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差異:材料一:天人合一,統治策略要符合天道;材料二:人是萬物的尺度,法律可以獨立於自然之外。(2分)
影響:經濟角度:材料一的觀點有利於維護人和自然的和諧,但不利於提高社會發展速度。材料二的觀點有利於激發人們主觀能動性,加快社會發展速度;但容易違背自然規律。
政治角度:材料一的觀點有利於君主專制制度的發展,材料二的觀點強調人的獨立判斷,有利於催生民主政治(4分,任何一個角度切入,只要表述合理都酌情可給分)
(2)關於蒸汽機在「經濟領域是一種勝利」:蒸汽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隨著汽船和蒸汽機車的發明,出現了交通運輸業革命;推動世界經濟市場的初步形成;蒸汽機的使用,使工廠規模擴大,加速了城市化進程。(2分,答出2點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關於蒸汽機對「生態領域來說無疑是一種災難」:蒸汽機導致煤的大量開采和使用,蘊含了「能源問題」,加劇了環境污染,實際上已向人類昭示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2分)
(3)措施:英國政府通過立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2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參與和斗爭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改善。(2分)
(4)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環保意識增強;全球化推動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治理;國家干預的加強;福利制度建立與發展;知識經濟促進人與自然協調,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4分,每點1分,答出4點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❾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體現。 這句話有語病嗎
這句話沒有語病。
這句話是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
並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優先發展」「城鄉融合」「農村現代化」,這些概念都是首次見於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部署。
(9)全會首個生態擴展閱讀: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要求。兩相對照,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從 「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
不難看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農」事業獲得長足發展的新形勢下,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要求也與時俱進地進行了 「升級」,從而更符合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