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生態缸
㈠ 這副「牛牌」經歷4輛車,巔峰時期是12缸奧迪,如今變4缸吉利
在網上估值了一下車牌,陝H66666價值67.3萬左右,估值僅供參考。從別克凱越到大眾邁特威再到奧迪A8LW12這叫步步高升,從W12到4缸吉利,用一落千丈來形容不過分吧?至於陝H66666經歷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人生如戲,總的來說,這是一副有故事的牌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腦筋急轉彎牛喝水卡在缸里,是砸缸還是割牛頭
牛在喝水,幹嘛割牛頭;
沒說牛喝的是缸里的水,干嗎砸缸;
所以就是卡在缸里。
既然卡在缸里,那就把卡取出來啊。
㈢ 請問豐水源的生態魚缸真的牛嘛
成品魚缸大同小異,這品牌並不太知名,也許有些特點也談不上牛。
㈣ 給牛牛講講這道題 一個魚缸從裡面量長50厘米,寬25厘米,高30厘米,向魚缸中倒入
50*25*(30-5)
=50*25*25
=31250毫升
=31.25升
㈤ 我養的熱帶魚缸里有了蝸牛。
專業水族人士意見:張弘
有蝸牛是好事情,因為蝸牛會幫你清楚魚缸內的青苔內,保持生態平衡,但是容要是出現蝸牛過多的話,請清除掉一部分。
建議:保持水中的融氧量。
改善水的質量。
餵食少吃多餐。
控制好水溫,發現春夏疾病(白點等),及時治療。
祝:養魚快樂!
㈥ 老牛掉進酒缸里下半句是最牛逼。
老母牛吧。
㈦ 某水缸的重量是196牛,缸的容積是90升,缸的底面積是0.15平方米,當盛滿水時,水缸對地面的壓力
90x9.8=882N
882N=196N=1078N
水缸對地面的壓力:1078N
㈧ 7s魚缸怎麼樣。最近發現一個7秒的魚缸,底濾很牛,就是貴。做工也不錯。但是沒聽說過的牌子
質量不咋樣!我的魚缸大概用了半年左右,前段時間魚缸漏水了,原因不明,商家給客服反映,到現在廠里也沒有任何反饋。真是搞不懂,一個品牌缸居然會漏水
㈨ 我看各位的蝦缸爆藻都很牛 請問如何養藻
大部分的魚友都有過魚缸爆藻這方面的經歷,哪些藻類有益哪些又有害呢?如何解決並避免再次復發呢?下面將個人的幾點見解與大家分享。藻類的成因主要是由水中的過剩營養物質所引起的(也就是水質過肥,)。大多數魚缸生長藻類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物質、氮、磷和有機碳是過盛造成的,這些過剩營養物質超過了水體和過濾系統的自凈能力,同時也為藻類的生長創造了舒適的環境。有的朋友問缸壁上長出的褐色東東是啥?有的朋友在精心呵護養出的綠苔。有的朋友在面對一缸黑綠一籌莫展。有的朋友在羨慕別人的綠毯。
那麼魚缸內的藻類都有哪些種類?下文將逐個介紹。
這些綠色的、褐色的、黑色的都是棲息在缸中的藻類,可是不是褐色的就不好,綠色的就一定最佳呢?不完全是的,即便都是綠色的苔藻,也是五花八門,有的可以為魚提供好營養,有的則必除之而後快。
底棲硅藻——這種褐色擦還是不擦?
如果光線暗,缸壁上會率先長出這種褐色的底棲硅藻,這是一種很原始的藻類,生命力很強,在顯微鏡下單體呈長橢圓型——因為是褐色的,所以經常被稱為「褐藻」,但其實不是的。
初生的底棲硅藻是一層膜,很容易擦去。有的朋友擔心這種藻是不是有害,要不要擦除。其實它除了不太好看,並沒有害處,魚兒在飢餓時也會以它為食,有一些營養。
所以擦不擦,完全取決於你對魚缸美觀的態度。個人的意見是最好先別擦,或只擦觀賞面,可以暫時留它一留。
褐色的底棲硅藻時間長了以後也會變綠,或長出綠色的藻類來。在顯微鏡下,這種綠色的附著藻個體呈圓形,可能不見得是同樣的藻類。
綠水
綠水又稱水華或藻華,通常是單細胞綠藻(如小球藻)過度繁衍所造成的景象,這種藻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水中累積有過量硝酸鹽及磷酸鹽之故,其繁殖力相當快速,能在理想光環境及營養環境中,只需半天時間,即可由一個小球藻細胞,繁衍出幾兆個細胞來,使清澈的水,立即轉為綠色。
綠水的出現不會釀成大害,所以不用擔心。在水產養殖界,放養魚類之前,通常會在養殖池先培養出綠水(俗稱養水),以預防養殖初期,發生氨的毒害反應,因為綠藻可以吸收氨(銨)為氮肥。雖然綠水形成得快,但它消失得也快。一般而言,它的去除比一般藻類容易得多,只要斷絕它的營養來源,就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它。因此,只要做到勤換水,暫時不施肥及不喂魚,使硝酸鹽及磷酸鹽的來源完全斷絕,即可能使它消失於無形。
另外,使用紫外線殺菌燈處理綠水,大約不到一周時間,也可以獲得有效控制,但要徹底解決這問題,還是以水中不能累積過量硝酸鹽及磷酸鹽才行,否則很容易又會再度滋生。
膜狀綠色藻——長老了不容易刮
在光線良好的條件下,魚缸壁上有可能一開始就不長底褐色的底棲硅藻,而是萌發出淺淺的嫩綠色,非常好看。魚在飢餓的時候,也會啃食這種綠藻。
這種藻經常被魚友們稱為綠苔。但時間長了,嫩綠色會變成老綠色、蒼綠色、墨綠色,而且一塊一塊一片一片,有的長厚了還會結成痂。這種綠藻長勢很快,而且附著力非常強,很難擦除——特別是在表面不很光滑的缸壁上,邊角處不動用硬刷或鋼絲球是不行的。特別是那層厚痂,直如水垢,即不美觀,魚也不可能以它為食,時間久了,腐爛的膜狀綠藻會影響水質,所以一定要及時擦去。
生長在水族箱玻璃或缸中石塊表面上綠色的膜片狀藻類,通常是一種俗稱"假小石蓴藻"的綠藻 ,這種藻類即一般人所稱之青苔,能廣泛適應於各種水質條件,在溫度5-36℃,pH值5.5-9.0,光度500-2500 Lux,未優養化至高度優養化的水質中均能生長。
青苔的繁殖速度十分快速,尤其在有機營養物質豐富的水中更是常會大量滋生。如果水族缸正面的玻璃長滿青苔,整個水草景觀將被遮擋而無法透視,所以會嚴重影響水草景觀的觀賞品質。雖然利用普通擦拭法很容易消除,但是要想根除卻不容易,再生的機率相當高,因此常讓人感到頗為困擾。要清除青苔,以放養除藻動物的方法最安全而有效,像小精靈、黑線飛狐、白玉飛狐等魚類都能為您協助清除。尤其是以放養笠螺最具成效,只要放養1-2隻笠螺,並且能讓它們舒適生活其中,就幾乎可以不用再擔心青苔問題了。
不易擦除的膜狀綠藻,用銀行卡一類的小卡片可以輕易刮除,但如果結了痂就不太好辦了,所以擦它要趁早。
膜狀藻主要為藍綠藻種類,通常生長在水草葉片、石頭、缸壁或底砂表面上,其顏色常為藍綠色,偶而為黑、紫或棕色。最容易在水族缸設置之初出現,或換水頻率過高的水族缸也較易產生。它們特別具有危險性,因為它們生長速度非常驚人,而且會形成一層薄膜,抑制水草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使水草生長不良。
藍綠藻是一種介於細菌與藻類之間的「原核微生物」,過去被歸類為藻類,但有人主張應改歸類為細菌才適當,因為它與屬於「真核微生物」的藻類為並不相同,具有細菌的某些特徵,所以也可以稱為「籃細菌」,能進行細胞分裂生殖,繁殖速度相當快。可視為屬於一種尚未完全由細菌演化為真正藻類的「過度生物」,不同於一般細菌的是,它的細胞中含有葉綠素,因此能進行光合作用,自營生活。
這種藻類在硬度較高的水域較易發生,比一般藻類更能耐高水溫,其生命力及繁殖力相當旺盛,但可利用除藻劑或消毒殺菌劑消除。不過,其屍體分解後可能會產生毒素,易使魚蝦中毒死亡。因此,在處理上,盡量不要使用除藻劑或消毒殺菌劑,以免魚蝦發生中毒意外。如果想要去除它,最好還是動手將它移除、保持水質乾凈,或者肥料添加不要過量,才是穩當的作法
點狀綠藻—— 必除
有的缸的缸壁上,會長了一點點,一簇簇的綠斑,一開始是深綠色的,時間長了以後有的會變成黑色,並長出黑絲來,看上去就像霉斑。有的雖不會變黑,但結連成片,弄得缸壁斑駁很不好看。這種藻常和膜狀綠色藻和黑毛藻長在一起,很不好看,也沒什麼用處,一擦了事。
黑毛藻——必除
幾乎玩水族的人都討厭這種東西。
黑毛藻即難看,魚也不吃,是一種毫無用處的害藻。水榕的葉子上很容易滋生這種玩意兒,缸壁如果不經常擦的話,黑毛藻會長得很長,一叢一叢的。
這種東西,見到就擦了它,絕不能留。
青皮——必除
光線強的時候,缸壁上有時會長出一層層的,厚膜一樣的成片綠藻,厚到一定程度時,會自動捲起脫落,用手一揭就能揭下一片來。這就是「青皮」。
青皮是一種低等藍藻,富含膠質,魚不愛吃。所以會得到很快的蔓延。腐敗和死亡的青皮會散發出一股腥氣,而且爛藻會污染水質。所以青皮也在必清之列。
絲狀藻
有時缸中會蔓延出成片的絲狀的藻類,單枝很細,在水中的時候肉眼幾乎看不到。但能看到凝結在上面的氣泡。這種絲狀的藻還會漂浮在水面上,除之不盡,要經常撈出才行。
絲狀藻通常屬於綠藻種類,因藻體呈絲狀而得名,品種很多且形態相似,有時候用肉眼不容易辨識。主要附著生長在水草葉片及石頭上,以綠色品種居多,外形多半為棉花狀、線狀、或刷狀。它們的生長條件與水草幾乎相同,很容易在水草缸生長,可稱得上是水草缸的「常客」。絲狀藻形成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附著於水草葉片入侵的,真正屬於水族缸自生的反而比較少,所以在栽培新水草之前,如果能加強絲狀藻的檢疫工作,相信引起絲狀藻滋生的機會應該會少許多。另外,換水次數太少,使水族缸累積過多的硝酸鹽及磷酸鹽,將會加速絲狀藻的繁殖速度,若光線太強或施肥過量,更會助長這種趨勢。
處理時,可以用手或適當的工具將絲狀藻移走,或放養藻食性動物,如大和藻蝦協助消除,必要時使用除藻劑會有更迅速的效果。另外,勤換水,藉以稀釋過剩營養鹽的濃度,則是抑制其繼續擴散的有效方法。
附著性短絨藻——好看而且好吃
大家都喜歡自己的缸底能長出厚厚的「綠毯」,但實際上,有的綠毯是膜狀綠色藻,如果從缸上面俯視,斑斑駁駁的不會覺得多好看,但如果在缸的側面降低角度看,因為視角的關系,綠色會連成一片,看上去就像是綠毯。
真正能形成綠毯的,是綠色的附著性短絨藻。很短、很綠、很軟就像草地上的嫩草一樣。
這種附著性短絨藻不僅好看,而且有一定營養,其營養性僅次於綠水中的單胞藻類,而且因為柔軟密實,可以對魚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魚在缸壁上擦傷。
附著性短絨藻更容易生長在泥盆的壁上,在玻璃缸中,因為缸壁太光滑,且有魚的啃實,所以不見得會附著得很好。
有時短絨藻中會長出一簇簇的紅色的長毛樣的藻,是不是黑毛藻我還不能斷定——比黑毛藻好看些。
有時短絨藻之上,會覆蓋一層黑色的厚痂,一塊塊的影響短絨藻的生長,這種東西要及時擦去。
上面介紹了魚缸內常見的各種藻類和其特點,對於有益的藻類我們可以適當保留,對於有害的則要馬上清理。
來源:第一農經
㈩ 魚缸里蝸牛爆缸怎麼辦如圖
1、蝸牛一般是伴隨著水草進駐到您的魚缸中,很快就會大量繁殖,蝸牛會吃水草的,嚴重的可以發現水草出現大大小小的缺角,甚不美觀,一定要殺死它。防範方法為:
生物法:放置食螺魚(如八字娃娃),可消除大部分的蝸牛,但必須注意部分娃娃會攻擊魚類。八字娃娃主要是吃蝸牛的,如果魚缸中出現很多隻蝸牛,就可以利用他們清理清理。不過一旦蝸牛吃完了,就要給它單獨飼養,不然它會攻擊水草....然後....魚;還可以買個潛水艇回家吃蝸牛,有人說那方法很好的。但它會吃黑殼蝦,會咬燈魚!或者先買條黑線試試看,起碼也可以幫你舔缸啊,不過買時注意黑線的真假。
葯劑法:使用除蝸牛劑,可殺死大部分蝸牛,並於購置新進水草時先浸泡除蝸牛劑,可有效防止蝸牛擴散。但這樣的方法有一個不好,那就是魚一不小心就會死的。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用手去抓。哈哈。
2、估計水草上長了黑毛藻。黑毛藻的成因是:1、磷酸鹽過多;2、水流不足;3、過濾系統不強勁;4、消化細菌未能有效的分解污染物。
現在主要介紹愛族的黑毛藻殺手處理黑毛藻的方法
特性:`
1. 含有滅藻的有效成分,可以完全去除水族箱內任何藻類。
2. 療效溫和、用量節省,在低濃度劑量下,即可完全抑制藻類滋生。
3. 對魚類及水草幾乎無安全上的影響。
4. 治療期間水族箱的管理工作一切正常,包括換水、施肥及溶氧控制等均無需特別改變。
5. 不會影響水草肥料的肥效,及水草對肥料的吸收。
6. 只要持續使用,絕對可以完全控制藻類滋生問題。
使用方法:AZOO黑毛藻殺手是一種緩效性除藻劑,可在不影響水草下抑制藻類生長,其使用劑量是每100公升加2滴,每天添加,每3天換水30%,連續處理14天,就可看到難除的黑毛藻變白,新葉長出時就沒有黑毛藻的附著了。
AZOO黑毛藻殺手處理黑毛藻效果確實能起到根除的作用.但得持續一個月的治療期。注意,AZOO聲明該黑毛藻殺手對甲殼類動物有害,需要提前將黑殼蝦移出!撈不出來就只能光榮犧牲了:
此外雖然AZOO有出一種黑毛藻殺手,但因為是化學葯劑,不建議使用...
首先測試水中的硝酸`亞硝酸`和磷酸...並且測試目前加入缸中的肥料等物質是否含有以上成分,如有就要避免使用...
另外建議減少光照,先換1/2的水,然後在濾材中使用Dupla的除藻硝化菌(要等培菌完成須要半個月至一個月的時間),並使用殺菌燈(可以立即消除水中藻類的苞子)......放幾只黑殼蝦和蘋果蘿下去清一清...當水中過濾循環不良or水太老,黑毛藻袍子遇到生長速度較慢或者停止生長的葉子,便會攀附並蔓延.
除了所謂黑毛藻殺手...黑線飛狐,白玉飛狐...最好的方法便是將有黑毛藻的葉子剪掉.換水及加強循環系統.在保證水草正常生長的前提下,減少光照,加強換水次數,減少施肥.......
也就是說用自己的手是最好的清除工具,辦法有三:
(一)葉面的毛藻少用手搓、指甲挎掉,並經常施實此辦法,防止蔓延。
(二)葉面的毛藻多隻有掐掉、仍掉,不能可惜幾個葉子,反正會長出新的。
(三)只要長黑毛藻就說明該換換水了,三至四天換掉1/3的水,直至稀釋原水成新水,並減少葉肥的投放量。
此辦法連續用一段時間會使您的心情好起來的,不信您就試試,不要相信有一種吃黑毛藻的魚在您的魚缸里,黑毛藻不好吃,也不香,人見了都煩何況魚呢!
此辦法單易行,有興趣者不妨一試。
總的來說單靠這些生物來解決黑毛藻是不行的,控制水質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