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如何養水
1. 為什麼水庫可以養殖
養魚先養水,水質的好壞對魚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水質不好,魚蝦容易得病。在夏季高溫季節,溫差較大時,常出現渾濁水。如果我們要開始養魚的時候,針對魚塘水發黑,發綠、發渾、等其他水質問題。養殖的也是高產鯰魚。他們是大型科學養殖專業戶,引溫泉水,溫室養殖。這算是鯰魚養殖里環境非常好的養殖場了。高密度地養殖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水質低下,魚容易生病。溫泉養殖又如何,還是要大量的抗生素對付。養殖鯰魚的池子水質更為惡劣,養殖密度極高,在收獲的時候,直接用起重機把魚從池子里撈出來。所以很多人都會說看到養殖的黑魚和鯰魚,都很難吃的下去,但是其實野生的鯰魚和黑魚更加的臟,各種比較臟的地方都是這兩種魚比較喜歡待的地方。
2. 水庫養殖如何垂釣
一、在水庫中釣鯉魚,首先要選擇適合垂釣的理想釣位。這是定點打窩釣,是垂釣鯉魚的首要技術條件。 夏釣,要認真尋找鯉魚必經的道路。如綠竹樹陰處。任何水庫湖泊岸畔都有竹林或樹木,在這些地方比較涼爽,人可以防曬,魚也要到此游弋、嬉戲、覓食。要認真選擇這些能夠遮陰的水域為釣位。回水沱、涵洞、水庫湖泊的深水域,這里溶氧較多,水溫一般比靜水區的水溫低,隨流水攜帶來的餌料也較多。 盛夏,一般選擇3~4米深的水域為宜,水色以深暗為佳。選擇水庫湖泊比較偏僻的水域,狹窄「細腰帶」的「半尖島」、「鏵尖」、「凸處」、「月牙」處、「鵝頸項」口、崖石峭壁,或者淺灘盡頭,斜坡呈梯形處。水庫靠岸邊幾十米遠處有被水淹沒的田地,形成1~2米的淺灘,其盡頭則是主河道的深水域,鯉魚頻繁出入深、淺水域的交匯處覓食。它在淺灘吃食舌,又洄遊至深水處棲息。在這些水域,選點定位釣常有預想不到的收獲。
二.熟紅薯1千克、黃豆面(黃豆用文火炒香,磨成粉末)0.5千克、稻穀1千克、冷米飯粒1千克。到釣場後,取湖水適量,將上述各原料拌和均勻,捏成雞蛋大的團狀打窩。釣餌用熟紅薯粒或糕糕(面餌) 三.將稻穀1千克用文火炒香後,盛入簸箕,舀適量冷水澆潑炒香的稻穀。這種用冷水刺激後的稻穀,既香又脆,鯉魚愛吃。然後,用1:l:l的比例,拌和熟玉米、小麥打窩。釣餌為熟玉米(用老玉米煮熟開花)。掛鉤方法:將玉米粒臍面朝上,鉤順中間穿人,稍露鉤尖(一般每鉤穿一粒玉米,多則兩粒,露出鉤尖)。或者直接用麥粒穿鉤垂釣即可。 商品餌配方、顆粒60、荒15、無雙10、綠鯉5、大鯉5、海藻1KG5、酵鯉山楂大小一塊早起開好中午用(夏天方子)無雙50%+海藻一公斤40%+三色鯉10%+丸九蝦粉適量(要小袋的,紅色包裝,我們這里賣20一袋),餌和水的比例是1:0.55-0.6
2、海藻1公斤30+田螺鯉20+雪花粉10+無味顆粒30+酒米+拉絲粉。
窩子:鯉魚顆粒3號3斤+荒食一把開水沏開+天元超級誘1袋+麝香巨鯉1袋+酒米4兩
3、荒食1+天下無雙1+鯉道0.5+三色鯉0.5配齊,還要加鯉魚顆粒或者窩子料,比例30%窩子料+70%手食。加點拉絲粉即可。
4、你買的荒食和天下無雙,你要1:1使用,另外你在加一點0.5三色鯉和0.5鯉道,也就是1.1.1的數字,此餌集魚性好霧化好咬溝率高。關於荒食使用問題最好用熱水沏一下,它的味道能更好的發揮出來
5、海藻一公斤20克,天下無雙15克,三色鯉30克,荒食鯉金20克,漢方鯽15克,攪拌均勻,少加水散狀攥餌上鉤干抽食,不打窩子也行。
6、手食:荒食10+天下無雙25+薯餌20+三色鯉15+雪花粉10+顆粒20+酒米。
底窩料:顆粒3斤+荒食一把+海藻一公斤兩大把+超級誘1袋+酒米
7、醉鯉20,無雙10,荒食5(有條件開水沏下),顆粒粉40,麩香鯽25做手食.
水要加的合適,充分吸水後比較散,需要纂到鉤子上.千萬不要過分揉搓,如果入水不到一分鍾就化,可以稍加揉搓.
3. 如何高產養水庫
水庫養魚高產技術
1 、綜合養殖模式
小型水庫綜合養殖主要是建立一個以魚為主,畜禽為輔的水陸有機結合的生態養殖體系,即建立庫邊建舍養豬、鴨、雞或鵝,水中養魚的立體綜合體系。豬、鴨、鵝糞入庫肥水,可增加水中的有機物含量,促進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長,為魚提供豐富的餌料,使物質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形成良性循環。一般每畝養魚500尾-600尾可養豬7頭至10頭,養鴨20隻或養鵝10隻。
水庫中浮游生物數量多,濾食性魚類的餌料較豐富,而濾食魚類中以鰱、鱅生長最快,個體大,苗種來源廣,是主要放養對象。為充分利用其它餌料資源,還可放養食底棲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鯉、鯽和草食性(如草魚、鯿、魴等)魚種,但注意不宜多放,更不可作為主體魚進行放養。
鰱鱅魚是上層魚,食用水中的浮游生物為主。鰱魚體重每增加500克,攝食過程中可吸收氮氣14.5克,磷0.6克,碳水化合物57.8克,鰱魚每長0.5公斤肉,就可消耗7.5-10公斤藻類。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確保水質安全作用。鱅魚又稱花鰱、胖頭魚,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也食部分浮游植物,可以抑制水體中的輪蟲,其體重每增長500克,在攝食過程中可吸收氮14.9克,磷0.85克,碳水化合物60.75克。鰱魚、鱅魚被稱為水體的「過濾器」。
青魚常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系食肉性魚類,多攝食昆蟲幼體、螺蜆、幼蚌等。在水庫中放養青魚一方面可以抑制螺、蚌大量生長,確保有一個良好的水體環境,另一方面青魚生長快,個體大,可以增加產出效益。
鯿魚、魴魚是中層魚,水體中的碎屑和藻類都是這兩種魚的主要食物。鯉魚、鯽魚是自然生產的土著魚類,它們生活在水的底層,攝食水體底層的殘餌和腐殖質,可清除大部分殘余的有機物,大大減少水體底層有機物,腐化分解釋放的污染物。也是水底名副其實的「清潔工」。
另外,水體中烏鱧、鯰魚等兇猛性魚類也算得上水體中的除雜先鋒,能大量攝食水體中的野雜魚、病魚、死魚、動物腐屍等,可以有效控制水體中的野雜魚蝦的大量生長繁殖,防止病、死魚等污染水質,減少耗氧因素。
2 、科學放養魚種
早春季節,水溫6~10℃時進行放養。放養需在晴暖天進行,入水時應緩慢傾倒,讓其自由游入水中。入庫前對魚種進行消毒防病,消毒方法,一般採取6~7ppm硫酸銅液浸洗20~30分鍾或用1%小蘇打、3%食鹽合劑浸洗5~10分鍾。
投放大規格、多品種、足量的優質魚苗(種)是小型水庫養魚獲得高產的關鍵。
鰱、鱅魚 50 ~ 75 克 / 尾,草魚 70 ~ 100 克 / 尾,鯉、鯿魚 50 克 / 尾,鯽魚 30 克 / 尾。 多品種混養 根據魚類彼此間食性和生活水層的不同進行選擇和搭配。其搭配比例為:鰱、鱅魚 50% ,草、鯿魚 26% ,鯉、鯽魚 24% 。
魚種放養量要根據水庫條件而定,但不要超過水體的承受能力,實行合理密養。一般每畝水面放養 500 尾左右。
3 、魚種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通常是通過漁獲物分析,根據某種魚放養後的生長情況,逐年對密度加以調整,使之逐步趨於合理。
在魚種規格13.2厘米,放養魚種回捕率約40%,商品魚的起捕率達到70%左右,成魚起捕標准1千克/尾的情況下,不同營養類型的大、中型水庫每年魚種的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魚產力(千克/畝):富營養型水庫:30~40,中營養型水庫:20~30,貧營養型水庫:15~20;放養密度(尾/畝):富營養型水庫:110~140,中營養型水庫:80~110,貧營養型水庫:50~80;鰱魚的搭配比例(%):富營養型水庫:35~40,中營養型水庫:30~35,貧營養型水庫:25~30;鱅魚搭配比例(%):富營養型水庫:50~55,中營養型水庫:55~60,貧營養型水庫:60~65;草、鯉、鯿、鯝等搭配比例(%):富營養型水庫:5~15,中營養型水庫:5~15,貧營養型水庫:5~15。
在水庫漁業生產中,如放庫魚種的規格不到13.2厘米或回捕率達不到40%,或2~3齡的鰱、鱅個體生長已超過1千克,則魚類的放養量應適當增加,反之,則應適當減少。同理,若當年起捕率達不到70%,則下一年度的魚種放養量亦應適當減少,反之,則應適當增加。養殖魚類搭配比例的調整
新市場營銷法則 助推企業成長 電子商務營銷 食品餐飲營銷 建築房產營銷 消費品營銷亦需因庫制宜。有的水庫,水土保持較差,庫水經常混濁,則鰱、鱅的搭養比例可適當減少,草魚、鯉、鯽的搭養比例可適當增加。至於作為主養魚類的鰱和鱅之間的混養比例須根據同齡魚的生長速度調整。若同齡鱅的個體生長顯著快於鰱,則鱅搭養比例適當增加;反之,鰱的放養比例應適當增加。許多高產水庫的漁業生產實踐表明,大型水庫鱅的放養比例一般以大於鰱為佳。
4、合理投餌和施肥
小型水庫養魚要獲得高產、高效,單靠水庫中的天然餌料是不夠的,必須增投人工餌料。飼料來源有豬、鴨糞、青飼料及化肥等。
配套飼養禽畜,利用禽畜糞便養魚。禽畜欄舍最好建在水庫的上游,可使肥料和水中繁殖的天然餌料隨水流逐漸擴散,均勻分布,不至於過量積累而造成污染。每個禽畜欄舍的飼養量不宜過多。豬、鴨糞一般不直接施放,要先經發酵,但少量的豬糞可採用水力沖入庫內。以每667平方米水面配套養豬1~2頭或雞、鴨各20隻為宜,過多則易引起水質富營養化。大中型水庫,可在主要源頭分設幾個小型禽畜欄舍。
利用消落區種植青飼料和綠肥。水庫的消落區一般是很大的,約占水庫水面積的50%。消落區的面積大小隨季節而變動,雨季時消落區被淹沒。秋、冬季水位下降,翌年春季達到最低水位。消落區在枯水季節是陸生植物生長的良好場地,被淹沒以後則成為底棲生物生長繁殖的場所,可為草食性和雜食性魚類提供豐富的飼料。所以在枯水季節,應當利用消落區廣泛種植青飼料、綠肥以增加收入,剩下的作物殘體被水淹沒後成為養魚的肥料和飼料。
採集庫邊青草、綠肥及下腳料。庫邊及其附近的雜草,只要鮮嫩、無毒,都可以採集作為養魚的飼料。靠近城鎮的小型水庫,還可收集各種農副產品加工的下腳料如製糖濾泥、酒糟等,用於水庫養魚。
化肥養魚。採用施入化肥培育浮游生物的方法,在水庫飼養鰱魚、鱅魚等濾食性魚類,可以使水庫成魚產量提高4~5倍。每施用化肥1~2千克,可產商品魚1千克。
水庫化肥養魚應具備一定條件:具有良好的水質和一定的水源,PH在6.5-8.5之間,水體交換小,渾濁度不大,且無須承擔飲用水源的水庫。 以投放花白鰱、白鯽等肥水性色為主,適當搭配草、編、青魚。肥水性魚佔80%一90%,其他魚佔10%一20%。以5月下旬7月初投庫為宜,投放大規格魚種,分2—3批投庫。一般投13.20厘米以上大規格魚種500—600尾/畝,套養6.60厘米以上夏花魚種500—800尾/畝。
施肥方法是將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按l:0.8的比例混合用水溶化後潑灑,每畝每次用量:碳酸氫銨不超過6公斤,過磷酸鈣不超過8公斤。當水庫水溫達到18℃時即可投施,25一30℃為最適施肥水溫,兩次施肥的間隔時間10-15天。投施應選擇天氣晴朗、光照好、風浪小的上午水溫達到18℃即可進行。施肥時間一般為4月中旬-10月下旬。一船是施氯化銨和過磷酸鈣,或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據實驗和生產經驗,水庫氮:磷=7—10:1較理想,即氯化銨與過磷酸鈣的比例為2:1,碳酸氫銨與過磷酸鈣的比例為3:1。水庫水中當氮的含量達到2毫克/升時,浮游生物量達到20毫克/升以上,符合高產要求。為此,要保持水體含氮量2毫克/升,磷0.20-0.60毫克/升,第1次施肥,每畝1米水深:碳酸氫銨5千克,或碳酸氫銨7.50千克,過磷酸鈣2.50千克。追肥:每2—3天追1次肥,每次每畝:氯化銨2.50千克,或碳酸氫銨3.75千克,過磷酸鈣1.25千克(水深以4米計算)。水色與透明度施肥後水肥時的水色呈油綠色或深綠色。透明度15—25厘米。先施磷肥後施氮肥,不能顛倒。或頭1天施磷肥,第2天施氮肥。氮磷肥更不能拌一起混合施,否則損失肥效。以晴天施肥為佳。天晴施肥利於浮游生物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一般是上午9—12時。上午施肥化肥停留在水上層的時間長,利於光合作用,利於浮游生物吸收生長。雨天、陰天、大風天氣,無陽光或光照條件差,水體較渾濁,不宜施肥,施後肥隨水中懸浮物吸附沉降,且光合作用差,肥轉換慢或不轉換,肥浪費較大。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水肥時,浮游生物豐富,應及時補充營養元素,這不僅能使施入水中的肥迅速吸收利用,提高肥效,而且有利於浮游生物快速繁殖生長,為魚類生產提供豐富而穩定的食料。切忌水較瘦時再施肥,否則需大量追肥水才變肥,且耽誤了生產時間,化肥系數增大,成本上升,影響效益。一般是在水庫的上風淺水區施放。氮、鉀肥化水充分溶解,均勻潑灑,有條件的用噴灌機噴灑。船走s形。
適當施生石灰調節水質長期施化肥水質變酸。在5—8月,每月應施1次生石灰,每次每畝15—20千克,使庫水含鈣量達到100毫克/升以上(最好為120-180毫克/升)。且施生石灰亦是為了滿足浮游生物和魚類骨質生長需鈣要求。
須注意的是下列四種類型的水庫不宜施用化肥養魚。一是水體交換量過大的水庫,投施的化肥和培育的浮游生物會隨水大量流失;二是水質渾濁(透明度不足30厘米)的水庫,大部分肥分會被水中膠體粒子吸收而沉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制約;三是水中滋生水草過於繁茂的水庫,因為水草與浮游植物爭奪肥料,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繁殖;四是水質軟(硬度小於30度而呈酸性)的水庫,其水質對直接施入的化肥反應不良。
5、適當投喂精飼料,粗精飼料結合
當水庫表層水溫上升到10℃時開始給魚類投食,水溫降至10℃以下時則逐步停食。每667平方米水面每年投喂精飼料(菜籽餅、大麥、麥麩等)500~600千克,青飼料(黑麥草、蘇丹草、紅薯藤等)3 000~4 000千克。青飼料投喂在固定的食場上,每0.67~1.3公頃水面需配置1個食場。為了強化投飼,確保濾食性魚類的上市規格,每天上午8時、下午4時各投喂1次人工配合飼料。每667平方米水面投喂量為1~1.5千克,其組分由大麥粉50千克、黃豆粉15千克與尿素4千克混合而成。
6 、做好魚病防治工作 一是堅持用生石灰消毒;二是魚種下庫之前用 5% 食鹽溶液清洗魚體約 5 分鍾,草魚種需注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三是定期潑灑葯物;四是投喂葯餌和食場掛簍等。
經常施生石灰提高水域的pH值和硬度,增加鈣鹽,促進水域物質循環,改良水質,有利於魚類生長和抑制魚病發生。一般每畝每次施生石灰15~20公斤,每月1次。
7 、實施輪捕輪放 小型水庫實行輪捕輪放一般採取一次放足、分次捕撈、捕大留小、邊捕邊放的措施。
8、水庫套養魚種的關鍵技術
水庫實行精養,每公頃水面需投大規格750-1125kg(50-75kg/畝),魚種成本3000-4500元(200-300元/畝)。按傳統生產此數量魚種需苗種池1000-2000m^2(每畝成魚水面配0.1-0.2畝),生產周期為7-10個月。而實行水庫套養魚種,每公頃水面只需套養6.6cm左右夏花魚種1.2-1.5萬尾(800-1000尾/畝),魚種成本僅360-450元(24-30元/畝),扶「水花」到夏花魚種只需2個月,每公頃水面配套苗種池只需150-200m^2。自育苗種情況下水庫套養魚種其成本僅為傳統的10-20%,且節省苗種池50-80%,縮短時間半年,而夏花魚種套養水庫後魚種池又照樣生產大規格魚種,充分利用了苗種池,增加了效益。故水庫套養魚種既節省了苗種池,大大降低了水庫魚種成本,又提高了苗種池、水庫養魚效益。
魚苗培育稀養速成。魚苗培育按常規進行,只是放養密度稍稀,以150萬尾/公頃(10萬尾/畝)為宜,強化培育,力爭在6月底前達到6.6cm。稀養速成,保證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時間、規格要求。 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時間。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時間愈早愈好,宜早不宜遲,7月上旬前套養完畢。時間愈早,套入水庫的夏花魚種「稀養」,生長快,生產時間長,到秋冬達到規格大(密度相同,同等條件下)。一般分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3-5次分批投庫。同一時間投同一規格魚種其生長速度基本一致,育成的魚種規格基本相同,分批投庫,有時間差,其生產育成的魚種規格有大有小,形成魚種梯隊,便於來年捕撈成魚時能常年均衡上市(輪捕不間斷)。 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規格。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規格越大越好,一般應達到6.6cm。夏花魚種愈大,其成活率愈高。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規格一般是:花白鰱6.6cm,鯽魚(高背鯽、彭澤鯽)5cm,草魚10cm,鯿魚6.6cm。夏花魚種的規格與魚苗的放養密度、飼養技術。天氣、時間等有關,故應合理安排。魚苗育成1.7-2.7cm時應及時拉網分池稀養,第一、二次轉套水庫後及時調整密度,安排好下次要求達到的時間與規格。這是一項時間觀念和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應特別把握好。
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密度。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密度要根據水庫成魚產量,水庫有元兇猛性魚類(或兇猛性魚類的多寡),夏花魚種的規格等因素綜合考慮,靈活掌握。水庫養魚現多為養殖花白鰱,故一般套養密度為:花白鰱7500-1500尾/公頃(500-1000尾/畝),搭配套養鯽魚夏花魚種1500-3000尾/公頃(100-200尾/畝),草鯿魚750-1500尾/公頃。水庫套養的夏花魚種成活率一般為60-80%。
水庫套養夏花魚種的實際操作。先將魚種池夏花魚種拉網鍛煉,鍛煉1-2次即可,再按計劃轉投。向水庫轉投夏花魚種時先抽樣測定夏花魚種規格,一般是測全長,或稱重求出每千克尾數,然後過數,用盛水的水桶或拖拉機盛水轉運投庫。應選擇晴天無風天氣進行,操作要輕便敏捷,免魚體受傷。投庫的地點應在淺水區。
4. 小型水庫如何進行施肥養魚
施肥養魚是小型水序進行集約化養殖,提高魚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施肥就是培養冰城中的天然餌料,供水庫中飼養魚類食用,施肥還能通過生物作用,化.學作用改良魚類和懷朴生物的生活環境,有些有機肥的成分也可作為營養物質直接為庫魚所利用,合理施肥是施肥養魚的基本要求,那麼如何進行合理施肥呢?下面簡要的介紹幾點: 1.肥料的種類:水序施肥用 ·的肥料種類可分為有機肥和無機 肥二大類 有機肥包括禽畜糞以及人類 尿、綠肥等,無機肥即通常說的化 肥,包括氮肥、磷肥、鈣肥、復合肥 等。 由於水序與池塘有所不同,水 序水交換蚤大,水位不穩定,水較 深等特點,因此在施肥養魚時應主 施肥效快的無機肥為好。但有機肥 肥效緩性均勻彌補T無機肥肥效 期短的缺點,所以二者兼施效果更 好。 3.施肥的時間:施肥時間一般早春季節多施有機肥,在6eeg月份水溫升高時多施無機肥,施肥應選擇水體交換量少,水體交換時間不長,水位較穩定的季節,根據水中浮游生物繁技生長特.東以及魚類攝食生......(本文共計2頁)
5. 水庫怎樣養魚
注意事項注意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水庫養魚與池塘養魚是兩個概念。他們的模式完全不一樣的.
水庫在放養經濟魚類之前,必須在水庫所有的進、出水口建好攔魚設施,並加強日常管理和保養維修,以防發生逃魚事故。水庫攔魚設施,主要有網攔魚設施,電攔魚設施和竹、木柵攔魚設施三種。網攔魚設施它具有攔魚效果好,設備簡單,成本低廉,安裝管理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攔魚網的網長和網高均要比攔截處的實際寬度和深度分別增加10-15%,網目大小要因放養魚類大小而定,水平縮結系數一般取0.6-0.7,通常採用打樁式和拋錨式兩種方式安裝固定。電攔魚設施是根據魚感電後能迴避的原理設計的,當魚游向電柵,遇到一定強度的電場,即會受到電的刺激改變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攔魚作用。竹、木柵欄攔魚設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簡便、成本低廉等優點,但經不起大流量洪水的沖擊、安全性能差,現在很少使用。
二、經濟魚類放養
1.放養種類的選定。我國大多數水庫中浮游生物數量多,因此,鰱鱅魚是主要的養殖對象,為了充分利用其它餌料資源,還可放養以食底棲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鯉、鯽和草食性的草魚、鯿魴等。
2.放養魚種的規格和質量。投放水庫中的魚種,如果規格小,入庫後常密集成團游泳,難以吃到餌料,覓食能力差,生長也緩慢,同時它們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力差,易被兇猛魚類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響水庫的魚產力,反之,投放魚種的規格大些,上述情況將會明顯的改變,而且放養規格大的生長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魚種規格越大,所需生產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據自己的條件,水庫大小、兇猛魚類的危害程度,作適當規定。我國目前對魚種規格的要求一般是:鰱鱅11.5-13.2cm,草魚13.2-14.8cm,鯉、魴魚6.6-8.3cm。投放水庫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游動活潑、體質健壯、無病無傷。
3.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大中型水庫因面積大、水深、庫容大、魚類的生態條件極為復雜而且又很難控制,主要依靠庫內天然餌料進行粗養,放養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據水庫的營養類型決定。富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110-140尾,其中鰱魚佔35-40%,鱅魚佔50-55%,草、鯉、鯿等可佔5-15%;一般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養80-110尾,其中鰱魚佔30-35%,鱅佔55-60%,草、鯉、鯿等可佔5-15%;貧營養型水庫,每畝可放50-80尾,其中鰱魚佔25-30%,鱅魚佔60-65%、草鯉、鯿等可佔5-15%。對小型水庫,因其面積小、養魚管理比較方便,水不深、有利於餌料生物的繁殖和魚類的生長,兇猛魚類數量少,易於清除,從事養魚生產可分為稀放粗養和密放精養兩種方式。稀放粗養方式一般每畝放養13-14cm的魚種80-100尾,其中鰱魚佔40%,鱅佔50%,草魚佔4%,鯉、編魚各佔3% 左右。
6. 如何承包水庫養殖
可以去水利局咨詢一下比較好
事實應該是
歸水利局管治。
7. 飲用水水庫養魚
我不大清楚你們那裡的規定,一般來說,飲用水的水庫是絕對不能投喂飼料的,版也不能游泳、水庫周權邊放牧等。總之,只要有可能污染水源的,一切禁止!
不過。日久天長了,水裡自然會有它自己的生態系統,這類水庫可以混養,中上層的鰱魚、鱅魚,底層的鯽魚、鯉魚。另外,武昌魚屬於中層魚,也可以養。
鯽魚、鯉魚吃水底的青苔、水藻等,產生的排泄物,可以滋生微生物及浮游生物,會被鰱魚、鱅魚濾食。另外,水庫周邊的樹木、農田裡的昆蟲也會掉進水裡成為食物。
我們這里有個大水庫,是專供城市飲水的,雖然從來不喂,但裡面的魚個頭很大,鯽魚大的都在1斤以上,鰱魚、鱅魚大的有20-30斤。
8. 水產養殖水庫不放水怎麼辦
水產養殖水庫不放水的話
你可以申請放水,實在不行就從河流引入水源
9. 飲用水水庫如何養魚
一般來說,飲用水的水庫是絕對不能投喂飼料的,也不能游泳、水庫周邊放牧等。總之,只要有可能污染水源的,一切禁止!
不過。日久天長了,水裡自然會有它自己的生態系統,這類水庫可以混養,中上層的鰱魚、鱅魚,底層的鯽魚、鯉魚。另外,武昌魚屬於中層魚,也可以養。
鯽魚、鯉魚吃水底的青苔、水藻等,產生的排泄物,可以滋生微生物及浮游生物,會被鰱魚、鱅魚濾食。另外,水庫周邊的樹木、農田裡的昆蟲也會掉進水裡成為食物。
我們這里有個大水庫,是專供城市飲水的,雖然從來不喂,但裡面的魚個頭很大,鯽魚大的都在1斤以上,鰱魚、鱅魚大的有20-30斤。
10. 水庫 養魚如何養最好
那肯定是剛孵化出來的水花比較適合 但是這樣的話第一年肯定沒有出塘版的魚,而且比較權費功夫,如果養一齡魚種或者春片的話也比較適合的,所以建議你輪捕輪放比較好,先放點一齡魚種進去,等以後每年4月5月的時候買水花放進去,當然也可以網箱管理水花,幾個平方就夠了,然後用豆漿什麼喂養,等成秋片後放進水庫,這樣不但可以節約成本而且可以開發水域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