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性
1. 近日長江保護法表決通過,長江都受到了什麼破壞
在長江流域,電魚、毒魚、油炸魚等破壞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捕撈活動將面臨更嚴厲的處罰。這是我國流域保護法《長江保護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表示,這一次我們要專門寫一部《長江保護法》,進一步強調長江流域未來的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方向。該法包括資源保護、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恢復,以及綠色發展。綠色發展實際上屬於經濟發展的范疇,體現了保護的全面性和系統性。與水污染防治立法、水資源專項立法等單一立法相比,《長江保護法》更具系統性,有利於綜合保護。生態優先原則的確立,意味著當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出現矛盾時,要把生態放在首位。
比如,對於生態徑流和國家生態流的保護,法律都有專門的規定。針對長江無魚現狀,擬開展反映長江特點和上游不同資源稟賦對應特點的水生生物完成指數評價、調查和標准制定工作,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長江大保護進入提速階段。
2. 廣西三個濱海城市,欽州,北海,防城港,哪個發展潛力大
欽州,北海,防城港這三個廣西的濱海城市,哪個的發展潛力大,我更看好北海。因為欽州、防城港具有的優勢北海都有,而北海具有的優勢,欽州、防城港一時還不能具備。
至於在人口、管轄面積上,北海雖不及欽州,但強於防城港。關鍵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發展的今天,人口因素、地域因素已不成為制約一個地方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對比欽州、北海、防城港的發展前景分析,我更看好北海的前景。
3. 長江保護法表決通過了,這有何特殊意義
國家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法律保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國平說,長江流域生態安全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中華民族和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產生深遠影響。王瑞和說,《長江保護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突出了共同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本要求,針對長江流域的特點和突出問題,採取特殊的制度措施,推動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該法准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注重大保護而不是大發展。設立規劃與控制一章,充分發揮長江流域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引領和約束作用。通過加強規劃和負面清單管理,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破舊動能,培育新動能,從而實現長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流域科學、有序、綠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