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自然風景區
⑴ 黃河丹峽景區路好走嗎
黃河丹峽景區地址
黃河丹峽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省級地質公園,位於三門峽市澠池北21公里黃河岸邊(湖濱區崤山路62號),地處於山西與河南兩省五縣的交界處。由紅色石英砂岩構成的整條峽谷,從谷底到崖壁全成紅褐色,是奇特的丹霞風貌。
黃河丹霞景區內自然景觀十分豐富,包括有天然壁畫、雙龍戲珠、七星石、神猴望月、守谷雄獅、石人山、神女池、一線天、千層崖、鍾乳石、擎天柱、駱駝峰、情人谷、仙女洞、水簾洞、官印台、地質天書、天坑地縫以及由龍鳳潭、龍瀑組成的八潭八瀑等50多處自然景點讓你目不暇接;還有機會看到的是像波紋石、樹模石這類罕見的化石。黃河丹霞景區的自然資源也是數不勝數:既有石茶等珍貴中葯材,也有野桑葚、五味子、山葡萄、八月炸等珍奇野果,來此地旅遊還可以購買些這些平時見不到的特產。
此外,你還會一些獨特的,刺激的經歷。景區內滑索和高空飛車的項目,讓你在高空中有不一樣的視角。也有一些休閑舒適的項目可供選擇,比如黃河垂釣、纖夫絕唱、小浪底觀光等項目,不知不覺中便度過愉悅放鬆的一天。
堪稱世界峽谷奇觀、中國最美峽谷的黃河丹霞景區匯集了造型怪異的山峰,形勢險峻的峽谷,蜿蜒雋秀的河流,神秘莫測的深潭。形似「v」的丹霞峽谷怪石林立、峭壁千仞。
開放時間:08:00—17:30
公交路線乘坐迎賓1號公交專線,到三門峽火車站下車; 乘坐1路,2路,到火車站下車
自駕路線連霍高速澠池出高速一直走1公里,到會盟大道轉盤向右轉有路標 黃河丹峽旅遊專用道
票價:50元/每人
⑵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風景名勝
1、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
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2、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積為6.38平方千米。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
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幅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
3、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緯30°55'40"~31°32'58"和東經119°52'32"~120°36'10"之間,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
太湖湖泊面積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線全長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
4、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
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幹流南盤江支流北盤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以水勢浩大著稱。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黃果樹瀑布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
5、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⑶ 內蒙古十大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內蒙古何止是個必去的景點,事實內蒙古有著最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從東部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額爾古納濕地、大興安嶺的阿爾山、再到錫林浩特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輝騰錫勒大草原、克什克騰石陣、再到西部的響沙灣、巴彥淖爾的秦漢長城,已經巴丹吉林的胡楊林和巴丹吉林沙漠、陰山岩畫等等,是在太多了,還有眾多的召廟和王爺府。
眾多的召廟,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綿綿召,這里描述的是首府城市周便的召廟文化。
更為久遠的還有大窯文化、紅山文化、昭君文化,黑城的西夏文化,北魏時期的盛樂古城等等,哪一個都值得遊客去仔細研究。一本書都未必能夠講清楚。
⑷ 寧夏的自然景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啊
1、黃沙古渡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緊靠203省道,距銀川市直線距離25公里,與賀蘭山遙遙相望。27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內,匯集了黃河、大漠、濕地、湖泊、田園為一體的自然景觀,是生態、運動、休閑、綠色旅遊的最佳選擇!自古黃河九曲十八彎,只有在這里您才可以真正體會到「大漠黃河,塞北江南」的感覺,黃沙古渡是明清寧夏八景之一,相傳康熙微服私訪及親征噶爾丹、昭君出塞和親、蒙恬北擊匈奴皆由此渡河西進。朱元璋第十六子慶靖王朱旃曾作《黃河古渡》,黃沙漠漠浩無垠,古渡年來客問津。萬里邊夷朝帝闕,一方冠蓋接咸秦。風聲灘諸波光渺,雨打汀洲草色新。西望河源天際遠,濁流滾滾自昆侖。以此描述黃沙古渡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如今,黃沙古渡將以其獨特的塞北風光、黃河文化及回族風情成為寧夏東線旅遊的一顆新星!2、通湖草原旅遊區位於中衛縣騰格里大沙漠腹地,距中衛縣城30公里,是沙坡頭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湖草原旅遊區匯集了沙漠、鹽湖、濕地草原、沙泉、綠洲、牧村、岩畫等多種自然人文景觀,被中外遊人喻為沙漠中的「伊甸園」。 到通湖,您可晨觀沙海日出,暮賞大漠孤煙,尋一份與世隔絕的情懷;或騎駝策馬或驅沙漠車、牽引傘、漫遊在金沙、銀湖、綠洲、藍天、白雲之間,流連忘返於牧村、敖包、沙漠人家、駝鹽古道……;下榻在民族特色濃郁的蒙古包旅遊接待中心、陶醉在飄香的奶茶、豪邁的酒歌、熊熊的篝火、悠遠的馬頭琴中。入夜,在沙坡上席地而卧,大漠為床,蒼天為帳,觀看滿天繁星,接受清風洗禮。這般自然的情景,貼心適意的餐飲、住宿、游娛服務、決非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去通湖草原旅遊區,從中衛縣乘車沿沙漠公路穿越20公里,或從沙坡頭騎駱駝、徒步穿越沙漠北行,深入沙漠腹地,極富探險情趣。奇異的西部景觀、多彩的沙漠旅程,來此一游定使您流連忘返,樂不思蜀。3、鳴翠湖生態旅遊區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東側,西距市區9公里,東臨黃河3公里,總規劃面積6.67平方公里,是銀川市東部面積最大的自然濕地保護區. 鳴翠湖是黃河古道東移鄂爾多斯台地西緣的歷史遺存,是明代長湖的腹地.這里湖光戲柳,草樹煙綿,百鳥翔集,魚躍其間,遠望水鷺雙飛起,近看風荷一向翻.塞上雄渾,江南秀色,豁豁然集於葦浪水波間.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種,鳥類97種,最著名的有黑鸛、中華秋沙鴨。每逢春夏,成千上萬只鳥在這里繁衍棲息,遊人至此,蘆叢盪舟,曲徑通幽,迷宮觀鳥,樂而忘返,一望無垠,如詩如畫。有以世界最大的蘆葦迷宮為代表的十大景點景觀: 「車水排雲」吐氤氳,「碧水浮蓮」戲紅鱒。「千步廊橋」楊柳色,「百鳥鳴翠」啁啾聲。「葦花追日」飛白絮,「青紗漏月」點碎金。「迷宮尋鷺」千網路,「白沙落雁」三五蹤。「綠帳問茶」清幾許,「東堤夕照」黛色新。4、寧夏閱海公園成為繼浙江杭州西溪濕地和江蘇溱湖濕地公園之後我國第三個國家級濕地公園,也是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閱海濕地公園佔地12000多畝,水域廣闊,風景秀美,生物種類豐富,是目前銀川市面積最大、地貌保持最完整的一塊生態濕地,公園內有各種植物114種、鳥類107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餘種,是我國西部地區鳥類遷徙的中轉站之一。同時,閱海濕地承載了古老的黃河灌區文化,具有獨特而豐富的濕地旅遊資源。 閱海公園滑雪場可算是基礎滑雪場。滑雪道建立在人工堆築的土山上,地勢沒有那麼險峻,坡道也不太陡峭,對於一般的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說,這就足夠了。閱海滑雪場的一個優勢是,它與附近的冰面接壤,除了雪地上的娛樂項目以外,遊客還可以在冰面上找到更多的樂趣:在冰上打老牛、溜冰車,甚至可以親自動手做些冰塑、雪雕等。這些項目更適合家庭出遊,父母孩子都能各得其樂。閱海魚宴遠近聞名,一種魚百種做法,卻各有滋味,非常適合全家出遊後的團員餐。特色:滑雪、雪圈、冰上游樂型俱全 適合人群:帶孩子出動的家庭型組合、同學相約的AA組合。 自駕路線:銀川出發沿北京路到達新城東站後向北,再行約5公里即到。5、鶴泉湖位於永寧縣城東北2公里,距銀川市18公里。湖區面積3000餘畝。相傳很久以前,一位陝西籍書生科舉落榜路經此地被一鶴仙愛上,書生看破紅塵,立志出家,鶴仙只好灑淚而別,鶴仙的眼淚化作6個泉眼,匯集而成鶴泉湖。鶴泉湖波光粼粼,周圍蘆葦環繞,景色秀麗。環境幽雅,數十類禽鳥戲游湖面,魚蝦暢翔水中,湖汊、蘆盪數十處,駕舟入盪進汊,進入迷津,別有一番情趣。6、金水園位於黃河東岸,銀川黃河大橋北側,距銀川市13公里,距銀川河東機場2公里,佔地700餘畝。 金水園西臨黃河,背靠毛烏素沙地,是游黃河、觀大漠,體味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園內的古渡口曾是西夏首府(今銀川市)的門戶。公元1697年,清康熙皇帝在此東渡黃河平定噶爾丹,並留下了「歷盡邊山再渡河」的壯麗詩篇。位於金水園中心的大型雕塑《黃河頌》是金水旅遊區的標志性建築,高19.98米,底部為展示黃河歷史的展覽大廳,面積1000平方米,雕塑內設有觀光電梯,遊人可登上頂部,兩岸風光盡收眼底,真是「西望河源天際闊,濁流滾滾自昆侖」。在觀河亭處,登上遊船逆水而上,可觀賞黃河大橋、河東機場、甘露寺等建築和古跡,順流而下,河東有橫城堡、明長城、漢墓群、水洞溝遺址,河西有寧河台、黃河防護林等,水沙相融,景色頗為壯觀,"黃沙漠漠浩無垠"、"風生灘渚波光渺"的美景一一呈現在遊人面前。園內有黃河遊船、摩托艇、內湖劃船、沙灘運動場、沙浴場、賽馬、汽車越野、草原風情園等娛樂項目。7、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銀川市區25公里處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現有「迎賓」、「靈光」、「松濤山莊」、「青松嶺」、「兔兒坑」五個景區近百個景點。它以山體巍峨,森林茂密,野生動植物眾多而聞名。8、銀川馬蘭花大草原是鄂爾多斯台地的一部分,距首府銀川30公里。這里草原面積10萬畝。陽春三月,大草原上馬蘭花爭奇斗艷,一派生機。每到秋季,牧草豐盛,牛羊肥壯,正是草原風光最美的季節。從2000年起,當地每年都在此舉辦「陶樂馬蘭花生態觀光旅遊節」。9、兵溝大峽谷位於陶樂縣南部,距首府銀川40公里,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天然泄洪溝,蜿蜒曲折十幾公里。 據史書記載是秦漢時期屯兵之地,故稱為「兵溝」。附近的「渾懷障」遺址為秦代大將蒙恬所築。溝內地形獨特,溝壑發達,縱橫交錯,充滿濃郁的神秘色彩,是旅遊探險的絕妙去處。《賀蘭雪》、《絕地蒼狼》、《陳真》、《苦泉紀事》等十幾個影視劇組在此進行外景拍攝。兵溝北岸與黃河東岸之間不規則分布著百餘座葬墓群,有單葬墓、合葬墓,從內部結構看有磚墓室、木墓室、石墓室、土墓室,是寧夏目前發現最集中,數量最大的漢代墓群,具有較高的文物考古價值和旅遊參觀價值。10、寧夏青銅峽牛首山位於青銅峽市南20公里處的黃河東岸。牛首山,因其主峰小西天(文華峰)和大西天(武英峰)南北聳峙,宛若牛首,故名之。牛首山的古寺廟群,初建於唐代以前,分「西寺」和「東寺」兩部分。「可與四方九華、普陀、峨眉、五台名山勝地,同其高深,靈感利濟群生於無窮也」,為朔方名剎,是寧夏境內建築規模最大的古寺廟群。東寺廟群,廟宇分布在山崖和幽谷之中,以金寶塔寺為中心,從東向西,有保安寺、捨身崖、睡佛洞等19座廟宇;西寺廟群,枕山面河,依山勢而建,以萬佛閣、凈土寺、觀音殿等26座廟宇組成。每年農歷三月十五廟會,大小廟宇,香煙繚繞,眾僧雲集,遊人香客,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這里山巒重迭,草木蔥蘢,雲海茫茫,變幻無窮,古有「秀麗如芙蓉出水」的贊譽。
⑸ 河南省有哪些旅遊景點
1、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國家5A景區。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2、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圖》是著名畫家張擇端傑作。畫中的主題是北宋時期東京汴河兩岸及城內外的民俗風情。一部《東京夢華錄》和一幅《清明上河圖》可以互相印證,被稱為了解北宋東京(開封)的鑰匙。1992年,開封市為再現北宋東京的風情,擇取《清明上河圖》中的精髓,於城內西北隅創立清明上河園,佔地33公頃,營建房屋400餘間,整個建築,悉依宋代《營造法式》,是開封繼宋都御街後又一個仿宋建築群。
3、嵩山少林景區: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內,地處中原,故稱中嶽,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嵩山以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跡繁多,居五嶽之冠,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說。有著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體由太室山、少室山東西兩座大山組成。
4、焦作雲台山:雲台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擁有十一大景點,2004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同時,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首批國家AAAA-鄭態碼旅遊景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榮獲了世界傑出旅遊服務品牌等多項榮譽。
5、殷墟:殷墟博物苑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村,因其坐落在「殷墟宮殿區」而得命名。殷墟博物苑為閉螞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考喊哪古學的誕生地,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發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國旅遊景區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屬於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旗渠:「人工天河--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無前例的一大傑作;是新中國林州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是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體現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美德和感人精神,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充分肯定和贊揚,也受到了世人的稱贊而廣為傳頌。
⑹ 河南都有那些比較適合自駕游的景點啊
河南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 其境內適合自駕游的景點列舉如下:
1、自然風景區:
雲台山: 雲台山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和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交界處, 景區面積280平方公里,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青龍峽、峰林峽、子房湖、茱萸峰、獼猴谷、疊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點。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4A級景區。
此外,河南還有十大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分別為:
神垕鎮 荊紫關鎮 賒店鎮 朱仙鎮 古滎鎮
竹溝鎮 冢頭鎮 嵖岈山鎮 道口鎮 白雀園鎮
拓展資料:
河南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6項2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8處,世界地質公園4處,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處。
截至2017年末,河南有4A級以上景區159處,其中國家5A級旅遊景區13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146處,星級酒店532個,旅行社1199家。
資料來源:網路:河南
⑺ 洛陽市周邊有什麼旅遊的自然景觀
洛陽,原作「雒陽」,古為豫州的一部分,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舊稱伊洛。東與鄭州市相連、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鄰、西與三門峽市相接,北隔黃河和焦作市相望。
歷史
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重點旅遊城市,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共13個王朝在此建都。以洛陽城為都將近千年,僅次於西安,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洛陽在明清時期為河南府治,民國時期設有專員公署,1948年置洛陽市,但為縣級市屬洛陽地區管轄,1956年升為地級市(省轄市)。
地理氣候
洛陽位於中國河南省西部,橫跨黃河中游。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澗河、瀍河。東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北有邙山,南有伏牛山。毗鄰中嶽嵩山。自古以來既是兵家的必爭之地,也成了歷代帝王建都築城的理想場所。「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洛陽市境內為豫西小盆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多種類型。
洛陽市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乾旱大風多,夏季炎熱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長。年平均氣溫:14.7℃,年平均降雨量:601.6mm。
行政區劃
現轄6區1市8縣:
市轄區: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洛龍區、吉利區。
縣級市:偃師市。
縣: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汝陽縣、洛寧縣、欒川縣。
經濟
歷史上的洛陽居華夏腹心,和長安一起作為東西二京達兩千多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元代後衰落。 近代傳統上的洛陽城的經濟(晚清到民國)並不是以農耕經濟支持的,據老人們講,過去的洛陽城內居民十之八九靠倒賣文物為生,即盜墓,甚至發明了中外聞名的考古工具——洛陽鏟。
現代的洛陽市是一個建國後的新興重工業城市,是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建設的工業中心之一,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洛陽就有7個。一些與軍工相關的重工業,拖拉機、軸承、礦山機械、銅加工等全國領先。但是隨著改革後暴露的一些體制問題,20世紀90年代,國有的大型重工業企業十分艱難。近年來由於政府的成功運作,洛陽的發展恢復了較快的速度,以機械工業為主,還有冶金、建材、石化、紡織、食品等門類的工業開始復甦,是一個恢復生機的工業城市。
洛陽市政府同時從「工業城市」和「旅遊城市」兩條路出發,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也很重視旅遊資源的開發,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洛陽三寶「唐三彩、宮燈、仿青銅器」是傳統工藝名產。所產杜康酒為中國名酒,有2500多年的歷史。
交通
鐵路:隴海、焦柳鐵路,境內隴海復線1984年實現電氣化。
國道:連天、晉襄兩條公路干線在此交會。黃河公路大橋貫通黃河南北。
高速:連霍、太澳、洛少高速公路橫貫其間。
機場:洛陽機場(LYA)。凈空良好,年可起降天數在國內機場中最高。
資源
境內生物資源豐富。有華山松、冷杉、樺、油樺等林木。還有黨參、黃芩、防風、天麻等珍貴葯材。
洛陽牡丹譽滿中外,素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
動物資源居河南省首位,有獐、貂、水獺、大鯢及多種珍貴鳥類。
礦產資源豐富,有黃金、鉬、鉛、鋁、銅等。
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煙草等。
人口與居民
總人口630多萬,市區人口140萬。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32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佔602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98.8%, 其他少數民族近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2%,人口比較多的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
洛陽是個移民城市,居民來自中國各地。經過中華民國初期的災荒,洛陽的人口大幅減少,許多人逃往臨近的省份(如陝西),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發起「支援國家建設運動」,大量知識分子,工人從東北、上海,江蘇等地遷入洛陽,這些人及其後裔在洛陽的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很高,約佔40%強。但隨著近年河南發展的相對落後,這部分人中逐漸出現了外遷(前往較大城市或外國)的現象。在分布上,城市的澗西區和西工區的外來移民最多,原因主要是該地區是洛陽的新區和大型國有企業聚集區,這一地區的普通話使用率最高,而老城區與瀍河回族區大多為原住居民,工商業先對落後。
文化旅遊
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 《道德經》,《漢書》,《資治通鑒》等俱在此著成。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從河圖洛書,到春秋時期,孔子和老子在此探究禮義;漢代,張衡在此發明地動儀,寫下《二京賦》;六朝時期,這里出現了建安風骨、竹林七賢;唐代,李白和杜甫在此把酒論詩,白居易和元稹在此互相唱和;宋代,司馬光在這里修成《資治通鑒》
國花牡丹
洛陽的氣候和土壤很適合牡丹的培育,所以洛陽的牡丹花很有名氣,牡丹歷來被譽為「花中之王」,有詩雲「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通常人們會用雍容華貴來贊述洛陽牡丹。牡丹在洛陽的專門栽培,可以追溯到唐代或唐代以前,有武則天招百花祝壽,唯花王牡丹遲到,武則天大怒貶牡丹至洛陽的傳說。在今天,洛陽市政府也把牡丹的栽培作為發展經濟的旅遊資源之一來重視,市內和郊區都有幾個大型的牡丹栽培基地,他們兼有旅遊、研究的作用,每個基地都有火車站直達的公交車。
名勝古跡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14公里的龍門山西山,是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著名洞窟有古陽洞、賓陽洞、萬佛洞、看經寺等。
白馬寺:位於洛陽市東7公里,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譽為「釋源」、「祖庭」,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
關林廟是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的衣冠冢。
白園位於龍門山東山,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陵墓。
古墓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地下式的古墓博物館。
千唐志齋位於洛陽西50公里的新安縣鐵門鎮,是中國最大的墓誌石刻集中地。現存石刻1400餘件,其中唐志1185件,故稱「千唐志齋」,有石刻唐史之稱。
白雲山位於洛陽南88公里處。屬天然原始森林,佔地四萬余畝,山峰雄奇巍峨,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玉皇頂海拔2211.6米,為中原第一高峰。
重渡溝
龍峪灣
天池山
木札嶺
倒回溝
花果山
雞冠洞位於洛陽西南160公里處,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該洞全長1800米,觀賞面積23000平方米,洞內鍾乳石形態奇異,景色瑰麗,被稱為北國第一洞。
洛陽牡丹久負盛名,馳名中外,每年4月15日至25日舉辦的「牡丹花會」遊人如潮。2005年後4月8日至5月8日舉辦「牡丹花會」。
黃河小浪底水庫
玄奘故里位於洛陽市東30公里處緱氏鎮陳河村,後人為紀念唐代旅行家、翻譯家、佛學家玄奘的卓越成就,修建了唐僧寺,寺內保存完好的一座大殿,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重修的,四周山川連綿,風景宜人。
東周文化廣場包括一座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左右的車馬坑博物館,博物館主要由車馬坑展覽館和東周文物陳列館共同組成。
文化遺址有仰韶遺址、紅旗屯遺址、王灣遺址、二里頭遺址等。
名勝古跡還有洛陽八關、太室闕、嵩陽書院、山陝會館、西漢壁畫墓、中嶽廟、塔林、關林等。
科研
洛陽軸承研究所 國家軸承檢測中心
中國一拖技術中心 國家拖拉機檢測中心
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
洛陽黎明化工研究院
洛陽空空導彈研究院
中國一航洛陽613研究所
洛陽礦山機械研究所
中國石化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教育
河南科技大學 原洛陽工學院。由洛陽工學院,洛陽農專,洛陽醫專等合並而成。
洛陽大學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歷史最悠久、久負盛名的高級外語人才培養基地。
洛陽師范學院 原洛陽師專。優秀教師培養基地。
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原洛陽建材專科學校。建設部重點院校。
洛陽第一高級中學 洛陽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之一,首批河南省示範性高中。
拖一高 首批河南省示範性高中。
軸一中 首批河南省示範性高中。
孟津一高 孟津縣重點中學,首批河南省示範性高中。
新安一高 新安縣的重點中學,洛陽市重點中學。
友好城市
日本岡山市,於1981年4月6日締結
回答者:286847002 - 魔法師 四級 2-6 18:54
洛陽旅遊介紹
洛陽,因為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起,歷史上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多年。悠久的歷史留給洛陽光彩奪目的文化遺產和取之不盡的旅遊資源。
洛陽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其中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官辦佛教寺院,洛陽古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還有二程墓、白園、關林等一大批歷史遺跡。
洛陽的自然風光同樣引人入勝,「天津曉月」、「龍門山色」、「洛浦秋風」、「馬寺鍾聲」等洛陽八景風格不同,景色秀麗,暢游其間,定會使您樂而忘返。
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夏太康遷都斟 ,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候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並置。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
近年來,洛陽市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為龍頭,相繼實施了以「建設7路5橋1園、整治3個景點、搞好3項公益設施」為主要內容的「75133」工程,以綠、亮、凈、美、暢為主要內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區建設治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主要內容的「創建文明景區、文明城市」工程,,大規模改造了城市進出口道路和市區路網,興建了東西長達14公里、綠地147萬平方米、水面148萬平方米的洛河風景游覽區,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處理、管道煤氣、集中供熱等公共設施,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形象品位明顯提升。
洛陽城市建成面積已達105平方公里,市區道路總長近300公里。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庭院綠化、道路綠化、廣場景點綠化等綠化工程成效顯著,建成了牡丹廣場、洛浦公園。青年宮廣場、中亞廣場等一批公共綠地,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7%,人均公共綠地7平方米,已通過國家園林城市驗收。城市綜合管理不斷加強市容市貌整潔暢亮。目前,洛陽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實現洛河南北對應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風貌保護,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實現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融合統一。
洛陽物產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已探明有鉬、鋁、金、銀、鎢、煤、鐵、鋅、水晶、鉛等甲類礦產資源26種,這些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易於開采利用。其中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
洛陽位於豫西山區,東臨嵩岳,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北25公理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及舉世矚目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與崇山峻嶺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北方千島湖的壯觀畫面。東80公理有中嶽嵩山及少林寺名勝, 青山疊翠,峰巒聳峙,寺廟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圍內,分布有國家森林公園白雲山、龍峪灣、花果山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有欒川老君山、洛寧神靈寨、嵩縣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個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還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度溝和陸渾水庫旅遊度假區等景點。這些勝景密布且景景相連的自然景觀,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狹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壯,融雄峻、奇險、秀麗於一爐,集豪野剛陽、明秀陰柔為一體,兼具南北自然風光之神韻。隨著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特別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區旅遊快速通道的建設,這些久違人間的於生麗景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富麗堂皇,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著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范。「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相傳,唐武則天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遷洛後竟吐蕊怒放。武後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幹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且花更大,色更艷。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做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所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⑻ 甘肅省白銀市這個城市有什麼自然風景區
黃河石林風景,黃河濕地公園,這些都是自然風景區,景色非常的美麗,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往。
⑼ 鄭州雁鳴湖生態風景區在什麼位置請說的詳細點,謝謝!
詳細介紹
雁鳴湖景區是鄭汴之間最大的水域,也是黃河濕地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每年冬春棲息眾多的大雁而得名。景區地處76平方公里的中牟黃河濕地中,由6.8萬畝森林,5000畝湖面及蒲葦、荷塘與10多個景點組成。這里的湖草、森林、鳥禽、魚蟹形成了良性共生的生態環境。現建成景區佔地面積5平方公里左右。林中鳥鳴風輕,湖上蟹肥草長,湖、林、盪風我宜人,蟹、魚、蝦味美醉人。目前已形成了80多種草木植物,78種鳥類,多種魚類良性共生的自然環境,綠色、環保、生態特色非常突出,被譽為鄭州的後花園。
景區一舉成名,主要得益於雁鳴湖大閘蟹的品牌和美食節的帶動效應。從01年開始景區連續舉辦了數屆「中牟之秋雁鳴湖大閘蟹」美食節,美食節期間年均接待遊客15萬人次,受到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雁鳴湖大閘蟹因其綠色、個大、肉細、味美,已成為一道亮麗的美食文化大餐和旅遊品牌。現大閘蟹養殖面積已突破8000畝。中央電視台「天天飲食」欄目組推出了頗具雁鳴湖特色的清蒸啤酒蟹、醉蟹、生氽黃河鯉魚等品牌菜餚,中央電視台二套中國市場信息欄目、七套鄉村大世界相關欄目都進行了專題報道。
景區地處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黃河」岸邊,文化積淀深厚。景區控制范圍內有固住寺、張僧塔、孔子回車處、漢丞相蕭何墓、趙氏渡口等歷史和人文古跡。景區是半個世紀以晉中牟人民治理開發黃河,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持續發展,造福沿黃人民的結果,體現了中牟人民頑強的意志品質與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這種品質與精神景區文化的靈魂與核心。
雁鳴湖風景區_玩法
雁鳴湖設有高爾夫球場、康樂中心、游樂中心。有高空飛人、滑草、水上自行車等。
雁鳴湖風景區_特別提醒
自駕交通:由鄭州至開封的高速公路在中牟出口處向北2公里即到。
市內交通:在市內可乘旅遊巴士直達景區,或先乘車到中牟,在中牟汽車東站乘坐中牟至東漳的公共汽車到雁鳴湖下車即可。
雁鳴湖風景區_住宿
雁鳴湖旅遊度假村———銀湖大酒店位於秋實圓景區中心區域,酒店按星級標准興建,環境典雅舒適,設施完善,設備先進,功能齊全。酒店設有大廳、宴會廳、普通廂房,可同時接待500多位遊客用餐,酒店常備有200多種菜點,菜點以地道的客家菜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