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揚州景色
A. 揚州的風景名勝簡介及揚州風景名勝的地點及歷史文化
州何園
何園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何園又名「寄嘯山莊」,是清乾隆年間雙槐園的舊址。清同治年間,道台何藏舠在雙槐園的舊址上改建成寄嘯山莊,佔地14000餘平方米。園名取自陶淵明「歸去來兮……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之意,辟為何宅的後花園,故而又稱「何園」。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園主歸隱揚州後,購得吳氏片石山房舊址,擴入園林。
全園可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以兩層串樓和復廊與前面的住宅連成一體。東園的主要建築是四面廳,為一船廳,單檐歇山式,帶迴廊,面闊15.65米,進深9.50米。以此建築為主景,南向的明間廊柱上,懸有木刻聯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廳北有假山貼牆而築,參差蜿蜒,妙趣橫生;東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牆;西有石階婉轉通往樓廊;南邊建有五間廳堂,三面有廊。復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
西園空間開闊,中央有一個大水池,樓廳廊房環池而建。池的北樓寬七楹,屋頂高低錯落;中樓的三間稍突,兩側的兩間稍斂,屋角微翹,形若蝴蝶,故而俗稱「蝴蝶廳」。樓旁與復道廊相連,並與假山貫串分隔,廊壁間有漏窗可互見兩面的景色。池東有石橋,與水心亭貫通,亭南曲橋撫波,與平台相連,是納涼之所。池西一組假山逶迤向南,峰巒疊嶂,後有掛花廳三楹,有黃石假山夾道,古木掩映,野趣橫生。
池西的復廊南有一幢三開間的兩層小樓,獨佔小院的一角,樓前山石峻峨,清靜幽雅。由此再往南即為住宅區。
何園雖是平地起築,但卻獨具特色。通過嶙峋的山石、磅礴連綿的貼壁假山,把建築群置於山麓池邊,並因地勢高低而點綴廳樓、山亭,錯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築渾然一體,有城市山林之譽,是揚州住宅園林的典型。園中的植物配置也獨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鬆,北山麓的牡丹、芍葯,南山的紅楓,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築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變化,極盡人工雕琢之美。
何園是清代後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B. 關於古代的揚州有哪些風景名勝呢
揚州名勝古跡
龍虯庄遺址
【龍虯庄遺址】1993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高郵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揚州高郵市一溝鄉一溝鎮北龍虯庄。遺址湮沒在地下和水下,目前已暴露面積約25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1970年3月,經南京博物院考古鑒定為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出土文物主要有夾砂紅陶釜、畫彩陶缽、紅衣陶豆、陶壺等器物殘片,與淮安青蓮崗、邳縣大墩子文化遺址下層出土陶器相同。
C. 揚州自然風光
在揚州城北,座落著風景秀麗的國家AAAA級風景區--瘦西湖風景區。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而以「瘦西湖」命名的風景區,惟揚州有之。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瘦西湖開挖蓮花梗新河,直通平山堂。當時揚州的一些鹽商,為了迎奉乾隆南巡,在湖之兩岸爭相建築,大而樓台亭閣,曲室迴廊;小至一花一木,一竹一石,無不別出心裁。據《水窗春囈》卷下記載:「自北門抵平山,兩岸數十里樓台相接,無一處重復。尤其妙者,在虹橋迤西一轉,小金山矗其南,五亭橋鎖其中,而白塔一區雄偉古樸,往往夕陽返照,簫鼓燈船,如入漢宮畫圖。
五六七諸月,遊人消夏,畫船簫鼓,送夕陽,醉新月,歌聲遏雲,花氣如霧,風景尚可兼隨蘇杭也。」
清代瘦西湖共有二十四景,沈復在他的《浮生六記》里曾作過這樣的描寫:「行途之風景,雖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點綴天然,即閬苑瑤池,瓊樓玉宇,諒不過如此。其妙處,在十餘家之園亭,合而為一,聯絡至山,氣勢俱貫,觀其或亭或台,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這就是前人對清代揚州瘦西湖風景的寫照。揚州的風景和名勝,都薈萃於瘦西湖的環抱,十里湖光,園林相接,連綿不斷,形成一條漫長的風景帶。它的特點,是利用自然的地形、島嶼、土丘,加以人工的修飾,構成一個山水環抱,儀態萬方的湖上勝境。
世界著名旅行家、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說過:「泛舟湖上,為居民游覽之良法。」舊時的揚州曾是「十里林亭通畫舫」,盪舟游園,這是揚州的一大特色。早在清代,揚州以花船為業者甚多,其時有歌舫、酒舫、樂舫、詩舫、燈舫、菜舫、膳舫、歌舞舫等。目前,各種畫舫雖未恢復舊觀,但湖上已有花船盪漾,小者如木船,大者如畫舫。畫舫分隔為前庭、後庭和中堂三個部分。後庭為唐代七翹角屋頂,上復琉璃筒瓦,舫柱雕花,四面窗花別致,好似一座小型的古典建築飄浮水面。每艘畫舫可載遊客20餘名。遊人透過花窗,可觀賞「一路樓台」和「十里亭園」景色。每當月滿時,遊人往往喜愛乘舟夜遊。月下的瘦西湖,晚風漫拂,花木飄香,燈光點點,笑語聲聲,槳兒輕輕地盪,船兒緩緩地飄,歌兒悠悠地唱,人兒微微地笑,乘著皎潔的月色,陶冶高尚的情操。
如此湖光水色,無怪現代散文家郁達夫游瘦西湖後說:「瘦西湖的好處,全在於水樹的交映與遊程的曲折」,那五亭橋「比王鰲玉蝀,雖則短些,可它卻是東方建築的古典趣味。」香港一位人士寫詩贊道:瘦西湖「纖細如一握楚腰,在楊柳風里,甩開綠色的水袖,裊裊婷婷,舞出千古風流」!
瘦西湖景點珠連:紅橋修禊、長堤春柳、梅嶺春深、賞月勝境、湖心釣台、蓮花浮水、白塔晴雲、四橋煙雨、二十四橋等,它們猶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瘦西湖這根玉帶上。正如詩雲:「西湖彎彎水迢迢,兩岸綠柳夾紅桃,畫舫輕移拔綠水,湖中西子更妖嬈。」
D. 揚州美景具體
揚州瘦西湖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20.1平方公里,四至范圍:東至京杭大運河、瘦西湖路,版南至寧啟鐵路、唐子權城護城河及大虹橋路,西至平山北路及宋夾城護城河,北至啟揚高速公路。區內「立體交通」全面覆蓋,緊鄰啟揚高速,從瘦西湖高速出口下就進入了度假區,到揚州火車站僅需15分鍾,到正在建設的揚州高鐵南站只需15分鍾,到揚州泰州機場只需20分鍾。揚州瘦西湖旅遊度假區將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努力打造具有都市文化休閑特色的品牌旅遊度假區。
E. 贊美揚州的風景作文
又是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古老的揚州城上空,一輪皎月,灑下一片清輝,給黑夜獻上一層銀紗。我十分慶幸夜晚的揚州沒有大都會的那番嘈雜,從而可以在這靜謐的月夜,盡情享受著月的溫柔。
月亮是睿智的,很能尋找她的容身之處,她甚至能看透人的心思。在適當的地方和時節,她也許會翩翩起舞一番,為那些懂她的人。
大家都知道古時的揚州多美景,多佳麗,所以揚州是因為他們而出名的,但歸根到底,致使揚州聞名於世的,還是個月亮。杜牧的一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盡道玄機。此景即為二十四橋,此人則為二十四橋上二十四個吹簫的美人。倘若那時無月,無橋,也不能白天觀賞,美人也恐怕早與黑夜融為一體,只剩下那孤獨的簫聲了。
詩人、藝術家往往在夜晚才能產生靈感,激發創作的火花,這時月亮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由月引發情思或借月抒情或寄情於月,多少詩人在這里為她傾情,對她迷戀,之後,便留下了一篇篇流芳千古的佳句。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就是對揚州月亮的肯定。於此同時,月亮也為揚州獲得「文化古城」的稱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寫到這里,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人,一個提起月亮就能想到的人——李白。他留下的關於月亮的詩篇,數不勝數。請恕我孤陋聞,在我知道所有李白的詩中,沒有一篇是寫揚州的月亮。不可能啊?李白乃喜月之人,又熱衷於遊山玩水,他不應忘記揚州,忘記揚州的月亮。也許揚的月亮不愛寂寞,喜歡更多的看客來欣賞她婀娜的身影,自然無法理解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許揚州的月亮太秀氣了,只喜歡江南的小橋流水,難以與李白筆下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形成共鳴;也許揚州的月亮太輕佻,承受不起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剛健的情感,於是其筆下的月亮甚多,惟失揚州月。
莫惋惜!地球之外就一個月球,但她卻產生了諸多形象。關外大漠,月亮冷凄肅殺;大海平原,月亮神聖庄嚴,假山池沼;月亮若隱若現……啊!月亮啊,你是這樣的善變,區區李白又怎寫得盡你呢?
而揚州的月亮只是你最柔美、最感性、最嬌弱的一面罷了。
月亮終究是善良的,雖然她多變,但卻同時給了大家一張她最完美無缺的面孔,作為異鄉遊子與故鄉的紐帶。每每中秋節,揚州的月亮都要一改往日的羞澀,變得又亮又圓,想讓所有相思的人都能望見,多情的詩人便寫下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揚州的月亮,是通俗的,同時又是極其偉大和善解人意的。
我想就此停筆了,連李白寫了一生,都寫不盡的月亮,我再寫也是徒勞,上空的那彎月亮,不知何時已蒙上了一層面純利潤,揚州古城依舊寂靜,只聽得隔壁老太太囈囈地對著她那懨懨欲睡的小孫子,講那嫦娥奔月的故事……
F. 揚州風景名勝有哪些
揚州的景點主要可以分為園林建築、寺院廟宇、古跡陵墓、人造景觀等。
園林建築的景點代表有:瘦西湖、個園、何園、汪氏小苑、雙東(包括十個小景點)、盧氏鹽商住宅、冶春園、朱自清故居、吳道台宅第、二分明月樓等;
寺院廟宇的景點代表有:大明寺、高旻寺、仙鶴寺、文峰塔、准提寺、觀音山禪寺、棲靈寺、法海寺、天寧寺、重寧寺、仙鶴寺、長生寺閣等;
古跡陵墓的景點代表有:八怪紀念館、史公祠、揚州漢陵苑、普哈丁墓、隋煬帝墓等;
人造景觀的景點代表有:茱萸灣風景區、鳳凰島生態旅遊區、瓜洲古渡、揚州古運河風光帶、京華城、雙博館、漕河風光帶、體育公園等。
G. 揚州有哪些風景
揚州既是風景秀麗的風景城,又是人文薈萃的文化城、歷史悠久的博物城。這回里有中國最古老的答運河,漢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遺址,明清私家園林,眾多的人文景觀,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旅遊資源,多少年來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
揚州的「瘦西湖」歷史悠久,受歷代造園專家的青睞,在十里長的湖區兩岸,營造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湖區勝境;觀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靈山」之稱;「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自古是賞月的絕佳處;揚州還有歷史悠久的古剎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譽的何園,四季假山著稱的個園,有隋煬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宮遺址等等,美景數不勝數,實是江南瑰寶。
圖片:
http://chunwei008.bokee.com/viewdiary.11089753.html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
H. 揚州美景
瘦西湖風景區、個園、何園、揚派盆景博物館、大明寺、古運河水上游覽、汪氏小苑、吳道台、茱萸灣公園、鳳凰島、漢陵苑、高冥寺、京華城中城
其中瘦西湖風景區、個園、何園、揚派盆景博物館、古運河水上游覽有聯票,票價:140元
I. 描寫揚州美景的作文
揚州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既有大名寺等千年古跡,又有瘦西湖的旖旎風光。到了揚州,就讓人覺得這里沒有大都市的繁華景象——沒有高樓大廈,但道路卻特別寬敞。聽了導游介紹,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揚州是座千年古城,不可以造高樓大廈的。瘦西湖本來並不叫瘦西湖,後來,杭州、揚州兩個和尚在下棋,杭州和尚輸了,因為這里的風景可以與杭州西湖相媲美,相比之下,只是湖比較瘦長狹窄,故得名「瘦西湖」。其旖旎秀麗的風光曾觸動過多少文人墨客的靈感,也曾讓多少古今中外的遊客魂牽夢縈。曾有詩雲「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在瘦西湖「L」形狹長河道的頂點上,是眺景最佳處。由歷代挖湖後的泥堆積成嶺,登高極目, 全湖景色盡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構堂疊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為瘦西湖最引人處。有「 湖上蓬萊」之稱。 走進瘦西湖,就看見湖兩岸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來到了釣魚台,從釣魚台外面站60度角,從兩個洞里正好可以看到五亭橋和白塔呢!二十四橋呈現在了眼前:二十四級台階,二十四根石桿!真是與它的名字有合!傳說,二十四橋是因為揚州有許多橋,才叫二十四橋的,這只是一個虛指而已。二十四橋景區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橋邊櫻桃花含苞待放,粉紅色的花骨朵兒那麼嬌柔可愛,富有生機。上了橋,向遠處眺望,五亭橋和白塔在綠樹掩映下如詩如畫。望向湖面,亭台樓閣的倒影在碧綠的湖水中依稀可見……揚州的美景可以說是江南風光的縮影,相比雄渾豪放的北國風光,自是別有一番風味和情趣。如此美景,怎不令人流連往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