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海洋生態養殖

海洋生態養殖

發布時間: 2020-12-31 01:52:33

❶ 青島龍盤海洋生態養殖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龍盤海洋生態養殖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04月3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專經營項目:海產品養屬殖研究、開發等。
法定代表人:董福成
成立時間:2005-04-30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1222807333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島市嶗山區王哥庄街道辦事處峰山西村

❷ 水產養殖的海洋生態混養系統

2014年6月24日,為了解決水產養殖業造成的的環境污染問題,加拿大開發了一種新的水產養殖專模式——海洋生態屬混養系統。截至2014年,該模式已在全球多個地區進行了試驗並取得了成功。
據悉,該海洋生態混養系統利用海水的自然過濾功能來保持養殖場的清潔,同時,魚類所排出的廢棄物可由日本大扇貝吸收,而其他排泄物則可通過糖海帶轉化為硝酸鹽和磷等有機物,從而有助於減輕水產養殖造成的水體污染,保持生態平衡。

❸ 水產養殖專業考研有哪些方向

水產養殖專業考研方向如下:
1.水生生物學
水生生物學是研究各類水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及其生命過程的科學。隨著學科間交叉、滲透和融合的深入,現代水生生物學不僅對水生生物進行分類檢索和形態描述,更趨向於研究各類水生生物本身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在水域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中所起的作用。這對深入認識水生生物的生命現象和生命過程規律,科學管理和開發利用水生生物資源,以及保護拯救瀕危物種、維護水域生態系統平衡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生生物多樣性、水生動物生理學與發育生物學、魚類學與魚類生態學、水域生態學、保護生物學、漁業環境及其調控等。歡迎符合基本報考條件,並具有理學、農學及其他各類學科背景的考生前來報考。
2.海洋生物學
本學科作為海洋學、水生生物學和水產養殖學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海洋中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物的分類分布、生理生化、遺傳發育,海洋生態和物種多樣性、海洋生物的生殖生物學以及人工繁殖和養成的基礎理論。對於一些重要的海洋生物(包括食用、葯用、觀賞以及維持生態平衡等生物)則從地理分布,種群變動、遺傳變異、種質資源、生理生態、繁殖發育以及人工養殖進行系統研究。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生物生理、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生物繁殖和發育生物學及增養殖學;海洋生物技術。
建議報考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生具備生物科學或海洋科學(海洋生物方向)的學習背景,海洋生態學和海水養殖的研究學習經歷將受重視。
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現象的科學。它是一門新興學科,是研究信息大分子-核酸和功能大分子-蛋白質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規律的學科,已成為當代生命科學發展的主流。 本學科主要有水產動物、藻類、水產食品等3個主要研究方向。水產動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方向以重要經濟魚類、蝦蟹類、貝類等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生長和繁育分子生物學、重要功能基因克隆、性狀分子標記以及觀賞水產動物轉基因技術等,為重要經濟水產動物養殖、繁育奠定基礎;藻類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方向主要從事海藻應用、海藻細胞分化發育、發育調控、轉基因技術等應用基礎研究,以及藻類生理生化、發育分子生物學、重要功能基因克隆等基礎理論研究;水產食品生物化學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魚貝類肌肉蛋白質生化特性、水產品安全與品質控制、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海洋活性物質提取與功能、海洋葯物開發等方面。
4.水產養殖
水產養殖學是以經濟、珍稀水產動植物為對象,以其生物學為基礎,採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建立高效的養殖模式,控制其內外環境的生態平衡,研究其繁育規律,促使其在高密度、集約化的條件下快速生長的一門學科。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水產經濟動植物的人工繁育技術,水產集約化養殖系統,水產動物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水產動物營養與繁殖生理,水產動物健康養殖及增殖、放流等。

❹ 高中政治求解答:運用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原理,分析材料描述的生態現象,並說明在發展海洋養殖業過程中應注

(1)事物的變化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海水中的氮和磷本版是構成生命體必要的權營養元素,但是,如果這些營養物濃度過高,則會引發赤潮。這一生態現象反映了量變超過一定限度會引起質變的道理。 (2)依據量變與質變的關系道理,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性,就要把量變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堅持適度原則。發展淺海養殖業要注意控制好數量,保持良好的淺海生態環境,實現海水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❺ 海水養殖配合海洋生態保護可達到怎樣的捕獲量

海水養殖配合抄海洋生態保護,可在有限的海域獲得更多的海產品。放牧式的海水養殖可提高漁獲量4倍。俄羅斯因大量捕撈,其海域內的鱘魚幾乎絕跡,但經數年人工放養魚苗等手段,已恢復了原有的資源和產量。海水養殖藻類還可獲得天然氣。美國人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試辦的巨藻海洋農場,能夠年生產天然氣6億立方米,並獲肥料95萬噸,捕魚量也增加18萬噸。

❻ 下列行為不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是()A.大面積的海水養殖B.大量捕殺餌料生物C.漁業過度

大面積的海水養殖、大量捕殺餌料生物、漁業過度捕撈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危害,而海上定期休漁則有利於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故選:D.

❼ 我國著名的水生生物學家

▲唐啟升,遼寧省大連市人,1943年12月出生。海洋漁業資源與生態學家。
1981-1984年赴挪威海洋研究所、美國馬里蘭大學、華盛頓大學作訪問學者,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際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學術局委員兼漁業科學委員會主席等職。1994年至今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職中國水產學會理事長、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專業組組長、國家863資環領域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學部專家咨詢組委員、國家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組成員、國際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GLOBEC)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海委會大海洋生態系咨委會委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學科首席科學家、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博導和水產學報副主委等40餘項國內外學術職務,山東省第八屆政協委員,山東省第十屆人大代表。2006年5月25日在中國科協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科技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他長期從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研究。80年代中期以來,特別重視海洋生態系統的研究,推動大海洋生態系研究的發展,參與國際海洋生態系統重大研究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開拓了我國大海洋生態系和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研究。在我國海洋漁業生物學、漁業生物學、資源增殖與管理、遠洋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學術意義和重大應用價值的成果,為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做出了突出貢獻。主持完成的「渤海漁業增養殖技術」和「海灣系統養殖容量與規模化健康養殖技術」 等2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狹鱈漁業信息網路和資源評估調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另有「渤海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國海洋漁業生物學」等6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表論文、專著220餘篇冊。先後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教育、科研系統優秀回國留學人員」 等多項國家、省部級個人榮譽稱號;2004年獲得「青島市科技功勛獎」、2005年分別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及「首屆中華農業英才獎」。1999年被科技部聘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持「東、黃海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並於2004年榮獲國家973計劃先進個人稱號。2005年作為首席科學家申報的第二個973項目「我國近海生態系統食物產出的關鍵過程及其可持續機理」獲得科技部批准。
他長期從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研究。80年代中期以來,特別重視海洋生態系統的研究,推動大海洋生態系研究的發展,參與國際海洋生態系統重大研究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開拓了我國大海洋生態系和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研究。在我國海洋漁業生物學、漁業生物學、資源增殖與管理、遠洋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學術意義和重大應用價值的成果,為我國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做出了突出貢獻。主持完成的「渤海漁業增養殖技術」和「海灣系統養殖容量與規模化健康養殖技術」 等2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狹鱈漁業信息網路和資源評估調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另有「渤海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國海洋漁業生物學」等6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表論文、專著220餘篇冊。先後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業教育、科研系統優秀回國留學人員」 等多項國家、省部級個人榮譽稱號;2004年獲得「青島市科技功勛獎」、2005年分別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及「首屆中華農業英才獎」。1999年被科技部聘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持「東、黃海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並於2004年榮獲國家973計劃先進個人稱號。2005年作為首席科學家申報的第二個973項目「我國近海生態系統食物產出的關鍵過程及其可持續機理」獲得科技部批准。
▲趙法箴,山東省萊州市人,1935年5月出生,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水產系,現任黃海水產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常務理事兼「生態學」分會副理事長,全國海洋資源研究開發保護專家組成員,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青島市第八屆人大代表,山東省五屆人大代表,第七~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60年代初首次完成中國對蝦幼體發育生態研究,為對蝦全人工育苗奠定了基礎。60年代中期,主持研究小面積對蝦養殖示範獲得成功,同時取得中型和大型水面養殖對蝦研究成功,開創了中國的對蝦養殖業,70年代成功地進行了一系列對蝦養殖高產試驗和開發餌料的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80年代主持國家攻關項目「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研究取得成功,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金獎;「對蝦人工配合餌料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撰有《對蝦幼體發育形態》等論文30篇。主要著作有《對蝦養殖》、《人工養殖對蝦》(1979)、《對蝦幼體發育形態》(1965)。《對蝦人工育苗及精養高產技術的研究》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獎。《對蝦人工配合餌料研究》1987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198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特別獎金獎。1986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0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授予「第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雷霽霖,男,1935年5月生於福建寧化,畲族。1954-1958年就讀於山東大學生物系動物專業,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工作,是國內外知名的海水魚類養殖學家。40多年來,始終堅持在科研生產第一線,系統研究了22種海水魚類的增養殖理論與技術,其中8種已實現產業化,他以親身實踐豐富了魚類養殖學理論,引導了海水魚類養殖向工業化方向發展,是我國海水魚類增養殖學科帶頭人、工廠化育苗和養殖產業化的主要奠基人。
上世紀60年代,他率先突破了梭魚人工繁殖技術,探索了多種海水魚類育苗工藝;70年代首創海水魚類工廠化育苗系列技術;80年代率先完成工廠化育苗體系構建,北方網箱養殖和放流增殖獲開創性成果;90年代,真鯛工廠化育苗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他於1992年首先從英國引進大菱鮃良種,突破了育苗關鍵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創建符合國情的"溫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廠化養殖模式,掀起了中國海水養殖業的第四次產業浪潮,近5年累計創產值逾70億元,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此大菱鮃的引進被譽為我國當代最成功的海水魚類引種範例。
雷霽霖相繼主持和完成 "國際合作"、"國家攻關"、"攀登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重大項目,研究成果卓著。獲國家科技進步2等獎2項(第1名和第3名)、杜邦科技創新獎1項(第1名)、省部級獎多項和山東省「富民興魯」獎章、青島市突出貢獻人才獎。發表論文120餘篇,專著和合著7部。培養博士、碩士6名。他治學嚴謹、學風正派,勇於創新、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對我國的水產科技和產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生物學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洵
徐洵院士是我國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她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她用自己廣博的知識和深厚的學術造詣與理論水平,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海洋科研第一線,開拓了國海洋環境基因工程這一嶄新領域,為我國海洋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徐洵院士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海洋基因工程實驗室。徐洵院士創建的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實驗室是國家海洋局的重點實驗室,現已更名為「國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在徐洵院士的帶領下,實驗室科技人員完成了多項國家、省部局級重大攻關項目,使我國海洋基因工程技術得到飛速的發展。在2002年科技部組織的以海洋領域的院士為主的專家組考核評審中,該重點實驗室評定等次為優,整體水平國內領先,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重點實驗室正積極申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徐洵院士為基因工程技術應用於海水養殖作了開拓性工作。她首先從我國三種海魚的腦下垂體中分別提取和克隆了魚的生長激素基因,經過多年的努力,構建了可供生產用的高效表達基因工程酵母菌,其發酵產品可促使高檔海水養殖魚類快速生長,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成果「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網箱養殖試驗表明含該發酵產品的飼料能使養殖產量增加20%以上,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目前該成果已經通過了專家驗收,並已有多家國內外公司願意合作開發。同時魚生長激素基因也是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知識產權的海洋生物基因。
徐洵院士是將基因工程技術應用於海洋環境病原生物污染監測的第一人。1995和1998年國際有關學術會議都特邀徐洵院士在會上作有關「分子生物學技術對海洋環境污染研究的應用」的專題報告。該技術經專家組鑒定認為「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關鍵的技術TCA制備法屬國際領先」。幾年來實驗室利用該技術對呂泗、山東、福建等地海域進行了十一個航次、幾十個站位的監測,為海洋病原污染作了及時的預報,為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此外,她還應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效應專家組提出的「優先研究和發展重金屬污染引起的生物效應監測技術」全球環境戰略的要求,在中國率先建立了酶標免疫法檢測重金屬污染引起的海洋生物效應,這是一項早期、靈敏的污染監測技術。由於徐洵院士在海洋環境監測這一重要領域的開創性工作,美國海洋環境研究所特聘她為該所高級科學顧問。
在世界上率先破譯對蝦白斑桿狀病毒(WSBV)遺傳密碼。1993年以來對蝦病害已在我國造成上百億元的經濟損失,至今仍無良策。只有了解其主要的病原—白斑桿狀病毒的基因結構,揭示病毒感染增殖的機理才能採取有效對策,但在對蝦細胞的培養尚未成功的情況下,從病蝦組織直接提純病毒是非常困難的。這項工作在徐洵院士指導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實驗室在世界上第一個得到完整的桿狀病毒全DNA,隨之成功地建立了對蝦桿狀病毒基因檢測技術,靈敏度高達102, 可對水環境、底泥、蝦苗、親蝦活體和餌料等作病毒的檢測,為控制養蝦環境,掌握病毒感染途徑與指導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她的親自帶領下,實驗室科研人員通過艱苦努力測定了含30萬個鹼基對的對蝦病毒基因組全部序列,在世界上率先破譯對蝦白斑桿狀毒遺傳基因密碼。這一成果被評為「1999年中國十大基礎科學研究新聞」、「2000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被破解的海洋動物病毒的基因結構,為人類認識海洋環境病毒的特性及作用機理提供了首例模型,為控制海洋病毒奠定了基礎。美、加等國專家來訪後都高度贊賞並要求合作。1998年初外國基因結構專家專程從美來華對該項目進行評議,給予了極高評價,主動介入並由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北方基因中心及美方公司共同出資500萬元以完成全部基因分析工作。目前該項工程水平處於國際前列,它奠定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學術領先地位。
徐洵院士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具有潛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徐洵院士除重視應用基礎研究外,還十分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著眼於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為國家利益維護和經濟建 設服務。在她的積極推動下,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分別與中國大洋協會、福建省科技廳在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共建成立「中國大洋生物基因資源研究開發基地」和「福建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致力於科技成果轉化。重點實驗室的科技成果目前有的正在推廣應用,有的正處於中試階段,預期前景可觀。
徐洵院士作為訪問學者曾兩度在美國加州大學USCD分子遺傳學中心工作,構建了多種海洋生物基因文庫,並從海洋低等生物中發現了人的功能蛋白原始基因,這一新發現對分子進化研究有重大意義,為國際所矚目。當時,美
國德州大學的分子生物研究所聖來尼奧所長力邀徐院士主持他的實驗室,並許以高薪、全家定居、終身職位等優厚待遇,這比她在國內的工作條件和待遇高了很多,但她不為所動,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待遇和工作環境,而深知自己事業在中國,自己是新中國培育的科研工作者,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個人的一切離不開祖國的培育和扶植,理應按期回國,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和昌盛盡心盡力,為祖國在該研究領域處於世界先進之林而拼搏。她毅然告別美國回國,充分表達了知識分子熱愛中國□領導下社會主義祖國的赤誠之心和對我國科學事業執著追求的高尚品德。
徐洵院士不僅在科研上碩果累累,成績顯著,而且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是桃李芬芳滿天下。不論是在中國科技大學工作期間還是在海洋科研工作中,她都以高尚的「人梯」精神悉心培養跨世紀人才。她時常鼓勵和引導中青年科技人員講理想,講奉獻,勇挑重擔,同時她還創造條件和機會,給他們一個廣闊的舞台,讓他們充分發揮才能。在她的多次堅決要求下,所里2002年同意她從重點實驗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下來,讓年輕科技人員當主任、副主任,給他們壓擔子,而她則擔任名譽主任居後指導。在她的精心培養下,一批年輕的科技人員正茁壯成長,有的已經成為國家「九五」、「十五」攻關課題的主持人,有的已脫穎而出,成為科研領域的業務骨幹。作為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系第一位博士生導師,徐洵院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治學嚴謹,為人師表,同時還注重學生的道德品德修養,經常和他們一起談理想,談人生價值。她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對那些有理想,有抱負和知識面寬,業務基礎扎實的學生她都積極推薦,選派出國攻讀博士或深造,並教育和鼓勵他們學成後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做貢獻。幾年來她先後培養了碩士和博士生20多名,為祖國的科研和海洋事業輸送一批高、精、尖的人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