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水庫
① 西南地區大中型水庫釣魚技巧 怎樣找釣點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它一定的規律,只要我們善於撲捉、細心觀察、反復實踐,就一定會找出它的規律,利用這一規律,而釣好魚。
1、釣近與釣遠
所謂近與遠,就是指施釣者在施釣過程中選擇釣點的近與遠。釣諺曰:「七分釣位,三分釣餌。」俗語曰:「選好釣點,就是施釣成功的一半。」從此,看出了選擇釣位的重要性。深秋季節,天氣漸漸變冷,水較深、較大的水庫亦釣近,而小型水庫水位較淺時可釣遠;原因是深水區域的水水溫相對高些,而水淺水域的水溫相對低一點,趨溫性很強的魚兒就會選擇水溫較高的水底棲息、覓食、嬉戲。而近與遠是一組矛盾,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也不是已成不變的。
施釣過程中,你會經常看到同一水庫、同一時間、相鄰不遠的位置有些釣手釣遠效果好,而有些釣手釣近釣績好;釣同一魚種,有些釣手底浮釣效果很好,而有的釣手一條也釣不到;有時兩人浮漂相距幾公分,就只咬一人的餌,另一人始終沒有動作。因而,這很可能與水底地形有關系,釣到魚道就會頻頻中魚,而不是魚道魚就很難咬鉤了。根據季節、氣壓、風向、水溫施釣近遠只是相對的,但不是絕對的,更不是固定不變的。
所以,深秋季節釣近效果不好可釣遠,釣遠效果不佳可釣近;晝夜之中,中午、寂靜之時亦釣近,天涼溫度下降時可釣遠。不管你選擇近與遠,都要隨機應變,在實踐中尋找真理。
2、釣靜與釣動
動與靜也是相互對立的一組矛盾。所謂釣「動」就是在施釣過程中,通過上下、左右、前後移動浮漂來使靜態餌變成動態餌誘魚咬鉤的一種方法,不要小看這小小的一動,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覓食兇猛的或喜愛活餌的魚類,可能以為是自己喜愛吃的小型魚類便快速咬鉤。靜,一是指施釣者靜心、靜音,動作輕盈,不發出大的聲響;
二是施釣時,提竿掛餌和拋竿輕,遛魚抄魚輕,不驚動魚群,也不驚擾魚窩。在釣場你看到那些大聲說話沒完沒了、動作擲地有聲的釣魚人很少釣多魚。俗話說:「秋釣安靜」。這是由季節性魚情決定的,也是施釣所必須的;因為秋季是一年之中魚覓食范圍大,也是最為近岸的季節。魚兒生性膽小,尤其是大魚,當遇到大的響聲後會迅速潛藏與深水之中或雜草水底有障礙物之旁,長時間不會去覓食。在施釣中,你若提竿早、斷線、或提魚時機不對造成跑魚,會出現長時間魚不咬鉤現象,大大影響釣獲量。
實踐證明,保持釣場安靜是必要的,而當魚不咬鉤時,適當、適度「動」,也是施釣所需要。這就是施釣中靜中求動,以動誘靜,動靜結合,才能達到動、靜這對矛盾和諧統一;才奏出了動與靜中的垂釣和諧樂章。
3、釣深與釣淺
俗話說:「尋尋覓覓,走釣三秋。」一年四季中最屬秋季魚活動范圍最大,也是魚覓食離岸最近的時候;魚群散,不集中;所以,要多走走換換釣點尋找魚群。施釣中選擇釣點時,水深、水淺對獲魚量有一定影響,而秋釣深淺又有什麼規律呢?從詞義上來講,深與淺是一組對立的矛盾,實踐中深與淺又是相對的,也不是絕對的;既是穩定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近未必淺,遠未必一定要釣深。
釣諺曰:「春釣淺、夏釣蔭,秋釣潭。」這里「潭」是指水深的地方;意思是指秋釣選位找水深之處;這是因為,趨溫性強的魚兒,對水溫十分敏感,到了夜晚是氣溫下降時,有點寒冷時,魚兒很可能就會游到水溫相對高點的深水覓食、棲息,這是常理。秋釣一個晝夜最好是,近找深水,遠釣淺水;中午、早晨釣淺水,下午、夜晚釣深水。深也不要過度,一般手竿釣3~5米為宜,水過深很可能缺乏魚類所需餌料生長條件;
水過淺,魚兒膽小也不敢在此棲息、停留,遇到一點聲響就會迅速游至深水匿藏。到了深秋我多年的經驗是淺中找深,深中找淺;施釣水深一般在3~5米為宜,選擇水中水草、樹樁、雜物旁,施釣水深在1.5~2.5米,效果也會不錯。
因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釣深與釣淺隨著水溫、氣壓的變化也應隨之相應的變化;不可一成不變,認死理,循規守舊;要在施釣中善於應變,不斷尋覓,把握規律,才能釣獲豐收。
4、釣大與釣小
施釣中,釣大與釣小是一組難解的方程式。一是用大鉤好還是小鉤好?二是釣大魚好還是釣小魚好?既想用小鉤釣魚,可釣到大魚又很可能因為鉤不牢或造成斷線而魚跑;想用大鉤釣大魚,可又長時間無魚咬鉤,有時一天會當「空軍司令」,也就是一條也釣不到,這個問題令許多釣手頭疼、難解。
任何問題我們都要辯證的去看,你要體會釣魚中的樂趣,釣釣小魚又何妨,頻頻提竿,連連中魚,心情愜意、舒暢,這也達到了垂釣的目的,快樂而健康,釣一個好心情;而有備而來,就是對著大魚去的,天天死守,享受寂寞,一旦中個大魚,也一掃守候的煩惱,看看戰利品,心裡也樂開了花。深秋施釣是釣大魚的好時候,每到一座水庫,細心觀察,詢問;就是看看有大魚在水面上跳躍的地方,問問釣友和當地農民有沒有大魚可釣;只要有就的選好釣點,布好窩,用大鉤粗線,耐心守候,必有所獲。
5、釣走與釣守
走與守既是相互對立的關系,有是相對的。所謂走,不是施釣時走著釣,拖釣,而是在長時間無魚咬鉤的情況下,可走換一個釣位,俗話說:「挪挪窩,釣得多。」所謂走也是你對上一個施釣環節、行為的再認識、再判斷、再思索,也是不斷地問問自己在什麼環節出了問題,是釣位?還是魚餌?
因而,走也是你垂釣經驗的積累,技術在你頭腦中反應、檢驗的一個過程;也是你大腦對施釣認識後再修正、再選擇的體現;還是你施釣由被動轉主動的一次新的決策。走是主動找魚釣,守時被動釣;守時琢磨走,走後還得守,沒有永久的走,只有穩定的守。
長期施釣實踐證明,守釣是一種方法,而走釣也是一種釣法,走不要過於頻繁,守也不要那麼執著、固執;應注意靈活多變,以釣到魚為原則。深秋季節,你在施釣之時,不妨開辟一個沒有人釣過的新釣位,守釣一段時間,看看有沒有魚咬鉤;走釣一下各進水口不同的位置,找找水中的每個樹樁旁,戳戳舊草與新草窩,也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6、誘與釣
誘與釣,實際是誘餌與釣餌的關系,兩者目的不同、作用不同、功效不同。誘就是施釣者通過使用手段,將魚引入隨從自己的的意願,其目的是通過窩餌在水中散發的氣味,使魚聚攏過來,留住它,在此覓食。
釣餌通過在水中散發出具有針對性的氣味,使魚過來咬鉤。這組矛盾中,誘餌是垂釣的基礎,釣餌是垂釣的關鍵,釣餌通過窩餌而其作用。但在施釣中,如布窩餌味道超過釣餌,那麼釣餌就失去作用;倘若誘餌不把魚引誘過來,再好的釣餌也不起作用。因而,誘餌味要少淡一點,數量多一點;釣餌要精,要有很強地針對性;沒有萬能的釣餌,也沒有奇效的釣餌。長期施釣,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去探索、去創新;才有成效。
深秋之時,釣大魚布窩餌要重,並做到上魚時不布窩,不上魚時勤續窩,但量一次不要太大。有些鬧小魚的水庫不易使用布窩餌,施釣時,搓大餌到釣點十多次,效果就很好。正確地認識誘與釣的關系,可避免使垂釣活動走向片面性、極端性、系統性,豐富你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使你走向研究釣的技術,釣的藝術,使你的釣技有質的飛躍,量的升華。
垂釣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科學。你在施釣過程中,正確地處理以上這些矛盾,利用垂釣的這些內在的規律,把握這些規律,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勢必產生一個質的飛躍,哪能釣不到魚呢?
② 西南地區大中型水庫釣魚技巧 怎樣找釣位
其一.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
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一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迴旋餘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道大魚。
其二,定點微誘餌優於頒需變位地餌。確定一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5平
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煩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使用組合鉤,一旦釣中大魚,8—10隻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隻鉤,由於魚的掙扎和滾動,還有六七隻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其四, 使用中鉤優於大鉤和小鉤。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麼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其五,還投優於近投。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面、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游至釣點覓食。誘餌可用剩飯剩菜、米粉、酒糟、豬牛糞、飼料、蔗糖瀝泥、雞鴨內臟、煮熟黃豆、玉米、花生、水果等。投誘餌量少,數次少,魚群吃完便游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一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沉穩,常常是先聞一聞,輕輕嘗一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一些,遲一些揮竿,收獲量必增大。
③ 洛陽龍門石窟南邊有一個水庫叫什麼「yu hun水庫」,有誰知道到底是什麼水庫
陸渾水庫,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田湖鎮陸渾村附近,黃河二級支流伊河上,距洛陽市67公里
個人認為那裡還是挺好玩的!
④ 崗南水庫的工程簡介
(1)崗南水庫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崗南鎮附近的滹沱河幹流上,距省會石家莊58km,是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兩大支流之一滹沱河中下游重要的大(Ⅰ)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5900k㎡,總庫容15.71億m3,水庫以防洪、供水、灌溉為主,結合發電,與下游28km處的黃壁庄水庫聯合控制流域面積23400 k㎡。
(2)崗南水庫由水電部北京勘測設計院設計,工程於1958年3月開始興建,1962年停工待建。1966年續建,續建項目為:主副壩加高1m達到209m高程,完成上下游護坡、改建正常溢洪道、續建非常溢洪道、新建泄洪洞、加固輸水洞、加固調壓井、改建調節池、安裝第三台發電機組,1969年底基本按設計竣工。洪水按百年一遇設計,千年一遇洪水加10%作為校核,校核洪水位207.7 m(大沽高程,下同,大沽高程-1.506=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
(3)河南「75.8」暴雨後,經水文復核,崗南水庫保壩標准偏低,1978年進行除險加固,按五千年一遇標准,新建8孔溢洪道一座,並加固了原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全部工程於1990年4月完工。2001年6月完成了《河北省崗南水庫大壩安全鑒定論證報告輯》,其鑒定結論為:崗南水庫非常溢洪道啟用不足2000年一遇,未達到「崗南、黃壁庄水庫總體規劃」5000年一遇啟用的要求,危及黃壁庄水庫的安全。主壩、副壩及其它主要建築物均存在安全問題。2003年水利部已批准《崗南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水庫即將實施以加高大壩為主的除險加固工程。
(4)目前水庫防洪標准不足5000年一遇洪水,經過30多年的運用,在防洪、灌溉、發電等方面均發揮了較大作用。1996年洪水,崗南水庫洪峰流量7010 m3/s,接近50年一遇,下游黃壁庄水庫入庫洪峰流量還原值為18200 m3/s,超百年一遇,崗南與區間錯峰23小時後,最大下泄流量 2265 m3/s,極大限度地減輕了下游災害程度。崗南水庫還擔負著向省會石家莊市供水和向西柏坡電廠供水的任務,年引水量1.93億m3。從崗南水庫直接引水的灌渠有引崗渠、大川渠和北躍渠,水庫直接灌溉面積20餘萬畝;年平均入黃壁庄水庫水量5.5億m3,通過黃壁庄水庫再調節聯合向下游供水灌溉面積達200多萬畝。灌溉區域是河北省重要的糧食基地。
⑤ 請去過或當地人介紹一下武威南營水庫
南營水庫風景很不錯,離城區不是很遠,建議你們人數在5個以下還是騎自行車去,如果快點,多半天就有一個來回
挑個晴天去,但是要准備防曬油,在外面曬一天還是不好的
那裡沒什麼餐館什麼的,也沒店鋪,要出門的時候把東西拿夠,如果要買東西,高壩那裡是最後的集鎮,可以補充點東西。水一定要拿夠,每人5瓶(其實不多)
建議你們別再水庫游泳,挑個下過雨的晴天去,風景最好
女生最好別帶,如果要帶,那就做好來回一天的准備,不過要是打算開車或者打車去那就無所謂了(南營水庫跟武威城區大概10多公里吧,具體不知道,但是我去過,自行車去的時候4個小時以內,回來2小時以內吧)
希望你們玩得愉快~~
⑥ 南水水庫的風景
南水湖水質晶瑩透碧,沿岸青山連綿,瑤寨竹木樓掩映在綠樹叢中。在水庫西北一個面積約一萬畝的半島上,建有中國南方第一個狩獵場。從水庫邊到狩獵場約需乘船30分鍾。在這航程中,你可以一邊領略庫區風光,一邊感受微風輕吹。南水的水特別清,特別涼。由於水庫較深,最深的地方有100多米,因此湖水是深藍色的。如果是夏天可在水庫暢泳,冬天則在狩獵場泡泡溫泉,那又是多麼寫意啊!
⑦ 南馬場水庫怎麼樣
南馬場水庫俗稱香山水庫,是1976年石景山區政府為解決黑石頭地區缺水問題回而建。水庫處在香八拉(香山答到八大處拉練)路線上,相對於香山公園的擁擠來說,這里算是人少的地方了。每到秋季,水庫周邊山上的紅葉也十分漂亮,可以欣賞到很美的紅葉秋景。這里環境比較好,春天可以踏青,秋天可以賞紅葉,你也可以釣魚賞景,是京郊一個很好的放鬆之地。
⑧ 南吾水庫在什麼地方
南吾水庫離濰坊約70公里!山東省安丘市紅沙溝鎮南吾村
⑨ (2013河南)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點是丹江水庫,按照工程計劃,需對原水庫大壩進行混凝土加高,使
在Rt△BAE中,復
∵BE=162米,∠BAE=68°,制
∴AE=
BE |
tan68° |
162 |
2.50 |
在Rt△DCE中,
∵DE=176.6米,∠DCE=60°,
∴CE=
DE |
tan60° |
176.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