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薑汁
㈠ 生薑的種類有哪些
1、魯姜一號
生薑新品種——「魯姜一號」,是萊蕪市農科院利用Co-60γ射線,輻照處理「萊蕪大姜」後培育出的優質、高產大姜新品種,多年的試驗表明,該品種具有很好的豐產、穩產性能。
2、山農大姜1號
山東農業大學選育的大姜塊、高單產的生薑新品種,其葉片平展開張、濃綠,上部葉較集中,有效光合面積大;植株分枝少且粗壯,地上莖分枝一般只有10-15個;
姜根也是少而壯,姜塊大,姜芽肥壯,商品性狀好,辛辣味適中;抗寒性強,可適當提早種植和延遲收獲;一般每畝產量為6000千克,高產的可達7500千克。
3、山農大姜2號
山東農業大學自國外引進的品種中,通過組培試管苗誘變選擇而來。一般單株根莖重為800克左右,重者可達2000克以上。每畝產3500千克,高產者可達5000千克以上。
4、萊蕪小姜
為中國名優小姜品種,株高70-80厘米,長勢旺者可達1米以上。單株根莖重270-410克,重者可達750克以上。
5、萊蕪大姜
山東省萊蕪市地方品種。該品種植株高大,生長勢強,一般株高80-90厘米。一般單株根莖重350-450克。通常每畝產量為2000千克左右,高產田可達3500千克。
肉質根簇生,分枝疏、成單排,根莖肥大,嫩芽粉紅色,耐旱,忌水。肉黃白色,表皮淡黃色,味辣,纖維少,品質佳,單株1-3公斤。
6、密輪細肉姜
肉質根莖簇生,分生力強,分枝較密成雙排列。肉質緻密,纖維多,味較辣、品質佳,肉與表皮淡黃色,芽紫紅,單株0.75-2公斤,耐旱,抗病。
7、銅陵白姜
安徽省銅陵地區地方品種,在安徽省栽培較普遍。該品種是製作糖冰姜的上好原料。植株生長勢強,株高80-90厘米,葉深綠色,根莖肥大,分枝較密,姜球呈雙行排列。
鮮姜外皮光滑,呈現乳白色至淡黃色,嫩芽粉紅色,比較粗壯。姜塊呈佛手狀形態,塊大皮薄,纖維含量少,肉質脆嫩,汁多渣少,具有較濃郁的芳香氣,辛辣味中等,品質良好。適於鮮食、腌漬、糖漬等多種用途。單株根莖重450-650克,每畝產1000千克,最高可達達2400千克。
8、來鳳姜
湖北省來鳳縣地方品種,在湖北省栽培較普遍。植株生長勢強,株高50-70厘米。一般單株根莖重400-550克,每畝產1500千克。該品種耐貯性較差,抗病性中等。
9、四川竹根姜
四川地方品種。植株高70厘米左右,葉披針形,綠色。根莖為不規則掌狀,表皮淡黃色,嫩芽及姜球頂部鱗片紫紅色,肉質脆嫩,纖維少,品質優。一般單株根莖重可達250-500克,畝產2500公斤左右。
10、西林火姜
火姜株高50-80厘米,分枝較多,姜球較小,個體勻稱,呈雙層排列,根、莖皮肉皆為淡黃色,嫩芽紫紅色,肉質緻密,辛辣味濃,皮薄肉厚,鮮辣溫香,質嫩可口,水份含量少,宜於製作烤姜。這種烤姜保留了鮮姜原味,易於保藏和運輸,使用價值高。
11、安姜2號
安姜2號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育的黃姜新品種,該品種豐產性好、抗性強,皂素含量中等偏上,是綜合性狀良好的黃姜品種。
台灣肥姜株高60-70厘米,直立。葉披針形,排成兩列,莖葉綠色,有香味。一般每畝產量4000千克。
12、南山姜
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韶關始興一帶,其姜要小觀賞性要差點,但葯用性價值很高,味道足,在當地用黃酒、雞蛋加南山姜配合下煮給產婦吃,很有營養。
(1)原生態薑汁擴展閱讀:
生薑是一種很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經濟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質外,還含有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集營養、調味、保健於一身,自古被醫學家視為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濕、暖胃、加速血液循環等多種保健功能。
生薑製品在國際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尤其在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極為暢銷,每年可為國家創大量外匯。
在中國,生薑的食用及葯用的歷史很長,生薑的開發利用也比較早,主要產品有薑片、甜姜、姜醬、薑汁等,產品檔次低,銷售量有限。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寶貴的鮮姜資源,通過開發與利用,不僅使其每部分都得以充分利用,而且獲取高附加值產品,獲得較高的增值效應。
同時從生薑中提取以下四種產品:濃縮姜乳,透明原薑汁保健飲料,生薑澱粉,最後對殘渣進行綜合利用,製成薑蓉辣醬。以上四種產品中的前兩種為高檔次、高附加值產品。
㈡ 生薑煮水能生發嗎
使用生薑水洗頭對頭發的保養是很有作用的。
首先,使用生薑水洗頭皮時,由於生薑水性溫,所以能夠使頭皮充血,促進血液的有效循環,從而改善頭發的發質。
其次,使用生薑水能夠減少頭皮分泌的多餘油脂。眾所周知,生薑能夠殺菌,它可以有效清理頭皮堆積的垃圾和油脂,即減少頭皮分泌的多餘油脂。
再者,使用生薑水洗頭可以有效的治療脫發。這是由於生薑水能夠促進頭皮血液循環,促進發根的營養吸收,從而減少脫發和頭屑。所以說,使用生薑水洗頭是可以治療脫發的。
(2)原生態薑汁擴展閱讀:
好習慣防脫發
1、兩三天洗一次頭
洗頭過於頻繁會令頭皮乾燥,進而傷害頭發。一般人最好每2~3天洗一次頭發,將洗發水搓出泡沫再塗抹在頭發上,輕搓頭皮片刻清除多餘皮脂。頭發容易出油的人,可以適當增加洗頭的頻率。
2、洗頭前先梳順
這樣既能除去頭發間的污垢,把皮脂帶到頭發表面,形成天然防護層,還能避免頭發糾結在一起造成脫發。
3、洗完後用涼水沖一下
水溫過高會導致頭皮和頭發乾燥,建議用39℃左右的溫水洗頭,再用涼水沖一下發絲,這樣做能讓毛鱗片關閉,保護頭發。
4、頭發濕的時候別梳頭
濕頭發很脆弱,最怕受到牽拉或摩擦等傷害。洗完頭後盡量不要梳,若發梢有打結,可以用寬齒梳輕輕分開,然後讓頭發自然乾燥。
5、用棉質舊T恤擦乾
用偏硬或不易吸水的毛巾使勁擦頭容易摩擦發絲,可以用干凈的舊棉T恤輕輕拍打頭發吸收水分,再讓頭發陰干。
6、溫風吹頭皮,冷風吹發絲
電吹風會傷害頭發毛鱗片,導致頭發枯燥,要盡量少用。如果需要用,可以用低溫檔來吹乾頭皮,再用冷風吹乾發絲。
㈢ 生薑可以去斑嗎
生薑擦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祛斑,它之所以能淡化我們面部的色斑跟生薑中含有的多種活性成分有很大的關系。人們面部出現色斑跟自由基有很大的關系,體內的自由基可以加快肌膚的老化,招致黑色素排泄過剩,在面部發生鎮定,組成色斑。而生薑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有用的遏止自由基的發生。
但是,生薑它的主要作用是解表發汗,當它用在正常的皮膚上,外擦的時候有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出現一些刺激性改變,如果用的時候肯定會有發紅灼熱疼痛,這種情況不建議用在臉上進行祛斑。
(3)原生態薑汁擴展閱讀:
生薑美容的方法
1、 生薑擦臉美容
首先將生薑切成生薑片,然後把生薑片覆蓋在臉上有肌膚問題的地方,輕輕的用生薑片擦拭臉部肌膚。動作不要太用力或者太快,以免損傷皮膚。擦拭幾分鍾後,皮膚有了發熱的感覺之後,就可以停止了。
2、生薑清爽控油
洗臉時將幾滴生薑汁滴入溫水中,或者將生薑汁直接與適量的夢幻潔面乳混合,用來洗臉,油性皮膚可早晚用一次。長期堅持能有效的控油哦,而且面部能長時間保持清爽。
3、生薑祛痘印
將生薑切片後敷在痘印部分,大約5分鍾左右,你會感覺到熱熱的,這時可以取下。一周一次即可。
4、生薑食療美容
把黃瓜去皮去心,切成薄片與大米一起放入鍋中,再加上生薑碎末一起煮粥,經常食用能夠健脾養胃,特別是清熱祛濕功效顯著,可以滋潤皮膚,令粗糙的皮膚重現水潤,臉部的斑點也會慢慢消退。
㈣ 生薑可以暖胃嗎
生薑有很好的暖胃的效果。如果胃經常涼涼的,可以多喝一些生薑水。
我們平時吃薑的時候都覺得有一點辣辣的感,胃裡面就像有火燒的一種感覺。其實這就是生薑起到作用了,在你的胃裡燃燒暖胃。當我們淋了雨感冒以後,媽媽都會給我們熬上一碗生薑水,讓我們喝下去,這樣可以預防感冒,也可以讓感冒好的更快。就是因為深交有暖胃的效果,喝完一碗熱乎乎的生薑水以後,整個身體都熱火起來了。
生薑還有太多太多神奇的功效了,需要等待我們慢慢去發現。但是利用現在我們所知道的,一定要把生薑的好處利用起來。
㈤ 生薑可以暖胃么
生薑有很好的暖胃的效果。如果胃經常涼涼的,可以多喝一些生薑水。我們平時吃薑專的時候都覺得有一點辣辣屬的感,胃裡面就像有火燒的一種感覺。其實這就是生薑起到作用了,在你的胃裡燃燒暖胃。當我們淋了雨感冒以後,媽媽都會給我們熬上一碗生薑水,讓我們喝下去,這樣可以預防感冒,也可以讓感冒好的更快。
對於那些宮寒容易痛經的女孩子來說,生薑也是很好的選擇。在生理期的那幾天,如果肚子特別痛的話,可以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生薑紅糖水。現在外面都有那種直接沖泡的生薑紅糖水。所以特別的方便,不用像以前那樣,還要把生薑切成片兒,需要用鍋來熬。如果說實話,我還是比較喜歡原生態的,就是自己親自熬的,那樣效果會更好一些,也沒有任何的添加劑,方便又衛生。
㈥ 南姜與良姜是同一種嗎
南姜與良姜不是同一種。
1、產地不同
南姜原產於亞洲熱帶,先分布回於中國南部,西南部。答
良姜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在我國主產於廣東,海南。
2、作用不同
南姜常用於祛除魚腥、提味增香,如鹵鴨、鵝等。
良姜可以用來炒菜調味、可以用來腌制食物,可以用來燉魚,做火鍋底料。
3、生長環境不同
南姜不耐寒,喜冬季溫暖、夏季濕潤環境,抗旱能力差,生長初期宜半陰,生長旺盛期需充足陽光。土壤宜肥沃,保濕力強。
良姜喜生於山坡草地或灌木叢中。其性喜高溫高濕的 環境,喜明亮的光照。但也耐半陰。生長適溫為15—30℃,越冬溫度為5℃左右。在疏鬆、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中生長較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姜
網路-良姜
㈦ 洋姜和洋生薑是一種東西嗎
洋姜:
洋姜屬菊科來(compositae)多年生草源本植物。以塊根、莖、葉入葯。具治熱病、腸熱瀉血、跌打骨傷等功效。分布在華北、華東、華南、華中等地。為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洋姜屬屬於生態經濟型作物,畝產塊莖可達1500KG左右。
洋生薑:
菊芋為菊科多年生草本,原產於美洲,現我國各地農村均有栽培。其地下根莖呈塊狀,肥厚,形如生薑,故俗稱洋生薑,可制醬菜,或制澱粉,或釀酒食用。
㈧ 生薑種植需要什麼條件
徐坤等(2003)研究發現,在土壤水分供應充足時,生薑可適應較強的光照,表現出喜光耐陰的特點。但由於生產中水分供應不及時,生薑長期處在不同程度的乾旱脅迫條件下,使生薑葉片的光能利用率大為降低。因此,生產上多進行遮蔭栽培。據王紹輝(1996)試驗,光照強弱對生薑生長和產量有明顯的影響,其主莖高度以遮光80%處理最高,其順序為遮光80%>遮光60%>遮光20%>不遮光。在整個生育期,遮光80%處理始終占優勢,而裸露栽培的植株高度,在整個生育期內,都表現最矮,生長勢弱,其原因可能是強光照抑制了植株的生長。強光照對生薑植株的抑製作用,不僅表現在株高上,還表現在分枝數、葉面積和產量上。遮光60%處理,其單株分枝數為13.8個,而裸露栽培的生薑僅具8.8個分枝,兩者相比,前者比對照分枝數增加了56.8%。前者單株葉面積比後者大1倍以上。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遮光60%>遮光80%>遮光20%>不遮光處理。由於強光的抑製作用,致使植株生長不良,導致減產。據測產,遮光60%處理,每667米2產鮮姜2581千克,而對照每667米2產量只有1239.5千克,僅為前者的一半。
生薑雖然具有一定的耐陰能力,但對其生長來說,並不是光照越弱越好。在大田生產中,若遇連陰多雨或遮光過度,光照不足,亦對姜苗生長不利。如遮光80%處理,植株雖然較高,但地上莖高而細弱,有徒長表現而不夠健壯,同時,葉片很薄,葉綠素含量較少,每667米2隻產鮮姜1610千克,略高於對照。
根據生薑生產的實踐經驗,栽培生薑以保持中上等強度的光照條件較為適宜。在溫度及其他各種生態條件均較適宜的情況下,光照強度保持40000~50000勒克斯,對生薑單葉光合作用較為有利,但對大面積姜田來說,尤其在較密植的情況下,群體所要求的光照強度,要比單葉或單株高得多,所以為了使群體中、下層也能得到較好的光照,還是以保持中上等光照強度,對生薑群體生長更為有利。當光照強度達65000勒克斯時,尚未達到群體光飽和區。據此分析,自然光照強度在60000~70000勒克斯范圍,可能較為適宜。不論華北或江南,在生薑生長季節,其自然光照狀況,基本上都能滿足生薑生長的要求。
關於日照長短對生薑生長的影響,李曙軒(1964)研究認為(表3),不同的日照長度,對生薑地上莖葉及地下根莖的生長,均有一定的影響。試驗於9月15日和11月5日2次取樣測定,其結果表現基本一致,即地上莖葉的鮮重及乾重,均以自然光照條件下較重,而長日照及短日照處理均較輕。光周期對根莖生長的影響,與地上部相似,也是以自然光照條件下的生長較快。這一試驗結果表明,生薑根莖的形成,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很嚴格,不一定要求短日照的環境,即不論在長日照、短日照或自然光照條件下,都可以形成根莖,但在自然光照條件下栽培,根莖生長最好。每天光照8小時的處理,由於縮短了光合作用時間,因而影響了莖葉和根莖的生長。
表3 光周期對生薑生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