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景色
⑴ 蘇舜欽的《夏意》中,哪些景物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夏意
竹席 石榴 日當午 鶯.
⑵ 描寫夏季景色的詩句有很多兩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 司馬光《客中初夏》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 高駢《山亭夏日》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王維《積雨輞川庄作 》
陰陰夏木囀黃鸝。 —— 賀鑄《南歌子·疏雨池塘見》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 范成大《喜晴》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 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 李商隱《贈荷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 李商隱《晚晴》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 杜甫《夏夜嘆》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⑶ 夏意中有哪些景物
石榴,樹蔭,鶯啼
點評】
此詩無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著清爽之意,讀之似版有微颸拂面之權感。
詩的表現手法尚有三點可注意:
筆致輕巧空靈:寫庭院,落墨在深深別院;寫榴花,則施以帷簾;寫綠樹,從清陰看出;寫黃鶯,從啼聲聽得,句句從空際著筆,遂構成與晝寢相應的明麗而縹緲的意境。
結構自然工巧:詩寫晝寢,前三句實際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夢覺」字挑明,並續寫覺後之情景。看似不續,其實前三句清幽朦朧的氣氛句句都是鋪墊,而「日當午」一語更先埋下晝寢的伏線,待末句挑明,便覺悄然入夢,驟然而醒,風調活潑可喜,避免了質直之病。
風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後院》雲:「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形象與此詩一二句相似,但常詩寫出世之想,寂滅之感,而此詩給人的印象是灑脫不羈。歐陽修稱舜欽「雄豪放肆」(《祭蘇子美文》),故雖同寫清景,卻能寓流麗俊爽於清邃幽遠之中,清而不弱,逸氣流轉,於王、孟家數外別樹一格。
⑷ 夏意 蘇舜欽 詩中的哪些景物有濃濃的夏意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夏簟」指涼席(太熱的天氣,自然需要涼席);
「石榴」夏季的水果;
「樹蔭滿地」說明夏日艷陽高照,日光充足.
⑸ 夏意 急~~!
這首嗎?
夏 意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
那就是夏席,石榴,樹陰,流螢
表達了作者閑適的心境
怎麼覺得我做過這道題一樣。。糾結中……
⑹ 山亭夏日 夏意兩首詩在景物描寫的手法上有什麼不同
兩首都是寫描寫夏日的經典之作。寫作手法上不同在於:
1.
《山亭夏日》是在山亭俯視院落,而《夏意》則是從屋內向屋外描寫。
2.
兩首詩都是靜中有動,《山亭夏日》的動是由微風帶來的,是從視覺到嗅覺的描寫;《夏意》的動是由流鶯帶的,是從視覺到聽覺的描寫。
3.
更深層次的是作者心境的不同。《山亭夏日》表現了作者悠閑的心情,《夏意》則是在作者被削籍為民,隱居不仕的時候所作,詩中表達的寧靜,反映了作者的淡泊從容,也反襯了其內心的痛苦。
-----------------------------------------
《山亭夏日》是唐末將領高駢的詩作。此詩寫在山間幽靜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綠樹濃陰,樓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風拂過,水晶一樣的簾子輕輕晃動,薔薇的香氣也在隨之盪漾開來,充盈在庭院的每一個角落。詩人捕捉了微風之後的簾動、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節,傳神地描繪了夏日山亭的悠閑與寧靜,表達了作者對夏日鄉村風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夏意》是北寧蘇舜欽所作。詩中雖寫炎熱盛夏,卻句句顯清涼靜謐、清幽朦朧的氣氛,表現了詩人悠閑曠達的心境。寫得小巧別致,情趣盎然。它也不是以平行的意象呈現的,詩中的視線是在不斷的流動轉換中:先是幽深的小院,然後透過竹簾望見一樹明艷的石榴,再是日在中天、樹蔭垂地的一片夏日景色,最後以一聲流鶯驚破主人的夢和午睡時的靜寂。通過詩人內在體驗的流程來構成詩的節奏,脈絡肌理十分細密,這正是宋詩的一種特色。
⑺ 夏意 1.試說說詩中哪些景物最能表現出「夏意」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這首抄嗎?
夏 意 蘇舜欽
別院深襲深夏席清, 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 夢覺流鶯時一聲.
那就是夏席,石榴,樹陰,流螢
表達了作者閑適的心境
怎麼覺得我做過這道題一樣.糾結中……
⑻ 夏意這首詩在分別用視覺,聽覺,觸覺貝體寫出了哪些景物及其特點
夏意
別院深深夏簟清⑴,
石榴開遍透簾明⑵。
樹陰滿地日當午,回
夢覺流鶯時一聲⑶。答
視覺方面,寫院子里石榴花盛開,輕薄的簾子下拉,滿地樹蔭,太陽高掛。
聽覺方面,寫猛然聽到一聲黃鶯叫,反襯出院子的靜謐。
觸覺方面,寫席子清爽,和室外的炎熱形成對比。
⑼ 描寫夏天景色的詩。五字絕句
《孟夏》唐代 賈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唐代 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夏日對雨》唐代 裴度
登樓逃盛夏,萬象正埃塵。對面雷嗔樹,當街雨趁人。
檐疏蛛網重,地濕燕泥新。吟罷清風起,荷香滿四鄰。《仲夏》唐代 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子夜吳歌·夏歌》唐代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唐代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池上早夏》唐代 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江夏別宋之悌》唐代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夏花明》唐代 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三月巡邊曉發夏城》明代 楊守禮
寂寞邊城道,春深不見花。
山頭堆白雪,風里卷黃沙。
計拙心惟赤,愁長鬢已華。
晉雲連塞草,回首各天涯。
⑽ 夏意一詩詩人分別從什麼和什麼兩方面來觀察和描寫景物
從視覺和聽覺來觀察和描寫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