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濕地生態服務

濕地生態服務

發布時間: 2020-12-21 04:31:24

1. 濕地公園的管理

根據《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濕地公園分為以下兩級:
(1)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的主題突出,濕地生態環境優良、濕地景觀特別優美,觀賞、科學、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對區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且生態旅遊服務設施齊全;
(2)省級濕地公園:濕地公園的主題突出,且濕地生態環境良好、濕地景觀有特色,有一定的觀賞、科學、文化價值,對區域生態環境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且具備必要的旅遊服務設施。 1.濕地土層結構改造
土壤結構對濕地公園的營建起著重要作用。由於砂土營養物含量低,植物生長困難,而且容易使水體快速滲入地下,所以不宜設在最下層。而粘土礦物有利於防止水體快速滲入地下,並可限制植物根系或根莖穿透,故通常採用粘土構築濕地下層。壤土也可以代替粘土置於底層,但應適當增加厚度。
2.濕地護岸生態設計
作為水陸交界地帶的濕地岸邊環境的營建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精心考慮。混凝土砌築的護岸破壞了濕地對周圍環境應有的過濾和滲透作用。而人工草坪由於自我調節能力弱,大量的澆灌、除草、噴葯等管理措施,極易導致殘余化學物質流入水體造成污染。 自然濕地生態系統對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強調的是濕地生態系統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護、展示,突出濕地特有的科普教育功能和自然文化屬性。其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要注意幾點。 保持濕地的完整性
依託原有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群落,是濕地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基礎。對原有濕地環境的土壤、地形、地勢、水體、植物、動物等構成狀況進行調查,在准確掌握原有濕地情況的基礎上,科學配置與濕地原生態系統相互結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景觀效果,才能在設計中保持原有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
在考慮人的需求之外,濕地景觀設計還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整體和諧。通過調查周圍居民對該景觀的影響、期望等情況,在設計時才能統籌各個因素,包括設計的形式、內部結構之間的和諧,以及它們與環境功能之間的和諧。
這樣也才能在滿足人的需求的同時,保持自然生態不受破壞,使人與自然融洽共存,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保持濕地網路系統的完整性。 保持生物多樣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一是應考慮植物種類的多樣性,二是盡量採用本地植物,三是在現有植被的基礎上適度增加植物品種。多種類植物的搭配,不僅在視覺效果上相互襯托,形成豐富而又錯落有致的效果,而且與水體污染物的處理功能也能夠互相補充,有利於實現生態系統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環。其原則是在現有植被的基礎上,適度增加植物品種,從而完善植物群落。 科學配置植物種類
植物的配置設計,要從濕地本質考慮,以水生植物作為植物配置的重點元素,注重濕地植物群落生態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觀效果的完美體現。
從生態功能考慮,應選用莖葉發達的植物以阻擋水流、沉降泥沙,採用根系發達的植物以利於吸收水系污染物。
從景觀效果上考慮,有灌木與草本植物之分,要盡量摸擬自然濕地中各種植物的組成及分布狀態,將挺水(如蘆葦)、浮水(如睡蓮)和沉水植物(如金魚草)進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層次水生植物景觀。
從植物特性上考慮,應以鄉土植物為主,外來植物為輔,保護生物多樣性。 因地選擇植物品種
喬灌木及地被植物可選用銀杏、香樟、水杉、櫻花、落羽杉、池杉、楸樹、黃連木、烏桕、苦楝、石楠、楓楊、榕樹、垂柳、沙地柏、迎春、石竹等;水生植物可選用荷花、菖蒲、香蒲、澤瀉、水鳶尾、蘆葦、金魚草、水竹、水蓼、水蔥、金魚藻;草坪草可選用冷季型的早熟禾、黑麥、剪股穎,暖季型的狗牙根、地毯草、馬蹄金等。 此外,設計中還應設置一些動物食源植物和鳥嗜植物,為鳥類提供食物來源。在濕地公園內的水體一側盡量不安排高大喬木,為鳥類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

2. 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是什麼

自然界中的濕地對自然氣候的調配具有很強的作用,並且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物種貯存、氣候調節和保護生態的作用,對自然生態的調節和人類社會的生活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濕地是河流和湖泊蓄水調洪的重要貯庫。濕地具有很好的容納性,這主要是因為其自身的巨大的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和沉積物具有很好的蓄水性。每到一年期間的汛期洪水到來時,濕地就會對其起到很好的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等作用,對全中國的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濕地在汛期蓄存的洪水,等到汛期過後,就會適當的排出多餘的水量,隨著河川徑流流走,有利的保持了河流和湖泊流域的水量平衡。

在自然界中,除了江河、溪溝、湖泊、水庫、池塘等處可以很好的蓄水外,濕地也是一個重要的蓄水基地。濕地主要是通過滲透等方法,對地下蓄水層的水源水源進行不斷地額補充,對維持自然中地下水的水位,保證地球水資源循環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為濕地的地域面積比較的大,所以濕地可以通過蒸騰作用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調查現實證明,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同時生長在濕地環境中的水生植物,還可以對其周圍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和氣體,做到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濕地對調節區域小氣候,優化自然環境,減少風沙乾旱等,都具有很強的功效,是大自然天然成就的過濾器。

中國的濕地地域板塊較多,大部分的濕地分布在高原、平川、丘陵、海塗等地域,由於其特殊的生態環境,所以造就了其特殊而多樣的生態系統特徵。中國的濕地分布廣泛,跨越寒、溫、熱等多種氣候帶,形成生物種類多樣,物產資源豐富的生態系統體系。據調查顯示,生活在中國內陸濕地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在這其中,還生長著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的鳥類品種,以及不少的珍稀物種。如中國有50種雁鴨種類,佔世界166種雁鴨種類的30%;世界共有15種鶴類鳥類,中國就有其中的9種,占總數的60%,而且在每年的冬天,都會有佔世界總數的95%的白鶴在鄱陽湖越冬。濕地不僅對自然環境的調節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對人類研究自然生態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科研工作者取之不盡的資料庫。

3. 濕地的主要生態功能是

濕地具有哪些生態功能
作為界於陸地和水體之間的客體,濕地兼有水、陸特徵,是自然界中最富生物多樣性生態景觀和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之一,具有特殊的生態功能和寶貴的自然資源價值:
首先可以蓄水調洪,補充地下水。在多雨或漲水的季節,過量的水被濕地(象海綿)儲存起來,直接減少了下游的洪水壓力。然後,在數天、數周甚至數月里,再慢慢地釋放出來,補充給河流或下滲補充地下水,有效地緩解枯水期河流缺水或斷流的問題。
其次是調節氣候。通過蒸發,濕地可持續不斷地向大氣輸送大量的水氣,調節區域的氣候,降低旱災發生的頻率和危害。拉薩氣候乾燥,有那麼一大片湖泊和濕地,水分蒸發,可使城市的空氣濕潤,沒有這片濕地,拉薩的氣候條件就更加乾燥。專家們呼籲,高原都市拉薩旁有一大片湖泊和沼澤地,千萬要保護好,不僅有利於城市市民的生活,而且也有利旅遊者的身體健康。
第三起到凈化天然水體的作用。水流經過濕地,流速減緩,有助於污染物的沉澱,特別是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礦化物質,對水體起凈化作用。因此,利用人工濕地凈化污水成為一種簡便、節省、實用的初級污水處理技術。
第四,控制土壤侵蝕、保護海岸線。濕地及其植被,可穩固基地和削減海浪和海水的沖擊力,有效防止海岸線、河口灣和江河堤岸的侵蝕。
第五,保護生物多樣性。濕地的特殊環境,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造避敵的良好條件,是大量珍稀瀕危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哺乳類和高、低等植物生長和棲息的好場所。濕地保護成為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四大領域之一。
如果把森林比作「大地之肺」,那麼濕地則常常被譽為「大地的腎臟」、「天然水庫」和「天然的物種庫」。保護濕地成為國際環境保護的熱點和各國防洪的一項重要生態措施。而濕地也開始成為一些旅遊者進行生態旅遊的目標。
中國有多少濕地被確認為國際重要濕地?
中國是世界上濕地類型多,面積大,分布廣的國家之一,從寒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全國各地都分布有濕地,總面積達250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2.6%,世界排位僅次於加拿大、俄羅斯。而且,中國具有獨特的青藏高原濕地,是兩大江河長江、黃河的發源地。同時,位於山東黃河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區,大面積的濕地也是自然資源和野生動、植物極為豐富的地區。
象黃河源頭和出海口的濕地一樣,分布在中國其他地區的濕地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據統計,亞洲57種瀕危的野生鳥類中,在中國濕地就有46種;全世界有鶴類15種,在中國濕地就佔有9種,約佔2/3。因此,我國的濕地保護在國際上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國際自然保護界對此十分關注。
根據國際《拉姆薩爾公約》的規定,簽約國必須善用逼供保護其境內具有生態價值的濕地,以保護其豐富的野生生物種類。目前,中國共有7處濕地被《拉姆薩爾公約》確認為國際重要濕地,它們是:青海湖鳥島、江西鄱陽湖、吉林向海、黑龍江扎龍、湖南東洞庭湖、海南島東寨港、香港米浦及後海內灣。
目前中國濕地被破壞的現狀嚴重嗎?
近幾十年來,中國濕地的面積急劇減少,生態功能日趨降低。近40年來,中國沿海地區大約喪失海濱灘塗100多萬公頃,相當於沿海濕地總面積的50%。不僅如此,內陸濕地破壞情況也較嚴重。例如,黑龍江省三江平原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沼澤區,自50年代墾荒以來,已有300萬公頃濕地變為農田。目前所剩的200萬公頃自然濕地也面臨消失的危險。三江平原濕地是一個巨大的溫濕調節器,對調節當地的氣候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一個巨大的天然水源,旱可以蓄水,澇可以分洪,使三江洪 水不能肆意為虐。現在,這種功能已隨濕地大面積的開發、森林覆蓋率急速降低而趨衰退。濕地的破壞,威脅著珍稀瀕危和經濟動植物的棲息地。其東北部是野生動植物的王國,這里生長著1000多種葯用植物、纖維植物、蜜源植物及飼料植物等。作為東北亞候鳥的繁殖中心,這里棲息的鳥類超過150種,獸類3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8種,如丹頂鶴、白鸛、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白頭鶴、梅花鹿,二級保護動物18種,還大量出產烏蘇里貉、麝鼠、環頸雉和狍子等經濟動物。在國際濕地、水鳥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據不完全統計,僅三江平原東北部可直接利用的動植物的價值即達20億元。
但是,隨著濕地的大量開發,一些珍稀動物已瀕臨滅絕。根據國際鶴類基金會1994年5月的航測,三江平原西部七星河流域和嘟嚕河流域濕地面積比1979年前分別縮小了3/5和2/3,候鳥的棲息地正被大量壓縮,數量急劇減少。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三江平原的開發雖然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糧,但開發中帶來的生態破壞應該給予充分的估計。據有關專家的測算,由於工業開發造成的生態破壞,其直接環境損失價值達40億~60億元之多。80年代以前人們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尤其是對濕地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價值認識不足。特別是早期的開發,盲目性較大,加之林木亂砍濫伐,野生動物大量捕殺,使自然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進而也影響了農業自身的發展。
從總體上看,造成濕地嚴重破壞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合理圍墾,包括圍湖造田、圍海造地、截留水源、灘塗開墾等;二是過度開發生物資源,包括屢禁不止的獵殺、捕撈、採挖,以及大量開采泥炭;三是污染日趨嚴重,主要是水污染的嚴重程度已經遠遠地超出凈化水體的能力。 <收起

4. 濕地生態的特徵是怎麼樣的

濕地是陸地和水域之間的過渡區域,是一種生態交錯帶。生態交錯帶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地帶。濕地的這一定義是狹義的,只包括部分水體,即大多數人認為具有挺水植物的地區,而不包括開闊水體,例如,生長有挺水植物的湖濱地區被看做濕地,而大面積的開闊水體就不屬於濕地。由於湖濱地區和開闊水域是緊密聯系的,在資源與環境管理上應視為一個整體,這一定義將二者分割開來,不利於保護和管理等實際工作。

1971年《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國際公認的,是一種廣義的定義,即「濕地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這個定義包括海岸地帶的珊瑚灘和海草床、灘塗、紅樹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澤、沼澤森林、湖泊、鹽沼及鹽湖。這一定義包括了整個江(河)流域,對於保護和管理都有明顯的優點,因為土地利用計劃是針對整個集水區或流域的,而整個流域從上游到下游是連在一起的,所以上游地區任何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都將影響下游地區。因此,提出這一廣義的濕地定義,有助於從系統的角度確保對集水區所有水資源的良好管理。

5. 怎樣保護濕地生態

1998年,「綠色營」為保護濕地生態,奔赴東北三江平原。

當時,「濕地」這個名詞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一般說來,濕地包括沼澤、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帶的灘塗、紅樹林和珊瑚灘,還包括生態功能有限的人工濕地。濕地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科學研究越來越表明它的重要,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以及生物量較大的生態系統;它在調節氣候、蓄水防洪、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別功能,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腎」;二是濕地還向人類提供大量的糧食、肉類、魚、葯材、能源、水源、工業原料,以及濕地所特有的鶴類、鸛類、䴉類等大型水禽和湖沼海岸風光所具有的美學源泉。

此次「綠色營」考察的東北三江平原就是重要濕地,位於黑龍江省東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匯流處)。三江平原地貌廣闊低平、降水集中、徑流緩慢,以及季節性凍融的黏重土質,促使地表長期過濕、積水過多,形成了大面積沼澤水體和沼澤化植被、土壤,構成了獨特的沼澤景觀。這里的沼澤與沼澤化土地面積約240萬公頃,是我國最大的沼澤分布區。當人們還不認識濕地之前,把三江平原稱為「北大荒」,看做「不毛之地」,並且把它當成了開發的首要對象。三江平原被開墾後建有許多大型國有農場,「北大荒」已變成了「北大倉」,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在開墾的同時,該區生態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氣候條件惡化,旱澇災害增加,風害加重,水土流失嚴重,珍稀動植物減少。這種開發的規模和速度,和人們對濕地保護必要性的認識,剛好相悖。

因此,「認識濕地,宣傳濕地,保護濕地」是1998綠色營的基本任務,也是1998年的環保焦點。「綠色營」在選拔營員的時候,要求每個人都要收集和學習有關濕地的資料,寫一篇學習心得。出發之前,營員們聽了「濕地國際」組織陳克林、剛從濕地考察歸來的沈孝輝、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資源研究所馬逸清研究員的報告,對濕地的生態、現實的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再加上出發之前的討論和野外拉練,為此次活動都做好了精神准備。

1998年7月24日是綠色營出發的日子。每個人的營服上都印著四個大字「保護濕地」。其實,怎樣保護濕地?只是一個抽象的願望,誰也拿不出什麼意見和建議。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和調查研究,大家腦子里就開始有些想法了。在營員開會的時候,唐錫陽提出了三點看法:

(1)我們不能等濕地沒有了,再來認識和保護濕地。在當前保護和開發日益矛盾的情況下,新建和擴大保護區的面積是個有力的措施。盡管保護區目前存在各種問題,改進和完善還需要時間,但畢竟多了一個陣地,多了一個實體,也就少了一點可惜和遺憾。

(2)政府應該和濕地學家合作,總結幾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在保護濕地方面搞個立法。譬如什麼地方可以開發,什麼地方不能開發,如何開發,都要以科學為依據,有章可循。如有的地方營養土層很薄,若把下面的沙層和黏土翻上來,不僅糧食產量很低,而且造成風暴沙暴,後患無窮。即使允許開發的地區,也應該改變單純農墾的方式,以開發稻田為主,努力創建稻-葦-魚、稻-魚-麻、草基魚塘、垛田魚塘、果基魚塘等水陸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態模式,以邁入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即使在開發的區劃之內,也應該劃出一定比例的自然濕地保護區或保護小區,這不僅能保護濕地的生態系統,也有益於改善農業生態的局部環境。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由於接觸國內各地知識分子以及日本、美國的專家比較多,環境意識比較強,所以在建立現代化洪河農場的同時,又劃出32.7萬畝濕地建立了洪河自然保護區,還在農場內大幅度擴大水田,以增加人工濕地面積。這種舉措,就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範例。

(3)加強對濕地的宣傳。保護森林,保護動物,道理比較好懂;保護濕地,就不那麼好說了,特別是要讓群眾聽懂,領導聽懂,讓他們懂得保護濕地與目前和長遠的利益都是攸關的大事,就真要下一番工夫。也只有群眾懂了,領導懂了,濕地才能真正保護下來。但從我們接觸的群眾、領導,甚至包括濕地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來看,多對濕地缺乏認識,因此創造多種形式宣傳濕地,是當務之急。特別是今年江河橫溢,早在意中,名曰天災,實為人禍。道理很簡單,樹被砍了,濕地被佔了,長江和許多河流「發話」了,使許多人猛省。我們應該藉助於大自然現身說法,努力宣傳好保護濕地。我們今年把綠色營開往東北三江平原,我也努力把這篇文章寫好,也是一種形式,如果大家重視,形式會是很多的。

1998年8月12日,是「保護濕地」活動臨近結束的日子,好幾個營員在「營員日誌」上深情地寫著,或者親口對唐錫陽說:「希望綠色營永遠不結束。」唐錫陽便翻出了東北林業大學送給他的一個漂亮的小本,並且在上面寫了一段話:

親愛的營員:

我們來自昆明、南寧、重慶、成都、上海、北京、哈爾濱。我們的心願是共同的,相逢是偶然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我們閱讀了祖國東北的濕地景色,看到了烏蘇里江、野荷和白鸛。各種經歷、困難、碰撞以及思想的火花,將永遠鐫刻在我們未來的生活中。

在即將分手的時候,我希望在「東林」送我的這個小本上,留下你最想說的話。

1998年,8月17日,在返回北京的火車上,唐錫陽收回那個小本的時候,它已經寫了多半本,不同的字跡,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不同的心情。唐錫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一頁一頁讀下去。唐老師:

一路風塵,我們又走過了二十多個日夜,綠色營再次讓我感動,您再次讓我欽佩!

1996年,是馬霞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於是1997年我報名參加了綠色營,有幸在您的帶領下走過拉薩。那次西藏之行,不僅讓我結識了許多有著一樣的理想和熱情的朋友,更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西藏之行,將是我一生的財富。正因為如此,當您提出想讓我籌備1998大學生綠色營的時候,我義無反顧地接受了這項任務。

幾個月來,我經歷了從營員到隊長的成長,經歷了從參與者到組織者的變化。由於我個人的能力實在有限,這次綠色營的活動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此,我感到非常內疚和遺憾,但是我真誠地請您相信,我盡了最大的努力!

這次綠色營讓我結識了更多的朋友,讓我更深刻地體驗了自然的美和人性的善,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經過思想的交流、碰撞和融會之後,我們確實長大了,成熟了。

(北京師范大學)郎艷

唐老師:

我衷心地感謝您和馬霞女士創辦了綠色營。

綠色營給每個營員以走進大自然的機會,不僅欣賞自然,更重要的是看望傷痕累累、問題重重的自然母親,去感受她經歷的痛苦,她給人類驕橫行為的教訓。綠色營給每個營員以這樣的使命與任務——喚醒人的良知,深愛自然,保護家園。

(雲南大學)您的學生:陳雪凜

唐老師:

一個68歲老人,應該頤養天年,但卻仍在為中國的綠色事業,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奔走呼號。您的性格、您的修養、您對大自然的信仰,讓我由衷地敬佩。

真的很感謝綠色營,感謝唐老師給了我和全國15所高校的同學們相識的機會。希望唐老師身體永遠這么硬朗。

(哈爾濱工業大學)您的學生:苗紅波

唐老師:

從馬霞的感人事跡中,讓我學會了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去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從和您的親切交談中,讓我領悟到了真正、純粹的環保主義思想,感悟到了什麼才是人類的至真、至善、至美!「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不論我將來走到哪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都會高舉綠色旗幟,讓綠色融入我的人生!

(東北林業大學)您的學生:郭旭光讀完這個本子里營員們的話後,唐錫陽說:「人近七十,我還需要什麼,要錢?要名譽?要地位?都不要,就要這種緣於大自然的至高無上的情誼,字里行間充溢著親切、真摯和共同的抱負。這種人和自然相互交匯與默契的情誼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力量,意味著事業,意味著綠水青山千秋萬代。」

6. 濕地生態系統具有什麼功能

廣闊眾多的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濕地是蓄水調洪的巨大貯庫。每年汛期洪水到來,眾多的濕地以其自身的龐大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沉積物)蓄存洪水,從而起到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的重要作用。全國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長江22個通江湖泊盡管面積銳減,目前容水量仍達600多億立方米,洞庭、鄱陽兩湖蓄洪能力不少於200億立方米,對於調節長江洪水、消減洪災依然起著關鍵作用。同時,濕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後又緩慢排出多餘水量,可以調節河川徑流,有利於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濕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濕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溝的水流外,湖泊、水庫、池塘的蓄水,都是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據估算,我國僅湖泊淡水貯量即達225億立方米,占淡水總貯量的8%。某些濕地通過滲透還可以補充地下蓄水層的水源,對維持周圍地下水的水位,保證持續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濕地是生態環境的優化器
大面積的濕地,通過蒸騰作用能夠產生大量水蒸氣,不僅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一些地方的調查,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因此,濕地有助於調節區域小氣候,優化自然環境,對減少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十分有利。濕地還可以通過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學、生物過程,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濕地是重要的物種資源庫
我國濕地分布於高原平川、丘陵、海塗多種地域,跨越寒、溫、熱多種氣候帶,生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全國內陸濕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在濕地物種中,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特別是鳥類在我國和世界都佔有重要地位。據資料反映,濕地鳥的種類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種。世界166種雁鴨中,我國有50種,佔30%;世界15種鶴類,我國有9種,佔60%,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佔世界總數的95%。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我國濕地內就有31種,佔54%。這些物種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濕地是重要的物產和能源基地
廣闊多樣的濕地,蓄藏有豐富的淡水、動植物、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可以為社會生產提供水產、禽蛋、蓮藕等多種食品,以及工業原材料、礦產品等。濕地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水電、水運,增加電力和交能運輸能力。許多濕地自然環境獨特,風光秀麗,也不乏人文景觀,是人們旅遊、度假、療養的理想佳地,發展旅遊業大有可為。此外,濕地還是進行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科普宣傳的重要場所

7. 全球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濕地在全球的價值的多少萬億

濕地對於人類生活生產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循環有重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人類生活、工業和灌溉農業用水的水源直接來源於濕地,同時濕地也可向蓄水層(如地下水)補充水源,是最主要的水源存儲地。(2)濕地作為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過渡地帶,可以調節流量,在汛期可以調蓄洪水,在旱季可以補充水源,如鄱陽湖平均可消減長江湖口河段20%左右的洪峰,在枯季可以向長江補充400~500m3/s的水量。(3)在沿海地區濕地保持正常的淡水水位和流量,可以防止鹽水侵入。(4)沿海濕地的植被,如紅樹林,可以防止自然力(海嘯、風暴潮等)對海岸的侵蝕和破壞。(5)濕地具有滯留沉積物、營養物、降解有毒物質的功能。濕地生長的各種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浮游和食腐動物和微生物等各種有益生物,通過物理過濾、生物吸收與分解、化學合成與分解作用等,可以將進入濕地的污水、污染物中的有害有毒物種降解或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物質,同時減少經濕地流向下游水體中的有害物種的數量,達到凈化自然水體的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腎」。(6)濕地具有保護生物遺傳和多樣性的作用,由於濕地集聚了豐富的生物種類,是天然的基因庫和種子庫。(7)天然濕地不但為水生動物和水生植物提供優良的生存場所,而且也為許多野生動物,尤其是為野生水禽提供了非常適宜的棲息、遷徙、越冬、覓食、繁殖的場所。(8)濕地是發展水運、休閑和旅遊重要基地,同時也是社會、文化、科學研究和教育基地。如美國每年到濕地觀鳥旅遊的收入就達幾億美元。(9)濕地直接為人類提供泥炭、木材、水果、肉類(魚、蝦、蟹、禽等)、蘆葦、葯材等天然產品源,為人類生活提供食物,為人類生產提供原料。(10)由於濕地有大面積的水面、植被和濕潤土壤,水面、土壤的水分蒸發和植物葉面的水分蒸騰,使得濕地與大氣之間不斷進行廣泛的熱量交換和水分交換,因此在增加局部地區的空氣濕度、調節氣溫以及降低大氣含塵量等氣候調節方面具有明顯的作用,進而影響到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

8. 濕地生態問題有哪些

首先可以蓄水調洪,補充地下水。在多雨或漲水的季節,過量的水被濕地(象海綿)儲存起來,直接減少了下游的洪水壓力。然後,在數天、數周甚至數月里,再慢慢地釋放出來,補充給河流或下滲補充地下水,有效地緩解枯水期河流缺水或斷流的問題。
其次是調節氣候。通過蒸發,濕地可持續不斷地向大氣輸送大量的水氣,調節區域的氣候,降低旱災發生的頻率和危害。拉薩氣候乾燥,有那麼一大片湖泊和濕地,水分蒸發,可使城市的空氣濕潤,沒有這片濕地,拉薩的氣候條件就更加乾燥。專家們呼籲,高原都市拉薩旁有一大片湖泊和沼澤地,千萬要保護好,不僅有利於城市市民的生活,而且也有利旅遊者的身體健康。 第三起到凈化天然水體的作用。水流經過濕地,流速減緩,有助於污染物的沉澱,特別是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礦化物質,對水體起凈化作用。因此,利用人工濕地凈化污水成為一種簡便、節省、實用的初級污水處理技術。 第四,控制土壤侵蝕、保護海岸線。濕地及其植被,可穩固基地和削減海浪和海水的沖擊力,有效防止海岸線、河口灣和江河堤岸的侵蝕。 第五,保護生物多樣性。濕地的特殊環境,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造避敵的良好條件,是大量珍稀瀕危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哺乳類和高、低等植物生長和棲息的好場所。濕地保護成為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四大領域之一。 如果把森林比作「大地之肺」,那麼濕地則常常被譽為「大地的腎臟」、「天然水庫」和「天然的物種庫」。保護濕地成為國際環境保護的熱點和各國防洪的一項重要生態措施。而濕地也開始成為一些旅遊者進行生態旅遊的目標。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