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微景觀
1. 現在做微景觀生意怎麼樣
應該還不錯 可以銷往辦公樓集中的地區 白領很喜歡的 或者家裝的時候很多人都很喜歡微景觀
2. 如何用PS將風景變成縮微景觀
我們將模擬移軸鏡頭特有的視覺效果,將風景縮小成縮微景觀。 移軸鏡頭能幫助我們控制鏡頭的焦平面,起到抑制匯聚變形、擴展拍攝景深等作用。如果我們善於擴展它的用途,那麼還能起到更多更加特別的創意效果,例如說將一處普通的小鎮轉變為縮微風景。但如果你不是一位專業的建築或風光攝影師,購買一枚攝影鏡頭只為了偶爾玩玩這樣的特殊效果,那實在是一件非常敗家的事情。 如果你的Photoshop版本在CS 2或者以上,不妨試試其中獨特的鏡頭模糊濾鏡,使用後期處理手段模擬移軸攝影獨有的淺景深效果。我們可以對任意一幅照片使用這一技巧,但如果你希望創造縮微景觀的效果,那麼最好選擇類似於上圖這種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的有建築、有街道還有人群的風景照。你需要以俯拍的角度來拍攝,才能達到最逼真的效果。 鏡頭模糊濾鏡是最適合用來創造淺景深效果的工具,能直接使用Alpha通道作為深度映射源為畫面添加模糊效果。雖然上面這些名詞聽起來很神秘,但實際操作並不復雜,使用漸變工具就能實現。我們將告訴大家如何做到這一點,同時通過色彩影調調整進一步強化照片的玩具感。如果你使用的是Photoshop CS6,那麼還可以試試看最新的模糊畫廊功能。模糊畫廊提供了三款新的模糊濾鏡,其中Tilt-Shift filter無需Alpha通道的幫助就能得到與教程類似的調整結果。 1、在ACR中打開 在Adobe Bridge中找到這張俯拍的照片,右鍵單擊,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在Camera Raw中打開」命令。在基本面板中將色溫設置為5400,曝光-0.15,恢復23,填充亮光5,黑色9,對比度30,清晰度+15,自然飽和度+23。 2、應用銳化 顯然我們不希望對模擬移軸效果進行模糊之後的照片進行銳化操作,所以目前是執行銳化的最佳時機。雙擊上方工具欄中的縮放工具圖標將顯示比例設置為100%,進入細節面板,將銳化數量設置為44,半徑設置為1.4。 3、設置漸變 單擊打開圖像按鈕進入Photoshop,選擇漸變工具。使用快捷鍵D將前景色與背景色復位為黑白。在上方選項欄中單擊漸變條帶打開漸變編輯器,選擇第一預設「前景色到背景色漸變」。接下來將漸變方式設置為對稱漸變。 4、快速蒙板 使用快捷鍵Q進入快速蒙板模式,工具欄最下方的快速蒙板圖標將變為選擇狀態。在快速蒙板模式下,我們繪制的所有黑色內容均會在退出後變為選區。從對面道路商鋪的雨陽棚到路邊停著的紅色小車創建一條漸變線。 5、畫筆工具 粉紅色區域表示不受模糊操作影響的部分。我們可以使用黑色畫筆將其他不需要被模糊的部分一並畫出來。選擇畫筆工具,將畫面放大至建築物部分,將前景色設置為黑色,畫筆硬度0%,不透明度50%。 6、繪制選區 使用畫筆工具把對面街道的所有屋頂都添加到快速蒙板的選擇范圍內,調整時可使用快捷鍵[、]控制畫筆的大小。另外還要將所有你認為與建築物距離相機距離相當的景物全部添加至快速蒙板中。 7、創建Alpha通道 再次單擊快捷鍵Q推出快速蒙板模式,得到一個與剛才繪制蒙板區域相當的選區。執行菜單命令「窗口>通道」打開通道面板,單擊面板下方的「將選區存儲為通道」圖標,得到名為「Alpha 1」的通道。 8、復制圖層 使用快捷鍵Ctrl+D取消選擇,然後在Alpha 1通道中使用畫筆工具整理所有剛才我們可能忽略的部分。單擊上方的RGB通道返回正常圖像模式。在圖層面板中選擇背景圖層,然後使用快捷鍵Ctrl+J將其復制。 9、鏡頭模糊 將新圖層更名為「移軸模糊」,然後執行菜單命令「濾鏡>模糊>鏡頭模糊」。在彈出的鏡頭模糊窗口中,首先打開右上方深度映射中的源下拉菜單,將其設置為Alpha 1。然後將下方的模糊焦距設置為0。 10、設置模糊強度 打開光圈形狀下拉菜單,將其設置為八邊形,接著將半徑設置為3。使用快捷鍵Ctrl+ +放大預覽畫面,以便清楚的觀察後方的模糊畫面,將雜色數量設置為2。 11、新的快速蒙板 對鏡頭模糊設置滿意後,單擊確定按鈕執行濾鏡。使用快捷鍵Ctrl+J復制「移軸模糊」圖層,將新圖層更名為「強化模糊」。使用快捷鍵Q進入快速蒙板模式,然後使用黑色畫筆工具將所有遠近與近景納入選擇。 12、強化模糊 使用快捷鍵Q退出快速蒙板模式,然後將新的選區保存為Alpha通道。使用快捷鍵Ctrl+D取消選擇,再次執行「濾鏡>模糊>鏡頭模糊」命令,將深度映射源設置為Alpha 2,模糊焦距設置為255,半徑60。 13、創建蒙板 按住Ctrl鍵在通道面板中的Alpha 2通道上單擊滑鼠左鍵,將其作為選區載入。確保強化模糊圖層為選中狀態,然後按住Alt鍵單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添加圖層蒙板按鈕,將選區作為圖層蒙版與當前選擇圖層關聯。 14、增強色彩 保持上方圖層依舊為選中狀態,使用快捷鍵Ctrl+Alt+Shift+E將所有圖層合並至一個新的圖層。將該圖層更名為「合並」,打開圖層面板左上角的混合模式下拉菜單,從中選擇疊加模式。 15、圖層不透明度 雖然我們希望增強畫面的整體反差與色彩飽和度營造微縮模型的氛圍,但疊加模式造成的影響實在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將圖層面板右上方的不透明度滑塊設置為20%能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按住Alt鍵單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新建圖層按鈕。 16、最終調整 將混合模式設置為柔光,然後勾選下方的填充柔光中性色選項並單擊確定按鈕。選擇畫筆工具,將其不透明度設置為20%。使用黑色畫筆在畫面四角和天空處塗抹將其壓暗;然後再使用白色畫筆塗抹建築物外牆將它們提亮。
3. 如何用魚缸製作植物微景觀
水草一般不會臟,是不是草上長藻了,尤其是黑毛藻和綠斑藻,看上去很像臟東西。下點黑殼蝦吧。 黑毛藻 綠斑藻
4. 微景觀怎麼養
先觀察微景觀生態瓶抄內的植物都有哪些,了解一下它們的習性,假如微景觀內的植物喜陰濕,可以將微景觀放置在屋內的辦公桌或洗漱台上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是比較忙碌的人,經常忘記給微景觀澆水,那就把它放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這樣微景觀內的水分不會流失太快,5至7天澆水即可。
關於給微景觀生態瓶澆水,找一根牙簽,將牙簽插入營養土中,拔出牙簽後,若牙簽上沾滿營養土,此時不需要澆水;若牙簽上沒有沾上營養土,此時需要澆水。由苔蘚微景觀里的植物多為喜濕潤和喜陰,例:網紋草、蕨類、苔蘚等,但澆水要適量。由於微景觀植物根系較淺,表層土乾燥之後,澆適量水於根部即可,無需在盆中積水。澆水周期為3至4天。
澆水時盡量避開葉子上,尤其夏天,澆水到葉子上不利於植物的呼吸。所以我們最好澆水在玻璃壁上,然後水流從玻璃壁上自然流到根部。
大家在淘寶上購買微景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啦!一些賣家會贈送噴壺,注意啦是【噴】壺,這樣的噴壺只會將水噴在葉面上,而不能直達植物根部,葉面上的水會使葉子無法正常呼吸,導致葉面發白、脫落甚至是腐爛。同理哦,梅雨季節就要減少
5. 如何養殖微景觀盆栽
整體看來,有蕨類、網紋草什麼的,看不太清,多是喜陰喜濕植物。不要在大太陽下曝曬。明亮散射光即可。雖喜濕,但玻璃缸如果沒漏水孔,也不要澆太多水,以免爛根。
6. 城市微景觀是什麼概念 詳細些 該怎麼做 求案例
在有限的空間里,布置美化素材就是微景觀。如小到一盆盆景,大到庭院綠化布景。都屬於微景觀。
7. 微景觀怎麼做植物能活下來嗎
能活下來的,只要各層土配的沒問題,放里的植物習性相近,打理起來也不費勁。
可和朋友去曦月花藝參加微景觀公開課,各種材料都准備好的,挺省事的。
上次我和女朋友一起去的,還把作品帶走了。
8. 苔蘚微景觀怎麼養
澆水對苔蘚來說,除了補充水分之外,還可以帶走積蓄在土裡的廢棄物質,讓土壤更潔凈。所有植物都一個原則:每次澆水都要澆透,苔蘚也不例外。多餘的水分會從排水孔排出。所以,用於放置苔蘚盆景的器皿最好有漏水孔,如果是玻璃器之類的,最好在容器里放置一些小石頭或小貝殼。積水會影響苔蘚的健康。給苔蘚澆水還要選擇恰當的時間。清晨為佳,切忌在較高溫度的陽光下澆水。至於什麼時候澆水,可以通過觀察苔蘚的生長狀態來決定,主要是觀察苔蘚的「芽」是否飽滿,是否有新芽綻出,顏色是否偏黃。
適合苔蘚生長的環境和適合人居的環境非常相似:小環境氣候穩定、一定的濕度、通風透氣、適度的光照。它的最佳生活環境是戶外或接近戶外的環境,最好是朝東南的半陰半陽處
清晨的露水和微弱的陽光是苔蘚們的最愛。很多人以為,苔蘚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其實這種看法並不正確。想讓苔蘚長得好,就一定要給它一定的陽光,但是最好是微弱一些的散射光而非直射的強日光,比如,要讓苔蘚享受清晨的「日光浴。
苔蘚與其他植物有很大不同。一是它的根部基本只起到攀附固定植株的作用,主要依靠葉片吸收空氣中的水和微薄的養分。二是空氣濕度不夠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此時顏色就會變得灰綠,但這並不意味著苔蘚「死」了。事實上,進入休眠的苔蘚很強健,不畏寒暑,可耐數月,一旦接觸水分即現青翠。
9. 如何製作苔蘚微景觀
苔蘚微景觀,是用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等生長環境相近的植物,搭配各種造景小玩偶,運用美學的構圖原則組合種植在一起的新型桌面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