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環境處罰
㈠ 生態環境部強化督查發現哪些涉氣環境問題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6月28日,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繼續開展,200個督查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9個縣(市、區)進行督查,發現涉氣環境問題201個。
七、露天礦山未落實減塵抑塵措施問題2個。
其中,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1家;山西省陽泉市盂縣1家。
八、建築工地揚塵管理問題34個。
其中,北京市房山區3家、大興區2家;天津市濱海新區1家;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2家、正定縣1家、井陘縣1家,廊坊市大城縣2家、固安縣2家,保定市徐水區3家、高碑店市2家、曲陽縣1家、高陽縣1家、定州市1家,滄州市運河區1家、肅寧縣1家,衡水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家,邢台市新河縣1家;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1家,長治市沁源縣1家、潞城市1家;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1家;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1家、中牟縣1家,開封市尉氏縣1家,安陽林州市1家。
九、物料堆場未落實揚塵治理措施問題53個。
其中,北京市房山區1家;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3家、靈壽縣1家、正定縣1家、井陘縣1家、辛集市1家,唐山遵化市2家、開平區1家、遷安市1家,廊坊市廣陽區2家、安次區1家、三河市1家、固安縣1家,保定市徐水區3家、淶源縣3家、曲陽縣3家、淶水縣1家、高碑店市1家、定州市1家,滄州市運河區2家、新華區1家、肅寧縣1家、東光縣1家、獻縣1家、任丘市1家,邢台市邢台縣1家、寧晉縣1家;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1家、萬柏林區1家,長治市郊區1家、長治縣1家,晉城市城區1家;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1家,淄博市經濟開發區2家,菏澤市牡丹區1家;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1家,安陽市殷都區2家、林州市1家,新鄉輝縣市1家,濮陽市濮陽縣1家。
來源:中國新聞網
㈡ 生態環境部問責多起污染事件所依據的根本法是什麼
比較常見的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一些污染防治條例等
㈢ 生態環境部督查黑臭水體整治多少城市未達標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內動總體情況。生態環境部介紹,第容一批和第二批共對19個省46個城市上報已完成整治的739個黑臭水體進行督查,其中21個城市未達到治理目標。
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對19個省46個城市上報已完成整治的739個黑臭水體進行督查,經督查判定57個水體未消除黑臭,占督查總數的7.7%。
此外,督查組通過查閱地方黑臭水體整治方案、核實舉報信息以及擴大巡河范圍,新發現19個城市的255個未向國家上報的黑臭水體,包括廣州、深圳、無錫、揚州等城市。
㈣ 環境污染能直接向生態環境部投訴嗎
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和生態破壞事件時,任何公民和單位都有義務通過各種途徑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環保、安監、公安)報告。
㈤ 生態環境部出什麼「狠招」治理水污染
4月20日消息,嚴控渤海圍填海、推進長江沿江生態岸線改造、治理黑臭水體……生態環境部19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水污染防治的多項舉措和計劃。機構改革後,這個新組建部門針對海洋污染、流域水環境污染等問題,有了更多施展空間和更強治理力度。
資料圖:海口市2017年著力治理城市內河(湖)污染。圖為經過排水、露出部分湖底淤泥的東西湖。
治理黑臭水體
――將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摸清問題
針對黑臭水體,生態環境部也將動真格、下狠手。
據介紹,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於5月初啟動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范圍涉及36個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全國其他部分地級市。
本次專項行動,以群眾的滿意度為首要標准,以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為著力點,借鑒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經驗,全面摸清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展及存在的問題,督促地方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從根本上解決黑臭水體問題。
張波強調,今年9月-10月還要對交辦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巡查,提出約談的建議,對約談後依然整改不力的,將會納入中央環境保護部督察進行問責。
來源:中國新聞網(北京)
㈥ 生態環境部督查46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多少城市未達標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總體情況。生態環境部介紹,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對19個省46個城市上報已完成整治的739個黑臭水體進行督查,其中21個城市未達到治理目標。
在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還介紹了督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標完成情況。
張波稱,根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文件要求,按照2017年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不低於90%、其他城市按本省分配消除比例進行評估,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被督查的46個城市中,達到治理目標的25個,未達到治理目標的21個。
其中,達到治理目標的城市有合肥、三亞、桂林、長沙、海口、南京、安慶、郴州、重慶、杭州、金華、台州、莆田、廈門、吉安、遂寧、六盤水、天津、福州、成都、北京、保定、玉溪和昭通,寧波無黑臭水體。
在上述城市中,合肥、三亞、桂林、重慶、杭州、金華、台州、莆田、廈門、吉安、遂寧、六盤水等12座城市的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
此外,還有21個城市未達到治理目標,包括了十堰、武漢、上海、南寧、岳陽、蕪湖、安慶、無錫、隨州、深圳、揚州、廣州、東莞、太原、石家莊、贛州、呂梁、南昌、昆明、自貢、安順和貴陽。
張波介紹,從第一批和第二批督查情況看,黑臭水體治理存在控源截污不到位、垃圾收集運轉處理處置措施未有效落實、內源污染未得到有效解決等3個主要問題。
㈦ 生態環境部首次通報哪兩起督辦案
生態環境部3月24日通報了兩起重點案件的督辦查處情況。一起是上海市申能長興第二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雜訊污染問題,另一起是山東省濟南市軍華電氣設備有限公司違法生產問題。生態環境部表示,這兩起案件是其責成地方查處的。
就山東省濟南市軍華電氣設備有限公司違法生產問題,生態環境部說,接到群眾反映山東省濟南市軍華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沒有環保手續,違法生產排放廢氣的問題後,生態環境部立即責成山東省環保部門進行查處。
經調查,軍華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埠村街道辦事處、埠村煤礦電廠院內北側,主要經營范圍包括電氣設備製造及金屬加工。章丘區環保局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確無環保手續,已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生產,按照「散亂污」企業治理標准自行清理、拆除,並對該公司採取了斷水斷電措施。濟南市、章丘區環保局聯合後督察時發現,該公司生產設備已經全部拆除,不再具備生產能力。
㈧ 什麼是生態環境綜合執法
《指導意見》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包括污染防治執法和生態保護執法。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將整合相關部門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執法職責。
「職責明確、邊界清晰」是國家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改革的目標方向,其提出的背景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問題較為突出。
1. 「統管與分管」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十條規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原環保部門與其他「有關部門」共同履行環境保護職責,屬於「統管與分管」相結合的模式。近年來,湖南、陝西、內蒙古、山東、重慶等十餘個省、區、市制定了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少的涉及20餘個部門,多得涉及50餘個部門,職責分散交叉、重疊問題突出。
2. 橫向上存在多頭執法問題。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第五十一條明確要求「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整合環境保護和國土、農業、水利、海洋等部門相關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執法職責、隊伍,統一實行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包括污染防治執法和生態保護執法兩個主要方面。
對污染防治執法領域而言,法律、標准體系較為健全,但執法權較為分散,個別領域存在「九龍治水」問題。以水污染防治執法為例,「地表水」執法由環保部門負責,「地下水」執法國土和水利部門還存有爭議;「岸上」的污染源執法由環保部門負責,「水上」的污染源執法由交通、海事、海洋等部門負責。執法權分散導致職責交叉不清,部門間協調不暢,同時也容易造成能力配置的重復浪費,多頭執法。
對生態保護執法領域而言,法律、標准體系,以及執法事項和執法主體均較為分散。目前還沒有針對生態保護的系統性專門立法,經過對法律和國務院行政法規的系統梳理,與生態保護高度相關的執法事項分散在《水法》《森林法》《草原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等30多部法律法規中,涉及國土、水利、農業、林草、海洋、住建等部門,這些法律法規主要側重於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生態建設,很多領域沒有針對生態破壞的執法依據。
3. 縱向上存在多層執法問題。
省級以下環境執法隊伍普遍存在「職責同構」問題,根據現行法律法規,除核與輻射、機動車、消耗臭氧層物質等領域明確只能由國家級、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承擔的執法事項外,其餘執法事項均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承擔,執法職責「上下一邊粗」,層級事權不清、同級環保部門內部執法邊界不清,多頭執法、碎片化嚴重。某個具體的案件,省、市、縣三級均有權查處,有限的執法資源沒有充分利用,也容易造成多層執法問題。
因此,實施綜合執法改革,不僅要釐清部門間的職責邊界,更需要劃分不同層級的事權。
關於更多問題請查看「北京城管政務維基」
㈨ 生態環境部怎麼通報「紅水澆地」案件的
生態環境部通報「紅水澆地」案件:4名責任人被刑拘 ,將啟動問責程序。
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表示,針對農業農村存在的污染問題,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整治重點和政策措施。「今後要加強環境執法監管,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防止工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權益,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
在李佐軍看來,推進農業農村環境問題整治首先要解決思想問題,各方都重視起來才能形成有效的環境治理體系,同時政府部門要有延伸至農村的具體機構及責任人,已明確的治污目標要落實到責任主體上。此外,還要建立農業農村環境整治責任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
來源:搜狐財經
㈩ 生態環境部為何禁止環保「一刀切」
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回頭看」即將開始。為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進駐期間不分青紅皂白地實施集中停工停業停產行為,影響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生態環境部專門研究制定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
對督察進駐期間群眾環境信訪問題,意見要求地方既要推進問題整改,也要注重政策引導,在整改工作中盡可能避免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不良影響。
意見強調,被督察地方在具體解決群眾舉報問題時,要給直接負責查生態環境處整改工作的單位和人員留足時間,禁止層層加碼、避免級級提速。
意見要求,被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環保「一刀切」問題的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問責。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也將把環保「一刀切」作為生態環境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問題納入督察范疇,對問題嚴重且造成惡劣影響的,嚴格實施督察問責。
鬍子眉毛一把抓。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