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的水庫
A. 湖南桑植縣有哪些大的鄉鎮
我是湖南人,去過多次桑植縣,桑植縣地處湖南省西北部,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轄38個鄉鎮,總人口43萬多人,其中少數民族佔88%。桑植縣較大的鄉鎮有:澧源鎮,轄和平路、東正路、長征路、文明路、文昌街、汪家坪、朱家台、高家坪、五里橋9個居委會;仙娥、羅家莊、尚家坪、方家坪、何家坪、高橋、黃金塔、西界、肖家峪、朱家坪、長潭、燕窩、樟木溪、朱家沖、小田沖、蔡家峪、金山、建興嶺、岩埡、興旺塔、洋公潭21個村委會。瑞塔鋪鎮,轄:瑞市、赤荒村、羅家邊、楊家落4個居委會;土產坪、鄭家坪、青龍溪、蘆斗溪、沿溪坡、小溪溝、鳥兒嶺、火盆峪、東旺坪、王家坡、老岩橋、潮水河、馬井、楊溪山、黃泥埡、干溪、茶園塔、定家峪、高峰、紅砂溪、新村坪21個村。官地坪鎮,轄:官地坪居委會;大茂、坪頭界、聯鄉、湖坪、中坪、銀山峒、青佛山、雙橋、黃家台、會馬落、山羊峒、金星、杜家坪、銅礦、東流坪、洞口、白竹溪、車耳坪18個村委會。涼水口鎮,轄:楠木崗、茶園塔、泉門口、芭蕉灣、檀木塔、生基坡、謝家坡、瑤兒坪、彭家台、張家塔、韓家坪、李家莊、夏家峪、麻簍灣、魚籃溪、人參坪、四層界17個村委會龍潭坪鎮、五道水鎮、陳家河鎮、廖家村鎮、利福塔鎮也比較大。
B. 湖南桑植的特產
湖南桑植的特產:臘肉,霉豆腐,渣辣子,和渣、三下鍋、千層豆腐、岩吧魚、水豆醬、野葛粉,水豆漿,洋芋粑粑,樵粑粑,野蕨菜 銀筍絲 山竹筍 金針菜 香椿 龍筋菜,葛根條 獼猴桃 葛根糖 土家炒米 各種口味梅子 葛根片 芝麻棒糖。
桑植的地理位置:桑植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中麓,背靠湖北鶴峰。 桑植縣位於東經109度41——110度46,北緯29度17——38度84,地處武陵山脈北麓,鄂西山地南端。位於湖南省西北部,隸屬國際旅遊新城——張家界市。東界慈利縣、石門縣和武陵源區,南毗永定區、永定區、永順縣,西接龍山縣,北鄰湖北宣恩縣、鶴峰縣,距省會長沙456公里,離張家界市71公里,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 桑植縣大地構造單位屬新華夏結構體系,楊予准地合的一部分。由於受八面山褶制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廣泛分布為中山、低山地貌。全縣地層主要屬三迭中統,寒代下統,震旦系下統等,以三迭系和志留系為主。武陵山脈從貴州雲霧山分成三支,其北支和中支延伸到桑植全境,形成40條主要山脈,多呈東北——西南走向有10426個大小山頭,最高點八大公山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4米,最低點竹葉坪鄉柳楊溪河谷海拔154米,桑植縣是一個自然風景奇特秀麗的大山區縣。
這里風景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集山、林、水、洞、民族風情、革命經念地於一體,形成東邊一條風景線,西邊景點一大片的格局。是旅遊者來張家界旅遊觀光的又一佳境。
目前,這里已開發並可供供遊人觀光的景區是東邊婁水平湖峽谷風光旅遊項目,遊人可經武陵源至江埡電站上船旅遊觀光;西邊有亞洲第一洞九天洞、賀龍故居(紀念館)、苦竹河民俗古鎮及八大公山天平山原始森林生態旅遊項目、澧水漂流項目。
C. 張家界桑植縣有什麼特殊的風俗
1、桑植民歌,分為山歌、小調、禮儀歌、儺腔等,涵蓋了傳統民歌的多種專體裁。其曲式結構嚴謹屬,曲體多樣,尤其是襯詞的運用,使民歌在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內心情感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2、桑植白族游神,游神時僅抬著本主像,在各村寨出巡。到了元末明初,從湖北等省的其他族人為躲戰爭,紛紛來到桑植外半縣一帶休養生息,白族人聚居地人口大量增加。
3、上九廟會,農歷正月初九日為唐朝忠烈張巡和許遠殉難日,每年於此日舉行廟會紀念,俗稱「上九會」。
4、九子鞭,用較硬的木料製成。全長0.76米,直徑0.03米。鞭兩端挖孔,每孔釘3口釘子,每口釘子裝3枚銅錢(都孔9枚),鞭漆紅色,系綵綢,兩端系彩條。
5、仗鼓舞,又稱得勝鼓,2011年5月23日,湖南省桑植縣申報的「仗鼓舞(桑植仗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D. 桑植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位於湖南西北部。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轄38個鄉鎮、1個縣直屬林場。總人口43萬多人,其中少數民族佔88%。因「亞洲第一洞」----九天洞而成為鑲嵌在張家界的璀璨明珠。
桑植風光旖旎,文物薈萃。境內山巒起伏,溪河縱橫,風景秀麗。距縣城80公里的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2.32萬公頃原始森林,區內野生動植物達6400餘種,有珙桐、水杉、華南虎、雲豹、大鯢、黑棕熊等珍稀動植物,被稱作亞洲物種「基因庫」,是科研、旅遊、度假、療養的勝地;距縣城17公里的九天洞,被譽為「亞洲第一洞」,成為國際溶洞探險基地,國際溶洞協會成員單位;澧水、金藏河風景區以原始風貌的獨具特色吸引海內外遊人;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芙蓉龍」恐龍化石遺址、苦竹河古鎮等人文景觀聞名遐邇。17個民族長期和睦聚居,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異彩紛呈。
桑植神秘的民俗風情
1.民族風味
和渣、三下鍋、土家臘肉、千層豆腐、岩吧魚、水豆醬、野葛粉等。
土家臘肉 湘西土家人對腌臘製品有一種特殊的嗜好。每年一到冬至,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臘肉。下水鮮吃,正肉、豬頭、豬腳全部用於做臘肉。土家臘肉的 做法,首先將鮮肉砍成五六斤一塊的長條,然後放在大缸里(決不能用水洗),撒上鹽,淋入一些酒,再放入一些八角、花椒、辣椒之類的香料,最後用大石塊壓在上面進行腌制。為了使肉入味均勻,隔一兩天就要把肉翻一遍。一個星期後,鹽味、香味都滲透到了肉里,這時再把肉取出來熏烤。在湘西土家山區的農家堂屋中間,家家都有一個冬季不熄的大火塘。火塘里任何時候都架著一個個很大的樹蔸或樹樁在燃燒,火塘上面則有一個能夠升降的大鐵鉤,懸掛著鼎鍋或水壺,用於煮飯燒水。把腌好晾乾的肉條掛在火塘上面高高的屋樑上,利用火塘上升的青煙自然地去熏制肉條。由於這樣的煙熏過程時間長,緩慢而充分,加之燃燒的樹蔸或樹樁不少都有特殊的香味,故這樣熏制出的臘肉味道才是真正好哩!(註:張家界市場上出售的臘肉一般有兩種:一種為專門的熏烤店熏制的臘肉,另一種為農家自製的臘肉。以上兩種臘肉,前種包裝精美,後種無包裝,但味道特別香淳。)
和渣 將水浸泡過的黃豆用磨子磨碎,然後摻入切細的青菜葉,然後用溫火煮熟即可。此樣菜雖做法簡單,但營養價值極高且味鮮美,為當地人常用的一道菜。
三下鍋 土家的「三下鍋」,風味十分獨特。相傳明代嘉靖年間,朝廷征調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線抗倭,恰好趕上年關,為不誤軍機,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過年,於是臘肉、豆腐、籮卜一鍋煮,叫吃「合菜」,以後演變成「三下鍋」。各位旅客,到了張家界,建議您到小餐館嘗嘗「三下鍋」,叫您一輩子都忘不了。
桑植鹽豆腐乾 桑植鹽豆腐乾是有名的地方特產。清咸豐年間,桑植縣城豆腐行業製作的鹽豆腐乾,暢銷長沙、武漢、廣州等地,譽滿三湘,且曾列為貢品,名噪京城。經現代科學分析證明,鹽豆腐乾的營養價值,不低於牛奶,且具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等功能。因此,愛吃鹽豆腐乾的人,皮膚一般比較嫩滑、晶瑩,很少生暗瘡,腸胃功能亦很正常。由此可見,鹽豆腐乾還是美容良品之一。
2.多樣的民族
桑植目前居住有18個民族,土家、白族、苗族為主要人口,他們世居山區,保留著自己的民族文化藝術特徵,民族文化、民俗風情異彩紛呈。
土家族佔全縣人口的50%,服飾、語言等民俗與周圍鄰近湘西自治州、湖北鄂西土家族風俗相近同。
桑植白族為湖南唯一白族聚居地,曾長期稱為「民家人」,其先民於宋末元初從雲南大理遷徙而來,其民族特徵多樣,以崇尚白色為主要特徵,嗜好「苞谷燒」酒,待客敬篩三道茶,居「四合院」加「八字朝門」,信奉本主神,以歌舞傳情訂婚等眾多習俗。
桑植高山族主要由台灣高山族農民閔德清從台灣島輾轉遷徙而來,1895年日本侵略者占踞台灣,因不堪忍受日本軍國主義的奴役,隻身離家來大陸,到處流浪,後於1938年在桑植縣涼水口一帶定居而成桑植常住民族,他們保留了特殊的台灣少數民族風俗。
3.寶貴的文物
賀龍故居:位於桑植縣城附近的洪家關,是賀龍元帥的故鄉。有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賀龍橋等人文景觀供遊人觀瞻。此地「三水繞門,五龍捧聖,金線吊葫蘆」為地靈人傑之所。
芙蓉龍化石: 1970年在桑植縣芙蓉橋鄉發現而得名,又稱無齒芙蓉龍,它一般長3米,高約1米,尾長,四腳短而粗,背部有寬大的而排列有序的「帆」狀骨體,頭山,嘴似龜,無牙齒。芙蓉龍經過古脊椎動物研究鑒定為古亞亞同槽齒目的一個新科、屬、種,是恐龍的先祖,距今約2.1億年,其發現為中國和世界考古史填補了一個空白,具有重要的研究、觀賞價值。
E. 喀斯特地貌為什麼不適合修建水庫
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大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岩高原的地名,當地稱為Kras,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區。可溶性岩石有3類:①碳酸鹽類岩石(石灰岩、白雲岩、泥灰岩等)。②硫酸鹽類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鹵鹽類岩石(鉀、鈉、鎂鹽岩石等)。總面積達51×106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10%。從熱帶到寒帶、由大陸到海島都有喀斯特地貌發育。較著名的區域有中國廣西、雲南和貴州等省(區),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區,義大利和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區,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澳大利亞南部,美國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州,古巴及牙買加等地。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岩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雲南和四川青海(即雲貴高原)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劃分許多不同的類型。按出露條件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乾旱區喀斯特。按岩性分為:石灰岩喀斯特、白雲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鹽喀斯特。此外,還有按海拔高度、發育程度、水文特徵、形成時期等不同的劃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產生形態上類似喀斯特的現象,統稱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黃土和粘土喀斯特、熱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區的熔岩喀斯特等。它們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構成,在本質上不同於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鹽岩地層分布區最為發育。該區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溝、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窪地等喀斯特負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與地表和地下密切相關聯的豎井、芽洞、天生橋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下流水侵蝕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見有石芽、溶溝、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蝕窪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態,而地下則發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種洞穴系統以及洞中石鍾乳、石筍、石柱、石瀑布等。地下的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積物形態,如湖南張家界桑植縣的九天洞已列入洞穴學會會員洞,堪稱亞洲第一洞、黃龍洞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首批國家5A級旅遊區張家界武陵源的組成部分,是張家界地下喀斯特的地形代表,其中喀斯特地貌約佔全市面積的百分之四十。碳酸岩分布面積約達130萬km2,喀斯特地貌分布十分廣泛,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西、貴州、雲南、湖南等省區,如廣西的桂林山水、雲南的路南石林等馳名中外。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有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形。
按其發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種。1)地表水沿灰岩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蝕,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2)地表水沿灰岩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蝕,超過100m深後形成落水洞。3)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後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4)隨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5)地下水的溶蝕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繼續進行。雲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階段(溶溝階段)的產物,這里的自然風光因阿詩瑪姑娘的動人傳說而變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則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廣西境內,經常可看到這種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稱「神女鏡」或「仙女鏡」。
喀斯特地貌由於其獨特的地貌特徵,經常容易「產出」類型各異的風景區,比如著名的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就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武陵源景區內的巨厚的石英砂岩,產狀平緩,使岩層不能沿層面薄弱部位滑塌,覆蓋在志留系柔性的頁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剛性的石英砂岩垂直節理發育,在水流強烈的侵蝕作用下,岩層不但解體、崩塌,流水搬運,殘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險、秀、幽、曠等千奇百怪的峰林。
F. 桑植哪裡釣魚
竹葉坪鄉吳家坪柳陽溪水庫
G. 有誰知道張家界哪裡可以野釣(不收錢的),仙人溪除外,這些天打算出去釣魚,想一起去的加QQ742371849
陽湖坪鎮有個水庫 釣魚不收錢 從市內到目的地二十分鍾,如果自己開車更快
H. 我的家鄉桑植300字作文
家鄉美景
如果說家鄉第一的水果乃雪峰蜜橘,如果說家鄉第一的江乃平溪江,那麼,家鄉第一版的權景色無非是洞口塘。不是我誇口,如果你不信,那請跟我去欣賞欣賞。
開著小車,來到了這個土香土色的地方。一進這兒,清新的空氣頓時迎面撲來,讓人覺得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轉過一個又一個山峰,讓人覺得平淡無奇,每一座都是拔地而起,連綿不斷,這時竟覺得:家鄉第一的景色會是這兒嗎?不料車子剛轉過一個山頭,眼前的景色頓時把我嚇呆了:這兒是那樣綠,綠得彷彿是因為一個畫家不小心把綠顏料打翻了,染在他的一幅作品上;這兒是那樣靜,讓你彷彿覺得自己來到了一個無聲的世界;這兒是那樣富有生命,惹得無數生物都來做客,轉眼間,靜悄悄的世界熱鬧了起來。鳥叫聲,蟬兒的叫聲,汽車的鳴笛聲,交織在一起,成了一個喧鬧的另一個世界。
我開始不住地叫司機叔叔慢開一點,好讓我欣賞個夠。
這邊的山峰開始了千變萬化,「看!那兒像不像駱駝!」我
I. 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大中型水庫在哪裡
湖南省最大水庫是東江水庫。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東北部的資興市境內,是南嶺和羅霄山脈南部合圍的一個湖,是耒水的源頭之一,西距郴州市30公里。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湖南省共有大型水庫24座,按庫容量依次為東江水庫、五強溪水庫、柘溪水庫、江埡水庫、鳳灘水庫、皂市水庫、雙牌水庫、鐵山水庫、黃石水庫、水府廟水庫、白雲水庫、歐陽海水庫、碗米坡水庫、洪江水庫、株樹橋水庫、王家廠水庫、酒埠江水庫、蟒塘溪水庫、黃材水庫、竹園水庫。
(9)桑植的水庫擴展閱讀:
東江水庫湖面面積160平方公里,碧波萬頃,景象萬千,其水質達到了國家一級飲用水標准。東江水庫水位海拔為280米,比長沙50米的海拔高出230米,是個「地上水庫」,湖水可自流至耒陽、衡陽、衡山、株洲、湘潭。
境內主要景觀有:霧漫小東江、東江大壩、龍景峽谷、兜率靈岩、東江漂流、三湘四水·東江湖文化旅遊街(含東江湖奇石館、攝影藝術館、人文瀟湘館),還有仿古畫舫、豪華遊艇游湖及驚險刺激的的水上跳傘、水上摩托等。
景區是一個以森林和湖光山色為主,兼有豐富人文旅遊資源的旅遊勝地。境內峰青巒秀,溪幽湖闊,名勝古跡眾多。東江水庫景區以自然風光為主,集雄山、秀水、奇石、幽洞、島嶼、漂流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具有種類齊全,品位較高,綜合性較強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