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經濟
Ⅰ 竹有哪些特點
竹子特點:
1.古人戴凱之說:「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
2.在分類學上,竹子有節中空,葉片長披針形,為多年生一次性開花植物,屬於禾本科植物;在用途上,竹材許多力學和理化性質優於木材。竹子似草似木,是植物家族中特殊的一大類群。
3.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慢時每晝夜高生長20~30cm,快時每晝夜高生長達150~200cm。毛竹30~40天可長高15~18m,巨龍竹100~120天可長高30~35m。
4.竹子適應性強,分布范圍廣;易繁殖、易栽種、易加工利用;投入小、產出大;病蟲害少;產品類型多,用途廣,市場容量大,投資風險小。竹子是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兼容,三大效益顯著。
(1)微生態經濟擴展閱讀:
竹子用途:
1 竹茹:是竹莖颳去綠色皮層後,再刮取第二層之物,亦稱「竹二青」,《本草綱目》:「淡竹茹,氣味甘、微寒、無毒。主治:嘔吐,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止肺痿,治五痔、婦女胎動。苦竹茹,主治熱壅,尿血」。
2 竹菌:系指生於竹林中的菌類,如竹蓀 是生於竹林地上的一種真菌。有關它的葯膳作用在《食療本草》、《本草拾遺》、《本草綱目》等醫著中均有記載。竹蓀作食用菌已有悠久的歷史,過去只能從野外採集,數量極有限,通常只作帝王貢品,現已進行人工栽培,其產量和質量均有顯著的提高。
3 竹根:入葯,有清熱除煩之功效。《本草綱目》:「淡竹根煮汁服,除煩熱、解丹石發熱渴。苦竹根主治心肺五臟熱毒氣。甘竹根,安胎,止產後煩熱」。
4 竹筍:是竹的幼芽,不僅組織細嫩,清脆爽口、滋味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它作為葯膳資源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本草綱目》、《本草經》、《食療本草》、《食經》、《齊民要術》、《唐本草》等古典名著均有記載。如《本草綱目》:筍味甘、無毒、主消渴、利水益氣、可久食。
5 竹青:是去火清涼的中葯材。
6 竹葉心:可治腹瀉。抽取竹葉心食用其白嫩部分,可治療輕度腹瀉。
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教授
作為馬院同學,來回答一下我接觸過的地大優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個門類的文科老師基本集中在馬院哦~)
嚴世雄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倫理學,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造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師非常的和善,對同學總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麼問題或者說疑惑,嚴老師總是鼓勵學生勇於和他交流。他還提倡學生要敢於質疑、勤於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進步。可以說,他手下的學生總是能從他那兒獲益良多。
Ⅲ 論述如何優化生態文明視角下的微觀經濟學主體行為。
「是誰第一個打破沉默,是誰第一唱出老歌,是誰又提起從前的約定,關於那些不能成真的夢,你我都願意在笑著重溫。」 畢業前的那段日子時間好像流沙,看起來漫長卻又無時無刻不在逝去,走過6年似乎有走到了起點。一幕幕場景就像一張張絢爛剪貼畫,串連一部即將謝幕謝幕的電影,播放著我們的快樂於憂傷,記錄著我們的友誼。曾經我們一臉幼稚純真的背著書包跨進這所學校,開始獨立面對生活有的喜悅與悲傷,故事隨著季節的交替而重復的上演著:那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陪我一起逛街討價還價的姐妹們;任我們踐踏的草坪,一起肩並肩沖刺過的跑道,靜靜守候的長椅,波光瀲灧的篤行湖,小小的青草坡……如今我們將收拾起行囊悄悄的離去,那些荒唐的,搞笑的,憂郁的,飛揚的,憤怒的,喜悅的,無比快樂的時光一去不返,而那種放肆的幸福我想以後也不會再有了。回首間再看,才發現輾轉間尋覓不復當年,憂傷開滿了山崗,午夜的電影,寫滿了古老的戀情,在黑暗中為年輕歌唱。這幾年的青春歲月生涯是張散落紛飛的拼圖,我們的臉都疊合在一起,無論豐盛還是單薄的記憶都無法一力承擔,心痛心碎,就讓所有的往事都隨風,昨天花謝花開不是夢,明天潮起潮落只有我。一切像毛毛蟲一樣爬滿了這個季節略帶傷感的這個季節,歲月無聲無息的流逝,故事還在四季的交替四季中繼續,相似的的情節、相似的場景,那屬於我們大學青春的故事彷彿一場沒有結局的舞台劇,一切都不會改變,只是主角將由我們變成你們。所有的日子,趕著這季節的鍾點,與我們在匆匆忙忙中碰撞, 霎時間,似水流年裡塵封已久的真情一點一滴的湧上心頭,過往和將來,流失與擁有,所有在腦海中一塊一塊地剝落,我們還來不及嘆息已淚流滿面。我會用心記住你們每個人的樣子,記得那青春的容顏,因為那裡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和永恆的懷念。 那些大致相同的歲月,那些年輕的夢與故事,將隨歲月的流失而變得模糊和遙遠,散落在城市的上空,無從追尋,綿綿不絕,彷彿城市上空過往的清風,讓有過的人忘不了,讓沒有的人記不起。而唯有我們這群畢業生們在鋼筋水泥的都市深林里如稻草人一般執拗地守望著青春校園這可清新回憶的樹,絲絲懷念和回憶那白衣飄飄的年代,在這一片永遠都不會被遺忘的留下我們青春與熱血的土地上,流淚流汗流浪,流連往返……
Ⅳ 簡述海洋微生物的種類及其經濟和生態價值
【海洋藻類分類】
海洋藻類分類主要依據是所含的光合色素、儲存的物質、鞭毛的數目和類型、生殖的方式等。藻類學家對藻類的分類有各種不同意見。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藻類可分為12門,其中11門有海生種類。關於各門海藻的種數已總結成表(見海洋植物)。各門藻類的主要特徵見表。
藍藻門(Cyanophyta) 分類學家對藍藻門的分類系統地位存在著不同的意見:依其具有藻膽素,有人把藍藻與紅藻合為一門;因與細菌同樣由無真核細胞構成,有人將兩者合為原核生物界,藍藻為該界下的一個門;因與細菌同樣營分裂生殖,有人將藍藻和細菌歸為裂殖植物;在把生物分為5界或6界的意見中,藍藻又被單獨劃為一界。這里按多數藻類學家的意見,將藍藻作為藻類的一門。
藍藻門下只有一綱,即藍藻綱。根據藻體為單細胞、絲狀體和非絲狀群體的形態以及生殖等特徵再分目。藍藻分布的范圍很廣,從極地到赤道海岸均有分布。營浮游、底棲、共生和寄生等生活方式。
紅藻門(Rhodophyta) 分兩綱:①紅毛菜綱(Ban-giophyceae)。絕大多數種為絲狀體或簡單的葉狀體,極少數種為單細胞。紋孔連結可存在,但在光學顯微鏡下不易見到。細胞單核常有一較大的片狀星形色素體和一澱粉核。彌漫性生長。除紫菜及紅毛菜等少數屬種外,生活史中據目前所知只有無性生殖。果胞來自營養細胞。二倍期只限於合子階段。海水中有紅刺藻目、紅毛菜目和紫球藻目。②紅藻綱(Rhodophyceae)。所有屬種的基本構造為絲狀體。紋孔連結易於見到,並分初生和次生兩種。除極少數(珊瑚藻科和紅葉藻科)偶見中間生長外,全為頂端生長。絕大多數屬種的生活史為 3個階段。多數的不動精子和果胞分別生長在不同的藻體上。孢子體生四分孢子囊,偶見單孢子囊、雙孢子囊或多孢子囊。真紅藻綱內有海索麵目、隱絲藻目、杉藻目、紅皮藻目、掌藻目和仙菜目。
隱藻門(Crypotophyta) 只有一綱,內有隱鞭藻目。
甲藻門(Dinophyta) 有兩綱:①縱裂甲藻綱(Des-mophyceae)。藻體為單細胞,有兩條無茸不等長的鞭毛生在細胞的前端或近前端處,營浮游生活。②橫裂甲藻綱 (Dinophyceae)。藻體為游動的單細胞或由單細胞連成各種形狀的群體。在細胞腹面縱橫溝交界附近側生兩條鞭毛,一條多茸,另一條無茸。
黃藻門(Xanthophyta) 只有黃藻綱,內分6目。
金藻門(Chrysophyta) 有兩綱:①金藻綱 (Chry-sophyceae)。有兩條不等長的鞭毛,一條無茸,一條多茸,或只有一條多茸鞭毛。②定鞭金藻綱(Haptophyceae)。有兩條等長的無茸鞭毛;有附著鞭毛。
硅藻門(Bacillariophyta) 分兩綱:①中心綱(Cen-tricae)。細胞呈各種形狀,群體為鏈狀。殼面有輻射對稱的花紋,沒有殼縫或假殼縫,不能滑動。②羽紋綱(Pen-natae)。殼面花紋以殼面長軸為中線,兩側對稱,殼面有或無殼縫,或假殼縫,能滑動。
褐藻門(Phaeophyta) 其分類依據生活史、藻體構造和生長樣式等,曾經分為3個綱或3個亞綱。70年代以來的研究,摒棄了上述部分依據,3個綱的分類法也被廢棄,認為只有褐藻綱一個綱。其中絲狀體構造、生活史為等世代交替的種類,是最原始的;生活史中缺乏無性孢子生殖,並顯示出配子體世代的退化和有性生殖明顯的卵配化,則為高級的種類。褐藻綱內分12個目。
原綠藻門(Prochlorophyta) 藻體單細胞,草綠色,聚生在含膠的被囊動物,特別是海鞘體上。多見於潮下帶珊瑚礁上。這是新發現的一門。由於細胞為原核,色素體與綠藻門的相同,因而在演化上被認為是綠藻門的祖先。全門只有原綠藻綱。中國西沙群島和海南島已有發現。
裸藻門(Euglenophyta) 只有一個綱,即裸藻綱。
綠藻門(Chlorophyta) 依據其形態、構造和生殖特徵區分為數綱,海水中只有綠藻綱,內分10個目
【經濟和生態價值】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海藻具有葉綠素和其他色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是海洋中有機物質的初級生產者。它們創造的有機物和積累的能量是整個海洋生物界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海藻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是大氣和海水中氧的極其重要來源。
海藻可供給人類直接食用。據統計,全世界可供食用的海藻近百種,其中綠藻的石蒓、滸苔、礁膜,褐藻的海帶、裙帶菜和紅藻門的紫菜、掌藻(Palmaria palmata)等都是負有盛名的。海藻能為葯用已有悠久的歷史。據中國《神農本草經》和《名醫別錄》記載,羊棲菜和昆布是治療甲狀腺腫的最早的中葯,鷓鴣菜和海人草是有名的驅蛔葯用海藻。海藻可用做家禽和家畜的飼料,海藻體內含鉀豐富,還可用作農田肥料。
另一個重要的用途是從海藻中提取藻膠及其他化合物。瓊膠是從紅藻門石花菜、雞毛菜和江蘺等屬種中,提取的一種藻膠。由於它有特殊的膠凝性質,顯著的穩固性、 滯度和滯後性, 在學術研究上被廣泛利用為細菌培養基;在食品、 釀造、塑料、 印刷等工業上有很大用途。卡拉膠是紅藻門麒麟菜、角叉菜、杉藻或沙菜等屬種中提取的另一種藻膠。由於此膠有特殊的穩定效果,已被廣泛用於食品製造工業上。褐藻膠是從大型褐藻(如海帶、巨藻等)中提取的,由於其特殊的理化性質,多應用於紡織、制紙、塗料和食品工業中。此外,從紅藻門的海蘿中所提取的海蘿膠和從叉藻中提取的叉藻膠(又名丹麥瓊膠),也都分別應用於紡織和食品工業,特別是乳製品上。
有些海藻的產量很大,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每 1公頃的海面就生長有 60~100噸巨藻及其他的藻類。人們正在研究在海面上栽培巨藻,作為新的沼氣能源材料。硅藻死後沉積而成的硅藻土,是研磨光學鏡片的材料,還常在工業中被用做過濾劑和吸附劑。
為害人類的海藻目前知道的很少,除赤潮外,主要是有些海藻對海洋生物養殖事業有所危害(見海洋有毒植物)。有些海藻如滸苔、水雲等是海洋污著生物,使艦船減速,給國防和交通運輸事業帶來一定影響。
【各種無脊椎動物間的進化關系】
無脊椎動物占動物種類總數的95%。包括由低等到高等的動物界34個門中的 33個。其形態結構由簡單到復雜極其多樣。動物界絕大部分的進化過程或事件在無脊椎動物中都已經發生。它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許多基本的形態結構在脊索動物中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下來。
在原始海洋這個得天獨厚的環境中,單細胞的原生動物經過群體階段,發展為多細胞動物,也稱後生動物。在後生動物中,海綿動物是最原始的類型,而且已經特化,所以,它是進化中的旁枝。雙胚層的腔腸動物是進化的主幹。由雙胚層動物向三胚層動物發展,出現了兩種發育方式,一種是節肢動物式的,另一種是棘皮動物式的。在節肢動物式發育的一枝上,先發展出扁形動物和線形動物,然後分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向有貝殼的方向發展,進化出軟體動物等;二是向有體節和外骨骼的方向發展,進化出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在棘皮動物發育的一枝上,棘皮動物是一個特化了的旁枝,主幹是脊索動物,尤其是發展到脊椎動物,就成了動物系統發育主幹中的主幹。
人們在距今約5億~6億年前寒武紀初期的地層中,發現了各類骨骼化的無脊椎動物,如有孔蟲類、古杯海綿、珊瑚、腕足類、甲殼類和棘皮動物等所有無脊椎動物各個門的化石。說明在這之前無脊椎動物已經經歷了漫長的進化發展過程,可是在前寒武紀的地層中,發現的化石少而分散。不過在上世紀以來,有了幾次重大的發現:加拿大的布爾吉斯動物群、澳洲的伊迪卡拉動物群和中國雲南的澄江動物群。
【海洋脊椎動物】
包括有海洋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其中,海洋魚類有圓口綱(Cyclostomata)、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和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海洋爬行動物有棱皮龜科 (Dermochelidae),如棱皮龜(Dermochelys); 海龜科(Cheloniidae), 如蠵龜(Caretta)和玳瑁(Eretmochelys);海蛇科(Hydro-phiidae),如青環海蛇 (Hyd-rophis cyanocinctus)和青灰海蛇(Hydrophis caerulesceris)等。 海洋鳥類的種類不多,僅佔世界鳥類種數的0.02%,如信天翁、鸌、海燕、鰹鳥、軍艦鳥和海雀等都是人們熟知的典型海洋鳥類。分布於中國的海洋鳥類約有20多種,它們一部分為留鳥,大部分為候鳥。中國常見的海洋鳥類有: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的白額鸌(Puffinus leucomelas)和黑叉尾海燕 (Oceanodroma monorhis)等, 鵜形目(Pelecaniformes)的褐鰹鳥(Sula leucogaster)和紅腳鰹鳥(Sula sula),雨燕目(Apodiformes)的金絲燕(Collocalia vestita)和短嘴金絲燕 (Collocalia brevirostris)等。 海洋哺乳動物包括鯨目(Catacea)、鰭腳目(Pinnipedia)和海牛目 (Sireni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