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梅山文化生態園
❶ 梅山文化生態園的創辦者簡介
說起安化縣仙溪鎮的張青娥,人們無不豎起大拇指,佩服她勤勞善良,敢想敢幹。其理由是,這個美麗的梅山女人,在豐衣足食後,放棄安逸的生活,承包了2600畝荒山,計劃投資1.5億元,創建「梅山文化生態園」。
20年前,剛剛結婚的她便和丈夫買了一台小手扶,風里來雨里去,最終演變成了十幾台挖土機。到2003年,夫婦倆累計向國家交稅180多萬元,不僅帶富了一批家鄉人,也培訓出了一批技術工人。按理說,張青娥屬於先富起來的人。以後的時光,就是休息,也衣食無憂了。
但是,也就在那一年,她覺得家鄉父老還如此貧窮,自己有責任和義務為他們做點什麼。於是,她就和鄉親們簽訂了2600畝荒山的合同,承包期為30年。夫妻倆住進杉木棚,經過一年多奮斗,造林1600畝,加上殘林封禁,承包的山頭全部綠化。
接下來,她在湖南大學陳飛虎教授的提議下,著手籌建 「梅山文化生態園」,將梅山文化的民風民俗、宗教信仰等物化形象進行集中展示,復原梅山文化古典環境,再現梅山古峒國。藍圖繪好了,張青娥用最快的速度,拓寬了上山公路,架設了高壓線路與移動鐵塔,建成了土炮樓、烽火台、古戲台、釣魚台(水壩)、水碾房、油柞房、獵槍、火銃、弓箭、風火山牆式建築、野豬林、茶館、客棧、筒車(水車)、武術館、巫術館、梅山歷史博物館、梅山古典文化講習室等80多處景點及風火山牆式賓館(接待樓)、停車場等服務設施,。每年將有20多所高校在校學生來實習一個月。張青娥多年的積累已經全部投入還不夠,目前正在籌集資金建設「梅山文化學術研究中心」、「梅山武術館」、「巫術館」、「梅山茶亭」等後續工程。
❷ 梅山文化的生態園
新創建的梅山文化生態園,為挖掘和宏揚梅山文化創造紛圍 安化縣和新化縣都地處湖南省中部,屬湘中地區,安化縣的思游鄉是蚩尤的故里,原地名叫蚩尤,由於當地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大約在上世紀60年代,人們將蚩尤改為了思游, 因蚩尤是與炎帝、黃帝同時代,曾與黃帝爭奪領地的原始部落首領,也是中華民族在梅山及周邊地區人民的始祖之一,蚩尤這個地名是古代安化山民為了紀念蚩尤而命名的,那裡還保存了一尊蚩尤石雕像。古代梅山的左將軍叫扶漢陽,是安化人民為了崇拜的民族英雄,在安化還有一尊扶漢陽的巨幅石雕像,這就是梅山文化的發源地,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當地山民為了挖掘、傳播和宏揚梅山文化,在安化離梅城鎮20多公里的富溪村的密林幽谷,姚志斌、張清娥夫婦與當地村民自發地建了一座佔地2200畝的梅山文化生態園,其內容包括古代梅山各式民俗建築(土築樓、吊腳樓、風火山牆樓等)、古代梅山地方民族戰爭用的土炮樓、打獵用的火銃、弓箭、風火山牆、野豬林、茶館、客棧、戲樓、梅山古典文化講習室,梅山歷史文物土築博物館等,先後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大學生到此實習和寫生,還有許多國內外文化名人及愛好者前往參觀。
由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實習價值,先後被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學、湖南工藝美術大學等五所中外大學掛牌定為實習教育基地,自然成為了集學術研究、文化旅遊和實習教育為一體的文化生態基地。新化縣也提出了「旅遊活縣」發展戰略,多管齊下,全方位搶救、保護和發掘蚩尤與梅山文化,努力創造條件,搶抓時機申報,由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推薦,經過專家組嚴格的實地考察和論證,終於喜獲兩塊金字招牌。這兩塊招牌的授予,特別是「蚩尤故里」的正式認定,又為湖南省增添了閃亮的國字型大小旅遊文化品牌。
❸ 梅山文化生態園還要建多久
中國梅山文化生態園是模擬古代梅山地區的建築風格、建築環境、民俗風情、生活方式、農耕文化、漁獵文化、歷史文化,集文化旅遊、生態旅遊、休閑農業、鄉村旅遊於一體。已於2012年7月1日正式掛牌試營運,將於2013年4月全面建成。
❹ 15位 老師和一百四十五位同學去參觀梅山文化生態園請寫。三種買門票的方案
15位老師和145位同學。學生票40元,成人票80元,共需7000元。團體票60元一人,共需9600元。145位同學買學生票,15位老師買團體票,共需6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