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名單
⑴ 目前國家園林城市有哪些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有哪些
國家生來態園林城市,自是由國家建設部自1992年發起的,一項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活動。「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每年進行一次,採取城市自願申報,建設部組織專家評議。申報城市必須是已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的城市。首批試點城市:青島、揚州、南京、杭州、威海、蘇州、紹興、桂林、常熟、崑山、張家港。
2016年1月29日,住建部首次命名徐州、蘇州、珠海、南寧、寶雞(地級市);崑山、壽光(縣級市)7個城市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2017年10月27日,住建部決定命名杭州、許昌(地級市);常熟、張家港(縣級)4個城市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
⑵ 我國現有的生態園林城市
1992—2007年歷年國家園林城市名單 116個城市(區)
第一批(1992年):北京、合肥、珠海 3個城市
第二批(1994年):杭州、深圳 2個城市
第三批(1996年):馬鞍山、威海、中山 3個城市
第四批(1997年):大連、南京、廈門、南寧 4個城市
第五批(1999年):青島、濮陽、十堰、佛山、三明、秦皇島、煙台、上海浦東區(國家園林城區) 8個城市(區)
第六批(2001年):江門市、惠州市、茂名市、肇慶市、海口市、三亞市、襄樊市、石河子市、常熟市、長春市、上海市閔行區(國家園林城區) 11個城市
第七批(2003年): 上海市、寧波市、福州市、唐山市、吉林市、無錫市、揚州市、蘇州市、紹興市、桂林市、綿陽市、榮成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富陽市、開平市、都江堰市 17個城市
第八批(2005年):
1、嘉興市(浙江省)2、泉州市(福建省)3、武漢市(湖北省)4、湛江市(廣東省)5、庫爾勒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徐州市(江蘇省)7、安寧市(雲南省)8、樂山市(四川省)9、吳江市(江蘇省)10、長治市(山西省)11、遵義市(貴州省)12、鄭州市(河南省)13、伊春市(黑龍江省)14、寶雞市(陝西省)15、許昌市(河南省)16、宜昌市(湖北省)17、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18、淄博市(山東省)19、廊坊市(河北省)20、鎮江市(江蘇省)21、宜興市(江蘇省)22、安慶市(安徽省)23、岳陽市(湖南省)24、壽光市(山東省)25、邯鄲市(河北省)26、南陽市(河南省)27、日照市(山東省)28、新泰市(山東省)29、膠南市(山東省)30、漳州市(福建省)31、晉城市(山西省)
第九批(2007年):
石家莊市、遷安市、沈陽市、調兵山市、四平市、松原市、常州市、南通市、江陰市、衢州市、義烏市、淮南市、銅陵市、永安市、南昌市、新余市、萊蕪市、膠州市、乳山市、文登市、新鄉市、濟源市、舞鋼市、登封市、黃石市、株洲市、廣州市、東莞市、潮州市、貴陽市、銀川市、克拉瑪依市、昌吉市、奎屯市、天津市塘沽區、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渝北區 37個城市(區)
全國園林城市(區)
中央直轄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塘沽區) 重慶市(南岸區,渝北區) 5
河北省: 秦皇島 唐山市 廊坊市 邯鄲市 石家莊市 遷安市 6
山西省: 長治市 1
內蒙古: 包頭市 1
遼寧省: 沈陽市 大連市 調兵山市 3
吉林省: 長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松原市 4
黑龍江省: 伊春市 1
江蘇省: 南京市 常熟市 徐州市 張家港市 崑山市 吳江市 無錫市 揚州市 蘇州市 鎮江市 宜興市 常州市 南通市 江陰市 14
浙江省: 杭州市 紹興市 寧波市 富陽市 嘉興市 衢州市 義烏市 7
安徽省: 合肥市 馬鞍山 安慶市 淮南市 銅陵市 5
福建省: 廈門市 福州市 三明市 泉州市 漳州市 永安市 6
江西省: 南昌市 新余市 新余市 3
山東省: 威海市 青島市 煙台市 淄博市 榮成市 壽光市 日照市 新泰市 膠南市 晉城市 萊蕪市 膠州市 乳山市 文登市 14
河南省: 濮陽市 鄭州市 許昌市 南陽市 新鄉市 濟源市 舞鋼市 登封市 8
湖北省: 十堰市 襄樊市 武漢市 宜昌市 黃石市 5
湖南省: 岳陽市 株洲市 2
廣東省: 珠海市 深圳市 中山市 佛山市 江門市 惠州市 茂名市 肇慶市 開平市 湛江市 廣州市 東莞市 潮州市 13
廣西省: 桂林市 南寧市 2
海南省: 海口市 三亞市 2
四川省: 都江堰市 綿陽市 樂山市 3
貴州省: 遵義市 貴陽市 2
雲南省: 安寧市 1
西藏: 無
陝西省: 寶雞市 1
甘肅省: 無
青海省: 無
寧夏: 銀川市 1
新疆: 石河子 庫爾勒市 克拉瑪依市 昌吉市 奎屯市 5
⑶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介紹
http://ke..com/view/2092930.htm?fr=ala0_1_1 第一批(年) 北京市、合肥市、珠海市 第二批(1994年) 杭州市、深圳市 第三批(1996年) 馬鞍山市、威海市、中山市 第四批(1997年) 大連市、南京市、廈門市、南寧市 第五批(1999年) 青島市、濮陽市、十堰市、佛山市、三明市、秦皇市島、煙台市、上海浦東區(國家園林城區) 第六批(2002年)江門市、惠州市、茂名市、肇慶市、海口市、三亞市、襄樊市、石河子市、常熟市、長春市、上海市閔行區(國家園林城區) 第七批(2003年)上海市、寧波市、福州市、唐山市、吉林市、無錫市、揚州市、蘇州市、紹興市、桂林市、綿陽市、榮成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富陽市、開平市、都江堰市 第八批(2006.01.23)武漢市、鄭州市、邯鄲市、廊城市、長治市、晉城市、包頭市、伊春市、日照市、淄博市、壽光市、新泰市、膠南市、徐州市、鎮江市、吳江市、宜興市、安慶市、嘉興市、泉州市、漳州市、許昌市、南陽市、宜昌市、岳陽市、湛江市、安寧市、遵義市、樂山市、寶雞市、庫爾勒市 第九批(2006.09.26)成都市、焦作市、黃山市、淮北市、湖州市、廣市安、青州市、偃師市、太倉市、諸暨市、臨海市、桐鄉市、宜春市、景德鎮市 第十批(2008年)石家莊市、遷安市、沈陽市、調兵山市、四平市、松原市、常州市、南通市、江陰市、衢州市、義烏市、淮南市、銅陵市、永安市、南昌市、新余市、萊蕪市、膠州市、乳山市、文登市、新鄉市、濟源市、舞鋼市、登封市、黃石市、株洲市、廣州市、東莞市、潮州市、貴陽市、銀川市、克拉瑪依市、昌吉市、奎屯市。 天津市塘沽區、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渝北區同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區」。 2009年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命名名單 一、國家園林城市(共41個) 重慶市、河北省承德市、河北省武安市、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潞城市、山西省侯馬市、遼寧省鐵嶺市、遼寧省開原市、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泰州市、江蘇省金壇市、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平湖市、浙江省海寧市、安徽省池州市、江西省萍鄉市、江西省吉安市、山東省濰坊市、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泰安市、山東省章丘市、山東省肥城市、河南省三門峽市、河南省安陽市、河南省商丘市、河南省平頂山市、河南省鞏義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湘潭市、廣東省韶關市、廣東省梅州市、廣東省汕頭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四川省遂寧市、雲南省昆明市、雲南省玉溪市、雲南省景洪市、陝西省西安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 二、國家園林縣城(共31個) 重慶市榮昌縣、重慶市雲陽縣、河北省樂亭縣、山西省懷仁縣、山西省武鄉縣、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吉林省撫松縣、江蘇省溧水縣、江蘇省高淳縣、江蘇省金湖縣、浙江省海鹽縣、安徽省歙縣、福建省沙縣、江西省吉安縣、山東省廣饒縣、山東省沂源縣、山東省平邑縣、河南省修武縣、河南省夏邑縣、河南省桐柏縣、四川省金堂縣、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雲南省彌勒縣、甘肅省華亭縣、陝西省鳳翔縣、陝西省千陽縣、陝西省麟游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巴河縣 三、國家園林城鎮(共5個) 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雲南省安寧市青龍鎮
⑷ 來,看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第一名到底有多美
一般5年改一次,上次是10年出台的標准。
⑸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的基本指標要求
(一) 城市生態環境指標
序號 指標 標准值
1 綜合物種指數 ≥0.5
2 本地植物指數 ≥0.7
3 建成區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的比重 ≥50%
4 城市熱島效應程度(℃) ≤2.5
5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45
6 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m2) ≥12
7 建成區綠地率(%) ≥38
(二) 城市生活環境指標
序號 指標 標准值
8 空氣污染指數小於等於100的天數/年 ≥300
9 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100
10 城市管網水水質年綜合合格率(%) 100
11 環境雜訊達標區覆蓋率(%) ≥95
12 公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滿意度(%) ≥85
(三) 城市基礎設施指標
序號 指標 標准值
13 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完好率(%) ≥85
14 自來水普及率(%) 100,實現24小時供水
15 城市污水處理率(%) ≥70
16 再生水利用率(%) ≥30
17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90
18 萬人擁有病床數(張/萬人) ≥90
19 主次幹道平均車速 ≥40km/h
(四) 基本指標要求說明
1.綜合物種指數 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保護、生態建設與恢復水平的較好指標。本指標選擇代表性的動植物(鳥類、魚類和植物)作為衡量城市物種多樣性的標准。 物種指數的計算方法如下: 單項物種指數:(i =1,2,3,分別代表鳥類、魚類和植物) 其中,Pi為單項物種指數,Nbi為城市建成區內該類物種數,Ni為市域范圍內該類物種總數。 綜合物種指數為單項物種指數的平均值。 綜合物種指數,n=3 註:鳥類、魚類均以自然環境中生存的種類計算,人工飼養者不計。
2.木地植物指數 城市建成區內全部植物物種中本地物種所佔比例。
3.建成區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的比重 城市建成區內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性地面(徑流系數小於0.60的地面)所佔比重。
4.城市熱島效應程度(℃) 城市熱島效應是城市出現市區氣溫比周圍郊區高的現象。採用城市市區6-8月日最高氣溫的平均值和對應時期區域腹地(郊區、農村)日最高氣溫平均值的差值表示。
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指在城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面積占建成區面積的百分比。綠化覆蓋面積是指城市中喬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積。
6.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m2) 指在城市建成區的公共綠地面積與相應范圍城市人口之比。
7.建成區綠地率(%) 指在城市建成區的園林綠地面積占建成區面積的百分比。
8.城市空氣污染指數小於100的天數/年 空氣污染指數(API)為城市市區每日空氣污染指數(API),其計算方法按照《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技術規定》執行。
9.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指城市市區地表水認證點位監測結果按相應水體功能標准衡量,不同功能水域水質達標率的平均值。沿海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是地表水功能區水質達標效和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的加權平均;非沿海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是指各地表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平均值。
10.城市管網水水質年綜合合格率 指管網水達到一類自來水公司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合格程度。
11.環境雜訊達標區覆蓋率(%) 指城市建成區內,已建成的環境雜訊達標區面積占建成區總面積的百分比。 計算方法: 雜訊達標區面積之和
雜訊達標區覆蓋率= 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建成區總面積
12.公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滿意度(%) 指被抽查的公眾(不少於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對城市生態環境滿意(含基本滿意)的人數占被抽查的公眾總人數的百分比。
13.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完好率(%) 是衡量一個城市社會發展、城市基礎建設水平及預警應急反應能力的重要指標。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包括:供排水系統、供電線路、供熱系統、供氣系統、通訊信息、交通道路系統、消防系統、醫療應急救援系統、地震等自然災害應急救援系統。
完好率最高為1,前5項以事故發生率計算,每條生命線每年發生10次以上扣0.1,100次以上扣0.3,1000次以上為0;交通線路每年發生交通事故死亡5人以上扣0.1,死亡lO人扣0.3,死亡30人以上扣0.5,死亡50人以上則為0。後3項以是否建立了應急救援系統為准,若已建立則為1,未建立則為0。 計算公式:基礎設施完好率=∑pi/9*100% 式中Pi為各基礎設施完好率。
14.用水普及率 指城市用水人口與城市人口的比率。
15.城市污水處理率(%) 指城市污水處理量與污水排放總量的比率。
16.再生水利用率(%) 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與污水處理量的比率。
17.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指經無害化處理的城市市區生活垃圾數量占市區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的百分比。
18.萬人擁有病床數(張/萬人) 指城市人口中每萬人擁有的病床數。
19.主次幹道平均車速 考核主次幹道上機動車的平均車速,平均行程車速是指車輛通過道路的長度與時間之比。 建設部關於印發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實施意見的通知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及有關部門,計劃單列市園林局,深圳市城管局,新疆建設兵團建設局,解放軍總後勤部: 為進一步推動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優美、舒適、健康、方便的生活環境,經研究決定在創建「園林城市」的基礎上,開展創建 「生態園林城市」活動。
現將《關於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高度重視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要充分認識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對開展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的指導;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目標,精心組織,狠抓落實,使創建工作扎扎實實、富有成效。
⑹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有哪些
國家生態市(區、縣)名單
江蘇省:
高郵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崑山市、江陰市、太倉市、宜興市、無錫市、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吳江市、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南京市、江寧區、高淳縣、金壇市、常州市、武進區、海安縣、揚中市、丹陽市、句容市、丹徒區、鎮江市 、寶應縣
上海市:
閔行區
浙江省:
天台縣、安吉縣、義烏市、臨安市、桐廬縣、磐安縣、開化縣
北京市:
密雲縣、延慶縣
山東省:
榮成市
廣東省:
深圳市、鹽田區、中山市,福田區、南山區
四川省:
雙流縣,成都市、溫江區
安徽省:
霍山縣
陝西省:
西安市、滻灞生態區
遼寧省:
沈陽市、東陵區、沈北新區
天津市:
西青區
⑺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要求
1.應用生態學與系統學原理來規劃建設城市,城市性質,功能,發展目標定位準確,編制了科學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並納入了城市總體規劃,制定了完整的城市生態發展戰略,措施和行動計劃.城市功能協調,符合生態平衡要求;城市發展與布局結構合理,形成了與區域生態系統相協調的城市發展形態和城鄉一體化的城鎮發展體系.2.城市與區域協調發展,有良好的市域生態環境,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綠地系統.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濕地等生態敏感區域得到了有效保護,綠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樣性趨於豐富.大氣環境,水系環境良好,並具有良好的氣流循環,熱島效應較低.
3.城市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和諧融通,繼承城市傳統文化,保持城市原有的歷文風貌,保護歷史文化和自然遺產,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態,具有獨特的城市人文,自然景觀.
4.城市各項基礎設施完善.城市供水,燃氣,供熱,供電,通訊,交通等設施完備,高效,穩定,市民生活工作環境清潔安全,生產,生活污染物得到有效處理.城市交通系統運行高效,開展創建綠色交通示範城市活動,落實優先發展公交政策.城市建築(包括住宅建設)廣泛採用了建築節能,節水技術,普遍應用了低能耗環保建築材料.
5.具有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城市公共衛生設施完善,達到了較高污染控制水平,建立了相應的危機處理機制.市民能夠普遍享受健康服務.城市具有完備的公園,文化,體育等各種娛樂和休閑場所.住宅小區,社區的建設功能俱全,環境優良.居民對本市的生態環境有較高的滿意度.
6.社會各界和普通市民能夠積極參與涉及公共利益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實施.對城市生態建設,環保措施具有較高的參與度.
7.模範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城市規劃,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三年內無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無重大破壞綠化成果行為,無重大基礎設施事故.
⑻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基本指標
(一) 城市生態環境指標
序號
指 標
標准值
1
綜合物種指數
≥0.5
2
本地植物指數
≥0.7
3
建成區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的比重
≥50%
4
城市熱島效應程度(℃)
≤2.5
5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45
6
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m2)
≥12
7
建成區綠地率(%)
≥38
(二) 城市生活環境指標
序號
指 標
標准值
8
空氣污染指數小於等於100的天數/年
≥300
9
城市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100
10
城市管網水水質年綜合合格率(%)
100
11
環境雜訊達標區覆蓋率(%)
≥95
12
公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滿意度(%)
≥85
(三) 城市基礎設施指標
序號
指 標
標准值
13
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完好率
≥85
14
自來水普及率(%)
100,實現24小時供水
15
城市污水處理率(%)
≥70
16
再生水利用率(%)
≥30
17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90
18
萬人擁有病床數(張/萬人)
≥90
19
主次幹道平均車速
≥40km/h
⑼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區別
與國家園林城市評比中側重城市的園林綠化指標不同,「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更注重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較之「園林城市」的評比標准,「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增加了衡量一個地區生態保護、生態建設與恢復水平的綜合物種指數,本地植物指數,建成區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的比重,城市熱島效應程度,公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滿意度等評估指標。
⑽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擬命名名單有什麼意義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建設部)授予的國家園林城市名單:
1992—2015年歷年國家園林城市名單 171個城市(區)
第一批(1992年):北京、合肥、珠海 3個城市
第二批(1994年):杭州、深圳 2個城市
第三批(1996年):馬鞍山、威海、中山 3個城市
第四批(1997年):大連、南京、廈門、南寧 4個城市
第五批(1999年):青島、濮陽、十堰、佛山、三明、秦皇島、煙台、上海浦東區(國家園林城區) 8個城市(區)
第六批(2001年):江門市、惠州市、茂名市、肇慶市、海口市、三亞市、襄樊市、石河子市 葫蘆島市 常熟市、長春市、上海市閔行區(國家園林城區) 12個城市
第七批(2003年): 上海市、寧波市、福州市、唐山市、吉林市、無錫市、揚州市、蘇州市、紹興市、桂林市、綿陽市、榮成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富陽市、開平市、都江堰市 17個城市
第八批(2005年):
1、嘉興市(浙江省)2、泉州市(福建省)3、武漢市(湖北省)4、湛江市(廣東省)5、庫爾勒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徐州市(江蘇省)7、安寧市(雲南省)8、樂山市(四川省)9、吳江市(江蘇省)10、長治市(山西省)11、遵義市(貴州省)12、鄭州市(河南省)13、伊春市(黑龍江省)14、寶雞市(陝西省)15、許昌市(河南省)16、宜昌市(湖北省)17、包頭市(內蒙古自治區)18、淄博市(山東省)19、廊坊市(河北省)20、鎮江市(江蘇省)21、宜興市(江蘇省)22、安慶市(安徽省)23、岳陽市(湖南省)24、壽光市(山東省)25、邯鄲市(河北省)26、南陽市(河南省)27、日照市(山東省)28、新泰市(山東省)29、膠南市(山東省)30、漳州市(福建省)31、晉城市(山西省)
第九批(2007年):
石家莊市、遷安市、調兵山市、四平市、松原市、常州市、南通市、江陰市、衢州市、義烏市、淮南市、銅陵市、永安市、南昌市、新余市、萊蕪市、膠州市、乳山市、文登市、新鄉市、濟源市、舞鋼市、登封市、黃石市、株洲市、廣州市、東莞市、潮州市、貴陽市、銀川市、克拉瑪依市、昌吉市、奎屯市、天津市塘沽區、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渝北區 37個城市(區)
第十批(2008年):
遼寧沈陽 、湖南長沙、吉林敦化、江蘇淮安、浙江上虞、江西贛州、湖北宜都、四川南充、青海西寧 第十一批(2015): 河北省滄州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遼寧省鞍山市、吉林省集安市、吉林省琿春市、黑龍江省大慶市、黑龍江省同江市、黑龍江省黑河市、江蘇省新沂市、江蘇省東台市、江蘇省大豐市、江蘇省揚中市、江蘇省靖江市、浙江省臨安市、浙江省溫州市、浙江省龍泉市、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宣城市、安徽省寧國市、山東省棗庄市、山東省滕州市、河南省開封市、河南省林州市、河南省鄧州市、湖北省大冶市、湖北省孝感市、湖北省應城市、湖北省松滋市、湖北省黃岡市、湖北省赤壁市、湖北省潛江市、湖北省天門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四川省閬中市、雲南省曲靖市、雲南省大理市、甘肅省嘉峪關市、甘肅省玉門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阜康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