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溫泉寺事件
1. 重慶溫泉寺定融法師博聯系方法手機多少
我也是今天在群里才知道 這件事情的 其實還是09年發生的事情 看了心裡真的很悲痛!末法時代,眾生福薄啊!群魔亂舞!
2. 關於重慶北碚溫泉寺事件,請大家關注、核實!
我也看到這個消息。但不知道內情。正准備這兩天上山去看看,一探究竟。
但現在商人的利益熏心很讓人氣憤,無論如何在佛教門口搞這個總是不尊重的表現。
3. 有誰知道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有什麼傳奇故事
元朝未年的某一天下午,一艘烏蓬小船在東陽渡口停了下來,從船上走下來一位僧人.只見他彈了彈身上的灰塵,拿著包裹向東陽古鎮的城走來.僧人走上東陽城時,只見這一古鎮十分荒涼,城牆上生著茅草,牆壁上到處血跡斑斑.街上人煙稀少.好不易,僧人找到一處食店,伙計揣來一碗豆漿,豆花.僧人吃完後對伙計說:」此地乃是南齊古城,何而如此冷清」.伙計一臉苦笑說:」師父遠道而來,不易多問」.僧人覺得此地人有苦衷,也不好再問.只好另找話題說:」此上合州,還有多遠?」.伙計說:」百多餘里,沿此道翻過西山坪,繞過東陽峽,上草街子,麻柳坪過一峽口,可過渡口就好走了.」僧人謝過伙計,沿著小道走出東陽古鎮.此時,正值夕陽西下,嘉陵江水在夕陽中翻著鱗波在峽谷中流淌.僧人抬眼西望;
西山夕照
清.寂崇詞〔東陽八景〕
夕照落山前,流水潺潺,獵人林外漫搖鞭.影亂斜陽風散彩,珠燦林巒.
深樹起炊煙,飛鳥翩翩,赤霞平布滿山川,霜風樹底歸歌牧,尚擬桃源.
好一個」珠燦林巒」的景色.僧人一路賞不完的好景色,心緒開朗,邁天大步,不一會兒就上了西山坪.這西山坪,從嘉陵江上望去,好大一座山脈,可一山頂卻額外平敞,山上古樹參天,路也平坦。僧人放下包裹,靠在一古樹下,不覺肚子又餓了,隨眼一尋,哦,這山上到處是花果,順手摘來充飢.此時,前面一小山丘堡如同蓮花盛開,四周佛光閃爍,頂上祥雲飛來.雲彩中彷彿飄出三個」須彌」字樣。高僧若有所思,是否佛主在賜題,山上應有一廟。高僧豈敢怠慢,當即許下宏願,在此山上結茅而居,化緣建寺.
不知不覺,高僧往返於嘉陵江上幾年,與東陽古鎮和草街,依來傎的大賈鄉紳們都混熟了.另此僧懂醫術,邊行醫,邊化緣,行善好施,很快就得到大賈商旅和信徒的支持,一座寺廟就此落成.高僧追述當年情景,將該寺取名為須彌寺.
須彌寺不遠有一古道,為三國時期開辟的古驛道,叫張飛道,相傳為張飛義釋嚴顏後,率軍北上援受困的劉備而修的大道.後來此道一來是來往客商的必經之路.有時,往返僧侶也在此掛單行宿.還有,江北岸的信徒也方便於此燒香許願.再也不用上江對岸的縉雲山縉雲寺或溫泉寺去了.
元朝末年,天下大荒,蟥蟲遮天蔽日,中原大地哀鴻遍野.再加上元朝官府不許百姓耕種糧食,而且不許民間百姓手握寸鐵.嘉陵江小三峽地區更是元朝看重之地,因這里是蒙古軍隊南下受辱的重地,蒙哥大汗在西山坪溫湯峽的溫泉寺斃命,蒙哥愛將汪德臣也在對面縉雲山上喪命之地.所以張飛道官驛站上官兵查巡更為嚴厲.但大荒之年,官軍無法施捨百姓,只好讓僧廟來救民.嘉陵江小三峽張飛道上流民們絡繹不絕,當時有兒歌唱道:
哀哉流民!為鬼非鬼,為人非人。
哀哉流民!男子無褐袍,婦女無完裙。
哀哉流民!剝樹食其皮,掘草得其根。
哀哉流民!晝夜絕煙火,夜宿依星辰。
哀哉流民!朝不敢保夕,暮不敢保晨。
哀哉流民!死者已滿路,生者與鬼鄰。
哀哉流民!一女易斗粟,一兒錢數文。
一天,須彌寺又撞鍾救濟災民.只見張飛道上成群結隊的災民雲集在寺前.寺里眾僧,沙彌忙前忙後的.一會兒,土缸里的粥米都沒有了.高僧望著那些骨瘦如柴的飢民無可奈何地念:」阿彌陀佛」.突然,一小沙彌跑來對師父說:」師父,那邊有一媽媽快不行了,你去看一下吧」.高僧與小沙彌走上前去,見孕婦有氣無力地靠在大樹邊,頭上豆大的汗珠直滴下來.高僧伸出手一把脈.」阿彌陀佛」
此脈相是臨盆之兆.高僧叫眾沙彌趕不上快將這孕婦安置在寺廟不遠的茅屋裡,送去殘飯.勉強偷生.並叫小沙彌把寺院的母狗牽去同那孕婦作伴。因佛家寺院忌諱血光,但出家人以慈悲為懷,只得讓那孕婦暫且在茅屋安頓下來.
當夜,星光燦爛。萬物寂靜,高僧心中惦記著那孕婦,披衣合掌,對著那茅屋祈禱。不多時,只見上天,一道流星劃破長空猶如一條蒼龍,直奔那茅屋。須臾間,那茅屋中傳出嬰兒的啼哭聲,那聲音堅強洪亮,久久地震盪地在山澗。那山中群獸被這嬰兒的哭泣聲震動得抖擻不已。
北碚東陽」天子廟」傳奇[二]少兒磨難
上一集講到須彌寺高僧收留了一孕婦。這孕婦在山上草屋裡生了一子。
光陰似箭,一晃三年過去了,那須彌寺旁邊草屋裡所生的小孩子,不覺長得越來越奇異。因嬰兒時,那寺廟狗奶和豆漿,豆渣喂養出來的小孩子生得頰骨凸出,下頜內收,前額寬大,兩眼炯炯有神,如龍眼噴射,說話間不時露出威嚴與殺氣。高僧見其形象奇異,倍視喜愛,常在早習佛禮時帶在身邊,習讀經文,並教其文字。那孩兒天生聰慧,過目不忘。在眾小沙彌中更是鶴立雞群。
因高僧對小孩子有特殊的關愛,其母也了卻了一樁心病。一日,其母對高僧委宛地道出家事來,說她老家原淮西濠州鍾離鄉人氏,因飢寒交迫被迫離鄉,隨進川貨船沿路化食,家裡還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和老伴。家人姓朱。並取出一包東西對高僧說,她放不下心老家裡的人,想回家看看,這孩子生在苦難中,家中排行應是第四的兒子,元字輩。這包裹里有孩子的生辰八子和家鄉地址,將來孩子大了就可依上面的方向來找我們。說罷緊抱孩子大哭。接著跪下來說,望師傅多行善事,來年做牛做馬來報答大師的恩情。說罷,望著兒子痛哭不已。大師強忍淚水答應下來。這一別,小孩子便成了孤兒。還好,小孩子糊里糊塗的,把高僧當父,一天貪玩好耍的。除了念念經文就是干點雜務事。
須彌寺高僧不時要外出,一天,高僧又要遠行,特別將寺里眾僧交待一番。不過是些勤掃佛堂,多添香火,善待香客之類的囑咐。高僧剛走,小沙彌們一陣合計,想修理一下這最小的師兄朱四,因平時高僧在時都是將朱四帶在身邊而且又教他念字習文。太偏愛有加了。這次師傅處出幾日,正好給點顏色給朱四看看。於是把佛堂正殿給朱四打掃。說打掃不幹凈就得面壁三日。朱四明白這是眾師兄故意為難。又不好發作,只得認領下來。可是心裡氣不打一起出,看著廟里個個泥菩薩,終日齜牙輪嘴的又不幹活,就對著眾泥塑菩薩說,朕今天打掃佛堂,你們需待外面立足,等我掃完後,你們自已回歸原位,不得有誤,否則不聽朕話者,發配你們三千里。說罷,拿起掃帚點名諸神出去。說來真怪,諸泥神規規矩矩地依次在佛堂外面聽候處置。只見朱四用掃帚在佛堂上一陣亂舞。一會兒,灰塵跑得一干二凈。朱四又出到佛堂外面一陣吆呵,那些泥神像長了足似的紛紛回到佛堂原位。看得眾沙彌目瞪口呆。
眾師兄們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叫朱四下東陽鎮去打柴火,三日之內必須將柴火堆滿後院。原來聽說那西山坪半山下出現了虎群,眾師兄怕出去打柴遇上老虎。不打柴,又怕師傅回來責怪,於是想出這怪主意。可這朱四橫豎不怕的人,爽快地就走向東陽鎮,他出去一路玩耍,不覺飢腸轆轆,眼花繚亂了。想回到山上去打柴又沒完成。這時無奈走到一楊槐樹下,對著大樹許願:楊槐樹呀!楊槐樹,朕孤苦零丁,望你賜我一點吃的,助我一臂之力,朕將來坐上江山,定然封你為侯。年年為你祀祭。突然從樹上掉下一窩鳥巢,裡面有七八個鳥蛋。朱四一口氣吞食完,不覺力氣倍增量,向須彌寺走去。剛走到山頂路口走,一隻斑斕猛虎卧在路上。朱四嚇得一身冷汗,但進退無路。朱四隻得硬著頭皮對猛虎訓斥:」大膽畜生,朕受賜於天,現遇難事,你還不代朕把柴火送回寺去」.那虎一聽很規矩地為朱四背著柴火回到寺里.眾沙彌見朱四趕著猛虎來回搬柴,個個唬得心驚膽顫的.從此再也不敢怠慢朱四了.
高僧回到寺廟見情景大變,心中甚為寬大.眾沙彌也把寺院里前後事宜交待.說朱四小孩子家家的居然對著眾神發號司令,更為奇的是這朱四竟敢請猛虎幫忙打柴。高僧一聽更是對朱四另眼相待.一次,高僧隨朱四往東陽古鎮去辦事,走到一私家大宅院前,叫朱四在外面等著.朱四一等不來,二等師父不出來,就索性在一大青石上睡起覺來.等高僧與送別的朋友出來,發現朱四睡得很特別,他直躺躺地睡在青石上擺了一個字,頭上橫著一根打狗棒,兩手平躺,兩腿叉開,仿若一個」天」子,身旁是一塊豆腐,豆腐上面印出」大明皇帝」字樣.豆腐字體邊是一條龍形.高僧與朋友見此情景不由驚惶失措.」這,這,這不是天子嗎?」這一說,朱四立了起來」師父,朕睡了一覺」,高僧面呈微笑說:」聖上,打擾你了」.說罷高僧與朋友哈哈大笑.朋友也說:」蒼天有眼,大宋復國有望了」
北碚東陽」天子廟」傳奇[三]少兒習武
上集說到朱四在東陽鎮大青石旁擺了個」天」字之後,高僧額外器重,常留在身邊頌念經文。春去冬來,不卻又過了一年。這年寒冬臘月的,天出奇地冷,高僧與朱四在燈光下念讀經文後,見朱四枕著桌上睡著了,高僧心痛地為他披上大衣,稍稍關上門走了。朱四也不知睡了多久,外面已敲四更。睡夢中醒來,不見師父。聽牆外是否有人聲。他輕腳輕手地打開房門,仔細地往外看,只見月光下,一人赤身在外操練拳腳,一會兒騰空而起,一會兒閃電般地施展拳腳,一會兒刀槍遊走,一會兒力舉石缸。不覺看得興起。直看著那人收拾衣服,朱四趕忙躲回房舍里。
朱四一連幾日偷看,終於認出是師父。於是每天夜裡一到那時辰都要裝著睡,大約過了一個月。一天朱四又躲在那裡偷看,突然身後有人一拍,朱四回過頭來看,見師父笑眯眯地說,朱四還不睡,在這里幹啥?朱四見師父說,我要跟你習武。師父說,我早就在考驗你了,你一連在這兒呆了一個月,說明你有毅力,是塊好料子。但習武為啥?朱四爽朗地說除暴安良。師父說這不夠。朱四迷惑不解地望著師父。那是為什麼?師父為朱四披上衣服送回房舍里後,說除暴安良,只能是一方百姓受利,你若要天下人都得太平,這太小了。朱四望著師父,要師父細講。師父一聲嘆息地說,你太小了。許多東西還不明白。由於朱四與師父情感較近就纏著師父講。師父無奈地說:」要造反,推翻當今北蠻統治,這可是冒殺頭的罪呀?你怕嗎?」師父見朱四不懂,接著說:」當今的皇上是北蠻,馱虜。是他們搶奪了我們漢人的天下,使得我們漢人無田可耕,無地可種,才使我們到處都吃不飽穿不暖。只有驅除馱虜,恢復我中華。普天下人才能有平安」
朱四說:」師父,我懂了。我不怕殺頭。我要習武」師父說:」古人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接著師父說:」習武之人,以德為上,以天下之安為已安。方為德。若只以武為上則暴也。習武應持之有恆,不以天寒地熱而棄之,也不以身弱體壯而拋之」」師父,弟子席地而行禮了」朱四說。師父扶起朱四,今天我第一次收取弟子,我送你條弟訓,那說是:」驅逐馱虜,光復我中華」。」每日練武之前需祀奉我們的先祖靈位。讓上天看著我們後人的志向。你師父今天給你交底。你知道這條路上去百餘里就是合州,下余百餘里就是重慶府。百年前,我曾祖父率合州釣魚城軍民與蒙哥大汗十萬大軍相戰三十六年,激戰正酣時,那嘉陵江之水都變紅了,連那釣魚城,多功城,東陽城牆上的石頭都是血醒氣」師父說著說著,淚流滿面:」可朝庭昏君,奸臣當道,他們在蒙哥斃命之機,一味求和,自毀長城。喪失了大宋三百餘年的江山。那馱虜在滅了南宋後,瘋狂加害我軍民,殘無人道,追殺我們孤兒寡民。為師只得遁入深山密林中。何日還我好河山?你師今昔老矣。只盼你們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來吧!徒兒,今天起先練習站樁。習武之人樁功第一,氣沉丹田,雙腿下蹲如跨馬提槍。樁似江山穩如泰山」朱四立馬下蹲,師父手提木棒不時敲打朱四腿腳。
北碚東陽」天子廟」傳奇[四]少兒立志
上集說到朱四向師父學武藝的事,今天接著講。
風來雨去不覺又過兩年。這兩年中,朱四經練武身體長得更加壯實。師父打心理喜歡這孩子,他不再像那幾年那樣把他看成小玩童了,而是把他看成將來的一根擎天大柱,所以不時帶在身邊。一天,師徒倆下山走到西山坪大沱口的江邊。朱四蹦蹦跳跳一會就跑到大沱口邊的沙灘上並叫:」師父,這里真好玩」。師父望著秀麗的景色,若有所思。
禪崖疊翠 清 寂崇[東陽八景]
碧嶂繞崆峒,翠竇玲瓏。飛來峰涌梵宮。花雨雲翻連天遠岫,宛入喬嵩。
萬疊蔚菁叢,松竹陰濃。夜盡微風送曉鍾。喚醒煙塵無限夢,萬慮皆空。
「徒兒,這里的景色美不美」師父突然說。
「師父,這里當然美呀」朱四答道。
「沿著這條江看,你看又有什麼?」師父說。
峽水拖蘭 清 寂崇[東陽八景]
峽水綠陰涼,浩渺蒼茫。晴峰落照碧流長。解斷山根通一線,直接瞿塘。
風外水湯湯,蘭映成行,波搖翠影柳絲颺。流出巴江載秋色,絕勝滄浪。
「這江水真蘭,清碧盪漾,美如畫廊」朱四答道。
「這江不但美如畫廊,而且她還是一本厚重的歷史書卷」師父接著講。百多年前,連綿不斷的戰火打斷了她的安靜。她哭泣,她掙扎,她訴說,她呼喊。這江水流淌的不是水,而是血呀,師父突然心情沉重地說。前朝,南宋年間,金兵,遼兵就想打進四川,我大宋就在這江的源頭和尚原,大散關組織大軍阻擊,那時昏天黑地的反復廝殺。南宋末年,蒙軍又大舉南下就在這方圓百餘里大戰數十年。這江上浮屍百里,江水都變成了血紅色了。師父無比痛苦地泣不聲:」千里流淌的嘉陵江呀,難道你不痛苦嗎?是這巴山兒女挺胸抬頭,保家衛國。大丈夫,好男兒在這里與馱虜血戰,那不可一世的蒙哥大汗就斃命在對面峽口的溫泉寺里,那殺人如麻的蒙哥愛將汪德臣就也在這對面的縉雲山裡殞命。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英雄的山水。是好男兒就跪下對著眼前的縉雲山,我們漢人的先祖軒轅黃帝采葯觴神的地方起誓:」驅除馱虜,還我中華」
「驅除馱虜,還我中華」師徒倆在江邊焚香起誓。
「為師就要外出聯絡義士,這里多有不便,師父考慮再三,送你過江去,上面十多里就是前朝大鎮依里場,場上有一大戶是師父的故友,他那裡有很多古書而且此人學問淵博。你已經有八歲了,該出去見世面。不然為師將來要托你於大任。你走吧。這里有封信。此人見信後定會收留。去吧。」師父將朱四送到船上,看著船遠去。
朱四隨船一到依來鎮碼頭,頓感新鮮。只見碼頭邊。商船雲集,商旅,腳夫來來往往好不熱鬧。沿著石梯而上,進城門就見元兵來回巡視。朱四在街市走著走著,見一高牆宅院,這才拿出師父的封遞進院門,這時從院子里走出一大紳把朱四從頭到腳地看了下說:」你就叫朱四嗎?」朱四不卑不亢地說:」孩兒是叫朱四」大紳說:」在我這兒來,先學點規矩。我這里不是你們山中偏遠旮旯。下去做點雜事。總管,讓他干點什麼?」那下人總管說:」後院有幾頭水牛需人放養」大紳說:」好吧,讓這小孩兒去干吧」總管領著朱四穿過一排排廊亭閣樓,來到後院住了下來。
朱四每天清晨就趕著五六牛頭大水牛到江邊去放,不多時與江邊的一群放牛娃混熟了。大家牽著牛東一山西一山地亂跑,玩得十分快活。那些放牛娃見這朱四很好玩,今天是玩打仗,明天是搬家。不時指點什麼地方該排兵布陣。什麼地方該修宮殿,那些放牛娃覺得新鮮,也佩服朱四的板眼多。一天這群毛孩子趕著大隊牛群到了嘉陵江依來場上面的磨兒沱峽口,只見朱四拾起一竹桿,上面掛上芭蕉葉子,雄糾糾地手拿竹塊指揮著:」前面就是皇宮了,兄弟們沖進去。殺呀!」。哦,一群毛孩子趕著牛群,奮不顧身地揮動著竹塊左右一陣亂劈。沖到了磨兒沱。大家一陣歡呼。真過癮。只見朱四叉開雙手,提高著嗓門,登上一石頭上說:」兄弟們,今天我們浴血奮戰殺進了皇宮。這天下該誰坐。按理說人人都有份。可皇位只有一個呀。這樣我這里就是皇位,誰先搶上誰就當皇帝,沒有搶上的只能當臣子。大家願意不?」「願意。願意」眾放牛娃說。
朱四一聲號令,眾放牛娃爭先恐後地沖上前,你推我,我抱你絞成一團。正當大家爭得精疲力盡的,朱四挽著袖子在一邊看。這時他突然跑上去,有幾個不服氣去拉他,被他施展武功打下陣來:」你們別爭了,朕已經在位了」。有幾個不服氣說,你陰險,有本事再比下武力。朱四說:」爭江山,一要用智,二要用巧力。有誰還不服者,可與我角力」有幾大的放牛娃不服,與朱四較力。可他們那是朱四的對手。被朱四幾下就打敗了。朱四恩威並重說:」朕讓你們幾次公平竟爭,都是我勝了。若還有不服者,我就將他在這里用磨兒石掛在頸子上沉江」眾放牛娃齊聲下跪說:」願聽聖上調遣」
朱四又放開話說:」你們同朕打下江山,也有功勞。來我們在這里封官進爵,殺牛行祭祀大禮。備酒。」
大夥兒好不高興,可碗,酒到那去找呀?朱四說這峽口到處是洞,我們分別出去找。一會兒就有人報告回來說:」前面洞里發現有很多兵器和雜物,說不定有酒」大夥進去一看,果然有酒和兵器。眾放牛娃好不高興。朱四說我已經算定此地有酒和兵器了。大家面面相觀極為迷惑。朱四說,此地是前朝宋蒙大戰地,你們抬頭看,峽谷深溝,為水軍必經之地,過了此關釣魚城就無險可守了。所以釣魚城的宋軍曾派重兵在此把守以防蒙軍水軍偷襲。所以這溶洞中必然存有守軍的糧食和兵庫,當然也會有酒了。今天真是天助我也!來吧,殺牛,開宴。大夥兒一陣忙亂,在磨兒沱排開陣式,大吃一頓。個個喝得東倒西歪。突然,有個放牛娃大哭起來:」媽呀,我們把牛殺了,回去啷個交待呀?皇上」朱四黑起臉來:」真沒出息,古人雲兵來將擋。殺一條牛也哭鼻子。要是真上戰場,你怕嚇得溜尿呀。聽我的」
「把那牛尾巴栽到那石頭上,牛鼻子繩子就套在那石孔里,就說牛被妖魔吞進這石縫里了,那牛屁股還在那裡」說得大家唏哈大笑。
[從此,那峽口就更名為牛鼻峽又叫瀝鼻峽,至今那兩牛鼻孔還在流鼻涕。]
北碚東陽」天子廟」傳奇[五]少兒奇遇
上集說到朱四率眾放牛娃在磨兒沱殺牛的故事。好事多磨,不覺那殺牛的事終於擺平了。這天,朱四又出餿主意了,率眾放牛娃趕著牛往東陽峽口走。不多時就來到溫泉寺。只見這里古樹參天,懸崖峭壁中群猴不時尖叫,峽口中時有蒼鷹盤旋。一派蕭瑟的景象。朱四迫不急待地走在前面。因為他惦記著師父說過那殺人如麻的蒙哥大汗就在這里歸天的事。他一走在那石橋邊見溪水嘩嘩地冒著熱氣。不覺心癢,跳進溫水池中,眾放牛娃個個赤條條的跟著跳入池中。那酣暢的勁無法形容。
游溫泉寺 宋 丁謂
勝景游未久,煙嵐迥出群。
水溫何用火,山冷自多雲。
客到留新句,人閑詠舊文。
徘徊吟哦處。松子落紛紛。
突然,有個放牛娃叫起來:」聖上你看,這水池中有塊石碑,上面還有字」朱四過來一看果然,對眾娃童說:」來,我們搬上去看上面寫的什麼」幾個娃童光著屁股,好不易搬上去。只見朱四將水揸干,念了起來:
游溫泉寺詩 宋 曲端
曾統山西十萬兵,腰間寶劍血猶新。
山僧不識英雄客,何必叨叨問姓名。
朱四情不自禁地說道:」好詩,好詩。好大的氣魄」眾放牛娃干瞪著雙眼把朱四盯著問」上面寫的什麼?」朱四說:」這是一位武將寫的詩,說他是十萬兵馬的統領,曾用他那寶刀殺過很多人的頭。這里有個和尚不認識他,就在那裡問他姓什名誰。把他問冒火了,就寫下這首詩來」「哦!那寫詩人是個什麼武將?」眾放牛娃說。」那武將是誰呀?」朱四搖頭:」我也不知道,反正是挺有名氣的將軍」
「講得好,想不到這放牛童兒不但識字解惑竟還有如此口才」突然從寺廟的大雄寶殿中走出一位老和尚來。扯開洪鍾般的嗓門地說。原來這群放牛姓一進溫泉寺就打破了這里往日的平靜。老和尚仔細地端祥朱四,面帶微笑,並十分驚詫地說:」想不到,明君在此。蒼天降福呀」聽得眾小孩子如墜雲里。來,我來給你們講這碑的故事。老和尚說這碑原來是立坐在寺里。後來不知何故丟失了。寫這詩的人叫曲端是南宋六大主力軍之一。宋高宗年間,北宋在川陝前線設立了川陝宣撫處置司,負責阻擊金兵南下。建炎元年,金軍大舉進攻,宋軍其它地方相繼失守或損失慘重,但以曲端和吳玠統領的宋軍卻給予金兵以重創,使得金兵南下的企圖破滅。當時曲端和吳玠就是沿著條江的上源頭阻擊金兵的。這詩是曲端受命於朝庭沿這江上去路過此地時作的這首詩。後來他被人陷害致死,真可惜。要是他不死,也許不是今天這種局面。
突然,老和尚話題一轉說:」這位貴人生於何時?」眾放牛娃全部目光聚焦在朱四身上。朱四說:」聽我師父講生於子夜,那時有慧星墜落」。老和尚立馬下跪說:」聖上齊天,小民在此叩首」眾放牛娃跟著下跪。朱四:」娃兒愚笨,請大師指點迷津」「此地不易久留,你應沿這江往下走,入大江後去丹陽[現南京地域]那才是你大展宏圖的地方。十幾年後你可大福大貴,君臨天下,不過你的面相,好像與此地還有一緣」朱四說:」大師之話,孩兒定記,就是這還有一緣,不知從何而講」大師說:」天機不可泄也,總之當是百年之後,此緣自然而來。」說罷和尚拂袖而去。
朱四遊玩北溫泉在草叢中又發現一塊宋詩碑。
題崇勝溫泉寺詩
宋查密仲
浴罷臨泉一整冠,令人搔首憶長安。
御湯搖盪雙龍影,又是胡兒簇馬看。
此地奇遇後,使得朱四堅定了信心。對此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請看他作的詩與曲端北泉詩是何等的相似。
不若庵示僧 朱元璋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新。
山僧不識英雄客,只管曉曉問姓名。
朱四回到大紳家後,把前後北溫泉一游給大紳講了。大紳十分高興對朱四說:」果不出師兄所料,你將成大氣。從今天起在書房裡習經,我給你半年時期,讀完這里所有的書,方得遠行」
北碚東陽天子廟傳奇[六]少兒出山
上集講到朱四在依來場一大紳家放牛到溫泉寺奇遇一老僧後,回到依來場,將奇遇之事給大紳講了,大紳更加器重朱四,再不讓朱四放牛而是開放自已的書房讓朱四任意觀閱。空閑時與朱四談古論經,並時常帶著朱四登縉雲山,遊玩合州釣魚城等古戰場,憑吊先烈足跡。這時的朱四更加成熟。
一天,西山坪須彌寺師父來信,叫朱四回去。朱四不得不離開依來場回到了西山坪須彌寺,師徒相見甚是寬慰。這時朱四發現師父身後不時立著一位英俊後身,身強力壯的與朱四一般大小,問師父:」這位小哥是何人?」師父說:」這是你的同門師兄,他叫張昆。住在華鎣山寶鼎寺」朱四一見甚是高興,兩個情同手足,切嗟武藝。一日晚上,師父將朱四叫到身邊,拿出一包裹,打開一看是一個紅色肚兜,肚兜中央綉有一個」朱」字,背面綉有朱四的生辰八字。師父看著這,一幕幕往事涌了出來,對著朱四娓娓道出朱四的生世,說孩兒呀,這是你母生你時留下來的藏物,你姓朱,你老漢叫朱世貞。你在家中排行應是第四的個,你有三個哥哥,你的家遠在淮西濠州鍾離鄉孤家村。你的親生父親叫朱世貞。大哥叫朱元錦,二哥叫元秀,三哥叫朱元文,你是老四。所以都叫你朱四。當年你父母家境貧寒,為了能活下來,只好各走東西。不得已你媽媽身懷你就隨進川的商船進了川,家中餘下你老漢和哥哥們。你媽媽沿路乞討。也是我們來生有緣,你媽媽就在外面的草棚里生下你,你媽媽放不下家裡人,臨走時將這包裹留下來。說著說著淚如湧泉,朱四將包緊緊抱在胸前。都是這世道造的孽,那馱虜不準我們漢人手握寸鐵,說是我們漢人要造反。沒有鐵怎能耕地種糧食,我們吃什麼,這不是逼我們造反嗎?為師也要離開這由我親手建起來的寺院,不得不走,今天,師父給講這些是因為你長大了,今後的路要自已去走,所以叫你回來,也算我與你話別,明天,我在東陽已定好了走大江的船,你就跟船出江去,找你們的家人去,如果找不到你就自已去闖,路是走出來的。朱四撲在師父身上說,你就是我的在生父母,你的大恩大德,孩兒永世不忘。師父說朝庭現在正在揖拿師父,師父也是迫不得已。徒兒記住,凡干大事者也絕不能兒女情長,外面天地還大得很。睡吧,明天清晨師父送你。
清晨,一輪紅日冉冉地從東面的雞公山上升起。那金燦燦的余輝曬在東陽城和東陽峽谷中。一個新的一天來到了。
天台曉日
清寂崇[東陽八景]
山勢碧崚贈,石磴雲騰。曉來紅日自東升。赤霄掩映棘林翠,露滴青藤。
曙色郁風生,萬壑雲平。林巒處處灑新晴。小漳石橋通梵剎,來讓霞城。
須彌寺眾僧將朱四送到西山下。朱四一一同僧友話別。突然,朱四跑到那楊槐樹下,跪下長拜,然後抱著大樹一陣痛哭,像失去了老朋友一樣。戀戀不舍地離開。
師父,朱四和張昆一路心事重重,話語不多,他們走到東陽鎮一豆花館旁。師父對朱四說,來為師為你作最後辭行。豆花館老闆見是高僧,也額外高興。幾個人在館內小息,不覺已到黃昏。這時師父才起身將朱四送至江邊。此時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