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寺風景區
『壹』 信陽靈山風景名勝區的景區景點
靈山寺景區位於九龍溪中上部,為風景區中心景區,其面積約2.8平方公里,景點豐富、密集,內容齊全,特點是寺古、林奇、湖秀、峰翠,以朝聖為主要內容,主要景點5個,即元璋湖、靈山寺、九龍瀑布、白馬洞、春歸疊翠峰。 元璋湖景點 包括朱元璋塑像、仿長城、霸山橋、霸橋流水、打兒窩、鯉魚跳龍門、萬人冢、靈山秀目、靈山碑林、百鳥園、靈山賓館等景觀。
朱元璋聖像
始建於1995年6月6日,1995年8月8日落成,是為紀念明太祖朱元璋曾三上靈山,由澀港鄉人民政府投資20萬元,湖北省隨州園林古建公司承建。
靈山碑林
主要為佛碑,分為七個部分:諸佛部、菩薩部、觀音部、諸天部、天神部、明王部、羅漢部,共計80塊凹刻的碑。碑為青石,高1.66米,寬0.66米,厚0.33米,由香港曾氏國際有限公司捐資興建。 靈山寺景點 靈山寺
始建於北魏孝帝延興四年(474),為佛教傳入中國所建最早寺院之一。唐玄宗時曾被封為國廟。宋元祐二年(1087)擴建。元延祐二年(1315)重修。明洪武三年(1370)太祖朱元璋到此降香,封當時的住持僧陳大用為金碧峰禪師,令其隨駕入京,參議朝政,並為寺門題「聖壽禪寺」匾額,又賜半副鸞駕陳於大殿。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靈山寺住持僧杲英赴印度研究佛學,帶回梵石釋迦牟尼及二十四羅漢塑像。清道光八年(1828),寺院被水沖倒,後經不斷修繕,至民國20年(1913)恢復舊觀。此後兵連禍接,毀多修少,日漸蕭條。1995年有僧尼35人。「文革」時,文物被毀,大部分填埋在一蓮池大壩下,僧尼有的還俗,有的被編為董寨林場職工。1978年,靈山寺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遭破壞的文物開始修復,僧尼陸續回歸。1985年恢復三月初一廟會。現有大殿七層,分別為天王殿、祖師殿、大雄寶殿、法堂、念佛堂、千手千眼觀音殿、祖師堂。大都採用單檐起五、七架,廳出單雙步穿堂,中軸建築兩側有數十間穿短式的廂房。1997年11月,國際佛教協會贈給靈山寺大型漢白玉佛像五尊:卧佛、釋迦摩尼、觀音菩薩、文珠菩薩、普賢菩薩分別安放在天王殿、祖師殿、大雄寶殿、法堂、念佛堂。靈山寺現有僧尼30餘人,每年來此朝拜旅遊者達30萬人次。
聖井
靈山寺第三層院里有一口井,深5米,直徑約2尺。井水清澈,向下看銀光閃閃,波光灧灧。因明太祖朱元璋於元至正八年(1348)曾口銜修竹藏於此井,躲過了官兵的搜捕,後人稱之為「聖井」或「潛龍井」。
百日紅
靈山寺大雄寶殿後,慈悲殿前院的南邊有一棵古樹,叫百日紅,人們亦稱之為「癢癢樹」。如用手在樹身上輕輕抓撓,枝葉就會微微顫動。樹干直徑約30公分,高5米上下,樹皮外表呈黃褐色。樹干向上生長態勢曲彎有致,恰似游龍戲水,枝丫參差交織在一起,茂盛的綠葉互相疊連呈傘狀,「傘」面約5平方米。百日紅於陰歷五月中旬含苞,下旬開放至八月末。花期約為100天。它含苞時,先生長四棱形的嫩枝,長約15厘米。每一枝上長出上下對稱的十餘個花苞,形成一串。每一花苞有六瓣,瓣與瓣之間長有花莖,莖上方是花。花形如木耳狀,色粉紅(枯後成紫色),花心是黃色,有數十個花絲,花落結籽有一果。據傳,百日紅是在清光緒年間,由靈山寺的和尚到外地雲游帶回的,距今雖有近三百年的歷史,仍枝繁花盛。
倒栽古柏
又名萬年倒栽柏,千頭柏,在靈山寺祖師堂門前右邊。柏高10多米,身如麻花,從蔸至梢,上下一般粗,樹圍直徑約50公分。樹無正頭,枝杈只有五股,呈傘狀。葉子和當地扁柏相似。樹皮竭色,木質非常脆。柏枝長向,有向下的也有向上的。柏枝上長有象針錢一樣細的吊線向下垂伸。吊絲的長短不一,長的有1米左右,短的約50公分。他的皮可治肚子疼痛,消炎順氣,常被信徒香客帶回家去。據說此樹是杲英和尚親手栽的,杲英雲游帶回小柏樹,將樹扭成麻花狀,把樹頭朝下,樹蔸向上栽在祖師堂門前。他立誓:「若栽下的柏樹能活,證明我當和尚今後可以得道。」後來果真當了主持,小柏樹也一年比一年長得茂盛,直至1966年9月被毀。
千年銀杏樹
靈山寺後院南牆根邊有一棵銀杏樹,是靈山寺的一景,據考為唐玄宗之女建寧公女在靈山寺出家時所栽,樹高五六十米,樹粗需要四人合圍。此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靈山寺的象徵。「文革」時期呈枯萎之狀。今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九龍瀑布景點 釋大慧塔院
座落在靈山寺右側約100米處的山坡上。墓塔共有七層,高20米,飛閣亮頂,檐牙高著,是為紀念江大慧和尚而興建。江大慧,羅山縣子路鄉江長堰人,幼名「碗」,法名大慧。1924年到靈山寺出家,其行為瘋瘋癲癲,不守規約,人們都稱他為「姜瘋子」,常在豫南、湖北黃安(今紅安)麻城一帶雲游,1925年,當上了紅安華家河南沖寺的住持。土地革命時期,紅安地區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搞土地革命的活動中心,南沖寺常有紅軍和地方工作人員出沒。 1940年5月8日,偽區長帶領國民黨廣西部隊127師,將南沖寺團團圍住,把寺里的28個僧尼全部逮捕,逐一審問。最事留下了以姜大慧為首的七位僧尼(姜大慧、黃有林、劉大貴、范青雲、龔守之、金開禮、曾大姑)。姜大慧等七位僧尼,被解押至紅安縣(原黃安縣)七里坪,遭嚴刑拷打逼供,一無所得。後國民黨反動軍隊以所謂通共隱藏新四軍的莫須有罪名將他們集體槍殺在七里坪大沙河畔,暴屍於沙灘上。七位僧尼慘死後,由當地的佛門居士余春山等人,將他們草草埋藏。1941年,姜大慧的弟子和王通寶、張通成等人,費時月余,將其原葬棺木輾轉運回靈山寺,安葬在靈山寺右側半山坡上——今釋大慧塔院處,著名文學家葉君健之弟葉守道題輓聯一副:「繼靈山道脈,一殿一溪現曇花;具宗烈丹心,三義三賢成正果」。
晴雨林
位於靈山寺大門對面300米處,因這一片樹林里終日飄灑著細微的雨珠,人們稱這雨為相思淚,這樹林為相思林、揮淚林,面積約2500平方米,多為楓樹,樹高林密。
九龍瀑布
在九龍溝口的斷崖處,高20米,上窄下寬,成喇叭狀,上口寬5米。山水從金頂順九龍溝一路飛奔,在此斷崖處縱身跳下,形成瀑布,濺起無數的珍珠。瀑布下是一不大的淺水池,池底是干凈光潤的石頭。九龍瀑布的水來自人跡罕至的九龍溝,沒有絲毫的污染。因道路平坦,距靈山寺近,為歷來的游者必到之處。 本景區南起靈山風景區大門,北至險石,西起垛石嶺,東止獅子山,佔地約13平方公里,特點是景點密集、豐富,內容齊全,以大自然景觀為主,有黽城遺址、逍遙洞、快活嶺、險石、八仙宮、垛石嶺、智慧老人等7個主要景點百餘個景觀。
黽縣古城遺址
位於靈山風景名勝區的東南角,座落在楚豫古道上,今靈山村楊灣、大地組就座落在遺址上,南距著名的豫南三關之一——九里關4.5公里,北距澀港鎮15公里,包含黽縣古城遺址、獅象把門、老爺坐大堂、犀牛石、鯰魚山、千手觀音等景觀。黽縣古城即羅山置縣的第一個縣城。羅山漢初始置縣,縣城就建在這里。當時其南4.5公里的九里關與今信陽縣境內的平靖關、武勝關合稱黽塞,為天下九塞之一。因塞名縣,故叫黽縣。直到南北朝北齊時,黽縣並入高安縣,前後歷史長達750多年。城址平面呈不規則形,南北長850米,東西寬800米,面積68萬平方米。本世紀50年代初尚存一段3米多長的古城牆和一口石砌古井。後因平整土地,牆基遭到破壞,現無城牆痕跡。但該處隨處可見漢磚瓦、漢陶片和石條、碑刻等。
犀牛石
在黽縣城遺址西約500米的山坡上,高2米,長4米,其外形酷似一頭犀牛。 逍遙洞景點 位於逍遙洞景區的中南部,在冥厄寨的東側山谷里。進山門走100米向右拐再走200米便到,點含逍遙二佛、石城、天山門,「福壽」石刻、神指撐腰石、海豚石、獅子石、斷板龜、逍遙洞、鸚鵡石、中天門、金龜攀崖、玉甲穿山、月牙石、青牛雲蹄、巨鯨出海、太白宮、天書石、仙人圃、通天門、金雀石、天梯石、逍遙亭、清風洞、犀牛望月山等景觀。
石城
實為山寨,又稱冥厄寨,位於靈山寺東1公里的石城山上。進山門走100米,右拐走200米即到。石城山最早叫冥山。舊時,九里關、武勝關、平靖關,合稱冥厄三關,因此山而得名。上有人工用山石砌成的長500米城牆,故改稱石城山。此石城建於何時,因何而建,已無資料可考,但最遲是在唐以前。
「福、壽」石
二字系唐德宗的侄子李誼於貞元五年(789)秋來靈山留下的石刻。「壽」字刻在一塊長3.3米,寬2.6米的岩石上,字高2.3米,寬1.6米,兩旁題有「大客喜定已已秋,郡守山西李誼書」十四個小字,字高0.16米,寬0.18米;「福」字石早年被毀,1993年6月28日,地方政府派人將「福」字又重新刻在右邊的另一塊石壁上,字高1.74米,寬2.05米,兩旁刻有「福壽永守逍遙洞,癸西顏書石城山」十四個小字,小字大小與「壽」字兩邊的小字相同。
逍遙洞
為天然石洞群,共有6洞組成,由下向上依次為底洞、飛鳥洞、立洞、濟公洞、傳經洞、三連洞。每個洞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形成洞連洞、洞疊洞、洞中有洞的景觀。
逍遙亭
立在逍遙洞上山頭上,進入靈山風景區,遠遠地就可看到石城頂上古樸的六角亭,亭上有「石城閣」三個大字,建於1993年5月28日。
光石板
位於快活嶺北面500米處山腰下,是一塊面積為30畝的石壁,寸草未生,酷如瀑布,故稱「玉石瀑」,當地人都叫它光石板。 險石景點 位於逍遙洞景區的東北部,包括雙象石、險石寺、險石、險石洞、猿山峰、一線天、金豬石、仙菇嶺、九里雲煙、劈破石、青牛洞、倒主石、雲霄洞、紅山古城牆等自然景觀,奇、險、絕為其突出特色。
天下第一險石
位於逍遙洞北約3公里的山腰上,順著龍溪溝上去,距溝口2公里的一山南坡就是。該石高約20餘米,寬約10餘米,重達數百噸。上大下小,立在與水平面成60度角的斜面山岩上,著力點與岩面的接觸面積為0.6平方米,且中有空隙,實際著力點僅有三個拳頭大小。該石又可稱為天下第一奇石。說它奇,主要是因其造表奇特。從不同的角度看造型不同;即使是同一角度,由於距離不同,所看到的造型也不同。相傳險石能「壓山精而照鏡」,是靈山的鎮山之寶。
險石寺遺址
位於險石腳下,古有險石寺。
一線天·火炬石
位於猿人峰頂的西側,是一座山峰從中間裂開成兩瓣形成的,縫長18米,寬僅1米,窄處不到30公分。一線天有兩個特點。一日奇,縫處右側的崖壁,象一火炬在峰頂熊熊烯燒。火炬高約30多米,炬高6米,炬斗高8米,火苗6米。縫中有洞,洞中有縫。縫底部有一洞,一瘦人可入,順著窄長傾斜的洞底直通峰頂。二日「險」,在其底部仰頭向上望,人如在萬丈深淵看天頂白雲抱石。傳說,《封神榜》中的雷震子就是在這里降臨人間的。一線天就是雷震子降臨時的那一聲巨雷給壁開的。其北側,有雷震子坐在那裡打盹的天然石像。
紅山古城
一線天東南的紅山峰上有斷斷續續的古城牆。站在險石東1華里的山嶺上,可觀其中存在較好的一段。牆高4米,牆厚1米,全部由山石砌成,固如鐵壁。為宋代鐵氏兄妹在此山佔山為王時所建。 八仙宮景點 包括八仙宮、八仙洞、花轎石、拉轎石、怪鴨洞、綿羊石、八卦連環洞、觀音蓮花座、紫竹園、「神龜觀旭日」等自然景觀。 垛石嶺景點 位於逍遙洞景區的西部,有垛石嶺、「八山神筆」、睡美人、蓑衣岩、鬼見愁、垛石洞、孔雀觀南海、二龜搏天、鴰雞石、百獸石、百鳥石、雙頭雄獅等自然景觀。 智慧老人景點 位於逍遙洞景區的中西部,有智慧老人、智慧靈石、智慧宮、智慧洞、智慧棋譜、智慧姑娘、仙人腳等景觀。 南起九龍雲瀑,北至小靈山北坡,東起獅子峰,西抵金頂,面積約9.8平方公里,含渡人舟、北壋、小靈山、金頂4個景點數十個景觀。 渡人舟景點 位於金頂景區的南部,含九龍雲瀑、雲霧宮、渡人舟、護法石等景觀。 北壋景點 位於金頂景區的中東部,含北壋雲罩、白石園、白佛寺古跡、福全庵古跡等景觀。
北壋雲罩
北壋是靈山五大茶場之一,位於靈山主峰金頂東坡半山腰的北部。靈山茶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之最。其茶湯清葉綠,色青明凈,滋味醇厚,氣香味甘。
白佛寺古跡
位於燒箕敞的上部。古寺原為三層殿,近20間房屋,早已被毀,只有牆基舊址尚存。
福全庵古跡
位於小靈山的東側,今在其原址建有三間房——董寨林場大風坳護林點。原為二層殿,計十二間房屋。今其藐盪然無存。 小靈山景點 位於靈山金頂景區的東北部,含「玉貓飛崖」、小靈山大佛、蓮花墩等景觀。 金頂景點 位於靈山主峰金頂的峰頂及其附近。含金頂、金頂寺、靈岫陰雲、捨身崖、捨身洞、七葉一枝花、蓮花洞、定風珠、雲眼、觀音包等景觀,雄、險、奇是該景點的特點。
金頂
海拔827.7米,是靈山群峰之首,古有羅山縣最高峰之說,頂部為平台,面積3000餘平方米。蹬上金頂,可觀林海,看日出日落、京廣鐵龍;可賞靈岫陰雲、霧松冰晶。這里無盛夏,是避暑的好地方。
靈岫陰雲
靈山有三種雲:一日半山雲;一曰過山雲;一曰靈山卷雲。諺曰:「靈山翻雲皇城山接,有雨等不到天黑」。羅山縣舊志也載:「靈山每有雲氣霧茫茫,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會下雨。
金頂寺與定風珠
金頂寺位於靈山主峰金頂的頂端,從靈山寺向上,需攀登10華里的山路方到。它屬靈山寺所轄。舊時,因每逢久旱無雨時,人們埋怨金頂寺壓住了靈山雲眼,便將廟宇拆掉,所以雖歷代修葺,仍屢建屢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又重建簡陋的寺院。1994年又重新建起大殿和偏殿。每逢三月靈山廟會,從靈山寺至金頂的山路上,遊人如織。院里有塊直徑一米左右的圓石,就是人們所說的金頂「定風珠」。因不管金頂風有多麼大,都吹不滅這圓石上點燃的油燈,所以被稱為定風珠。
雲眼
金頂寺後有兩口井,直徑4尺左右,深丈余。雲眼一清一濁,永不斷水。明正德三年,豫南大旱,所有的塘渠湖壩都乾的底朝天,山泉水斷了流,而「雲眼」卻綠水滿井。當年寺廟有一住持,為試此井到底有多少水,讓十二個和尚挑了九天九夜,井水卻一點也不見少。大家都感到奇怪,這時恰逢一綠眉道人路過,那道人說:「靈山座住烏江口,這雲眼與烏江連著,你們怎麼能挑的干呢?」和尚這才作罷。特別神奇的是:每年正月十五日,若用一個玻璃瓶子,將蓋兒蓋緊,用紅線系著,吊進井中,三個時辰後提出,那瓶子里竟有無源之水出現,這水可准確表明該年降雨量。水多則降雨量大,水少則降雨量小,若瓶中滴水全無,這年必然大旱少雨。
捨身崖·捨身洞
金頂寺右有個寬百米,深不可測的懸崖絕壁,這就是「捨身崖」,崖壁上長著許多名貴葯材:桔梗、天麻、丹參、靈芝、七葉一枝花等。捨身崖從上到下裂開,中間有一道五丈寬的空隙,兩邊都是巨大的石壁,黑色的石壁犬牙交錯,向下一探,萬人深淵的下面黑漆漆、陰森森。
蓮花洞
金頂寺左邊崖石下,有個面積約兩平方米的「蓮花洞」。人們叫它蓮花洞,並不是此洞象蓮花,不是洞中長有蓮花。洞中全是石壁,晴天白日連個蓮花的影子也見不到。然而若風狂雨暴、電閃雷鳴的時候。站在離「蓮花洞」九米遠的地方,雙眼緊盯蓮花洞,在閃電的一霎那間,一種神奇的現象便會出現在眼前。
七葉一枝花
是生長在靈山的名貴中草葯,尤以生長在捨身岩下的最為名貴。它不發杈,只有一枝,每層上長著七片葉子,長成七層樓的時候有四十九片葉算成功了。唐時,靈山寺被封為國廟,據說靈山寺和尚普安用此葯治好了劉太後的病。 以蓮塘盆地為中心,西至仙人洞,南起馬放溝溝底,北至龍牙金頂,面積約8平方公里,有3景60餘景觀,分布著龍牙寺、銀河飛瀑、駱駝峽、蓮塘門四大景點。 銀河飛瀑景點 含將軍石、銀河飛瀑、麒麟觀泉、羅漢洞、羅漢石、金鎖嶺、玉兔銜松、松鼠石、勒馬溝、石凌崖、石簾崖等景觀,與其相鄰的駱駝峽、駱駝笑天景點合稱天山公園。 龍牙寺景點 位於龍牙寺景區的北部,含龍牙千年銀杏、龍牙寺舊址、子青碑刻、龍牙寺慈雲戒檀文板與石印、「龍眼」、南塔園與北塔園、印石、印盒、茅庵古茶等景觀。古、幽、奇是該景點的特點。
龍牙寺古銀杏
龍牙寺門前,左右兩邊各有一棵千年的白果樹。右邊一棵毀於六十年代,左邊一棵倖存,樹高40餘米,樹干底部直徑6米,樹冠投影面積約一畝,蒼勁古臘,綠蔭濃郁。這棵古樹幾百年前從主幹高10多米處的東邊向地面伸下一枝丫,落地生根後,頭又向東北方向揚起,長成一棵高20餘米,胸圍3米的大樹,姿態婉如一條巨龍,非常壯觀,人們稱其為「玉龍雄風」、「玉龍巡空」。可惜在五十年代被毀,其痕跡亦然可見。
龍牙寺舊址
龍牙寺又名蓮塘寺(因寺門前有兩口荷塘之故),又名龍牙禪寺,位於蓮塘盆地的北部,背山面南。該寺始建時間,據有關文物推測,當比靈山大寺還早,師宗「臨濟」,至民國元年,已傳五十三代。史書記載,唐天寶元年(744)曾大修過。明嘉靖年間擴而廣之,更名慧光。清咸豐(1854),奉札兼理方丈事,再修寺院置產,大振禪林,塑像裝金,為龍牙寺之最盛時期。光緒年間遭抽產之厄,遂衰。民國十年再修禪院,香火始繁。屬龍牙寺管理的寺廟有:羅山縣城的火神廟、萬壽宮、南元宮、大園廟、禪堂廟、湖北應山的江陵坡廟、廣水鎮廟、信陽雞公山南的跳石寺、湖北三里城的關帝廟、大新廟、九里關廟、澀港店火神廟、夏園地藏廟等。民國十八年,由於法號少青的和尚行不正,害死黃姓,案發後,廟產被抄,田產一半歸公,從此衰敗下去。到1949年,寺院只有和尚12人。建國後,和尚有的返回老家,有的就地還俗。該寺香火繁盛時,有僧數百。至民國末,仍有房屋99.5間,大殿三重,每重18間,東西走向,中間有穿堂甬道,還有鍾樓、鼓樓、廂房、護寺茅庵等附屬建築,並建有後花園一座。主殿原供有「如來」、「釋迦牟尼」等抱粗鐵佛三尊,重40000餘斤。鍾樓原有罄一口,高2尺,口圓1尺8寸,音質沉洪悠遠,款鑄「天寶三年」字樣。鼓樓有大鍾一個,高2米,口圓1.5米,擊之,聲如響雷。建國後殿宇被逐步改建成民房,正殿全毀,鐵佛、鍾罄等毀於1958年,如今遺址到處散布著石雕碑刻,極富史料價值和觀賞價值。
南塔園·北塔園
南塔園實為龍牙故寺的墓地,位於龍牙寺正南面約500米處的山谷,尚保存完好的墓塔有「臨濟三十二世高峰聖和尚之塔」。塔高59公分,寬38公分,塔出土後高三層,建塔石料均以本山石精工過鑽而成,砌建整齊,工程量大,兼有碑刻。北塔園位於龍牙故寺的西北面300米處的山坡。這里塔甚多,塔高如林,殘斷碑石散失溝壑,隨處可見。蓮塘上下10餘里隨處可見墓塔、碑刻,有的保存尚好,有的殘缺不全,多為墓碑,也有功德碑、家規碑、勝跡保護碑,更有木刻、石刻的印、扁。有心研之,發現它們是一部記載龍牙寺的歷史、沿革、家業、名人、寺教寺規等的「書籍」,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珍貴書法藝術收藏價值。
茅庵古茶
位於龍牙寺南面的紅山山腰。茅庵是龍牙寺南面的護寺。從龍牙寺東500米處過小溪,沿山路,峰迴路轉,走進一谷口便到。這里果茶四季飄香,青松古柏獨秀, 茅庵信山坡而建,座東朝西,今盪然無存,在其址建有三間瓦房——高寨村茶場。茶園有一棵大茶樹,1人高,樹冠約10平方米,能炒製成半公年的成品茶葉。據專家考證,此茶已有三四百的歷史。
子青碑刻
在龍牙寺仍存的眾多碑刻中,以子青和尚的碑刻最為珍貴。其字跡端正渾實,古樸挺拔,算得上我國近代書法的珍品。子青的真跡大部分散失,今僅存他為其師刻的墓碑和他刻的龍牙寺規碑。子青和尚,俗姓鍾名漢泰,羅山縣城大橋南小東關人,生於咸豐八年(1858),幾歲時過繼到羅山余灣同族為兒。嗣母不慈,他於1870年經萬壽宮僧介紹到龍牙寺出家,拜龍牙寺黃本善和尚為師,法名正修,號子青。師父教誨嚴謹,子青學習刻苦,三年不上床睡覺。光緒年間,子青做龍牙寺書記;光緒年末升任住持。子青知識淵博,書法、繪畫藝術頗有成就,善用墨水畫竹。其竹,風晴雨露,姿態逼真。每幅畫分別用正草隸篆不同字體寫詩詞,如:「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雖然不開發,不惹峰與蝶」、「老聾書畫作生涯,到處隨緣到處家」。畫卷傳入鄂豫皖、北京、印度等地。現散失在民間的真跡不少。與子青同時代的晚清澀港畫家盧梅閣,善畫梅花,高維臣善畫蘭草,曹子謨善畫菊花。他們被譽為「淮南四秀」,而子青被稱為四秀之首。 位於靈山南部,南距黽城遺址9里,有公路直達並環繞景區,面積21.5平方公里,全部在羅山縣鐵鋪鄉境內,南以鄂豫兩省邊界為界,北與靈山寺、金頂、逍遙洞三景區相連,並以靈山南支為分水嶺。湖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長4.5公里,湖岸曲折有致,湖為群山環抱,湖光山色,青翠無比,湖中小島三五點,大島似落雁欲飛。本景區包括九里落雁湖、落雁島、凹晶天姿、磨盤石、獅子島、雞冠石、擂鼓石、觀陣山等景觀。
『貳』 信陽景區哪裡好玩
信陽靈山風景名勝抄區
信陽靈山襲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城澀港以南45公里處,是全國獨一無二僧尼同寺,唐、明兩朝封為國廟。千年古剎靈山寺始建於北魏,距今有1500餘年歷史。唐朝寺院改為「靈山寺」,唐明皇李隆基之女修建皇姑故後聖上前往降香,封為「國廟」;明朝朱元璋敕封「皇廟」。其地山勢奇偉,林木蔥茂,寺宇掩藏。
靈山寺,位於信陽市羅山縣境內,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勝地。
山上共有七寺三庵,包括靈山寺、金頂寺、中佛寺、白佛寺、白雲寺、龍牙寺、險石寺、圓通庵、福全庵、延壽庵。靈山佛教文化的源遠流長,是一座頗為奇特的寺院,院內既有僧又有尼,唐代建寧公主曾在靈山寺出家為尼,這一制度也是我國佛教界的一大奇觀,宋、明兩朝皇帝曾多次親臨靈山。
靈山,最早叫八山,源於八座主要山峰。其最高峰叫霸山,海拔827.7米,古人誤以為此峰為縣境最高峰之故。因「八」、「霸」音近,後八山被混稱為霸山。此山「每有雲氣覆頂必雨,驗之信然」,其中一次高峰叫小靈山,自然與山名吻合,「靈」「霸」二字又同一「雨」頭,故霸山之名漸被靈山取代。
『叄』 從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興城)到靈山寺風景區怎麼去
沒有直達車,到葫蘆島百貨,坐到剛屯或楊杖子的車,到終點之後再打車,很復雜
『肆』 靈山寺風景區怎麼坐公交車,最快需要多久
公交線路:602路南線 → 宜陽2路,全程約43.4公里
1、從洛陽站步行約930米,到達解放路春晴路口站
2、乘坐602路南線,經過47站, 到達西街(招呼站)站
3、步行約10米,到達西街居委會站
4、乘坐宜陽2路,經過3站, 到達靈山寺風景區站
『伍』 河南靈山福壽園,位於風景區嗎,有什麼配套設施嗎
靈山福壽園項目地址緊鄰靈山風景區,周邊配套有靈山寺和靈山蓮花溫泉公園。
這兩個景點在宜陽乃至洛陽都是非常出名的,尤其是靈山寺的送子觀音,特別靈驗,好多人慕名過來祭拜
『陸』 葫蘆島的靈山寺和靈山景區是同一個地方嗎還是說靈山寺在靈山景區的裡面
一個地方的
『柒』 涼水井子靈山寺是幾星景區
涼水井子靈山寺,是國家AAAA級景區。
2012年,靈山風景名勝區經過國家旅遊局和遼專寧省旅遊局初屬評和終檢,順利通過國家AAAA級景區評審,成為葫蘆島市,乃至遼寧省最年輕的AAAA級景區。
靈山風景區位於葫蘆島市連山區山神廟子鄉涼水井子村西南,距市區48公里,核心景區佔地12平方公里。靈山寺始建於1738年(乾隆三年),後經1806年(嘉慶十一年)重建和民國初期擴建,形成了上、中、下三個院落群。亭台樓閣布局巧妙,建築精美,在研究清朝中晚期宗教建築的布局、形式上具有很大的歷史文化價值。靈山風景區集佛教、道教、儒教文化及自然風光於一體,共有樓亭殿閣29座,佛、道兩教塑像180餘尊。景區有離居五佛、南天門、金蟾護神、定山鎖、情侶石、十二生肖石、鷹嘴石、蛟龍欲騰、駱駝峰、老虎洞、練兵台、天齊廟、慈航樓、萬仙洞、無極洞、地母樓、財神閣、涼水古井、鍾卿烈士墓等景點100多處。
『捌』 信陽靈山寺景區有哪些景點
含六大景區(靈山寺景區、逍遙洞景區、金頂景區、龍牙寺景區、龍鳳祥林景區、九里落雁湖景區)。
靈山寺景觀
▪
聖井
▪
百日紅
▪
漂白布
▪
白馬洞
▪
九龍瀑布
▪
金鼎雲軸
▪
倒栽古柏
▪
千年銀杏樹
『玖』 葫蘆島靈山寺的門票是多少
葫蘆島靈山寺門票50元。學生、60歲以上老人等特殊群體憑有效證件優惠版。
葫蘆權島靈山寺位於葫蘆島市西北35公里處的涼水子村西。靈山中靈山寺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7年)。該寺分為上下兩院。
共建有八角亭、慈航樓、玉皇殿、重樓、無底洞、都天殿等樓亭殿閣29座,是一處規模宏大的道、佛兩教的古建築群。現存的下院仍保留有天齊廟、鍾鼓樓、太陽樓、太陰樓、天君樓、金剛樓、慈航樓、萬佛樓等。
(9)靈山寺風景區擴展閱讀
靈山風景名勝區山峰俊秀,林木茂密,怪石嶙峋,石洞幽深,亭台樓閣,殿宇橋廊錯落有致;建築風格獨特,歷史文化厚重,是我國北方不可多得的古寺廟建築群。
2012年成為AAAA級景區。靈山風景名勝區是遼寧省十佳森林公園,連山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8月,靈山森林公園被命名為遼寧省森林旅遊示範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