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環境微生態

環境微生態

發布時間: 2021-01-06 05:37:09

A. 土壤微生態環境指什麼

生活在固定區域的土壤中的微生物,通過吞食有機物產生腐殖質,增加土壤肥力,這個生態系統 就是土壤微生物環境系統

B. 油田區環境微生態效應及優勢菌種的選擇

一、油田區的地質環境微生態效應

(一)石油開采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由於石油的開采和落地原油改變了原有地質環境中的生態系統,造成了非天然條件下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演化與演替的較大波動。這些微生物的演替過程,即是石油污染產生各種微生物作用與地球化學作用的過程。特別是在水的參與下,微生物一方面可以對某些石油中有毒有害的物質進行分解和降解,但另一方面由於其分解得不徹底,易解析出或化合成對人類有害的甚至是有毒的物質,它們一旦逸出或隨水滲入地下或流入地表水體,均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類產生危害。

在石油的分解過程中,某些物質呈分子狀態被分離出來,或又產生了新的化合物,特別是在微生物地球化學作用下,使石油污染物周邊的介質環境和地質環境發生變化,如pH值和Eh值、土壤性質,隨污染物質的變化而改變,溫度也隨分解和化合中能量形式的轉換而上升。這些地質環境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著各種作用的方向和進程,尤其是微生物的演替。因此,在落地原油及其周圍地質環境中,物質成分和微生物地球化學作用是非常復雜而又不斷地變化著,直至在該環境所限定的條件下,經過長期作用,而達到新的平衡。水是石油分解演化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一切生命物質的主要組成部分。影響油田區的主要水體是大氣降水和淺層地下水,它們一同作為環境中的物質循環載體,一方面對石油污染物在微生物細菌作用下進行降解;另一方面又對地質環境造成污染並使其遷移擴散。由於微生物細菌的微小並可隨水的運移而遷移,在其遷移過程中通過其生命的代謝活動參與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微生物代謝活動可以催化石油有機物的分解,從而能促進污染質形成小分子絡合物而遷移進入地下水。另一方面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使許多有機物得到轉化和降解。

土壤包氣帶土體是微生物細菌生活的大本營,也是污染物質進入環境的一個重要媒介和載體。許多污染物質在進入土壤包氣帶土體後被其以物理機械吸附、膠體物理化學吸附、化學沉澱等方式作用截留,使其在土體中含量不斷積累。雖然土體中的大量微生物可以轉化和降解許多的污染物質,但受自然地理條件和營養物質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及石油開采仍有不斷的落地原油等污染物質,進入包氣帶及地下水中,使其石油污染物的量在不斷增加,這就造成污染范圍的不斷擴大,因此,石油開采區落地石油對環境的污染成為影響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對調查區的地質環境和水環境要素的調查與現場測試表明,石油類污染物一般為褐黑色,大多為黑色。

調查區中地表水體:pH值為7.43~9.1,90%以上的取樣點大於8。Eh值在-338~101mV之間,一般較低。TDS含量為336~3990mg/L。溶解氧(DO)大多含量較低,為0.8~8.2mg/L(表6-1)。

表6-1 研究區地表水中pH值,Eh,DO,TDS及溫度現場測試結果

地下水體中pH值為7.3~8.4,多為8以下近於中性。Eh值在23~134mV之間,為弱氧化環境。TDS含量為236~4980mg/L,大部分小於1000mg/L。溶解氧(DO)含量為1.6~8.2mg/L,大多含量為5mg/L左右(表6-2)。

油層水:pH值為7.0~7.5;Eh值在-109~-132mV之間;TDS含量為159000~292000mg/L,溶解氧(DO)含量較低,為1.6~4.1mg/L(表6-3)。

根據上述情況,地表水主要受採油和煉油污水的影響而定,如污水大量排入水質則差,否則水質好一些。地下水的情況較為復雜,受其各種條件的控制,有些地段污染較重,水質變化較大,有些地段較好尚未受到污染,但從pH值、Eh值和溶解氧(DO)來看,均是微生物細菌生長的良好環境,適宜多種微生物細菌的生長和繁衍。油層水含鹽量大於鹽鹵水,不適宜一般細菌的生長,僅有一些古細菌和極端細菌生長。

表6-2 研究區地下水中pH值,Eh,DO,TDS及溫度現場測試結果

表6-3 安塞油區油層水中pH值,Eh,DO,TDS及溫度現場測試結果

(二)油田區地質環境中嗜油微生物細菌(以油為碳源培養的細菌)的分布狀況分析

2006年4月我們對油田區周邊的不同類型的不同位置不同地點採集了27組各類水樣和37組土樣進行了微生物細菌可利用石油類為營養碳源的培養測試,具體選擇了能夠反映石油影響環境的以石油、液體石蠟為營養碳源培養的微生物細菌。

1.石油對水體環境污染影響中的嗜油微生物細菌分布狀況

從表6-4中可以看出,地下水中,以石油為營養碳源的細菌數,含量較低,一般細菌數在n~n×10個/mL,反映了大部地區地下水受石油污染影響較小,但在石油污染影響大的局部地區如琵琶寨、谷家灘則略高一些。

地下水也同樣隨石油污染程度、包氣帶厚度和岩性的不同,嗜油微生物細菌的含量也不同,一般距離石油污染越重包氣帶岩性較粗滲透性好,則受污染較重嗜油菌應較多。如果按飲用水標准看,採油場周圍許多淺層地下水中的石油含量均已超標不能飲用,僅從細菌指標來分析,結合其他水質分析,可能污染的程度會更大一些,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表6-4 地下水中嗜油菌(以油為營養碳源培養的細菌)培養與計數結果

地表水河流主要受石油開采排污和地段以及降水的影響,河水一般視其排污混合的比例不同含量有所變化,大部分樣品是在河水的稀釋作用下石油營養細菌的含量也不是很高,但總的來說河流中下游比地下水高些,細菌群在n×10個/L。從地表水採集樣品來看,隨著距離不同而污染程度不同,河流的上游如無石油開采則水質相對較好,或在雨季降水量較大也都能對地表水污染起到稀釋的作用(表6-5)。

表6-5 地表水中嗜油菌(以油為營養碳源培養的細菌)培養與計數結果

地下油層水石油營養菌數很少,一般在n個/mL,原因是油層水中含有高濃度的鹽,鹽含量高達數十g/L,抑制了一般性微生物細菌的生長(表6-6)。

比較表6-4~6-6培養的石油營養細菌來看,基本反映了石油污染對水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對地表水系石油污染影響較大。

表6-6 油層水中嗜油菌(以油為營養碳源培養的細菌)培養與計數結果

2.石油對土壤環境影響中的嗜油微生物細菌分布狀況

從表6-7不同地區的不同位置深度採集土壤樣的石油營養微生物細菌培養測定結果看出,表層土的細菌群數量較大,隨深度的加大則減少,但由於總的取樣深度不大,有些細菌變化不大,這與土體中石油含量、土壤顆粒大小、氧化還原環境、pH值、溫度等有關。石油營養細菌數,在0.25m以淺數量較大,從0.25~1.0m隨深度加大數量在減小。

表6-7 土壤中嗜油菌(以油為營養碳源培養的細菌)培養與計數結果

土壤的石油污染程度不同也影響微生物細菌的種類和數量,高濃度石油污染物破壞了土壤的理化性質及通透性,改變了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對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毒害作用,因此,微生物種類數少。而石油污染程度較輕的土樣,由於土壤中低濃度的石油污染物為微生物生長提供了碳源,促進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然而,從這些微生物細菌在土壤包氣帶中的菌類數量變化,也可得出環境條件的改變對微生物分布及活動的影響,當然不僅是隨深度或距離的變化而變,而是隨某些特定的地層環境而變化,這些變化也有助於包氣帶土體對污染物質的阻控與凈化。我們也可以利用包氣帶土體的某些特徵層位對石油污染物質加以阻控和修復。這就為我們修復污染土壤提供了一個信息,利用土著微生物修復油污土壤。

對比表6-4~6-7可以看出,土壤中石油營養菌數較地下水、地表水含量大得多,要高出幾個數量級,其數量在n×103~n×107個/g之間。石油污染源的邊緣地帶土壤包氣帶中,細菌數量隨距離和深度變化而發生變化。這也反映了土壤包氣帶土體對石油污染的阻滯凈化作用較明顯。

總之,從石油開采地區環境中的微生物細菌的調查研究,可以得出,石油的開采已經對其周邊的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污染程度和范圍尚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開采區近幾年開始的清潔生產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加大投入主動治理環境,使開采區環境有較大的改變;二是包氣帶和土體均有一定的環境容量,對石油污染物質有一定物理和地球化學的吸附、過濾、氧化分解及化合、螯合等作用;三是在微生物細菌的作用下,使部分石油污染物質降解轉化,等等。

二、石油降解菌的篩選和鑒定

本試驗從調查區石油污染土壤中篩選出一系列石油降解菌群,通過初步石油降解實驗驗證後,將優勢混合菌群投加到原污染土壤中,進行不同條件下微生物強化降解石油污染土壤的試驗,其效果以土壤中石油去除率來驗證。

(一)石油降解菌的篩選

將從調查區取得各類石油污染樣品,用選擇性培養基進行微生物培養並進行計數,確定不同環境中石油降解菌的種類和數量,一方面了解石油對環境污染的生態效應;另一方面從中篩選優勢石油降解菌用於放大培養修復試驗用菌群。

從調查區石油污染土壤中分離到的各類優勢微生物均具有嗜油性,也就是其具有降解石油烴的能力,添加這些優勢菌群,就可以提高微生物處理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

石油污染菌種菌群的分離與優化是用細菌的選擇性培養基和富集培養基,對試驗場石油污染土壤的樣品進行菌種、菌群的培養分離,選擇優化出試驗用降解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菌種、菌群。本次試驗選擇優化出的細菌初步鑒定主要為假單胞菌屬、微球菌屬、放線菌屬、真菌類(毛霉、青黴、麴黴)等菌群。

(1)菌種篩選及優勢菌群的構建

取石油開采區污染地下水10mL或土壤10g,加入100mL蒸餾水和1mL原油,30℃搖床培養5~7d,搖床轉速100r/min。5d後接種到以石油或液體石蠟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基平板,挑選生長良好的菌株在培養基平板上分離、純化,獲得石油降解菌。細菌、放線菌和真菌分別用不同的選擇性培養基進行培養,並用石油為碳源進行篩選。將篩選得到的細菌、放線菌、真菌進行初步石油降解實驗,即在無機鹽培養基中加入1%的原油,再接種1%的培養24h後的菌懸液,搖床培養。5d後取出,用三氯甲烷萃取進行分析,從分析結果判斷菌群對石油的降解情況,從而構建出優勢降解菌群。

(2)降解石油細菌、放線菌、真菌的培養基成分

·1號石油碳源的培養基

固體培養基:K2HPO4(1.0g),KH2PO4(1.0g),MgSO4·7H2O(0.5g),NH4NO3(1.0g),CaCl2(0.02g),FeCl3(微量),瓊脂(12~20g),石油(1%~5%),水(1000mL),pH(7.0)。121℃滅菌30min備用。

液體培養基:K2HPO4(1.0g),KH2PO4(1.0g),MgSO4·7H2O(0.5g),NH4NO3(1.0g),CaCl2(0.02g),FeCl3(微量),石油(1%~5%),水(1000mL),pH(7.0)。121℃滅菌30min備用。

·2號液體石蠟碳源的培養基

固體培養基:K2HPO4(1.0g),KH2PO4(1.0g),MgSO4·7H2O(0.5g),NH4NO3(1.0g),CaCl2(0.02g),FeCl3(微量),瓊脂(12~20g),液體石蠟(1%~5%),水(1000mL),pH(7.0)。121℃滅菌30min備用。

液體培養基:K2HPO4(1.0g),KH2PO4(1.0g),MgSO4·7H2O(0.5g),NH4NO3(1.0g),CaCl2(0.02g),FeCl3(微量),液體石蠟(1%~5%),水(1000mL),pH(7.0)。121℃滅菌30min備用。

·3號土壤放線菌培養基

(NH4)2SO4(2.0g),CaCO3(3.0g),K2HPO4(1.0g),MgSO4·7H2O(1.0g),NaCl(1.0g),可溶性澱粉(10.0g),瓊脂(18g)(液體培養不加),水(1000mL),pH(7.0)。121℃滅菌30min備用。

·4號土壤真菌培養基

取去皮的馬鈴薯塊200g,加水1000mL,煮沸20min左右,用砂布棉花過濾,濾液加水至1000mL,加0.2%的蔗糖,1.5%的瓊脂,pH自然。121℃滅菌30min備用。臨用時在培養皿中加入無菌的25%的乳酸2滴。

本項實驗選擇了調查區大部分水樣、土樣所培養的嗜油微生物細菌和培養的放線菌、真菌類進行了強化、馴化、組合優化實驗多達60餘組次,進行了大量的實驗。

(二)菌群的鑒定

選擇的是被石油污染的研究區原位的土壤樣品,而後從這些樣品中分離、優化、組合,強化這些土著微生物細菌的降解石油污染的能力。根據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東秀珠等編著的《常見細菌系統鑒定手冊》,對選擇的降解石油污染的優勢菌群進行了初步鑒定主要是:假單胞桿菌屬(Pseudomonas)、微球菌屬(Micrococcus)、放線菌屬(Actino-mycetes)、真菌(fungus)類的黴菌(mold)青黴屬(Penicillium)、毛黴菌屬(Mucor)、麴黴屬(Aspergillus)等菌群。

C. 什麼是微生態微生態的特點人體有哪些重要微生態環境

人體微生物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微生態系統。由於受到復雜繁多的人體內外因素的影響,因而人體微生態系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 按照正常微生物群在微生態系統中所佔的空間不同把人的微生態系統分為以下幾類:人類口腔微生態系統、人類胃腸道微生態系統、人類泌尿道微生態系統、人類生殖道微生態系統、人類皮膚微生態系統和人類呼吸道微生態系統。各系統正常菌群總數量達到百萬億計,總重量相當於肝臟的重量,其中腸道內的正常菌最多,占人體正常菌群總量的78%左右。這些正常菌群自我們離開母體呱呱落地就開始定植,並伴隨終身。經過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正常菌群與人體處於共生狀態,並與人體建立起密切的關系,對促進人體生理機能的完善尤其是免疫功能的成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與機體已形成相互依存、互為利益、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的統一。這種統一體現了人類微生態的動態平衡,平衡則健康,失衡則致病。

D. 什麼是微生態

微生態學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結構、功能及其與宿主相互依賴和相互製版約關系的科學,權最早由1977年德國VolkerRush提出。經過30年的發展,微生態學研究取得了長遠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微生態制劑在臨床的廣泛應用。
自70 年代德國漢堡成立第一所微生態學研究所起,微生態學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新興學科而令人矚目。微生態學是生命科學的分支,作為一門研究生物體正常微生物群與其宿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規律的科學,它涉及生物體與其內環境(包括微生物、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環境)相適應的問題,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人類醫學經歷了治療醫學和預防醫學,正在向保健醫學邁進,微生態學則是保健醫學的理論和實際應用的基礎學科。

E. 大家都是做環境微生物什麼方向的

可以考慮方向很多,感覺偏微生物的應該不少,如果跳槽環境應該不算難,例如專環境毒屬理學和微生物學有很大關系的,微生物凈化技術方向目前固液氣三項都有人研究,污水處理微生物學的也有不少人研究,主要是機理方向的。還有些微污染物在微生物過程中的遷移轉化規律等等,一般如果是你所學的專業很多用於環境方面都是比較前沿的東西。

F. 什麼是人體微生態內環境

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中進行的。人體生存所處的自然界叫做外環境。體內的絕大多數細胞並不與外環境直接接觸,而是浸浴和生存在細胞外液之中,細胞代謝所需氧氣的攝取和二氧化碳的排除,營養物質的攝取和代謝產物的排除,都必須通過細胞外液進行。所以,細胞外液是人體細胞直接生活的體內環境,是人體的內環境。
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體液可以分為兩部分:存在於細胞內的部分,叫做細胞內液;存在於細胞外的部分,叫做細胞外液。細胞外液主要包括組織液,血漿和淋巴等。人體內的細胞外液,構成了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這個液體環境叫做人體的內環境。
指細胞外液。是人體細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環境。因為人體攝入的各種營養物質和氧氣,必須通過細胞外液才能進入細胞,而細胞的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細胞外液中,最後排出體外。因此生理學中把細胞外液叫做機體的內環境,以區別於機體生存的外界環境。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和腦脊液。特別是血漿,由於新陳代謝的進行,各種化學成分和理化特性,經常在一定范圍內變化,處於動態的相對恆定狀態中。因此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是細胞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一旦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遭到破壞,機體將出現病態。所以臨床上經常進行血液的化驗,以做為輔助診斷。
內環境是指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構成的一個可用來進行生命活動維持穩態等等作用的一個環境,不是望文生義的「人體內部的細胞外部的空間」
血漿是血細胞的內環境,也是溝通各部分組織液以及外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組織液是其它大部分細胞的內環境。
人體內的液體的總稱為體液,其在體內所佔的份量約為體重的60%。體液依據其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為細胞內液的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占人體體重的20%左右,它的1/4存在於血內,即血漿;另外的3/4存在於組織間隙,即組織液。
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淋巴。

G. 環境微生物生態學研究還能走多遠

只要問題還沒徹底解決,研究都將繼續走下去!
畢竟生物是會不斷進化的!不過據現在的研究看來,50年後應該差不多了!

H. 環境微生物學的研究意義

在當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環境微生物學主要深入研究並闡明微生物,污染物與環境三者間的相互關系與作用規律,為保護環境,造福人類服務。
1.由於微生物個體微小,有很大的細胞比表面積,微生物生理生化功能多樣,代謝能力強,易適應新環境,遺傳功能易於改造,繁殖速度快,能徹底凈化環境污染物,不會造成二次污染,處理污染物時只需在常溫,常壓下進行,不需特殊的設備,在處理污染物過程中還會產生許多有用的產物,所以利用有關的混合微生物群體凈化環境污染物有重要的實際和經濟意義。生物工程技術不斷發展,基因工程技術的廣泛使用,使構建新的具有降解多種污染物的微生物菌株成為可能,為更有效地凈化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帶來了新的希望。
2.許多環境污染物或微生物轉化某些污染物產生的一些中間產物對人體和生態平衡危害極大,有些污染物或它們的代謝中間產物甚至可以導致人體細胞癌變,所以開展污染生態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途徑、降解程度和降解速率的研究,可以給環境醫學和環境保護的對策提供理論依據。
3.自然界有許多微生物是人、動物和植物的病原菌,有些微生物在自然界生長和代謝過程中,產生一些毒物或改變局部的自然條件,結果不利於其它生物的生長和生存,象這樣的微生物我們應當設法控制它們的生長和擴散。
4.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的人工合成化合物越來越多,這些化合物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在許多發達國家,每一種人工合成化合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都應經過微生物可降解試驗的研究,以便判斷該化合物將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I. 怎樣的環境適合微生物生存

這個「世界公民」本領可真大

J. 環境微生物檢測什麼項目

麵包一般保質期都3天,因此出廠微生物不用批批檢驗,檢測出來,產品已經變質了,檢測內有什麼意義。新的容麵包標准中出廠檢驗已經不包括微生物了,規定微生物檢驗可以兩周抽檢一次,按審核細則微生物項目主要包括菌落總數,大腸菌群。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