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風景圖片
㈠ 張家界市中心的汽車站怎麼去那些景點
往各個方向都有線列車的,森林公園的是10,武陵源的是12,車程約40分鍾;
天門山就回在市區,打個車出來答也就一個起步價,五元,走出來也就十幾分鍾;
土家風情園在天門山前面一點,出了天門山索道站做個十路車就到了;
建議先去酒店安置好行李,張家界市區不大,打車繞市區轉一圈也就二三十塊,從市區打車去景區就看個人的講價技巧了,150左右不等
㈡ 歷史照片的歷史問題 下載
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攝影技術發展史
如果從明亮景物上反射來的光線,通過一個小孔進入一個暗室,便可在對面牆壁上,形成一個暗淡的景物影像,圖中的影像是上下顛倒的,因為從物體上部來的光線,只能照射到牆壁的下部,從下部來的光線,只能照射到牆壁的上部.這種暗室成像的現象,在古代就已經知道了.1558年,G·波兒塔(Giovanni Porta)就曾對暗室成像加以清楚的敘述.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人們就發現,將牆壁上的小孔挖大,裝上一個望遠鏡的鏡頭,便可以形成一個更明亮、更清楚的影像.這些作為暗室用的房子,主要是設在公共建築里,或公園里,以供人們觀賞.有些至今仍然留存著.
到17世紀,一些小的便於攜帶的暗箱(camera obscura),常被用來作為藝術家畫畫的輔助工具.他們將四面封閉的暗箱裝在一個轎子上,以便於短途運送,暗箱的頂上裝有鏡頭及反光鏡.反光鏡將光線反射在暗箱內的畫板上,形成直立的影像.有的是反光式暗箱,可以放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可以放在手上.在這些暗箱中,影像可以直接描在紙上.這種發明,對准確地描繪風景建築的透視與比例,是極為有用的.
暗室的基本原理.由於光是走直線的,所以,一個小孔能將陽光照耀下的景物在暗室中形成一個粗略的影像.
感光材料
許多世紀以來,人們就已知道,有些物質在陽光的長時間曝曬之後,會變黑,或退色.對於這種變化,人們常常認為,像燒飯那樣,是由於"熱",而不是由於"光"在起作用.有些銀化合物尤其敏感.早在1727年,德國J·舒爾策(J·Schulze)教授曾證明,將硝酸銀與白粉混合成的白色溶液,置於玻璃瓶之中,面向陽光的一側將會變黑.他指出,單是熱不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這時,你可能會想,藝術家的暗箱和科學家的化學感光材料,可以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攝影來了.事實並不然.
大約是1800年,一位著名的英國陶瓷工人的兒子T·韋奇伍德(Thomas Wedgwood),曾將不透明的樹葉放在塗有硝酸銀的皮革上,試圖製作"陽光圖片"(Sun-picture).他將皮革放在太陽下曝曬,皮革上未被復蓋部分即逐漸變黑,而當取下樹葉時,便留下白色的影子(左圖).不幸的是,韋奇伍德未能防止這些仍有感光能力的白色部分變黑(除非他用微弱的燭光來觀看).他也不能將暗箱所形成的影像記錄下來,因為光線實在太弱了.直至1805年他去世,韋奇伍德始終未能在這方面取得任何進展.
下一步的改進工作,是在將近20年之後,才在法國出現.在那裡,N·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試圖把暗箱中的影像直接記錄在塗有化學葯劑的石塊或金屬面上,並希望將這影像用新發明的平版印刷術印刷出來.根據尼埃普斯的書信記載,1816年,他曾用氯化銀感光紙記錄了一個非永久性的黑白相反的影像("負像").但是,尼埃普斯想要得到的,是在金屬板上形成一種正像,以便蝕刻後,能用油墨印刷出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用一種油溶的白瀝青,塗在一塊鉛錫合金板上,經長時間曝光,使瀝青硬化.然後,將金屬板置於熏衣草油中,把白瀝青的未硬化部分洗去.這樣,影像的明亮部分成為白色,在黑色金屬板的襯托下,顯現為影調與原物相似的正像.
尼埃普斯稱這個方法為"陽光攝影法"(heliography),通過蝕刻,可在半透明紙上印製為像片.
1826年,他成功地將一塊鉛錫合金板置於一個暗箱中,從他房子的頂樓工作室里,把窗外的景物記錄了下來.曝光時間約是8小時.這幅樣子粗糙的影像,是用暗箱拍攝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至今仍存在.
尼埃普斯的這個日光硬化攝影法,後來,經過改進,為印刷製版所採用,但由於光敏度過低,始終沒有直接應用於攝影上.
達蓋兒式攝影法
L·達蓋兒(Louis Daguerre)是巴黎藝術家和風景畫家(左上圖).他是了解尼埃普斯的少數幾個人之一.
達蓋兒早以創辦"西洋鏡"(dioramas)而聞名.他用大幅的風景畫片,加上特殊控制的燈光效果,使觀眾通過一個小孔,看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築及陌生的地方,藉此達到娛樂的目的.後來,他用暗箱進行精心的描繪,以供"西洋鏡"展出.不久,他對用銀化合物的化學方法來記錄影像發生了興趣,並想加以嘗試.
他先同尼埃普斯通信,最後與他合作,共同探索"陽光攝影"的奧秘.但是,沒有結果.瀝青法的光敏度太低,而尼埃普斯又不願像達蓋兒所主張的那樣,用銀鹽作進一步的試驗.4年後,尼埃普斯死了,沒有取得絲毫的進展.
後來,達蓋兒繼續用金屬板進行試驗.這時,他用的是銅板,表面鍍以銀,並用碘蒸氣進行光敏化,使銅板上形成一層碘化銀.但是,它的光敏度實在太低了,即使用當時最好的鏡頭,也拍不出影像來.後來他發現,當他把已曝光的銅板放在加熱的水銀上熏時,影像便得到加強或"顯影",這才達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至1837年,他已有了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對大部分明亮光線下的景物,曝光時間約為30分鍾,拍攝出來的效果,是細致的灰白色的影像,襯以銀色的背景(左下圖).
達蓋兒把他的方法名之為"達蓋兒式攝影法"(daguerreotype process).可惜,達蓋兒自己沒有錢來改進他的方法.不過,他的發明得到了法國政府的重視,並獲得國家津貼獎.為了報答政府對他的獎勵,他把全部技術公布於眾,使他的攝影法得以在法國廣泛流傳.
1839年8月,法國科學院和藝術學院舉行了一次特別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達蓋兒的一位朋友詳細地闡述了達蓋兒式攝影法的操作方法.
當時,只有富翁才買得起昂貴的繪畫.當達蓋兒式攝影法公布後,畫家們都深深感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威脅.P·德拉羅徐(Paul Delaroche)感慨地說:"從此,繪畫完蛋了!"而各報紙則把這種由"光線的作用"而繪成的金屬畫片,稱之為"有紀念意義的影像"
達蓋兒式攝影法在歐洲傳播之後不久,又有了一些新的改進.這主要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兩個新的步驟,一在原來的第2步之後,一在原來的第5步之後.同時,維也納的J·潑茨沃爾(Josef Petzval),特別為達蓋兒式攝影法設計了一個新鏡頭,它的口徑是f3.6,而不是原來的f11,使暗箱里的影像亮了10倍.因此, 從1841年起,曝光時間便減少為約1分鍾.不久,人像攝影室也建立起來了,人們都紛紛跑到那裡,請他們為自己照像.每一個人都為得到一幅清晰而逼真的達蓋兒式照片而驚喜.
達蓋兒式攝影法,1839年
1、 將一塊鍍銀的銅板徹底清洗,並拋光.
2、 把鍍銀的銅板置於一個裝有碘溶液的小箱子內,在室溫下停留5-30分鍾,至鍍銀的表面變為金黃色為止(可在紅燈下觀察).這時,鍍銀的銅板已光敏化,可以放入防光盒內,以供拍照.
3、 在暗箱內曝光5-12分鍾(f11鏡頭).
4、 將已曝光的鍍銀銅板置於75℃的水銀上方,面朝下,進行"顯影".
5、 用海波溶液將留存的銀鹽洗去("定影").
6、 最後用蒸溜水清洗,並晾乾.
1840年的改進:增加如下兩個步驟.
2a、將鍍銀的銅板放在鹵化銀溶液中漂洗,然後按照上述第2步方法再略為處理一次.
5a、將"定影"後的銅板浸於氯化金溶液中,以加強影像的效果.
卡羅式攝影法
在那期間,英國的一位地主兼業余科學家 H·F·塔爾博特( Henry Fox Talbot ),也在用暗箱進行他自己的記錄影像的試驗.1834年,他用寫字紙蘸以氯化銀,晾乾後,蓋以花邊或樹葉,放在陽光中曝曬.結果,像韋奇伍德的試驗一樣,未被物品遮蓋的銀鹽都變為黑色.不過,塔爾博特發現了兩個重要的改進方法.第一,將已曝光的氯化銀紙浸在濃鹽水中,可以防止影像的進一步黑化.第二,雖然曬出的影像是負像(即黑色部分代表白,白色部分代表黑),但他知道,把這負像通過光線印在另一張感光紙上,可以表現出正確的影調來,現存的塔爾博特的最老照片是1835年拍的(右上圖).那時,木匠L·艾比(Lacock Abbey)給他做了一個木製的小暗箱(左下圖),裝上感光紙,曝光10-30分鍾,即可得出清晰可認的影像.
1839年,當聽說達蓋兒式攝影法將在巴黎公開宣布的時候,塔爾博特擔心,他們倆所用的方法是一樣的.於是,他立即決定將他的方法公之於眾,並盡可能傳送到遠處去.這一公布,效果很好,人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如J·赫謝爾爵士(Sir John Herschel)建議,用海波作為定影劑,要比食鹽更好."負片" 、"正片"和"攝影"等名詞,都是赫謝爾提出來的."負片",是指用塔爾博特的方法在暗箱中拍出的效果;"正片",是指用"負片"印出的影調正確的像片;"攝影"(用光線描繪),是指用暗箱記錄影像的總稱.
1840年,塔爾博特對他的攝影法進行了改進.他改用碘化銀,同時,也用顯影液.這樣,曝光時間就短了一些;通過事後處理,影像也更為牢固了.1841年,他把改進後的方法申請專利,並命名為"卡羅式攝影法"(Calotype process).
負片
1、 用最高質量的寫字紙,在紅燈下蘸以稀硝酸銀溶液,接著蘸以碘化鉀溶液,並擦乾.
2、 在紙的一面,用毛刷塗上一層硝酸銀和酸溶液,並將已光敏化的紙置於火前烘乾.然後放入防光盒中,以供拍攝.
3、 在暗箱中曝光1-3分鍾.
4、 放在第2步所用的硝酸銀和酸溶液中進行顯影,但必須加水一倍,使溶液的強度減弱一半.
5、 用海波溶液進行定影,然後水洗及晾乾.
正片
1、 用另一張紙浸於鹽水中,並擦乾.
2、 在紅燈下,用刷子塗上一層氯化銀溶液,並晾乾.
3、 將負片復蓋於紙面上,用鏡框壓緊,放在陽光中曝曬,至紙面上形成深棕色的影像為止.(約20分鍾)
4、 將像紙定影,水洗、並晾乾.
在三年的時間內,世界上出現了兩個互相競爭的攝影方法.但只有一個生存下來.
達蓋兒式攝影室
在達蓋兒攝影法公布之後的五年中,在美國,以及在歐洲的大多數國家的主要城市中,都建立了人像攝影室(Portrait studio).這些攝影室,常被稱為"達蓋兒式攝影室"(daguerrean parlor).
要拍攝一張達蓋兒式人像,可是一場嚴峻的考驗.首先,你得穿上最合適的衣服,因為,達蓋兒式攝影法只對蘭色或白色感光,其他顏色大都表現為黑色.婦女必須避免穿紅色或深綠色的衣服;男子穿深灰色比穿黑色效果要好些.
到了約定的拍攝時刻(那是隨著氣候而變的,天氣不好,就要另行預約),你得爬幾級樓梯,到達攝影室.那是一個玻璃房子,一般是建在平頂的屋子上(右上圖).在這里,你得坐在一個位於高台上的筆直的椅子上.在你的頭上,是一塊蘭色的玻璃板,以減低太陽的熱量.攝影師將調節你頭部後面的那個鐵夾子,把你的頭部固定住.你的兩個前臂要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攝影師將告訴你,眼睛要看著攝影機,不能眨眼,不能挪動.
然後,由助手將已光敏化的金屬板裝入攝影機內,並進行0.5-1分鍾的曝光.如果你想要兩張照片,就得以同樣的方式拍攝兩次(有時是將兩台攝影機並列一起,同時拍攝).最後,你得到的將是一張裝在絲絨盒裡的嵌著小小鏡框的達蓋兒式照片(daguerreotype).
所有的達蓋兒式,差不多都用氯化金進行一次善後處理,使銀板顯得略為暗些,從而把白色的影像更清楚地突出在畫面上.如要著色,則另收費.在倫敦,一幅專業拍攝的達蓋兒式人像,收費是1英磅.這就使一般的人不敢問津了,因為,他們一個月都賺不到這么多的錢.當然,達蓋兒式照片比手繪的油畫肖像,還是便宜些.不過,也有人這樣說:用顏料畫的是"肖像",用攝影機拍攝的不過是"照片"而已.
在攝影未發明以前,小型的畫像很流行.對小型畫像的畫家來說,這種新發明的攝影方法,簡直是一種災難.他們的大部分顧客,都喜愛達蓋兒式照片,而不喜歡畫像了.因此,許多小型肖像畫家,都改為拍攝達蓋兒式照片,並自命為"藝術攝影家"(artistphotographer).然而,畫家與攝影家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畫家們看到,他們的技術正為攝影機所取代.他們把攝影家稱為"技術員"或"手藝人".誠然,有些攝影家是應當受到批評的,因為,他們的水平往往都不那麼高.群眾的要求是:攝影家和被攝者,都應當為拍攝出較佳的照片而感到高興.
說句公道話,攝影家的精力主要是集中於化學上及技術上,以及如何避免被攝者感到不舒適.他們實在沒有時間考慮照片的風格問題.因為照片的效果如何,主要是以清晰度和明亮度來衡量.所以,拍攝時被攝者要坐穩,光線要充足,這些,在技術上,都是十分重要的.至於背景,一般都是深色調的素背景.有少數攝影室,為了討好被攝者,是用繪畫作背景,或者,仿照古典式繪畫的風格,把高質量的寫字台的一角或某種適當的布幕,布置在畫面之內.
專業的達蓋兒式攝影者拍攝的題材,主要是人像.業余攝影者,如藝術家和旅遊者,則以風光為主.有些出版社也派遣達蓋兒式攝影家到國外拍攝風景,那是為旅遊書刊作插圖用的.
亨利.卡提蒂挨-布勒松(法國)
攝影生涯簡介:
被譽為當代世界攝影十傑之一的舉世聞名的抓拍攝影大師——法國著名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先生(Henri·cartit·Bresson),l908年生於法國塞納一馬恩省。他兒童時代即酷愛美術,曾從師畫家戈登奈和安德烈·洛特。
1922年至1928年,他在中學學習但未畢業。在這段時間里,他有過一架布朗尼照相機,起初只是為了拍些假期生活照片,以便豐富他的紀念相冊。不久,假期結束之時他才開始認真地通過取景框觀察一切,從而使他心目中的小小世界逐漸變得寬闊起來:由於格里菲斯的巨片《紐約的秘密》、斯特羅海因的處女作《破碎的百合花》、艾森斯坦的《猛禽》等電影的影響,加上不久他又結識了一些攝影家,並為他們的攝影作品所傾倒,從此產生了獻身於攝影藝術的信念,並以進行攝影、自己親手沖卷和洗印照片等項工作為極大的樂趣。
然而,布勒松先生真正從事攝影活動是在30年代初期,即1931年。當時,22歲的布勒松去非洲象牙海岸,並在那裡買了一架相機進行拍攝。但一年以後,當他正要回國時才發現這架相機的鏡頭已經發霉,結果所拍照片全部報廢。後來,他發現並購買了萊卡相機。從此這架萊卡相機成為他時刻不離的終生夥伴。
1931年回國以後,他參加了當時的超現實主義小組並從事攝影活動。1932、年,他第—次在美國紐約,然後又在西班牙馬德里展出了他的攝影作品。1934年,他旅居墨西哥一年,從事攝影創作。1935年在美國同保爾·斯特朗從事電影拍攝工作。在1936年至1939年期間,布勒松為讓.雷諾,阿雅克,貝克爾和安德烈.茲沃波達當助手,拍攝影片《生活屬於我們》、《鄉村一部分》和《火的規律》以及紀錄片《生命的勝利》。
1940年,布勒松先生被德國當局逮捕,經過兩次試逃,終於成功。越獄後,他在1943年參加了支持反法西斯被捕人員的秘密活動。此間,他還拍攝了許多藝術家、畫家和作家(如馬蒂斯、博納爾、布拉克、克洛代爾等人)的肖像。在1944隻至1945年期間.他參加了一攝影團組,專門拍攝德軍佔領下的法國,他以攝影為手段,暴露法西斯的罪行;
拍攝了巴黎解放的情景,記敘了法國人民的歡樂。
1946年,布勒松在美國渡過了一年多的時光,協助紐約現代藝藝術博物館組織了一個攝影展覽。
1947年。布勒松同羅伯特·卡帕,戴衛·西摩·奇姆,以及喬治·羅傑創辦了「麥格南」(Magnum)圖片通訊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幾個同類組織之一。布勒松於1966年脫離該社。經他本人同意、仍由該社保存和經營他的底片。
1948年至1950年期間,布勒松在東方的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中國渡過了三年,在中國居住的一年中,有六個月是在國民黨垮台之前,六個月是在新中國誕生之初。特別是1949年他在中國期間所抓拍的上海搶購黃金風潮和國民黨末日等照片是作者忠實記錄蔣家王朝覆滅和中國人民斗爭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這些作品現已成為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獻。
1952年至1953年,布勒松在歐洲工作。1954年。布勒松作為東西方集團關系解凍後被蘇聯接納的第一個攝影家訪問了蘇聯。1958年至1959年,正當新中國建國十周年大慶之際,布勒松應中國邀請曾訪華三個月。1960年,布勒松先生去古巴訪問並進行攝影報道,後回到闊別30年的墨西哥逗留4個月,又去加拿大一段時間。1965年去印度和日本。
1969年,布勒松用了一年的時間准備他的攝影作品展覽。該展於1970年在法國巴黎大宮殿展出。1973年以來,布勒松重操繪畫藝術,但有時也拍攝一些攝影作品。
㈢ 我現在15歲,是學琴的,需要一句詩勉勵自己或者寫奮發圖強的那種,不要很常見的。簡短一點,謝謝。
行路難
金樽清抄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㈣ 深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適合帶小孩去玩
1、深圳市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不忘初心"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東部華僑城位於中國深圳大梅沙,佔地近9平方公里,是由華僑城集團斥資35億元精心打造的世界級度假旅遊目的地,是由國家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的首個 「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東部華僑城是國內首個集休閑度假、觀光旅遊、戶外運動、科普教育、生態探險等主題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主要包括大峽谷生態公園、茶溪谷休閑公園、雲海谷體育公園、大華興寺、主題酒店群落、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塊。【 詳細>>】
2、深圳市兒童樂園
深圳兒童樂園是深圳大型的兒童游樂場所,在各大媽媽論壇上的口碑都名列前茅。深圳兒童樂園免費對市民開放,園內幾個適宜年齡較小的兒童遊玩的項目(小火車、鯊魚島等)實行免費開放,其餘十餘套游樂設施實行按項目收費。適合兒童遊玩的項目有雙層轉馬、海盜船、自控小飛象、逍遙水母、碰碰車、兒童過山車、花籃觀覽車等等,是深圳小朋友們最愛的好去處之一。
3、深圳世界之窗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不忘初心"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深圳世界之窗是中國著名的縮微景區,是一個把世界奇觀、歷史遺跡、古今名勝、民間歌舞表演融為一體的人造主題公園,是國家級AAAAA旅遊景區。帶孩子走進世界之窗內,可以瞬間穿梭於歷史時空以及世界地域內,感受精美絕倫的微縮建築之美,增長孩子的見聞,讓孩子不用走出國門就可以近距離欣賞世界精妙絕倫的建築,有法國埃菲爾鐵塔、巴黎凱旋門、義大利比薩斜塔、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等一百多個世界著名的文化景觀和建築奇跡。還有飛躍美利堅實景拍攝懸空式球幕影院,還可以進入阿爾卑斯冰雪世界,跟孩子們一起賞冰雕、堆雪人、打雪仗。【 詳細>>】
4、深圳歡樂谷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不忘初心"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深圳歡樂谷是華僑城集團新一代大型主題樂園,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一座融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於一體的中國現代主題樂園。歡樂谷主題樂園內的魔幻城堡,幾乎全部是兒童玩的項目,如明星夢工廠、3D影院、小小建築師、歡樂家園、騎警訓練營、浪花跳跳、彈跳青蛙、北極探險等。也可以去4維影院,還有地道戰。歡樂谷的陽光海岸,一派迷人的海濱風情,陽光沙灘上逐浪嬉戲的孩子,帶著孩子在沙灘邊壘起各種形態的沙雕。夏季,歡樂谷的瑪雅水公園有專門適合孩子戲水的瑪雅水寨,集翻斗桶、滑道、攀爬網、潑水等多種戲水娛樂為一體,一家老小共享戲水歡樂。【 詳細>>】
5、深圳市野生動物園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不忘初心"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深圳野生動物園是一家放養式的野生動物園,建於山清水秀的深圳西麗湖畔,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動物園內放養著300多種,近萬頭(只)野生動物,有不少屬於世界珍禽名獸和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如華南虎、金絲猴、東北虎、火烈鳥、麥哲倫企鵝、長頸鹿、斑馬、亞洲象、丹頂鶴、犀牛等,還有動物園獨有的虎獅獸、獅虎獸,最受大人小孩遊客矚目。動物園內還有現代化海洋主題公園,海洋動物包括熱帶斑點海豚、加洲海獅、美洲海獅等。7個表演場館均安排多場精彩的動物表演。帶上小朋友來到這里,可以開拓小朋友的視野,增長見聞,也是讓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好去處。【 詳細>>】
6、深圳市青青世界旅遊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不忘初心"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深圳青青世界是一家以休閑度假為主題的觀光農場,為「鵬城十景」之一,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園內環境清幽,花香四溢,非常適合於大人小孩全家短暫的周末度假。景區內的蝴蝶農場,可以讓孩子了解蝴蝶從卵到幼蟲、蛹、成蟲的整個生長過程,還有講解人員向中、小學生介紹蝴蝶生態知識。有神秘的侏羅紀公園、孔雀園,還有適合孩子遊玩的森林樂園、游藝場和親水廣場,各種古樸自然的玩具如滾鐵環、踩高蹺、大板鞋,體驗兒時的快樂,親水廣場更是孩子嬉鬧的地方,家人孩子盡享戲水之樂。還有瓜果公園、瓜果園,可以讓來自都市的孩子親身體驗農村生活,親手耕種的快樂。【 詳細>>】
7、深圳市光明農場大觀園旅遊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不忘初心"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光明農場大觀園旅遊區是是深圳著名的農業休閑觀光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營業室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農場內開設有奶牛園,生態果園,開心農場,蠶桑科普區,以及兒童歡樂海洋拓展區等。在這里讓孩子品味牛奶的淳香,水果的鮮甜,欣賞奶牛的風姿,體驗用牧草喂牛、豬的樂趣,了解牛奶的製作過程、蠶桑科普等知識。家人與孩子可以一起體驗耕作、採摘瓜果的溫馨。還有奇異瓜果世界、樂活農場、奇異瓜果世界,可以讓都市孩子親子體驗農村生活,而兒童歡樂海洋拓展運動區更是親子活動的好地方。【 詳細>>】
8、深圳市少年宮
深圳少年宮又叫深圳市少兒科技館,以少年兒童成長發展的健康需求為導向,以現有場館和網站為載體,以科普教育為特色,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和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的科技館。免費向深圳市少年兒童開放,科技館包含能源天地、科普王國、美麗家園、生命探索,地下的走向太空、海底奇」、信息世界等七大主題科技展館,還有動感4D環幕影院等,這里是帶孩子有玩的好地方,裡面有各種科普知識,有各種科學常識,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展覽,能讓小孩子在游樂中學習到很多科學知識。【 詳細>>】
9、深圳市仙湖植物園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不忘初心"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深圳仙湖植物園是集植物收集、研究、科學知識普及和旅遊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園內總保存有8500餘種植物,全園分為天上人間景區、湖區、廟區、沙漠植物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松柏杜鵑景區等六大景區。建有木蘭園、珍稀樹木園、棕櫚園、竹區、蔭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區、百果園、水生植物園、桃花園、裸子植物區、盆景園等21個植物專類園。四周建有多處休閑型亭台樓閣,適合遊人賞花,攝影,散步。此外,園內的小湖上,大人小孩還可租小船漫遊。仙湖植物園是一個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的好去處。【 詳細>>】
10、深圳市兒童公園
深圳市兒童公園是是深圳市較少以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市政公園,位於羅湖區童樂路12號,這里有適合幼兒的游樂場、嬉水池,有少年兒童愛好的太空梭、摩天輪沖浪,種類電動游樂設備如自控飛象、雙人童車、金龍滑車、自控飛碟、小火車、小飛機等最受小朋友的歡迎,而且較為集中,方便父母看管小朋友,每逢節假日,兒童公園內喜氣洋洋,充滿遊人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詳細>>】
11、深圳東湖公園
深圳東湖公園是深圳市建立最早、面積比較大、景點比較多、設施比較完善的綜合性公園。東湖公園共建成11大景區、120多個景點和開發各種游樂項目約30項。公園內有適合孩子遊玩的旱地溜冰區、趣味動物苑、兒童游樂場等游樂施捨。除了兒童游樂施捨外,還有觀賞花木園、杜鵑雕塑園、盆景世界、樹木園、古樹區、棕櫚園等,這里可以讓孩子欣賞熱帶、亞熱帶植物,增長孩子的見聞,擴充孩子的視野。東湖公園是深圳親子游好去處之一。【 詳細>>】
12、深圳園博園
深圳園博園是一個集中外園林園藝、花卉展示、大眾文化、藝術、建築、科普、科研、旅遊於一體的大型市政公園。園內有很多反映中外各地地方風情的園林建築景觀,如上海的石庫門、杭州的雷峰塔、廣州的地方八景、河北的柏坡人家、廈門的琴島、濟南的趵突泉、昆明的石林等,還有世界各地的園林風情如尼泊爾花園、日本庭院、美國修斯頓星球花園、巴基斯坦亭閣等,讓孩子在深圳就可以飽覽中外各地經典園林建築。園區還培植有眾多花草名木,四周修建有假山流水,亭台樓閣等。每逢周末,便有大量的深圳親子遊客前去散步,賞花。【 詳細>>】
13、深圳市觀瀾山水田園農庄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不忘初心"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深圳觀瀾山水田園度假村是一個嶺南客家水鄉風情、生態田園情趣、民俗文化、國畫產業為特色的旅遊景區,集美食、住房、溫泉、游樂、演藝、拓展、水上樂園為一體的度假村,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在這里,可以讓都市孩子體驗農家生活,全家一起享受農家田園之樂。這里有許多適合與孩子一起遊玩的項目,趣味橫生。如小河摸魚,小豬跳水等等,都會讓你全家捧腹大笑,歡樂開懷。度假村內有溫泉,全家人可以一起享受健康的森林礦泉水療SPA,一家老少可置身於山水田園綠色的懷抱中。
㈤ 英國有那些名勝古跡、景點或漂亮的地方,最好貼圖!
補充:圖片請看鏈接。因為網路知道沒有貼吧那樣的貼圖功能。http://www.17u.com/destination/d2959cid90001476.html
英國是個美麗的國家,文物古跡比比皆是,自然風景秀麗可餐,旅遊資源豐富。許多城市,如「萬城之花」倫敦,「北方雅典」愛丁堡,大學城牛津、劍橋,古色古香的約克城,莎翁故鄉斯特拉特福都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旅遊名城。目前,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名勝古跡和天然景觀就有14處,即倫敦塔、威斯敏斯特宮(國會大廈)、布倫海姆宮(牛津附近),坎特伯雷主教堂等,都是極受遊客青睞的觀光熱點。
自然地理:24.36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格蘭地區13. 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 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 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 36萬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它的陸界與愛爾蘭共和國接壤。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蘇格蘭山區、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愛爾蘭的訥湖(396平方公里)面積居全國之首。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終年溫和濕潤。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多雨霧,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
簡史: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政治:英國的憲法不同於絕大多數國家的憲法,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習慣法、慣例組成。主要有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蘇格蘭另有自己獨立的法律體系。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過,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襲貴族失去上院議員資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議員將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採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政府實行內閣制,由女王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閣,向議會負責。
沒有人不知道英國,這個國家曾經給世界以巨大的影響。但是,這個曾名震全球的大英帝國,如今卻給人一種年老體衰,舉步維艱的感覺。特別是隨著「夕陽帝國」這一稱呼的頻頻使用,這種感覺會不時地跳進我們心中。但是,當我們每次踏上這個為高失業率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的國度時,還是感覺到了她那深沉的力量,仍然緊緊守護著它本不該失掉的東西。
英國這一稱呼,來源於England,即英格蘭,它所表示的地域其實是非常模糊的。實際上,英國這個詞所指的地域包括由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三部分構成的大不列顛島及北愛爾蘭。正式名稱為「聯合王國」。稱其為「英國」,對於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北愛爾蘭人來說有些失禮。所以請遊客注意,在訪問英格蘭以外的地區時,如果不小心對那裡的事物冠以English(英國)的話,可能會招來意想不到的反對。
從各地區的面積來看,英格蘭當仁不讓占據了國土的一半左右,其次是: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北愛爾蘭只不過是英格蘭的10%)。
英國沒有太多的高山峻嶺,蘇格蘭雖被稱為全境皆出,其最高的尼維斯峰才不過1343米,形狀和線條也都舒緩平坦,感覺上更像丘陵。產生這種感覺,或許不只是因為它高度不夠,還可能是因為山上樹木太少的緣故吧!比如說《呼嘯山莊》中的背景地摩爾地區,其實英國有不少類似這樣的貧土區。但那種羊群在草地上悠閑地吃草的畫面,多多少少地掩蓋了英國土地較為貧瘠的事實。
㈥ 一日游上海世博!
有的。很高興為您和你的同學們提供,一定好好計劃,好好玩,這是多麼好的一次機會啊,真羨慕你們。結束回來後,大家一定要好好總結一下這次的游覽,對將來很大幫助的,一定有很多感觸,不多說了,給你參考攻略。做好准備,最好列印出來,帶著,和你的同學們好好商量。
還有地鐵是到晚上12點的,不用擔心。路線我也給你貼在下面,你也可以在網路地圖里看路線。
先上攻略。雖然是9點開放,一定要早點去,最好了。早去哈
祝你們學業有成,世博順利。
世博馬上就要開始了,如果你沒有辦法長時間呆在上海,那在這里為你特別推薦世博園一日游攻略。
一日游小貼士:
1、 即便再怎麼走馬觀花,一日游也不過涉及百多個國家展館的十分之一。所以,不如在自己喜歡的幾個館里好好的走走、看看、玩玩。一般自建館比租賃館投入更大也更花心思,所以建議把有限的時間花在那些自建館上。
2、 世博整個展館分浦東和浦西兩片,浦東又分A、B、C三個區,最主要的世博軸、世博中心、演藝中心和慶典廣場,以及包括中國館在內的所有各國場館都在浦東的這三個區內。浦西分D和E兩個區,主要是未來館、企業館和城市最佳實踐區等。作為一日游的遊客,一天的基本活動就在浦東的三個區內了。詳見世博地圖
3、 我們提供的一日游線路旨在花最少的時間,看最多的館,這也是為什麼這條線路會先去B區,再去A區和C區,以盡量避免早上和傍晚去中國館等候而浪費大量的時間。這里推薦的都是自建館,具體的展館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在我們提供的這條線路附近自主選擇。
4、 去之前買好門票,了解清楚交通和開閉園時間(9:00-24:00)。
8:30到達。作為一個一日游遊客,早早的來到世博園門口排隊是必須的。
9:00開園。別急著沖進去,門口有一排預約機,熱門的場館一定要先在這里預約。比如中國館,一張門票只有一次預約機會。在預約機預約需要有效證件和門票。
主題館:沿著世博軸走沒多久就能看到左側的主題館群(走到底是慶典廣場),主題館包括城市人館、城市生命館和城市星球館等3個。
城市人館:講述城市中人的故事,其中生命陽光館是世博會歷史上第一座殘疾人館,志願者和講解員都是殘疾人;
城市生命館:講述城市的生命之旅,其中五個售貨亭的液晶顯示器滾動播出世界各地的航班、火車、股票、外匯等適實時信息;
城市星球館:講述城市過度發展帶來的生態問題,其中有個天橋下面是個地球,繼續參觀會發現地球里是個大型的球幕電影院。
紐西蘭館:看完主題館,沿著世博館路往北走,快到博成路就看到紐西蘭館了,還沒進館,就有熱情的毛利舞表演歡迎你,這里最大的看點是《指環王》特效團隊用影像技術打造的嘆為觀止的紐西蘭風景,讓人身臨其境。
澳大利亞館:出了紐西蘭館往西走,就看到澳大利亞館了。這里的「旅行」活動區有一條160米的環繞展館的全封閉玻璃通道,為參觀者展示澳洲的歷史。還有豐富的藝術團體表演。
泰國館:出了澳大利亞館往南走是泰國館,濃郁的泰國風情讓這里很容易被找到,裡面有個叫「阿泰」的吉祥物,可以跟它拍照留念。
B區的其它展館還包括:博成路以南有馬來西亞館、新加坡館、柬埔寨館、菲律賓館、汶萊館、印度尼西亞館等。博成路以北有世界氣象館、太平洋聯合館、聯合國聯合館、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館、國際信息發展網館等。如果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你還可以去那裡逛一逛。
午餐:參觀完這些場館,肚子想必也咕咕叫了。沿著世博館路快走到世博大道的時候,你會發現在世博中心和主題館之間有條中華美食街,在那裡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特色美食,以及中華料理的八大菜系應有盡有。
演藝中心:吃飽了,可以去世博文化中心看演出,順便吹吹空調休息一下。文化中心在世博中心的東北面。這里從熱烈奔放的西班牙弗拉門戈歌舞到讓人彷彿置身於非洲大地的大型民族歌舞秀《非洲腳印》,每天都有多場演出。
中國館:休息夠了,可以到中國館來排隊了,即便是相對人少的中午,即便是預約過,需要排隊30分鍾左右也在所難免。不過由於中國館的獨特設計,排隊的時候你會發現陽光都被擋住了,這叫「自遮陽」,中國館設計時就考慮到大家排隊的情況了。 49米層:進場之後去乘電梯,先來到49米那層。周圍一圈像東方明珠一樣的鋼化玻璃地板,腳下是現在看著非常渺小的等候廣場,這里同時放映著電影。這層還有個《清明上河圖》,100多米寬,裡面的人會走動。 41米層:看完49米可以去41米那層。這里是乘坐軌道游覽車參觀的,排很長的隊但值得一試,會有特別的體驗。 33米層:介紹未來中國低碳城市的,看看自己未來生活在怎麼樣的環境中。
地方館:有時間可以逛逛,各個省區市都有600平方米的空間,各具特色。不感興趣就走馬觀花也無妨。出來是台灣館、澳門館和香港館等三個展館,LED球幕天燈、躺在地上看天花板放電影和玻璃外牆及鏡面反射設計,分別是三個館的最大特色。
阿聯酋館:出了香港館沿國展路往東北方向走,眼前陡然出現一座起伏的沙丘,這就是阿聯酋館,據說世博後這座館將被拆運回阿布扎比重新搭建起來。館內有人帶領體驗虛擬的阿聯酋夢想之旅,盡情俯瞰中東美景。別忘了參加這里的抽獎,讓夢想變成現實,大獎正是一周的阿聯酋之旅。
以色列館:就在阿聯酋館邊上,這里的高科技五花八門,從植物中提取柴油和給奶牛安裝智能蹄鐵以窺知它的想法還不算稀奇,最奇妙的是可以吞服一顆攝影膠囊,可攝制體內臟器的各種照片,以完成無痛苦的體檢。
沙特館:位於以色列館的北面,是外國館中投資最大的,花了13億元人民幣。在沙特館里有全球最大的IMAX3D影院,1600平方米的銀幕全方位環繞,這要是放映《阿凡達》,那該有多震撼。
日本館:從沙特館出來再往東北走就是日本館了,外形彷彿動畫片里的太空堡壘,裡面的生活高科技是亮點,包括高清晰和望遠功能的萬能相機和會演奏小提琴的機器人等。
A區的其它亞洲展館還包括:尼泊爾、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土庫曼、印度、卡達、黎巴嫩、伊朗、朝鮮、哈薩克、烏茲別克、越南、韓國以及三座亞洲聯合館等。
轉戰C區:從A區到C區可以乘坐園內的環保短駁車(停車時可用電容自動充電)。
晚餐:C區的芬蘭館邊上有餐廳可以用餐。
西班牙館:西班牙館位於芬蘭館的北面,外觀像個藤條籃子,這個籃子的外牆可是由8524塊各色的藤條板組成的。在館中品味西班牙歷史的同時還可在室內的小型廣場上欣賞拉丁音樂和舞蹈。
法國館:法國館就在西班牙館的西面,整個法國館猶如一座藝術的殿堂,裡面有很多藝術珍品,包括羅丹的《青銅時代》等。運氣好的話,還能見證2010對新人在裡面舉辦法蘭西浪漫婚典。
英國館:出了法國館一眼就能看到璀璨奪目的英國館,幾萬個發光觸須隨風擺動,白天通過光纖傳導為室內照明,晚上則通過內置光源照亮整棟建築。
加拿大館:加拿大館在C區的西南面,沿著塘子涇路走到國展路往西走就能看到三幢獨立建築的加拿大館,你可以在三維影像前騎上自行車,彷彿在加拿大旅行。這里還有著名的太陽馬戲看,別錯過哦。
美國館:美國館就在加拿大館的西面,美國館的外牆是飛流而下的媒體瀑布,館內的媒體展示中,將有銀幕里的美籍華裔青年帶你一起暢想在未來的時空中。
非洲聯合館:從美國館出來沿著後灘路一直往北走就能看到今天最後一個場館——非洲聯合館,這是本屆世博會最大的一個場館。展館外的圖案帶有強烈的非洲元素,展館內有非洲集市,能買些紀念品回家。
C區的其它展館還包括:土耳其館、比利時-歐盟館、丹麥館、巴西館、盧森堡館、芬蘭館、挪威館、俄羅斯館、荷蘭館、瑞士館、瑞典館、義大利館、德國館、肯亞館等歐洲、非洲、南北美洲場館。
水門:出了非洲聯合館就是水門碼頭廣場,可以坐在船上一邊欣賞浦江兩岸夜景,一邊看看自己奔波了一天的世博會的全景。這樣你的世博會一日游就圓滿結束了。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 → 地鐵7號線,全程約15.5公里
1、從上海南站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5站, 到達常熟路站
2、步行約230米,換乘地鐵7號線
3、乘坐地鐵7號線,經過5站, 到達耀華路站
4、步行約680米,到達上海世博會(規劃區...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㈦ 菩提樹圖片
菩提樹是榕族榕屬的大喬木植物,幼時附生於其他樹上,葉革質,三角狀版卵形,基生葉脈三出;葉柄纖細,權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纖細,柱頭狹窄。具體如下圖所示:
(7)巴基斯坦風景圖片擴展閱讀:
1、「菩提」一詞為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佛祖既然是在此樹下「成道」,此樹便被稱為菩提樹。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菩提樹在中國也有深遠的影響。唐朝初年,僧人神秀與其師兄慧能對話,寫下詩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看後回寫了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對師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論道的對話流傳甚廣,也使菩提樹名聲大振。
2、菩提樹喜光、喜高溫高濕,25℃時生長迅速,越冬時氣溫要求在12℃左右,不耐霜凍;抗污染能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砂壤土為好。菩提樹幼林在熱帶地區(水分充足的地區)生長迅速。
㈧ 關於印度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印度共和國(The Reloublic of India)
首都:新德里
面積:298萬平方千米
人口:11.12億(2006年)
民族: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佔全國人口的46.3%,還有泰魯固族、孟加拉族、旁遮普族等。
語言:官方語言為印度語和英語
貨幣:印度盧比
國家地理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南北長3119千米。東西寬2977千米。印度的地貌三面垂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全國大致可以分為北部喜馬拉雅高山區、南部德干高原區、中部恆河平原區、西部塔爾沙漠區和東西海域島嶼AT;個部分。喜馬拉雅山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為全國最高峰。印度河流眾多,按水源和地勢可分成三大水系,即喜馬拉雅山水系、半島高原地區水系、沿海岸地區水系。主要河流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亞穆納河、訥爾默達河等。印度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可分為冷季、熱季、雨季和季風退縮季。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被認為是全球雨水最充沛的雨都。雨季長達數月,幾乎天天有雨。
印度國名的由來
「印度」一詞來源於印度河。古代印度人以「信度」一詞表示河流,羅馬人稱之為「印度斯」,英國人則稱其為「印度」。中國古稱印度為身毒、天竺、賢豆、忻都等。唐高僧玄奘取經到這個國家後。始稱該國為「印度」,意為「月」。印度自稱其為婆羅多國。
「花園城市」: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首都。位於亞穆納河西岸,在古都德里南面,幾乎與其連成一片。由英國著名建築師勒琴斯總攬規劃,全市以兒童公園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呈輻射狀,密如蛛網地伸向四面八方。整個設計,布局精細,錯落有致,林蔭大道與街心花園相互輝映。新德里交通發達,有公路、鐵路和航空班機通向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大城市。
「印度的門戶」:孟買
孟買是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市區背山靠海,風景優美。孟買是印度第一大工商業城市,第一大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印度的門戶」之稱。13世紀時由漁民居住的7個小島發展而成。印度獨立後,孟買仍然保持著第一大港的地位。如今孟買已成為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是印度海陸空運輸的重要樞紐、重要的工商業城市、最大的金融中心。今天的孟買完全是一座國際化都市,它不僅有歐洲風格的古典式建築,而且也有一幢幢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同時還不乏融合歐洲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風格的東西合壁式建築。
泰姬陵
作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泰姬陵,坐落在印度阿格拉附近的亞穆納河畔。這是一座古老的建築,建成於1631年。是莫卧兒王國皇帝沙賈汗為去世的寵後蒙泰姬·瑪哈爾修建的一座陵墓。陵園佔地17萬平方米,四周砌有高大的紅砂石圍牆,中間有一個大水池。中心是一泓美麗的噴泉。從陵園大門到陵墓,是一條用紅石鋪成的甬道,甬道盡頭就是用白大理石砌成的富有神秘色彩的陵墓。陵墓建在一座巨大的正方形大理石基座上。陵墓的中心為寢宮,在其周圍四個方向各有一座40米高的圓塔。寢宮高74米,四壁各有一座拱門,拱門的門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鑲嵌著古蘭經經文。宮內牆上。用珠寶鑲著精美的圖畫。寢宮由五間宮室組成。中央宮室里安放著泰姬和沙賈汗的大理石石棺。陵墓的東西兩側有兩座用紅砂石建成的清真寺翼殿。
泰姬陵典雅而雄渾,是印度也是世界建築中的傑作。
阿姆利則金廟
阿姆利則金廟位於旁遮普邦錫克教聖地阿姆利則市內,是15世紀由錫克教第五代宗師阿爾瓊創建,後幾經重建修復。阿姆利則金廟是錫克教的最大寺廟,因落成前塗金水於廟上,後又以金箔包裹的銅制拱頂覆在廟上,故稱金廟。金廟位於甘露池湖中心島上,這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氣勢恢弘,總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呈長方形。廟宇由聖殿、誦經堂、法師起居室、香客休息室、膳廳、儲藏室等12個區域組成。聖殿為廟宇的中心,頂部和四角各有一個小金圓頂,整體上看給人一種神聖之感。聖殿內放有錫克教聖典和各種珍貴的珠寶,走廊上還掛有各種圖片,記載著錫克族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英勇事跡。阿姆利則金廟最美的景觀要數其夜景,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來觀賞。
「聖河」:恆河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山脈,全長2700多千米,中、上游有2100多千米在印度境內,下游500多千米在孟加拉國。它是南亞的第一大河,是印度文明的搖籃,印度人民尊稱它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恆河中、上游依然是印度經濟文化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恆河在瓜倫多卡德附近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印度教徒視恆河為聖河,認為以恆河聖水沐浴可以凈罪。沿河聖城,每年都舉行盛大的沐浴節。印度教信徒常以一種孩子見母親的心情來到恆河,他們稱它為恆媽。
㈨ 巴基斯坦現在的季節風景圖片季節
三個乳房不和任何倍兒爽
㈩ 地理教材 圖去哪
地理順口溜喔:-O 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繞外邊;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2、地球特點赤道略略鼓,兩極稍扁平。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南北為經線,相對成等圈。東西為緯線,獨成平行圈;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晝夜更換。繞日公轉,四季出現。自轉一日,公轉一年。自西向東,方向不變。5、地球五帶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①溫,指溫度。6、地圖辨方向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標圖易分辨,經緯網較難;經線指南北,東西緯線圈。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對於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對於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水陸百分比,海洋佔七一。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為四洋首,位於亞澳兩美間。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地表十分陸佔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佔西半邊,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10、七大洲地形(1)亞洲亞洲地形雜,中高四周窪。沖積平原廣,山地高原大。江河放射流,水資源可誇。(2)歐洲半島緣海多,形體分節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3)北美洲東部高原聯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東西相間高大陸,世稱湖海在其間。(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東部平原高原區。地形多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脈為最長,亞馬遜河流域廣。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潘帕斯。(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6)大洋洲面積小,分兩區,一大陸,二島嶼。大陸東西高,中部是盆地。(7)南極洲四周環三洋,多年冰雪積;超過二千米,海拔數第一。11、海底地形淺海大陸架,外緣大陸坡;洋盆海溝嶺,洋底不可測。12、地形變化地形變化,內外力加。滄海桑田,內部力大;板塊運動,拉伸擠壓,斷層褶皺,出現高窪;火山地震,板塊緣發。外部力量,不可輕它;風浪水冰,侵蝕變化,天長日久,削高填窪。13、天氣和氣候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氣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14、氣溫分布規律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陸地海洋不一樣,夏陸溫高海溫低,地勢高低也影響,每千米相差6℃。15、地球變暖危害大氣污染,地球變暖;冰川融化,沿海被淹。採取措施,刻不容緩。16、風的形成溫高氣上升,低壓下形成;氣自高壓來,流動形成風。17、地球氣壓帶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副熱高氣壓,少雨常乾旱;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18、地球風帶氣壓帶相隔,風帶共有六:信風赤道摟,東風兩極出,南北西風帶,四十、六十度。19、降水形成條件空氣飽,氣溫降;凝結核,相碰撞;體重加,雨雪降。20、降水分布規律赤道熱,降水多:兩極寒,降水難。回歸線,分兩邊;陸西岸,副高帶,信風吹,降水虧;陸東岸,季風故,氣候溫,降水富。中緯度,居內部;距海遠,氣候干。21、影響氣候的因素影響氣候因素,四個方面兼顧;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風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來水富。22、陸地自然帶分布與特徵地表氣候不一般,植被動物隨著變。九自然帶分布談,熱溫類型各有三;亞寒苔原冰原帶,另外高山垂直變。熱帶雨林赤道邊,高溫多雨樹參天;猩猩猿猴時常現,河馬大象不少見。熱帶草原夾兩邊,非洲南美最廣泛;干濕兩季南北反,稀樹密草動物歡;獅犀斑馬長頸鹿,乾季向著水草遷。熱帶沙漠回歸線,非澳兩洲最大片;草木稀少多沙丘,鴕鳥駱駝耐餓旱。溫帶沙漠居陸間,亞美澳非都可見;夏季高溫冬季寒,植被較少能耐干。溫帶草原四季顯,多位北半球中間;雨水較少草尤短,黃羊野兔最常見。溫帶森林闊葉繁,熊貓梅花鹿罕現。北部亞寒針葉林,松樹雲杉能耐寒;亞美北部歐大半,動物冬夏羽毛換。苔原氣候冬長寒,亞歐美洲最北邊;植物地衣和苔蘚,特有動物馴鹿焉。南極冰原和冰山,企鵝海豹近海岸;北極點與格陵蘭,白熊海象不畏寒。23、世界自然資源(1)土地資源土地資源,生存條件;耕林草建,伐墾泛濫,流失沙化,人增地減,採取措施,齊抓共管。(2)水資源地球水多,海水大片;只能利用,淡水資源。河湖地下,分布有偏;滿足需要,比較困難。保護資源,節用當先;植樹造林,防治污染。海水淡化,為期較遠。(3)森林資源森林用途:提供材木,含蓄水源,增加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調凈空氣,①「自然調度」。保護資源,植伐同步。①調,調節大氣成分。凈,凈化。(4)礦產資源礦產種類實不少,煤鐵石油最重要。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國鐵礦儲量高;煤礦要數中美俄,亞歐北美煤質好;石油分布很集中,中東俄美中墨英。①巴,巴西。印,印度。24、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居住,亞洲東部南部;北美東部歐洲,人口稠密在數;地屬沿海平原,氣候濕潤溫暖;農業歷史悠久,工交城市發展。25、人口問題人口發展過快,環境資源受害;人口城市遷移,帶來諸多不宜:住房交通水電,醫教就業問題。26、世界人種問題世界人種分清,要看膚發眼睛。白居歐洋北美①,黃人主在亞東,黑人非洋美國,種族歧視受輕。①洋,大洋洲,後面「洋」字亦同。27、世界主要語言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語言。漢語使用最多,亞洲中國東南;英語使用面廣,英澳北美印度;俄語比較集中,拉美西語侵佔;法語世稱美麗,主要法國內焉;阿拉伯語亞非,國際重要語言。28、世界三大宗教世界宗教三,佛基伊斯蘭。基督徒十億,歐美洋廣泛①;佛教源印度,回真伊斯蘭,六億穆斯林,亞非最多見。①歐美洋,歐洲,美洲和大洋洲。29、世界人口過一億的前10個國家中印美尼俄①,巴日尼孟巴②。①印,印度。尼,印度尼西亞。②巴,第一個「巴」字指巴西,第二個「巴」字指巴基斯坦。尼,奈及利亞。本句可用形象語言「終因沒米(尼的諧音)餓,八日你夢巴(鍋巴)」來幫助記憶。墨西哥是第11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30、有關世界國家問題世界國家近二百,面積俄加中最大,領土領水海陸空,兩邦之間國界劃。政治制度分社資,多數國家不發達;國際交往要平等,五項原則維護它。31、世界區域劃分世界區域分十三,依據人地和自然①。亞洲區域數有五:東西南中和東南;非洲區域兩部分,撒拉劃分南北線;美洲區也分兩段,拉丁美洲佔南邊;歐分西東聯北亞②,南極大洋獨成片。①人地,人文地理因素和地理位置。②東聯北亞,歐洲東部和北亞聯合為一個區域。32、東亞各國東亞有五國:中朝韓日蒙①。蒙古居內陸,畜牧業較盛;朝鮮分南北②,北朝資源豐;南韓經濟發,與日稱「小龍」;中國更重要,後面另外評。①朝,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②朝鮮,指朝鮮半島。33、東亞地形東亞海岸線曲折,半島島嶼似星羅;西部高原和山地,東部平原丘陵多;地勢西高東部低,東流入海是江河。34、東亞季風氣候東亞季風顯著,東海西部大陸。海陸比熱不同,氣壓隨季擺動。夏陸增溫較快,形成低氣壓帶;海水吸熱較遲,低溫高氣壓在;季風從海到陸,近海降水豐富。氣候還分兩種,溫帶亞熱季風。35、東 亞沿海與內陸差異東亞之沿海,溫濕人稠密;平原耕地廣,稻茶絲產地;沿海多良港,經濟貿易益。西部人口少,多高原山地;草原氣候干,畜牧加工宜。36、日本日本四大島,本洲最重要;海岸線曲折,人稠地狹小;地震活動頻,海洋季風顯;森林水力富,礦產資源少;經濟發展快,科技水平高;經濟四要區,原料進口靠;對外貿易港,神橫本州島。東京為樞紐,鐵路速度高;寒暖流交匯,捕魚北海道;地小靠機械,農業單產高;文化東西兼,櫻花國代表。37、東南亞地理狀況「南洋」東南亞,共十個國家;最大群島國,印度尼西亞。歐洲向東行,必經馬六甲;印太兩洋間,「十字路口」卡。半島山河間,分布呈縱列。上游「V」字谷,流急水力富;下游寬且緩,沖積成平原;土肥灌溉便,人稠農業興。群島多火山,三大板塊間;印度尼西亞,「火山國」名兼,農民不怕險,火山口種田。38、東南亞兩種氣候類型熱帶雨林赤道邊,馬來半島群島焉;全年對流雨為主,一載降水過二千;雨熱充足植物茂,四季農作不休閑。熱帶季風分雨旱,中南半島菲北邊;六至十月為雨季,旱十一至五月天;全年降水一千五,雨季播種收在旱。39、東南亞居民和物產東南亞人稠,物產多量大:橡膠油棕錫,盛產在馬來①;椰子和蕉麻,菲律賓可誇;稻米為主食,泰國質量佳;印尼汶萊國,石油在開發;人稠多信佛,建築出精華;柬寨吳哥窟,仰光大金塔;經濟有發展,華人貢獻大。①馬來,馬來西亞。40、新加坡馬來半島新加坡,形如獅子市島國;島小如星人稠密,四分之三華人多。「十字路口」馬六甲,太印航行必經過。資源貧乏靠進口,獨立新興工業國。地理優越港口良,對外貿易航運多;開放吸資引技術,工業發展「小龍」活。花園城市環境美,旅遊行業創匯頗。41、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群島國最大。產量世界首,木胡藤金納①;石油輸出口,本區亦最大;熱帶雨林景,翡翠鏈項掛;萬隆環境雅,療養旅遊佳;都城雅加達,位於島爪哇。①木,木棉,胡,胡椒。金納,金雞納。42、南亞地理氣候南亞次大陸,地形分三部:北部為山地,三國居內陸;南德干高原,土肥礦產富;中間農業區,平原連成弧。三條大河流,沖積平原出;印河便灌溉,恆布下游匯①。氣候熱季風,降水有偏護。①恆,恆河。布,布拉馬普特拉河;本河源於中國境內,在中國稱雅魯藏布江。43、印度南亞最大國,首都新德里;人口世居二,耕地亞洲一;麻茶世界首,棉蔗屬經濟;孟加兩大港①,棉麻工業地。①孟,孟買。加,加爾各答。44、印度主要作物水稻小麥棉花茶,還有花生甘蔗和黃麻。45、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南亞西,工業棉紡織第一;農業主要靠灌溉,乾旱恆河解危機;伊斯蘭堡為首都,最大城港卡拉奇。46、中亞中亞有五國,哈塔吉土烏①。歐亞鐵路橋,「絲綢之路」古;五國內陸居,高原平原主;氣候多乾旱,卡拉沙漠著②;河湖多內流,灌溉引阿姆③。民族一百三,奉教伊斯蘭。「白金之國」烏④,產棉世第三。礦產儲量大,煤鐵石油天⑤。烏都塔什干,大城樞紐站。①哈,哈薩克。塔,塔吉克。吉,吉爾吉斯斯坦。土,土庫曼。烏,烏茲別克;下面④也指此國,不再另注。②卡拉沙漠,卡拉庫姆沙漠。③阿姆,阿姆河。⑤天,天然氣。47、哈薩克中亞哈薩克,世界最大內陸國;民族俄羅哈薩克①,耕地草原面積闊,能源采礦工業體,石油煤礦儲產多,卡拉干達工業地,阿斯塔那為國都。①俄羅,俄羅斯。48、西亞和北非居民及地理位置西亞和北非,阿拉伯人多;教奉伊斯蘭,西亞除四國①。五海三洲地,西亞交通活;古有絲綢路,海陸空今說。北非國六個,臨海港口多,塞亞的阿卡②,蘇伊士運河,溝通兩大洋,運油經此過。①四國,指以色列、塞普勒斯、亞美尼亞、喬治亞籌四國。這幾個國家主要信奉基督教。②塞,塞得港,亞,亞歷山大。的,的黎波里。阿,阿爾及爾。卡,卡薩布蘭卡。49、西亞北非的地形和氣候兩區地形高原主,北回歸線過中部;副高東北信風帶,炎熱乾燥沙漠布;農業主要靠灌溉,山地綠洲可放牧;冬季降水地中海,西亞北非均分布。50、西亞和北非石油兩區石油最富饒,儲產出口世最高。七大石油生產國①,埋藏淺且油質好。輸往西歐和美日,方式油船和管道。到日須經馬六甲,歐美多繞好望角。①七大石油生產國,指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等。51、西亞北非各國物產西亞北非好物產,紫羔皮產阿富汗;安拉羊毛土耳其①,伊朗羊毛織地毯;椰棗特產伊拉克,摩哥盛產油橄欖②。①安拉,安卡拉。②摩哥,摩洛哥。52、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熱帶沙漠國。地形高原主,淡水資源薄。儲產居世先,石油之王國。沙土變農田,投資舉新措。麥加稱聖城,首都利雅得。53、埃及埃及位置重,亞非歐要沖。地跨兩大洲,蘇伊士居中①。尼羅貫全境②,「綠色走廊」青。阿斯旺大壩,金字塔奇景。河谷三角洲,長絨棉著名。工業採石油,運價收入升③。首都古開羅,非洲最大城;亞歷山大港,地位不可輕。①蘇伊士,蘇伊士運河。③尼羅,尼羅河。③運,運河。僑,僑匯。埃及勞動力資源豐富,前往西亞工作的人很多,每年有大量的僑匯收入。54、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狀況撒哈拉以南,地形多高原。東非大裂谷,陷落地層斷。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巔。維多利亞湖,屬盆地凹陷。中部有盆地,剛果河其間。幾內亞海灣,大西洋沿岸。馬達加斯加,大島位西南。南非好望角,大陸西南端。55、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非洲熱帶大陸,赤道橫貫中部。氣候略成帶狀,南北對稱分布。中部熱帶雨林,終年高溫雨足。三邊熱帶草原,干濕南北季反。熱帶沙漠規律,南北回歸不誤①。地中海式南端,冬雨夏干特殊。①回歸,回歸線。56、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資源資源動植物,出名有礦產。珍貴木材種,花梨木和檀①,波巴布樹壽,生長熱草原。動物非特有②,猩河象鹿斑③;衣索比亞,天然動物園。黃金金剛石,儲產均世端。幾內亞鋁土,儲油也可觀。①檀,檀木。②非,非洲。③猩,大猩猩。河,河馬。象,非洲象。鹿,長頸鹿。斑,斑馬。57、象牙海岸象牙海岸,「象牙海岸」。農業為主,墾林為園。「可可王國」,第一出產①。咖啡木材,非洲之巔。阿比讓市,「小巴黎」贊。多樣農產,擺脫困難。①第一出產,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58、亞洲綜述(1)氣候氣候復雜千萬象,水熱分布差異大。東部季風多雨雪,西部大陸多風沙。南部低緯號暖國,北部高緯稱寒極。(2)高原山地帕米爾高原,四周山脈環;喜馬拉雅山,珠峰世界巔;天山阿爾泰,興都庫什南。青藏最高原,北蒙南德干;中西伯利亞,伊阿隔海灣。(3)湖泊河流裏海最大湖,西北屬於歐;死海貝加爾,最咸最深屬。長江第一河,黑湄入太波②;北流勒時鄂③,南流恆印河。①伊阿,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②黑湄入太波,黑龍江、湄公河都注入太平洋。③勒葉鄂,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59、歐洲西部輪廓認清歐洲大陸西,記住四三和二一。四個半島居南北①,三個內海波地黑②,二個島記列顛冰③,一個北海屬邊緣,還有一灣比斯開。①四個半島,指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和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②波地黑,波羅的海、地中海和黑海。③列顛冰,指不列顛群島和冰島。60、歐洲西部地形氣候歐西地形分三,山地平原相間;地表錯綜復雜,侵蝕受自冰川。氣候西部特點,溫帶海洋明顯;東屬溫帶大陸,遠海洋性逐減;南部地中海式,北部夏爽冬寒。61、歐洲西部居民和國家歐洲西部區,國家三十多。最小梵蒂岡,稱為「袖珍國」。居民白主人,人口增長弱。工業中心密,多為發達國。旅遊業興旺,名勝古跡多。62、英國「聯合王國」西歐英,英多海峽位置重①,三面環海屬島國,英法海底隧道通。海岸曲折多港灣,倫敦利物浦馳名。早期工業近煤炭,戰後新區又形成:汽車飛機和電子,倫敦蘇南英蘭中②;北海沿岸石油產,重要中心阿伯丁。氣候濕潤宜農畜,貿易出口品製成。大港倫敦稱「霧都」,首都游覽多名勝。①英多海峽,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②蘇南,蘇格蘭南部。英蘭中,英格蘭中部。63、法國法國領土六邊形,國家輪廓須記清。歐西面積為最大,科西嘉島也附從。塞納河經巴盆地①,地勢東南西北傾。平原丘陵土肥沃,氣候溫濕宜興農。糧食產出世重要,園藝葡萄酒聞名。洛林鐵礦里爾煤,地中海岸煉鋁興。水核發電能源補,巴黎盆地工業精。首都巴黎多古跡,化妝烹調享盛名。①巴盆地,巴黎盆地。64、德國中歐須說德,陸上鄰九國。鐵路連四方,「十字路口」說。水運頗便利,溝通多運河。居民德意志,奉教信基督。地勢階梯布,南北農差多。工業現代化,褐煤鉀鹽富。魯爾重工區,慕黑新區落①。首都位柏林,波恩聯邦德②。法蘭航空港③,漢堡易北河。①幕黑,慕尼黑。②波恩聯邦德,被恩是原聯邦德國的首都。③法蘭,法蘭克福。65、義大利地中海岸義大利,靴踢撒丁西西里。北部阿爾卑斯山,隧道與內相聯系;南部山脈亞平寧,中部平原屬沖積。南多火山和地震,汞鋁硫磺和園藝①。波河平原農業區,絲稻小麥和玉米②。米蘭都靈熱那亞,工業發達三角地。鋼鐵大廠塔蘭托,水上城市威尼斯。首都羅馬世皆曉,游覽勝地多古跡。①鋁,鋁土礦。②絲,蠶絲。66、俄羅斯東歐俄羅斯,地跨兩大洲。面積世最大,重心居於歐。平原高原山,自西向東走。冬季長且寒,極地氣候有。「母親伏爾加」,歐最長河流。貝湖世最深①,西伯利亞屬。資源蘊藏富,煤鐵林水油。工業重為主②,莫聖區居歐③;烏拉爾新西④,二戰間後有。農業不穩定,穀物需進口。首都莫斯科,東歐鐵路稠;聖彼得堡港,海參崴港口;摩爾曼斯克,不凍有暖流;伊爾庫茨克,東部交通紐。東區正開發,經濟發展有。①貝湖,貝加爾湖。②工業重為主,工業以重工業為主。③莫聖區,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和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④新西,新西伯利亞工業區。67、烏克蘭東歐西南烏克蘭,丘陵低地布相同。黑土肥沃宜興農,氣候大陸性草原;克半島南是黑海①,風景優美「珍珠」贊。煤錳鐵水資源富,頓煤克鋼第水電②。向有「糧倉」之美謄,麥薯玉米向葵甜③。首都基輔第河畔④,敖德薩港黑海邊。①克半島,克里木半島。②煩煤,頓巴斯煤礦。克鋼,克里沃羅格鋼鐵基地。第水電,第聶伯河水電站。③薯,馬鈴薯。向葵,向日葵。甜,甜菜。④第河,第聶伯河。68、北美概述北美美國加拿大,英法後裔英語主。本地居民印第安,因紐特人居北部。經濟均屬發達國,地形可分三大部:西部高山平行數,海陸板塊不穩固;東部山地和高原,阿巴拉契亞拉布①;中部平原五大湖,「地中海居美大陸」。溫帶大陸氣候廣,北寒南熱少特殊;西部高山濕氣擋,降水自東移內陸;中部平原貫南北,冬夏氣溫變化速。①阿巴拉契亞,阿巴拉契亞山。拉布,拉布拉多高原。69、北美氣候東部季風區,冬寒夏熱雨。中部大陸性,南北少差異。西部臨大洋,氣候類型齊。夏受颶風侵,冬有寒潮襲。70、加拿大美洲北部加拿大,面積第二大國家。地廣人稀密度低,林海雪原好景誇。南部走廓宜工農,人口集中也在它。蒙特利爾多倫多,國家首都渥太華。領土一半為森林,「楓葉之邦」是說加。鈾鋅鈦礦世居一,水資豐富電可發。寒暖流匯紐芬蘭,著名漁場別忘它。工農牧業均發達,人少生產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