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農業生態設計

農業生態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2-22 03:14:36

Ⅰ 國內做農業生態園設計比較的設計單位有哪些

國內有很多做農業生態園設計好的設計單位,遠景建築園林設計研究院就是很好的一個。

Ⅱ 如何設計農業生態系統

設計農業生態系統的話,我們可以按照初級消費者初級生產者,刺激消費者和高級消費者這樣的立體養殖化進行製作生態系統。

Ⅲ 農業生態工程設計的概念及其設計的方法有哪些

農業生態工程設計指生態農業模式及工藝的具體選擇和構建。
包括專工程范圍的界屬定、 目標的明確、環境辨識與評價、生物種群的引進、品種與適宜種群的選擇、人工生物群落結 構的組合、環境的調控、生物與環境節律的匹配、人工食物鏈的設計、投資概預算和效益預 評估等內容。

Ⅳ 如何做好觀光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設計

發展觀光農業是「綠色經濟」大背景下的一種自然選擇。許多觀光農業生態園因為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和經營管理,造成旅遊形象定位模糊,觀光性、生態示範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性不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一個好的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時應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顧的原則,結合實例,探討具體規劃方案,將生態園建成一個「生態農業示範園」、「觀光農業旅游園」、「綠色食品生產園」及「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園」,最終實現生態園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和可持續發展。
簡單來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因地制宜,綜合規劃設計,生態園規劃應充分考慮原有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二、效益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園的規劃設計以生態學理論作指導思想,採用生態學原理、環境技術、生物技術、和現代管理機制,使整個園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
三、調整農業生態結構和生態農業示範。生態農業示範區是生態園設計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態園最主要的效益來源和示範區域,是生態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Ⅳ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徵及組成

第五節 農業生態系統
一、知識結構

二、教學目的

1.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D:應用)。

2.生態農業的概念和原理(D:應用)。

3.我國生態農業取得的成就(A:知道)。

三、重點和難點

生態農業的概念和原理是本節的教學重點。

四、參考答案

復習題二、 1.(√); 2.(×)。

三、2.生態農業可以實現對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減少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污染;生態農業提倡生物防治,能減少農葯污染。由此可見,生態農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3.農業生態系統的食物鏈數量和食物鏈中營養級的數量並不是越多越好,而需要根據當地的自然實際進行合理設計。在一定的農業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產生的有機物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該生態系統內食物鏈過多,各食物鏈中生物的數量就難以達到一定規模,這樣就會影響經濟效益。如果食物鏈中營養級過多,根據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原理,處於較高層次營養級的生物獲得的能量就很少,該營養級的生物數量相應也會很少,這樣也不會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旁欄思考題 除肥料、種子、能源等外,人類從外界向農業生態系統輸入的物質還有很多,如農用機械、塑料薄膜、灌溉管道,等等。

防止塑料薄膜造成農田污染,除了將使用過的塑料薄膜定期回收、集中處理以外,人們還正在研究各種有效的辦法,如使塑料薄膜中含有較多的澱粉等生物可降解的成分;通過生物工程的方法讓生物體生產塑料,這樣的塑料可以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通過生物工程的方法培養能迅速分解塑料的工程菌等。

五、參考資料

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內容 中國生態農業建設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太陽能,努力實現農業生產的物質轉化。也就是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提高太陽能的轉化率,加速物流和能流在生態系統中的運動過程,以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力。

第二,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廢物的循環轉化。這里所說的廢物主要是指作物秸稈、人畜糞便、雜草、菜屑等。對於這些廢物,傳統的處理方法是直接燒掉或作為肥料直接肥田,這實際上是一種浪費。如果把作物秸稈等用來發展畜牧業,用牲畜糞便制沼氣,就既為農村提供了飼料和能源,又為農業生產增加了肥源。

第三,開發農村能源。解決農村能源問題應當因地制宜,採取多種途徑,除採用供電、供煤等途徑外,還可以興建沼氣池,推廣節柴灶,利用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改變靠砍樹來解決燒飯燃料問題的做法。

第四,保護、合理利用和增殖自然資源。要保護森林,控制水土流失,保護土壤,保護各種生物種群。

第五,防治污染,使農業生產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第六,建立農業環境自凈體系,主要措施有擴大綠色植被覆蓋面積,修建大型氧化塘,保護天敵等有益野生生物,推廣生物防治。

生態農業建設的設計方式 進行生態農業的設計和布局時可以從生態農業的平面設計、垂直設計、時間設計、食物鏈設計等方面著手。

生態農業的平面設計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確定各種作物的種類和各種農業產業所佔比例及分布區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農業區劃或農業規劃布局。

生態農業的垂直設計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將各種不同的生物種群組合成合理的復合生產系統,達到最充分、最合理地利用環境資源的目的。垂直結構包括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包括復合群體莖、葉的層次分布以及不同生物種群在不同層次空間上的配置,目的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熱、水、氣等。地下部分是指復合群體根系在土壤中不同層次的分布,合理的地下垂直設計能夠有效地利用不同層次土壤中的水分和礦質元素。

生態農業的時間設計就是根據各種農業資源的時間節律,設計出有效利用農業資源的生產格局,使資源轉化率達到最高。生態農業的時間設計包括種群嵌合設計(如套種)、育苗移栽的設計、改變作物生長期的調控型設計等。

生態農業的食物鏈設計是指根據當地實際和生態學原理,合理設計農業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結構,以實現對物質和能量的多層次利用,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食物鏈設計的重點之一是在原有的食物鏈中引入或增加新的環節。例如,引進捕食性動物控制有害昆蟲的數量,增加新的生產環節將人們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機物轉化為可以直接利用的農副產品,等等。

以蟲治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敵防治有害生物的國家,早在公元300年左右,我國就開展了生物防治工作。在我國晉代和唐代典籍中,就記載了在廣州附近利用「黃蟻」防治柑橘害蟲的事例。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利用天敵防治害蟲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迅猛發展,產生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滅蟲模式。

我國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的做法有許多種,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用七星瓢蟲防治棉蚜,用紅螞蟻防治甘蔗螟等。

自1951年起,我國廣東省進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的研究,經過試驗後,於1958年在順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赤眼蜂站,在湛江、順德等地近7 000 hm2甘蔗田防治甘蔗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接著在廣西、福建、四川、湖南等省區相繼推廣了這一技術。1972年,廣東省大面積釋放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廣東省四會縣大沙區應用擬澳洲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放蜂面積從1973年的8 hm2增加到1976年的396 hm2,稻縱卷葉螟卵有67%~83%被寄生。在東北、華北地區利用松毛蟲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也獲得成功,基本上代替了化學防治,從而有效地防止了農葯污染。

以菌治蟲 以菌治蟲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內容。我國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細菌制劑主要是蘇雲金桿菌類的青蟲菌、殺螟桿菌、松毛蟲桿菌、武漢桿菌等。廣東省四會縣施用殺螟桿菌防治稻縱卷葉螟和稻苞蟲幼蟲,殺蟲效果達到了70%~90%。

我國還廣泛利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大豆食心蟲、松毛蟲等害蟲。例如,遼寧省昌圖縣於1983年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施用面積達50 000 hm2,增產玉米1.45×107 kg。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55600.htm
==============================================
農業生態系統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的農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如人多地少、土壤肥力下降和環境污染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認真研究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

農業生態系統是人類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來調節農業生物種群和非生物環境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合理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進行農產品生產的生態系統。它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具有許多不同的特點。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種植哪些農作物,飼養哪些家禽和家畜,都是由人來決定的。人們還要不斷地從事喂養、播種、施肥、灌溉、除草、治蟲和收割等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業生態系統朝著對人類有益的方向發展(如圖)。農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成分是人工種養的生物,抗逆性(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較差。除按人們的意願種養的優勢物種外,其他物種通常要予以抑制或排除,導致生物種類大大減少,營養結構簡單。因此,農業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較低,容易受到旱澇災害和病蟲害的影響,需要人為的管理調節。

人類從外界向農業生態系統輸入的物質還有哪些?

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與自然生態系統有明顯的區別。自然生態系統生產的有機物基本上都保持在系統內部,許多礦質元素的循環可以在系統內保持動態平衡,基本上實現自給自足。農業生態系統生產的農副產品,往往被大量地輸出到農業生態系統以外,因此,必須經常輸入大量的物質,如肥料、種子等,才能使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正常進行。此外,現代農業還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電力等能源。

隨著工業的高度發展,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工具已經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農業生產技術日益先進,人類對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能力大大增強,農產品的產量迅速提高。由於這樣的農業需要由工業提供大量的物質和能量,如農業機械、化肥、農葯、塑料薄膜、電力、燃油等,而這些物質和能量又大都與石油等化石能源有關,因此又稱為石油農業。石油農業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另一方面也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並且會造成環境污染。

如何防止塑料薄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http://www.sw-sj.com/rwdata/upload/zjm/dzkb/gzsw-3/651.htm

我國農業正處於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農業生產工具正在逐步實現機械化,化肥、農葯、塑料薄膜、電力和燃油的投入越來越多,農產品的產量不斷提高。但是,大量使用化肥導致水體污染、富營養化、土壤板結等問題;不合理使用農葯導致土壤、水體和農產品受到污染,害蟲產生抗葯性後再度猖獗;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造成白色污染,破壞了土壤的結構,使農作物減產。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開始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就是目前正在全國推廣的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的概念和原理生態農業

是指運用生態學原理,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 功能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主要理論基礎。我們知道,生態系統中能量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是生態學的一條基本原理。食物鏈是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條能量轉換鏈,也是一條物質傳遞鏈,從經濟上看還是一條價值增值鏈。因此,遵循這一原理,就可以合理設計食物鏈,使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被分層次多級利用,使生產一種產品時產生的有機廢棄物,成為生產另一種產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廢物資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轉化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例如,南京古泉生態農場將養豬、養魚、沼氣工程、養鴨、養蚯蚓、養蘑菇和種植果樹等生產過程合理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如圖)。農場將雞糞作為豬的部分飼料,豬糞投入沼氣池作為沼氣的發酵原料,產出的沼氣用來燒飯、照明,沼液和沼渣用來喂魚、培養食用菌、養殖蚯蚓和作為果園的肥料;魚塘為鴨提
赤眼蜂是一種寄生蟲。雌蜂找到寄主卵後,將產卵器刺入寄主卵中產卵,其幼蟲吃寄主卵里的物質長大,使寄主卵死亡。赤眼蜂的寄主有甘蔗螟、稻螟、棉鈴蟲、松毛蟲等農林害蟲。

供活動場所,鴨糞下塘作為魚的餌料;塘泥作為果園的肥料;果園內養殖蚯蚓;豬糞、雞糞、菌渣作為蚯蚓餌料;蚯蚓改良果園土壤,蚓糞為果園提供肥料,蚯蚓作為雞的飼料。農場內各種農產品的生產互相協調,互惠互利,實現了對能量和物質的多級利用,表現出明顯的優越性。

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們可以利用生物種群之間的關系,對生物種群進行人為調節。在生態系統中增加有害生物的天敵種群,可以減輕有害生物的危害。例如,我國廣東省某地利用放養赤眼蜂來防治稻縱卷葉螟,基本上代替了化學防治,從而防止了農葯的污染。

我國生態農業取得的成就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農業的建設。1984年我國政府提出:「要認真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廣生態農業,防止農業環境污染和破壞」。1992年,國務院將發展生態農業列為我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之一,發展生態農業已經成為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措施。自1984年以來,我國先後有七個生態農業建設單位被授予環境保護「全球500佳」稱號。到1995年底,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縣國家級的有50個,省級的有近100個,並且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我國部分地區生態農業試點的調查,開展生態農業建設後,糧食總產量增長幅度一般都在15%以上,當地生態環境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目前,我國的生態農業正在由試點階段逐步向常規發展階段轉化,基因工程和發酵工程等生物技術將廣泛地應用在生態農業中。生態農業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Ⅵ 生態農業設計的基本原則

生態農業的設計基本原則就是可以循環、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Ⅶ 創意農業在生態景觀設計里有幾種類型

創意農業在景觀生態設計中有這五種類型:
一是科技+景觀型:圍繞特色品種、先進技術、生產過程、生產模式進行創意,也可從智慧農業造景、科普展示角度創意。
二是文化+景觀型:把創意農業與歷史經典、文化遺產、傳統民俗、民間技藝等相結合。
三是功能+景觀型:從農旅結合、農衛結合、農教結合等角度進行創意。
四是生態+景觀型:圍繞田園景觀、園區策劃、廢物利用等進行創意。
第五是服務+景觀型:將創意應用在包裝工藝、品牌培育、產業節慶等方面。
創意農業的生態景觀設計的目的就是通過合理安排區域景觀格局,實現整體景觀的持續利用。自然的生態系統是休閑農業景觀所依賴的環境基礎,其自然特徵應予以充分重視和保護,農業景觀生態設計以農業景觀空間結構的調整和重建為基本手段,改善受損的自然生態系統的功能。
綜上,艾肯認為,創意農業項目的生態景觀設計應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技創新創等原則,對各種區域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尤其是農庄、農村、農業公園等的景觀生態規劃要充分利用現有自然資源、農村文化、農業功能結構等基礎,培育特色休閑農業旅遊區。

Ⅷ 農業生態系統的原理有哪些

首先,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食物鏈是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條能量轉換鏈,也是一條物質傳遞鏈,還是一條增值鏈。其次,農業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遵循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原理。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們利用生物種群之間的關系,對生物種群進行人為調節,增加有害生物的天敵種群,可以減輕有害生物的危害。如放養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防止農葯的污染。

生態農業的設計和布局主要從平面、垂直、時間、食物鏈等方面著手。平面設計是在一定區域內,確定各種作物的種類和各種農業產業所佔的比例及分布區域,即農業區劃或農業規劃布局。垂直設計是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將各種不同的種群組合在合理的復合生產系統,達到最充分、最合理地利用環境資源的目的。垂直結構包括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包括不同作物在不同層次空間上的莖、葉的合理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熱、水、氣等自然資源。地下部分是復合作物的根系在不同土層中的分布,以便更好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礦質元素。時間上的設計是根據各種農業資源的時間節律,設計出有效利用農業資源的生產格局。主要包括各種作物種群的嵌合設計,如套種、復種、育苗移栽、改變作物生長期的調控設計。食物鏈的設計是根據生態學的原理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農業生態系統內的食物鏈結構,實現對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其重點是在原有的食物鏈中引入或增加新的環節。例如,引進天敵動物以控制有害昆蟲的數量,增加新的生產環節將人們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機物轉化為可以直接利用的農副業產品等。

處於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減少而導致的其他物種變動:在某食物鏈中,若處於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減少,則該食物鏈中的其他生物都減少。這是因為第一營養級是其他各種生物賴以生存的直接或間接的食物來源,這一營養級生物的減少必會引起連鎖反應,致使以下營養級依次減少。

「天敵」一方減少,對被食者數量變動的影響:若一條食物鏈中處於「天敵」地位的生物數量減少,則被食者數量因此而迅速增加。但這種增加並不是無限的,而是隨著數量的增加,種群密度加大,種內斗爭勢必加劇,再加上沒有了天敵的「壓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質(如奔跑速度、警惕性、靈敏性等)必會下降,導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殘者增多,最終造成密度減小,直至相對穩定,即天敵減少,造成被食方先增加後減少,最後趨向穩定。

若處於「中間」營養級的生物減少,另一種生物的變化情況應視具體食物鏈確定。研究時,按照從高營養級到低營養級的方向和順序考慮。

Ⅸ 農業生態系統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農業與水資源,化學污染(化肥,農葯) ,農業土地與休耕土地,工業用地等一系的關系。

Ⅹ 農業生態園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是啥

1)生態農業建設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農業自上世紀5 0 年代後期普遍出現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生產經營水平不高,生產規模小。其特點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壞了生態平衡,形成了農業的惡性循環。
2)生態農業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業內外部環境的改變,我國農業目前出現了不少急需解決的新問題,如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一些傳統農產品市場佔有率下降。
3)發展生態農業,可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確保糧食安全。我國從上世紀80 年代以來,便積極進行生態農業建設,尋求既能增產糧食等農產品,又能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農業可持續。
4)人類健康、生態環境呼喚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的出現。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地使用化肥、農葯,嚴重地污染了環境,破壞了自然界原來的生態平衡,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5)生態農業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觀賞價值。生態農業以生態與環境建設為基礎,注重農業生產經營與生態狀況的協調、互補,凈化水質、土壤、空氣。遠景設計院多年探索與實踐,結合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規劃經驗,比如清見開發示範園、貴州白泥壩現代農業示範園等,可參考。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