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粉風景怎樣畫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感到水粉畫技法教學難度較大。很多學生長時間練習卻進步緩慢,收效甚微。這主要是對水粉畫技法理論了解、理解不夠。而學生了解水粉畫技法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水粉畫基礎技法教材書籍。如果切合學生實際,既能觀賞、分析、研究,又能臨摹、體會、並能闡述理論,讓學生掌握水粉技法的圖書,對學生而言就是一本好書。教師可以用它直觀闡明技法要領,學生用它直觀形象地明確要領,指導繪畫練習則具體可行。
然而,目前美術基礎技法類書籍多由專家完成,對學生僅有指導性,具體畫法一般較為簡略或者深奧,畫法及步驟簡單,很少談及困繞初學者關於用水、調色、造型等關鍵問題。大量書籍使用專業術語,不能深入淺出、簡明扼要地表達技法,很難讓高中生理解和接受;有的書籍所編畫法與步驟較為籠統且不易理解,方式、方法簡單、所提供的范畫過分成熟,甚至個性太強以致誤導,考生臨摹尚很困難,更談何指導學習。
如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色彩最基本、最主要的理論和技法,以下分別從水粉畫的「用水」、「調色」、「用筆」、「造型與調整」幾個可操作性強的關鍵技法予以詳細介紹,給初學者以切實可行的具體引導。結合步驟,即可能迅速掌握水粉畫的基本技巧,達到用水粉表現色彩的目的。
一、用 水
對水粉畫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後,就可以開始畫水粉畫了。畫水粉畫的關鍵之一是用水。適當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體,表現色彩。用水不成功,一副畫就不成功。水粉畫是用水調和粉質顏料作畫的畫種,該顏料里含有膠質,加水稀釋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畫水粉靜物一般情況下用水要盡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協調,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筆頭以顏色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種顏色,筆頭要用水洗凈,用吸水布擠干筆頭,再上色,後蘸水,以免弄臟下一筆色,初學者養成此習慣很重要。
表現較輕、薄、透的物體時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臟,畫時新鮮,水干後泛色、顏色變淺、變灰、無質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澀,表現不出質感、光澤,不利於色彩銜接。亮部色稍薄,運筆快,利用白紙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凈,灰暗部水要少,顏色要多,效果才顯厚重。
二、調 色
調色是水粉畫色彩能否表現豐富的關鍵。調色不當畫面會出現生、灰、臟、亂、火、菜(色彩假)等現象。一般說來,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後,做畫時把任何一個物體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層次,逐層逐步表達出來。主要物體和物體亮部宜畫厚,次要物體及背景宜畫薄。
要使畫面和物體色彩豐富,調色的技巧是:將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該物體固有色周圍逐一添加其他顏色,形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現出豐富的色彩體系。
具體做法:
1、以畫面主要色調及主要色為主,選定固有色,如紅、黃、綠等任一顏色做首選色。
2、畫任何一個物體,選定固有色後,將該色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其周圍逐一相加,調出系列色相。如蘋果——選調黃色,用來畫半明部,亮部在黃、的基礎上加少量白粉,高光可先適當空白,畫明暗交界線在固有色上加普蘭和少量的紫,使黃蘋果從明到暗為淺黃、黃、中黃、綠黃、深黃等系列。這樣色與色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適當運用可表現豐富的色彩及體積感。注意要表達出蘋果的三大面和五調子。
3、用筆顏色的厚薄要區別對待,一般要遮蓋白紙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紙底襯亮色塊,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線、暗部宜畫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準要待干後用較干色,也可厚畫。
4、色彩成系列中,顏色相加,種類不宜多(易臟),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復攪拌(色不新鮮),白與黑相加應一點一點加入適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較多(易臟)。
5、如調出色相不明確或與鄰近筆觸差距太大的色,屬臟色,應洗凈筆頭,重新調,一幅好畫以沒有臟色為宜。任何顏色都有自己深淺不同的色相,臟色使畫宜灰、悶、無質感。
三、上色彩:
1、上色彩的步驟(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先畫背景,其次檯面及襯布,最後畫主要物體。
②先畫主要物體,其次檯面、襯布最後背景。
③先畫襯布檯面,其次靜物,最後背景。
2、上色調的方法(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從物體暗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亮部。
②從物體亮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暗部。
③先畫灰部,再畫亮部,最後畫暗部。初學者以方法②和步驟①為最好。
以上介紹的步驟和方法各有優缺點,對初學者來說方法②與步驟①可保持畫面的單純、明快和色彩亮麗。因初學者往往色彩感覺不豐富,畫色彩易越畫色彩感覺越遲鈍,最終畫臟,故方法②和步驟①可避免初學者畫臟、畫丟、畫壞。
①初學者先採用方法②和步驟①訓練等具有一定調色、用水、用筆、調整等基本技巧後,再採用其它畫法和步驟。
3、以濕畫法用大筆「刷」的技巧鋪背景大體色,要注意背景的微妙色差及明暗過渡;畫背景留出主要物的外輪廓,不要畫傷主要物外形;要適當留出背景高光較白部位;背景宜上淺下深,光源近處淺,遠處深。
4、畫背景適當用水,干、濕結合用筆鋪排,宜近淺、遠深與背景連成一體,轉折色處色略深,抓大感覺鋪大體色,物體適當留白,以畫大皺紋與肌理為主。
5、畫主要物體從亮部畫起,先畫固有色,調准固有色,同時在調色盤上將色擺開一一對應上色,畫所有物體半明部的大體固有色,注意同樣的物體近處應亮,遠處應略暗,形成色彩空間次序。如色彩不準或面積不當,可待完全乾後,再覆蓋;畫主要物體顏色要純正,厚重,飽和,以「擺」的技法為主。穩准鋪排到位;筆觸要順應物體結構。
6、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的基礎上加深顏色調色。銜接鋪排與固有色有區別又要有聯系。每一筆顏色要有區別,畫到此時應適當加深背景、襯布的層次,尤其是色較深的部位,有深色與淺色的對比,才能把握好淺色的程度與畫面的協調。
7、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變化後的灰色基礎上進一步調深,畫明暗交界線。在明暗交界線的色上略加固有色。使色變淺,再畫暗部可恰當表現暗部色及反光。
四、調整:
作畫中要機動、靈活地運用用水法、調色法、用筆法、造形法,最後用調整法。無論用哪一種上色方法及步驟都必須從整體著色、著大體色、逐步逐層整體推進深入,切忌一下子把某個物體畫完。待整體完成所有物體亮部、灰部、暗部之後,用調整法調整畫面。加深最暗的、點亮最亮的、減弱最跳的、提高較灰的達到整體協調的畫面效果。
調整要注意首先調整主要物體的色彩,色彩分層及變化,調整物體造型、形體結構,外輪廓等;畫面明暗對比,色彩冷暖對比;畫出最亮部分的高光及銜接。
❷ 水粉風景畫中的「水」「樹」怎麼畫
工具/原料:畫板(畫夾)、水粉紙、水粉顏料、水粉畫筆、調色盤、水桶、清水、透明膠。
1、構圖起稿階段,需要完成的內容是為畫面中的物體安排好合適的位置,用單色打好形體,如下圖所示。

❸ 水粉畫近景的柳樹怎麼畫
先表現好柳樹的枝幹,用重的顏色,表現枝幹用干畫法,枝葉適當結合濕畫法,好形成盛松的對比。注意筆觸的運用表現柳樹枝乾的質感。
枝幹畫好後,就表現柳條與柳葉了,枝條要用富有彈性的小號筆或狼毫毛筆勾勒出來,一定注意表現技法,畫出柳條的柔美與彈性,才能和枝幹形成對比。
畫好柳條,最後花柳葉,先畫重的綠色,最後點綴鮮亮的亮部色彩, 細節刻劃對瑣碎多餘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物象特徵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
干畫法
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
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干畫法運筆比較澀滯,而且呈枯乾狀,但比較具體和結實,便於表現肯定而明確的形體與色彩,如物體凹凸分明處,畫中主體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細節刻畫。這種畫法非常注重落筆,力求觀察准確,下筆肯定,每一筆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體與色彩關系。干畫法也有它的缺點,畫面過多的採用此法,加上運用技巧不當,會造成畫面乾枯和呆板。但干畫法的色彩干後變化小,對於練習色彩收效較大,也容易掌握。
濕畫法
水粉畫作品欣賞
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濕畫法也可以利用紙和顏色的透明來求得像水彩那樣的明快與清爽。但它所採用的濕技法比畫水彩要求更高,由於水粉顏料顆粒粗,就要求濕畫時必須看準畫面,濕畫部位一次渲染成功,過多的塗抹或多遍塗抹必然造成畫麵灰而膩。但這種畫法運筆流暢自如,效果滋潤柔和,特別適於畫結構鬆散的物體和虛淡的背景以及物體含糊不清的暗面。如發揮得當,它能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和痛快淋漓的生動韻味。它的色彩藉助水的流動與相互滲透,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製造這種濕效
果,不但顏料要加水稀釋,畫紙也要根據局部和整體的需要用水打濕,以此保證濕的時間和色彩銜接自然。有關濕畫法的控制及實際操作運用,上述畫法步驟中已講得很多,不再不一一細述。
❹ 風景色彩有哪幾種表現手法要怎麼畫才能畫好呢 具體到用水彩和水粉。。。
個人認為水彩效果更好 但是剛開始可能會覺得不好把握 可以先用鉛筆打形 水彩畫 畫時保持畫面的濕度 水彩顏色透明度高要注意 可以先臨摹 感覺一下
❺ 畫水粉風景色彩該注意什麼
你好,我是學過6年美術的學生,也有外出學生過風景,對你的問題我有幾點建議:
畫風景把色調搞清楚,這是張什麼色調,圍繞這色調而畫。要分清他的近景、中景和遠景,畫清楚了,那大體的空間都體現出來了,接著是深入,把背景或者是遠景出一帶而過,畫出他的大概關系就夠了,在畫近景,把他們的色彩關系、明暗關系都畫出,不要摳細節,在吧中景的關系畫清楚,再接著是刻畫,把近景的色彩、明暗、空間等關系畫清楚些。
這是風景畫的做畫過程。你問的是關鍵是什麼吧,其實空間關系很關鍵,以為風景畫給人一種身至其中的感覺,如果空間關系不強烈,這中感覺也就沒有了,給人一種平紙的感覺。
當然這都是個人觀點,畫畫是沒有一定的過程或定義,是根據自己的心情、喜好來畫的。
❻ 水粉風景寫生如何畫遠處的山
相比近處的山,遠處的山都有些偏藍偏紫,而且比較虛或者灰一些,這是由於距離大氣產生的色彩差異。

❼ 風景水粉畫
水粉畫作畫時有先濕後干、先暗後明、先薄後厚等幾個關鍵的先後順序。方法和步驟上並沒有一個十分確定的「公式」,這里就介紹一種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和步驟:
從主體景物開始的方法
步驟a:
當主體物在畫面中占的面積較大,色彩統治了畫面的主調,就應在確定了畫面輪廓和構圖後,先用不加白色的顏料調出畫面所需色彩,從暗到明給主體景物鋪一遍色調。這一遍色彩要立足於大的明暗關系,細小的部分先不要在意,以確保主體物的主調作用
步驟b:繼續調准和豐富主體景物的色彩,逐漸把主體物的明暗及冷暖罩色到位,以保證主體物的色彩在畫面中不斷的向周圍發展。
步驟c:以主體色調佔主導地位後,進行天空和遠景樹的著色,這一遍要力爭一次完成,以利於中遠景樹的下一步刻畫深入,並隨之布滿整個畫面,做到畫面色彩統一中有對比,使整個畫面色彩逐漸豐富起來
作畫開始時比較注重色調及景物的整體性,這一步應對細節和精微東西進行刻畫,如:千姿百態的樹枝、樹干、中景透露的建築物等。以做到畫面既有整體色調效果,又有精緻具體的細節。
經過前幾個步驟後,畫面已接近完成,這就需要畫者離開畫面一段距離,冷靜地審視畫面,從整體著眼,看看哪些地方還需要進行最後的整理加工,盡可能地使畫面深入、和統一。
這種作畫步驟既容易把握大色調的統一,又使畫面主體突出。
風景畫的方法步驟比較靈活,由於對象本身變化較大,所以特別要在落筆之前就有較為全面的觀察分析,對完成後的畫面有一個大致設想,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步驟方法。
❽ 水粉風景怎麼畫重點是湖水
所需顏料:翠綠、淺綠、湖藍、白,水
步驟: 湖水分成兩部分1、無樹影湖面,根據照片湖水的明暗使用調色板調色,圖中無樹影的湖面層次從上到下為白色、湖藍、翠綠與湖藍白混合;注意顏料搭配比例,直到調到所需要的色彩為止,(有個小竅門,兩種顏料或多種顏料調色不一定非要調均勻,待畫布第一層顏料干透,可加適量水塗在第一層上面,增加通透感)
2、樹影使用淺綠與白,方法同1
ps:湖中的石頭可用褐色與黑色、淺綠調制
❾ 怎麼寫生色彩風景,用水粉。表示畫得很爛,很著急。

❿ 風景色彩如何調色(水粉)
樓主您好,美術繪畫大多數都要靠自己的主觀處理,畫風景色彩要拉開樹木和房屋的前後關系時,可通過兩點來處理出前後效果:
1、顏色的明度對比和純度對比。樹木房屋在前面的可以把顏色調純一點或者亮一點,而偏後的樹木房屋顏色則可以灰一點,暗一點。通過對比,純色和亮色可以凸顯出來,視覺上會看出物體靠前;灰色暗色則會向後退,處於物體的後面。
2、物體的外形邊線虛實。這個很要靠自己的理解和主觀處理,在前面的事物,它的邊線會相對實點,而後邊得事物邊線會虛點。這是物體近實遠虛的道理。例如:畫一個靜物罐子,罐子的邊線如果全是實得,那麼效果就會像剪貼畫一樣,粘貼上去的,與畫面脫離了關系。如果通過近實遠虛處理邊線,那麼罐子就會立體起來,也會與畫面環境(襯布、其他靜物)形成一組畫面關系。
對於樓主問怎麼調顏色。這個是說不清的,因為每個人的色彩感覺不一樣。而我是過來人,以我授課老師的話,就是說靠自己的感覺,多去調,多調幾次,畫多了就有了經驗了。並可以在畫畫的時候,帶上一本范畫書,邊畫邊參考。同時還要多臨摹。臨摹可以學習到大師們繪畫時的技法,也可以思考和學習到為什麼大師會用這個顏色,這么調。
希望以上對樓主有幫助。並祝願樓主在聯考能取得好成績~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