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生態修復
A. 水污染治理及生態修復屬於什麼行業
總的來說都屬於環保行業,細分的話水污染治理屬於水處理行業,生態修復屬於環境工程
B. 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在水環境生態修復中使用什麼工藝方法較好
什麼是城市黑臭水體,哪些水體屬於城市黑臭水體,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概念。
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根據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將其細分為「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兩級。「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的分級標准如下表所示。
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體系(《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
黑臭水體治理的思路先行,避免為了治理黑臭而治理黑臭。黑臭水體治理思路可謂「百花齊放」,表面上看非朱即墨,實則殊途同歸,總體可以概括為「系統分析、綜合施策」。「系統分析「是指必須系統分析城市黑臭水體水質水量特徵及污染物來源,包括點源污染源(排放口直排污廢水、雨季溢水、初期雨水等)、面源污染源(各類降水所攜帶的污染負荷、農村畜禽養殖廢水等)以及內源污染源(底泥污染物、漂浮物、懸浮物等),「系統分析」保障了「綜合施策」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綜合施策」既指綜合控源截污、內源控制以及生態修復等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避免單一治理技術的局限性,即再好的單一治理技術也不能徹底解決水體黑臭問題,亦指綜合水體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污染階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用相對適宜的治理方案。根據污染程度與治理目標的不同,將黑臭水體治理分為應急治理、水質改善和長效保持三個階段。在應急治理階段,針對黑臭嚴重水體,採取有效措施,短期內快速緩解和消除黑臭現象。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1)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進入;(2)投加絮凝劑、除藻劑等葯劑,快速去除污染物;(3)底泥清淤,將大量污染物遷移出水體;(4)補水(地表水或再生水),快速遷移、稀釋污染物質。在水質改善階段,經過應急處理措施,黑臭現象緩解之後,進一步減輕水體污染負荷,採取工程措施凈化水質,恢復水體景觀功能。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1)人工增氧(曝氣、純氧增氧、化學增氧等),防止厭氧分解,提高水體中有機污染物質的降解速度;(2)投加底質改良劑或氮磷控制劑,降低內源污染釋放(僅適用於滯流型水體、封閉和半封閉型水體);(3)旁路處理,對水體進行循環處理;(4)植物凈化(植物塘、生態浮島等),利用水生植物的凈化功能改善水質。在長效保持階段,黑臭水體治理後,可能會面臨污染負荷再度升高等問題,使得水體水質惡化和黑臭反復,因此需要保證水質有效管理,確保水質改善效果的長效性。主要技術實施要點為:(1)清水補給,通過補水加快水體循環;(2)生態修復,提高水體自身的凈化能力;(3)水華控制,消除黑臭後的水體,仍然是富營養化水體,藻類容易暴發,最終導致黑臭,應採取必要措施控制水華。
學習污水處理技術上易凈水網
C. 水生態修復的措施有哪些
水生態作為地球生態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是生命萬物的源泉。但近些年來水生態被破壞的情勢已經是危在旦夕了,對水生態的恢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在我看來,落實水生態修復需要從上到下齊心協力,要態度夠堅決,措施夠到位,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最後就是對大型流域的專項治理工作,這些生態修復需要全國人民乃至的世界人民的共同參與。前面提到的長江治理就是典型的例子,從四川到重慶、再到湖北、安徽等省,所有人都要為水生態修復做貢獻。然後就是防止物種入侵,部分物種可以使用人工繁殖重建,對水藻等微生物污染要有相應的技術治理。最後就是海洋水體的治理,這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這就需要全球共同的努力了。
D. 水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的總體思路包括___,___,___.
水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的總體思路包括__控源_,__治理_,__修復_.
E. 2 什麼是水環境系統生態修復利用的是何種生態學原理
大量研究表明,對水域的水環境污染進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控制污染源,只專有外源屬得到了有效控制,作為末端治理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治理才能見效,不然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徒勞。通過大量研究與實踐,已明確水環境污染實際上是典型的生態問題,因此,在對污染水域進行治理時,用生態學方法使生態問題得到最終解決。近年,強調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甚至更加強調生態修復的作用。
從廣義上講,所有的生物處理都是生態修復。目前,國際上據原理已在使用的或已進入中試階段的污染水域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生態法三大類。其中的技術名稱包括底泥疏浚、人工增氧、生態調水、化學除藻、絮凝沉澱、重金屬化學固定、微生物強化、植物凈化、生物膜。(見表)
希望能幫到你滿意請採納 O(∩_∩)O~
F. 水環境生態修復需要什麼設計資質
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工程等級確認證書,水污染治理專業
G. 什麽是水體生態修復技術,有哪些具體技術
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對水體中的污染物進行處理,從而使水體得到凈化,這一用生態—生物的方法來修復水體的技術,廉價實用,適用我國江河湖庫大范圍的污水治理。
1.生物膜法處理技術
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纖維)為載體,在其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積大,可為微生物提供較大的附著表面,有利於加強對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反應過程是:①基質向生物膜表面擴散,②在生物膜內部擴散,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與催化劑發生化學反應,④代謝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生物膜法主要工藝方法有生物廊道、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等。生物膜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對於受有機物及氨氮輕度污染水體有明顯的效果。它的有機負荷較高,接觸停留時間短,減少佔地面積,節省投資。此外,運行管理時沒有污泥膨脹和污泥迴流問題,且耐沖擊負荷。日本、韓國等都有對江河大水體修復的工程實例。
2.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的原理是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這種濕地系統是在一定長寬比及底面有坡度的窪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組成填料床,污染水可以在床體的填料縫隙中曲折地流動,或在床體表面流動。在床體的表面種植具有處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蘆葦等),形成一個獨特的動植物生態環境,對污染水進行處理。
人工濕地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其對有機污染物有較強的降解能力。廢水中的不溶性有機物通過濕地的沉澱、過濾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進而被微生物利用;廢水中可溶性有機物則可通過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謝降解過程而被分解去除。隨著處理過程的不斷進行,濕地床中的微生物也繁殖生長,通過對濕地床填料的定期更換及對濕地植物的收割而將新生的有機體從系統中去除。由於這種處理系統的出水質量好,適合於處理飲用水源,或結合景觀設計,種植觀賞植物改善風景區的水質狀況。其造價及運行費遠低於常規處理技術。這種技術已經成為提高大型水體水質的有效方法。英、美、日、韓等國都已建成一批規模不等的人工濕地。
3.土地處理技術
土地處理技術是一種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水處理技術。它是以土地為處理設施,利用土壤—植物系統的吸附、過濾及凈化作用和自我調控功能,達到某種程度對水的凈化的目的。土地處理系統可分為快速滲濾、慢速滲濾、地表漫流、濕地處理等幾種形式。國外的實踐經驗表明,土地處理系統對於有機化合物尤其是有機氯和氨氮等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德、法、荷等國均有成功的經驗。
H. 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在水環境生態修復中使用什麼工藝方法較好
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根據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將其細分為「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兩級。「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的分級標准如下表所示。
I. 河流水環境修復技術措施主要有哪幾種
水環境生態抄修復技術通過在河道湖泊里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以達到長久高效凈化水質的功能,並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生態系統的構建主要以水生動植物為主,再配合生態浮床(浮島)、生態浮毯技術、生態基凈水技術、曝氣復氧技術(景觀曝氣)等常用的幾種技術措施。
對於不能完全截污的水體,需要採用人工濕地等污水處理措施進行處理後再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