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綠化如
① 生態修復園林綠化指的是什麼
生態修復園林綠化指在完成人工景觀布景的同時,利用布景所需植物進行生態修復。如垃圾填埋場在填埋滿封場後,即有可能在其上改建為公園、種上植被。一方面這些植物起到公園園林景觀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對地下垃圾填埋場的污染物進行吸收、降解,從而完成對地塊的修復。
如有用請採納。
② "生態"和"綠色"有什麼區別
生態的產生最早也是從研究生物個體而開始的,「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也越來越廣,人們常常用「生態」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有狹義與廣義之說。
以狹義來說,綠色文化是人類適應環境而創造的一切以綠色植物為標志的文化。包括採集———狩獵文化、農業、林業、城市綠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學科等。以廣義而言,綠色文化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協同發展、與諧共進,並能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續農業、生態工程、綠色企業,也包括了有綠色象徵意義的生態意識、生態哲學、環境美學、生態藝術、生態旅遊,以及生態倫理學,生態教育等諸多方面。,如健康的、美的、和諧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態」修飾。
③ 關於綠化美化環保的相關內容
(一)嚴保現有綠化成果
一方面要加強現有綠化的養護工作。要加強市政公共綠化養護的招投標工作,完善綠化管養考核制度及評分標准,堅持管養不達標淘汰制度,加強對承包鹽田區綠化管養單位的考核,提高綠化管養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城市所依託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濕地等自然生態敏感區域的保護,維持城市地域自然風貌,反對過分改變自然形態的人工化、城市化傾向。在城市開發建設中,要保護原有樹木,特別要重點保護大樹、古樹;在道路改造過程中,反對盲目地大規模更換樹種和綠地改造,禁止隨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樹;堅決查處侵佔、毀壞綠地和隨意改變綠地性質等破壞城市綠化的行為。
(二)加強環境綜合整治,有步驟開展綠化升級改造工作
對全區黃土裸露地段,特別是鹽田港後方陸域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全面解決綠化盲點造成的黃土裸露問題;重點對有路無樹的路段進行調查整治,對行道樹路段進行查漏補缺。為避免重復建設和盲目投資,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有步驟地開展全區綠化升級改造工作。對區域開發建設已經成形,市政設施已經完善區域,要重點加強綠化升級改造工作。2007年,鹽田區完成了沙頭角海濱棧道綠化升級改造工作,豐富了海濱棧道綠化植物品種和層次,園林布局、美化效果更加突出,收到了很好的環境效果和社會反響。2008年,可著手高速公路出入口區域綠化升級改造工作,同時可著手道路樹穴改造和環境點綴工程。改造工程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增加喬、灌、地被種植量,努力增加單位綠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綠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要適當降低草坪比例,減少塑料等建築小品和大型噴泉的使用;對現有草坪面積過大的綠地,要合理補植喬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要加強城市綠化隔離帶、城市道路分車帶和行道樹的綠化建設,增加隔離帶上喬木種植的比重,建設林蔭道路;要推廣立體綠化,在一切可以使用的地方如立交橋、廊架、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地段和區域進行垂直綠化,進一步提高單位綠地生物量,達到綠化、美化、藝術化環境效果。對於區域開發建設尚在規劃建設進行中,市政設施尚未完善區域,為達到綠化美化環境效果,綠化建設宜進行臨時、簡易綠化,實施環境綜合整治,避免黃土裸露,改善環境臟、亂、差等問題。
(三)積極落實上級政府布置的園林綠化建設任務,打造綠色生態城區
要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級政府布置的各項園林綠化建設任務,打造綠色生態城區,積極推進深圳市 「生態市」 建設步伐。2008年,要在全區主要道路沿線、公園、公共綠地、二線關口等地點,廣種市花勒杜鵑,彰顯城市特色;要繼續推進社區公園建設,打造「公園之城」;在城市廣場、閑置地、拆違建地等一律能綠化的地段見縫插綠等。
(四)加強宣傳,積極引導社會參與園林綠化工作。
強化政府在資源協調、理念引導、規劃控制、政策保障和技術推廣方面的作用,積極引導、推動全社會參與城市綠化建設工作。加強房地產項目、工業園區等建設項目的綠化規劃控制要求,引導企業通過科學的植物配置,增加喬灌木地被種植量,努力增加單位綠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綠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要推廣立體綠化,在一切可以使用的地方進行垂直綠化,推廣屋頂綠化。同時,加強宣傳,積極引導,利用「植樹節」、「六五」世界環境日等節日,引導社會參與生態城區建設,發動社會各界、企業、團體積極捐種、認種城市綠化樹木。
科學規劃,開拓創新,城市綠化向美化藝術化轉變
鹽田區城市綠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鹽田區園林綠化建設工作要有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管理。
(一)高起點規劃
鹽田區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雖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但存在可用綠化土地少,綠化建設規劃紊亂,土質差,汽車尾氣污染嚴重等劣勢。為此,開展鹽田區綠地系統研究及其生態規劃類的研究項目,高起點規劃鹽田區園林綠化建設,選擇適合在鹽田區種植的、造型優美的植被,有計劃、有系統的開展綠化建設或升級改造工作尤為必要。要高起點規劃以喬木為主體、植物物種豐富多彩、具有南亞熱常綠闊葉林特徵植被,建設生態功能穩定、生態效益良好的城市園林生態系統,增加植物資源總量,初步形成「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城市園林景觀體系。城市綠化向美化、藝術化轉變,努力把鹽田區建設成為擁有美麗的海濱生態風景和山林綠地生態風景線、最適宜人居的國際化園林城區,建設成為單位面積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山、海、城」共生的「生態園林城區」。
1、堅持實行城區綠地建設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的方針,大力提倡低養護成本的生態式綠化,達到建設一片,綠化一片,美化一片的目標要求。
2、積極開展立體綠化,推廣屋頂綠化,建造喬、灌、草、藤有機結合的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復層綠化群落,增加單位土地生物量,城市綠化向美化、藝術化轉變。
3、公園綠地的建設應根據規劃重點突出文化與景觀特點,做到「園園有看點,個個是精品」;街頭綠地應結合周邊道路與建築,處理好與城市的交通和對景關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行道樹選擇要充分綜合考慮景觀性、遮陽性和抗風性等要求,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規劃建設,做到「一路一景」,樹種多樣化,層次分明。但應在統一中求變化,不應太雜亂。城市主幹道應選擇抗污染性強的高大樹木作為行道樹;高速路兩旁盡可能留出綠化帶來建設防噪林,同時兼具風景林地的作用;城市次幹道應選擇高大濃蔭常綠樹木,盡可能形成綠色廊道。
5、生態綠地則宜在保護生態系統的前提下,逐步進行林相林分改造,修復已破壞的山體,盡可能做到綠量最大化。山體與城市銜接的區域,應用耐貧瘠、固土能力強的植被以減少水土流失。有必要、有選擇性的對山林景觀進行特色規劃,使山林背景隨季節變化而呈現更美的景觀。對城郊山林進行系統的公園規劃,建立多個功能各異、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園,以滿足市民休閑、觀賞、康體健身的需要。
(二)高標准建設
對城區主要道路、重要節點、對外銜接窗口等區域,高標准設計,高標准建設園林綠化,凸顯城區風貌和人文景觀。要加強城市綠化隔離帶、城市道路分車帶和行道樹的綠化建設,增加隔離帶上喬木種植的比重,建設林蔭道路。在高標准建設的同時,要堅持走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之路。
1、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土地資源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基礎,要確保城市園林綠化用地,同時按照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的原則,合理規劃園林綠化建設用地。在有效整合城市土地資源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滿足城市綠化建設用地的需求;在建設中要盡可能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徵,減少客土使用,反對盲目改變地形地貌、造成土壤浪費的建設行為;要通過合理配置綠化植物、改良土壤等措施,實現植物正常生長與土壤功效的提高。
2、加強科學規劃設計。要通過科學的植物配置,增加喬灌木地被種植量,努力增加單位綠地生物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綠地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要適當降低草坪比例,減少塑料等建築小品和大型噴泉的使用。對現有草坪面積過大的綠地,要合理補植喬灌木、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
3、積極提倡應用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要優先使用成本低、適應性強、土地特色鮮明的鄉土樹種,積極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廣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較強的地被植物,營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郊野氣息的自然景觀。反對片面追求樹種高檔化、不必要的反季節樹種,以及引種不適合本地生長的外來樹種等傾向。少種棕櫚類植物,盡管棕櫚類植物外形較為美觀,但冠幅小、調節小氣候的能力有限,且棕櫚類植物病蟲害嚴重,維護成本高。蟲害發生時,景觀效果差,治療不及時,苗木常常枯死。
4、實施自然生態建設。要積極推進城市河道、景觀水體護坡駁岸的生態化、自然化建設與修復。建設生態化廣場和停車場,盡量減少硬質鋪裝的比例,植樹造蔭。鋪裝地面盡量採用透氣透水的環保材料,提高環境效益。堅決糾正在綠地中過多使用高檔材料、配置昂貴燈具、種植假樹假花等不良傾向。減少不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高標准草坪、綠籬、花壇等綠地比重。
(三)高水平管理
園林綠化「三分在種,七分靠養」,高標准規劃、高標准建設的園林綠化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並持續發展,高水平管理凸顯重要。
1、加強市政公共綠化養護的招投標工作,完善綠化管養考核制度及評分標准,堅持管養不達標淘汰制度,加強對承包鹽田區綠化管養單位的考核,提高綠化管養水平。
2、要以建立生態化、人文化、系統化和網格化的綠地系統為目標,從過去局限在城市內部的園林綠地系統拓展到區域生態系統,重視綠地生態功能的保護、恢復和建設。要嚴格執行《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加強監督管理,維護生態系統的科學性、完整性和連續性,實現從「規劃建設」到「規劃保護」的轉變。
3、綠化管養工作走節約型園林綠化之路。要大力推廣園林綠化節水技術,積極開展中水、雨水回收利用以及使用微噴、滴灌等節水措施,降低園林管養成本;推進樹枝粉碎等園林廢棄物利用,擴大樹枝粉碎制肥的產能,減少綠化垃圾佔用垃圾填埋庫容,發展園林循環經濟;進一步加強太陽能、風能等循環經濟項目在園林綠化項目中的應用。更多相關信息可參考京廣華藝公司網站查看。
④ 中國綠化現狀如何
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已超8億畝 森林覆蓋率達18.21%
2007年8月22日,首屆中國生態小康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舉行。下午14:30,舉行生態小康總論、循環經濟專場、節能減排專場。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新聞辦公室主任曹清堯就我國的生態生態現狀及建設目標作了精彩演講。
他首先介紹了我國生態建設取得的成績。我國造林綠化事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人工林保存面積已經超過8億畝,森林面積達26.3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全國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為主體,社會造林和義務植樹共同發展的造林綠化新格局。
中國生態建設目標:2010年森林覆蓋率超19%
曹清堯指出,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我國生態建設的目標是:力爭到2010年,使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19%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風沙區的沙漠化有所緩解,全國生態狀況整體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林業產業結構趨於合理;到2020年,使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重點地區的生態問題基本解決,全國的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林業產業實力顯著增強;到2050年,使森林覆蓋率達到並穩定在26%以上,基本實現山川秀美,生態狀況步入良性循環,林產品供需矛盾得到緩解,建成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
中國計劃造林任務超過10億畝 總投資達數千億元
重點林業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曹清堯指出,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相繼啟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等六個林業重點工程,規劃范圍覆蓋了全國97%以上的縣,計劃造林任務超過10億畝,總投資達數千億元。
國家林業局曹清堯:森林缺乏導致中國六大生態危機
曹清堯指出,由於歷史原因,及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我國生態條件十分脆弱,尤其是,我國森林資源稀少,人均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僅分別為世界的1/4、1/6。由於森林的缺乏,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影響當前我國小康社會建設的六大生態危機。
生態危機之一:沙漠化。沙漠化居全球生態危機之首,正在逐步從生態危機延伸為生存問題、貧困問題、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嚴重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成為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心腹之患。全國荒漠化土地達267.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9%,沙化土地174.3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8.2%,全國有4億人口直接飽嘗沙害的痛苦。
生態危機之二:水土流失。我國的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陸地總面積的1/3,每年流失土壤50億噸,其養分相當於4000萬噸化肥。全國8.2萬座水庫總庫容的三分之一被泥沙淤積。過去50年中,因水土流失而損毀的耕地在270萬公頃左右,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特別是農村的發展。
生態危機之三:乾旱缺水。半個世紀前,魯迅先生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話:「林木盡伐,水澤湮枯,將來的一滴水,將和血液等價。」由於森林銳減和濕地退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水荒。全球60%的陸地淡水資源不足,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1/3的人口生活在中度或重度缺水環境之中。我國是世界上的貧水大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國約有400個城市供水不足,缺水60億噸以上;農村居民有4300多萬人飲水困難,農作物年均乾旱面積達到3.8億畝,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300億元。
生態危機之四:洪澇災害。俗語說「窮山必有惡水」。近些年來,洪澇災害肆虐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十分嚴重。由於森林被大量砍伐,孟加拉國洪水災害由歷史上每50年1次上升到20世紀後期的每4年1次,我國長江流域過去500年共發生53次大洪水,而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就發生了近20次。
生態危機之五:物種滅絕。根據專家測算,由於森林的大量減少和其他種種因素,現在物種的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從1900年以來,人類大概已毀滅了已存物種的75%。1自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30年中,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減少了35%。我國處於瀕危狀態的動植物物種數量為總量的15—20%,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生態危機之六:溫室效應。近100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30%以上,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北極地區的冰蓋因此減少了42%,海平面上升了約50厘米。1960年以後,由於溫室效應,全球氣溫上升了0.5-0.7度。
中國建濕地自然保護區473個 45%得到有效保護
自然生態保護工作得到有力加強
曹清堯介紹說,全國林業系統管理的自然保護區達到1700多個,面積18億畝,占國土面積的12.49%,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大熊貓、蘭科植物等15大物種被納入國家重點保護項目,建立野生動物拯救繁育基地250多處、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保育基地400多處和規模培植基地1000多處,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形成了穩定的人工種群,物種資源穩中有升。濕地保護成為亮點,目前共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473個,現有自然濕地的45%得到有效保護。
06年林業總產值首超1萬億元 十五林業科技貢獻率達35%
2007年8月22日,首屆中國生態小康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舉行。下午14:30,舉行生態小康總論、循環經濟專場、節能減排專場。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新聞辦公室主任曹清堯就我國的生態生態現狀及建設目標作了精彩演講。
林業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曹清堯說,林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結構不斷優化,聚集度不斷提高。2006年林業總產值首次超過1萬億元。除木材、人造板、干鮮果品、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森林旅遊等傳統產業外,林業生物柴油、生物酒精和生物發電等生物質能源等新興產業已顯示出勃發的生機。
林業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十五」期間,共到位各類林業建設資金2120億元。林業科技貢獻率達到35%。形成了以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防沙治沙法、退耕還林條例等為框架的林業法律法規體系。
1998-2006年中央投入870多億元用於生態建設
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副司長胡恆洋說,針對上個世紀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出現的生態日益惡化的情況,1998年,國務院制訂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從那以後,結合1998年開始發行建設國債以來,我們開展了史無前例的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工作。
1998年到2006年,我國在中央政府安排的國債投資,用於生態建設的投入達到了870多億元,用於林業的生態投資達到了2000多億元,據不完全統計,農業方面的草原保護、水土保持保護,全國用於生態環境建設的不亞於數千億元。
我國建設投資的主要任務是基礎設施建設。1998年以來,相繼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風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並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就。例如從1999年開始,國家已經安排退耕還林1.39億畝,中央累計投入1300多億元。
⑤ 什麼叫綠化
你指的是環境生態綠化還是建築綠化?
生態綠化是自然環境受到台風、地震、火災等內天然災害,或人為開發破壞容時,為了加速自然環境的復原,我們可以利用生態理念配合人工造林的方式,讓受創的環境加速形成極盛相階段的森林植被。多採用原生種植栽(最適合本土之氣候與環境)、多層次植栽(於喬木下方種植耐陰性灌木及地被植物,以增加植栽數量、提升校園對二氧化碳固定量之貢獻,以降低溫室效應)、立體綠化(增加牆面與屋頂之綠化,以降低建築物之熱負荷)。
綠化建築就是"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產生最少的廢棄物",也就是環保的建築工程。例如可回收的鋼構建材與寒帶木材構材,避免使用鋼筋混泥土建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⑥ 綠色生態環保標語
1.請您愛護綠色,綠是生命之源。
2.踏破青氈可惜,多行數步無妨。
3.用愛心呵護每一片綠色。
4.繞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綠。
5.茵茵綠草地,腳下請留情。
6.小草給我一片綠,我給小草一份愛。
7.我愛花,我愛草,我愛青青小樹苗。
8.芳草依依,大家憐惜。
9.心中有情,腳下留情。
10.天是藍的,草是綠的,心是純粹的。
11.少一串腳印,多一份綠意。
12.請讓我們的腰桿永遠挺直!
13.我很怕羞,請別碰我!
14.花草是我的朋友,請多一份愛護!
15.請讓我們的校園永遠充滿綠色。
16.草兒綠、花兒香,環境優美人健康!
17.鮮花還需綠葉扶,學校更需同學護!
18.有了您的真心呵護,學校才會更加美麗!
19.小草對您微微笑,請您把路讓一讓。
20.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
21.綠色明亮了我們的眼睛,是為了讓我們看清足下綠的生命。
22.手上留情花自香,腳下留意草如茵。
23.拯救地球,一起動手。
24.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25.追求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
26.心動不如行動,去怨不如去干。
27.喝潔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這需要您每時每刻愛護環境!
28.手下留情花更艷,腳下留情草更翠。
29.你珍惜我的生命,我還你一片綠蔭。
30.多一聲謝謝,多一個朋友,多一聲抱歉,多一份寬容。
31.你揮一揮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動一動手,不留下任何紙屑。
32.當你不要我時,請把我送回家。
33.注意了,每個人都看見你在這里的一舉一動。(走廊)
34.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圖書館)
35.小草青青,腳下留情。
36.小草正睡覺,請你勿打擾。
37.編織愛心,保護環境。
38.學校是我家,人人都愛它。
39.花香陣陣,鳥鳴聲聲。琅琅書聲,濃濃情深。
40.人人參與環境保護,個個爭當綠色天使。
41.走一走,看一看,花紅柳綠美無限。
42.花木有情報春暉,同學愛護喜心扉。
43.你來繞一繞,我來笑一笑。
44.問壇哪得綠如許,為有大家來愛護!
45.創建綠色校園,從你我做起。
46.美化生活,凈化心靈。
47.建設綠色校園,增強環保意識。
48.創造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
49.綠色校園,綠色生活。
50.綠色是我們的家園。
51.它失去了保護,我們就失去了健康。
52.給我一片綠,還你一片蔭。
53.輕輕抬起你的小腳,我在你的腳下微笑。
54.如果沒有樹木,世界將會暗淡無光。
55.愛無限,綠無邊。
56.多一份綠色,多一份健康。
57.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
58.環境好,生活就好。
59.小花小草傳芳香,請你把路繞一繞。
60.少一個腳印,多一份芳香。
61.花草樹木都是寶,沒它我就不行了。
人人都來愛護它,世界才會更美妙。
62.人類只有好好地對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無限地回報人類。
63.青青小草有生命,請君足下留情。
64.保護環境,少說多做,讓校園成為綠色的殿堂。
65.請您足下繞一繞,草兒向您笑一笑。
66.除了足跡,什麼都不能遺留;除了回憶,什麼都不要拎走。
67.勸君多走幾步路,莫把草坪當馬路。
68.只要給予一些愛,就能給你帶來鬱郁蔥蔥的綠蔭。
69.別在綠色消失時,我們才去後悔。
70.保護學校環境,共創學生聖地!
71.小草青青,花香飄飄;青草鮮花,應當愛惜。
72.花兒以花香回報我們,我們只需腳下留情。
73.讓花兒含笑,讓草兒傳情,讓心兒綻放。
74.一草一木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
75.少一個腳印,多一個生命,不銹鋼水箱。
76.要想校園凈又美,健康文明記心裡。
77.環境你不愛,美景不常在。
78.珍愛生靈、節約資源、抵制污染、植樹護綠。
79.保護環境,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80.樹環保之風,迎美好明天。
81.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愛護學校從學生做起。
82.學校一片綠,學生心中一片春。
83.我們是幼苗,我們都需要呵護。
84.大路隨你走,別踩在我頭。
85.綠色象徵生命,珍惜生命,環保第一。
86.人重臉,樹重皮,請勿牆上留痕跡。
87.為了美麗家園,請從小事做起。
88.鳥兒渴望潔凈的天空,人類渴望綠色的家園。
89.保護生態環境,就是愛護自己。
90.青青綠葉紅花,豈能肆意踐踏(請勿踐踏草坪)
91.邁步留意地下草,撣指莫折枝頭花。
92.不要讓白色的面紗罩在我綠色的笑顏上。
93.當你昂首闊步時,我在你腳下呻吟。
94.你的行動代表花的未來。
95.垃圾箱:請你近距離投籃。
96.小草微微笑,請你繞一繞。
97.讓綠色看得見,讓綠色聽得見。
98.撿起片片紙,傳遞深深情。
99.鳥語花香,愛賞共享。
100.小草青青,腳步輕輕。
101.今天節約一滴水,留給後人一滴血。
102.同建綠色校園,共享鳥語花香。
103.乘陰靠綠樹,美化靠大家。
104.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
105.綠色,永恆的美;校園,永遠的家!
106.愛護小草吧,它是春天的信使!
107.賞花愛花花更美,觀景惜景景更幽。
108.讓校園陽光普照,讓綠色神聖美妙。
109.同花兒一起開放,和小樹一起成長。
110.給我一份愛,送你一片綠。
⑦ 園林綠化前景如何
前景很好。
城市園林綠化行業伴隨城市化率的不斷提高而穩步成長。2001年以來中國園林綠專地面屬積逐漸擴大。截至2011年底,中國擁有園林綠地面積245.27萬公頃,是2001年(94.7萬公頃)的2.59倍。同時,中國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也在逐步增長,2001-2012年的10年間增長了2倍多。2012年中國建成區綠地覆蓋面積達171.9萬公頃,同比增長6.64%。
在園林綠化中,綠化苗木是首先要准備的材料之一,包括工程造價、工程設計,都涉及到苗木。主要園林苗木有:行道樹、花灌木、松柏類、草本草坪、竹子、水生植物、盆景盆栽、花卉、大樹古樹、造型樹、木結構亭台、木結構景觀橋、高羊毛等。產地浙江、安徽、江蘇長景園林、河南、山東。
⑧ 陽光生態城綠化如何
陽光生態城綠化是很好的,小區綠化率達到40%以上,此外,陽光生態城三面環山,一面環海,坐落在蛇島、老鐵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周邊還有零污染的海濱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