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城市生態圈

城市生態圈

發布時間: 2020-12-24 01:35:15

①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城市生態系統是以人為主的,所以一般不會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B.人在生物圈

A、城市生態系統中人類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少.消費者版主要是人類,而權不是野生動物.由於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多,容易產生環境污染問題.該生態系統是人工生態系統,人是影響該生態系統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態系統對其他生態系統具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是最脆弱的生態系統.A錯誤;
B、生物圈就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環境,因此生物圈是一個生態系統,而且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在生物圈中是很小的一部分,B正確;
C、在生態系統中消費者也是重要的組成成分,C正確;
D、在生態系統中必須有生產者,如果沒有生產者,其它的生物將被餓死,D正確.
故選:A.

② 我是做系統集成,智慧城市的!新進去這個行業的一名銷售人員有誰能告訴我該怎麼辦

雖然是智慧城市領域的後來者,華為卻有一個不小的目標,在近日於蘇州召開的「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發布會」上,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高調說出了這個目標:「華為致力於成為新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首選合作夥伴。」 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 眾所周知,智慧城市並不單純是上一個IT系統,也不是政府制定一個政策或僅僅加強、改善城市管理那麼簡單,智慧城市涉及到方方面面,它需要全盤統籌。在這個復雜的系統下,華為如何實現成為新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首選合作夥伴的目標?尤其在面對諸多早期布局智慧城市的產品方案提供商的情況下。 華為給出的答案是生態,是合作而非競爭,這符合其進入企業業務以來的一貫策略。 的確,在智慧城市這個復雜的系統下,某一個廠商很難覆蓋方方面面並獨立完成這個巨型項目的交付。「華為聚焦於ICT基礎設施,通過開放能力聚合合作夥伴,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圈的良性發展,共同為客戶提供新型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蔡英華說。 「聚焦、聚合、開放」可以視為華為布局智慧城市的三個關鍵詞,其實選擇這條路對華為來說可謂一條捷徑,並且發揮了其長處。要知道,自從華為進軍企業業務以來,到2015年底,華為在中國市場的渠道服務合作夥伴已經發展到了5200家,解決方案合作夥伴超過1100家。所以,通過夥伴拓展市場,華為已經積累了經驗。 合作夥伴先行 華為做智慧城市生態圈的邏輯 「華為一直旗幟鮮明地聚焦在ICT基礎設施產品和解決方案上,由合作夥伴基於華為的ICT基礎設施推出面向智慧城市的應用。」蔡英華強調,在這個原則下,華為投入人、技術、資金提升ICT基礎設施平台的開放能力。 在開放的前提下,華為聚合合作夥伴形成能力互補,自己聚焦ICT基礎設施、合作夥伴聚焦應用,從而聯合起來提供智慧城市最優解決方案。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華為看到,政府的需求、智慧城市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舉例道,「它需要各個行業、各個層面如業務應用層、平台層、基礎設施層,以及各個專業領域如投融資、頂層設計、集成、運營等多方面的能力。華為通過合作夥伴生態圈可以全方位地解決用戶面臨的諸多問題。」 生態圈得到了不少合作夥伴的響應,是因為他們能夠發揮各自的長處服務用戶。目前,華為與首批20多家合作夥伴共同建立了華為智慧城市生態圈,並發布一系列聯合解決方案,涉及數據共享交換平台、GIS平台、智慧政務、平安城市、城市運營中心等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他們以夥伴之間互補的能力構建出整個生態系統的競爭力。 作為華為的合作夥伴,他們樂於看到智慧城市生態圈的形成,在東華軟體股份公司總裁呂波的眼裡,「華為倡導牽頭智慧城市生態圈建設是做了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他談到,從用戶的角度同樣需要一個生態圈,一個智慧城市需要不同應用的解決方案,生態圈降低了建設成本。 並且,通過生態圈合作夥伴的通力合作,效率也會提高更快。同時,經過聯合驗證的解決方案性能、可靠性等也更有保障。 華為輸出智慧城市能力 在智慧城市生態圈中,華為輸出的是智慧城市能力,也就是其聚焦的ICT基礎設施能力,為了快速把這個開放能力集成到智慧城市的應用中,以及支撐合作夥伴進行業務開發。為此,華為提出了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整體架構「一雲二網三平台」。 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部總經理鄭志彬解讀了一雲二網三平台: 「一雲」:雲數據中心。基於開放架構,為城市建設融合、開放、安全的雲數據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類城市信息資源,提升政府服務與決策效率和合理性。 「二網」:城市通信網和城市物聯網。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線+無線寬頻網路,為城市構建無處不在的寬頻,讓城市公共服務觸手可及;在物聯網領域,華為提供業界最輕量級物聯網通信操作系統LiteOS,多種類型的接入網關,是NB-IoT標準的主要貢獻者。並提供物聯網平台,為城市各行業應用提供物聯網數據服務。 「三平台」:ICT能力開放平台、大數據服務支撐平台、業務應用使能平台。通過ICT能力開放平台,將ICT能力進行封裝、打包提供給業務應用開發者,使其更便利地調用ICT介面,共同為客戶提供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與合作夥伴聯合提供大數據服務支撐平台、業務應用使能平台,為城市智慧應用提供資源獲取自動化、軟體開發自動化、運維管理自動化的服務。 可以說,有了「一雲二網三平台「架構,華為與生態圈合作夥伴能夠更容易地進行聯合開發,並降低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的實施難度。 聚合合作夥伴掘金智慧城市 成立智慧城市生態圈只是一個開始,對於合作夥伴來說,華為是一個超大體量企業,如何聚合他們或如何共同拓展市場才是最終的價值。 華為投入智慧城市生態圈顯然也要讓合作夥伴們嘗到甜頭,而不是一句空話。 在華為同步宣布的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中,記者注意到,包括了生態圈基本權益、集成項目疊加返點、專項費用支持、億元基金聯合解決方案開發支持等,可見華為對智慧城市投入的決心。 例如,華為會與生態圈夥伴進行一線作戰團隊的組織對接,優先選擇生態圈夥伴進行市場拓展和項目合作。另外,對於智慧城市項目中主動銷售華為產品的生態圈夥伴,華為將按照合作業績給予一定比例的專項返點激勵,該激勵是單獨疊加激勵。 同時,面向智慧城市生態圈,華為將提供專項費用和基金,支持聯合解決方案開發及落地應用。並投入億元基金支持聯合解決方案開發及推廣工作,主要內容包括技術、營銷、人員培養等方面。 華為的大手筆證明了其把智慧城市業務作為公司未來的一個戰略發展重點已經做好了准備。雖然,目前看起來在這個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中,華為賦予了合作夥伴更多,但面向未來,合作夥伴給華為帶來的不止「更多」。

③ 有知道廈門生態圈的嗎他們有個項目叫 幫你賣 現在找城市代理,要投十多萬,靠不靠譜

我家裡人說要在裡面賣土特產,但要百分之五的保證金。怎麼勸都沒用

④ 北汽昌河為了加速轉型,將如何打造新能源物流車生態圈

7月17日,在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支持助推下,以「E路先鋒 革故籌新」為主題的北汽集團城市新能源車物流車平台專場推介會在南昌召開。會上,北汽集團推出以北汽昌河為重要載體的全新新能源車物流平台。

1.0階段通過盤活存量,推出系列化產品,以豐富的產品線引導市場需求,固化電動物流車技術標准;2.0階段以開發具有空間特徵值的系列產品,圍繞空間、信息搭建服務平台,並協同行業機構制定新能源物流用車行業標准;3.0階段以聯合全球、國內物流巨頭打造智慧物流體系,通過建立業務標准化模型打造城市物流新業務形態,通過協同行業機構打造無人駕駛配送標准。

⑤ 我國的森林城市有哪些

為了倡導我國城市森林建設,激勵和肯定我國在城市森林建設中成就顯著的城市,同時為我國城市樹立城市森林建設典範,從2004年起,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啟動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定程序,並制定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和《「國家森林城市」申報辦法》。2004年以來,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先後授予貴陽、沈陽、長沙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貴陽——我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2004年11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貴陽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作為我國首座獲此殊榮的城市——貴陽,是一座群山環繞、河網縱橫、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人居舒適的美麗城市。森林是貴陽市的標志性景觀,也是它的綠色生態屏障,對改善市區生態環境,增強人民身體健康,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為貴陽贏得了「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等榮譽稱號,並被定為「中國首座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中日環境合作示範城市」。長期以來,貴陽市高度重視城市森林建設,環城林帶和城區綠地建設規模宏大,先後建成長70公里、總面積13·6萬畝的第一環城林帶和長304公里、總面積32萬畝的第二環城林帶。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4·77%、綠化率達40·4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25平方米。 沈陽——城市森林建設讓沈陽摘掉世界十大污染城市帽子 2005年8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沈陽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沈陽是我國典型的北方平原城市,也是重要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受工業污染的影響,沈陽一度被評定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自2001年起,沈陽市提出「生態立市,建設森林城市」的戰略決策,經過大規模的城市綠化建設,在城市周邊、城市郊區和遠郊農村建設成以三條森林帶和446萬畝的四個綠洲為主體的環城生態圈,依託城市濱河、濱湖資源形成樓水相映、山水相映、林水相依的城市森林景觀。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時,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65%,綠地率達35.9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城市郊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7%,形成了以林木為主,喬、灌、草搭配,分布自然,結構合理,功能高效,景觀優美,特點鮮明的城市森林體系。 長沙——我國中部中心城市建設森林城市的典範 2006年10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長沙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長沙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長期以來,長沙市堅持把加快城鄉綠化、發展城市森林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積極改善城鄉生態狀況,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近5年來,累計投入60多億元用於城鄉綠化美化,規劃建設了湘江綠化帶、城市生態圈、生態綠島、瀏陽河花木產業帶等綠化重點工程,城市綠化和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時,全市林業用地面積62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52.5%;森林覆蓋率53.6%;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41%,綠地率37.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42平方米,形成了以林木為主,總量適宜、分布自然、結構合理、功能高效、景觀優美,森林與文化相得益彰,獨特的「山水洲城」城市生態體系。

⑥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A.城市生態系統B.生物圈C.海洋生態系統D.農田生態系

A、城市生態系統包括在B生物圈中,不符合題意;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版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權,包括所有生態系統因此是最大的.符合題意;
C、海洋生態系統包括在B生物圈中,不符合題意;
D、農田生態系都包括在B生物圈中,不符合題意.
故選B

⑦ 全球共德推出智慧建築生態圈屬於新基建與智慧城市的范疇嗎

作為一名新基建 「功課黨」不請自來:新基建涉及的領域其中一塊就包括了版智慧權城市,而智慧城市又包含了智慧建築,因此他們是相互緊密關聯的。據我了解,從2017年全球共德就開始布局了,經過3年左右的沉澱,智慧建築生態圈已發展超過20個城市,落地超過1000個項目,電視媒體、政府單位也時常考察他們,建築領域還是很知名的。

⑧ 物業城市模式的管理模式是什麼樣的

「物業城市」通過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真正構建起了城市治理工作的閉環,形成了政府、城市運營商、服務提供商、普通商戶、社會組織、市民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生態圈」。

⑨ 初一初二地理生物復習資料

我也是 哦 你看看可不可以~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線都 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長和緯線,長約4萬千米。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以東的1800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0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國際上習慣用200W和160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這樣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0的夾角。由於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的變化。
6、五帶的劃分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候上的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在地圖上所畫地區的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圖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8、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9、等高線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0、世界海陸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71%,而陸地面積僅佔29%。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做大洲。全部位於北半球的有歐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們習習慣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以蘇伊士運河作為分界線。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稱為美洲。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主要位於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11、陸地地形 人們把地形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由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是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平原的坦盪。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較簡單,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區。
12、促使地形變化的力量 地球內部所產生的作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沿岸的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帶。來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它是時刻在變化的。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後(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當中,世界陸地上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氣溫,北半球出現在7月,南半球出現在1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在1月,南半球出現在7月。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叫做該地的氣溫年較差。
15、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並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氣溫還受地勢高低的影響。山地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逐漸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規律: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17、降水的季節變化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區:在內陸地區、兩極地區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夏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冬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常年濕潤區:在南、北緯400~~600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18、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一、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3、熱帶季風氣候 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4、熱帶沙漠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1、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地中海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3、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4、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19、自然資源 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產的資源。
20、土地的利用類型 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等類型。
21、土地資源的分布 溫帶濕潤的平原地的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適宜發展農業,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氣候冷濕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乾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布區。
22、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陸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種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總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資源中,冰川中儲存的水量最多,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護水資源,主要途徑有:節約和合理用水,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
23、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森林有調節大氣成分、凈化空氣、含蓄水源、增加空氣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億公頃,主要在以針葉林和闊葉林為主。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鐵、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鐵、煤、石油的分布情況如下:
1、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這七個國家的鐵的儲量約佔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國中,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
3、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布很集中,中東地區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長 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特別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歐洲為2%;亞洲為15%;北美洲為10%;南美洲為17%;大洋洲為14%;非洲為27%。
26、世界人口的遷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遷移的規模變小,人口遷移主要以三種形式為主。第一種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質人才由發展中國家移向發達國家。第二種是勞動力輸出。外籍勞工流動的基本方向是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由貧窮國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輸出國,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國家。第三種是國際難民遷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人口最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位於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帶。在嚴寒的苔原帶、冰原帶,廣大的嚴寒帶針葉林帶,末開發的熱帶雨林帶,乾旱的沙漠地區,以及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遷移及產生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標准之一。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口的70%以上為城市人口,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只佔人口的30%多一點。現在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的現象,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29、世界的人種 白種人的膚色、眼色、發色一般較淺,頭發呈波狀,鼻樑高、嘴唇薄,體毛較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黃種人的皮膚呈淡黃色或棕黑色,頭發黑直,面龐扁平,體毛中等。他們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種人膚色黝黑,頭發捲曲,嘴唇較厚,體毛較少,他們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國境內。
30、世界上的國家 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名國的面積大小不一,面積最大的俄羅斯有170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的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岡。
31、國界和領土 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總稱為領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為界;美國和加拿大東部以湖泊中心為界,西部有一段以緯線為界,有一段以經線為界。
32、世界地埋區域的劃分 共分為13個地區。圖見書本第一冊P83。
33、東亞概述 圖見P85。東亞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西側,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等國家。蒙古的畜牧業佔有重要的地位。日本為現代工業發達的國家。東亞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風,風由寒冷的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風力強勁,受其影響,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乾燥。夏季盛行偏南風,風從太平洋、印度洋帶來豐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內陸減少,氣候炎熱。在東亞的季風氣候區內,根據氣溫和降水的不同,又分為溫帶季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前者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雨季較短;後者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雨季較長。
34、東亞的人口和經濟 東亞是世界上黃色人種的主要分布區,居民絕大部分是黃色人種。東亞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徵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面積比較狹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鄰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島太平洋沿岸的神戶和橫濱,是全國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溫暖,夏季較為涼爽,降水比較豐富。全國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山間河流短急,水能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貧乏。圖見第一冊P90。
36、日本的經濟 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神戶和橫濱的日本兩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日本同中國的貿易有很大發展。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產品。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首都東京在關東平原的南部,東京灣的西北岸。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漁場。日本的捕魚量常佔世界第一位。現在稻米的產量已能自給。但蔬菜、水果仍需要進口。
37、東南亞 圖見第一冊P94。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南部狹長,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馬來半島。東南亞的國家,除了寮國是內陸國外,其他都是臨海國或島國。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亞。領土由13000多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多的國家。因此有「火山國」之稱。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38、居民與經濟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該國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島。東南亞是華人與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其祖先大多是中國廣東、福建的居民。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棕油、椰子、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產品的最大產地,各國居民多以稻米為主在食物。東南亞的礦產以錫和石油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園城市」之稱。
39、南亞 圖見第一冊P108。南亞是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南亞北部有綿延高聳的喜馬拉雅山。這一部分叫做「南亞次大陸」。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恆河沖積而成,是南亞的主要農業區和人口密集區。印度半島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佔據。南亞的降水受季風的影響,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風,為旱季。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積很廣,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和小麥,經濟作物有棉花、茶、黃麻等。印度的礦產主要有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東北部。首都新德里。加爾各答盛產黃麻,是印度的紡織工業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買位於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紡織工業中心。
41、中亞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深居亞洲陸。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中亞境內的河流多為內流河。西部瀕臨世界最大的內流湖--裏海。中亞中部和南部牧場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產棉基地。烏茲別克因盛產棉花而稱為「白金之國」。牲畜以細毛羊和羔皮羊為主。同時采礦、冶金、軍事工業相當發達。
42、西亞與北非 西亞和北非地處亞歐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樞紐地帶,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為-400米,是世界上陸地表面的最低點。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世界上最高的氣溫記錄出現在北非利比亞的阿齊濟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
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邊,東到紅海海濱,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蘇丹熱帶草原,約占非洲面積的1/4。終年高溫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豐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與伊斯蘭教 西亞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區,主要為白色人種。通用阿拉伯語,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祥地。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城被稱為伊斯蘭教的聖城。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看做聖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庫 西亞和北非是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西亞以波斯灣為中心,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石油帶,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亞主要的產油國家。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2,產量約占總產量的1/4。所產的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摩洛哥一國的磷酸鹽儲量佔世界的3/4。
46、畜牧業與農業 棗椰樹是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側,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樞紐。發展滴灌和噴灌技術。
48、埃及 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境內的西奈半島,也是埃及的領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狹長的尼羅河沿岸平原和入海處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發源於非洲東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首都開羅是阿拉伯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亞歷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邊的重要海港。地中海和紅海之間的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與紅海彼此相連,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繞道非洲好望角縮短了8000-10000千米。過去,埃及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長絨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運河、僑匯和旅遊收入都超過了棉花,成為埃及的主要經濟支柱。埃及的金字塔等名勝古跡是旅遊的主要景點。
49、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是世界上黑人的故鄉。整個非洲大陸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東非裂谷帶,南起贊比西河,北經紅海,一直延伸到西亞的死海附近。死火山中的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峰。東非大裂谷是地殼在運動過程中斷裂形成的。非洲最大的島嶼--馬達加斯加島,有一個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叫做好望角。整個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分布面積很廣。動物主要以斑馬、羚羊、長頸鹿、獅和豹子為主。黃金、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都佔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幾內亞是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尚比亞是出產銅礦的重要國家。奈及利亞是重要的石油輸出國。
50、居民與經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非洲只有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三個獨立國家。1990年,最後一個殖民地--納米比亞也宣告獨立。整個經濟是以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