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態學模型
1. 生態環境評價模型設計 有哪些(追加20)
中國的環境保護(1996-20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二00六年六月·北京
目 錄
前 言
一、環境保護法制和體制
二、工業污染防治
三、重點地區污染治理
四、城市環境保護
五、農村環境保護
六、生態保護與建設
七、環境經濟政策和投入
八、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九、環保科技、產業和公眾參與
十、國際環境保護合作
結束語
前 言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中國集中出現,環境與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資源相對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環境容量不足,逐漸成為中國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環境,認為保護環境關繫到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和長遠發展,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事業。多年來,中國政府將環境保護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環境保護。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事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全面推進、重點突破,著力解決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堅持創新體制機制,依靠科技進步,強化環境法治,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經過努力,在資源消耗和污染物產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減緩,部分流域污染治理初見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工業產品的污染排放強度有所下降,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進一步增強。
值此世界環境日之際,為使世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的環境保護情況,這里對過去十年間中國為保護環境而進行的不懈努力作一系統介紹。
一、環境保護法制和體制
中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了環境保護法律9部、自然資源保護法律15部。1996年以來,國家制定或修訂了包括水污染防治、海洋環境保護、大氣污染防治、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環境影響評價、放射性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法律,以及水、清潔生產、可再生能源、農業、草原和畜牧等與環境保護關系密切的法律;國務院制定或修訂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50餘項行政法規;發布了《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關於做好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近期工作的通知》等法規性文件。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職權,為實施國家環境保護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和頒布了規章和地方法規660餘件。
中國已建立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准體系。國家環境保護標准包括國家環境質量標准、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准、國家環境標准樣品標准及其他國家環境保護標准;地方環境保護標准包括地方環境質量標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截至2005年底,國家頒布了800餘項國家環境保護標准,北京、上海、山東、河南等省(市)共制定了30餘項環境保護地方標准。
中國不斷加強環境執法檢查和行政執法。近年來,國家連續對環境保護、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等法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推動重點地區污染治理。中國刑法還對破壞環境資源罪有專門規定。國家頒布《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建立起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責任制度,並連續三年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公民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依法查處7.5萬多起環境違法案件,取締關閉違法排污企業1.6萬家,對1萬多個環境污染問題實行掛牌督辦。國家還開展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依法處理多起違法行為。
中國實行各級政府對當地環境質量負責,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各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規定實施監督管理的環境管理體制。1998年中國政府將原國家環境保護局升格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正部級),作為國務院主管環境保護工作的直屬機構,負責對中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管。國家建立了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並建立了區域環境督查派出機構,以加強部門和地區間的協調與合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級政府設置了環境保護議事協調機構。目前,全國有各級環保行政主管部門3226個,從事環境行政管理、監測、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等工作的總人數達16.7萬人;有各級環境監察執法機構3854個,總人數達5萬多人。各級政府綜合部門和資源管理部門以及多數大中型企業也設有環保機構,負責本部門和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目前從業人員達30多萬。
2. 為什麼要學習生態學
1、掌握普通生物學、生態學等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
2、掌握生物信息學資料的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結果分析、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3、熟悉國家生態信息產業政策、知識產權及生物安全條例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4、了解生態信息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5、具有較好的科學人文素養和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養,身心健康;
7、具有較好的科學素質、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2)健康生態學模型擴展閱讀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通常包括四方面的內容: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
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是穩定的和可持續的:在時間上能夠維持它的組織結構和自治,也能夠維持對脅迫的恢復力。健康的生態系統能夠維持它們的復雜性同時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的應用思路,是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而建立起人類社會組織,以自然能流為主,盡量減少人工附加能源,尋求以盡量小的消耗產生最大的綜合效益,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環境危機。
3. 如何用matlab構建生態模型框架
構建一體化生態系統模型框架 可將其分成若幹部分,如環境模型(空氣中有害物物質的含量啦,濕度啦),動物,植物,還有一些非生物因素啦等等 題目要求具體數據,我理解為在第一問時並不需要代入數據,可以設其為x等未知量。具體數據如果有需要下面幾問再代入。 需要數據干什麼用的??? 當然是計算!!! 計算什麼??? 高中生物,我們都學過什麼第幾能量級啦能量傳遞效率啦,氮循環,碳循環等等。。。這都可以計算的。 模型咱不能完全自己造,要根據別人的模型來。 2.生態系統動態監測與管理系統 監測什麼??? 包括濕地的位置與面積、濕地的氣象與大氣環境、濕地生物、濕地土壤、濕地水體、濕地自然災害及濕地分布區域的社會經濟要素等 濕地的位置與面積可以通過處理衛星遙感影像獲得,也可以通過實地調查和測量獲得,屬於空間數據。 大氣環境監測的主要監測指標包括氣溫、降水量、空氣濕度、蒸發量、風、輻射量、CO2和CH4排放速率與通量、氮氧化物的干濕沉降等。 濕地生物監測的主要指標包括植被類型、分布與面積,群落種類組成和生活型、多度、蓋度、高度、葉面積指數、建群種和優勢種、濕地 景觀類型面積變化、濕地景觀格局變化、濕地景觀破碎化程度、濕地生物量和初級生產力,濕地水禽、魚類、獸類、爬行類、兩棲類動物 種類和種群數量,濕地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的種類與生物量,昆蟲的種類與數量等。這些指標既包括空間數據,也包括屬性數據。 濕地土壤監測的主要指標有土壤類型與分布、質地、容重、pH、含鹽量、含水量、全氮、全磷、有機質含量等。濕地土壤分布屬於空間數 據,其它土壤數據屬於屬性數據。 濕地水體監測的主要指標有濕地地表水位、地下水位、徑流量、流速、pH、透明度、礦化度、總氮、總磷、氨氮、硝態氮、化學需氧量等。 這些指標都屬於屬性數據。 濕地自然災害監測的主要指標有濕地地表水面積變化、洪澇頻率、火災、蟲害、台風災害等。 濕地的區域社會經濟要素監測內容有放牧面積和載畜量、區域化肥施用量、水產養殖面積、水產品產量、旅遊人數、旅遊時間、濕地科研文化等。 如何管理??? 空間資料庫:就是做個地圖標出植被類型啦土壤類型了。 屬性資料庫:就是檢測所得的實時數據。 3.生態系統健康評估及預警 第一問可以得到模型,可以理解為一個函數。第二問就能測到數據了,還能管理數據。 這些數據對於評估有什麼用呢??? 可以參照一個標准對其生態系統進行健康評估。。。如果說不健康或亞健康這時候就可以預警,根據不健康內容,具體說哪個種群(或其他)危險
4.將福田保護區代入模型,然後選取一個當下福田紅樹林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生態系統問題,基於構建的模型框架從健康預警的角度出 發對其生態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分析,並給出具體的保護、管理建議。
4. 生態學定理
我隨便總結的……湊合著用吧。qj
葛洛格規則 Gioger'rule:
溫血動物在溫暖地區的個體黑色素增多,在乾旱地區則紅,黃,棕色為多,在寒冷地區色素逐漸減弱.
利比希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低於某種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決定該種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元素。
1918年霍普金斯提出的生物氣候定律: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條件下,北美溫帶地區,每向北移緯度1°向東移經度5°,或上升約122米,植物的階段發育在春天和初夏將各延期四天;在晚夏和秋天則各提前四天等等。
貝格曼定律
貝格曼定律由Bergman提出,其原始定義為:「在相等的環境條件下,一切定溫動物身體上每單位表面面積發散的熱量相等。」
阿倫定律
阿倫定律是生態學的一條定律,具體內容是:生活在寒冷地區的恆溫動物,其體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趨於縮短,有利於防止熱量散失,如圖所示的兩種狐狸(請注意它們的耳朵,白色為北極狐,棕色為非洲狐)。而生活在熱帶地區的恆溫動物,其體表的突出部分相對較長,有利於熱量散失。
1、霍普金斯定律
1918年霍普金斯提出的生物氣候定律: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條件下,北美溫帶地區,每向北移緯度1°向東移經度5°,或上升約122米,植物的階段發育在春天和初夏將各延期四天;在晚夏和秋天則各提前四天等等。
2、葛洛格規則(Gioger's rule):
溫血動物在溫暖地區的個體黑色素增多,在乾旱地區則紅,黃,棕色為多,在寒冷地區色素逐漸減弱。
3、謝爾福德耐性定律
耐受性定律亦稱為謝爾福德耐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是美國生態學家V.E. Shelford 於1913年提出的。生物對其生存環境的適應有一個生態學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處於這兩個限度范圍之間生物才能生存,這個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稱為生物的耐受性范圍。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則稱為耐受性定律。具體可定義為:任何一種環境因子對每一種生物都有一個耐受性范圍,范圍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種生物的機能在最適點或接近最適點時發生作用,趨向這兩端時就減弱,然後被抑制。這就是耐受性定律。
謝爾福德耐性定律
在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所需要的眾多生態因子中,任何一個生態因子在數量上的過多過少或質量不足,都會成為限制因子。即對具體生物來說,各種生態因子都存在著一個生物學的上限和下限(或稱「閥值」),它們之間的幅度就是該種生物對某一生態因子的耐性范圍(又稱耐性限度)。
E. P. Om ( 1973 )等對耐性定律作了如下補充:
( 1 )同一種生物對各種生態因子的耐性范圍不同,對一個因子耐性范圍很廣,而對另一因子的耐性范圍可能很窄。
( 2 )不同種生物對同一生態因子的耐性范圍不同。對主要生態因子耐性范圍廣的生物種,其分布也廣。僅對個別生態因子耐性范圍廣的生物,可能受其它生態因子的制約,其分布不一定廣。
( 3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生態因子的耐性范圍不同,通常在生殖生長期對生態條件的要求最嚴格,繁殖的個體、種子、卵、胚胎、種苗和幼體的耐性范圍一般都要比非繁殖期的要窄。例如,在光周期感應期內對光周期要求很嚴格,在其它發育階段對光周期沒有嚴格要求。
( 4 )由於生態因子的相互作用,當某個生態因子不是處在適宜狀態時,則生物對其它一些生態因子的耐性范圍將會縮小。
( 5 )同一生物種內的不同品種,長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態環境條件下,對多個生態因子會形成有差異的耐性范圍,即產生生態型的分化。
任何一種生物,對自然環境中的各理化生態因子都有一定的耐性范圍,耐性范圍越廣的生物,適應性越廣。據此,可將生物大體劃分為廣適性生物和窄適性生物。
4、利比希定律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是由德國化學家利比希(Liebig,1840)在《有機化學及其在農業和生理學中的應用》一書中首先指出:作物的產量一般不是受到水、CO2之類本身大量需要而自然環境中也很豐富的營養物質的限制,而是受到需要量雖少但在土壤中也非常稀少的元素(硼、鐵等)的限制。據此他提出的「植物的生長取決於處於最小量狀態的營養物質」觀點,被稱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也就是說,生物基本的必需物質隨種類和不同情況而異,在穩定的情況下,其所能利用的量緊密地接近所需的最低限度時,就起到限製作用,成為限制因子
5. 關於醫學生態學的詳細內容
醫學生態學(medical ecology)是研究生態環境變化,特別是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和疾病影響的科學,與醫學、生態學、地理學和環境科學等學科有密切的聯系。醫學生態學還是一門較新的邊緣學科,基本是以生態學觀點為基礎,在綜合其他傳統學科的研究實踐中開辟著自己的領域。它需要在今後的多途徑的綜合研究中逐步發展。
醫學生態學是醫學和生態學之間的邊緣學科,重點研究病原體與人類以及其間各生物環節的相互關系。這些生物環節包括與病原體共生或拮抗的生物,也包括媒介生物和寄主等。
生態學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相互關系。人類的大多數疾病都是人體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不但物理損傷、化學物質中毒以及微生物和寄生蟲造成的疾病是如此,就連某些遺傳性疾病也已被證實與環境致突變因子有關。其中病原生物與病人之間的關系就是生態學研究的寄生關系。但依照傳統,這一切都屬於醫學范疇,醫學生態學只著重探討涉及多種生物環節的較復雜的生態關系。
醫學生態學研究的多是人獸共患疾病,常具有較明顯的地方性和季節性。其中某些病(如血吸蟲病、鼠疫等)對人類為害極大,因此一向受重視。由於此類病所涉及的生態關系很復雜,需要進行大范圍的流行病調查,並深入研究有關生物的生活史,所以常需要經過多年工作才有所進展。這些傳統的疾病流行學研究就是醫學生態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20世紀50年代起,人們逐漸發現,人體內正常的共生菌群受到干擾後可以致病。由此,人體內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就構成醫學生態學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就在這一時期,生態學有了迅速發展,在統一的生態學觀點指導下,將以往的研究內容綜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今日的醫學生態學。
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408708
6. 生態學的五個原理是什麼,求舉例分析
為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包括四方面的內專容個體生態、屬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是穩定的和可持續的,在時間上能夠維持它的組織結構和自治,也能夠維持對脅迫的恢復力。健康的生態系統能夠維持它們的復雜性同時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的應用思路,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而建立起人類社會組織,以自然能流為主,盡量減少人工附加能源,尋求以盡量小的消耗產生最大的綜合效益,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環境危機。
(6)健康生態學模型擴展閱讀:
生態學的相關內容:
1、在群體的水平上研究某種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以群體為觀察和分析的單位,通過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狀況與疾病的頻率,分析該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
2、生態系統中能量輸入、傳遞、轉化和喪失的過程。能量流動為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在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間的密切聯系,可以通過能量流動來實現。
3、生物多樣性為一定范圍內動物、植物、微生物有規律地結合所構成穩定的生態綜合體。這種多樣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與變異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7. 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模型有哪些
系,採用因子分析法賦予指標權重,應用模糊數學方法構建評價模型。
將健康概念引入城市生態系統研究,從復合生態系統角度評價和辨析城市生態環境問題,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決策依據極具現實意義.基於城市復合生態系統健康內涵,提出用距離指數和協調指數表徵系統發展水平和協調狀況,構建整合距離指數和協調指數的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模型,並設定了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評價標准,建立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
例如對寧波的實例分析揭示了寧波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特徵和地域空間分布,表明模型能夠很好地辨識城市生態系統的復合特徵和地域空間特徵,指示城市生態規劃和建設的重點行動領域,為城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決策依據.
對重慶市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狀態進行了實例研究.結果表明,重慶生態系統健康在結構功能方面屬於病態;可持續利用能力和動態變化方面屬於亞健康狀態,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綜合狀況屬於亞健康狀態.以北京、天津、上海作為參比城市進行了對比評價,得出北京、天津和上海也均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結論;但4個城市生態系統整體健康狀況排序為:上海、北京、天津、重慶.通過此評價,明確了重慶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的狀況及其影響因子,了解了重慶與其它3個直轄市的健康差距,為重慶城市生態規劃與保護提供科學依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採用因子分析法賦予指標權重,應用模糊數學方法構建評價模型。
將健康概念引入城市生態系統研究,從復合生態系統角度評價和辨析城市生態環境問題,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決策依據極具現實意義.基於城市復合生態系統健康內涵,提出用距離指數和協調指數表徵系統發展水平和協調狀況,構建整合距離指數和協調指數的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模型,並設定了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評價標准,建立城市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
例如對寧波的實例分析揭示了寧波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特徵和地域空間分布,表明模型能夠很好地辨識城市生態系統的復合特徵和地域空間特徵,指示城市生態規劃和建設的重點行動領域,為城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決策依據.
對重慶市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狀態進行了實例研究.結果表明,重慶生態系統健康在結構功能方面屬於病態;可持續利用能力和動態變化方面屬於亞健康狀態,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綜合狀況屬於亞健康狀態.以北京、天津、上海作為參比城市進行了對比評價,得出北京、天津和上海也均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結論;但4個城市生態系統整體健康狀況排序為:上海、北京、天津、重慶.通過此評價,明確了重慶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的狀況及其影響因子,了解了重慶與其它3個直轄市的健康差距,為重慶城市生態規劃與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8. (三)生態健康評價模型
1.評價指標標准化指數模式
隨干擾增強而值減小的指標,其標准化指數模式為
Pij=Oij/Si95×100 (8-1)
式中:Pij和Oij——分別為第j個采樣點第i個指標的標准化指數和原始觀測值;
Si95為第i個指標的標准化閾值,取全部采樣點中第i個指標95百分位的原始觀測值;
i=1,2,…,m;j=1,2,…,n。
隨干擾增強而值增大的指標,其標准化指數模式為
Pij=(maxOi-Oij)/(maxOi-Si5)×100 (8-2)
式中:maxOi——第i個指標在n個采樣點中的最大值;
Si5——第i個指標的標准化閾值,取全部采樣點中第i個指標5th百分位的原始觀測值。
2.生態健康綜合指數模式
采樣點的生態健康綜合指數值是該點各指標標准化指數的均值。生態健康綜合指數模式為
膠東半島海水入侵地區水資源高效利用與河口海岸生態修復技術
式中:Ij——第j個采樣點的生態健康綜合指數。
9. 請用健康生態學模型分析有肥胖問題的膝關節患者的原因
嗯,健康三的什麼身份是有回報問題的,器官節放假的原因容易受損,戒魔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