地材料,鄉土野草成為自然美的象徵,以及體現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的「紅盒子」,都在以歷史的身影反映一種現代化的氣質。
2.2.3讓自然做功
自然生態系統生生不息,不知疲倦,為維持人類生存和滿足其需要提供各種條件和過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服務。這些服務包括空氣和水的凈化;減緩洪災和旱災的危害;局部調節氣候;維持物種的多樣性;提供美感和智慧啟迪以提升人文精神等。
自然系統是寬宏大量的,包容了豐富多樣的生物。生物多樣性至少包括以下幾層含意,即:生物遺傳基因的多樣性;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多樣性維持了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基礎。與自然相合作的設計就應尊重和維護其豐富多樣性,「生態設計的最深層的含意就是未生物多樣性而設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維護鄉土生物與生境的多樣性。在岐江公園設計中,大量的鄉土植物以及一些發育良好的植被帶的到保護,植物類型多樣,包括古榕樹、木棉樹、棕竹、蘆葦、月季、散尾葵、荷花、菖蒲、茭白、旱傘草等二十多種植物,為可愛的五星瓢蟲和七星瓢蟲創造了優美的棲居環境。
2.2.4顯露自然
現代城市居民離城市越來越遠,自然元素和自然過程日趨隱形,遠山的天際線、腳下的地平線和水平線,都快成為抽象的名詞。如同自然過程在傳統設計中從大眾眼中消失一樣,城市生活的系統支持也往往被遮隱。自然過程的消隱,使人們無從關心環境的現狀和未來,也就談不上對於環境生態的關心而節制日常的行為。因此,要讓人人參與設計,關懷環境,必須重新顯露自然過程,讓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後溪流的暴漲,地表徑流匯於池塘。通過枝葉的搖動,感到自然風的存在,從花開花落,看到四季的變化……景觀,應該是一種顯露生態的語言。
岐江公園親水生態護岸設計,正好向市民展現了自然的過程。公園內湖水水位隨岐江水位變化而變化,而且湖底有很深的淤泥,湖岸不穩定。面對這些自然的挑戰,設計師分別運用梯田式種植台、臨水棧橋和水際植物群落,較好地實現了湖水在變化很大的狀態下,仍然保持親水性和生態性的目的。駁岸在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間的湖底修築了幾道擋土牆,牆體間回填淤泥,由此形成一系列梯田式水生和濕生植物台,它們在不同時段內完全或部分被水淹沒。同時,精心選擇的野生植物與花崗岩人工棧道相結合,產生了脫俗之美,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水際群落的不斷豐富和成熟,生物多樣性將不斷提高,生態、親近和美學效果將更加顯著。
3結語
與傳統設計相比,生態設計在對待許多設計問題上有其特點。但是,生態設計應該作為設計途徑的進化和延續,而非突變和割裂。缺乏文化含義和美感的唯生態設計是不能被社會所接受的,因而最終會被遺忘和被淹沒,設計的價值也就無從體驗。生態的設計應該,也必須是美的。
生態設計還應是一個過程,通過這種過程使每個人熟悉特定場所中的自然過程,從而參與到生態環境和社區建設中去。生態設計是使城市和社區走向生態化和趨於更可持續的過程。
岐江公園注釋了一個完整的生態設計概念:設計師的首要任務是閱讀場地,保留「沒有設計師的設計」,因為那是時間的作品,是自然過程和歷史的積淀。讓生態來做設計,應成為當代設計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楊小波,吳慶書等,城市生態學,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唐東芹,博德亮,景觀生態學與城市園林綠地關系的探討,中國園林,1999
【3】黃光宇,陳勇,生態城市概念及其規劃設計方法研究,城市規劃,1997
【4】俞孔堅,龐偉,足下之文化與野草之美--岐江公園案例,中國建築工出版社,2003
【5】俞孔堅,龐偉,理解設計:中山岐江公園工業舊址再利用,建築學報,2002
【6】俞孔堅,葉正,李迪華,論城市景觀生態過程與格局的連續性--以中山市為例,城市
規劃,1998
【7】俞孔堅,李迪華,劉海龍,「反規劃」途徑,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8】楊貴麗,城市園林綠地規劃,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9】封雲,公園綠地規劃設計,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10】俞孔堅,李迪華,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景觀中國,2002
生態學中的景觀並不和口語中的景觀一詞完全一樣.
景觀這個概念有其美學定義\地理學定義和生態學定義.在生態學中,景觀是不同類型生態系統組成的地理空間單元.
在生態學中,景觀是生態系統之上的層次,強調異質性.景觀生態學比較新興的一個學科,現在研究的人很多,也很熱,但是真正從理論生態學角度,經典生態學角度來研究的人並不多.大多數的人是從地理的角度,從GIS應用的角度來研究景觀.
景觀生態學家研究景觀生態學.不過,研究景觀生態學的人通常都是生態學家,或者是GIS方向和其他方向與生態學結合進行生態學研究的人.
景觀生態學的研究並不是完全獨立的,需要以來很多其他關聯學科的知識.
至於他們的學歷和工資,因人而異,有的高有點的低,這個人群中,有的是教授或者研究員,有的是學生.所以有的人工資比較高,有的人低到只拿點國家補助.
應該說,所有研究生態學的人,都應該對景觀生態學有所了解,專業做的地方,有沈陽生態所,有中科院的生態中心等等,很多大學也都有這樣的研究機構.
10. 什麼是景觀生態學理論
一般認為,景觀在自然等級系統中比生態系統高一層次,是指在一個相當大的區域內由許多不同的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則是研究這個由許多不同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即景觀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協調功能及動態變化的一門生態學新分支。景觀生態學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早期歐洲傳統的景觀生態學主要是區域地理學和植物科學的綜合。直到80年代景觀生態學才在北美受到重視,並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很有生氣的學科。景觀生態學以整個景觀為研究對象,強調空間異質性的維持與發展,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大區域生物種群的保護與管理,環境資源的經營管理,以及人類對景觀及其組分的影響,土地利用規劃和決策一直是景觀生態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景觀生態學給生態學帶來了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成為當今北美生態學的前沿學科之一。
景觀結構是景觀的組分和要素在空間上的排列和組合形式,景觀生態學用斑塊(patch)、廊道(corridor)、基質(matrix)這些基本模式來對其描述。斑塊是內部具有相對勻質性,外部具有相對異質性的景觀要素,是景觀尺度上最小的均質單元,它的大小、數量、形態和起源等對景觀多樣性有重要意義;廊道是指與兩側景觀要素顯著不同的線狀或帶狀的景觀要素,是聯系斑塊的紐帶,不同景觀有不同類型的廊道;基質是景觀中面積較大、連續性高的部分,往往形成景觀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