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畜禽養殖
『壹』 什麼是生態養殖,生態養豬的具體方法
生態養殖指利用無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葯,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態養殖的畜禽產品因其品質高、口感好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產品供不應求。
生態養豬的具體方法
1、規范建設發酵床
①朝向:圈舍結構宜坐北朝南,在湖南地區尤以南偏西9°左右最好。
②牆高和跨度:豬舍屋檐高度為2.6-3.5米,圈舍跨度以9-13米為宜。
③單圈面積:最好控制在20-40平米之間,太大太小都不好。
④圈舍之間直接用柵欄隔開,利於圈舍內通風。
⑤窗戶:修建4種窗戶:天窗、地窗、風機窗、普通窗戶。
⑥屋頂要設置保溫隔熱材料(如泡沫),夏天過熱。
⑦食槽和飲水器:可用自動料槽和自動飲水器,自動飲水器嘴頭朝向禁止朝向發酵床,防止飲水器噴水浸泡發酵床墊料。
⑧圈舍內要留水泥台,水泥台的寬度1.8-2米,南方適宜此法。北方可以不留水泥台。
2、規范引種養殖戶
要堅持自繁自養,盡量減少從外購買仔豬,確須從外購買,一定要從無疫病的安全區域購買。購回後,先放入觀察欄內觀察飼養28天以上。期間,根據免疫情況補注正規良好疫苗並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同時消除應激,待豬只精神、採食、排泄各方面均正常後,再投放欄內。
3、飼養管理發酵床
①墊料管理。對於一些不喜拱的豬,應將糞便掩埋在墊料下,同時定期對墊料進行翻倒掩埋。
②水分管理。發酵床除防止水分過大外,還要防止墊料過干起塵,墊料過細過干就應噴水,以豬走動不起塵為准。
③通風管理。發酵床一定要注意通風,圈舍一般坐北朝南,地勢稍高,「四窗」齊全,層高不低於3.5米,屋頂要有隔熱保溫層。
④消毒管理。外購豬進發酵床前,須進行嚴格的隔離和消毒處理程序 。
(1)生態畜禽養殖擴展閱讀
生態養殖目的
採用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養殖空間,在較短的時間內飼養出欄大量的畜禽,以滿足市場對畜禽產品的量的需求,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但由於這些畜禽是生活在人造的環境中,採食添加有促生長素在內的配合飼料,因此,盡管生長快,產量高,但其產品品質、口感均較差。
而農村一家一戶少量飼養的不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散養畜禽,因為是在自然的生態環境下自然地生長,生長慢,產量底,因而其經濟效益也相對較低,但其產品品質與口感均優於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飼養出來的畜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口感均較差的畜禽產品已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貳』 什麼叫生態畜牧業
生態畜牧業是指運用生態系統的生態位原理、食物鏈原理、物質版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共生原理權,採用系統工程方法,並吸收現代科學技術成就,以發展畜牧業為主,農、林、草系統工程方法,並吸收現代科學技術成就。
生態畜牧業主要包括生態動物養殖業、生態畜產品加工業和廢棄物(糞、尿、加工業產生的污水、污血和毛等)的無污染處理業。
生態畜牧業的特徵:
(1)生態畜牧業是以畜禽養殖為中心,同時因地制宜地配置其他相關產業(種植業、林業、無污染處理業等),形成高效、無污染的配套系統工程體系,把資源的開發與生態平衡有機地結合起來。
(2)生態畜牧業系統內的各個環節和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如果某個環節和要素受到干擾,就會導致整個系統的波動和變化,失去原來的平衡。
(3)生態畜牧業系統內部以「食物鏈」的形式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轉化.以保證系統內各個環節上生物群的同化和異化作用的正常進行。
(4)在生態畜牧業中,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網路是完善和配套的.通過這個網路,系統的經濟值增加,同時廢棄物和污染物不斷減少,以實現增加效益與凈化環境的統一。
『叄』 生態養殖是什麼意思
就是利用自然界的食物鏈系統進行養殖,這樣不不會污染環境。也就是算準了,如甲的排泄物由乙吃掉,乙的排泄物變為丙的營養(如植物),而丙又能作為丁的食物,結果丁又成為了甲的食物。這樣就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
『肆』 問下生態養殖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需要以下手續:
1、養殖戶建養殖設施,須臨時用地手續,否則,土地管理部門就按違法佔地處理。
2、必須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
3、個體經營養殖證,其實就是營業執照。
申請《動物防疫合格證》的條件如下。
動物飼養場應當符合下列動物防疫條件(但農民家庭散養的除外):
1、選址、布局符合動物防疫要求,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開;
2、畜(禽)舍的設計、建築符合動物防疫要求,採光、通風和污物、污水排放設施齊全。
3、有患病動物隔離圈舍和病死動物、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
4、有專職人員;
5、出入口應有隔離和消毒設施、設備;
6、防疫制度還要健全。
(4)生態畜禽養殖擴展閱讀:
方法:
1、選擇合適自然生態環境
合適的自然生態環境是進行現代生態養殖的基礎,沒有合適的自然生態環境,生態養殖也就無從談起。
發展生態養殖必須根據所飼養畜禽的天性選擇適合畜禽生長的無污染的自然生態環境,有比較大的天然的活動場所,讓畜禽自由活動、自由採食、自由飲水,讓畜禽自然的生長。如一些地方採取的林地養殖等就是很好的生態養殖模式。
2、使用配合飼料
使用配合飼料是進行現代生態養殖與農村一家一戶散養的根本區別。如僅是在合適的自然生態環境中散養而不使用配合飼料,則畜禽的生長速度必然很慢,其經濟效益也就很低,這不僅影響飼養者的積極性,而且也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因此,進行現代生態養殖仍然要使用配合飼料。但所使用的配合飼料中不能添加促生長劑與動物性飼料,因為添加促生長劑雖然可加快畜禽的生長速度,但其在畜禽產品中的殘留卻降低了畜禽產品的品質,也降低了畜禽產品的口感,滿足不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配合飼料中添加動物性飼料同樣影響畜禽產品的品質和口感,因此,進行現代生態養殖所用的配合飼料中不能添加促生長劑與動物性飼料。
3、注意收集畜禽糞便
生態養殖的畜禽大部分時間是處在散養自由活動狀態,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排出糞便,這些糞便如不能及時清理,則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環境污染,也容易造成疫病傳播,進而影響飼養者的經濟效益和人們的身體健康。
因此,應及時清理畜禽糞便,減少環境污染,保證環境衛生。
4、多喂青綠飼料
給畜禽多喂一些青綠飼料不僅可以給畜禽提供必需的營養,而且可提高畜禽機體免疫力,促進畜禽身體健康。
飼養者可在畜禽活動場地種植一些耐踐踏的青飼料供畜禽活動時自由採食,但僅靠活動場地種植的青飼料還不能滿足生態養殖畜禽的需要,必須另外供給。
另外供給的青飼料最好現采現喂,不可長時間堆放,以防堆積過久產生亞硝酸鹽,導致畜禽亞硝酸鹽中毒。青飼料採回後,要用清水洗凈泥沙,切短飼喂。
如果畜禽長期吃含泥沙的青飼料,可能引發胃腸炎。不要去剛噴過農葯的菜地、草地採食青菜或牧草,以防畜禽農葯中毒。
一般噴過農葯後須經15天後方可採集。飼喂青綠飼料要多樣化,這樣不但可增加適口性,提高畜禽的採食量,而且能提供豐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種維生素。
在冬季沒有青飼料時,要多喂一些青乾草粉以提高畜禽產品品質和口感。
5、做好防疫工作
生態養殖的畜禽大部分時間是在舍外活動場地自由活動,相對於工廠化養殖方式更容易感染外界細菌病毒而發生疫病,因此,做好防疫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防疫應根據當地疫情情況制定正確的免疫程序,防止免疫失敗。
為避免因葯物殘留而降低畜禽產品品質,飼養者要盡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預防疾病,可選用中草葯預防,有些中草葯農村隨處可見,如用馬齒莧、玉米芯碳等可防治拉稀,五點草可增強機免疫力。這樣不僅可提高畜禽產品質量,而且降低飼養成本。
6、生態養殖宣傳工作
建立生態養殖品牌,提高飼養者生態養殖的知名度做好生態養殖宣傳工作,建立生態養殖品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把宣傳工作做好,讓廣大消費者了解你的畜禽或畜禽產品是真正按生態養殖方式生產出來的,是高品質的,這樣才能使消費者接受相對較高的價格,從而提高飼養者的經濟效益。促進生態養殖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伍』 生態養殖模式有哪些
一、沼氣+養殖生態農業模式:
該生態農業模式是一項集能源、養殖、改廁、造肥為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設計為地下沼氣池、地上養殖場和廁所三位一體,人畜糞便或作物秸稈作為發酵原料下的沼氣池,通過發酵所產沼氣用於做飯、照明和發電;沼液用於葉面施肥、浸種、喂豬,沼渣用作底肥、飼米和用於種蘑菇等。沼氣池採取砂石、水泥預制達到不漏水、不漏氣標准,一般容積為8--10立方米,進出料採取吊管,自進自排,並增加酸化池。由於加強了密封和保溫措施,因此克服了跑,漏氣現象,進出料自進自排,既衛生,又簡便安全。該模式具有產氣量高、性能好、便於操作、周年產氣、適應性強等特點,冬季也能邊疆使用。在整個物料循環中,為我們提供了能源、農產品和畜產品,解決了衛生改廁,省工省料等問題,促進了農村兩個文明的建設。
二、草地雞」養殖與保育生態農業技術模式:
1、選址:選擇環境良好,水源清潔的丘陵或山地果園、竹林和其他經濟林(成林或幼林均可)。
2、品種選擇:果園中種植牧草,並放養土雞。牧草品種為苜宿和黑麥草,土雞品種可根據當地養殖習慣而定。
3、雞養殖技術:(1)果園中建雞舍2棟,300平方米/棟,育雛舍1棟。雞舍主要用於雞休息和產蛋。育雛舍:選用保溫、乾燥、通風的空閑房間,打掃、消毒後鋪墊料,每平方米室內面積育雛不超過25隻,也可採用多層籠養。雞舍: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室內設棲架或鋪塑料網;(2)衛生與消毒。謝絕閑雜人員進入飼養區,尤其不能讓其他家禽進入,保持飼養區、和雞舍內乾燥。每周對雞群、墊料、牆壁清潔、消毒1~2次,免疫前後及當日不消毒。雛雞1日齡注射馬立克苗;5~7日齡用新城疫+傳支弱毒苗噴霧;12~14日齡、26~28日齡用法氏囊苗飲水。(3)雞養殖周期1年。每年4月份引進仔雞,仔雞舍養育雛35日齡,個體達到200克左右在果園中放養,8月份至9月份開始產蛋,12月份至次年元月份達到產蛋高峰期,次年4~5月份出售成雞,實行「輪牧放養」,放養為主,飼料為輔,早晚餵食,飼料為自產的玉米、碎米、穀子等糧食,個體達到1公斤左右出售;(4)幼林果園養殖密度為50~60隻/畝。
4、牧草種植技術:(1)土壤處理。對雜草較多的土地,春耕噴施生物化學除草劑,夏季播種,通過赤地中耕的辦法去除土層中的雜草幼苗。(2)初次播種前將根瘤菌和種子拌合,拌種適宜在陰暗、溫度較低條件下進行,拌好後立即播種。(3)播種:春播和秋播均可,不宜超過7月份。條播,行距35~40厘米,開溝深度15厘米左右,種子播量0.5~0.6公斤/畝,淺覆土1.1~1.5厘米。
5、果園種植三年左右可以掛果,五年可以實現豐產。
三、台州的六種生態養殖模式:
模式一:稻鴨共育
稻鴨共育不同於過去的稻田養鴨,而是以水田為基礎、種稻為中心、家鴨野養為特點的自然生態和人為干預相結合的復合生態系統。一般雛鴨圈養15至20天後放養在水田共育(共育期30至36天),水稻抽穗後結束共育,再經14至20天關養出欄,放養量每畝15隻左右。可免除稻田化學除草和滅螺,減少化肥、農葯和飼料用量,提高水稻產量、鴨子肉質和經濟效益。溫嶺市組織實施的稻鴨共育新技術研究與推廣,2002-2004年累計推廣面積20798畝,產值達2605萬元,總經濟效益1064萬元,新增純收益544萬元,即每畝比單一種稻凈增收入261元。該項技術已在全市范圍推廣,2006年推廣面積達4萬多畝。
模式二:五園養雞
生態放養是遵循動物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自然規律及雞的生活習性,在草地草山草坡、果園、竹園、林地、荒灘上放養。由於活動空間大、空氣清新、機體健康、抗病力強、成活率高,既降低了飼養成本,又增加了野味。養出的雞羽毛光亮、冠頭紅潤、肉色更黃、風味獨特、肉質鮮嫩、雞味濃。經生態放養的「仙居三黃雞」與「溫嶺草雞」被評為浙江省十大優質肉禽,浙江農業國際博覽會金獎。現溫嶺草雞產品已進入了上海200多家超市及小區直銷點,日銷量達4000多隻,售價比國內同類產品高出一倍。溫嶺綠牧畜禽有限公司在上海建立了屠宰加工點和專業配送中心,在上海108家大型超市設立了專櫃經營,深受上海市民的歡迎。
模式三:農飼結合
圍繞大面積的蔬菜基地下腳料、青玉米稈、瓜果藤蔓供應等供應當地的養奶牛、養羊和家禽生產,取得保護環境、資源綜合利用的效果,養畜成本大幅度下降。台州西蘭花種植面積達10萬畝,西蘭花可食部分為花莖和花蕾組成的花球,而葉、莖為不可食部分。西蘭花加工或採收後的葉與莖,因此成為了廢棄物。當地農民利用莖葉作為兔的青飼料發展長毛兔生產,並嘗試利用莖葉生產青貯料用於奶牛養殖,還利用莖、葉脫水生產葉粉。一方面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滿足當地草食動物生產對青飼料的需要;另一方面進行西蘭花副產品產業開發,增加西蘭花種植的經濟效益。
模式四:農牧循環
溫嶺市佳鑫畜牧有限公司採用「零污染」乾式法養豬新技術,在欄舍內鋪上敷料,將豬的糞尿吸附混合,生物處理後進行二次發酵,並經工藝處理成生態有機肥,解決了豬場環境污染的問題。豬舍乾燥、無異味,豬場無污染排放,完全消除臭氣和病菌,創造花園式的「零污染」養殖環境。使豬生活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減少疾病發生,加快生長速度,縮短飼養期,從而使豬場既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又提高經濟效益,為畜禽養殖業如何解決污染開辟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技術途徑。生產的「錦農牌」精製有機肥,廣泛施用於菜地、茶園、果園,售價達800元/噸。至今已生產成品有機肥5000噸、半成品有機肥3000噸,產值達550萬元。
模式五:種草養殖
冬季在晚稻收割以後種植黑麥草、紫雲英等牧草作物,作為養鵝、養豬、養兔的飼料。溫嶺市箬橫盛廣獺兔合作社,採用西瓜+黑麥草;或採用一年生牧草與一年生牧草輪作方式,4月下旬種苦賣菜或雜交狼尾草,9月中旬清茬後種多花黑麥草或冬牧70黑麥,翌年4月下旬清茬後再種苦賣菜或雜交狼尾草。如此反復,發展獺兔養殖業。2005年,該合作社飼養獺兔25萬只,銷售兔皮(肉)21萬張(只),銷售額1293萬元。示範帶動溫嶺13個鎮552戶農戶發展了獺兔產業,獺兔養殖戶戶均增收5620元。
模式六:草山牧業
利用自然草山飼養各種畜禽是傳統的利用方式,牛羊基本靠放牧為主。如天台放養的小狗牛,已達5000多頭,只在冬季趕下山關養。生產的牛肉肉質優,分割包裝後每公斤售價達50元。但利用草山養殖土雞是近幾年的創新,各地普遍利用自然草山放養土雞,利用了各種雜草、嫩枝葉,使土雞的放養空間更大。如天台山地放養土雞,利用草山養殖150天出欄,售價高達15元/斤。我市的三門、仙居兩縣,發展了波爾山羊雜交羊的養殖,取得較好效益。
『陸』 生態養殖業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循環經濟成為了各大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畜禽養殖業發展與商業模式分析報告前瞻》綜合分析了畜禽養殖業中的生態養殖模式,我們認為畜禽養殖業中的生態養殖能夠較好的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且經濟效益相對較高,因此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生態養殖是指根據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系統,在一定的養殖空間和區域內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實現保持生態平衡、提高養殖效益的一種養殖方式。
生態養殖以一種或少數的幾種畜禽養殖為中心,同時配置其他相關產業,如種植業、園藝花卉、肥料業或其他養殖業來實現無污染排放,把資源的循化利用與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生態循環養殖系統內部以「食物鏈」的形式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環與能量的流動和轉化,以保證系統內各個環節上生物群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的正常進行。系統內的各個環節緊密聯系,上游環節出現波動將會導致下游環節的難以控制,甚至是失去原來的平衡。
目前,典型的畜禽生態養殖模式可分為三大類,即初級模式、中級模式和高級模式。
其中初級模式主要是以養殖雞、豬等畜禽為核心,產生的糞便經過特殊微生物發酵後再用來養殖蠅蛆和蚯蚓,再把養殖好的蠅蛆和蚯蚓用來飼喂畜禽。飼養蠅蛆和蚯蚓的廢棄物用來種植糧食和蔬菜,這些蔬菜和糧食可以用來出售,也可以繼續用來飼養畜禽。
再中級模式中,畜禽養殖所排放的糞便用來養殖蠅蛆,養殖蠅蛆後的糞便飼養蚯蚓,養殖蚯蚓後的糞便種植糧食蔬菜,生產出的糧食和蔬菜可以繼續飼喂畜禽。蠅蛆和蚯蚓可以用來養魚和飼喂畜禽。微生物可以用來發酵糞便去除病原微生物和糞臭,也可以凈化畜禽舍和魚塘的環境和水質,還可以用來發酵由糞便轉化來的肥料。
而高級模式是在中級模式的基礎上加入了大規模養殖場、果園生產、桑園生產、養蠶、沼氣池發酵、特種水產養殖、農村生活垃圾以及人糞處理、綠色蔬菜生產等環節,更能高效地處理人畜糞便,並將發酵後的糞便多次利用,能生產出種類更多的副產品。
在單一畜禽養殖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上述生態養殖模式進行生態循環養殖,而在多種畜禽養殖的情況下,可以將上述不同畜禽的生態養殖模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柒』 什麼叫生態養殖
生態養殖就是利用無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葯,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捌』 生態養殖的方法
現代生態養殖是有別於農村一家一戶散養和集約化、工廠化養殖的一種養殖方式,是介於散養和集約化養殖之間的一種規模養殖方式,它既有散養的特點——畜禽產品品質高、口感好,也有集約化養殖的特點——飼養量大、生長相對較快、經濟效益高。但如何搞好現代生態養殖,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與固定的模式。要想搞好生態養殖,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生態養殖的畜禽大部分時間是處在散養自由活動狀態,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排出糞便,這些糞便如不能及時清理,則不可避免地會造成環境污染,也容易造成疫病傳播,進而影響飼養者的經濟效益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應及時清理畜禽糞便,減少環境污染,保證環境衛生。
生態養殖的畜禽大部分時間是在舍外活動場地自由活動,相對於工廠化養殖方式更容易感染外界細菌病毒而發生疫病,因此,做好防疫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防疫應根據當地疫情情況制定正確的免疫程序,防止免疫失敗。
為避免因葯物殘留而降低畜禽產品品質,飼養者要盡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預防疾病,可選用中草葯預防,有些中草葯農村隨處可見,如用馬齒莧、玉米芯碳等可防治拉稀,五點草可增強機免疫力。這樣不僅可提高畜禽產品質量,而且降低飼養成本。 活菌制劑也叫微生態制劑,其中的有益菌在動物腸道內大量繁殖,使病原菌受到抑制而難以生存,產生一些多肽類抗菌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K、類胡蘿卜素、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等,抑制或殺死病原菌,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更有積極意義的是,有益菌在腸道內還可產生多種消化酶,從而可以降低糞便中吲哚、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濃度,使氨濃度降低70%以上,起到生物除臭的作用,對於改善養殖環境十分有利。使用活菌制劑有「三好」優點,即:安全性好,穩定性好,經濟性好,可以徹底消除使用抗菌葯物帶來的副作用,是發展生態養殖的重要途徑。
研究製成的動物微生態制劑,主要包括益生菌原液、益生元、合生元三類,可供選用的制劑主要有霹力牧25、第四代益生素、牛羊康肽、保禽肽、豬康肽、禽瘟康、EM、益生素、促菌生、調痢生、制菌靈、止痢靈、抗痢靈、抗痢寶、乳酶生等,可廣泛用於畜禽養殖。
『玖』 什麼是生態養殖
態養殖是運用生態學原理,保護水域生物多樣性與穩定性,合理利用多種資源,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以取得最佳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新型養殖方式。生態養殖是讓畜禽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按照自身原有的生長發育規律自然地生長,其畜禽產品因品質高、口感好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產品供不應求。
『拾』 現在生態家禽行業的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你好抄,本人以自己的觀察經驗來回襲答您的問題。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國家的糧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以前傳統的家禽養殖換成了新的概念——生態家禽養殖。生態養殖的家禽比一般的飼料養殖的家禽的營養更豐富,更健康,更美味!但是家禽的生長周期更長,飼料養殖只需90天,生態的卻至少要180天。可見,成本會更高,所以售價會更高。我曾在江西省的永修縣里有幸見到生態家禽養殖基地,其養殖條件很優厚,地處旅遊景點雲居山和廬山西海的中間,生態條件得天獨厚,雞和鴨就在森林裡放養,晚上雞會在樹上睡覺。這家養殖基地可以看成是國內家禽養殖行業的縮影,這個養殖基地是當地的七八戶人家的聯盟,全稱是新雲海原生態養殖聯盟。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和環境,單打獨斗是不行的,所以就抱團取暖。所以國內的行業狀態可以說是向著欣欣向榮發展。不過,社會上賣的生態家禽良莠不齊,並非全是真實的。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個行業。可以肯定的是,原生態家禽一般不會低於70元,一般是100元以上。我這也算是普及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