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輸入等於輸出
㈠ 生態系統的輸入量大於輸出量則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為什麼會增加
生態系統的能量輸入大於輸出,代表這個生態系統正處於發展階段,物種組成在增加,營養結構也在增加,隨之這個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也在增加
㈡ 如何判斷生態系統能量=輸入-輸出
耗散掉的能量是熱能
不應該算輸出
生態系統的輸入是太陽能
這些能量在食物鏈中流動
食物鏈的每一級有一個輸出
是問的這個么
生態系統沒有輸出
㈢ 從能量輸入和輸出的角度看,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否增加為什麼
增加。因為該生態系統輸入的總能量大於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輸入生態系統總版能量是生產者固權定的太陽能,傳遞沿食物鏈、食物網,散失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
輸入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Pg(生產者)=870.7千焦/m2/年,輸出的總能量=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13.1+501.3+0.6+79.1+191.4=785.5千焦/m2/年,870.7>785.5,所以生態系統輸入的總能量大於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
(3)生態系統輸入等於輸出擴展閱讀:
能量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質的不同運動形式分類,能量可分為機械能、化學能、熱能、電能、輻射能、核能、光能、潮汐能等。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通過物理效應或化學反應而相互轉化。各種場也具有能量。
能量的本質是物理意義上四維空間度量的一個物理量,類似的還有三維空間度量的物理量--動量,以及二維空間度量的物理量--質量等等。它們都是物質在不同維度所表現出來的物質屬性,具體參見資料《四維空間與能量本質》
㈣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指能量的輸入和輸出 這句話是錯的嗎,為什麼
你好復\r\n \r\n首先你需要明白,物質制是能量的載體,能量隨著物質的流動而流動,能量傳遞是一個遞減的過程\r\nA選項正確。因為食物鏈中物質是單向的,從低級到高級單向流動。\r\nB選項錯誤。有A選項即可知\r\nC選項錯誤。能量在各營養級是單向的,不能循環\r\nD選項錯誤。能量傳遞是個遞減的過程,級別越高獲得的能量越低\r\n \r\n有疑惑歡迎追問,明白請採納 謝謝
㈤ 當某生態系統達到動態平衡時,圖中的輸入等於輸出
1.「未利用」是針對一個或一種生物而言的,如牛的糞便中有未利用的植物專,但這些未利用的有機屬物又可被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利用,所以對於生態系統來說,生物群落總能量基本穩定.
2.桑基魚塘實現的是物質的循環利用.
3.這個問題詳細解釋太麻煩,你自己加油吧,其實記住就好,就那麼回事,第二句話明顯模糊經不住推敲.
㈥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與輸出保持動態的平穩,說明這個生態系統是穩定的.如果長期輸出大於輸入,
A、長期低溫能抑制酶的活性,進而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大版於呼吸作用消耗的權有機物量,則生態系統能保持相對穩定狀態,A錯誤;
B、連續陰雨影響光合作用的速率,如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大於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量,則生態系統能保持相對穩定狀態,B錯誤;
C、自然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是依靠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固定太陽能完成的,植被的大量破壞必然會減少太陽能的固定量,使得生態系統中能量輸出大於輸入,自我調節能力降低,C正確;
D、消費者品種退化時,也會很快的由其他物種占據它原來的生態位置,從而避免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失衡,D錯誤.
故選:C.
㈦ 生態系統中能量輸入總是大於輸出嗎
並不是的。
生態系統的能量變化=能量輸入—能量輸出
如果長期輸入大於輸出,那麼該生態系統的穩態將被破壞
㈧ 生態系統輸入和輸出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嗎
生態系統輸入和輸出的二氧化碳的量是不相等的。特別是森林生態系統,輸入的二氧化碳的量大部分固化在樹木、植物和動物體內,轉化成能量。我們所講的碳匯,就是二氧化碳被樹木植物和動物體積累的結果。
㈨ 如何由生物體貯存的能量判斷生態系統輸入與輸出關系
我認抄為正確答案只有襲D。
A、因為題干①-④分別表示不同的營養級,每個營養級可能含有不同種生物,因此錯誤。
B、判斷生態系統的能量輸入大於輸出只能根據生產者同化的能量-全部生物呼吸散失的能量,而不能單純根據NP來判斷。
C、在特殊情況下,能量傳遞效率可以不在10%—20%范圍內。
D、糞便所含的能量是上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正確。