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旅遊認證

生態旅遊認證

發布時間: 2020-12-21 05:02:20

生態旅遊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
大眾旅遊不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利於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不利於公平分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生態旅遊是實現可持續旅遊的一種發展模式,比大眾旅遊更注重對當地自然和文化的保護、更注重對旅遊者的教育,消費高於國內大眾旅遊的消費水平,是高層次的旅遊活動。所以從目前我國的形勢來看,生態旅遊應該是特殊專項化的,但特殊專項化能帶來保護資源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嗎?我國生態旅遊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都不成熟,開展還受到諸多限制,其接待人數、經濟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標,恐怕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難以擔此重任。所以這就造成了生態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在這方面的案例依據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張家界武陵源,為了經濟利益進行無節制、超容量的開發。
(二)生態旅遊地差別迥異,認證標准難以統一
在生態旅遊泛化現象日益嚴重的推動下,不少專家學者投身於生態旅遊的認證和標準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通行,通過此認證標準的就是生態旅遊景區,打造生態旅遊的示範基地,統一規范「混亂」的生態旅遊市場。但隨著生態旅遊的發展,生態旅遊標準的發展呈現多樣化的特徵,認證項目數量急劇增加,但只有少數的國際性標准正在形成和推廣。還有很多認證體系是建立在國外經典的認證體系基礎上的,但盲目採用舶來發達國家的標准,不利於我國對生態旅遊的發展和引導規范。各個生態旅遊地的資源特色不同,所認證的重點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標准。
(三)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缺失
目前我國的生態旅遊已經發展到了臨界點,僅依靠旅遊法規只是奢望,總有旅遊者對此置之不理。現今所謂的「生態旅遊者」較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者而言,大多數幾乎沒有或者只有表面的生態意識,具有淺顯的環境責任感,旅遊行為類似於大眾旅遊者,這足以證明我國在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方面的缺失。在我國無論是生態旅遊實踐還是生態旅遊環境教育實踐均晚於並落後於國外,國內迅速大眾化的生態旅遊多年來日益泛化並不斷走向異化,生態旅遊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環境保護和環境教育功能,而被陷於「破壞生態」的尷尬境地。另一方面,社區居民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處理不好社區參與的問題,不利於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旅遊的開展。而在生態旅遊景區的規劃上面,缺少關於環境教育的導游和標志,致使大部分生態旅遊者的行為和大眾旅遊者無異。
(四)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政府、企業、社區、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者,構成生態旅遊的利益相關者。由於我國的生態旅遊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國政府關於生態旅遊開發、建設、保障、檢測等方面的政策法規尚未建立;企業無論是對生態旅遊產品開發的理論與實踐,還是對生態旅遊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都沒有優化的模式;社區是被動的承受對象,教育培訓和參與旅遊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自然保護區的設 施設備、環境評價、容量控制等問題尚未解決;我國公民的生態意識還有待提高,對其行為的引導和約束、教育方面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還不成熟,都還處在初始培育階段。

Ⅱ 寧夏旅遊AAAAA級景區有那幾個具體介紹一下

寧夏旅遊AAAAA級景區有鎮北堡西部影城、沙湖生態旅遊區。

1、鎮北堡西部影城

鎮北堡西部影城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由作家張賢亮於1993年9月21日創辦。因以古時屯兵的鎮北堡兩座廢堡為基地,俗稱「鎮北堡西部影城」。

鎮北堡西部影城於2011年1月,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銀川市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一絕」。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和「中國最佳旅遊景區」,並被寧夏回漢鄉親譽為「寧夏之寶」,是中國文化產業成功的典範。2018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2、沙湖生態旅遊區

沙湖位於中國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以北42公里的平羅縣境內。沙湖地理位置優越,與圍繞景觀優勢互補,生態旅遊景觀獨特,民族文化特色濃郁,為吸引力強的旅遊景觀和旅遊熱線。

2007年景區榮獲國家首批5A級景區,並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並在西部旅遊行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兩項國際認證。2010年沙湖景區榮膺「中國十大魅力休閑旅遊湖泊」稱號。

(2)生態旅遊認證擴展閱讀:

寧夏旅遊AAAA級景區:

1、水洞溝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 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的100處大遺址之一、「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2、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為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 備名單;首批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單。王陵位於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

Ⅲ 什麼是生態旅遊認證麻煩告訴我

生態旅遊的定義和內涵
由於二次大戰後,全球的經濟成長迅速及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漸漸重視旅遊休閑,因而造成大量旅遊現象。然而此結果往往面臨成長的上限,不僅降低了旅遊品質,以及對當地社會產生過多的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許多觀光遊憩資源遭到了不易復原的破壞,因而使全球的旅遊事業蒙上極大的隱憂。而從二十世紀末開始人們漸漸產生危機意識,因而積極提倡所謂「生態旅遊」的觀念,也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重視,因此對於生態旅遊的定義也產生了眾說紛紜的情形。
Ceballos-Lascurain(1988)指出生態旅遊是到相對未受干擾或為受污染的自然區域旅行,有特定的研究主題,且欣賞或體驗其中的野生動、植物景象,並關心該區域內所發現的文化內涵。而 Fennell&Smale(1992)則指出人類對於環境倫理信仰的變更,以及對於自然環境傷害的覺醒等一連串的結果,導致另一種選擇性旅遊的興起,也就是生態旅遊,而這樣的旅遊是一種不同於大眾旅遊的個體觀光,是一種地區性發展,並以地方資源、經濟、特色、生活為主的活動,其主要特色是當地提供資源、服務,而觀光活動所帶來的經濟繁榮則歸當地居民所享有,經由供需合作的關系,使當地資源得以受到保存,並維持觀光遊憩活動,同時亦能藉此獲得當地的保護經費,使景觀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雖然生態旅遊的定義各家不同,但經過本研究的整理歸納後,發現到大家對於生態旅遊的定義和內涵其實都大同小異,而本論文也將生態旅遊的定義歸納整理為認知上及情意上兩個層面:在認知方面,生態旅遊是在不破壞環境的原則下所發展的一種旅遊模式,其目標在使自然生態及文化傳統的觀光資源得以永續經營。在情意方面,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以保育自然環境及關懷當地住民福祉為發展目標。總之生態旅遊的內涵主要是在選定的自然區域中規劃出遊憩基地以及可供遊憩的生態資源,且標釋出它與鄰近社會經濟區域的聯結所發展出的旅遊模式(Kurt Kutay, 1989),並強調到自然野地的責任旅遊,這種旅遊活動不但可以保育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增進了當地人民的福祉。
二、生態旅遊的重要性和原則
〈一〉生態旅遊的重要性
由生態旅遊的定義得知其主要在解決及調和自然生態、觀光旅遊及地區發展三者間的問題,期望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原則下使遊客能夠享受多采多姿的遊憩體驗,並同時尊重地方文化及照顧當地居民,使我們的觀光旅遊能夠永續發展。然而這三個問題彼此間互相影響且息息相關,也可說是牽一發動全身,絕對不是偏重在任何一個問題上就可以解決。然而若解決不當也將帶來許多隱憂以及不堪設想的結果,由此可見發展生態旅遊並非一個口號,而是需要人們共同努力和付諸實行。我們都知道地球只有一個,相對的地球上的所有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也是如此,如果遭到破壞或管理不當也將造成不可復原的後果,然而到最後受害的依然是我們自己,因此我們要愛護我們的自然資源,畢竟它們非人類能力可以重造的,而我們卻又不能沒有它們。而唯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等受到保護,人們才能繼續生存下去,否則更別談觀光旅遊。因而趁現階段還來得及的情況下,推行生態旅遊的觀念,讓旅遊和環境保護得以同時進行,這樣一舉兩得且利人利己的觀念當然格外顯得特別重要。而人們也應當想辦法透過各種管道和方式來推展生態旅遊觀念,及早讓全球的人們都能共同來維護我們所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而這些管道和方式是可多元且多方並進,並非只靠某些人或機關來推展,而從人家的經驗中,也可以看出生態旅遊發展的必要性和需求性。
根據田家駒(2002)曾以福山植物園為例,調查生態旅遊地區遊客環境識覺與行為的關系,研究中顯示出生態旅遊地區遊客教育程度較高,多數均有生態旅遊相關經驗,遊伴性質以朋友、同學、同事居多;在旅遊動機上以欣賞大自然美景、慕名而來者為主,且多數希望具有專業解說的旅遊方式,以及在旅程中學習大自然,足見人們對於經過規劃的生態旅遊是較能滿足遊客需求的。
而根據陳炳輝(2002)以大雪山森林游樂區為例,調查遊客環境態度對生態旅遊之影響,顯示出環境教育確實可以啟發遊客的旅遊態度與旅遊行為,且可以使人和大自然更加親近,也可以學習欣賞自然之美和體會大自然的價值。而研究也顯示受過生態教育及參加過生態社團的民眾,都願意配合園區的許多規范和限制,可見生態旅遊教育是推展生態旅遊觀念很重要且必然的途徑之一。
然而,諸如以上的研究例子越來越多,且都顯示出生態旅遊的重要性,及大部分遊客只要經過適當的安排,大都非常樂意接受生態旅遊的觀念,並且都能加以付諸實行,但在實行前有些關於生態旅遊的原則也是我們必須仔細去思量的。
〈二〉生態旅遊的原則
由上可知生態旅遊的重要性是我們無法忽視,而且是日後觀光旅遊發展的趨勢,因此除了清楚生態旅遊的定義、內涵和重要性外,對於生態旅遊的發展應該以達成保育自然生態且確保地方福祉為目標,並遵守下列幾項原則(生態旅遊白皮書,2002):
1.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規劃整套區域性的觀光及遊客管理計劃。
2.發展生態旅遊前應事先調查分析當地自然與人文特色,評估旅遊發展可能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擬定長期管理與監測計劃,將可能的負面沖擊降至最低。
3.以小規模發展為原則,以減低遊憩活動可能造成的沖擊。除了限制遊客人數外,發展生態旅遊應以輔助地方原有產業為原則,以避免當地對觀光產業的過度依賴。
4.在生態旅遊的規劃、執行、管理、監測與評估等四階段,應盡量邀請當地社區一同參與。而在每個階段進行的過程中必須確保與當地居民的充分溝通雨共識,在發展當地觀光特色前應先徵求居民同意,以避免觸犯地方禁忌。
5.提供適當的社區回饋機制,提供居民充分誘因,協助他們了解保育地方資源與獲取經濟利益之正向關聯,將有助於地方自發性的保育自然及文化資源。
6.強調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並與當地社區合作,以確保觀光發展的方向符合地方需求同時利於當地自然保育。
7.確保一定比例的觀光收益用於保育及經營管理當地自然生態。
8.發展生態旅遊應為當地社區及自然生態帶來長期的環境、社會及經濟利益。
9.發展生態旅遊應促進遊客、當地居民、政府相關單位、非官方組織、旅遊業者以及專家學者間的良性互動。
10.制定周詳規范以約束遊客活動以及各項開發行為。
11.提供遊客、旅遊業者及當地民眾適當的教育解說資料,除了介紹當地生態、文化特色外,更可藉此提升大眾的環境保護及文化保存意識。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