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風景簡介
① 華山景點解說詞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北臨坦盪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岩山。憑藉大自然風雲變換的裝扮,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的勾畫出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 36 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 210 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此外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 ( 亦稱朝陽峰 ) ,朝陽台為最佳地點。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長空棧道
在南天門外,是華山著名險道之首「長空棧道」。棧道路分三段,出南天門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鑿出,長20米,寬二尺許,是上段;折向下行,在崖隙間橫貫有鐵棍,形如凌空懸梯,遊人須挽索逐級而下,稱之「雞下架」,是中段;西折為下段,築路者在峭壁上鑿出石孔,楔進石樁,石樁之間架木椽三根,遊人至此,面壁貼腹,腳踏木椽橫向移動前行。 此道開鑿在南峰腰間,上下皆是懸崖絕壁,鐵索橫懸,由條石搭成尺許路面,下由石柱固定。由於棧道險峻,故當地人有「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尋屍首,洛南商州」之說。這里只是探險之道,並非登山必由之路,膽小的遊客觀望一下即可,體力和膽量沒有把握則不要輕易冒險。所以石刻上不少警告之語,如「懸崖勒馬」等。 沿長空棧道行十餘米,有一大石洞,名為「朝元洞」,洞內有塑像。從洞口沿棧道直下,西折乃為「九節臬臬椽」,長六七丈,寬不足一尺,是用九節木椽搭成的。因山高氣爽,氣候多變,即使換上去不久的椽也會像朽木一樣,故稱「臬臬椽」。此處望之森森,登之危危。過臬臬椽,有一石庄,高三四尺,粗尺許,名「定心樁」。過樁便是一石洞,名「賀祖洞」。在洞的西南半山上,有一倒坎絕崖,上刻「全真崖」三字,每字三米見方,其字古樸剛勁,刻工精湛。此崖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懸空向里,是誰又如何把這樣的大字鐫刻在崖壁上呢?古民間曾有「不是神仙誰能鑿」之說,讓人不得不信,又難以置信。如今常有遊客將華山與金庸小說中的事物對號入座,因此絕壁上的「賀祖洞」被認為是華山派劍宗風清揚的隱居之地。當然,這只是遊客出於對華山和金庸小說的喜愛而引發的笑談。
蒼龍嶺
登上華山北峰,再向南折,經擦耳崖,過上天梯,便有一長嶺呈現眼前。它莽莽蒼蒼,筆直插天,好像蒼龍騰空,所以被稱為「蒼龍嶺」。此嶺上的台階只有2尺多寬,兩旁萬丈深壑,勢陡如刀削斧劈。嶺脊上下高差約500米,坡度在45度以上。在這里遙望青松白雲,耳聽風聲大作,令人心驚目眩。遊人到此,莫不驚嘆。 蒼龍嶺原來雖有修鑿,但仍很危險。解放後,將原嶺龍脊鑿平加設欄桿,1985年又下鑿尺許,才將嶺道拓寬。1997年為解決因遊人多而發生堵塞現象,華山管理局又在蒼龍嶺東邊加修了一條復道,旅遊旺季時兩條路一上一下,確保安全。 若是夜晚登山,遙望蒼龍嶺,只見到遠遠無數燈點排成筆直一線,斜向天際,慢慢向上移動,是遊人打著手電筒或頭燈在嶺上攀登,看去宛如登天。 「韓退之投書處」的故事 唐代以前,此路僅鑿有石窩,也沒有護欄,登嶺須為爬行,到了上段更需兩腿騎跨在嶺脊之上,以身伏嶺,以手搦嶺,慢慢向上潛行,如騎龍背。下嶺要退行,山勢道路萬分險惡。至今嶺上「龍口」處的平台上還留有「韓退之投書處」的遺跡。這是當年唐朝大文學家韓愈登華山時留下的故事。韓愈被貶出京城,東行赴任途中登上了險峻的華山。遊玩之後下山到蒼龍嶺處,只見兩旁深谷萬丈,雲霧彌漫,山風呼嘯,長長的山脊時隱時現,像一條青龍在空中舞動。他因害怕無法下山而痛哭,於是將身上所有攜帶的物品都拋於嶺下,並寫了書信投下山與家人訣別。當時的華陰縣令聽說此事後,親自同人去接,韓愈才得以下山。 不過也有不少文人持不同態度,對韓愈投書痛哭的做法提出質疑。有人認為韓愈面對皇帝都可毫無懼色,慷慨而談,膽氣實為過人,必不至於不敢下山。也有人說自己居於華山下,登山猶如家常便飯,推斷韓愈下山不會如此艱難。還有人提出傳言有誤,韓愈雖然痛哭,卻不是因為害怕山勢險惡,而是因為山水景象極致,非文筆所能描述,只有痛哭來抒發對如此勝景的感慨。千年前的事實真相已難於考證,但正是因為蒼龍嶺的險峻,才有這樣的的種種故事。
華山峪登山道
「自古華山一條路」就是當地人所說的「華山峪」登山道,包括了自古以來華山唯一登山道上的沿途各景點,連起來就是通常所說的「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華山最大的樂趣即為登山本身,一邊克服種種山路的艱 險,一邊移步換景觀賞沿途風光,所以這條經典的登山路線至今仍然是登華山的最佳選擇。 從山下至山上的登山路線為:玉泉院——五里關——莎蘿坪——毛女洞——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北峰——擦耳崖——蒼龍嶺——五雲峰——金鎖關。到達金鎖關後,才可上中峰游覽,並以環線游覽東、西、南三峰。 直到上世紀90年代黃甫峪的「智取華山路」鑿通之後,華山才有了第二條登山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從古至今都大名鼎鼎的登華山唯一「一條路」。
② 華山旅遊景點介紹
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是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地質公園。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門票旺季:160元/人 淡季:100元/人。
(2)華山風景簡介擴展閱讀:
主要景點
1、西嶽廟
西嶽廟佔地12萬平方米,始建於漢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為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嶽華山神少昊的場所。歷代均有修葺、建設,尤以明清為甚,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形成現今重城式目字結構六進院落的規模格局,系西北地區現存最大的明清風格皇家宮殿御苑式古建園林群落。
2、金鎖關
金鎖關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樓般石拱門,是經五雲峰通往東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鎖關後則無路可通。杜甫《望岳》詩中「箭栝通天有一門」就是指的這里。道家認為,華岳為仙鄉神府,只有過了通天門,才算進入仙境。所以有「過了金鎖關,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謠。
③ 華山主要景點有哪些
您好,華山的著名景區有很多,如:西嶽廟,蓮花峰,金鎖關,蒼龍嶺,長空棧道版,千尺幢,百尺峽等。
以下列舉幾個個人覺得最為經典的景區供參考,不喜勿噴,謝謝!
1、西嶽權廟佔地12萬平方米,始建於漢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為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嶽華山神少昊的場所。歷代均有修葺、建設,尤以明清為甚,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形成今日重城式目字結構六進院落的規模格局,系西北地區現存最大的明清風格皇家宮殿御苑式古建園林群落。其規模宏偉,布局嚴謹,形似北京故宮,素有"陝西故宮"之譽。因在五嶽廟中建置最早、面積最大,被稱為"五嶽第一廟"。
2、華山的西峰,也就是蓮花峰,是沉香救母所在的那個山峰。這里比較突出的是懸崖峭壁以及很多名人的石刻。也是很多人遊客觀賞日出的好去處,山頂比較平坦沒有遮擋,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太靠近懸崖。
3、金鎖關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樓般石拱門,是經五雲峰通往東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鎖關後則無路可通。杜甫《望岳》詩中"箭栝通天有一門"就是指的這里。道家認為,華岳為仙鄉神府,只有過了通天門,才算進入仙境。所以有"過了金鎖關,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謠。
④ 華山的特點
華山的特點:奇 險 俊 秀。
華山山勢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險峻稱雄於世,自古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險還是華山最主要的特點;其他輔之!
其險 在西嶽中首居第一。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向以「奇拔俊秀」馳名海外,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
南峰:是華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嶽最高峰,古人尊稱它是「華山元首」。南峰由一峰二頂組成,東側一頂叫松檜峰,西側一頂叫落雁峰,也有說南峰由三頂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內。這樣一來,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檜峰居東,孝子峰居西,整體象一把圈椅,三個峰頂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
拓展資料
華山被稱為「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 公里,海拔2154.9米。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古代中國心臟地區,--古稱「天府之國」的長安關中地區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1982年,華山以陝西華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⑤ 描寫華山美景的句子
1、五嶽之一的華山位於陝西華陰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狀,故得名。它南接專秦嶺,北屬瞰黃渭,以奇、險、峻、秀著稱於世。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古人有雲:「山無石不奇,無純石不大奇」。華山之奇就在於它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
2. 登上華山極頂,天已轉晴。放目四望,但見千峰逶迤,匍匐腳下;天地空闊,八方一色。真正是山舞銀蛇,原馳蠟像。整個世界顯得那麼潔凈,一點污穢都不存在,此時,即使是最復雜的人恐怕也頃刻失去了雜念。站在絕頂之上,腦袋瞬間一片空濛,大有飄飄欲仙展翅凌雲飛騰之感。淡定片刻,一股豪氣由腳底直貫頭頂,頓時生出了「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邁!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黃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恆山之奇、嵩山之絕都引人入勝,但它們顯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個性,只有華山的險峻與爽直,才是對武林人最好的詮釋。站在華山之頂,「當今世界誰主沉浮」的豪邁氣概與博大胸懷便瞭然於心,這正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懷!
⑥ 華山風景區簡介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120公里,秦、晉、豫黃河金三角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大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其歷史衍化可追溯至27億年:《山海經》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華山之險居五嶽之首,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三:南峰「落雁」,為太華極頂,海拔2160.5米;又有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36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文人謂之西 京王氣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雲海、鳴泉、飛瀑、古跡遍布,著名景點多達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上天梯、蒼龍嶺等。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的「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
華山系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藉華山而得名。早在《尚書》里就有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載有黃帝、堯、舜都曾到華山巡遊。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 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然成風。
華山又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自周末始,即有道家於雲台觀佈道,金元時華山已成為全真派發祥道場。在歷代高道中,尤以陳摶、華山棧道、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秦漢以來,和道教與華山有關的神話傳說廣為流傳。現存200餘篇,其中以「巨靈劈山」、「劈山救母」、「吹蕭引鳳」影響深廣。隋唐以來,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騷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1200餘篇,摩岩石刻多達千餘處。華山也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台為最佳地點。這里四面如削。清晨, 東望群山,只見日吐萬絲,霞光普照,山嶺、松林無不染上金黃的色彩,大地同時七色交織,五彩繽紛。遊客也可感受到華山觀日處的無限美景。 華山索道(全長1550米)已於1996年建成,已正式開通。索道從山腳沿當年「智取華山」的小道上空飛架,直達北峰,落差近800米,蔚為壯觀。這使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中外的遊客都能領略到華山之美
⑦ 華山旅遊景點有哪些
華山旅遊景點介紹華山 「華山天下險」。坐落在陝西省華陰縣境內的華山,自古以來就以雄偉奇險聞名天下。最高峰海拔約 2100米。這座山,處處是懸崖峭壁,山路險峻,很多人去游華山,視為探險;也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但 登到險處,膽戰心驚,半途而返。華山之險是其特色,它的引人之處,也就在這個險字上。華山是我國五嶽 之一,稱為西嶽華山。
華山自古一條路
華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只有一第道路通往山上,因此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當然,對於英勇 的解放軍戰士、登山運動員和采葯的農民來說,那又另當別論。
登華山,一般是山腳的玉泉院起步。沿山谷,走約二十華里,到達一處叫青柯坪的地方。其東側有一塊 大石,刻有「回心石」三字。從這里往上就是華山的險途。這三個字是告訴那些體力不濟和膽子小的人,到 這里就可以回去了。
咽喉要地千尺幢
過了回心石,就來到華山的咽喉要地「千尺幢」。這是一處在山崖極陡處開出的一條小路,共370多磴石 級,石級的寬度只能容 納一個人上下,兩旁掛著鐵索 ,人們手攀鐵索,一步步向上登,往上看,只見一線 天開;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上。千尺幢的頂端,就像井口一樣。這里的崖壁上刻有「太華咽喉」、「氣吞 東瀛」的字樣。其形勢真像咽喉一樣的險要。當小心翼翼的遊人,手腳並用地爬上千尺幢,再往前走,還有一 處險路——百尺峽。出峽後,過仙人橋,前面又是一段險路「老君犁溝」,傳說是太上老君牽來自已的青牛, 在這個陡壁處犁出的一條小路。走完這段有500多個石級的「老君犁溝」,就登上了海拔1500多米的北峰。這 里四面懸崖絕壁,恰如一座平台,因而又叫雲台峰。
「韓愈投書處」的故事
由北峰南上,闖過「仙人砭」、「天梯」、「閻王砭」等險處,來到一條長幾十丈,寬僅2尺余,坡度極 的名為「蒼龍嶺」的山脊前。這里兩旁千丈絕壁,僅有這條石脊通達對岸,人若行走其間,會感到心驚肉跳。 好在兩旁設有欄桿,扶著欄慢慢往前走,眼睛別向險處看就可以了。這里有個「韓愈投書處」的。就是唐代 大文學家韓愈游華山,好容易鼓足勇氣爬上了「蒼龍嶺」,回頭一望,見山路如此險絕,不禁大驚失色,想 著這次可能回不去於是寫了遺書投下山澗。這里的崖壁上就刻有「韓愈投書處」五個大字。這故事很可能是 後人編的,但卻形象地表達了此境之險。
過了「蒼龍嶺」,就可以到華山的最高峰南峰。然後從南峰下來,再往東峰和中峰。這當中也有不少險 路。華山絕險處要數長空棧與鷂子翻身,驚奇萬分,要步步小心。據親身游覽過這兩絕險處的老龍蔡君面告, 他回到宿處,半夜裡竟驚醒了兩次,都是被日間所見險象「嚇」醒。由於華山不時出現有人失足跌落懸崖的 不幸事件,有關部門已在最險處加寬道路,增加防護投施,有的地方設有上行和下行道,使登山者增加了安 全感。
⑧ 西嶽華山 有哪些值得一看景點簡介
奇險天下第一山,西峰絕壁,東峰日出,南峰奇松,北峰雲霧,名不虛傳。華山風景美不勝收,索道非常壯觀,雪景也很美。門票性價比很高,而且服務真的很好。
華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120公里的華陰市境內,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
八景之首。
幾大主峰各有特色,如西峰絕壁,東峰日出,南峰奇松,北峰雲霧。
華山以其峻峭吸引了無數游覽者。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山峰秀麗,又形象各異,如
似韓湘子趕牛、金蟾戲龜、白蛇遭難……。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澗的水簾瀑布,更是妙趣橫生。並且華山還以其巍峨挺拔屹立於渭河平原。東、南、西三峰拔地而
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詩人張喬在他的詩中寫道:"誰將依天劍,削出倚天峰。"都是針對華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進華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僅
330-400米,而華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為1700多米,山勢巍峨,更顯其挺拔。
到達與離開:華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120公里的華陰市境內。
華山距西安咸陽機場138公里。機場沒有直達華山的班車,一般需要在西安坐車前往華山。
華山有兩個火車站:華山火車站和華山北站。隴海線上各站可乘普通火車在華山站下車。發自西安的動車和高鐵則停靠在華山北站。
西安火車站與西安城東客運站均有發往華山的班車或旅遊專線車。
華山景區內部交通主要為索道。
景區類型:山峰
最佳季節:4-10
月。華山四季景色神奇多變,不同的季節可以欣賞到「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
春季雨足霧稀,萬物初醒,山花爛漫,是踏青訪春的好去處;夏季能見度高,氣候涼爽宜人,可看到日出和山間瀑布,時常伴有雲海出現,嘆「但聞人語聲,不見有
來人」之幽境;秋季溫度適中,紅葉滿山,山崖為底松檜為墨,一抹絢爛令人心顫,是登山的最佳季節;冬季白雪皚皚,雪淞峭壁遠山相望,給人以仙境美感。而日
出則是華山一年四季都不可少的景緻。
建議遊玩:6-8小時
門票:旺季(3~11月):180.00元
淡季(12~2月):100.00元
Tips:
1. 門票有效期為2天。
2. 門票含西嶽廟景區、仙峪景區。
開放時間:西山門:24小時開放
東山門:旺季07:00~19:00,淡季09:00~17:00
地址: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境內
⑨ 華山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風景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 公里,海拔2154.9米,居五嶽之首。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古代中國心臟地區,--古稱「天府之國」的長安關中地區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1982年,華山以陝西華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1.2 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 36 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系。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里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遊的事跡;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道教名山;《華山記》謂「山頂池中,生千葉蓮,服之羽化,因名華山」。道教稱第四小洞天,名其岳神為金天王。有四仙庵﹐傳為譚紫霄﹑馬丹陽﹑劉海蟾﹑邱處機修煉處,陳摶亦隱居此山。《華岳志》稱陳摶隱於雲台觀,歿於張超谷石室,葬於玉泉院。有避詔崖﹑希夷祠﹑希夷睡洞和睡像等遺跡。傳華山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⑩ 華山有哪些旅遊景點 華山著名旅遊景點介紹
華山風景區位於陝西省渭南華陰市境內,距西安120公里,在全國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為五嶽之西嶽,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資源豐富,景觀獨特、文化內涵豐厚。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華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台為最佳觀日地點。華山的著名景區景點多達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1.2 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36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系。
華山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跡。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華山是道教勝地,為道教「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1982年被國務院頒布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四十佳旅遊勝地之一;1999年被國家文明委、建設部、旅遊局命名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級旅遊景區」;2004年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