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態功能區
Ⅰ 地下水功能區劃
華北平原地下水功能區劃,主要是針對淺層地下水。根據地下水功能區劃的原則和技術要求,突出了綜合表徵華北平原地下水循環系統中各區、帶的優勢功能和脆弱功能的空間分布規律的目標,按合理利用優勢功能和保護脆弱功能的原則,盡可能實現多目標保護、多種功能互補和綜合發揮作用;以地下水綜合功能評價結果為基礎,結合地下水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評價結果,在華北平原進行了二級區劃和三級區劃。華北平原地下水功能區劃結果,如圖8-34所示。
(一)地下水資源功能優勢區
華北平原資源功能的優勢區,主要在燕山和太行山前地帶,以及南部的沿黃地帶(圖8-34),包括地下水資源功能可規模利用區和地下水資源功能可適量利用區。
1.地下水資源功能可規模利用區
地下水資源功能可規模利用區(B1-Ⅰ):主要分布於潮白河、北運河、唐河、沙河等主要河流形成的沖洪積扇地區和南部的沿黃地帶。北部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以北的昌平—懷柔—密雲—順義—平谷;中部主要集中在定州—安國—無極—新樂—行唐一帶;南部主要在武陟—新鄉—延津—原陽—長垣—台前地帶(圖8-34)。這些地區是地下水的主要開采區,地質環境功能一般,生態環境可以弱化,需調節地下水開采布局和強度,合理利用區內各種水資源。
2.地下水資源功能可適量利用區
地下水資源功能可適量利用區(B1-Ⅱ):主要分布於燕山、太行山前地帶和華北平原南部沿黃地帶,包括玉田—豐潤—唐山—寶坻、通州—大興—高碑店—雄縣—保定—博野—深澤—辛集—高邑—石家莊和石家莊以南的太行山東麓(圖8-34)。這些地區資源再生性和資源調節性強,具有較強的地下水資源補給功能,可適度開采,但需強化補給條件保護,自然涵養水源,使地下水位和資源得到恢復,增強地下水資源功能的可持續利用性。
(二)地下水綜合功能脆弱區
華北平原地下水綜合功能脆弱區是指可分散利用區(B2-Ⅰ):主要分布於華北平原北部和中部(圖8-34)。地下水是該區的主要供水水源,但是地下水的資源功能一般,生態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較弱,只適宜分散開發利用地下水。
圖8-34 華北平原地下水功能區劃圖
(三)地下水生態及地質環境功能優勢區
1.地下水生態功能保護區
地下水生態功能保護區(B3-Ⅰ):該區主要分布在渤海灣北部的唐海縣一帶和山東河口區以北(圖8-34),地下水位埋深淺,為半鹹水和鹹水,其資源功能和地質環境功能可以弱化,生態功能強;重在保護濕地自然景觀,維持生態平衡,應禁止地下水開采。
2.地下水地質環境功能保護區
地下水地質環境功能保護區(B3-Ⅱ):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平原地下水開采漏斗區和東部濱海平原鹹水分布區(圖8-34)。例如德州漏斗和冀棗衡漏斗分布區。在該區,由於大量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應禁止開采地下水,採取必要的修復措施,以防引起更嚴重的地質環境問題。
Ⅱ 如何理解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關系
「綠水青抄山就是金山銀山」主要有兩層含義:
1、一是綠水青山作為金山銀山的基礎可以為創造金山銀山提供條件;
2、二是利用綠水青山可以直接創造出金山銀山,特別是通過發展生態產業,將生態優勢直接變成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不斷「產出」金山銀山。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必須高度重視和保護生態環境,始終把綠水青山當作寶貴資源,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人氣、聚集財氣,努力把生態效益更好地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水生態功能區擴展閱讀:
「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所喻指和體現的是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的辯證關系。這里的「綠水青山」指的是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金山銀山」指的是經濟發展成果與物質財富。一般說來,人們的願望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
換句話說,就是既要通過發展經濟獲得豐厚的物質財富,同時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好生態環境。在處理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兩者關繫上,如果發展經濟必須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那麼這種急功近利的所謂「發展」大可不要。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